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夏季養生在養心

夏季養生在養心

發布時間:2021-05-19 09:27:20

1、1.為什麼夏季養生要養心?夏季養生有哪些原則?

五行有金木水火土,五來臟有心肝脾肺腎,他們是相互對應的關系,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四時,所以有,春養肝,夏養心,長夏自養脾,秋養肺,冬養腎。心屬火,所以在夏天養心臟。夏季養生重在「清」飲食養生:食物宜清淡;情志養生:頭腦宜清靜 ;起居養生:環境宜清涼;運動養生:運動要清心 。

2、為什麼夏季養生要養心,如何養心

 飲食養生:食物宜清淡

炎炎夏日裡的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於消化為主,少吃煎炸油膩、辛辣食品。清淡的飲食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多吃新鮮的蔬菜瓜果,如冬瓜、苦瓜、西瓜、黃瓜等,既可滿足人體所需營養,又可預防中暑。吃冷飲要適度,不可過多吃寒涼之品,否則會傷陽而損身。另外,吃些醋,醋既能生津開胃,又能殺滅病菌,預防胃腸道病。

 情志養生:頭腦宜清靜
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煩躁不安,生氣易怒。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切忌煩躁不能自製,因躁生熱,從而心火內生。要使心情像清徹平靜的湖水一樣,正如古人所說要「靜養勿躁」,這樣才能避免因情志誘發疾病。

起居養生:環境宜清涼
夏天不能整天倚賴空調,要趁著早晚氣溫稍低時,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避免室內空氣的渾濁。尤其是下雨時及雨後,空氣清新,含有豐富的負離子,這時應關掉空調,打開窗戶盡情享受大自然賜予的精華。

運動養生:運動要清心
運動的目的就是要使心情平靜,心靜自然涼。高溫炎熱及伏天不宜遠途跋涉,以免傷津耗氣。可以選擇在比較涼快的早晚練習中醫的養生功,或漫步於江邊湖畔,或在草木繁茂的園林散步,總之要多親近大自然,不能因為怕熱而只在有空調的健身房活動,在大自然中運動的收獲是室內運動所無法比的。

夏季宜養心健脾,解暑化濕
中醫學認為:「夏屬火,其性熱,通於心,主長養,暑邪當令。」是說心在五行中屬火,火熱之邪最容易損傷心,常導致心病,如有心神不安、心悸失眠、頭昏目眩等心神不寧的症狀。而且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僅會損傷心氣,還會導致心陰虛,這樣更容易受到暑熱邪氣的侵犯,所以夏季宜注重養心。多吃一些清熱解暑的食品,既能清解夏季高溫天氣帶來的暑熱,又能清泄身體產生的內熱,也可服用辛涼散發或甘寒清暑的中葯,如菊花、薄荷、荷葉、金銀花、連翹,以利心火、散暑熱。

夏季的最後一個月即長夏,與脾相應。這個時候天氣悶熱,陰雨不斷,空氣中濕度較重,人比較容易感受濕邪,而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超出了脾胃的適應能力,就會產生食慾不振、大便稀溏、脘腹脹滿、四肢不溫等寒中洞泄一類的脾病了。所以長夏飲食宜清淡,少油膩,少生冷,脾虛的人可以少食多餐,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適當吃些辣椒,增加食慾,幫助消化,抵抗濕邪對脾臟的侵擾。也可以服用健脾化濕的中葯,如白術、蓮子、茯苓、藿香、白豆蔻之類,既健脾胃,又祛暑濕。

3、為什麼夏季養生要養心?急~~~~~

從中醫理論上說,夏季屬火,心也屬火,夏季的炎熱氣氛最易於擾亂心神,易使心火上炎,心火旺自然易出現煩躁不安、心神不寧並影響到睡眠。
現代醫學也發現,當氣溫超過33℃時,人體新陳代謝會顯著提高。氣溫升高,人體皮下血管擴張,皮膚血流量比平時增加3~5倍。這些都加重了心臟的工作量。同時,天熱,汗腺開張散熱,「汗為心之液」,汗出過多,血容量降低,黏稠度加大,心臟泵血時會更加吃力。心臟為了保證正常工作,需要足夠的氧氣、葡萄糖等能量物質。心臟本身所需的營養,主要是通過左右兩側冠狀動脈來供應的。人在高溫狀態下,交感神經興奮版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狀動脈收縮,致使供應心臟本身的血流減少。夏季,心臟很勞累,本身的營養供應又相對較差,此時,如果人的冠狀動脈再發生粥樣硬化,管腔變窄或堵塞,心臟的血液供應量就更會減少,這時就會發生胸悶、憋氣、心慌、氣短、頭暈、心動過緩、心動過速,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會心跳停止而猝權死。

因此,夏季需要養心是有充分依據的。

4、夏季養生如何養心?

