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養生術的種類有多少種?
岐黃探索長壽之理 岐黃論談人生發育 岐黃評說養生「四種人」 彭祖論攝生養神 姜子牙垂釣養生 春秋戰國 管子論節食止怒 醫緩論行惡損壽 醫和「六淫」致病論 公孫僑論近婚不殖 晏子論破迷信保性命 老子論遵循自然法規修身養性 老子論「玉泉」駐顏 孑L子論以德助壽 孫子養生處實論 程子華以智養生 墨子「五行」養生論 孟子論養「浩然之氣」 莊子論養生須少私寡慾 列子論心理診治 屈原論端操持正 苟子論「以公義勝私慾」,勤勞健身 扁鵲論有疾早醫 韓非嗇神養生論 呂不韋論損壽「三患」 漢晉三國 倉公答文帝論養生 枚乘《七發》養生論 劉安養生之訓 司馬遷忍辱養生 揚雄養生大論 桓譚論形神持養 王充論養氣健身 潛夫論治病猶治國 荀悅「秉性中和」養生論 張仲景論官吏養生 郭玉養治論 應劭論驚恐自傷 曹操論養怡之道 諸葛亮論以靜養性 華佗陰陽養生論 董奉倡導植樹衛生 阮籍論祛焦養生 嵇康養生服食之道 向秀養生適中論 葛洪論丹葯養生 陶淵明田園養生 褚澄論除疾康生 陶弘景論養生方、契、要 蕭衍為帝養生四法 顏之推養生家訓 隋唐五代 孔志約修本草拯生靈 孫思邈論「性自為善」 孫思邈論養老之要 孫思邈《衛生歌》 司馬承楨「五解」養生術 王冰注《內經》,倡奉生 杜甫論怡心養生 陸羽著《茶經》,益養生 白居易樂天養生 白居易譏諷求仙 劉禹錫論生由養致 柳宗元教誨庶民養生 呂洞賓論人身「三寶」 鍾離八段錦引導法 鍾離五臟真氣說 馬自然德善養生說 陳摶論睡功 孟昶論賞對聯益年壽 兩宋金元 歐陽修論「五友」養生 邵雍論睡眠養生 王安石「清心治本」養病論 沈括論治病「五難」 王令論用醫之道 錢乙實言篤行救蒼生 蘇軾論養生「三戒」 蘇轍論茯苓養生 王懷隱論枸杞延齡 蒲虔貫論養生葯枕 溫革養生語花 陳直論病前自防 陳直錄養老奉親歌 陳自明論婦人養生 陳自明論胎兒養教 劉完素論修真之要 洪邁論日灸健身 陸游養生座右銘 陸游「四愛」養生說 范成大割愁養生 丘處機四時攝生論(春) 丘處機四時攝生論(夏) 丘處機四時攝生論(秋) 丘處機四時攝生論(冬) 張從正祛邪養生論 李東垣論養生真趣 文天祥圖志養生 曾世榮正心修身論 朱丹溪養老論 李鵬飛男女房事論 王圭論泰定養生 明代清朝 宋濂論積勞成疾,精護祛病 劉基論養生安邦 貝瓊論心明眼亮壽延長 方孝孺論損生來自昧治身 方孝孺論養身治疾之道 朱權論耄老調養 沈仕論「七情」致病 萬全論棄疑養生 萬全談嬰兒養護 萬全養生「四要」 李時珍集葯學大成,開生民壽域 李時珍《奇經八脈考》 李時珍論飲酒利弊 楊繼洲針灸衛生論 李贄論讀書怡性養神 龔廷賢論醫家病家之要 沈之問忘我攻惡疾 王肯堂辭官習醫濟世 徐春甫論庸醫害生 李梃正宗養生論 陳實功論醫家修德養生 吳有性雜氣傷生論 張景岳論養形 喻昌調和營衛說 李中梓記述黑發良葯「何首烏」 冷謙論修齡要旨 蒲松齡論除妖護生 玄燁倡導國民健身 程國彭論知醫保身 葉天士論頤養功 葉天士抗老秘訣 曹雪芹論放風箏健身心 鄭板橋論仁慈養生 徐大椿論人參葯用 乾隆皇帝養生訣 袁枚論文人養生 沈金鰲尊生論 趙學敏論草醫濟世 吳鞠通論愛民慎醫 陸以活論醫家周察救生 王清任繪臟腑救黎民 陸懋修論安逸生疾 曹慈山論粥食養生 高桐軒論老人「十樂」上古西周 岐黃探索長壽之理 岐黃論談人生發育 岐黃評說養生「四種人」 彭祖論攝生養神 姜子牙垂釣養生 春秋戰國 管子論節食止怒 醫緩論行惡損壽 醫和「六淫」致病論 公孫僑論近婚不殖 晏子論破迷信保性命 老子論遵循自然法規修身養性 老子論「玉泉」駐顏 孑L子論以德助壽 孫子養生處實論 程子華以智養生 墨子「五行」養生論 孟子論養「浩然之氣」 莊子論養生須少私寡慾 列子論心理診治 屈原論端操持正 苟子論「以公義勝私慾」,勤勞健身 扁鵲論有疾早醫 韓非嗇神養生論 呂不韋論損壽「三患」 漢晉三國 倉公答文帝論養生 枚乘《七發》養生論 劉安養生之訓 司馬遷忍辱養生 揚雄養生大論 桓譚論形神持養 王充論養氣健身 潛夫論治病猶治國 荀悅「秉性中和」養生論 張仲景論官吏養生 郭玉養治論 應劭論驚恐自傷 曹操論養怡之道 