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要學哪些基礎

養生要學哪些基礎

發布時間:2021-04-16 14:29:17

1、學養生知識要學一些什麼?

1、按時休息

生活節奏的加快,讓很多人都處於忙碌的狀態。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感覺到累了才去休息。其實,從健康養生知識的角度去講的話,這時休息已經為時過晚了。因為,當人感到累的時候,疲乏已到相當程度,這時候休息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消除疲勞的。過度的疲勞會為疾病留下了隱患的。而工作一段時間就稍稍休息一會,注意勞逸結合,不僅會很快消除疲勞的感覺,還能夠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哦,人體的陰陽氣血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調整。

2、按時喝水

口渴了,這是提示體內缺水已比較嚴重,這時候再補充水就比較晚了。據調查結果顯示,有經常飲水習慣的人,其患便秘、尿路結石者會明顯少於不常飲水的人。而且,經常喝水還對心肌梗死和中風等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哦。因此,老年人、高血脂、動脈硬化、血液稠、冠心病和中風病人,以及對水相對需要的孕產婦、青少年和嬰兒,應該養成一個經常飲水的習慣哦。

3、按時鍛煉

健康養生知識的比較廣,不知道你有了解到了哪些。其中按時參加體育鍛煉也是健康養生知識的一部分。我國近年內,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和骨質增生等老年病已呈年輕化趨勢,即青壯年患者在日益增多,青年脂肪肝患者的大量增加更是嚇人,這些都與他們不參加鍛煉、吃得過多和經常喝酒有密切的關系。所以,青年人應該多加註意自己的生活方式,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每天按時鍛煉,對健康大有裨益。

4、早起早睡

「早起早睡,與雞俱興」。早睡的話可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的話可舒達陽氣。現代科學研究也證實,秋天的話適當早起,這樣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同時起床時不宜過急,可以適當懶床幾分鍾哦,舒展活動一下全身的筋骨,這對預防血栓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腦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的發病率非常高,發病的時間大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這是因為人在睡覺的時候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了,這就是血栓容易形成的緣故。

說到健康養生知識,吃的當然是少不了的。學會養生還要懂得營養的搭配。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年老胃弱的人,可採用早餐吃粥法來益胃生津,如銀耳冰糖糯米粥、百合蓮子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等等。另外,還應該多吃一些酸味的果蔬,盡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這樣對護肝益肺是大有好處的。

秋天的氣候比較乾燥,這時人體肌膚內的水分蒸發的比較快,容易使人出現肌膚乾裂、咽喉燥痛、皺紋增多、大便秘結等多種症狀。因此,預防秋燥是重要的秋季養生保健原則。

2、養生觀的理論基礎有哪些?

在理解人與自然界的關繫上,主張人與自然的調和、協和、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在易學說、儒家學說和道家學說,都有「天人合…」的理論觀念,即使馬克思主義理論也不排斥「天人合一」觀。這說明天人合一養生觀是有深厚的理論底蘊的。

1.易學的天人合一理論易學認為,人與天地宇宙(簡稱「天」)有著深刻的統一性,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人的道德、養生以及其他一切社會生活,都應當與天相應相通。《文言傳·乾》日:「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這里所說的「鬼神」,與《系辭上傳))「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中的鬼神同義,指氣往來屈伸之運化。按照《周易》,人的品德、意志和實踐都必須在遵從天地之道,與天運相合的基礎上,充分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才有可能獲得成功,達於理想之境。所謂「天地設位,聖人成能」(《系辭下傳》),就是要人們認識天地,參贊天地,成就天地化育萬物的功能,亦即後來道教所說:「每當天地交合時,奪取陰陽造化機。」只要人掌握了自然法則,就可以改變自然所給予的東西,創造出奇跡。

