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五季飲食養生

五季飲食養生

發布時間:2021-05-19 11:28:11

1、六季養生怎麼理解

藏醫學中的時令養生
首先,日常行為不是一成不變的,而要順應季節變化,作出適當的調節。由於西藏冬夏長、春秋短的特殊氣候環境,藏歷中以兩個月為一季,將一年分為六個季節,分別是初冬、隆冬、春季、盛夏、季夏和秋季。藏醫認為,每進入一個季節後,人體內的三因素都會發生變化,引起三因失調。因此,每個季節都各有其養生的原則。
初冬起居
初冬季節是指藏歷的十月和十一月。這個季節天氣寒冷,毛孔閉合,因此人體內部的熱量開始積聚,新陳代謝加快。這就需要進食大量的食物以補充能量,如果食物攝入量不足的話,就會導致體質減弱。適宜採取以下措施:
1.盡量選擇含有甘、酸、咸三味較多的食物來食用。
2.常喝肉湯,多吃酥油、乳製品等油脂含量較高的食品,經常用芝麻油塗抹全身。
3.注意禦寒,穿保暖的衣服,多曬太陽,多烤火,多熱敷,選擇陽光充足的房屋居住。
隆冬起居
隆冬季節是指藏歷的十二月和一月。這個季節天氣更加寒冷,要依照初冬季節的養生方法,更加小心地保養。可以適當增加油膩食品,多在體內積蓄培根。
春季起居
春季是指藏歷的二月和三月。這時陽光溫和,天氣轉暖,人體表面的毛孔也開始張開,體內的熱能逐漸散失,因此培根病比較容易發作。適宜採取以下措施:
1.多吃含有苦、辛、澀三味較多的食物,比如陳年的青稞面、旱地鳥禽的肉、蜂蜜、開水、姜湯等粗糙的飲食。
2.多到戶外散步,多擦身來祛除培根病,宜在芬芳陰涼的園林中居留。
盛夏起居
盛夏季節是指藏歷的四月和五月。這時陽光日漸強烈,人體所積聚的能量開始散失,體力逐漸被削弱。因此宜吃甘甜、清涼的飲食,忌食含有成、辣、酸味的食品,忌在陽光下久曬。多用涼水沖身,飲酒要與涼水混合,穿衣宜薄,宜在清涼、芬芳的環境中居住。
季夏起居
季夏是指藏歷的六月和七月。這時雨水豐富、空氣潮濕,河流渾濁泛濫。在這種情況下,胃中的陽氣容易受到損傷,因此適宜進食熱性的食物,尤其是辣、澀、苦味以及油膩的食物,多喝旱谷所釀的酒,盡量居住在樓上,這樣可以達到躲避寒氣的目的。
秋季起居
秋季是指藏歷的八月和九月。這時被夏雨壓住的赤巴已經積蓄到一定程度,在秋天陽光的照射下,便會開始發作,容易引起赤巴病。因此宜食甜、苦、澀味的食物,多用冰片、檀香、馬蘭花等香草熏衣和噴灑居室,可以起到怡神養性的作用。

2、四季飲食養生原則是什麼

①春季陽氣百生發,少吃油膩、辛辣食物,多吃菠度菜、芥菜、捲心菜、山葯等。
②夏季暑濕重,可吃些利濕的扁豆、冬瓜、薏問米。
③秋季乾燥,應多吃些雪梨、玉答竹、百合、銀耳等滋陰潤燥食物。
④冬季可選山葯、芝麻、專羊肉、枸杞屬、蝦、板栗、核桃、芝麻等適當進補

3、大雪節氣飲食養生注意哪些

大雪節氣飲食養生注意事項:

1、大雪節氣飲食養生應飲食清淡,冬天人們經常吃一些高人力食物,但是這些食物往往會損傷人體,特別是在缺水的冬季中,經常吃這些食物是會導致以為缺少水分,更加容易上火。

2、另外要多吃水果,少吃大魚大肉經常吃大魚大肉而沒有多吃蔬菜和水果的人也是非常容易上火。蔬菜和水果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會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當少吃這些食物的時候,很容易導致胃脹以及便秘上火情況發生。

3、大雪,是一首表達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第21個節氣之天氣、氣象情況的七言絕句詩,作者左河水。該詩的首聯描寫了在大雪節氣里萬木凋敝,北風長鳴的寒冬場景,尾聯以形象、生動的筆觸,借喻與擬人的手法,精工細描了白雪飛落,美如飛花、如詩如幻的迷人形象。

4、大雪節氣應該防寒氣,補氣血。節氣食俗是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飲食調養原則:溫補助陽,補腎壯骨。

大雪常吃以下食物(附帶功效)。冬筍:清熱化痰,利水消腫,潤腸通便;蘋果:健胃,消積,止汗;魷魚:滋陰養血;豬腰:補腎壯腰;香菇:補氣血,補肝腎,抗癌;芋頭:軟堅散結,益胃健脾;兔肉:滋陰潤燥,補中益氣;驢肉:補益氣血,除煩安神

節氣養生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心態與身體和諧的道理。中國傳統的養生文化提倡未病先防、未老先養的理念,強調防患於未然,將人體健康的防護線前移,這無疑體現了我國養生文化的智慧。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我國的黃河流域,早自春秋戰國時期,先祖們就已經開始制訂,在隨後的日子裡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至秦漢年間完全確立。

4、三伏天美容院五季養生如何調理身體?例如初伏該做什麼,中伏該做什麼,末伏該做什麼?

