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到了「五穀為養」,五穀雜糧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五穀雜糧——永恆的補品!
中國中醫理論博大精深,它認為:是葯三分毒。也就是說,任何補葯,吃多了都會傷身體。
在這里,我向你介紹一些比較先進的綠色保健理念。
近年來,國外有一個口號叫「把葯房變成廚房」,就是強調食療保健的重要性。我國中醫葯學的飲食養生觀念更是值得發揚。《黃帝內經臟氣法時論》中說,「毒葯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葯物為治病攻邪之物,其性偏,五穀雜糧對保證人體的營養必不可缺,水果、肉類、蔬菜是必要的補充劑。
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精細化,魚肉、果菜等在飲食結構中所佔比例增加,導致飲食失調,疾病橫生。不少「富貴病」是由於人們吃得過精過細而導致的。人們為什麼不太喜歡吃粗糧,主要原因還是入口的口感不好。
由此可見,感覺有時候並不都是對的。粗糧中的膳食纖維,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利用,但能通腸化氣,清理廢物,促進食物殘渣盡早排出體外。因此,重建合理飲食對健康生活有相當意義。
在古代,五穀沒有粗雜糧的分別,五十年代起,我國從口糧制度管理出發,將糧食人為地分為主糧、雜糧,或稱細糧、粗糧。大米和小麥被稱為細糧,其他就成了粗糧或雜糧。習慣上,人們把城市居民日常吃的米、麵粉稱做細糧,把玉米(面)、小米、高粱、蕎麥、薯類等稱做粗糧。粗糧中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特別豐富,玉米、薯類等粗雜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營養學家認為,每周至少吃三次粗糧,有利於人體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吃粗糧不是「多多益善」。一些人對過精食物產生了畏懼,過度追求吃粗糧,甚至是只吃粗糧,拒絕食用細糧,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特別是消化功能衰退的老年人、胃腸功能尚不健全的小孩以及有胃腸疾病的青壯年,都不宜過多地攝食雜糧、粗糧。「五穀為養」,粗細糧均有豐富的營養,搭配吃才對健康有利。
那麼常吃五穀雜糧都有哪些好處呢。我們天天都是白面、米飯、山珍、海味、大肉、大魚的,也該清理一下自己的腸胃了!吃些粗糧可以使你的腸胃更健康,食慾更強。
2、《黃帝內經》提出了什麼樣的飲食原則,與現代營養學的理論是一致的?
在膳食結構上,提出了「谷養、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百膳食模式;在消度化生理上,提出了「脾胃學說」;在食物性能上,提出了「氣味學說」;在飲食養生上,提出了「調和陰陽」、「問謹和五味」、「因人、因時、因地制答宜」等基本法則;在疾病的治療上,提出了「食療學說」;在疾病恢復期的飲食營養上,提出了「食復學內說」;在養生食療上,提出了「食忌學說」等。與現代營養學的理論是一致的容。
3、《黃帝內經》中闡述了什麼養生思想?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較全面地闡述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系統結構,反映出中醫學的理論原則和學術思想,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黃帝內經》一書,不僅是一部偉大的醫學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光輝的養生學、康復學著作。因為它全面地反映並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養生學、康復學成就,對於中醫養生學、康復學的有關理論、原則和方法,進行了比較全面而系統的論述,從而奠定了我國養生學、康復學的理論基礎,是學習中醫養生學、康復學的必讀之書。
《黃帝內經》是戰國秦漢以來各醫家的論文匯編,其匯編成書的時間約在西漢。然自成編以後,直至唐代,仍有增損。因此,《內經》這部著作,並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筆,也不是一個時代、一個地方的醫學成就,而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各醫家的經驗總結匯編。所謂黃帝著《內經》,亦僅是託名而已。
《黃帝內經》中所闡述的養生學思想如下:
第一,正確地回答了「生命的起源是什麼」。《黃帝內經》認為生命與自然界息息相關,如《素問·寶命全形論》里指出:「天地合氣,命之曰人」;《靈樞·本神篇》亦曰:「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即認為自然界的陰陽精氣是生命之源,這種認識是符合實際的。
第二,認為「天人相應」,養生學、康復學的根本點在於「順應自然」。《黃帝內經》把人與自然界看成一個整體,自然界的種種變化,都會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即天有所變,人有所應,因而,強調要適應自然變化,避免外界侵襲。如《靈樞·本神篇》指出:「要順四時而適寒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則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順養原則。《素問·上古天真論》又明確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從而開辟了中醫防病養生的先河。
第三,清楚地闡明了生命的發展規律。《黃帝內經》對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有獨到的觀察和科學的概括,不僅注意到年齡階段的變化,也注意了性別上的生理差異,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男子8歲為一生理階段,女子7歲為一生理階段的遞變規律,《靈樞·天年篇》以10歲為一階段的遞變規律,分別詳細闡述了人的生理變化特點。
第四,對衰老的認識是正確的。《黃帝內經》詳細論述了衰老的變化過程及衰老表現,並指出情志、起居、飲食、縱欲、過勞等諸方面若調節失當,是導致早衰的重要原因,並提出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素問·上古天真論》),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論基礎。
4、《黃帝內經》養生知識有哪些?
