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儒家、道家、佛家各自養生主張
境緣無好醜,好醜在人心。養生不如養心。殺生短命報,吃肉多病報。不造十惡業,自然健康長壽。
如果一個人殺生吃肉,再怎麼鍛煉身體也無濟於事,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2、佛家,儒家,道家養生的聯系
您好,末學對三家之學是如此理解的,簡而言之就是 道以修身,儒以治世,佛以治心。佛家主張了脫生死,寂照涅盤,證得無上等覺,所修行其實不側重在養生上而是無生。養生只是修行中的附加品,不是佛家的主要目的,佛家重在煉心,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心的境界高了也能調節身體達到養生的目的。道家可以說是養生的專家,道家修行多是性命雙修,當然其間功夫偏於命功性功或其他的分支派系很多,撿特點的說下,一般都由明師教導,從先命後性的功法煉起,大家都知道的築基 起火 煉精化氣 煉氣還神 煉神還虛 煉虛合道或粉碎虛空的步驟來煉,其中煉氣還神以前的步驟都是命功以後的是性功,命即生生之本,生命。性即與生俱來本心本性是形而上的東西強名曰道。祖國醫學認為人身體上分布有十二經脈調節人體陰陽氣血的平衡十二經絡正常則人體正常無事否則輕則生病重者夭亡,一般的吐納導引,健身運功多是只能調節十二經脈達到衛生的目的是談不上養生的,養者有滋養,增加的意思在裡面,道家命功起修煉的不是輸通十二經脈,其命功的目的是打通能夠調控十二經脈及生命的奇經八脈,奇經八脈在中醫上也提到,但其病理就沒有記載了,所以道家有言,凡夫只能用十二經脈,而仙家則能開通運用奇經八脈。具言開通八脈的高道是不會生病的還能控制生死,其他一些簡單的道家功法比如八段錦,太極拳等多是道之末梢只能調節十二經脈的,沒有道家內丹功法超脫,所以說道家是養生的權威,其養生方法道藏中數不勝數!儒家養生直接談的很少都是融會於生活規律之中,時時保持君子之風,儒雅姿態則心自凈,氣自伏。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有點中國佛教禪宗的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的意味!其養生代表應該是孔子教顏回的心齋方法但亦出在莊子的筆錄上面,所以儒家的養生是從行往座立飲食起居上調節的相對佛道兩家不是很方便。佛教進入中國後與道儒都有融通,各家學說有其特點但又互相可以印證,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
若講其三家養生學說的聯系其清靜是共同特點,佛道的慈悲度世與儒家出世平天下的思想有一點點相同亦有所其別,各有各的特點又互相吸取對方優良特長,強而分別亦不能全一家之言,混沌不分又各有千秋。言多必失,還請海涵!
3、儒教的養生理論是怎樣的?
儒家之教是崇奉孔子學說的一大學派,其思想主要是以孔孟學說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成為歷代封建統治的思想支柱。儒教本不以養生為專務,然而其思想觀念及道德行為規范里也含有養生學的基本原則,同樣對中華養生學有深遠的影響。
「仁愛」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內容。一部《論語》,「仁」字的出現有百餘處,其含義之廣遠非僅僅是《說文》所謂的「仁,親也」的意思了,更深層的則是其所謂「仁者愛人」,也即「泛愛眾」。
儒家的仁愛思想也包括了孝悌、寬、信、敏、儉、恭、謙、溫、剛、毅、勇等道德行為規范,是將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修養作為自己的最高目標,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如《論語》所謂「仁愛」,要求做到「忠恕」,待人以寬,賜人以惠;對己則應「罕言利」,節儉而謙恭有禮。儒家的鼻祖孔子不僅對「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弟子顏回大加褒揚,自己也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也。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這種思想品行的修為,從養生學的角度來看,也屬於致壽之道。