第一,要“靜心”養生。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越是天熱,我們越要心靜,盡量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不要生悶氣,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情緒轉移,感到心煩意亂時可以想想一片綠林、一片藍天等,平靜一下心情。


第二,要保證睡眠。


情緒與睡眠亦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心情會變得急躁。經常作息顛倒或長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緒也不穩定。因為夜間11點至凌晨1點是臟腑氣血迴流的時間,此時,血迴流到肝臟准備儲存精氣(能量),如果不睡,能量無法被貯藏,就會肝盛陰虛,陰陽失和。


第三,要調劑好飲食。


日常膳食應盡量減少進食油膩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僅能防暑,還能增進食慾。注意多飲水,以調節體溫,改善血液循環。多進食“清火”的食物和飲料,如新鮮蔬菜、水果、綠茶等。


第四,要注意養氣。


日常生活應保持不急不緩、心平氣和的狀態。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要保持不急不緩的動作,讓呼吸均勻有序,“氣”自然就會“和”。“氣”順了,轉化為足夠的能量,身心舒展放鬆,“心”自然就平靜了。

5、夏季養生應該以養心為主,具體怎麼做?

  無論在哪個季節,養生都是很重要的,在這個炎熱的夏天,人們常常會感到身心不寧和心心煩氣躁,這多半是因氣候因素所致,炎熱的天氣使得人們陷入一種「病態」的亞健康狀態中,因此在夏季里養生,講究的是養心,養生重點也應放在養心這一點上。那麼,夏季養心應該怎麼做呢?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

  1.飲食養心:夏季養心可以從飲食上做起。因為夏季容易心氣旺,出汗多,傷氣陰,所以夏季養心在飲食上不宜過於油膩,反而可以食用清淡少油的食物。如是食用穀物、豆類、蔬菜等。另外,中醫認為苦味入心,夏季多吃苦菜也是不失為養心方法,如苦瓜、苦苣、萵苣等。

  2.運動養心:在夏天,很多人由於氣候因素而疏於運動,其實在中醫看來心主汗液,汗為心之液,所以夏季大量出汗容易加重心氣不足現象。但是完全的不運動反而會傷心氣。所以,夏季晚上的運動要適可而止,不宜進行劇烈運動,如可以選擇瑜伽、散步、打太極等運動方式3.靜養心:自古以來,我國就有靜心打坐以修身養性的說法,而在《醫鈔類編》中也有提到「養心在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避免情緒過於激動,情緒起伏,也是夏季養心的一種方法。而且,情緒穩定,還有助於內分泌平衡,血壓穩定,避免誘發心臟疾病。另外,夏季晚上過於激動也不利於入睡和擁有高質量的睡眠。

以上就是有關「夏季如何養心」的詳細介紹了,相信大家在看過後都知道應該如何養心了吧!由於夏季是最濕熱的季節,因此在養生方面的禁忌也比其他季節要更多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尤其要注意避免過度飽食,以免加重腸胃笑話的負擔,此外,還應避免憤怒,以免急火攻心,不利於自身健康。

6、「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夏季如何養心?

春天是養肝的季節,夏天是養心季節:在中醫理論中,肝屬木,心屬火,若木旺就能生火,心與肝息息相關,意思是春天若能把肝養好,夏天暑熱、陽氣太盛的情況就能減緩。

而春天養肝適合以補血方法,因為肝屬血,所以像葡萄乾、龍眼乾、糯米甜糕這類補血、健脾胃的食材,都是適合春天養肝血的甜品。

夏天的養心安神食品主要有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竹葉、柏子蔬菜類一定要有豐富的水分,還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比如瓜類,黃瓜、苦瓜、冬瓜、生菜都是很好的,適合夏季多吃的水果第一個是西瓜,西瓜可以清熱祛暑,含水量又比較豐富,補充人體的水分,椰子、桃等等都是夏天比較適宜的,不太適宜的是荔枝,在夏季應該少吃,還有芒果也是偏熱的,菠蘿也不能吃太多。夏季養心的秘訣:夏天則重養心、清火。

