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古人養生四境界 中國

古人養生四境界 中國

發布時間:2021-05-10 23:26:49

1、中國古人是怎樣調心修德養生的?

古人認為「仁者壽」,而要達到抄「仁者」則必須調心修養道德。故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大學》曰:「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心正方能除邪,而令視、聽、言、動不離正念,故大乘《起言論》曰:「苦心馳散,即當攝來往於正念。」

練功者的一思一念皆應合乎道德規范百,不為金錢美色所動,不為物質外誘所惑。若有一絲邪念即當警覺,應有「獨處暗室而不欺心」的慎獨精神,如此方能時時激發良知,使自己處於心正身安、神清氣爽的境界。《維摩經凈影疏》曰:「調令離惡…度…故名調狀。」調心的作用就在於調伏妄念,正念存內,邪不可干。故欲修身,必先正心,心正方能身安,身安方能體健,體健方能延年益壽。

調心也必須首先修養道德,應不斷地掃除自己頭腦中的邪思雜念和各種貪知欲,凈化自己的靈魂,做到「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分,乘德無私,參天地兮」。如此則調心功夫才能不斷練向深化,人品斯正,方能「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讓浩然正氣源源而來,功夫在正念的基礎上「百尺竿道頭,更進一步」。

2、中國保健養生自古以來就有傳承,其先後經歷的層次有哪些?

養生也就是生活中的注意身體那個復意思 養生的層次有一是動養之道,以適度鍛煉,活動筋骨,疏通氣血;二是靜養之道,適當休息,制以減少消耗,怡神健體;三是食養之道,均衡飲食而飲食有節,二便zd通暢;四是居養之道,起居有常而精神愉快、情緒安定

3、中國古人的調心修德養生是講的什麼?

古人認為「仁者壽」,而要達到「仁者」則必須調心修養道德。故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大學》曰:「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心正方能除邪,而令視、聽、言、動不離正念,故大乘《起言論》曰:「苦心馳散,即當攝來往於正念。」

練功者的一思一念皆應合乎道德規范,不為金錢美色所動,不為物質外誘所惑。若有一絲邪念即當警覺,應有「獨處暗室而不欺心」的慎獨精神,如此方能時時激發良知,使自己處於心正身安、神清氣爽的境界。《維摩經凈影疏》曰:「調令離惡

4、中國古人的調心修德的養生方法是什麼?

古人認為「仁者壽」,而要達到「仁者」則必須調心修養道德。故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大學》曰:「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心正方能除邪,而令視、聽、言、動不離正念,故大乘《起言論》曰:「苦心馳散,即當攝來往於正念。」

練功者的一思一念皆應合乎道德規范,不為金錢美色所動,不為物質外誘所惑。若有一絲邪念即當警覺,應有「獨處暗室而不欺心」的慎回獨精神,如此方能時時激發良知,使自己處於心正身安、神清氣爽的境界。《維摩經凈影疏》曰:「調令離惡……故名調狀。」調心的作用就在於調伏妄念,正念存內,邪不可干。故欲修身,必先正心,心正方能身安,身安方能體健,體健方能延年益壽。

調心也必須首先修養道德,應不斷地掃除自己頭腦中的邪思雜念和各種貪欲,凈化自己的靈魂,做到「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分,乘德無私,參天地兮」。如此則調心功夫才能不斷練向深化,人品斯正,方能「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讓浩然正氣源源答而來,功夫在正念的基礎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5、中國古人的起居養生觀是什麼?

我國古人認為「起居有常」,「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起居無常,故半百而衰也」,把起居有常看作是人的長壽原因之一。

例如,古人把早起梳頭當作一件養生要事,發需常梳,因為常梳頭發既可以梳去灰塵頭屑,保持頭發的干凈和發根空氣的通暢,還可改善和增進血液循環,防止脫發和延緩白發的過程。明朝人沈仕《攝生要錄》認為,每天梳發一次,可以疏通血脈,散風濕。謝肇《五雜俎》卷十二還就養生家的話提出,梳發的次數是每天一千下,古代養生家稱木梳為「木齒丹」,說每日清晨梳千下,則固發去風,容顏悅澤。這里值得回味的是,養生家把木梳稱作「木齒丹」,可見雖是木梳一把,卻著實有著靈丹妙葯的效用。由於梳發的神奇作用,還有人把它喚作「神仙洗頭法」。清朝人俞樾《茶香室叢鈔》引宋朝人之說:「周天岉言冬至子夜時,梳頭一千二百,以贊陽出滯,使五臟之氣終歲流通,謂之神仙洗頭法。」