諸葛亮論以靜養性 華佗陰陽養生論 董奉倡導植樹衛生 阮籍論祛焦養生 嵇康養生服食之道 向秀養生適中論 葛洪論丹葯養生 陶淵明田園養生 褚澄論除疾康生 陶弘景論養生方、契、要 蕭衍為帝養生四法 顏之推養生家訓 隋唐五代 孔志約修本草拯生靈 孫思邈論「性自為善」 孫思邈論養老之要 孫思邈《衛生歌》 司馬承楨「五解」養生術 王冰注《內經》,倡奉生 杜甫論怡心養生 陸羽著《茶經》,益養生 白居易樂天養生 白居易譏諷求仙 劉禹錫論生由養致 柳宗元教誨庶民養生 呂洞賓論人身「三寶」 鍾離八段錦引導法 鍾離五臟真氣說 馬自然德善養生說 陳摶論睡功 孟昶論賞對聯益年壽 兩宋金元 歐陽修論「五友」養生 邵雍論睡眠養生 王安石「清心治本」養病論 沈括論治病「五難」 王令論用醫之道 錢乙實言篤行救蒼生 蘇軾論養生「三戒」 蘇轍論茯苓養生 王懷隱論枸杞延齡 蒲虔貫論養生葯枕 溫革養生語花 陳直論病前自防 陳直錄養老奉親歌 陳自明論婦人養生 陳自明論胎兒養教 劉完素論修真之要 洪邁論日灸健身 陸游養生座右銘 陸游「四愛」養生說 范成大割愁養生 丘處機四時攝生論(春) 丘處機四時攝生論(夏) 丘處機四時攝生論(秋) 丘處機四時攝生論(冬) 張從正祛邪養生論 李東垣論養生真趣 文天祥圖志養生 曾世榮正心修身論 朱丹溪養老論 李鵬飛男女房事論 王圭論泰定養生 明代清朝 宋濂論積勞成疾,精護祛病 劉基論養生安邦 貝瓊論心明眼亮壽延長 方孝孺論損生來自昧治身 方孝孺論養身治疾之道 朱權論耄老調養 沈仕論「七情」致病 萬全論棄疑養生 萬全談嬰兒養護 萬全養生「四要」 李時珍集葯學大成,開生民壽域 李時珍《奇經八脈考》 李時珍論飲酒利弊 楊繼洲針灸衛生論 李贄論讀書怡性養神 龔廷賢論醫家病家之要 沈之問忘我攻惡疾 王肯堂辭官習醫濟世 徐春甫論庸醫害生 李梃正宗養生論 陳實功論醫家修德養生 吳有性雜氣傷生論 張景岳論養形 喻昌調和營衛說 李中梓記述黑發良葯「何首烏」 冷謙論修齡要旨 蒲松齡論除妖護生 玄燁倡導國民健身 程國彭論知醫保身 葉天士論頤養功 葉天士抗老秘訣 曹雪芹論放風箏健身心 鄭板橋論仁慈養生 徐大椿論人參葯用 乾隆皇帝養生訣 袁枚論文人養生 沈金鰲尊生論 趙學敏論草醫濟世 吳鞠通論愛民慎醫 陸以活論醫家周察救生 王清任繪臟腑救黎民 陸懋修論安逸生疾 曹慈山論粥食養生 高桐軒論老人「十樂」
2、中醫養生有哪些?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
中醫養生主要包括:經絡養生、體質養生、氣功養生、運動養生、房事養生、情志養生、睡眠養生、環境養生、起居養生、食療養生、順時養生、四季養生、樂娛養生、部位養生、葯物養生、沐浴養生、減毒養生、靜神養生、瑜伽養生等內容。
中醫養生中特色療法分為:
針灸: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
拔罐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於皮膚,造成鬱血現象的一種療法。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後來又擴大應用於肺癆、風濕等內科疾病。
按摩: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從按摩的治療上,可分為保健按摩、運動按摩和醫療按摩。
刮痧: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症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氣功:是一種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調息,調形,調心)為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煉方法。
