1、談談中國傳統養生學理論基礎和原則是什麼
中國傳統養生學的理論基礎和原則
養生學是研究養生活動的一門學科,是在研究人類生命規律、衰老機理的基礎上,闡述促進健康、預防疾病,以達到延年益壽、提高生命質量的理論和方法的學說。
中國傳統養生文化融各種防病、治病、健身、修煉方法於一體,它以中國哲學為理論基礎,匯集道、儒、佛、醫、武的思想精華,不僅具有健身延年的實用價值,而且映射出中華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維方式的特色。中國傳統養生,其來源范圍之廣、內容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了解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旨在表述養生對人類生命全方位的影響。它是一門學問,是一門中國的傳統學問,有理論也有方法。這門古老的學問,目前正在煥發新的活力,也越來越受到今人的重視。養生要養好,一鱗半爪地學習一些養生方法是不夠的,必須懂得養生理論,理解其思想真諦。
中國養生學以古代中國傳統生命哲學思想為基礎,是具有濃郁東方色彩及獨特效果的健身延年理論和方法。在基礎的傳統哲學思想中,包括氣一元論、太極陰陽五行學說 、形神合一、性命學說、天人相應論等思想都對養生起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氣一元論
「氣」是構成宇宙萬物最基本的物質形態,是世界的本元。為天地間的起始物質;介於有形與無形之間。世間萬事萬物均在於一氣之變化,物的產生是氣之聚,物的滅亡則是氣之散,全字宙只是一氣而已。《內經》認為,氣是萬物的本元,形態萬千的物類,均為太虛元氣一氣所化,故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氣也是組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又稱「原氣」、「元氣」、「真氣」。氣遍布全身臟腑經絡、四肢百骸,無所不到。人體與自然界皆本源於「氣」, 「人與天地同紀」、人與天地相應。《內經》雲:「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凡表裡、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所致」。
疾病治療的關鍵,即在於調整失調之氣機、氣化,使之復歸平衡。養生的目的,也在於保養精氣,使體內之氣平衡協調,順應自然界的變化。
二、太極陰陽五行說
太極。源於《周易》。太極是指宇宙的本始,指原始混渾之氣。《易•系辭上傳》雲:「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是宇宙變化的過程。太極是宇宙變化的開始。原始混沌之氣運動而分為陰陽兩種對立的力量。由陰陽而生春夏秋冬四時,產生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進一步則推衍為宇宙萬事萬物。
陰陽。萬物都有陰陽兩個對立面。陰陽的對立和統一,是萬物發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動、強壯、外向、功能性的,均屬陽;相反,凡是寧靜、寒冷、抑制、內在、物質性的,均屬陰。陰是指人體實質的物質,陽則指人體非實質的物質,即身體的機能和氣。 陰陽運動變化的規律如下:陰陽的互根(各以對方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條件;「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的消長(運動斗爭,經常會發生陰消陽長或陽消陰長的偏盛偏衰的不平衡狀態);陰陽的轉化(通過一定的條件可以互相轉化;如:水——雲——雨;人體功能與物質(氣與血);「重陰必陽,重陽必陰」;事物異常發展到極點,必然向著對立面轉化)。
養生鍛煉的目標在於協調陰陽,使軀體內環境趨於平衡,並順應外部陰陽環境的變化,保持人與天地之間的平衡。《內經》雲:「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我們平時的養生鍛煉中,應把握以下陰陽原則:
選擇鍛煉功法應順應季節陰陽;
鍛練時應順應時辰陰陽;
選擇鍛煉項目應區別體質陰陽;
辨別病情陰陽去養生;
練呼吸調和明陽;
用意念平衡陰陽;
不同的鍛煉姿勢可以協調陰陽。
又有古人語:寄語學道諸君子,不識陰陽莫亂為。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及其運動變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氣分化的構成宇宙萬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行」,指這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
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的相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如果五行相生相剋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克關系,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
2、中華養生理論怎麼發展的?
當今中華養生學說與方法備受公眾的推崇及世界各國人民的青睞,說明中華養生學說與方法具有深厚的科學理論基礎,這個理論基礎源遠流長,經歷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的理論概括與積累,並得到養生實踐的檢驗。
(1)先秦時期的養生理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的歷史時期,稱為先秦時期。
先秦諸子在探討自然規律及其生命奧秘的過程中,提出有關養生理論觀點。這里僅就周易、道家、儒家、雜家等有代表性的學術思想作一簡介:①周易養生理論
《周易》亦稱《易經》,又簡稱《易》,「易」有變易、簡易、不易三義。《周易》是闡述宇宙天地萬物自然變化的理論。宇宙萬物時刻在運動著、變化著,天體的運轉,地殼的變遷,四時寒暑、晝夜晨昏的更替,無一例外,人也是如此。《易經》將這種變化稱之為「變易」,這種變化無論在宇宙,還是人體生命活動,都有一定的規律,變化不息,循環不止。
《易經》著眼於宇宙天地,立足於人類自身,以求得在認識宇宙運動變化規律中探討生命的奧秘,從而得知生與死的緣由和規律。《周易》在探討宇宙、人生必變、所變、不變的機理之後,又提出人生的知變、應變、適變的原則,並以此作為人類生活、行為和養生、防病的規范。
②雜家養生理論
先秦雜家學派出現稍晚,約在戰國時期,以《呂氏春秋》為代表,全書160篇,涉及養生的約50多篇,內容豐富。主要的養生觀點有:「畢數之務,在乎去害」、「趨利避害,順應自然」等。
