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二十四節氣之驚蟄養生篇

二十四節氣之驚蟄養生篇

發布時間:2021-05-05 18:27:39

1、驚蟄節氣如何養生預防疾病

驚蟄,一年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一到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驚蟄節氣的養生需要根據自身體質差異進行合理的的調養。

飲食篇

3/3分步閱讀

飲食要以清淡為主

    驚蟄一到天氣回暖,清淡的食物有助於人體的新陳代,驚蟄節氣養生的重點在與護肝健脾,清淡的飲食能起到護肝健脾的作用。



2/3

多吃生津潤肺的食物

    驚蟄時節氣溫還是普遍偏低和乾燥,所以很容易導致上火,在日常的飲食上就要多增加生津潤肺的食物,例如雪梨、銀耳、春筍等。



3/3

不要食用冰冷食物

    由於驚蟄時節氣溫偏低,早晚溫差大,所以這個節氣還是很不適合吃偏冷的東西,入口的食物最好都是暖食或是常溫的食物。



起居篇

1/3

早睡早起,溫水洗漱

    驚蟄時節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這樣有助於養成良好生活的習慣,起床後用溫水洗漱可以讓人更加精神,這也是避免的「春困」的辦法。



2/3

保持室內的清爽乾燥

     驚蟄時節也是陰雨季節開始,南方會出現潮濕的情況,所以要保持室內的清爽乾燥,這樣可以防止室內細菌的滋生,從而避免濕氣重,導致出現風濕疼痛的現象。



3/3

養成睡前泡腳的習慣

    睡前泡熱水腳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睡眠,睡眠的質量高了才能避免「春困」,養成睡前泡腳的習慣益處多。

防病篇

1/3

預防感冒和流感

    驚蟄時節,早晚溫差大,陰雨天氣多,乍暖還寒很容易導致感冒和流感,所以要在飲食上進行調理,使自己的免疫力得到提高,日常的保暖也是十分重要的。

2/3

預防腸胃病

     驚蟄時節,萬物蘇醒,春暖花開,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所以在飲食上就要注意衛生,不要吃生冷食物,加熱後再食用,還要注意個人衛生。

3/3

預防過敏症

    對於那些有花粉過敏症的人這個季節就要避免與過敏源接觸,隨身攜帶一些過敏葯物,這樣可以以防不時之需。

2、驚蟄節氣如何養生?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斗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於公歷3月5-6日交節。驚蟄,為干支歷卯月的開始;卯,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發之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在二十四節氣中,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古人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風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像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

「註:「驚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3、驚蟄節氣養生要注意什麼

1、「春捂」保暖防感冒

專家稱,驚蟄節氣陽氣漸生,氣候日趨暖來和,但由於北方冷空氣仍較強,氣候變化大,且早晚與中午的溫差很大,冷暖變幻無常,因而「春捂」尤為重要,不宜過早脫去禦寒的衣物,須知感冒往往是在氣溫上升或出汗時脫去過多的衣服,突然著涼時染得的。

2、飲食清淡多吃梨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溫和清淡淡,適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源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專家建議,可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3、早睡早起去「春困」

春天時節,人們常感到睏乏無力、昏沉欲睡,早晨醒來也較遲,這就是民間常說的「春困」。專家稱,這是人體生理功能隨季節變化而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4、可查楊建宇 二十四節氣養生歌驚蟄

驚蟄聞雷萬物長,調達肝氣和陰陽,多練靜功防冷風,溫補忌怒肝脾祥,少酸多甘溫不燥,多食野菜保安康。

驚蟄時「春雷響,萬物長」,養生要重視調達肝氣、平衡陰陽。飲食上宜少吃酸味、多吃甘味食物以健脾,適當食溫熱食物以壯陽禦寒,多食野菜亦有利於健康;選擇慢跑、太極拳、放風箏、坐功等較柔和的運動方式;精神上注意調節情緒,切忌妄動肝火。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時值每年公歷3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驚」是驚醒、驚動之意;「蟄」是「蟄伏」 之意。內「驚蟄」的意思是說春雷始鳴,驚醒了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按照容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後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我國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上升至3~6℃,江南一帶氣溫升至8℃以上,西南、華南地區氣溫一般可達到10~15℃。與其他節氣相比,驚蟄時的氣溫回升是全年最快的。

5、驚蟄節氣怎麼養生 驚蟄養生要注意什麼

驚蟄節氣養生

1、體育鍛煉

春夏應加強體育鍛煉,可採取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等項目。日光浴、空氣浴是不可缺少的強壯衛陽之法。