葯膳食療:發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葯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葯膳配方,將中葯與某些具有葯用價值的食物相配伍,採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製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3、養生有那些分類?
「民以食為天」,說明了飲食對人的重要性。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是多方面的,只有全面獲得所需營養,才可能維持健康和生命。
寓醫療保健於生活中,運用食物養生保健,具有食物的營養和葯物的功效之雙重作用。「寓醫於食,寓醫於補」、「葯食同源」、「葯補不如食補」,即為此理。
中醫認為,人的體質有陰陽偏性(指寒性體質或寒病,熱件體質或熱病)的不同,食物的性質也有寒熱溫涼之分。閱此,對食物宜忌也不一樣,了解各種食物的性質及對人的作用,將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和疾病的防治。
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和身體條件不同,對合理化的飲食要求也有差異,但總的原則是:品種多樣化,達到互補;攝入適當,忌暴飲暴食;烹調適當,防止破壞營養;實行定時定量,忌食零食;食物要無毒、無害、無污染,衛生清潔。
本文著重介紹的,是概要說明飲食的合理搭配與人的養生保健的關系。
人類的食物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但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素不外乎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水和維生素六種。各種營養素在體內互相作用,一日三餐的安排就絕不能只擇其一而偏廢其它幾種。只有合理搭配,才能確保身體健康。
怎樣才算飲食的合理搭配呢?
一、粗、細糧合理搭配
有些粗糧的蛋白質的生理價值比細糧高,並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粗、細糧合理搭配,既可提高食物蛋白質的生理價值,又可增添多種風味。如玉米面和麵粉混合做的二面蜂糕、小豆雜合面窩頭(玉米面、豆面、小米麵、麵粉)、綠豆乾飯、小豆大米粥、大玉米渣粥等,都是我國民間喜食易做的食物。
二、干、稀合理搭配
利用主食的干、稀搭配,是選配谷類蛋白質的簡單易行的方法。例如饅頭、花捲配玉米粥或小豆粥,窩頭、絲糕配面湯或大米粥等,均能使蛋白質得到互補。
三、蔬菜的多品種搭配
蔬菜在平衡膳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由於各種蔬菜含營養素的多少和種類不一,在選擇蔬菜時,應特別注意選食含鈣、鐵和維生素B2、C及胡蘿卜素多的食物。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有一斤蔬菜即可。但是,食用蔬菜的品種應愈多愈好,最好每天能有2~4個品種,而且其中最好能有一半以上是綠葉蔬菜,此外,黃色、橙色和紅色的蔬菜也應盡量食用。在缺菜地區和缺菜季節,多吃些豆芽,特別是綠豆菜,也可以補充維生素。
四、副食的葷素搭配
副食是攝取多種營養素的主要來源,也只有採取多品種搭配的方法,才能保證全面充分地供給人體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葷素搭配,是副食調配上的一個重要原則。例如麵筋、豆製品與動物蛋白質搭配,能提高蛋白質的生理價值。它們再與蔬菜搭配,又使我們獲得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在平衡膳食中,豆類和動物性蛋白質的數量最好能佔全部蛋白質供給量的三分之一。
4、養生的類型包括哪些方面?
