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運動養生綜述

運動養生綜述

發布時間:2021-04-18 04:57:27

1、運動養生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能量守衡,運動需要消耗,那麼運動後身體要恢復,都要能量,所以運動不能過了。免影響恢復得不賞失。運動一般強度的情況下,30~45分鍾比較適合。

生物時間規律,就一般人而言,每周三次比較合適。每周三~五次參加各類運動也在正常范圍。但一周最少有一天是休息的。當然每天的短時間的健身操、休閑的太極之類可以不算。
如果對訓練效果要求不高,隔天運動,是目前運動健身比較提倡時間安排。但像運動員,專項訓練員是例外。

停滯退化與刺激生長。如果人不去運動,不去接觸外界,就算有充足的營養,人也不會長大多少,身體各項機能會在對抗大自然中慢慢失去作用,最終被自然淘汰。就像久不說話,幾年後就真不會說話了,因為聲線退化了。
鍛煉能夠維持機體的水平,足夠的鍛煉能讓身體得到刺激,為了適應這種壓力,機體會在鍛煉中不斷增強,在這種壓力下生存下來。鍛煉能增長肌肉,增強體質就是體現在這。鍛煉是相對身體而言的,並不是相對於之前自己的訓練量而言的。

生物適應。像有的人去到一個新的地方,各種水土不服;像有的人剛來於球場,剛好有個人要下來,他就上去比賽了,結果一分鍾不到,他被換下來了,有扭傷的、拉傷的。。;像有的人跑完100米短跑下來之後,累得躺了下來,感覺是沒錯,但最嚴重的結果就是躺著再沒起來了。。。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中間是有個過度的。運動也行,處理事情也好,要做好准備,做好過度處理。

2、有關於運動養生和保健養生區別的論文

?

3、什麼樣的運動方式最養生?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運動養生都會選擇跑步,但跑步的效果卻不是最佳的,因為跑步是只流汗,而流汗會使你的身體處於一個缺水的地步,如果不及時補水,你的身體會因為缺水而造成一點傷害。並且跑步對膝蓋是有傷害的。

人們總說減肥要跑步,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跑步姿勢將你身體中的水分揮發出來,這樣短時間內可能會減去身體里水的重量,但脂肪的重量,人就沒有變。最養生的運動方法應該是散步,並且可以倒著走,這樣的話有利於你的腰,因為政治走勢三幺的,並且散步的話不會脫水,也可以使你體內的能量進行消耗,也可以達到一個養生減肥的效果。

並且非常不介意飯後就去跑步,這樣對胃也是有傷害的,然而飯後散步還是挺好的,這樣有利於未來消化你所攝入的食物。最好在運動完之後,做一做瑜伽來放鬆身體。因為瑜伽的成本低,在室內就能做,只要一個瑜伽墊就行了,並且在運動之後做瑜伽是對身體的一種最大的放鬆,能夠充分的達到養生健身的效果。所以說可以將這兩項運動結合起來,也就是散步和養生的瑜伽。

一個能通過舒緩的運動逐漸的幫助你改善你的體質與減去身體里多餘的能量。另一個則可以幫你放鬆身心,達到身體最放鬆的狀態,這是還有關於心靈養生的。所以將散步和瑜伽兩者結合起來,是最佳的養生方法。

4、運動養生的原則是什麼?有哪些優點

運動養生的特點

講究循序漸進的鍛煉,養生式運動;講究身心的統一鍛煉(修煉),注重身、心的整體性調控;能逐步改善和增強內臟功能。運動養生是通過提高人體身心調控能力,平衡、協調統一人體內外環境,運用主動調節方法激發生物體自我修復能力,從而改變不良體質狀態,提高身體素質,達到強身去病、延年益壽的效果!對生活、工作和個人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人是由身心兩部分組成,中醫對人體的健康講究平衡,守中。一般運動多為肢體的運動,而運動養生是運動和養生的結合,注重身體和心理的整體修煉,涉及到人體各個方面的調控能力,比如人與環境的調攝、飲食營養的調攝、脾胃消化的調攝、心腦血管循環的調攝、代謝排泄系統的調攝、內分泌的調攝、行為習慣的調攝等等,涉及到運動、養生保健的方方面面。