③《管子》養生理論
《管子》的作者承襲了老子關於「道」是宇宙本原的思想,但他還明確提出了「道」即精氣的觀點。管子認為,「精」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主張存精以養生及虛其欲以存精。《管子》除了在起居有時、節制飲食、適應四時等方面提出看法外,特別強調精神樂觀,認為「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歡」。保持樂觀情緒,對於健康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④道家養生理論的誕生
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學說,是以老、庄為代表的。
《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源於自然的規律,即道法自然才能夠長壽。這是道家養生思想的根本觀點。道家倡導的「清靜無為」、「返樸歸真」、「貴柔」等主張,對養生學也有很大影響。
「形神兼養」,老子主張去物慾以養形,致虛靜以養神。莊子認為:「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形全精復,與天為一」。在養形方面,則主張以形達郁。
⑤儒家養生理論的誕生
儒家學派創始於春秋末期,創始人是孔子。儒家養生觀,首先強調精神調攝。孟子認為「養心莫善於寡慾」。人生存在著慾望是正常的,但能在社會許可的條件下實現慾望,不可過分,應遵循「禮」的原則。
同時,儒家養生思想強調重視身體護養和注意飲食衛生。
(2)秦漢隋唐時期的養生理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從秦漢到隋唐,養生術得到長足的發展。秦始皇、漢武帝等夢求長生不老之術,促進了人們對養生術的探索,涌現出華佗、嵇康、葛洪、孫思邈等養生學家,也出現了食丹、服石等荒誕怪異的養生術。
①節養術和服餌術的提出
節養術和服餌術由漢唐時期著名的養生學家孫思邈所提出。孫氏撰寫的醫學名著《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有不少養生的內容。其中的重要養生方法就是節養術。他認為,人的精氣就像一盞油燈中的油,而生命活動就像燈火光輝。每個人擁有的「油」的量都差不多,如果不注意節養,就好像油燈用大燈芯,油很快就會耗盡,壽命即短;若能注意節養,就像用小燈芯,油盡燈熄則慢,壽命自然延長。
節養的要領主要在於:避免精氣的過度損傷。具體來說,就是要注意節制房事,思想清靜,心無妄想,耳無妄聽,要「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好、少惡行」,對名利之事和非名利之事都毫不在意,將精氣的損耗減少到最低限度
「服餌」是通過長期內服葯物,以減斷穀食、益壽延年的方法,也見於孫思邈《千金要方》。
服餌分為三個步驟,一是去三蟲,二是避谷,三是服食。三蟲指長蟲、赤蟲、蟯蟲,是人體的大害。若不去除,服補葯必不得葯力,必須用「去三蟲方」殺除。所謂「避谷」就是斷絕五穀,此法來源於道家。「三蟲邪怪」靠五穀而生的說法,認為通過避谷,可以去除三蟲,達到長生不死。孫氏曾用茯苓、松柏子等,希圖代替穀食,但沒有成功。服食就是長期用葯物。《千金要方》記載有「服食方」三十二首,如茯苓酥、杏仁酥等,皆具有一定延年益壽作用。
②養老術的遵守
養老術為孫思邈所倡導。孫氏認為人到老年後,生理和心理上都會發生一些變化。在生理上,陽氣日漸衰減,身體逐漸虛弱;心力減退,忘前失後,飲食無味;皮膚失去光澤,頭發變白枯槁,四肢沉重,懶於動作。隨著衰老的到來,疾病日增。在心理上則容易產生「萬事零落,心無聊賴」的衰老感和失落感,以及性格上的變異,影響軀體健康。因此,老年更應注意養生。
孫氏主張,老年應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特點,加強自身的攝養。首先,在思想上要「反俗」、超脫,別人高聲說話而我聲音不高,別人發脾氣而我不惱怒,心無妄想,耳無淡聞易消化,切忌繁雜;要堅持做輕體力勞動和適度運動,如散步、導引吐納等。所居之處宜雅凈素潔,衣服、身體要勤洗,務使潔凈。這樣,自可神安而長壽。
③食丹、服石術的興起
食丹術始於秦代。秦始皇拚命追求長生之術、不老之葯,也由於冶金技術的發達,出現了一批專講長生之術,煉長生不老之葯的人,稱為「方士」。他們搜集一些荒誕的神仙之說和奇方異術,用汞、鉛、丹砂、硫黃等煉制「仙丹」。晉代食丹以求長壽之風盛行;唐代則愈演愈烈,唐太宗等就曾服過「仙丹」。
與食丹同時盛行的還有服石。所謂服石,就是用由礦物類葯物組成的方葯,如由鍾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黃、赤石脂等組成的「五石散」。據說服後可使人「心情開朗,精力轉強」,頗能滿足沉溺於聲色的統治者和士大夫的需要。
服食「仙丹」或「五石散」後,可起到一時的興奮作用,如全身發熱躁動,性慾增強。但對人體有害。如有名李抱真者,服「仙丹」後,性情暴躁,體質衰弱,最後被宦官陳弘志等害死。唐穆宗、唐敬宗等幾個皇帝及杜伏等大臣都深受其害。
由於食丹服石術危害健康,遭到有識之士反對,孫思邈就大聲疾呼:「寧食野葛,不食五石。」
(3)宋元時期的養生理論
宋元歷時400餘年,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中期。這一時期,先後產生了陳直、鄒鉉、邱處機、朱震亨等養生學家,並有《養老奉親書》、《攝生消息論》、《保生要錄》、《泰定養生主論》等專著問世。這些著作既豐富了前人的養生理論,還發展了古代的養生方法。
①飲食養生術的進一步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認識到食物養生的重要性。孔子認為食物要精細,烹調要得當,進餐要定時,不要吃變色、變味、腐敗的食品。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第二十六卷中專門討論飲食養生,是現存最早的食養專篇。其中記載果實類30種、蔬菜類63種、穀米類24種、鳥獸類45種,大多數是有補養作用的日常食品。孫氏認為,如果不了解飲食宜忌,就不足以保全性命。他指出,食物既能保養生命,還能治療疾病,並提出了少食多餐、食宜清淡、知飢即食等原則。
宋代對醫學特別重視,飲食養生術得到進一步發展,其中貢獻最大者當推陳直。陳直又名陳真。宋代元年任泰州化縣(今江蘇興化)縣令。他在《養老奉親書》中系統總結了唐代以來食物養生的成就,闡述了飲食調養的作用和具體方法。
陳氏認為,飲食在保證人體健康、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如果飢飽失宜、調停無度,便會生病。他指出,飲食應少量多餐,使脾胃易於消化;食物宜溫熱熟軟,而忌粘硬生冷,以防傷脾胃。
陳氏極力主張喝牛乳。他認為,牛乳性味平和,能補血脈,益心氣,長肌肉,使人體健康強壯,面目光潤,老而不衰,並對生乳的適應范圍和食用方法作了詳細說明。