一,調情志,心平身自健;二,均飲食,平淡命能長;三,節起居,睡好身體棒;四,巧運動,身輕神自爽。秋天是養肺的季節:建議「腹式呼吸」。中醫認為,燥是無形之邪,體質陰虛、氣虛的人,容易產生虛熱,熱易傷津。秋燥症主要靠預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卜、蓮藕(藕有養肺陰、通肺氣的雙重作用)、杏仁、百合、燕窩、銀耳、荸薺、秋梨、蜂蜜、香蕉、獼猴桃、秋菊花……或用麥冬、桔梗、甘草適量泡水飲。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結的人食用。

秋季要盡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秋季應多吃水果和蔬菜。大魚大肉等易生火的食物盡量少吃,應以清淡為主,故秋季食物宜平補、清補,不宜大補。

冬季養身,重在養腎。中醫學認為,黑色入腎,即黑米、黑豆、黑芝麻、黑豆、黑棗、蘑菇、海帶、紫菜等黑色食物,加上適度的運動,能夠在寒冬時節,幫助你養腎強身。不少乾果和堅果具有補腎養腎功效,如核桃、板栗、松子、榛子等,冬天食用正合時宜。需要注意的是,鹹味入腎,可致腎水更寒,寒涼之品則易損元陽,故冬令飲食不可過咸,並忌寒涼。另外日常的冷麵、溫齒、熱足也是養腎三妙法。

7、夏季養生重在養心,如何養心

中醫論:春屬肝,夏屬心,盛夏屬胃,秋屬肺,冬屬腎,就是說哪個季節哪個臟器就非常旺盛,同時也是消耗最大的時候,虛症者病情加重,實證者病情好轉。到了那個季節就是最好治療季節。

8、夏季養生有哪些原則?為什麼夏季養生要養心,如何養心?

夏季養生重在清
飲食養生:食物宜清淡
炎炎夏日裡的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於消化為主,少吃煎炸油膩、辛辣食品。清淡的飲食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多吃新鮮的蔬菜瓜果,如冬瓜、苦瓜、西瓜、黃瓜等,既可滿足人體所需營養,又可預防中暑。吃冷飲要適度,不可過多吃寒涼之品,否則會傷陽而損身。另外,吃些醋,醋既能生津開胃,又能殺滅病菌,預防胃腸道病。
情志養生:頭腦宜清靜
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煩躁不安,生氣易怒。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切忌煩躁不能自製,因躁生熱,從而心火內生。要使心情像清徹平靜的湖水一樣,正如古人所說要"靜養勿躁",這樣才能避免因情志誘發疾病。
起居養生:環境宜清涼
夏天不能整天倚賴空調,要趁著早晚氣溫稍低時,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避免室內空氣的渾濁。尤其是下雨時及雨後,空氣清新,含有豐富的負離子,這時應關掉空調,打開窗戶盡情享受大自然賜予的精華。
運動養生:運動要清心
運動的目的就是要使心情平靜,心靜自然涼。高溫炎熱及伏天不宜遠途跋涉,以免傷津耗氣。可以選擇在比較涼快的早晚練習中醫的養生功,或漫步於江邊湖畔,或在草木繁茂的園林散步,總之要多親近大自然,不能因為怕熱而只在有空調的健身房活動,在大自然中運動的收獲是室內運動所無法比的。

夏季宜養心健脾,解暑化濕
中醫學認為:"夏屬火,其性熱,通於心,主長養,暑邪當令。"是說心在五行中屬火,火熱之邪最容易損傷心,常導致心病,如有心神不安、心悸失眠、頭昏目眩等心神不寧的症狀。而且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僅會損傷心氣,還會導致心陰虛,這樣更容易受到暑熱邪氣的侵犯,所以夏季宜注重養心。多吃一些清熱解暑的食品,既能清解夏季高溫天氣帶來的暑熱,又能清泄身體產生的內熱,也可服用辛涼散發或甘寒清暑的中葯,如菊花、薄荷、荷葉、金銀花、連翹,以利心火、散暑熱。
夏季的最後一個月即長夏,與脾相應。這個時候天氣悶熱,陰雨不斷,空氣中濕度較重,人比較容易感受濕邪,而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超出了脾胃的適應能力,就會產生食慾不振、大便稀溏、脘腹脹滿、四肢不溫等寒中洞泄一類的脾病了。所以長夏飲食宜清淡,少油膩,少生冷,脾虛的人可以少食多餐,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適當吃些辣椒,增加食慾,幫助消化,抵抗濕邪對脾臟的侵擾。也可以服用健脾化濕的中葯,如白術、蓮子、茯苓、藿香、白豆蔻之類,既健脾胃,又祛暑濕。
這些都是《夏季中醫養生》里的,百度文庫里有
建議你下下來自己慢慢看
裡面講的很詳細,飲食方面還有具體的做法,作用
最後還有夏季常發病的預防和治療

9、夏季養生保健應該重視哪些原則?