1、起居有常睡覺、起床要有規律,晝醒夜眠,不要睡眠顛倒,不要熬夜,不要賴床,要養成睡子午覺的習慣。因為熬夜傷津耗氣,賴床傷陽氣。
2、飲食有節《黃帝內經》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是飲食的基本原則。意思是說,飲食要有節制,不要過飢過飽,要有規律,吃飯要定時,營養要全面均衡,不要挑食偏食。
3、順應季節四季氣候各異,春多風,夏多暑熱,秋多燥,冬多寒。四季養生要遵從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的原則。肝喜調達惡抑鬱,養肝當順其條達之性,常令心情舒暢;心屬火藏神,夏易亢,養心當靜,靜養神以潛心火。
4、「和」即為調和。「術」乃為修生養性之法。「和於術數」是指要掌握養生健體之術。中醫養生術種類繁多,按摩、刮痧、拔罐、太極拳、五禽戲、易筋經、氣功等,其目的都是通過運行氣血而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5、情緒是導致疾病的重要因素。「恬淡虛無」是指思想安定,情緒穩定。情緒穩定則氣血各安其鄉,氣血平和則人健康無病,所以人們要調節情緒,保持平和恬靜的心態其實就是最好的健身方式。
5、按《黃帝內經》養生理論,四季該如何飲食?!
我國傳統醫學對飲食營養的認識有悠久的歷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禮》中,就有食醫的記載,並「以五味、五穀、五葯養其病」。《黃帝內經》在飲食治療和養生方面有明確的治則,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書《五十二病方》中有大量食物入葯的記載,《神農本草經》記載有50種左右的葯用食物,《傷寒雜病論》中的食療內容也很豐富,其中的當歸生薑羊肉湯、豬膚湯等,至今仍是臨床常用的食療處方。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列有食治篇,是現存最早有關飲食療法的專述;孟詵著有《食療本草》,收集了本草食物200餘種,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飲食療法專著。宋代陳直《養老奉親書》對牛乳的食養有詳細的說明。元代忽思慧著有《飲膳正要》,是我國第一部營養學專著,直到今天,在飲食搭配、合理進食和某些慢性疾病的治療方面,仍有指導意義。明清時期,食療本草有了進一步發展,有的還從營養學角度闡述食物的營養價值和治療價值。近代對營養成分研究已取得較大進展,尤其是將食物進行分子量化、計算熱量等,給古老的中醫營養學注入了現代科學的內容。
水谷精微是飲食營養的主要來源
水谷精微,又稱谷氣、食氣,泛指各種飲食所提供的精微物質,是飲食營養的主要來源。正如《醫宗必讀》所說:「一有此身,必資谷氣,谷入於胃,灑陳於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之以為生者也。」《千金要方》說:「安生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身也。」可見飲食是營養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的基本物質。
關於飲食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素問·經脈別論》有比較詳盡的闡述:「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指出了食物的消化、吸收、輸布過程,即食物經過胃的受納腐熟之後,轉化為水谷精微,通過脾的「散精」作用,將水谷精微輸布於五臟六腑、筋經皮毛,對各臟腑組織進行滋潤濡養。其中,「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則指出了水飲在人體的輸布代謝過程,即水飲進入胃腑,通過脾的散精作用,將水飲精微上輸於肺,通過肺朝百脈的作用,宣發水液以濡潤周身,肅降水液以下輸膀胱,如此水飲精微布達一身上下內外,全面地對人體進行滋養。
氣血精津液是飲食營養的基本物質