有了疾病,他主張先用食療的方法,認為食療治病,優於葯物療法。因為食物既可排邪,又可安定臟腑,而葯物則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食療不愈,再考慮用葯物治療。②葯物養生方法走上正軌
服食葯物延年益壽,最早見於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古醫書,其中記載用動物的睾丸、陰莖及植物中的松果、柏子仁等祛老復壯。西晉張華的《博物志》認為黃精有緩老延年的作用。在東漢的葯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輕身」、「延年」,葯物已達165種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食丹服石之風盛行,葯物養生術走向歧途,不少人成為丹石葯物的犧牲品。唐代以後,這種流弊才逐漸為人們所認識,開始崇尚用動、植物養生。宋代,對金石葯物的毒副作用認識更加深刻,葯物養生走上正軌。宋代注重對方葯的收集和研究,由朝廷組織整理的《太平惠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聖濟總錄》等醫學著作中,都收集大量延年益壽的方劑。其時的許多養生方劑,如還少丸、不老丸等,都是抗衰延壽的名方。
唐宋以後的養生方劑,大抵可分為補腎、補脾、補陰、補陽幾大類,選葯以地黃、枸杞、人參、黃芪、山葯、黃精、麥冬等甘平滋補者為多。宋元時期還推崇使用稱為血肉有情之品的動物葯,如鹿、龜等。這對明清時期的葯養術影響很大。如《景岳全書》的抗老名方「全鹿丸」,方中即有角膠、鹿茸、鹿腎、鮮鹿肉、鹿尾等,配合人參、熟地、菟絲子益氣養血、滋陰補陽葯物,達到益人體陰陽氣血、益壽延年的作用。
③倒倉術的推介
倒倉術見元代朱震亨的《丹溪心法》。震亨又名溪,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朱氏自幼好學,日記千言,年輕時潛心孔孟之道及程朱理學。30歲後專攻醫,撰寫了《丹溪心法》、《格致余論》等醫學著作,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他一生操勞而精氣充沛,又享高壽,可見其養生有道。
倉,是指人的腸胃;倒倉,就是倒去腸胃中的糟粕。朱氏認為,人遇到適口食物,常有進食過量的時候。這些過量的食物會和體內的停痰淤血糾纏在一起,日積月累,郁積成聚,傷身損壽,所以要用「倒倉術」將其去除。倒倉術的具體方法是:取雄性黃牛肉5至10公斤,用長流水煮爛,以布濾去渣滓,將所得的汁液再倒入鍋內,用小火熬成琥珀色。熬成後,首先喝一小杯,過一會又喝,斷斷續續直到喝幾十杯。喝了後會出現嘔吐,以適量多吐為有效。吐後安靜睡一二日,如果感到飢餓就喝點稀粥。三天後則可喝點淡菜湯之類,逐漸恢復正常飲食。朱氏認為此法有推陳出新、扶虛補損的作用;人到中年以後用此術一二次對祛病延壽大有幫助。
(4)明清時期的養生理論
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後期。在這歷時5個多世紀的歷史階段,我國的養生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涌現了張介賓、高濂、曹庭棟等著名養生學家,並出版了《壽世青編》、《養生四要》、《修齡要旨》、《遵生八箋》、《壽養叢書》、《老老恆言》等養生專著,老年養生理論等進一步完備。同時提出了養形術和中興術等養生方法。
①老年養生方法的完備
養老之法始於唐代孫思邈,宋代陳直根據前人的成果和自己多年的研究體會,撰成《養老奉親書》,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老年養生專著。該書對老年人的起居養護、飲食調治、用葯宜忌等都有較詳細的論述。元代鄒鉉將《養老奉親書》多次刊行,並流行到日本、朝鮮等國,《四庫全書提要》對其評價極高。
明清時期,老年養生理論進一步完備,其中最有影響的著作是高濂的《遵生八箋》和曹廷棟的《老老恆言》。《遵生八箋》對老人的四時順養、飲食調治、起居調理、葯物補養等都作了有相當深度的討論。
《老老恆言》的作者曹廷棟是清代著名的養生學家,他遵循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格言,博覽眾書,提出對老年人衣食住行的簡便易行的養生方法,對老年人的安寢、盥洗、散步、晝卧、夜坐、衣、帽、帶、鞋、床、帳、枕、席、被褥、便器等逐一分析宜忌,指導取捨。論述雖無驚人之處,然大都周詳切用。如「安寢」中,分段介紹如何就寢、睡時採取何種姿勢、手足如何放置、就寢時間,如何護頭、護肚、護肩頸等,皆論有法。這些方法既簡便易施,又行之有效。
明清時期有關養老術的著作還有:明代的《壽世保元》、《紅爐點雪》,清代的《長生秘訣》、《養真集》等。這些著作都以不同的角度討論了老年人的養生和長壽問題。
②養形術和中興術的倡導
明末著名醫學家張介賓,極力倡導養形術與中興術。張氏出身名門,博覽群書,學富五車,於天文、地理、史學、兵法均有知曉,中年後潛心醫學,對養生方法頗有研究。
明代以前的養生學家多注重精神對健康長壽的作用,而張氏在《景岳全書?治形論》中則系統闡述了形體與精神、形體與生命的辯證關系,認為形體依賴精神生命的物質又依靠精血滋養而維持不衰,而養形主要在於保養精血。具體而言,一方面要節制色慾,以防止精血的損傷;另一方面要經常服食溫補精血的葯物。張氏所創的「全鹿丸」就是溫補精血的名方。
在《景岳全書》中,張氏提出了「中興」的養生方法。所謂中興,就是加強中年時期的養生。張氏認為,人的衰老在中年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只是一時尚未顯露,並且中年時期是人體由盛到衰、元氣逐漸衰弱的轉折時期。若能在此期間加強攝養、「再振根基」,就會給老年期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礎。如果中年時期不注意養生,則會加速衰老的到來。中年養生的關鍵在於恢復元氣。通過保養精神、運動形體、填補精血等方法,使趨於衰弱的元氣得以恢復,自可強身延壽。總之,我國的養生理論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在探索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道路上積累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留下了許多寶貴遺產。對這些遺產,我們要努力去整理、挖掘和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為增強中華民族的體質、延長人類壽命發揮更大的作用。二、道教、儒教、佛教的養生方式
中華養生學除了與醫學的發展有直接的關系之外,還深受宗教、哲學、倫理道德及民風習尚的影響。在中華傳統養生文化中,道教文化、儒教文化、佛教文化占據重要地位。它們不僅為中華養生文化奠定了理論基礎,而且為中華養生實踐提供了獨具特色的養生方式,至今仍被人們所喜愛。
3、中國傳統養生學的理論基礎?
