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環境養生?
健康是長壽的先決條件,每個人的健康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賴於他所生活的環境。
環境包括地理環境、氣候環境、社會環境和每個人居住的小環境。在環境中,有許多因素每時每刻地作用於人的機體。這些因素,可概括為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學的,不僅錯綜復雜,且處於經常不斷的變化之中,人體藉助機體內在調節和控制機制,與各種環境因素保持著相對平衡,表現出機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但是人們的這種適應能力是有限的,當有害的環境長期作用於人體,或者超過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引起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環境因素自古以來就非常受到人們重視,如《黃帝內經》里就有明確的記載:「一州之氣,生化壽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曰:高下之理,地勢使然,崇高則陰氣治之,污下則陽氣治之。陽勝者先天,陰勝者後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地之小大異也,小者小異,大者大異。」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若是居住在空氣清新。氣候寒冷的高山地區的人多長壽,居住在空氣污濁、氣候炎熱的低窪地區的人多短壽。可見,居住地方的水土、氣候環境對人體的健康長壽是非常重要的。現代研究認為,海拔1500~2000米之間的山區,陰離子密集,確實是長壽的地理環境。根據我國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百歲以上老人有3700多人。這些長壽者大都生活在森林多的山莊和少數民族地區。
眾所周知,人的死亡主要是由疾病所引起,可是從現在來看,僅僅從治病的途徑來延長人類的壽命,潛力是十分有限的。因為近百年來,人類的死亡原因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它已從以往的各種傳染性疾病為主要原因,改變為以衰老性疾病為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在現時代,死亡多是因為細胞和組織衰老為直接因素而引起的。就拿人們常見的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及心臟病來說,盡管其發病的直接原因各有不同,但都與細胞和組織的衰老和損傷密切相關。引起這些病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惡劣的環境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早在100多年前,英國醫生就發現,在英國,生活在粘土、磚土和河谷沖積土分布區的居民,癌症死亡率很高,而生活在古老、堅硬的岩層區和排水良好的地區的居民,癌症發病率則很低。美國學者也發現,美國的癌症高發區集中在東北部、五大湖周圍以及西部沿岸地區。
在我國,癌症的分布在大的范圍里,具有明顯的地區差異。就是在小的范圍里,各種癌症也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分布。如肝癌的高發區集中在福建、廣東等地;食道癌高發區主要在北方,其中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處的食道癌高發區呈同心圓分布,發病率由中央區向周圍逐漸降低。
不但自然環境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社會環境同樣和人們的身體狀況緊密關聯。如《黃帝內經》里就指出:「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始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非常明確地闡明了診治疾病要注意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相傳,帝堯時代人們就鑿井汲水而飲。春秋戰國時期居民中還制訂了清潔飲水公約,不遵守者以法律處理。我國考古挖掘的古城遺址遺物證實,春秋戰國時期的城市地下已有用陶土管修建的下水道,不僅注意到飲水衛生,而且還注意到保護環境衛生。在古希臘,希波克拉底也寫過《論空氣,水和土壤》等衛生論著。
十八世紀的歐洲工業革命時,提出了許多與社會因素相聯系的醫學課題,促使醫學家們去探討社會因素與人群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關系。1766年,德國人約翰·彼得·費蘭克建議政府採取措施保護個人和公眾的健康,最先提出「醫學監督」的想法。1838年德國人捷·埃羅舒提出「社會衛生學」的概念。他指出:人類是憑借著社會才能賴以生存的一種社會動物。他還把衛生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個人衛生,它完全隸屬於個人的主動性;一類是公共或社會衛生,它需要採取法律或行政措施。
1848年法國人儒勒·蓋林第一次把「社會」這個詞同醫學問題聯系起來,提出了「社會醫學」新概念。他把社會醫學分成四個部分:社會生理學--研究人群的身心狀態與它的法律、組織、制度、風俗、習慣等的內在關系;社會病理學--研究健康和疾病的社會問題;社會衛生學--研究增進健康,預防疾病的措施;社會治療學--制訂治療措施和其他手段對付社會可能遇到的不良因素。