中國文化中的所謂養生,決不是一個單純生理學的、醫學的或自然科學的概念,也決不僅僅是為了健康長壽。養生同時就包含著道德以至治世。在易學和中國哲學看來,養生、修德、治世相互制約,相互促進,而且就是同一過程。因此,天人合…既是易學、哲學的理論,也是極為重要的養生理論。2.傳統醫學的天人合一理論我國傳統醫學也主張天人合~,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黃帝內經》繼承了《周易))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把人體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在觀察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時,主張不能儀僅孤立地著眼於人的肌體本身,而應看到人與自然界存在著的有機聯系。《黃帝內經》說:「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索問·氣交變大淪》)也就是說,只有像「周易》所闡明的把天道、地道、人道相互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觀察,才能正確地把握醫道。由於《黃帝內經》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因而特別強調天時物候的變化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並一再指出,要想正確把握人體病情的變化,必須首先做到「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素問·八正神明論》)把正確掌握日月星辰、季節氣候的變化,看作是正確把握人體生理病變的前提條件。中國傳統醫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認識到人的肌體與天時氣候的變化密切相關。天時氣候的反常和交互影響,會引起人的肌體的適應性的變化,因而常會因此引起各種病變。這種它化乍看難以捉摸,但又是:仃規律可循的。這是rl{11臼傳統醫學中樸素的唯物滄觀點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它使中國傳統醫學一開始就避免了那種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片面的機械的方法。《黃帝內經))強調用的「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來考察人體生理病理的方法,奠定了中國古代醫療氣象學的基礎,作為指導臨床辨症論治的重要參考依據,體現了中國傳統醫學「法天則地,合以天光」的獨特風格。西漢嚴君平著《老子指歸》中還詳細地闡述了天人合一的基礎。他說:「由此觀之,天地人物,皆同元始,共一宗祖,六合之內,宇宙之表,連屬一體,氣化分離,縱橫上下,剖而為二,判而為五。或為白黑,或為水火,或為酸鹼,或為徵羽,人物同類,或為牝牡。」「人主動於邇,則人物應於遠。人物動於此,則天地應於彼。彼我相應,出入無門,往來無戶,天地之間,虛廓之中,遼遠廣大,物類相應,不失毫釐者,同體故也。」道教對「天人合一」的認識非常深奧,這里不多贅述,簡單地說,道教的「天人合一」阱究的是人是自然的一個部分,人應返璞歸真,順其自然。

3.儒家學說的天人合一理論儒家強調「天道」與「人道」或「自然」與「人為」的合一。戰國時由子思、孟子提出「天人合一」理論。此後,儒家的一代代弟子們便從「理」、「性」、「命」等方面來淪證。儒家「天人合一」觀念,其本義並非直接時論人與自然的關系。

在認識淪上,儒家以「主客二分」為前提強調「天人合德」的價值觀,講究人對於自然萬物在精神價值上的統一,以「兼愛」來解決人與自然的對立,在承認人與自然差別的基礎上,把人類之愛推之於自然萬物,從而以博愛主義將人道主義與自然主義統一一起來。如《禮記》提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本於天,修道為教化,天命、道德、教化相通。又謂「禮也者,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天地神人合一而成「禮」。《中庸》所講的「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也即在價值上實現人與天、地的三者合一。

對人體的健康與養生而言,儒家的「天人合一」觀,一是要注重人改變事物發展的能動性;二是要注重人的精神價值,以「仁」、「博愛」取得內外的和諧,表現了法天與順民、明道與事功、心性與性理、仁政與理義等復雜的協調關系。

4.天人合一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排斥「天人合一」觀念。在理解馬克思關於人類與自然界的關系時,有…種片面的觀念一直影響我們正確地理解,這種觀點就是:「人類是大自然的主人。」這是片面地擴夫人作為自然存在物的地位和能力,對人類所具有的能動性和創造力進行妄自尊大的理解。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原意,近年來來自自然界對人類的巨大影響也證明:我們不可能完全掌握和控制大自然。辯證唯物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觀點就是「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具有艤重屬性,即:人的自然屬性與人的社會屬性。作為個體的人是自然存在物,它與自然界的關系應具有能動性與規律性的統一。

既不能誇大人的能動能力,也不能誇大人在大自然面前的軟弱無力。在論述共產主義時,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給我們指出:「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表現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它是歷史之謎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理解,我們不難看到,這里說的「人類和自然界的矛盾的解決」,就是到了共產主義,自然界已不再是人類的一種異己力量。而自然界對人類來說,則如恩格斯所說的,自然界已通過人類實現了「自我意識」,從而實現了「自我改造」;而從人類來看自然界,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和改造已經達到了與自然渾然一體的程度,就是說,人類的自身自然和對象自然都與人類的本性融為一體了。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給我們描述的共產主義,人與自然是和諧的統一體。僅以此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並不排斥「天人合一」觀。

除此以外,如果從系統論和控制論等現代哲學理論的觀點理解,人類作為自然界大系統中的一個環節,作為自然控制的一個動力,「天人合一」的觀念對客觀理解和認識我們自身,達到人與自然科學合理的統一,都將有著積極的意義。

3、養生要怎麼學

養生是多方面的,有飲食養生、運動養生、經絡養生等,看你對那一種感興趣。然後針對你感興趣的那一種養生方式多看資料、多實踐,找到一個切合自己實際的養生方式。

4、養生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適應自然

人是自然界的生物之一,時刻都離不開自然環境,古代醫者通過長期生活和醫療實踐逐步認識到,人類生存於自然界之中,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關系。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種種必要條件。這些條件的異常變化一旦超出人體的適應能力,就會使人患病。《內經》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稱方為「人與天地相應」。《素問》雲:「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這「天」和「地」代表的是自然界,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要依賴天地之氣而生存,都要受四時氣候變遷的制約。人也如此。比如春夏季,氣候溫熱,人體陽氣行於體表;秋冬季,氣候寒涼,人體陽氣內斂閉藏。由於人體能適應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方能在生理上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從而促進機體的成長和發育。祖國醫學認為,人體五臟的生理功能,和自然界的生、長、化、收、藏的自然規律,也是密切相關的。張景岳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夏應脾而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可見人的生命活動,時時受著大自然的影響,因此,研究養生長壽之方,首先要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