頭和腳是人體頂天立地的上下兩個極端,臨睡前既梳頭又洗腳,可以增進健康,夜睡安穩。宋朝時,甚至有人把這兩件事稱為養生的大要。宋朝人張端義《貴耳集》記載:「郭尚賢耽書落魄,自陽翟尉致事,嘗雲服餌導引之餘,有二事乃養生之要,梳頭浴腳是也。尚賢雲:『梳頭浴腳長生事,臨睡之時小太平。』」從詩中可以看出,梳頭浴腳不僅有益長生,還著實是人生臨睡之時的一項享受呢!

古人常把「洗」、「漱」放在一起。「漱」是漱口,目的是清潔口腔,防止口齒之疾。《千金要方》說:「食畢當漱口數過,令人牙齒不敗,口香。」《老老恆言》也說:「食後微渣留齒隙,最為齒累。」「如食甘甜物,更當漱。每見年未及邁,齒即落者,乃甘甜留齒,漸至生蟲作慝。」食後漱口,尤其更要注意食甜食後漱口。再則,古代養生術還認為,早起和入睡之前都要漱口,其中入睡前漱口的作用,更遠勝於早起漱口。「夜漱卻勝朝漱」,就是《瑣碎錄》所說的。至於漱口用的水,以不溫不冷較為理想,但如果能習慣用冷水漱口,則效果更好,「可以永除齒患,即當欲落時,亦免作痛。」

小便、大便之事提到紙面上來雖有傷大雅,但在生活中卻是難以避免的事。在正常的情況下,人們的小便大約每隔1至4小時一次,入晚則因新陳代謝減慢而減少。大便最好每天一次,形成習慣。為了不違背正常的生理功能,除了特殊情況,平時千萬不要強忍小便和憋大便。明朝人沈仕《攝生要錄》告誡:「忍尿不便成五淋,膝冷成痹;忍大便成五痔,努(用力)小便足膝冷;呼氣,努大便,腰疼目澀。」可見「忍」和「努」的後果,都是十分嚴重的。古人認為如能在大小便時用力咬緊牙關,持之以恆,可以免除牙齒疼痛動搖的憂慮。

6、中國古人的起居養生觀是什麼樣的?

我國古人認為「起居有常」,「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起居無常,故半百而衰也」,把起居有常看作是人的長壽原因之一。

例如,古人把早起梳頭當作一件養生要事,發需常梳,因為常梳頭發既可以梳去灰塵頭屑,保持頭發的干凈和發根空氣的通暢,還可改善和增進血液循環,防止脫發和延緩白發的過程。明朝人沈仕《攝生要錄》認為,每天梳發一次,可以疏通血脈,散風濕。謝肇《五雜俎》卷十二還就養生家的話提出,梳發的次數是每天一千下,古代養生家稱木梳為「木齒丹」,說每日清晨梳千下,則固發去風,容顏悅澤。這里值得回味的是,養生家把木梳稱作「木齒丹」,可見雖是木梳一把,卻著實有著靈丹妙葯的效用。由於梳發的神奇作用,還有人把它喚作「神仙洗頭法」。清朝人俞樾《茶香室叢鈔》引宋朝人之說:「周天岉言冬至子夜時,梳頭一千二百,以贊陽出滯,使五臟之氣終歲流通,謂之神仙洗頭法。」

頭和腳是人體頂天立地的上下兩個極端,臨睡前既梳頭又洗腳,可以增進健康,夜睡安穩。宋朝時,甚至有人把這兩件事稱為養生的大要。宋朝人張端義《貴耳集》記載:「郭尚賢耽書落魄,自陽翟尉致事,嘗雲服餌導引之餘,有二事乃養生之要,梳頭浴腳是也。尚賢雲:『梳頭浴腳長生事,臨睡之時小太平。』」從詩中可以看出,梳頭浴腳不僅有益長生,還著實是人生臨睡之時的一項享受呢!