1848年,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德國人諾爾曼指出:「醫學科學的核心是社會科學」。
本世紀以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暴露出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較為突出,社會醫學在發達國家為醫學界廣泛接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及與之相適應的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各種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社會向醫學提出了許許多多新課題:環境污染造成生態平衡破壞所帶來的「公害病」;現代工、農業及交通運輸業所帶來的意外傷殘人的增多;人口老化以及社會現代化所引起的疾病譜的變化等等。
總之,由於人具有生物屬性和社會屬性,就必須重視社會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影響。
除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外,生物因素亦不能忽視,包括所有與人共存的生物,直接或間接對人的影響。人體的健康還與生物致病有著密切的關系,致病原及寄生蟲也影響著人的發育和衰老變化。
可引起人疾病的生物致病原,包括細菌、病毒、支原體、螺旋體、原蟲、立克次體、蠕蟲等。有些疾病是通過動物或昆蟲作為傳播媒介致人疾病的,如鼠傳播鼠疫、鉤端螺旋體病、鼠咬症等,狗傳播狂犬病,豬傳播豬肉絛蟲病,蚊子傳播瘧疫、乙型腦炎,虱傳播流行性斑疹傷寒病等,蒼蠅傳播痢疾、霍亂、傷寒等病。
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對人類的生存、生命和年齡增長都造成嚴重的威脅。在歷史上,天花、鼠疫、霍亂、瘧疾、流感等等為患,幾乎造成一個地區人口的滅絕。如鼠疫在人類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悲慘的大流行,14世紀最嚴重的一次大流行,在歐洲病死者達2500萬人,占當時歐洲人口總數的1/4。在近百年內,霍亂曾先後發生6次世界大流行,每次流行死亡人口均以數十萬至百萬計。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環境是一個極其復雜、辯證的自然綜合體,一切生物都要適應環境而生存,人類不但要適應環境,而且還要利用、支配和改造環境。
2、環境養生主要是指什麼環境
環境養生 英文名稱:choice and creation of healthy environment
定義:通過合理地選擇、利用以及改造居住環境,以保健防病的養生方法。
一、自然環境與健康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又不斷地受到自然界地影響,並在能動地改造和適應自然環境地斗爭中,保障和維持著機體正常的生命活動,也就是說,人與自然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即「人與天地相應」。所謂「相應」,既是說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常常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體,而人體受自然界地影響,也必然相應地發生生理上的適應或病理上的反應。
總的說來,潔凈而充足的水源,新鮮的空氣,充沛的陽光,良好的植被以及幽靜秀麗的景觀等是人類適宜的自然環境。相反,大氣污染、水源污染以及不良的地理條件則造成某些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在現實生活中一方面我們要注重保護自然環境,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來改善環境,例如EME生態能量晶合金 EME是國際上第一種具有仿生功能特質的能夠聚焦定向發射負氧離子的新型合成材料。由於其內在卓越的集合性,讓EME實現了靜態、有序持久、同體同源、聚焦定向發射的超強功能。目前,該技術已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成功應用於倫嘉「嘉山水生態健康床墊」系列新品中。
二、居住環境與健康人生大約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住宅環境中度過的,居住的環境經常而且直接影響人類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選擇住宅和建造房屋,創造一個科學合理、舒適清凈的居住環境,對保障身體健康、延年益壽是非常重要的。
要求居住的房屋住宅陽光充足2 空氣流通,溫度適宜,避開潮濕、污染。要達到這樣一些基本條件,建房座向選擇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選擇居住地應避開不利於健康的水源、礦藏,避開高壓線強電場、強磁場和有超聲波、放射線的地方,選在自然環境優越的地方。
三、室內環境與健康創造一個較理想的居室內環境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室內光線充足 ;2、溫度、濕度適宜;3、自然通風。
3、環境養生的原理?