天人相應,順應自然,平衡陰陽,五行生剋,導引吐納等
4、中國傳統養生理論有那幾種學說
《黃帝內經》與中國傳統飲食營養學
路新國 (揚州大學烹飪與營養科學系,江蘇揚州 225001)
摘要:《黃帝內經》闡述了飲食營養的重要意義,強調「治未病」的預防思想及飲食營養在預防醫學中的重要地位。在膳食結構上,提出了「谷養、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在消化生理上,提出了「脾胃學說」;在食物性能上,提出了「氣味學說」;在飲食養生上,提出了「調和陰陽」、「謹和五味」、「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等基本法則;在疾病的治療上,提出了「食療學說」;在疾病恢復期的飲食營養上,提出了「食復學說」;在養生食療上,提出了「食忌學說」等。所有這些論述都為中國傳統飲食營養學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內經;營養學;中國傳統飲食營養學
中圖號:R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222(2001)04-0174-05
《黃帝內經》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經典著作,它不僅奠定了中國傳統醫學發展的理論基礎,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確立了中國傳統飲食營養學理論體系的框架,為中國傳統飲食營養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 對飲食營養意義的論述
自然界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正如《素問•六節臟象論》(以下《素問》原文皆引自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年版《黃帝內經素問》)所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所謂「地食人以五味」,即是指飲食營養之「五味」。其中,「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合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問•六節臟象論》);「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靈樞•刺節真邪》,以下《靈樞》原文皆引自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等,強調了飲食五味、谷氣、水谷之精氣是人體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靈樞•五味》);「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氣津液皆盡故也」(《靈樞•平人絕谷》)。故曰「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素問•平人氣象論》)。
2 對預防思想與飲食營養的論述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靈樞•逆順》也指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強調預防為主的思想。在預防醫學中,飲食營養學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素問•五常政大論》指出「谷肉果菜,食養盡之」。這是有關「食養」概念較早的記載。《素問•上古天真論》又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黃帝內經》中提出了許多重要的養生原則和方法,如「法於陰陽」、「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等,但由於「人以水谷為本」,故最重要或最基礎的還在於「食養」,在於飲食營養的「食飲有節」。
3 對膳食結構的論述
《素問•臟器法時論》指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素問•五常政大論》也指出:「谷肉果菜,食養盡之」。這是世界營養學史上最早根據食物的營養作用對食物進行分類,並認為膳食應以上述四類食物為主組成,進而用於指導人們飲食生活的記載,是我國古代營養學領域的一大發現,它「精闢地、綱領性地向人們揭示了飲食的要義,是世界上最早而又全面的飲食指南」[1],對於指導人們保持合理的平衡膳食具有重要的意義。日本近代營養學家將食物分為「六群」或「四群」,用於指導居民保持平衡膳食的方法[2],其精神實質也與《黃帝內經》相一致。《黃帝內經》中這種「谷養、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曾對指導中華民族的飲食生活、增進民族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都有著較為廣泛的影響。即使是在社會發展的今天,它對於預防由於經濟發展、膳食模式西化所產生的所謂「文明病」或「富裕病」仍具有非常現實的指導意義。
4 對消化生理的論述
在消化生理上,《黃帝內經》提出了「脾胃學說」。認為「胃者,水谷之海也」(《素問•五臟別論》);「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靈樞•玉版》);「胃為倉廩之官,五味出焉」(《素問•刺法論》);「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灌五藏」(《靈樞•五味》)等,指出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和消化飲食物。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都必須首先經過胃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轉化為機體可以直接利用的氣、血等物質,故稱「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並將胃的這種功能概括為「胃氣」。由於「胃氣」對於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至關重要,故曰「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則死」(《素問•平人氣象論》);「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根本也」(《素問•玉機真藏論》)。有鑒於「胃氣」之盛衰對人體生理的重要意義,因此,在營養學上也就應十分重視保護「胃氣」。不僅如此,《黃帝內經》還進一步指出「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素問•經脈別論》);「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素問•太陰陽明論》);「脾主為胃行其津液也」(《素問•厥論》);「脾合胃,胃者,五穀之腑」(《靈樞•本輸》)等,進一步闡述了胃的這種消化生理功能,還必須得到脾的運化功能的配合,才能使飲食物轉化為精微物質,以化生氣血,並運送到全身,從而供養機體。除此之外,人體的消化生理還關繫到大腸和小腸,如「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問•刺法論》)。由於人體是以五臟六腑為中心,故脾胃就構成了人體消化生理的核心。任何飲食物的攝取,都取決於脾胃的運化功能,包括各種營養補充品等,最終都要通過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輸送。由於脾胃在消化生理上的這種重要作用,故又稱「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這實際上是從理論高度概括了脾胃在飲食營養消化生理上的重要意義,這在傳統飲食營養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即強調飲食營養,必須首先重視脾胃的運化功能這一內因,必須以脾胃為本,重視保護和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人體飲食營養的消化、吸收和輸送,這對於解決在食物資源較為豐富的今天,為什麼仍然存在著的許多營養不良性疾病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法,並正在影響著近代營養科學的發展。這種飲食營養以脾胃為本的思想也成為中國傳統飲食營養科學的特點之一。此外,《黃帝內經》還對消化病理進行了論述。如《素問•脈要精微論》的「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等。
5 對食物性能的論述