運動養生的方法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打開人體通道,促進氣血循環,改善消化吸收、新陳代謝,促進營養物質轉化為能量,滋養五臟六腑,從整體修復健康,所以說,運動養生是人體健康的催化劑。

運動養生要求人們更關注自身的變化,關心自身的平衡健康,需要人們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識和技能,因而運動養生的過程可以主動和被動地讓參與者了解學習更多的養生知識,只有掌握的健康知識和技能越多,我們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健康,主導自身健康,所以說運動養生是大眾健康、醫療保健的最好途徑!

運動養生也是實施中醫學倡導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疾病預防醫學的最好途徑,所以過去歷史上的很多著名中醫也是養生家,如華佗、孫思邈、張仲景等等!所以,運動養生的方式從古到今在人們的健康工作中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傳統運動養生的特點

(1)以中醫學理論指導健身運動所有的傳統身法都是以中醫的陰陽、臟腑、氣血以及經絡等理論為基礎。運動養生的基本要點為養精、練氣、調神,以動形為其基本鍛煉形式,並用整體觀念說明運動健身中形、神、氣、血、表、里的協調統一。此外,養生運動中,運動的虛、實、動、靜皆以陰陽理論為指導,運動的屈伸、俯仰則受開闔升降的指導。可見,健身運動的每招每式,都與中醫理論密切相關。

(2)注重意守、調息和動形的統一運動養生強調意守、調息、動形的統一,即意念、呼吸及軀體運動三者間的配合。意守指意念專注;調息指調節呼吸;動形指形體運動,統一是要達到形、神一致;意、氣相隨;形、氣相感,使形體內外和諧,動、靜得宜。這樣才能起到養生、健身的效用。

(3)將導引、氣功、武術、醫理融為一體。千百年來,人們在養生實踐中得到了許多寶貴經驗,形成了融導引、氣功、武術、醫理為一體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養生方法。源於導引氣功的功法有五禽戲、八段錦等;源於武術的功法有太極拳、太極劍等。但是無論哪種功法,運用到養生上,都講求意守、調息和動形,都是以暢通氣血經絡、活動筋骨、和調臟腑為目的。將諸家之長融為一體,是運動養生的又一大特點。

道教運動養生的特點

在生物界,特別是人類的生命活動具有運動的特徵,這是我們的祖先很早就認識到的,因而自古以來道教養生家們就提倡運動保健。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體育運動就已經出現並被作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莊子》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己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這說明,當時運用導引等方法來養形健身的人已經為數不少了。

道教運動養生觀以形神兼養為理論基礎。神為形之主,欲全其形,先在理神。包括生命機能和精神意識在內的神是人形體的產物,它一方面調控著生理活動的信息指令,使生命活動得以正常進行;另一方面接受外來刺激,產生精神思維活動,指揮神經系統,保證人在社會與自然場中做出適當的反應。因而神在人體中起著積極的主導作用,養生首重養神。道教運動養生便是針對神氣的主導地位和特性,通過清靜內守,保養精神,維持健康無病的完好狀態。

形為神之宅,養生也必須保形。形體是生命活動的宅宇,生命活動必依附於形體而存在。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也就是說,人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首先形成組織器官,然後產生生理功能,最後產生精神意識,精神並非直接源於精氣,而是產生於形體。基於形體不僅產生了生命機能和精神思維,而且形體還決定著精神的狀態。人通過活動肢體,舒展筋骨,使氣血流通,讓形體得到調養,才可使神有所依,方能養生保壽。可見,形神可分不可離,形俱而神生。只有形神兼養,方可實現人體生命機能的整體優化,這是健康益壽的前提和基礎。