我們平時所說的養生環境,是指空氣、水源、陽光、土地、植被、住宅、社會人文等因素綜合起來,所形成的有利於人類生活、工作、學習的外部條件。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有機的統一整體。正加恩格斯所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他們的環境中,並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人與環境,象魚和水一樣密不可分。環境創造了人類,人類依存於環境,受其影響,不斷與之相適應;人類又通過自身的生產活動不斷改造環境,使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生活環境對人類的生存和健康意義重大,適宜的生活環境,可保證工作學習的正常進行,促進人類的健康長壽,有利於民族的繁衍興旺。反之,如果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有害物質處理不當,不僅損害人類健康,還會產生遠期潛在危害,威脅子孫後代。孟子指出:「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說明人們很早就認識到居住環境對保障人類健康和改變居民體質的意義。
環境科學認為,正常的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總是不斷進行著,但在一定階段,能量與物質的輸入與輸出、生物種群的組成和數量的比例,都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信息的傳遞通暢,這種平衡狀態叫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是動態平衡,外界和內部因素的變化,尤其人為因素都可對它發生影響,甚至受到破壞。生態系統之所以能保持平衡,是其內部具有自動調節的能力,或者說環境對污染物有一種自凈能力。但這有一定限度,當環境內污染物過多,超過其自凈能力,調節不再起作用,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環境就會受到污染。嚴重的環境污染,能造成生態系統的危機,導致人類的災難。流行病學研究證明,人類的疾病70%~90%與環境有關。人類想健康長壽,就必須建立和保持同外在環境的和諧關系。
4、為什麼說環境對人養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呢?
用心悟 會心一笑 -人間多事 你我都是 主角 相同動作方向對可縮短多年的辛勞- - -懂了! 生活得很輕松-不懂!就要用痛苦和命去換了哦~ 查看原帖>>
5、養生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適應自然
人是自然界的生物之一,時刻都離不開自然環境,古代醫者通過長期生活和醫療實踐逐步認識到,人類生存於自然界之中,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關系。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種種必要條件。這些條件的異常變化一旦超出人體的適應能力,就會使人患病。《內經》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稱方為「人與天地相應」。《素問》雲:「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這「天」和「地」代表的是自然界,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要依賴天地之氣而生存,都要受四時氣候變遷的制約。人也如此。比如春夏季,氣候溫熱,人體陽氣行於體表;秋冬季,氣候寒涼,人體陽氣內斂閉藏。由於人體能適應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方能在生理上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從而促進機體的成長和發育。祖國醫學認為,人體五臟的生理功能,和自然界的生、長、化、收、藏的自然規律,也是密切相關的。張景岳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夏應脾而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可見人的生命活動,時時受著大自然的影響,因此,研究養生長壽之方,首先要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