飲食進入人體,經過胃納脾運的消化吸收後,轉變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進一步化生為氣、血、精、津、液等營養物質,對人體進行滋養,使生命活動得以延續,所以氣血精津液是發揮營養作用的基本物質。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氣的營養作用,主要指氣為人體臟腑功能活動提供營養物質的作用,「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靈樞·決氣》),衛氣具有溫養肌肉、筋骨、皮膚、腠理的作用,營氣更是富含營養精微的水谷精氣。
血同樣來源於水谷精微,由中焦脾胃運化而來。「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靈樞·決氣》),《難經》概括血的功能為「血主濡之」,即血在脈的「壅遏營氣」作用下,循行於脈道之中,通過經絡系統,將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臟腑組織,使「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攝,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臟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氣。是以出入升降,濡潤宣通者,由此使然。」(《金匱鉤玄》),所以血是營養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同時,血還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
精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精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與生俱來的生殖之精,後天之精是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精是胚胎形成和發育的物質基礎,人出生後,有賴於精的充養,才能維持人體生長發育。腎藏精,精生髓,腦為髓之海。腎又主骨,齒為骨之餘。所以腎精充足,則腦髓充足,骨髓盈滿,骨骼得到髓的滋養而強健有力,運動敏捷。牙齒得到髓的滋養,則堅固而有光澤。
《靈樞·決氣》說:「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為液」,可見津液是人體富有滋潤濡養作用的正常液體。其中清稀者為津,濁厚者為液。津的流動性較大,主要分布於皮膚、肌肉、孔竅等部位,並能滲入脈中,以滋潤周身;液的流動性較小,主要充養於骨節、臟腑、腦髓等部位,以滋養臟腑組織。
四氣五味是飲食營養的基本性質
中醫營養學認為食物也有「四氣」和「五味」。四氣五味理論,不僅是用葯治療的依據,也是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的重要依據。
1.四氣 又稱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性質,其中寒與涼、熱與溫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溫次於熱,涼次於寒。寒、熱、溫、涼四性,是與病性的寒、熱相對而言的。《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這是治療用葯之大法,同樣也是選擇食物時的重要依據。從常見食物來看,平性食物居多,溫熱性次之,寒涼性更次之。溫熱性質食物多有溫經、助陽、活血、通絡、散寒、補虛等作用,適合寒證等選用,如生薑、韭菜、辣椒、羊肉、狗肉、雞肉、龍眼、橘子;寒涼性質食物多有滋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適合熱證等選用,如西瓜、白菜、冬瓜、蘿卜、苦瓜、絲瓜、梨、綠豆等。