古人常把「洗」、「漱」放在一起。「漱」是漱口,目的是清潔口腔,防止口齒之疾。《千金要方》說:「食畢當漱口數過,令人牙齒不敗,口香。」《老老恆言》也說:「食後微渣留齒隙,最為齒累。」「如食甘甜物,更當漱。每見年未及邁,齒即落者,乃甘甜留齒,漸至生蟲作慝。」食後漱口,尤其更要注意食甜食後漱口。再則,古代養生術還認為,早起和入睡之前都要漱口,其中入睡前漱口的作用,更遠勝於早起漱口。「夜漱卻勝朝漱」,就是《瑣碎錄》所說的。至於漱口用的水,以不溫不冷較為理想,但如果能習慣用冷水漱口,則效果更好,「可以永除齒患,即當欲落時,亦免作痛。」

小便、大便之事提到紙面上來雖有傷大雅,但在生活中卻是難以避免的事。在正常的情況下,人們的小便大約每隔1至4小時一次,入晚則因新陳代謝減慢而減少。大便最好每天一次,形成習慣。為了不違背正常的生理功能,除了特殊情況,平時千萬不要強忍小便和憋大便。明朝人沈仕《攝生要錄》告誡:「忍尿不便成五淋,膝冷成痹;忍大便成五痔,努(用力)小便足膝冷;呼氣,努大便,腰疼目澀。」可見「忍」和「努」的後果,都是十分嚴重的。古人認為如能在大小便時用力咬緊牙關,持之以恆,可以免除牙齒疼痛動搖的憂慮。

7、中國古人的運動養生觀是什麼樣的?

古人的運動養生觀以華佗最具代表性。華佗是東漢著名的醫學家,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他在醫術上卓有成就,而「曉養性之術,年且百歲而有壯容」他所以能長壽、健康,精神飽滿,是與他本人重視運動健身分不開的。他在繼承導引理論和自己實踐的基礎上,根據人的生理和醫學原理,闡明了運動在養生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人要防病祛病,必須增加體內的營養物質,常使身體運動。促進血液循環,以達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據《三國志·華佗傳》記載:他曾對弟子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頸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

他的這種符合科學原理的導引養生理論,是我國醫學史上的創見,也是我國古代正確的體育運動的思想基礎。

華佗的「動以養生,動以祛病」的觀點和主張,是他導引理論中的精髓和核心。他在長期的運動實踐中,潛心研究和總結前人導引的經驗,在廣泛吸取各家導引式經驗的基礎上,創編了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形態的五禽戲導引保健操。從內容上看,五禽戲中的五種動物形態動作各有特點,各有其效。例如,五禽戲中的虎戲模仿虎的勇猛剛威,以增長氣力;鹿戲模仿鹿的賓士反顧,以靈活腰腿;熊戲模仿熊的倒卧翻滾,以暢通血脈;猿戲模仿猿的攀援跳躍,以靈敏身軀;鳥戲模仿鳥的展翅高飛,以悅心情。從五禽戲鍛煉動作來看,大部分動作是俯伏在地上進行的,運動量較大,雖然形式上是一套以健身防病為主兼有醫療作用的保健體操,但華佗說「起作一禽之戲,沾濡汗出」,這說明他並不一定要求人們做完全套動作,而要求鍛煉者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有選擇地去做適宜自己的鍛煉內容。據說華佗的弟子吳普由於堅持不懈地練習五禽戲,年到90仍耳聰目明,牙齒完整。

5.中國古人的動靜結合養生觀

養生之道究竟是動還是靜?我國古人的養生觀早已作了明確回答:「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唐朝醫學家孫思邈認為「養性之道,常欲小勞」。儒家則稱「性靜者多壽考」。一言以蔽之:「心靜體動」,即心要安靜,身體則宜多動。

古人雲:「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馬不行而腳直,車不駕而自朽」。養生在動,各種運動如健美操、迪斯科、太極拳等,均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延年益壽。若坐著學習、工作,埋頭伏案的時間多了,身體不常運動,肌肉組織、關節就會發生廢用性萎縮的現象。長期以往,人未到中年就會背痛腰酸,其他生理機能也會提早老化。所以古人雲:「體宜常動,腰宜常搖,胸宜常挺,腹宜常收,肢宜常搖」。如能做到夏遊泳、冬慢跑、春秋常爬山,天天做廣播操,則更為理想。值得一提的是,運動也要適可而止,決非多多益善。古人雲:「多動則損」,動要做到「形勞而不損。」