神屬陽,在生命活動中易動而耗散,因此養神應以靜為貴;形屬陰,易靜而少動,所以需要養之以動。以動養形,以靜養神,動靜結合,可達形神兼養之目的。陶弘景亦論:能動能靜,可以長生。道教運動養生提倡以養神為核心的形神兼養,養形之動決不是單純的動,盲目的動。凡有效的形體之動,必少不了精神之靜的制約。在運動當中,意識的專注、身心的放鬆、神情的自然寧靜是至關重要的,其一招一式必符合規律之轍,體現沉靜輕靈之意;而靜在形體運動中也並非靜如止水,而是暗寓著動,潛存著精神意識的合理運動,並引導著形體運動的外在變化。動中寓靜,靜以御動,動以養形,靜以養神,動靜結合,形神共養,此乃道教養生運動的奧妙之所在。

動以養形,以引導行氣為重點。導氣可令和,引體可令柔,氣和則體柔,長生乃可求。通過導引行氣等運動鍛煉形式,呼吸精氣,流通營衛,舒筋健骨,滑利關節,可達強身祛病之功。導引之術,源遠流長,形式多樣,包括呼吸運動、肢體運動、器械運動和仿生運動,主要表現為形體導引和意念導引兩大類。形體導引強調外部肢體的活動,以動肢節、舉手足、搖筋骨、按皮肉等形式,使經絡氣血得以暢通,屬動工一類。意念導引注重以意導之,以心引之,以意領氣,也稱為經絡導引,包括以任督二脈為主線的小周天導引法和全身經絡遍導的大周天導引法,屬靜功一類。

動以養形的作用在於防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氣,動之使百官氣暢,閉之使三宮血凝,實為養生之大律,祛疾之玄術。動以養形以輕便易行、有益身心為原則,以不損不傷為前提,也不必拘於形式,可有選擇性地進行一種或幾種方法的練習。道教養生家強調運動量和運動強度要適可而止,應於自身相得為度。葛洪在《抱朴子內篇·極言》中說:「養生之方,唾不及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久,卧不及疲。……不欲甚勞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車走馬,不欲極目遠望。」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教誡篇》稱:「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視、久聽……能中和者,必久壽也。」孫思邈說得更明白:「養生之道,無作博戲強用氣力,無舉重,無疾行」,「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這一適度活動的觀點,極大地促進了道家各種導引術和內煉方法的發展,至今仍具有極高的養生健身價值。

5、每天堅持運動養生,那麼健身的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於那些每天都堅持運動來養生的人群而言,最需要注意的是在健身過程中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避免身體在健身過程中受到傷害。養生應該以保障身體健康為前提條件下進行,而且養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我們不可能僅僅通過一兩天的養生運動便達到健身的效果。因此我個人覺得那些堅持養生運動的人應該格外注意下面這些情況:

(1)在堅持運動養生的路上,首先選好自己所喜歡的運動項目。我們在選擇運動項目時候,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比如身體某些部位以前受過傷,就盡量避免選擇需要長期運動這個不部位的運動。在選擇運動項目的同時,還應該考慮自己運動是否方便參加,以運動場地廣泛存在最為合適。

(2)在選擇好運動項目以外,還需要我們學習這項運動的技巧,掌握運動要領才能避免運動過程中對身體造成傷害。當我們選擇一項運動時候,不僅僅是因為興趣愛好,還應該對這項運動有著充分的了解和認識。了解這項運動的禁忌事項,了解運動的每一個細節。

(3)運動養生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鍛煉,而不是通過一天的超負荷鍛煉來達到養生目的。很多人會在養生路上陷入一個誤區,就是一次進行大量的食補、運動便能夠達到養生的效果。殊不知養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的鍛煉才能夠達到最終的目的。

6、運動養生方法有哪些

運動養生方法:

1、護發: 頭發是人體健康與否的標志,頭發是否烏黑、潤澤、柔韌、茂密,與血、腎、腦有密切關系。因此,除生活上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情緒上保持開朗豁達、從容樂觀;飲食上注意營養以外,還應經常梳梳發,按摩幾下頭皮。隋朝的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說:「千過梳頭,頭不白」。明代《攝生要錄》也講:「發多櫛,去風明目,不死之道也」。櫛就是梳頭發,多梳發能清頭明目,疏通血脈。具體方法是,每日早中晚,以十指代替梳子,自額骨兩眉內梢處抓起,經發際、前頂、頭頂到後腦發際處,由前往後反覆數十次至百餘次,若能堅持數年之久,能使白發變黑,稀發變密。
2、叩齒: 自古以來,中醫就非常注意保護牙齒。「齒者腎之標,少長別乎此,盛衰見乎此也」。說明牙齒與人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強弱關系密切。固齒首先要護齒。唐代《千金要方》講:「食畢當漱口數過,令人口齒不敗口香」。主張飯後要漱口。元代《飲膳正要》說:「清旦用鹽刷牙,無齒疾」。則比漱口又進了一步。但這些均是口腔衛生護齒法,比護齒更要緊的還在於保健叩齒固齒。晉代的葛洪講:「清晨叩齒三百過者,永不動搖」。隋代巢元方也說:「雞鳴時,常叩齒,三十六下。長行之,齒不蠹蟲,令人齒牢」。其方法是,清晨或睡前,口唇輕閉,然後上下齒有節律地互相輕輕叩齒。至於叩的次數多少為善,當因人而立,大可不必拘泥古人之說。常叩齒可使牙齒堅固,促進消化,預防牙病。
3、健腦: 中醫認為:「腦為神之本」,「腦為元神之府」。「神」,中醫指人的精神思維活動。因此健腦養生目的在於保持「神明」(思維)的健康。但是,腦與腎的關系密切,腦的思維活動敏捷與否,依賴於腎精的充養。中醫有「腎主骨,生髓,通於腦」,「腦為髓之海」之說,就說明能善養腎精者,才能健腦全神,推遲人腦的衰老。顯然,這里又強調了節欲保精的重要性。其次,用腦要適宜。漢代的司馬遷曾說:「精神不用則廢,多用則疲」。若善於用腦,則可提高智能,使思路敏捷,至老也神清智聰;過於用腦,情志刺激過度,則精神思維紊亂,促人早衰。再有,食補與葯補也是中醫所強調的健腦措施之一。一般多用魚肉禽蛋以養血補髓;用核桃、黑芝麻、桂圓肉、大棗等以益智寧神;用腎氣丸等補腎固精。後人曾據古今中醫文獻,編制一套簡便易行的腦保健操,分吐納、梳發、揉太陽穴、拿肩、摩面(臉)等教節,因限於篇幅而不細述。
4、摩腿洗足: 步履穩重、行走從容不迫與否,是衡量老人健康與衰老的表現。欲話說:「人老腿先老」。因此,古人比較注重腿腳的活動和護養。腿腳活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早晚飯後散散步,能起到活血通絡,活動關節,助脾消化,強健腿足的作用。其次是腿腳按摩法,有以下幾種方式:
1「乾洗腿」。即以兩手抱緊一側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腳踝,然後回摩到大腿根。此法可增強步行能力,預防下肢靜脈曲張、水腫及腿部肌肉萎縮。
2扭膝。兩腳並攏,屈膝微下蹲,雙手掌置膝蓋上,膝部作前左後右圓圈運動20~30次,可防治膝關節疼痛,恢復下肢疲勞。
3扳足。坐床上兩腿伸直,低頭並身體前傾,以兩手扳足趾30次,能練腰腿,強腳力。
4搓腳心。指搓腳心湧泉穴,有滋腎益陰,鎮靜安神的作用。先將兩手掌搓熱,然後搓兩腳心各100次,以腳心感到溫熱為佳。另外,每晚入睡前用35℃水泡沫腳20分鍾。

與運動養生綜述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