人們常將養生保健活動稱為「養生之道」或「養生之術」。「道」指法則、原則;「術」則指具體方法、手段。其特點是蘊育在日常諸多行為之中。 中國傳統的「延年益壽」之法稱為「衛生」、「養生」、「厚生」或「道生」。「衛生」是保衛生命之義;「養生」是養護生命之義;「厚生」是厚待生命之義;而「道生」則是要求以上諸法皆要遵守一定的法度。《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誡人們要遵循自然界和宇宙的規律。 所謂「養生」就是根據生命規律,採用養護身心,保持或增進健康,減少疾病,以延年益壽的一種措施,也就是相當於現代醫學中所謂的「保健」活動。養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是中華民族在維護人類健康和種族延續的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傳統性和延續性。 由於養生活動涉及到研究人的生命現象,其內容自然會貫徹到日常生活諸多方面,這就必然涉及到各種文化現象,因此古代養生的內容多分散在許多文化范疇之中,如醫葯文化、食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武學文化等。 歷代養生家由於各自的實踐和體驗的角度不同,他們的養生活動在調節飲食起居、服用葯物、採用醫術(針灸、按摩、推拿等)、練習武術氣功、修養精神、節制慾望、修養品德等方面各有側重,也各有所長,各有所用。 中醫養生的基本內容與特色 中華民族養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幾千年來醫葯、飲食、宗教、民俗、武術等文化方面的養生理論。其內容不外以下四點: 1.順其自然:體現了「天人合一」思想。強調在養生過程中要符合自然規律,不可違背自然規律。同時也要重視人與社會的統一協調,人要與自然環境統一,也要與社會統一。正如《黃帝內經》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2.形神兼養:在養生過程中既要注重形體養護,更要重視精神心理方面調攝,所謂「形神兼養」、「守神全形」、「保形全神」。 3.動靜結合:現代醫學主張「生命在於運動」,中醫也主張「動則生陽」,主張運動健身,但中醫養生也主張「動中取靜」、「不妄作勞」。正如《周易外傳》所說「動靜互涵,以為萬變之宗」,《類經•醫易》所說「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 4.綜合和審因施養:養生不拘一法、一式,應形、神、動、靜、食、葯……多種途徑,多種方式進行養生活動。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時之不同用不同的養生方法,所謂「審因施養」、「辨證施養」。 養生之術內容是在養生理論指導下,歷代逐漸建立起來的,並不斷發展與完善。其內容包括以下七方面: 1.神養: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內容。 2.行為養: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調養。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美術藝術文化等內容。 3.氣養: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4.形養:主要包括形體鍛煉,體育健身活動。內容融合了醫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5.食養:主要內容為養生食品的選配調制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制等。內容包括了醫、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養為中醫養生之術的主要內容之一,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其應用范圍廣,適合人群較多。 6.葯養:主要內容為養生葯劑的選配調制。其制劑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葯;其製法也多為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與食品相融合。對此,古代常有「葯膳」、「法膳」之稱。其應用范圍也較廣,適合人群較多,營養內容也涉及到醫、葯、飲食文化等方面。 7.術養:是以上養生之術以外的一種非食非葯的養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進行養生。其內容主要涉及醫葯文化。 總之,養生的特點是強調個體行為,所採用的方法應因人之不同採用不同的養生方法。所謂「審因施養」,「因人施養」,在群體中並不強求統一。例如,甲需要重點鍛煉形體,而乙需要著重調理飲食,而丙則需要著重調攝精神等等。如果我們對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要求他們加強形體鍛煉或改變某種飲食結構,就不一定符合每個人養生需要了。
5、中國古代的養生術有哪些種類?