所謂「仁者不憂」、「君子坦盪盪」以及「仁者壽」等,反映了「修身」與「長壽」之間的內在聯系。《春秋繁露》對此是這樣認識的:「故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凈,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其身。是且多且治。」
至於《孔子家語》中說「智士仁人,將身有節,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家乎」以及《孟子》中說:「養心莫善於寡慾」之類,則尤具有養生學的意義。
「孝悌」是儒家道德規范的又一項重要內容。諸如《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等說法,固然反映了忠孝的封建倫理觀,然而其中畢竟也有些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所尊奉的美德。
儒家所強調的「孝道」,主張對待父母尊長不僅要「養」,而且還要做到「敬」。孔子指出:「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世間皆以不孝為恥,從而在客觀上形成了尊老、養老的道德風尚。儒家影響所及,就是像張仲景、孫思邈等這樣的名醫方家也以「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為己任。壽親養老的論著更是層出不窮,養老之學蔚然大觀。唐孫思邈《千金翼方》有「養老大」「養老食療」等專論;宋元有《養老奉親書》、《壽親養老新書》等;明清有《壽世青編》、《壽養叢書》、《老老恆方》等等,對養生學的發展,尤其是對當今老年醫學的研究很有幫助。
儒家十分重視「禮儀」,包括治理國家的典章制度、各種禮節儀式等。儒家的「禮治」,是其施行德政的保證,十分繁瑣,而涉及日常生活起居、婚喪嫁娶的一些制度,同養生有較直接的關系。
如生活起居,尤其是包含衛生方面,《論語》談到了「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食不語」等等。
在睡眠方面,提出了「寢不言」以及「寢不屍,居不客」等等,這些認識是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
此外,《論語》還記載了康子饋葯而孔子以「丘未達,不敢嘗」為由拒服的故事,顯然當時對葯性不明的葯物未可輕用已有所認識。古諺有所謂「不服葯為中醫」者,也許就是從這里來的。
在婚姻嫁娶上,也有禮制。且拋開那些封建等級名分及繁文縟節的儀禮不談,孔子所說的「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交」(《禮記·哀公問》)以及「娶妻避其同姓」(《國語·晉語》)等,卻具有優生學的意義。
《論語·述而》載魯昭公娶呈國女為妻,魯、吳二國皆姬姓,昭公為飾其同姓通婚的非禮行為,將吳姬氏改姓名為吳孟子。於此可見「禮」的約束力之大,即使位居公卿者亦受其制約。
類似這種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近親婚配的陋習。在封建社會里男尊女卑,母系為了維持其家庭中的地位,時有採用中表聯姻方式,以獲得娘家的某些依靠。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又局限了「同姓不婚配」的優生意義。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行為准繩。所謂「中庸」,就是要求人們的行為和處事不偏不倚,「允執其中」;而禮則是衡量太過或不及的標准,此即「以禮節之」的意思。
《孔子家語·五儀解》所謂「勞逸過度者,疾共殺之」,便是中庸觀念在養生方面的具體表現。其影響所及,養生學中幾乎無不循為法式。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之「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淮南子·詮言訓》說「節寢處,適飲食,和喜怒,便動靜」,《抱朴子·釋帶》之「人復不可絕陰陽(指房事)……唯有得其弟子宣之和,可以不損」,乃至於明成全《養生四要》之「人食必兼味者,相因欲其和也。無放飯、無流啜者,節之禮,謹防其過也……苟不知節,心饜足而後止,則氣味之偏,其中和之氣傳之遲,斯成菀病之職」等等,莫不以其「允中」之道。
4、怎麼理解儒家修身養性法?