夏季是我們一年之中最炎熱的季節了吧,在這時候我們是非常煩惱的了,很多人在夏季的時候都感覺非常的不適了,不知道自己怎麼才能處於一個比較舒服的狀態了,其實我們是有不少方法的了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夏季應該如何的養生保健吧。

起居靜養養心

夏季養陽貴在養心,在中醫理論體系中,中醫也認為「夏氣和心氣是相通」,所以養生要「靜養」,比如:早睡早起,避免大汗淋漓。汗液流多了,易傷陽,這是我們大家需要去小心的地方了,一定要注意靜養了,如果我們的心情總是急躁,那麼對於身體健康也是存在影響的了,這是我們大家需要去避免的情況了。

天氣轉熱後,容易出現情緒煩躁、心神不寧、睡眠不好等,人的心神也很容易受到影響,那麼要如何避免出現心神不寧呢?首先,要重視精神的調養,保持愉快的情緒;其次,切忌暴喜傷心,要保持神清氣和的狀態。 中醫早就有「夏季宜養心」的說法,所以夏季起居養生方面要保持身心愉悅、心情暢達,防止心火過旺而引起疾病。

飲食防上火

高溫的天氣,會導致人們煩躁上火,失眠等一系列的症狀,夏季的暑熱又容易給身體產生內熱,「防火」成為了夏季養生首要原則,因此我們就要選擇合適的食物了,如果我們大家吃的比較好了,那麼就要選擇合適的食物吃了,容易導致我們上火的食物就不適合我們吃了,這是我們大家需要去注意的情況了。

盛夏,可以多吃一些清熱解毒的食物,在中醫上,能清暑熱降火的葯材有:薄荷、荷葉、金銀花、菊花、連翹等。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為主,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可以將綠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並煮粥,並擱涼後食用,這葯粥具有健胃和消暑的作用。平時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這可提供維生素的補充。最好多吃一些瓜類食品,包括西瓜、香瓜、西蘭瓜、黃瓜、冬瓜等。

想要讓我們大家在夏季的時候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那麼對於上面介紹的這些情況就要注意重視起來了,我們這樣小心起來才能在夏季更健康了,這是我們大家要小心的哦,如果不能小心這樣的情況,那麼無疑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了。

10、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應該怎麼做?


中醫認為五臟對應自然界的四季,所以應該根據不同的季節來養護我們的主要器官: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四季養脾胃。

陽春三月,草木發芽,萬物復甦,到處一派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時,人剛剛從寒冷的冬季中蘇醒過來,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日益頻繁,對食物和運動的需要增多。這樣,主要負責食物消化吸收以及血液的儲存、調節的肝臟負擔就會增加。因此要想保養身體,健康長壽,春季就要好生保養肝臟。
夏季是萬物生長,茂盛發達的季節,萬物走向成熟。這時人體血液循環加劇,心臟負擔也隨之加重。夏季陽氣旺於外,心氣旺盛,所以中醫認為,夏季養生之道,在於養心,心安則血暢,血暢就神清氣爽。

秋天是萬物成熟的季節,生命進入了收獲和收縮的時期。

氣候由夏季的濕潤開始變為乾燥,由夏季的暑熱開始變為涼爽。生命的新陳代謝由旺盛轉入衰弱,漸漸走向低潮。對人體而言,這個時期,呼吸氣息成為主要的生命特徵,稍有不慎,就會感染病症。肺臟主氣,負責人體的呼吸,所以中醫認為,秋季養生之要在於養肺,要滋養肺腑,肺氣清爽,呼吸平暢,神氣安寧,就不會生病。這就是中醫的收養之道。
冬季是萬物枯萎的季節,生命進冬蟄時期,人體的新陳代謝也日益緩慢下來,進入休養的養藏時期。腎臟是生命之本,精、氣、神的源泉,陰精陽氣的發源地。所以中醫認為,冬季養生之要在於養腎,腎養好了,就可以使陽氣盛藏於內,精力充沛,陽氣充盛,就可以確保來年生機勃勃,有旺盛的生命力。這就是養藏之道。
脾和胃就像一對「歡喜冤家」分別承擔著消化食物和輸送營養的任務,是我們的強身之本。它們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了解。

人類保養脾胃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飲食、葯物、情志、針灸、氣功、推拿等。無論選擇怎樣的保養方法,其目的都是一個,就是維護健康,防治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的情況都有所不同,因而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生活習慣等情況選擇一套適合自身的保養脾胃的方法。

與夏季養生在養心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