2、防寒保暖

驚蟄節氣陽氣漸生,氣候日趨暖和,但由於北方冷空氣仍較強,氣候變化大,且早晚與中午的溫差很大,冷暖變幻無常,因而「春捂」尤為重要,不宜過早脫去禦寒的衣物,須知感冒往往是在氣溫上升或出汗時脫去過多的衣服,突然著涼時染得的。

3、預防感冒

驚蟄後的天氣明顯變暖,不但各種動物開始活動,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病毒)也開始生長繁殖,各種傳染病也開始流行。

專家建議,人們要注意氣象台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當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流感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現代流行病學調查,春天屬肝病高發季節,應注意養肝、保肝,防止春季傳染病的流行。

4、口感舌燥,吃清淡

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我國民間素有驚蟄日吃梨的習俗。專家稱,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

另外,咳嗽患者還可食用蓮子、枇杷、羅漢果等食物緩解病痛,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另外,春天肝氣旺易傷脾,所以驚蟄季節要少吃酸,多吃大棗、山葯等甜食以養脾,可做成大棗粥、山葯粥等。

6、驚蟄時節如何養生?

驚蟄時的養生,要根據自然物候現象、自身體質差異進行精神、飲食、起居的調養。《黃帝百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發緩行,以便志生度。」這是說,春天萬物復甦,應該早睡早起,散問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對於北方氣溫較低、早晚溫差大的地區要注意保暖。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現代答流行病學調查,春天屬肝病高發季節,應注意養肝、保肝,防止春季傳染病的流行。飲食調養要根據節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而定。主要以「春夏回養陽」為原則,可適當多吃能升發陽氣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薺菜等。春天肝氣旺易傷脾,故驚蟄季答節要少吃酸,多吃大棗、鍋巴、山葯等甜食以養脾,可做成大棗粥、山葯粥。

7、二十四節氣之驚蟄,驚蟄養生,驚蟄吃什麼好

梨子
驚蟄吃梨是北方的民間習俗。農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別離。春回大地,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所以梨特別適合在這個季節食用。

2.蛋
除了吃梨,民間還有驚蟄吃蛋的說法,據說是因為驚蟄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張嘴,只有以蛋餵食,飽食後它就不會傷人了。而經過演變,當初喂給白虎的雞蛋,如今變成了喂給人們自己啦。

3.炒豆
在陝西,一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噼啪之聲,象徵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

黃豆真的是價廉物美,對於女人來說,它含有的異黃酮素又能產生與雌激素荷爾蒙相似的效用,降低血液膽固醇,保護心臟,預防乳癌骨質疏鬆的情況。

4.玉米
在少數民族地區,廣西金秀縣的瑤族在驚蟄日家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後,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盡興處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祝賀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其實「蟲」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徵意義。

5.芋頭
贛南閩西一帶的客家人,在驚蟄這天要在熱水中煮帶毛的芋子、炒黃豆(代表消滅多種蟲害)。

6.醪酒
春天到來,人的全身汗毛孔也開了,西北有些地方在驚蟄節要家家戶戶喝醪酒、吃雞蛋煎餅拌芥末汁,驅除身體積存的寒氣。

7.煎餅
在山東的一些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熏火燎整死了害蟲。

8、驚蟄節氣如何養生 驚蟄吃什麼好

泡足能有效地舒筋活絡,通過沐足由下而上帶 動陽氣轉動,如以當歸、艾葉各30克水煎泡腳,就有溫經活血之效。

散步可以舒展全身的氣機,百如平地健步走30分鍾以上,每日堅持,即可調節全身氣機的舒布,增強體度質 。

中醫素有「酸入肝」的理論,認為山楂、烏梅等酸味食物或葯物可以滋肝陰,養肝血,達到柔肝、調肝的目的。但同時酸性也有收斂、固澀的特性。食用過多的酸性葯食反回而妨礙人體氣機的疏泄 。故飲食中少食酸性葯食,以免妨礙氣血運行。

驚蟄陽氣始動,全身的陽氣尚不充沛,寒冷葯食容易傷及人體陽氣之本。春季食用冷飲、寒涼水果之後容易腹痛、腹瀉,女性也容易引發宮寒,表現為痛經、血塊、停經等症狀。再則春季乍暖還寒,寒暖流交替頻發,氣溫波動答大,衣物添減頻繁,稍不注意則易受涼感冒。

與二十四節氣之驚蟄養生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