我國古人的觀點得到了當今現代科學的驗證。

國外系統研究5000名已故運動員後發現,其中多數人的壽命短於普通人。著名的《跑步全書》作者菲克斯就是在超負荷的跑步中死去的。

因此,運動也要適可而止,做到「形勞而不倦」。國外近來提倡「低度運動」,認為每周從運動中消耗2000卡熱量對健康有益。

美國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7000多人為期16年的研究表明,參加低度運動的人較不運動的人因心血管病致死率低三分之一,平均壽命長4至5年。

據估計,1小時輕快散步可以消耗400至500卡熱量,每天有40分鍾左右散步就可達到低度運動要求。

古人還認為,養生在心,養心在靜:「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靜而後能安」,「靜者壽,噪者夭」。故心神宜常安靜,凝聚而不精散。現代生理學家發現,人在「靜養」的狀態下神經緊張度放鬆,呼吸、心率、血壓、體溫均相應降低。這種低代謝的積累效應,自然使生命相對延長。自古以來,那些終生以「靜養」為主,很少做劇烈運動的人,如作家、書畫家、科學家、花農,長壽者不乏其人。有些疾病,如神經官能症、失眠症等需用體育來輔助治療,而更多的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肺炎、潰瘍病、腫瘤等,則需要以「靜養」來輔助治療。古人說:「龜鶴延年」是指龜多靜伏,為活動最少的動物;鶴愛獨處,飛行動作也很輕柔,然而它們的壽命卻很長。因此,在學習和工作時,專心致志,對事業全心全意;8小時以外則宜學習技藝,如琴、棋、書、畫、種樹栽花等,用以寄託精神,此乃養心之妙法。

美國哈佛大學實驗證明,「靜養」時人可產生「意識的變形」,從而可以降低人的血壓。現代心身醫學研究表明,「靜養」時,精神上的放鬆可以改變體內生理生化狀態,使心跳和呼吸減慢,肌肉緊張與耗氧量下降,同時血脂也會下降。所以,當今的學者已把「靜養」作為祛病延年的一種方法。我國的氣功鍛煉就是要求排除一切雜念,做到心靜,進而調節體內各種功能的動靜結合養生之法。

8、中國古人的動靜結合養生觀的內容是什麼?

我國古人的養生觀作了明確回答:「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唐朝醫學家孫思邈認為「養性之道,常欲小勞」。儒家則稱「性靜者多壽考」。一言以蔽之:「心靜體動」,即心要安靜,身體則宜多動。

古人雲:「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馬不行而腳直,車不駕而自朽」。養生在動,各種運動如健美操、迪斯科、太極拳等,均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延年益壽。若坐著學習、工作,埋頭伏案的時間多了,身體不常運動,肌肉組織、關節就會發生廢用性萎縮的現象。長期以往,人未到中年就會背痛腰酸,其他生理機能也會提早老化。所以古人雲:「體宜常動,腰宜常搖,胸宜常挺,腹宜常收,肢宜常搖」。如能做到夏遊泳、冬慢跑、春秋常爬山,天天做廣播操,則更為理想。值得一提的是,運動也要適可而止,決非多多益善。古人雲:「多動則損」,動要做到「形勞而不損。」

我國古人的觀點得到了當今現代科學的驗證。

國外系統研究5000名已故運動員後發現,其中多數人的壽命短於普通人。著名的《跑步全書》作者菲克斯就是在超負荷的跑步中死去的。

因此,運動也要適可而止,做到「形勞而不倦」。國外近來提倡「低度運動」,認為每周從運動中消耗2000卡熱量對健康有益。

美國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7000多人為期16年的研究表明,參加低度運動的人較不運動的人因心血管病致死率低三分之一,平均壽命長4至5年。

據估計,1小時輕快散步可以消耗400至500卡熱量,每天有40分鍾左右散步就可達到低度運動要求。

古人還認為,養生在心,養心在靜:「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靜而後能安」,「靜者壽,噪者夭」。故心神宜常安靜,凝聚而不精散。現代生理學家發現,人在「靜養」的狀態下神經緊張度放鬆,呼吸、心率、血壓、體溫均相應降低。這種低代謝的積累效應,自然使生命相對延長。自古以來,那些終生以「靜養」為主,很少做劇烈運動的人,如作家、書畫家、科學家、花農,長壽者不乏其人。有些疾病,如神經官能症、失眠症等需用體育來輔助治療,而更多的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肺炎、潰瘍病、腫瘤等,則需要以「靜養」來輔助治療。古人說:「龜鶴延年」是指龜多靜伏,為活動最少的動物;鶴愛獨處,飛行動作也很輕柔,然而它們的壽命卻很長。因此,在學習和工作時,專心致志,對事業全心全意;8小時以外則宜學習技藝,如琴、棋、書、畫、種樹栽花等,用以寄託精神,此乃養心之妙法。