修身養性,指的是對性格的修煉。現代健康觀已從以往的身體無病,擴展到精神、心理以及社會的適應能力等諸方面。換言之,良好的性格也是考查你的健康質量的一大指標。人們總是對佛道醫武等養生之法津津樂道,而對儒家養生之法卻很少道及,陌生的很。其實,儒家養生法最貼近生活,而且直指人心,與佛道醫武有同有異,有其獨特之處。今就儒家的修身養性方法作如下詮釋。
德潤身仁者壽
儒家養生首重修心養德,認為具備仁德之心的人一定會長壽。即所謂「仁者壽」(《論語·雍也第六》)。那麼,什麼是「仁」呢?孔子說「愛人」。就是說只有內心充滿愛人之心的人才會達到「仁」的境界。「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第十二)。孟子也進一步證實道:「仁,人心也」(《孟子·萬章章句下》)。看來儒家的「仁」即人之本性,是愛心,是人心。
只有真正具備了愛心和真心的人,才會具備「仁」的美德。那麼,什麼又是「德」呢?儒家把人比作一棵大樹,德即樹之根,做人之根本,而財富只是樹的枝梢。「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大學·釋「治國平天下章」》)。根深才會葉茂,樹才會生長旺盛。品德高尚的人才會得到社會的贊許,世人的尊崇,才會獲得真正的財富,健康長壽。所以儒家認為「仁」為德本,德為人之本,這才是為人處世的原則。「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大學·釋「治國平天下章」》)。
有錢的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怎樣裝飾豪華的房屋,住得舒舒服服,但他們的內心卻是空虛的,而往往又為錢財而憂慮。而道德高尚的人心胸寬廣,性格開朗,做事光明正大從不做違心的事,自然心情愉悅,吃得下睡得著,所以身體自然就好。「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大學·釋「誠意章」》)。
水有載物包容之德,所以德行高尚的人往往以水為鑒,經常勉勵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夠胸懷大志兼善天下。山嶽巋然巍立氣勢雄偉,往往為具有大仁大德的人所鍾愛,只有大山那樣博大胸懷的人才能夠審時奪勢立於不敗之地。聰明的人經常活動,既鍛煉了身體又增強了大腦智慧,淡泊名利的君子都喜歡過恬靜悠閑的生活,無欲無求從不做有違道德的事,也不讓世俗煩憂的事來束縛自己。所以聰明的人總會心情愉快舒暢,沒有煩惱。
凡是胸中充滿愛心的人,能為社會和大眾作出貢獻的人,多做善事的人,一定會長壽。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第六》)。那麼怎樣才能達到「仁者愛人」之心而又能長壽呢?孟子說:一個人要努力保存自己的性善之心,修身養性加強道德修養,多干一些有益的事,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正確對待天命即自然發展規律,無論壽命長短都要有一顆平常心,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態才是修身立命的方法。「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地。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章句上》)。孟子又說:一個人的禍福不是無端而來的,是由於自己的作為而來的。善者自會多福,惡者多有禍事。所以一個人的禍福無不是自己招來的。「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孫丑章句上》)。
慎交友善養生
儒家不但重視自身修養,而且還提醒人們在交友和生活方面也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因為這些方面的負作用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精神面貌和身體健康。對於交友方面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要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實的人交朋友,與知識淵博見聞廣的人交朋友是有好處的。反之,與虛偽做作的人交朋友,與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與巧嘴利舌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第十六》)。
對於生活方面孔子也提出: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也有三種。把能夠經常得到調節生活的樂趣作為快樂。心胸開闊,不妒嫉別人的成功,把贊揚別人的長處作為快樂。把多交能辨是非、肯助人為樂的賢良朋友作為快樂。這是有益的。把喜歡驕縱放肆,不顧社會公德,任性妄為的行為視為快樂的;把喜歡縱情游盪,游手好閑,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行為視為快樂的;把喜歡徹夜宴飲,姿情縱欲,花天酒地,喪失道德的行為視為快樂的。