所謂氣候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是指四時六氣而言。四時,就是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的氣候特點是:春溫、夏熱、秋涼、冬寒。這四種不同的氣候,按其性質來分,可歸結為二類:溫與熱是一類,涼與寒是一類。用陰陽來說,前一類屬陽,後一類屬陰;亦即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四時變化是一切生物在其正常生命活動中所必經的過程,所以古人總結出一條規律就是生→長→化→收→藏。《素問》雲:「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說的就是這條規律的重要性。
寒熱溫涼,僅僅是四季氣候的簡單變化。其實自然界中還存在著其他各種復雜的氣候變化,古人通過長期觀察,又歸納出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變化因素,或稱「六氣」。當這六種氣候變化因素處於正常狀態時,就為生物的生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例如春三月溫暖、多風,夏三月由暖而熱、多暑濕等,這都是在某一固定時期出現的氣候變化。但這種變化要有一定的限度,既不太過,亦無不及。一切生物都能適應四時的轉移和六氣的變化而發展成長,這是一種正常的規律。
一切事物有常必有變,有順必有逆。氣候變化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反常的氣候變化會給生物帶來不利的影響。所謂反常變化,是指氣候的太過和不及而言。比如,春天已到,氣候應溫而反寒,秋天已到,氣候應涼而反熱,這是不及;夏天應熱而反涼,冬天應寒而反溫,這是太過。太過與不及都是反常氣候。上述的六氣——風、寒、暑、濕、燥、火,——處於反常氣候中就會對一切生物的生長發展不利,所以中醫又把反常氣候中的「六氣」稱為「六淫」。
除了天時變化外,地土方宜也是對人體有影響的,中國人口眾多,土地廣闊,因此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水土環境,人民也有不同的生活習性。比如西北地區,氣候寒冷,地高多燥;東南地區,氣候溫和,地卑多濕。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人體的生理變化,也有顯著的不同。由此不難理解,「人與天地相應」的理論在祖國醫學領域里已成為中醫整個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攝生預防,其特點之一,就是認識到人類的生存,與氣候變化、存在有密切關系。因此,人的生活起居和思想活動,都應隨時適應四時生、長、化、收、藏的規律,以保持內外協調,做到養生、養長、養收、養藏。這種攝生防病的思想,就是建立在人與自然為統一整體的思想基礎之上的。
(2)協調陰陽
祖國醫學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陰與陽兩個屬性。例如天為陽,地為陰;晝為陽,夜為陰;男為陽,女為陰;氣為陽,味為陰等等,陰與陽是同時存在的。如果有陰無陽,或有陽無陰,勢必造成「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則一切都歸於靜止寂滅了。
陰陽的關系,並不是靜止不變,而是相互頡頏,相互作用,不斷出現此消彼長、此進彼退的運動變化過程。正常情況下,由於陰陽之間相互制約,因此雙方都不會偏盛偏衰。由於陽得陰濟,就不致過分偏亢;陰得陽和,也不致過分衰沉,所以陰陽雖有消長變化,卻又不會越出一定常度,總是維持在相對平衡的狀態中。比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四時遞變,就是陰陽消長的一種形式。同樣,人體在進行各種機能活動的時候,必然會消耗一定數量的體液或營養,這就是陽長陰消的過程;在化生各營養成分時,又必須消耗一定能量,這就是陰長陽消的過程。顯而易見,這種消長變化,正是推動人體不斷發展變化的必要條件,同時又是維持人體生理平衡的必然過程。
人與自然密切相關,人體內的陰陽,往往會受到自然界的影響而起變化,因此要保持體內的陰陽平衡,必須做到與自然界的陰陽變化相適應。《素問》中說:「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又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所有這些都說明適應自然界的陰陽變化,維持內外環境的統一,不使陰陽偏盛偏衰,是養生防病的關鍵問題。如果不善養生,不能適應四時陰陽的變易,那就會破壞陰陽的平衡,容易受外邪的侵襲,終而生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內經》明確指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此外,除了陰陽四時的外部因素可以影響人體陰陽的變化外,人體內在因素,同樣會導致人體陰陽的不平衡而引起病變。《內經》中說:「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就是一個例子。也就是說,要保持人體陰陽的平衡,還必須注意調節情志方面的活動。