美國哈佛大學實驗證明,「靜養」時人可產生「意識的變形」,從而可以降低人的血壓。現代心身醫學研究表明,「靜養」時,精神上的放鬆可以改變體內生理生化狀態,使心跳和呼吸減慢,肌肉緊張與耗氧量下降,同時血脂也會下降。所以,當今的學者已把「靜養」作為祛病延年的一種方法。我國的氣功鍛煉就是要求排除一切雜念,做到心靜,進而調節體內各種功能的動靜結合養生之法。

9、求中國古代道教正宗的修煉方法,境界劃分。

那你是要成為羽流嗎?世上沒有不工作就掙錢的。
道教有兩大派,一是全真派,二是正一道。前者就是重陽子王重陽真人開創的,注重自身的修煉丹道,次修符籙齋醮;後者是第一代張天師祖天師張道陵(准確為天師道)開創,驅鬼降妖,主要就是這一派,茅山派也是這一派中的一員。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全稱作「正一盟威之道」。元以後為上清派,靈寶派和天師道等的總稱。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提舉三山(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主領龍翔宮,賜號「觀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張天師張與材「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為正一道形成的標志。明初,官方承認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二派,天師派以外的符籙諸派,包括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東華派、凈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視為正一派的分支。

正一道奉張天師為首領,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道術以畫符念咒為主,道士一般娶妻生子,不必出家。

全真道也稱全真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派別,於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間由王重陽於陝西終南山所創。此外,張伯端一系(主要是白玉蟾)所創立的內丹修煉為主的教派後來也被劃分在全真道,稱為南宗,而王重陽這支則稱為北宗。

王重陽仙游後,由他的七位弟子輪流接任。全真教除了繼承了中國傳統道教思想以外,更將符錄、丹葯等思想以外的內容重新整理,為今時今日的道教奠下了根基。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更因隨同成吉思汗西征,而使全真派在元朝得以壯大。但是到了李志常後期,由於元朝統治者偏信佛教,全真道受到嚴重打擊。而關於《老子化胡經》的兩次釋道辯論失利,更造成了全真道的一度低落。直到元成宗時,才重新正常發展。明清兩代在全國各地,乃至東北、西南、西北等邊遠地區傳播。至今全真道仍是道教最重要的道派之一。中國道教協會所設在的位於北京西便門外的白雲觀,是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

全真道的教義總體來說,繼承了鍾離權、呂洞賓的內丹思想。此外,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認為儒釋道的核心都是「道」。其宗教實踐的原則是「苦己利人」、「利人利己」。而且實行出家制度(歷史上南宗人士多不提倡出家。)。

在金庸的《射鵰英雄傳》里,不單只全真教的創始人王重陽是抗金英雄,他的弟子也很親宋抗金。但原來歷史中的全真教由於地處當時金國的國境,所以在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掌門之時,都承認金國的政權;王處一更曾應金世宗的邀請進宮講授道學。直到宋、蒙合滅金國,全真教才向南宋朝廷效忠。另一方面,成吉思汗邀請丘處機前往西域與他會面,詢問治國和養生的方法,丘處機以「敬天愛民」、減少殺戮、清心寡慾等為回應。成吉思汗稱丘處機為「神仙」。

王重陽七位弟子分別創立七個全真支派:

馬鈺(丹陽子),遇仙派(亦作遇山派)
譚處端(長真子),南無派
劉處玄(長生子),隨山派
丘處機(長春子),龍門派
王處一(玉陽子),嵛山派
郝大通(廣寧子),華山派
孫不二(清靜散人),清靜派

10、中國古人的飲食養生觀有哪些?