這些都是既損害於社會又損害於己身的行為。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論語·季氏第十六》)。孔子不但贊揚了一些有益社會,有益健康的優良作風。也痛斥了一些自私自利、虛偽狡詐的人和影響社會正常秩序的不良行為。警示人們那些該作,那些不該作。只有懂得有所不為,然後才能有所作為。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孟子·離婁章句下》)。
儒家不但重修心也重修身,修心為養性,修身為立命,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發揮聰明才智,所以修身養性二者不可缺一。因此,孔子認為人一生中有三件大事要時時警覺。年輕的時候血氣尚未穩定,要警覺貪戀女色,要惜精保命愛護身體,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壯年的時候血氣方剛,精力旺盛,要警覺爭強好勝,不要為一些小事就吵吵鬧鬧,甚至拳腳相向,於己於人都不好。年老了血氣衰退,應警覺貪得無厭,要常懷平常心,不計得失,經常保持心理平衡,心情暢快,精神愉悅,這樣才能健康長壽。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第十六》)。為什麼古代得道的人能夠健康長壽,是因為他們注重養生,因而長壽,能夠長久地享受人間快樂和美味。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他們能早樹立節欲長生的觀點,懂得愛護身體,愛惜精力,所以精力不會枯竭。
人和大自然都是息息相通的,雖然萬物形態各有不同但它們都和人類是相互感應溝通的,是相互倚持共同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所以,古代修身養性的人和治理天下的人都效法天地。「古人得道者,生以壽長,聲色滋味,能久樂之,奚故?論早定也,論早定則知早嗇,知早嗇則精不竭……人之與天地也同,萬物之形雖異,其情一體也。故古之治身與天下者,必法天地也」(《呂氏春秋·情慾》)。
孔夫子不但注重精神修養和形體修養,而且對起居飲食也非常重視。他喜歡做工精細的食品,對菜餚要求刀工嚴格,肉絲要切得細而勻稱,一是要達到形、色、味俱佳。這樣能增加食慾,使人看得滿意吃得香。
對於放久而腐敗變質的食物絕對不吃,對變了色有異味的食物不吃,對烹飪不得法達不到食用要求的不吃,對過了時降低了菜餚質量的不吃,對不按規格要求胡亂取用的肉不吃,對主菜和調味品不配套的不吃,在宴席上要少吃肉多吃主食,能飲酒但不可喝醉,從集市上隨便買來的酒和熟肉不吃,雖然席上佐料還有但不貪吃以適度為好。「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論語·鄉黨第十》)。
他還認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與養生有關的地方,不但要對飲食提出高要求,而且對睡覺姿勢和衣著梳妝也要符合保健要求。如睡覺時不要長時間仰面朝天躺著像死人一般,這樣對內臟運化活動和呼吸都有障礙,會造成不良後果。正確的姿勢應以側卧為宜而且以右側卧為佳。這樣不會使心臟受壓,呼吸也正常。再者在家中應全身心放鬆,給自己一個自由自在的空間,這樣有利於健康。「寢不屍,居不容」(《論語·鄉黨第十》)。
人與天同心誠則靈
那麼怎樣才能進入養生的最佳要求和狀態呢?首先需要有歡欣的情感即心情愉悅,心靜意寧。而這種情感產生於平和的心情,而平和的心情又產生於道,這個道就是大自然。所以我們要接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它雖然是看不見聽不到的而又無法形容它的形態,可是它確實存在的。
如果能和這個「道」也就是大自然融為一體來修身養性的人,一定會免除災禍,終享天年,保全天性。「歡欣生於平,平生於道。道也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不可為狀。有知不見之見,不聞之聞,無狀之狀者,則幾於知之矣……能以一治其身者,免於災,終其壽,全其天」(《呂氏春秋·大樂》)。要達到這個境界首先要有誠意,心誠才能心思端正,只有心思端正而後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除了端正內心和具備誠意外,還要認識明確,而達到認識明確的方法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學·經文章》)。所以只要有一顆真誠的心去認真思考研究並親身體驗,才會明白其中之奧秘,才能達到「終其天年,保全天性」的效果。
5、儒家養生思想是怎樣的?
儒家的養生思想,是極寶貴的百養生經驗,因而為歷代養生家所遵循度。時過千年,仍有其實用價值。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養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問息」。這種思想形成了一個靜動結合的思維方式答,貫穿在中醫養生學發展過程中。「仁版者壽」、「智者壽」、「欲而不貪」是儒家在養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權。
6、武術與儒家,道家的關系分別是什麼??