在食物性能理論上,《黃帝內經》提出了「氣味學說」。如「氣味和而服之」,「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素問•五臟別論》);「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等。《黃帝內經》中有關食物性能理論的「氣味學說」,主要包括了五味與四氣兩個方面的內容。關於對食物五味的認識,《黃帝內經》中有著較多的論述。《靈樞•五味》說「谷氣有五味」。所謂的「五味」,是指飲食物所具有的「甘、苦、辛、咸、酸、淡」幾種不同的味。在這里,包括淡味在內雖然已超出了五種味,但習慣上仍將淡味歸屬於五味。關於「五味」的作用及陰陽屬性,則「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素問•臟氣法時論》),「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瀉為陰,鹹味涌瀉為陰,淡味滲瀉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素問•至真要大論》)。關於飲食五味與人體五臟的關系,則「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靈樞•五味》);「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腎,淡入胃,是謂五入」(《靈樞•九針論》);以及「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謂五走也」(《靈樞•九針論》)等,說明「五味」還與歸經學說等有著內在的聯系,不同的「味」與五臟有著不同的親和力。此外,《黃帝內經》還運用五行學說闡明了五味之間的關系,如「酸傷筋,辛勝酸;苦傷氣,咸勝苦;甘傷肉,酸勝甘;辛傷皮毛,苦勝辛;咸傷血,甘勝咸」(《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關於具體食物的「五味」歸屬,在《黃帝內經》中也有論述。如《靈樞•五味》的「五穀:禾亢米甘,麻酸,大豆咸,麥苦,黃黍辛。五果:棗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豬咸,羊苦,雞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蔥辛」。五味之外,在《黃帝內經》中還提出了「五臭」的概念,即臊、焦、香、腥、腐:「肝,其臭臊。心,其臭焦。脾,其臭香。肺,其臭腥。腎,其臭腐」(《素問•金匱真言論》)。關於對食物四氣的認識,雖然在《黃帝內經》中直接的論述較少,但從其所論述的治則等方面也可以體現出來。
如「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素問•至真要大論》);「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水谷之寒熱,感則害六腑」(《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等,說明食物同樣具有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食性。其中,寒涼性質的食物主要用於熱性體質或熱性病證,溫熱性質的食物主要用於寒性體質或寒性病證。應當指出的是,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黃帝內經》在食物營養成分的認識上不可能通過實驗室來進行分析研究,而將食物的營養物質統稱為水谷之「精微」(《靈樞•五味》)、「精氣」(《靈樞•平人絕谷》)、「食氣」(《素問•經脈別論》)、「谷氣」(《靈樞•刺節真邪》)等。對食物「精微」物質的認識,則主要是通過食物作用於人體的反應來進一步歸納為「氣味學說」,從而構成了傳統飲食營養科學中獨特的「食物性能理論」。也正是傳統飲食營養學這種以人為本、從作用認識食物營養的方法,它較之於西方近代營養學從成分認識食物的方法有其特色和優勢。西方近代營養學在食物成分的認識上,受實驗室條件的限制,對食物成分的認識也就存在其局限性。而中國傳統營養學從食物作用於人體來觀察其功能,也就有可能比較全面地認識食物的營養價值。
6 對飲食營養基本法則的論述
有關飲食營養基本法則的論述,在《黃帝內經》中總體概括為「食飲有節」(《素問•上古天真論》)。具體地說,主要包括了調理陰陽、謹和五味、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等方面的內容。其中,《黃帝內經》中的有關論述,雖大多指的是針法或治法,但從「醫食同源」的觀念出發,也同樣適用於飲食營養學。
6.1 調理陰陽的飲食營養法則《素問》雲:「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素問•生氣通天論》)。又雲:「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素問•至真要大論》)。由於陰陽的相對平衡是保持機體健康的重要條件,因此飲食營養也必須圍繞調理機體的陰陽來進行,以保持機體陰陽的相對平衡為目標。由此,調理陰陽也就構成了傳統飲食營養學的一個最基本的法則。
6.2 謹和五味的飲食營養法則《素問•生氣通天論》指出:「陽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素問•五臟生成》也指出:「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認為飲食五味雖然可以養生,但是偏嗜五味,導致飲食五味太過又會損傷人體,因此應「謹和五味」,才能享有天賦的壽命。
6.3 因人制宜的飲食營養法則「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靈樞•壽夭剛柔》);「人之肥瘦、大小、寒溫,有老、壯、少、小」(《靈樞•衛氣失常》)。《靈樞》更有「陰陽二十五人」,根據人的稟賦等的不同,將人分為25種不同的體質特性,此外,尚有《靈樞•通天》的「陰陽五態人」等。由於人的體質、性別、年齡等的不同,因此在飲食營養上也應「必知形之肥瘦,營衛血氣之盛衰」(《素問•八正神明論》),必「先知二十五人」,「別五態之人」,「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靈樞•經水》),「審有餘不足,盛者寫之,虛者補之」(《靈樞•通天》)。因此,根據不同的體質等情況,採取相應的飲食營養方法,就構成了傳統飲食營養學「因人制宜」的基本法則。
6.4 因時制宜的飲食營養法則《靈樞•四時氣》說「四時之氣,各有所在」。《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又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更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靈樞•本神》)。因此,飲食營養應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根據季節寒熱的不同,制訂相應的飲食營養方法,這也是傳統醫學「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在傳統飲食營養學中的具體體現。正如《素問》所說「熱無犯熱,寒無犯寒,從者和」;「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6.5 因地制宜的飲食營養法則「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素問•五常政大論》)。《素問•異法方宜論》又說「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之大體也」。我國國土遼闊,各個地區的氣候、地理環境等各有不同,因而對人體生理功能的影響也就不一樣。因此,在飲食營養上還應兼顧到地域環境的不同情況,制訂相應的飲食營養方法,即因地制宜的飲食營養法則。
7 對食療的論述
食療作為中國傳統醫學臨證學中疾病治療的重要手段和特色之一,在《黃帝內經》中也有較多的論述,體現了中國傳統醫學「醫食同源」、「葯食同用」的思想。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素問•臟氣法時論》)。又如「五宜:脾病者,宜食禾亢米飯、牛肉、棗、葵;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薤;腎病者,宜食大豆黃卷、豬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靈樞•五味》)等。不僅如此,《黃帝內經》中還記載了以葯物和食物配伍治療疾病的內容,已具有了「葯膳」的含義,可謂是最早的食療葯膳方。如「半夏秫米湯(粥)」,並詳述對用水、用柴、用火等的要求。《素問•腹中論》以「四烏魚則骨一
5、談談中國傳統養生學的理論基礎和原則
順天,參見《黃帝內經》
人生乎天地,便應順於四時,依照天地的變化規律來持行生活的條理,就可以將生命寄託於天地,從而獲得長壽。其實人本身的壽命很長,之所以現在這么短暫,就是因為copy人們平時的生活沒有按照天時。因為人生於天地,自然與天地有著聯系,一旦違背天時,就相當於違背自身的正常運轉,自然生病,不得長久。
而天地的運行有其天時,古人以陰陽五行將之概括出來,所以按照一定的陰陽五行的規律生活,就可以順應天地,得享天年。
6、養生的基本理論是什麼?