2.五味 指酸、苦、甘、辛、咸五種不同的味道。中醫認為五味入於胃,分走五臟,以對五臟進行滋養,使其功能正常發揮,不同的食物對臟腑的選擇性迥異,如《靈樞·五味》說:「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這種五味的劃分,不僅適用於五穀,同樣也適用於五果、五畜、五菜、五色等,這是中醫飲食營養的理論基礎。食物中五味的不同,與葯物一樣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從五味的角度,又是考察食物功效的一個重要方面。如《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指出的:「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這將不同功效的五味,按陰、陽不同屬性歸納為兩大類,即辛、甘、淡味屬陽;酸、苦、鹹味屬陰。在《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四時五藏,病隨五味所宜也。」這里進一步明確闡述了由於五味的不同,才有了或散、或收、或緩等功效上的差別。
6、皇帝內經中是怎麼喝茶養生的
黃帝內經》說:「智者之養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養生包括3個方面:1、要懂得春夏秋冬的特點,適應氣候的變化。2、保持平和的心態與規律的起居。3、調節包括飲食在內的陰陽平衡,使身體剛柔相濟。 人與自然和諧,人的心態和諧,人的身體和諧,做到了些,邪氣就不會傷害身體。專家常說:「治病不如防病,療身不如療心,葯療不如食療,人療不如自療」。古人說:「醫食同源,葯膳同功」。食物是最好的葯物,食物是健康的根源。談到茶大家一定很熟悉,居家過日子,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國作世界上最早產茶的國家,飲茶歷史非常悠久。■茶在我國最早是用來治病的古代最早採茶是用來嚼,然後用來治病,進一步發展到做湯喝,最後慢慢轉變成飲料。古代文獻對茶有著非常豐富的記載,最早的記載是「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tu)而解之」,當時沒「茶」這個字,用的是「荼」。■喝茶可以延年益壽茶自古就是宮廷貢品,乾隆是皇帝里壽命最長的,他85歲傳位嘉慶,在傳位儀式上,有一個老臣講了一句話:「國不可一日無君」,乾隆聽後哈哈大笑,回答說「君不可一日無茶」。 宋代記載,唐宣宗大中三年,有一個和尚,到京城見宣宗,這個和尚叫進一,120歲,宣宗就問他你吃什麼葯了?活這么長,這個和尚回答說,臣少也賤,從小家貧,從來不知道什麼叫葯,就是喜歡喝茶,不管到哪就喜歡喝茶。我在1997年合肥念書時,接觸了兩個茶葉專家,現在已載入了《世界名人錄》,一個叫陳椽,一個叫王澤農,都活到了90多歲。當代茶學泰斗張天福,今年100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天天離不開茶。所以我非常堅信,喝茶可以延年益壽。專家們曾經對中國的綠茶里茶多酚作過研究,綠茶最大特點就是含茶多酚特別高,好的綠茶能含到30%多。茶多酚是綠茶的特徵成分,經常喝綠茶可以預防心臟病,降低患癌症的風險,保護肝臟,殺菌、保護牙齒,這些功效都和茶多酚有關。有實驗顯示,如果用涼水沏茶特別是粗老的茶葉,可以對治療糖尿病有幫助,在《中國茶經》也有過記載。在日本也有人把粗老的茶葉讓糖尿病人喝。所以,喝茶不一定非得花太多錢喝好茶、嫩茶。■喝茶能增強記憶力、防輻射增強抵抗力經常喝茶的老人大都耳聰目明,因為茶葉里的另外一個成分叫Y-氨基丁酸,對人體能量代謝發揮著很好的作用。茶里還含有很高的茶氨酸,對於增強記憶力、抗癌都有一定的作用。茶葉還有一些妙用,對於口臭的人群,早晨起來抓把茶葉放嘴裡含著,最後吃了,這一天嘴也不怎麼臭了。茶里含有很高的維生素C,它能夠調整體液,保護皮膚,防止眼病,防止壞血病。長期接受放射線,接觸生物制劑的醫生和護士,一定要堅持喝茶,因為茶有很強的抗輻射的功能。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向日本廣島投放了原子彈,倖存者有很多因為受到原子彈輻射,相繼發生怪病並陸續死亡。但後來調查發現,凡是長期堅持喝茶的倖存者存活率高,患放射病輕。這是因為茶葉中的茶多酚,具有極強的防輻射抗損傷功效。茶葉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於細菌,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將細菌殺死,對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很大的效果,增強人體對流行性病毒的抵抗力,預防H1N1的發生。
7、《黃帝內經》中的養生內容有哪些?