飲食養生是古人養生的主要觀點之一。《黃帝內經》中「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觀點,被譽為「世界上最早論述合理營養與平衡膳食」的理論,堪稱中華民族飲食和營養的綱要。古人飲食養生的主要思想觀點如下:

(1)飲食有節,五味調和

古人認為:「飲食有節,度百歲乃去」,反映出古人對控制飲食重要性的認識。「節」即節制、控制、不肆食恣飲之意。如晉朝葛洪曾指出:「善養生者,食不過飽,飲不過多」,應「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

古人還認為:「五味調和,不可偏勝」。食物中具有「寒、熱、溫、涼」四氣和「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分。五味各有所入,各走其所喜之臟;各有所禁,亦傷五臟。正如王冰所言,臟腑「雖因五味生,亦因五味損」,利用五味偏性調和飲食,平衡陰陽,以適應人體氣血臟腑陰陽盛衰的變化。若五味失調,易傷五臟而患病。認為:「酸傷筋,苦傷骨,甘不益肉,辛多壞氣,咸促人壽。」說明了調和五味的利害關系。

要做到飲食有節,調和五味,日常飲食宜定時定量,宜清淡。《飲膳正要》提倡:「暮食不若晨食。」「清晨一碗粥,晚飲莫教足。」《壽世保元》指出:「大渴不大喝,大飢不大食。」《蠢子醫》曰:「縱然適口莫浪食,只食八分便已足。」宋代張杲《醫說》指出:口味宜「去肥濃,節酸咸」,即日常應以清淡素食為主,少吃肥甘厚膩、酸咸過重的菜餚。《內經》也有「心病禁咸」的記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每天吃10g食鹽的人群中,其高血壓發病率為10%,而每天吃鹽多2倍的人群,高血壓發病率增加2倍。可見古時飲食強調清淡與現代醫學控制食鹽、動物脂肪等以防心血管病的主張有不謀而合之處。

(2)飲食有常,物我相適

飲食有常,「常」即指常規、一定的規律性、規范性而言。「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的觀點,體現了中國古人生存特點——以素食為主,果蔬肉食為輔,調和五味,兼收並蓄的飲食規律。若違反這一規律,則導致機體陰陽氣血失去平衡而發生疾病。如《內經》載:「膏粱之變,足生大丁。」中醫認為「肥甘助濕,生痰化熱」,近代認為心血管病的發生,與偏食動物性食物過多、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有關,而適當素食可降低發病率。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五穀為養」飲食規律在養生中的重要性。

「飲食有常」的另一個重要觀點是「物我相適」,即食物的性味要與人體的陰陽氣血狀況相適應,以人體需要來決定食用何種適當的食物。如人體質有偏於寒熱虛實之分,飲食上則主張分別按「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燥者濡之」的原則進食。

(3)飲食以時,四季五補

我國古人在「天人相應」思想指導下,極為重視飲食與時令的關系,並提出了飲食養生「四季五補法」。即隨著季節的變化,根據人體健康狀況調整飲食,以補陰陽氣血不足:春天「升補」,夏天「清補」,秋天「平補」,冬天「滋補」,四季「通補」。

古人在養生中主張順應四時養生,有「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的觀點。這一觀點被後世養生家奉為宗旨,在飲食方面講究在不同季節、氣候、時間,服食不同性味的食物,以適應環境和人體陰陽氣血的四時變化。如《飲膳正要》闡述了四季適宜食物,「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涼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燥;冬氣寒,宜食棗以熱其寒。」《養老壽親書》對老人四季飲食養生作了詳細敘述:「春季飲食,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酒不可多飲,水團兼粽粘冷肥僻之物,多傷脾胃;夏季飲食,宜減苦增辛以養肺氣,飲食溫軟,不令太飽,生冷肥膩尤宜減之;秋季飲食,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新登五穀不宜與食,動人宿疾;冬季飲食,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這些四季進補的養生要則,對養生延年大有裨益。

(4)飲食潔凈,進食宜忌

飲食衛生也是古人養生學的一個重要觀點,認為食物宜新鮮潔凈,富有活力;必要時尚要辨別有無毒性,慎從口入。

如《飲膳正要》主張「豬、羊疫死不可食」、「生料色臭不可用」、「漿老而飯餿不可食」,《食療本草》亦載「鱉赤足不可食」、「犬自死、舌不出者食之害人」。《隨息居飲食譜》亦雲「河豚魚其肝、子與血尤毒」等。

物性不同,有相合相反之誡;病體有別,有宜食宜忌之謂。元代賈銘《飲食需知》中,論述了共325種飲食性能及宜忌。所謂「宜」,即以相宜食性的食物治病養體;而「忌」指不相宜食物應禁食,又稱「忌口」。《本草綱目》中就列舉出63種飲食禁忌。

《隨息居飲食譜》載:「糯米,性太粘滯,難化也。小兒、病人尤當忌之。」諸如此類,古醫書中記載頗豐,形成了中華飲食養生學說的一大特色。

與古人養生四境界 中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