養生原則,是指實施養生活動時所必須遵循的總的法則。古人在長期的養生實踐活動中,不斷地研究人體生命活動現象和規律,探索衰老的機理,研究致病和導致早衰的原因和條件,並在中國古代哲學和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養生原則。遵循這些原則,對於養生方法的制訂、運用及其發展創新,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順應自然
在「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思想指導下,《素問·寶命全形論》提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類生存於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息息相關。《靈樞·邪客》稱之為「人與天地相應」。在自然界的變化中,存在著以四時、朔望、晝夜為標志的年月日周期性節律變化,並由此產生了氣候變化和物候變化所呈現的生長化收藏規律等。人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與之近乎同步的生理節律和適應外界變化並做出自我調適的能力。因此,人若能順應自然而攝生,各種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節律有序而穩定,機體則處於陰陽和諧的健康狀態;若違逆自然,則各種生理功能節律紊亂,適應外界變化和防禦抗邪能力減弱,而易罹患疾病。誠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所以,順應自然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原則之一。養生順應自然,旨在要求人們在掌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主動採取各種綜合措施來順應其變化,使人體生理活動與自然變化節律同步,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對此,《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了根據四季變化以調養形神的原則與方法,並強調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2.形神共養
形,指形體,即臟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為特徵的心理活動。形神共養,是以形神統一的生命觀為其理論基礎。一方面,形體為生命的基礎,形具而神生,五臟及其所藏的精氣是產生「五神」活動的物質基礎。《靈樞·天年》說:「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葛洪《抱朴子·內篇·至理》以堤和水、燭和火的關系比喻人體形與神關系時說:「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於燭,燭糜則火不居矣。身勞則神散,氣竭而命終。」強調神依賴於形。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為生命的主宰。人體臟腑的功能活動、氣血津液的運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響。張介賓《類經·攝生類》說:「雖神由精氣而生,然所以統馭精氣而為運用之主者,則又在吾心之神。」強調神可以反饋地作用於精和氣,影響甚至調控整個生命過程。對於形神的辯證關系,明末醫家綺石在《理虛元鑒》中曾精闢地歸納說:「以先天生成之本體論,則精生氣,氣生神;以後天運用之主宰論,則神役氣,氣役精。」正由於形神統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徵,故中醫養生強調形神共養,養形以全神,調神以全形,最終達到「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的目的,正如《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原道論》所言:「全生之術,形氣貴乎安,安則有倫而不亂;精神貴乎保,保則有要而不耗。故保而養之,初不離於形氣精神。」
3.惜精固本
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有形精微物質,是生命之源,具有促進生長發育和生殖繁衍、化生血液、抗禦邪氣等多方面的作用,在人體生命活動中居於重要地位。《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後世醫家將精、氣、神合稱為人身之三寶,故在養生中,中醫學很重視保養精氣以固先天之本。
類》即明確指出:「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要達到惜精固本之目的,一方面對性慾要有所節制,做到既不禁慾,也不縱欲;若縱情洩慾,可使精液枯竭,真氣耗散而致未老先衰,如《千金要方·養性》所言:「精竭則身憊。故欲不節則精耗,精耗則氣衰,氣衰則病至,病至則身危。」另一方面,精稟於先天,有賴後天水谷精氣以充養,若後天充盛,五臟安和,則精自然得養,故惜精固本也可通過養五臟以不使其過傷,調情志以不使其過極,忌勞傷以不使其過耗,葯食調補以壯其精,來達到養精保精之目的。
4.綜合調養
中醫養生方法眾多,不同的方法作用於人體不同的系統、層次,具有不同的效能。如順時攝養重在協調人體機能活動與外環境的關系;調攝精神主要是通過對神調養以保養精氣;慎起居、防勞傷以養生,可使臟腑功能協調;運動鍛煉、針灸、推拿,調節經絡、臟腑、氣血,可使經絡通暢,氣血周流,臟腑機能協調;葯物保健則藉助葯物,以強壯身體,益壽延年。誠如李梴《醫學入門·保養說》中所言:「避風寒以保其皮膚六腑」,「節勞逸以保其筋骨五臟」,「戒色慾以養精,正思慮以養神」,「薄滋味以養血,寡言語以養氣」。所以,養生應綜合各種方法,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共養,從機體全局著眼,進行全面調理保養,使機體內外協調,適應自然變化,增強抗病能力。要避免出現過偏、失度,過偏、失度則失去了養生的意義,雖有延年益壽的願望,也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只有按照生命活動的自然規律,綜合適度、持之以恆地進行調攝,才能真正達到「盡終其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的目的。誠如《太平御覽·方術部·養生》所言:「凡養生者,欲令多聞而貴要,博聞而擇善,偏修一事,不足必賴也。」
5.因人施養
因人施養,是根據年齡、性別、體質、職業、生活習慣等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攝生保健方法。人類本身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於不同的種族,而且存在於個體之間。不同的個體由於年齡、性別、體質、職業、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可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差異。所以,養生只有因人施養,方能有益於健康,達到養生之目的。如就年齡因素而言,少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但生機蓬勃,生活尚不能自理,故少兒養生應注意合理喂養、寒溫適度、體格鍛煉、免疫防病,並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40~60歲時,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工作繁忙,壓力較大,養生應注意靜神少慮、切勿過勞,並節制房事。《景岳全書·中興論》說:「故人於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即強調了中年養生的重要性;進入60歲以後的老年期,臟腑機能衰退,生理與心理適應能力減退,養生應注意知足謙和、老而不怠,加強飲食調養,生活起居有節,運動鍛煉動靜結合。就性別而言,女性有月經、胎孕、產育、哺乳等特點,養生自當有所區別。人的體質又有偏於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血瘀、痰濕、氣郁之異,養生方法亦各有特點。另外,人的體質、生活習慣又受所處地域環境的影響,故養生尚需考慮不同區域的地理特點,採取相應的保健措施,充分利用有利於健康的各種因素,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條件對人體的影響,使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和諧統一,以達到防治疾病、益壽延年的目的。
希望答案你能幫助到你!
7、關於養生學
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採取能夠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手段,所進行的保健活動。養生(又稱百攝生、道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內篇。所謂 相關書籍
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度謂養,即保養、調養、培養、補養、護養之意問。養生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壽活動。 中醫養生學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探索和研究中國傳統的頤養身心,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答益壽的理論和方法,並用這種理論和方法指導人們保健活動的實用科學。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養生學吸取各學派之精版華,提出了一系列養生原則。加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欲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等,使養生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8、養生觀的理論基礎有哪些?