(3)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學說,是中醫心理攝生的理論依據。中醫學將各種心理活動統稱為「神」。認為神的活動是人體臟腑活動的表現,也就是說,把五臟看成是精神所賴以產生的器官。《內經》中說:「形者神之質」,「無形則神無以生」;又說:「五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舍也,邪弗能容之,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屍五臟主藏精氣、血液、津液,是人體生命的核心,而人的精神產生於精氣津血,所以五臟與精神活動密切相關。五臟氣血充盛則精神正常,形神統一,精神聰慧。《內經》中說:「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人之氣血精神者,所以奉於生而周於性命者也」。反之,五臟氣血虧虛則精神疲憊,神志恍惚,甚至死亡。《靈樞》中說:「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這里所說「神氣皆去」不見得專指百歲老人,任何年齡組的人,如果不注意調養,傷害了五臟的藏精功能,久而久之,都會招致同樣後果。
祖國醫學的形神觀,在認識神對形體的依賴關系的同時,還認識到神對物質的反作用;認為精神對臟腑氣血有統攝和主宰作用,人的心理活動制約著人的生理活動,這是祖國醫學形神觀的特點之一。神對形體活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神能協調臟腑、氣血、陰陽,維持人體內環境的平衡;二是神能調節臟腑陰陽,使之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緩沖由外部因素而引起的情志刺激,從而維持人體與外環境的平衡。所以《內經》特別重視養神的重要性,認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總之,神依附於形體,無形則神無法存在;而精神反過來又能主宰和支配形體的一切活動,沒有神的形體無異行屍走肉。因此,祖國醫學在養生方面特別重視心理攝生,即通過人的自覺的心理修養,注意心理衛生,達到心理健康,利用積極的心理活動去影響生理活動,以達到神形共旺,身心同健,以終其天年,歷百歲而不衰。這一點也得到現代醫學的重視。比如,英格蘭普通感冒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為健康的自願受試者做了心理方面的測試。把受試者的心理壓力分成等級,然後向體內注射感冒病毒。結果,心理壓力大的一組及性格內向的一組比心理壓力小的一組及外向性格的一組患病的程度嚴重。這說明心理不平衡和性格內向的人,經不住感冒病毒的打擊。這也充分說明心理衛生,在維持人體內外環境平衡方面的重要性。
神與精氣、津液、血存在著內在關系。精、氣、神三者,古人稱為三寶。精是後天水谷之精微所化生的物質,是人體各種活動的物質基礎;氣是由精而化生,是產生機體一切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質;神是精氣共同作用的表現,是人體一切生理心理活動的概括。由此可見,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氣產生於精,精的化生又有賴於氣,精氣共同作用而形成神。因此,精氣充足的人,神一定也很旺。反之,神不旺盛的人,其精氣必然不足。如過度耗損了精,便會減弱了氣的產生;過度耗傷了氣,也會降低了精的產生和化生,精損氣虧就會使神表現出不足。反之,如因精神活動過度損傷了神,神有不足也會影響精與氣的生理功能,使人形體衰弱。這就是精氣神三者在人體中的辨證關系,也即形神合一觀。
津液、血也都來源於水谷之精微,中醫常提到精、氣、津、液、血、脈等名稱,實際上它們不但同源,而且是相互資生,相互作用。所以當津液耗損時,氣血也同樣虧虛;而氣血的不足,也會導致津液的虧損。《內經》里說的「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汗為津液所化生,津液不足的自然少汗或無汗;反之,汗出太多,也會損傷津液。因此,保持津血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就是養神。