養生學家,歷代皆有。既見於醫家,亦見於文、史、哲諸學者中,可謂名賢輩出,養生傳統幾千年,形成諸多學派,異彩紛呈。
精神養生。主張以安靜調養人體的精神思維活動為主要途徑來保養生命、益壽延年。靜思始倡於老子、莊子,提出「清靜無為」的學說。《黃帝內經》繼老、庄之後,第一次從醫學角度提出精神保養刁」以防病,並主張依據四時之氣的特點來調養精神。
主張精神養生的學派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神靜則對抗衰延年。人的思、慮、智、志、急、魂等,均由神所主。主張神氣清靜內守,不宜躁動妄耗;強調清心寡慾,抑目靜耳,調攝神志,順應四時,常練靜功,以保持神氣清靜,促進健康。
動形養生。主張以運動形體來保養生命。《呂氏春秋》率先提倡動形養生,認為經常運動身體,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東漢名醫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創編了「五禽戲」體操,作為人們練身強體手段。唐代名醫孫思邈及王煮等人也主張人要經常進行適度的運動。
調氣養生。主張調養真氣來延年益壽。《黃帝內經》提倡調攝真氣以治病延年。持此主張的學派認為,氣是生命的根本和動力,氣充滿全身,無處不到,具有治邪防病的功效。氣,貴在運行不息。升降有常。調節氣機升降,維持其正常功能,足以強身健體。調養元氣的方法包括慎起盾、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行導引等方面。通過調養其氣,以達健康長壽。
固精養生。主張通過固攝陰精,使之充盈內守,以達到養生。據截,最早提出固精思想的是管仲。《黃帝內經》也非常重視精對生命的作用,認為精是人始生的基礎,生命活動的根本,人體壽夭的關鍵,主張養生關鍵在於節欲保精。陰精貴在充盈固秘,則人體得養,精力旺盛,強健長壽。固精的前題是收心正心。因此,這一學派強調節情慾以防陰精妄耗,倡導晚婚。節欲、調七情等,以保養陰精,益壽延年。
食養養生。主張飲食調養,補益精氣,糾正服腑陰陽之偏,以達到調治疾病、延年益壽之目的。《黃帝內經》提出:「謹和五味」、「食飲有節」等飲食調養原則。唐代名醫孫思邀是這個黨派的一代宗順,其主導思想是節制飲食,以食療痛,養老益壽。飲食宜清、淡、軟、簡,忌膩、厚、生冷。
6、傳統的飲食養生分為哪幾種類型?
傳統飲食養生與治療可概括為補虛和瀉實兩大方面。例如,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來諸方面可視為補虛;而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祛風、燥濕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或補或瀉,無一不是在調整陰陽,以平為期。
對飲食宜忌,中醫也從陰陽平衡方面作為出發點,有利於陰平陽秘則為宜,反之為忌。例如,痰濕體質人應忌食油源油膩;木火體質應忌食辛辣;對陰不足,而陽有餘的老年人,則應忌食大熱峻補之品;對發育中的兒童,如無特殊原因也不宜過分進補;對某些患者,如皮膚病、哮喘病人則應忌食蝦、蟹等海產品發物;對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等。其實質均從防止造成「實其知實」「虛其虛」而導致陰陽失調的弊病為目的。總之,在平人或病人飲食調理方面要體現「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等原則。
另外,在食物搭配和飲食調劑制備方面,中醫也是注重調和陰陽的,使手忙腳亂膳食無偏寒、今世熱、偏升、偏降等缺陷。例如烹調魚蟹等寒性時總要佐以姜蔥酒醋類溫性的調料,以防止本菜餚性偏寒涼,食後損傷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食用韭菜助道陽類菜餚常配以蛋類滋陰之品,也是為了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7、傳統養生的養生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