在理解人與自然界的關繫上,主張人與自然的調和、協和、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在易學說、儒家學說和道家學說,都有「天人合…」的理論觀念,即使馬克思主義理論也不排斥「天人合一」觀。這說明天人合一養生觀是有深厚的理論底蘊的。
1.易學的天人合一理論易學認為,人與天地宇宙(簡稱「天」)有著深刻的統一性,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人的道德、養生以及其他一切社會生活,都應當與天相應相通。《文言傳·乾》日:「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這里所說的「鬼神」,與《系辭上傳))「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中的鬼神同義,指氣往來屈伸之運化。按照《周易》,人的品德、意志和實踐都必須在遵從天地之道,與天運相合的基礎上,充分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才有可能獲得成功,達於理想之境。所謂「天地設位,聖人成能」(《系辭下傳》),就是要人們認識天地,參贊天地,成就天地化育萬物的功能,亦即後來道教所說:「每當天地交合時,奪取陰陽造化機。」只要人掌握了自然法則,就可以改變自然所給予的東西,創造出奇跡。
中國文化中的所謂養生,決不是一個單純生理學的、醫學的或自然科學的概念,也決不僅僅是為了健康長壽。養生同時就包含著道德以至治世。在易學和中國哲學看來,養生、修德、治世相互制約,相互促進,而且就是同一過程。因此,天人合…既是易學、哲學的理論,也是極為重要的養生理論。2.傳統醫學的天人合一理論我國傳統醫學也主張天人合~,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黃帝內經》繼承了《周易))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把人體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在觀察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時,主張不能儀僅孤立地著眼於人的肌體本身,而應看到人與自然界存在著的有機聯系。《黃帝內經》說:「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索問·氣交變大淪》)也就是說,只有像「周易》所闡明的把天道、地道、人道相互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觀察,才能正確地把握醫道。由於《黃帝內經》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因而特別強調天時物候的變化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並一再指出,要想正確把握人體病情的變化,必須首先做到「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素問·八正神明論》)把正確掌握日月星辰、季節氣候的變化,看作是正確把握人體生理病變的前提條件。中國傳統醫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認識到人的肌體與天時氣候的變化密切相關。天時氣候的反常和交互影響,會引起人的肌體的適應性的變化,因而常會因此引起各種病變。這種它化乍看難以捉摸,但又是:仃規律可循的。這是rl{11臼傳統醫學中樸素的唯物滄觀點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它使中國傳統醫學一開始就避免了那種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片面的機械的方法。《黃帝內經))強調用的「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來考察人體生理病理的方法,奠定了中國古代醫療氣象學的基礎,作為指導臨床辨症論治的重要參考依據,體現了中國傳統醫學「法天則地,合以天光」的獨特風格。西漢嚴君平著《老子指歸》中還詳細地闡述了天人合一的基礎。他說:「由此觀之,天地人物,皆同元始,共一宗祖,六合之內,宇宙之表,連屬一體,氣化分離,縱橫上下,剖而為二,判而為五。或為白黑,或為水火,或為酸鹼,或為徵羽,人物同類,或為牝牡。」「人主動於邇,則人物應於遠。人物動於此,則天地應於彼。彼我相應,出入無門,往來無戶,天地之間,虛廓之中,遼遠廣大,物類相應,不失毫釐者,同體故也。」道教對「天人合一」的認識非常深奧,這里不多贅述,簡單地說,道教的「天人合一」阱究的是人是自然的一個部分,人應返璞歸真,順其自然。
3.儒家學說的天人合一理論儒家強調「天道」與「人道」或「自然」與「人為」的合一。戰國時由子思、孟子提出「天人合一」理論。此後,儒家的一代代弟子們便從「理」、「性」、「命」等方面來淪證。儒家「天人合一」觀念,其本義並非直接時論人與自然的關系。
在認識淪上,儒家以「主客二分」為前提強調「天人合德」的價值觀,講究人對於自然萬物在精神價值上的統一,以「兼愛」來解決人與自然的對立,在承認人與自然差別的基礎上,把人類之愛推之於自然萬物,從而以博愛主義將人道主義與自然主義統一一起來。如《禮記》提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本於天,修道為教化,天命、道德、教化相通。又謂「禮也者,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天地神人合一而成「禮」。《中庸》所講的「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也即在價值上實現人與天、地的三者合一。
對人體的健康與養生而言,儒家的「天人合一」觀,一是要注重人改變事物發展的能動性;二是要注重人的精神價值,以「仁」、「博愛」取得內外的和諧,表現了法天與順民、明道與事功、心性與性理、仁政與理義等復雜的協調關系。
4.天人合一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排斥「天人合一」觀念。在理解馬克思關於人類與自然界的關系時,有…種片面的觀念一直影響我們正確地理解,這種觀點就是:「人類是大自然的主人。」這是片面地擴夫人作為自然存在物的地位和能力,對人類所具有的能動性和創造力進行妄自尊大的理解。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原意,近年來來自自然界對人類的巨大影響也證明:我們不可能完全掌握和控制大自然。辯證唯物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觀點就是「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具有艤重屬性,即:人的自然屬性與人的社會屬性。作為個體的人是自然存在物,它與自然界的關系應具有能動性與規律性的統一。
既不能誇大人的能動能力,也不能誇大人在大自然面前的軟弱無力。在論述共產主義時,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給我們指出:「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表現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它是歷史之謎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理解,我們不難看到,這里說的「人類和自然界的矛盾的解決」,就是到了共產主義,自然界已不再是人類的一種異己力量。而自然界對人類來說,則如恩格斯所說的,自然界已通過人類實現了「自我意識」,從而實現了「自我改造」;而從人類來看自然界,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和改造已經達到了與自然渾然一體的程度,就是說,人類的自身自然和對象自然都與人類的本性融為一體了。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給我們描述的共產主義,人與自然是和諧的統一體。僅以此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並不排斥「天人合一」觀。
除此以外,如果從系統論和控制論等現代哲學理論的觀點理解,人類作為自然界大系統中的一個環節,作為自然控制的一個動力,「天人合一」的觀念對客觀理解和認識我們自身,達到人與自然科學合理的統一,都將有著積極的意義。
9、中國傳統養生學的基本理論與原則
中國傳統養生學的理論基礎和原則
養生學是研究養生活動的一門學科,是在研究人類生命規律、衰老機理的基礎上,闡述促進健康、預防疾病,以達到延年益壽、提高生命質量的理論和方法的學說。
中國傳統養生文化融各種防病、治病、健身、修煉方法於一體,它以中國哲學為理論基礎,匯集道、儒、佛、醫、武的思想精華,不僅具有健身延年的實用價值,而且映射出中華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維方式的特色。中國傳統養生,其來源范圍之廣、內容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了解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旨在表述養生對人類生命全方位的影響。它是一門學問,是一門中國的傳統學問,有理論也有方法。這門古老的學問,目前正在煥發新的活力,也越來越受到今人的重視。養生要養好,一鱗半爪地學習一些養生方法是不夠的,必須懂得養生理論,理解其思想真諦。
中國養生學以古代中國傳統生命哲學思想為基礎,是具有濃郁東方色彩及獨特效果的健身延年理論和方法。在基礎的傳統哲學思想中,包括氣一元論、太極陰陽五行學說 、形神合一、性命學說、天人相應論等思想都對養生起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氣一元論