武術是中華文化文明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武術具有深刻精妙的中華民族文化特點。
凝練的說傳統文化對武術有影響的就是道、儒以及墨三家。俠的概念最初是分精神俠士(儒俠)和行為俠士(墨俠)的,後來天下一統,三家互通,俠就有了「為國為民」的崇高追求和「古道熱腸」、「功成身退」的精神境界。這其中就含義重大了,把道、儒、墨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首先武術的技擊性是明顯墨家的,養生性是明顯道家的,而精神層面是以儒為主,兼和道、墨兩家。
武術具備剛健有為的民族精神,重視和諧,講求形神合一、內外兼修,注意思維方式。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道文化。
7、儒教的養生功
介紹一種儒家養生功——易華養生功
《易百華養生功》是一種儒家養生功法。中國的三大教派,唯儒教是入世修煉,其它兩大教派(道度教、佛教)則是出世修煉。孔子在《大學》里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種次第,最終是平天下。所以儒家是以治世為宗旨的學派,它的養生修持功夫也是為平問天下而作的基本准備。三大教派在修持中答都有很好的健身作用,也能激發人體的一些超常能力,也就是現在人說的氣功和特異功能。但是儒家只以治國平天下為專正道,其它的副產品(佛、道所說的神通、法術)則視為旁門左屬道,只在修持中感悟,並不正面示人。這就是儒家功法多不為今人所知,傳世不多的原因所在。
http://www.szyswh.com/newsInfo.aspx?id=202
8、儒教的養生理論與養生方式是什麼樣的?
儒家之教是崇奉孔子學說的一大學派,其思想主要是以孔孟學說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成為歷代封建統治的思想支柱。儒教本不以養生為專務,然而其思想觀念及道德行為規范里也含有養生學的基本原則,同樣對中華養生學有深遠的影響。
「仁愛」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內容。一部《論語》,「仁」字的出現有百餘處,其含義之廣遠非僅僅是《說文》所謂的「仁,親也」的意思了,更深層的則是其所謂「仁者愛人」,也即「泛愛眾」。
儒家的仁愛思想也包括了孝悌、寬、信、敏、儉、恭、謙、溫、剛、毅、勇等道德行為規范,是將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修養作為自己的最高目標,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如《論語》所謂「仁愛」,要求做到「忠恕」,待人以寬,賜人以惠;對己則應「罕言利」,節儉而謙恭有禮。儒家的鼻祖孔子不僅對「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弟子顏回大加褒揚,自己也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也。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這種思想品行的修為,從養生學的角度來看,也屬於致壽之道。
所謂「仁者不憂」、「君子坦盪盪」以及「仁者壽」等,反映了「修身」與「長壽」之間的內在聯系。《春秋繁露》對此是這樣認識的:「故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凈,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其身。是且多且治。」
至於《孔子家語》中說「智士仁人,將身有節,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家乎」以及《孟子》中說:「養心莫善於寡慾」之類,則尤具有養生學的意義。
「孝悌」是儒家道德規范的又一項重要內容。諸如《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等說法,固然反映了忠孝的封建倫理觀,然而其中畢竟也有些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所尊奉的美德。
儒家所強調的「孝道」,主張對待父母尊長不僅要「養」,而且還要做到「敬」。孔子指出:「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世間皆以不孝為恥,從而在客觀上形成了尊老、養老的道德風尚。儒家影響所及,就是像張仲景、孫思邈等這樣的名醫方家也以「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為己任。壽親養老的論著更是層出不窮,養老之學蔚然大觀。唐孫思邈《千金翼方》有「養老大」「養老食療」等專論;宋元有《養老奉親書》、《壽親養老新書》等;明清有《壽世青編》、《壽養叢書》、《老老恆方》等等,對養生學的發展,尤其是對當今老年醫學的研究很有幫助。
儒家十分重視「禮儀」,包括治理國家的典章制度、各種禮節儀式等。儒家的「禮治」,是其施行德政的保證,十分繁瑣,而涉及日常生活起居、婚喪嫁娶的一些制度,同養生有較直接的關系。