三伏天調理身體還是去專業的醫療機構詢問過醫生比較好,畢竟美容院裡面的工作人員基本上是養生方面的專業技能和知識的。

5、營養師5月吃什麼好養生

1. 氣候特點
五月是夏天即將開始的時候,包含有立夏和小滿兩個節氣。
「立夏」在天文學上表示即將告別春天,夏天馬上開始。這個節氣是一個萬物增長增高的時候。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立夏」代表天氣轉暖溫度明顯升高,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雨水比「穀雨」更多。而對農作物來說,「立夏」又是一個旺盛生長的重要節氣。
「小滿」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季節,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夏季,各種植物農作物到了旺盛生長期。高溫多雨,空氣悶熱潮濕,是「小滿」時的氣象特徵。
2.五月份吃什麼好
宜多食具有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蘿卜、西紅柿、西瓜、山葯等。

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熱之品,如動物脂肪、海腥魚類、生蔥、生蒜、辣椒、韭菜、海蝦、牛羊狗肉等。
3.推薦食譜
冬瓜燉雞肉
用料:新鮮連皮冬瓜250克,雞肉100克。
製法:冬瓜切小塊,與雞肉同加適量水燉熟放溫服用。
功用說明:連皮冬瓜清熱利水滲濕,雞肉補脾強身。合為健脾益氣,滲利水濕。

4.怎樣養生
男士:
如果按氣象學說法,把連續5日的日平均氣溫超過22℃作為夏天開始的話,南方很多地區,五月已經逐漸進入了夏季,氣溫高,空氣濕度大,人們要注意防暑降溫。平時可多喝白開水,出汗過多時,最好喝鹽開水,以補充體內丟失的鹽分,保持體內的滲透壓平衡,以確保健康。

生活在南方的人,飲食調養上應著眼於清熱消暑、健脾益氣,最好吃些清淡少油、易消化的食物,還應注意保證人體對熱量及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等的需要。
女士:
晚上宜梳頭
這里的梳頭,指的是中醫的「拿五經」。也就是用五指分別點按頭部中間的督脈,兩旁的膀胱經、膽經,左右相加,共5條經脈,梳3—5次,每次不少於3—5分鍾。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梳頭「拿五經」可以刺激頭部穴位,起到疏通經絡、調節神經功能、增強分泌活動、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經常梳頭,可使人的面容紅潤,精神煥發。此外,還能防治失眠、眩暈、心悸、中風等。
老人:「立夏」之季,從精神上應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暴喜暴怒傷及心陽,老年人更應注意預防氣血瘀滯,心臟病的發作。在飲食上應以低脂、低鹽的清淡食物為主,多食用維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清晨可吃洋蔥少許,晚飯後飲少量紅酒,以保持氣血通暢。
希望能幫到您

6、怎樣能很快懂五季養生

您說的是五行養生吧?
最基本就是要懂五行生剋關系,對應的五種顏色和人的五臟

金木水火土
白綠黑紅黃
肺肝腎心脾

7、二十四節氣對飲食養生要求有什麼?

(1)春季六節氣的飲食養生要求

春季,是指從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它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節氣。

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思是說,當春歸大地之際,冰雪已經消融,自然界陽氣開始生發,萬物復甦,柳絲吐綠,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人與天地相應」,此時人體之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春季飲食養生必須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起來,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這個養生原則應具體貫穿到飲食中去。

春季在飲食方面,首先要貫徹《黃帝內經》里提出的「春夏養陽」的原則,也就是說,在飲食方面,宜適當多吃些能溫補陽氣的食物。

隨著四季氣候的不同,在選擇食物的冷、熱、苦、酸、辛、甘等性味時也應有異。春季為人體肝氣當令,而肝脾關系最密,也就是說春季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症。唐代葯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根據春季陽氣升發的特點,宜選辛、甘、溫之品,辛甘之品有助於升陽,溫食有助於護陽,且飲膳又要求清淡。因此,春季養生食物的選擇對人體的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

(2)夏季六節氣的飲食養生要求

夏季,指陰歷四月至六月,即從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間包括了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

《黃帝內經》在描述夏天的節氣特點時這樣寫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意思是說,在夏天的3個月,天陽下濟,地熱上蒸,天地之氣上下交合,各種植物大都開花結果了,所以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於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也相應地旺盛起來,並且活躍於機體表面。為適應炎熱的氣候,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在談到夏天如何養生時,汪綺石在《理虛元鑒》里指出:「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長夏防濕。」這里非常清楚地指明了夏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在盛夏防暑邪;在長夏防濕邪。同時又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內的陽氣,即《黃帝內經》里所指出的「春夏養陽」。也就是說,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飲食宜減苦增辛。

(3)秋天六節氣的飲食養生要求

秋天,是從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其間經過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幾個節氣,並以中秋(農歷八月十五)作為氣候轉化的分界。

《管子》指出:「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這里的陰氣始下,是說在秋天由於陽氣漸收,而陰氣逐漸生長起來;萬物收,是指萬物成熟,到了收獲之時。

從秋季的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隨「夏長」到「秋收」而相應改變。因此,秋季飲食養生皆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秋冬養陰」。所謂秋冬養陰,是指在秋冬養收氣、養藏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從而為來年陽氣生發打基礎,不應耗精而傷陰氣,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

(4)冬天六節氣的飲食養生要求

冬季是從立冬日開始,經過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到立春的前一天為止。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以斂陽護陰為根本。由於陽氣的閉藏,人體新陳代謝水平相應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變化。祖國醫學認為,人體能量和熱量的總來源在於腎,就是人們常說的「火力」。「火力」旺,反映腎臟機能強,生命力也強,反之,生命力就弱。冬季時節,腎臟機能正常,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就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發病。所以,冬季養生飲食之味宜減咸而增苦,以養心氣。

與五季飲食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