(4)預防疾病
未病先防的思想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內經》雲:「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不亦晚乎?!」這說明早在兩千年前的戰國時期人們對治病以預防為主的戰略思想就有了深刻認識;西漢《淮南子》中也提到:「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古代對預防醫學評價很高,有句名言說:「上工治未病」,就是把善於防病的醫生看成一流醫生。在預防醫學的影響下數千年來我國人民普遍養成許多良好的衛生習慣。
相傳笤帚、簸箕的發明者生於夏朝。傳說雖不足信,但「帚」字見於甲骨文確是事實。陝西出土的商周青銅器上就有「子持帚作灑掃形」銘文,說明當時就已用掃帚掃塵了。《禮記》中有「凡內外,雞初鳴……灑掃室堂及庭」的記事,說明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沿用合乎衛生學要求的濕式掃塵法了。
我們祖先十分重視個人衛生,甲骨文中就有「沐浴」二字。「沐」字形如散發洗面,「浴」字狀似人在盆中洗澡。我國古代文物中有一種叫「虢季子白盤」的,就是現存最古的浴器,距今已有兩千六百多年了。大約從宋朝開始我國就有了城市浴室設施和專業理發師。古人早就認識到隨地吐痰是壞習慣,唐孫思邈曾明確指出「常習不唾地」。他在所著《千金方》中還提到口腔衛生,說:「凡食畢漱口數過;令人固齒。」植毛牙刷發明於公元七世紀的遼代,較西方早600多年。元朝《飲膳正要》中還說:「凡清旦刷牙,不如夜刷牙,齒疾不生。」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古人留下的這些良好的衛生傳統。
古人對飲食衛生非常重視,據《周禮》記載,周朝就有專管飲食衛生和營養的「食醫」,《論語》中特別指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魚餒而肉敗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千金方》更明確指出:「勿食生肉傷胃,一切肉惟須煮爛。」人以胃氣為本,並借水谷之精氣而生長,如果飲食不加節制,縱情口腹,脾胃受傷,便影響運化功能,產生疾病。過食厚味會生濕、生熱、生痰;過食不潔食物,可得腹瀉痢疾。過食生冷,腸胃陽氣受損,會引起腹痛、腹脹。我國自漢代起就提倡喝開水,至晉代更養成了飲茶習慣。公元前二世紀我們祖先為保護水源,以防污染,就已經開始「鑿井而飲」了。這些習慣無不有助於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我國古代也很重視環境衛生。早在戰國時代就已經有了陶質陰溝,考古工作者從當時燕國下都所在地(今河北省易縣)掘出的陰溝管從構造上看具有相當高的水平。甲骨文表明我國商朝就有清掃垃圾的勞務,南宋時的臨安(杭州)每天還有清掃工維持清潔衛生。漢代的「都廁」則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廁所。
勞動是人類的本能,是生活組成的重要部分,體育鍛煉也是來源於勞動。早在原始時代,就出現體育活動的萌芽。夏商周時代頻繁的戰爭推進了體育事業的發展,推廣了軍事上的騎術與騎射等。春秋戰國時期的游水、操舟、投石、擊劍、拳術,秦漢三國時期的導引、吐納,華佗五禽戲以及民間流行的鞦韆、投壺、象棋等,都是體育鍛煉防病的好手段。古語說:「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華佗弟子吳普堅持五禽之戲而活了90多歲。現在的「八段錦」、「太極拳」就是從「五禽戲」演變而來。只要堅持體育活動,就可暢通血脈,有利於健康,但是,過猶不及,如運動過度,勞倦太甚,反倒對健康不利。《內經》指出:「久視傷血,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勞則氣耗」。這些都說明勞力過度,會耗傷人體氣血和筋骨,而致疾病。
此外,「節房室」也是古人養生的重要內容之一。所謂「節房室」,是指色慾不宜過度。祖國醫學認為,色慾過度,會損傷腎中所藏的真氣,《內經》說:「若入房過度,……則傷腎。」人體以腎為藏精之所,是先天之根本。若精氣充沛,身強力壯,內則五臟調和,外則肌膚潤澤,容顏光彩,耳目聰明。如果一味縱欲貪色,則腎陰、腎陽因此虧損,形成精氣不足,身弱體衰,容易受病邪侵襲,長期難愈,甚至早夭。泱泱中華,歷史悠久,養生之道,源遠流長。
6、養生先養心,你知道怎麼養心嗎?
自古以來人們都知道病由心生,因此要保證一個健康的身體,必須要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而且研究表明,人類疾病的絕大部分都與不良心態有關。這個事實也提示著我們,養生,首先應當養心。不過該如何養心呢?