「氣」是構成宇宙萬物最基本的物質形態,是世界的本元。為天地間的起始物質;介於有形與無形之間。世間萬事萬物均在於一氣之變化,物的產生是氣之聚,物的滅亡則是氣之散,全字宙只是一氣而已。《內經》認為,氣是萬物的本元,形態萬千的物類,均為太虛元氣一氣所化,故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氣也是組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又稱「原氣」、「元氣」、「真氣」。氣遍布全身臟腑經絡、四肢百骸,無所不到。人體與自然界皆本源於「氣」, 「人與天地同紀」、人與天地相應。《內經》雲:「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凡表裡、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所致」。
疾病治療的關鍵,即在於調整失調之氣機、氣化,使之復歸平衡。養生的目的,也在於保養精氣,使體內之氣平衡協調,順應自然界的變化。
二、太極陰陽五行說
太極。源於《周易》。太極是指宇宙的本始,指原始混渾之氣。《易•系辭上傳》雲:「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是宇宙變化的過程。太極是宇宙變化的開始。原始混沌之氣運動而分為陰陽兩種對立的力量。由陰陽而生春夏秋冬四時,產生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進一步則推衍為宇宙萬事萬物。
陰陽。萬物都有陰陽兩個對立面。陰陽的對立和統一,是萬物發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動、強壯、外向、功能性的,均屬陽;相反,凡是寧靜、寒冷、抑制、內在、物質性的,均屬陰。陰是指人體實質的物質,陽則指人體非實質的物質,即身體的機能和氣。 陰陽運動變化的規律如下:陰陽的互根(各以對方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條件;「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的消長(運動斗爭,經常會發生陰消陽長或陽消陰長的偏盛偏衰的不平衡狀態);陰陽的轉化(通過一定的條件可以互相轉化;如:水——雲——雨;人體功能與物質(氣與血);「重陰必陽,重陽必陰」;事物異常發展到極點,必然向著對立面轉化)。
養生鍛煉的目標在於協調陰陽,使軀體內環境趨於平衡,並順應外部陰陽環境的變化,保持人與天地之間的平衡。《內經》雲:「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我們平時的養生鍛煉中,應把握以下陰陽原則:
選擇鍛煉功法應順應季節陰陽;
鍛練時應順應時辰陰陽;
選擇鍛煉項目應區別體質陰陽;
辨別病情陰陽去養生;
練呼吸調和明陽;
用意念平衡陰陽;
不同的鍛煉姿勢可以協調陰陽。
又有古人語:寄語學道諸君子,不識陰陽莫亂為。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及其運動變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氣分化的構成宇宙萬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行」,指這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
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的相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如果五行相生相剋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克關系,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
三、 形神合一論
所謂形,是指形質、形體、身形而言。包括了人體的皮肉、筋骨、脈絡、臟腑及充盈其間的精血,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外殼 ,屬自然范疇的物質實體。所謂神,包括了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內在主宰。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指人體生命活動外在表現的總稱;狹義的「神」,指意識思維。
「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 一方面,形的存滅決定了神的存滅,神只能依形而存,決不能離形而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一方面,神的健康與否,也直接影響形體的盛衰存亡,「精神內傷,身必敗亡。」運用形、神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闡述生命活動本質的理論,即為「形神合一論」。
在形與神的對立統一關系中,神佔有主導的地位。養神為首務。 「太上養神,其次養形」。心主神明,為君主之官,為全身臟腑經脈氣血津液之主宰,「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神以形為物質基礎,又作用於形而成為「形之主」、「身之制」,主宰機體進行正常的生命運動。
無論老子或是莊子,都十分強調「神」的內在主宰作用。莊子主張:「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要形與神俱存,就應「修形」與「保神」並進。臻至「形神合一」的境界,才能收到預期的實效;否則,兩者缺一,不管缺的是哪一者,都將是蹩腳的養生,絕對收不到實效。
四、性命學說
性,指人的精神、意識活動的基礎或本原;命,指人體機能活動的基礎或本原。性與命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人體的生命,故「性命」又可理解為生命。研究性、命及性命相互關系的學說,稱為「性命學說」。
有的養生家就按性命學說將氣功分為性功、命功及性命雙修。性功注重精神的煉養,命功注重氣的煉養,性命雙修則神氣並重,身心兼練。
性與修性。性,有元性、質性之別。元性是先天固有的「天賦之性」,又稱「元神』;質性是後天獲得的「氣質之性」,又稱「識神」。性命學說中的「性」主要指「天賦之性」,因為「天賦之性」是「天質之性」的根本。古人認為,後天的氣質之性消耗元氣,成年人因「元性微,質性彰」,故日趨衰老。 性命鍛煉的原則就是恢復元性的主導地位,使「本元之性勝氣質之性」,恢復元神,是使人體精氣神充盈的先決條件。
修性以煉神為主,重在精神、意識的鍛煉。古人認為,修性的關鍵在於心靜,心靜則「神全」,神全而後「性現」。
命與修命。命,是「氣」的本原。人體功能活動是「氣」的運動狀態,而「命」則是「氣」的本原,指腎中元精所化之元氣。命常潛於臍,古人認為,胎兒在母腹中時,靠臍帶與母體相連,隨母體呼吸以為呼吸,因此臍部即為命之根蒂。下丹田在臍中,是元氣潛藏之所。
修命以煉精煉氣為主,重在身體素質的鍛煉。
性命雙修。性與命不能截然分開,性無命不立,命無性不存。佛家坐禪講究修性,修心養性;道家功法中有單以修命為主者,強調煉升腎中元氣。宋元以後的內丹術則開始主張性命雙修,成為我國傳統靜功的主流。性命雙修思想建築於形神統一、身心一體的生命觀上,認為無形則神無以化,無神則形無以生。
五、 天人相應論
天人相應是指人體與自然界存在著共同的變化規律。
運用「天人相應」的觀點闡述人體生理、病理的變化規律,指導診斷、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理論,即為天人相應論。
《內經》認為,自然界是產生生命的源泉,自然界為人類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 「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人體的氣血運行與氣候的寒熱溫涼變化相關:天熱則氣血暢通易行,天寒則氣血凝滯沉澀。
人體的生理過程與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存在同步關系。《靈樞》提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人體的與自然萬物同受陰陽五行法則的制約,並遵循同樣的運動變化規律。人與自然萬物有著共同的構成物質。人和萬物一樣,都是天地之氣合乎規律的產物。
綜上所述,無論根據氣一元論、太極陰陽五行學說 、形神合一、性命學說、天人相應論中的任一理論來養生,都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陰陽五行的作用來調節人與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靈樞》:「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
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力求「一年之內,春防風,又防寒;夏防暑熱,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長夏防濕;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風。」早晨陽氣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為了資助陽氣的發生,早晨應多開展室外活動,吐故納新,流通氣血,旺盛生機;傍晚日落,陽氣開始潛藏,於是要相應減少活動,避免風寒和霧露之氣的侵襲。 「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
《呂氏春秋•盡數》篇中有:「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 。
《黃帝內經》倡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的養生原則。
其實傳統養生即是追求人的形與神的健康、人與天地自然的和諧和人與人和諧的整體和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