如生活起居,尤其是包含衛生方面,《論語》談到了「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食不語」等等。
在睡眠方面,提出了「寢不言」以及「寢不屍,居不客」等等,這些認識是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
此外,《論語》還記載了康子饋葯而孔子以「丘未達,不敢嘗」為由拒服的故事,顯然當時對葯性不明的葯物未可輕用已有所認識。古諺有所謂「不服葯為中醫」者,也許就是從這里來的。
在婚姻嫁娶上,也有禮制。且拋開那些封建等級名分及繁文縟節的儀禮不談,孔子所說的「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交」(《禮記?哀公問》)以及「娶妻避其同姓」(《國語?晉語》)等,卻具有優生學的意義。
《論語·述而》載魯昭公娶呈國女為妻,魯、吳二國皆姬姓,昭公為飾其同姓通婚的非禮行為,將吳姬氏改姓名為吳孟子。於此可見「禮」的約束力之大,即使位居公卿者亦受其制約。
類似這種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近親婚配的陋習。在封建社會里男尊女卑,母系為了維持其家庭中的地位,時有採用中表聯姻方式,以獲得娘家的某些依靠。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又局限了「同姓不婚配」的優生意義。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行為准繩。所謂「中庸」,就是要求人們的行為和處事不偏不倚,「允執其中」;而禮則是衡量太過或不及的標准,此即「以禮節之」的意思。
《孔子家語·五儀解》所謂「勞逸過度者,疾共殺之」,便是中庸觀念在養生方面的具體表現。其影響所及,養生學中幾乎無不循為法式。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之「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淮南子·詮言訓》說「節寢處,適飲食,和喜怒,便動靜」,《抱朴子?釋帶》之「人復不可絕陰陽(指房事)……唯有得其弟子宣之和,可以不損」,乃至於明成全《養生四要》之「人食必兼味者,相因欲其和也。無放飯、無流啜者,節之禮,謹防其過也……苟不知節,心饜足而後止,則氣味之偏,其中和之氣傳之遲,斯成菀病之職」等等,莫不以其「允中」之道。
9、儒家和武術有什麼關系
中華武術的文化理論體系不斷完善。長期以來很多武術愛好者在不斷挖掘推廣。我認為儒家的仁、和、禮、中庸等道德文化的加入,有利於完善中華武術的文化理論體系,促進武術理論的縱深發展。 儒家思想對武術技術風格、門派行為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10、儒家養生思想是什麼?
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
強調精神調攝 《禮記·緇衣》說:「心以體全,亦以體傷」。養心與養形是養生的重要內容,然而精神與形體之間,具有統帥支配作用的是精神。養生首先要強調精神調攝,而最好的方法是減少物質慾望,即所謂:「養心莫善於寡慾」(《孟子·盡心下》)。人生存在著慾望是正常的,然而只能在社會許可的條件下實現慾望,不可有過分地要求,這就需要遵循「禮」的原則。正如《論語·顏淵》中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還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行則從禮、君子三戒等內容,即為寡慾。儒家關於精神調攝的原則,在中醫養生學思想中得到了闡發和應用。
二
注意身體護養 這也是儒家養生思想的一個方面。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時、勞逸適度、飲食有節等,是護養身體的基本原則。反之,如果不注意這些原則,「寢處不適,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這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三
倡導飲食衛生 孔子對於飲食衛生十分重視,為了保證身體健康,他提出了飲食保健的原則,即《論語·鄉黨》中所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飲食精,則營養豐富,膾宜細,則味道美,可增進食慾,有利於消化吸收。並且,提醒人們一定要食新鮮、清潔的食物,以防止疾病的發生。他指出:「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則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貪。」強調了食品要精細、烹調要得當,進餐要定時,經久變味、腐敗發臭的食物不宜食用等飲食衛生要求。同時,也提出了調和飲食五味,要順應四時的原則。
儒家的養生思想,是極寶貴的養生經驗,因而為歷代養生家所遵循。時至今時,仍有其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