(1)養生之道與健康長壽
影響健康長壽的因素很多,諸如先天遺傳、自然環境、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水平、營養狀況、個人職業等等。但能否講究養生之道,也很重要。《內經》中已把「治未病」的預防為主的思想提到戰略高度來認識,並提出能否抗衰老的關鍵是實行正確的養生之道。疾病是健康的大敵。但《內經》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因此,養生之道的目的,就是為了培補人體正氣,增強抵抗力,從而不得病或少得病。
(2)養生學、康復學的原則和方法
《黃帝內經》里提出了許多重要的養生學、康復學原則和方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導人們的預防保健和康復實踐。現分述如下:
①協調陰陽
疾病是健康的大敵,而一切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黃帝內經》都認為是由於陰陽失調,故主張治病必求於本,這個「本」就是陰陽。因此,要想不得或少得疾病,就必須注意協調陰陽,切實做到「法於陰陽」,補其不足,糾其偏勝,正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②保陽氣,益陰精
保養陽氣和補益陰精,這是中醫養生康復學的一條重要原則。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所以,「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養生必須養陽。但善養生者,又必須寶其精。因為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
③順應自然
自然界的陰陽消長運動,影響著人體陰陽之氣的盛衰,人體必須適應大自然的陰陽消長變化,才能維持生命活動。如果不能適應自然界的這種變化,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因此,順應自然界陰陽消長規律養生,是中醫養生康復學的基本原則。此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還提出了四時「養生」、「養長」、「養收」、「養藏」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具體方法,來抗禦外界的侵襲,預防疾病的發生,保持機體陰陽平衡,達到人與自然的整體統一。
④調攝精神
注重調攝精神,是促進人類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之一。精神意志活動,是五臟精氣活動的體現,但反過來,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臟腑的活動,正如《靈樞·本臟篇》說:「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御」、「收」、「適」、「和」,都有主動的含義。所以,充分發揮人的意志作用,重視精神的調養,既是養生防病、預防早衰的重要原則,也是內因為主的學術思想在攝生學說中的體現。精神意志調攝的方法,有兩個具體內容,一是養意志,二是調情志。培養意志是為了加強臟腑氣血的活動能力,調和情志則在於排除干擾臟腑氣血活動的精神因素。⑤飲食有節
《黃帝內經》十分重視飲食調理,認為飲食是人體營養的主要來源,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飲食調理得當,不僅可以保持人體的正常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以治療某些疾病,飲食不足或調理不當,則可誘發某些疾病。因此,《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食飲有節」的養生方法、維護脾胃化源。其內容包括節飲食、忌偏嗜、適寒溫諸方面。
⑥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生活起居要有一定規律,這里主要包括睡眠、勞作、性生活等幾個方面。古人觀察到,日月江河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天行有常」,人要長壽,就要「法則大地,象似日月」(《素問·上古天真論》),使自己的生活作息保持一定的規律,才能「生氣不竭」。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四季卧起早晚之宜,《素問·生氣通天論》有平旦、日中、日西將暮三時勞作歇息之分。現代生物學也認為,人體存在許多生命節律,控制著機體的生理活動。《內經》「起居有常」的養生方法,就是要人們順從這些生命節律,安排起居作息,維持機體生理功能的協調統一,保持生命力長久不衰。
(3)關於發育、衰老與長壽的論述
「生、長、壯、老、已」,是人類生命的自然規律,這說明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謂限度,是指自然壽命可以活到的年齡,傳統醫學稱之為「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有「春秋皆度百歲」的記載。唐,王冰注曰:「度百歲,謂至一百二十歲也。」《靈樞·天年》則重點討論了關於天年的問題,提出「人之壽百歲而死……百歲乃得終。」並對人體自出生以後,從幼年、健壯、衰老直到死亡的各個階段(10~100歲)生理上、體態行動上和性情變化上的情況,作了詳細的論述,認為人生的一般壽命應當有百歲,到百歲以後才是自然趨向衰老的最終階段。《黃帝內經》認為造成早衰的主要原因是起居無節,精神失於調攝,缺少鍛煉,不注意養生防病;指出養生長壽的要旨在於順應天時,形神兼養,保全精氣,這些精闢的論述,包含著十分科學的內容,對於我們今天研究健康長壽問題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8、黃帝內經中講的養生法則主要有哪些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抄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襲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 其基本素材百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度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它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