養心貴在靜心。
情緒乃一身之主,一個人如果終日思前想後、慾望不止,難免會百病叢生,說不良情緒是疾病的催化劑一點也不會過分。要消除不良情緒,重要辦法之一,就是要學會靜心。心靜才能氣順,氣順才能健身。如果你的心裡每天都是快樂的,那就說明你在養心方面確實是個高手。
養心重在養神。
佛家有言,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在人之三寶中,精要化為氣,氣要化為神;神是精氣之和,神乃人之靈魂。所以,養心、靜心、樂心,最終要歸結到養神上來。神凝才能氣定,氣定才能心靜。
養心也務必養德。
生活中能使人動心的東西太多了。但凡能讓你動心的無不與自己的名利得失密切相關,許多人心難靜、氣難順、神難凝,均與此有著千絲萬的聯系。它告誡我們,養心務必要養德。特別是面對物慾橫流的花花世界,你更應當把養德視為養心之本。德高才能心靜,德高才能神凝。
有專家說,21世紀是個“養心”的世紀。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養生,不過更重要的是養心,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應當如何才能很好地養心呢?
由於日漸加快的社會節奏、激烈競爭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人們的心理負荷日益加重,前所未有的巨大工作壓力正在威脅著人們的健康。所以,學習養心理論,掌握養心技巧,積極投身養心實踐,適度轉移和釋放壓力,是目前最為有效的養生之道。
俗話說心在志為喜,就是說心的生理功能與七情中的喜關系密切,因此應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性格開朗、對人生充滿樂觀情緒的人多能健康長壽,其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也明顯降低。善於調整情緒,使自己總是持有樂觀愉快的心態,是養心保健的最好方法。
在生活中,人們應該學會在快節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各種事件中保持平衡的心態,科學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或目標,並適時留有餘地。無論每天工作多麼繁忙,都應留出一定的休息時間,盡量讓綳緊的神經有鬆弛的機會。
在工作中,難免會遇到挫折,這時不要把憂慮強行積郁在心中,心情不好時,應盡量想辦法宣洩或轉移,大哭一場就是一個好辦法。心理學家指出:哭是一種自我心理保護措施,能使不良情緒得以宣洩和分流,哭後心情自然會暢快一些。在遇到挫折時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力量,這樣才有利於理清思路,克服困難,走出逆境。
對於所有人來說,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具有重要意義。適量的運動可促進心血管系統的健康,增強心臟的功能。每天安排一小時鍛煉,或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掌握,不僅可以放鬆身心,還可以鍛煉心臟,增強體質。
合理的飲食結構也能養心,並且還可以有效預防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生率。飲食養心的基本原則就是以清淡飲食為主,盡量減少脂肪的攝入量(特別是動物性脂肪)。平時應戒煙酒,不要暴飲暴食。
我們可以從生活的方方面面來養心,常保持心理平衡,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其實情緒就像水一樣,人就像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所以。情緒可以殺人,也可以救人。因此,治病要治心,惡劣的情緒、憂郁的精神,對人健康的損害,甚至比病菌、病毒更厲害。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誰擁有了好的心態誰就擁有了健康和長壽。
7、環境養生和睡眠養生是誰首先提出來的?
所謂環境養生,是指空氣百、水源、陽光、土壤、植被、住宅、社會人文等因素綜合起來,所形成的有利於人類生活工作的外部條件。在中國傳統哲學里,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度。適宜的生活環境可保證工作和居住的正常進行,促進人類的健康長壽,有利於民族的繁衍興旺。反之,如果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有害物質處理不當,不僅損害人體健康,還會產生遠期潛在問危害,威脅子孫後代。流行病學研究證明,人類的疾病70%~90%與環境有關。人類若想健康長壽,就必須建立和保持同外在環境的和諧關系。
睡眠是平衡人體陰陽的重要手段,是最好的節能,也是最好的儲備及充答電,更是恢復疲勞、走出亞健康的養生第一良方。
中醫睡眠機制是:陰氣盛則寐(入眠),陽氣盛則寤(醒來)。所以夜晚應該在子時(21-23點)以前上床,在子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版。因為按照《黃帝內經》睡眠理論,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陰主靜,所以夜半應長眠。
總而言之,這兩個都是老祖宗就權傳承發現的養生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