所謂氣候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是指四時六氣而言。四時,就是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的氣候特點是:春溫、夏熱、秋涼、冬寒。這四種不同的氣候,按其性質來分,可歸結為二類:溫與熱是一類,涼與寒是一類。用陰陽來說,前一類屬陽,後一類屬陰;亦即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四時變化是一切生物在其正常生命活動中所必經的過程,所以古人總結出一條規律就是生→長→化→收→藏。《素問》雲:「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說的就是這條規律的重要性。

寒熱溫涼,僅僅是四季氣候的簡單變化。其實自然界中還存在著其他各種復雜的氣候變化,古人通過長期觀察,又歸納出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變化因素,或稱「六氣」。當這六種氣候變化因素處於正常狀態時,就為生物的生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例如春三月溫暖、多風,夏三月由暖而熱、多暑濕等,這都是在某一固定時期出現的氣候變化。但這種變化要有一定的限度,既不太過,亦無不及。一切生物都能適應四時的轉移和六氣的變化而發展成長,這是一種正常的規律。

一切事物有常必有變,有順必有逆。氣候變化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反常的氣候變化會給生物帶來不利的影響。所謂反常變化,是指氣候的太過和不及而言。比如,春天已到,氣候應溫而反寒,秋天已到,氣候應涼而反熱,這是不及;夏天應熱而反涼,冬天應寒而反溫,這是太過。太過與不及都是反常氣候。上述的六氣——風、寒、暑、濕、燥、火,——處於反常氣候中就會對一切生物的生長發展不利,所以中醫又把反常氣候中的「六氣」稱為「六淫」。

除了天時變化外,地土方宜也是對人體有影響的,中國人口眾多,土地廣闊,因此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水土環境,人民也有不同的生活習性。比如西北地區,氣候寒冷,地高多燥;東南地區,氣候溫和,地卑多濕。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人體的生理變化,也有顯著的不同。由此不難理解,「人與天地相應」的理論在祖國醫學領域里已成為中醫整個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攝生預防,其特點之一,就是認識到人類的生存,與氣候變化、存在有密切關系。因此,人的生活起居和思想活動,都應隨時適應四時生、長、化、收、藏的規律,以保持內外協調,做到養生、養長、養收、養藏。這種攝生防病的思想,就是建立在人與自然為統一整體的思想基礎之上的。

(2)協調陰陽

祖國醫學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陰與陽兩個屬性。例如天為陽,地為陰;晝為陽,夜為陰;男為陽,女為陰;氣為陽,味為陰等等,陰與陽是同時存在的。如果有陰無陽,或有陽無陰,勢必造成「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則一切都歸於靜止寂滅了。

陰陽的關系,並不是靜止不變,而是相互頡頏,相互作用,不斷出現此消彼長、此進彼退的運動變化過程。正常情況下,由於陰陽之間相互制約,因此雙方都不會偏盛偏衰。由於陽得陰濟,就不致過分偏亢;陰得陽和,也不致過分衰沉,所以陰陽雖有消長變化,卻又不會越出一定常度,總是維持在相對平衡的狀態中。比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四時遞變,就是陰陽消長的一種形式。同樣,人體在進行各種機能活動的時候,必然會消耗一定數量的體液或營養,這就是陽長陰消的過程;在化生各營養成分時,又必須消耗一定能量,這就是陰長陽消的過程。顯而易見,這種消長變化,正是推動人體不斷發展變化的必要條件,同時又是維持人體生理平衡的必然過程。

人與自然密切相關,人體內的陰陽,往往會受到自然界的影響而起變化,因此要保持體內的陰陽平衡,必須做到與自然界的陰陽變化相適應。《素問》中說:「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又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所有這些都說明適應自然界的陰陽變化,維持內外環境的統一,不使陰陽偏盛偏衰,是養生防病的關鍵問題。如果不善養生,不能適應四時陰陽的變易,那就會破壞陰陽的平衡,容易受外邪的侵襲,終而生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內經》明確指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此外,除了陰陽四時的外部因素可以影響人體陰陽的變化外,人體內在因素,同樣會導致人體陰陽的不平衡而引起病變。《內經》中說:「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就是一個例子。也就是說,要保持人體陰陽的平衡,還必須注意調節情志方面的活動。

(3)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學說,是中醫心理攝生的理論依據。中醫學將各種心理活動統稱為「神」。認為神的活動是人體臟腑活動的表現,也就是說,把五臟看成是精神所賴以產生的器官。《內經》中說:「形者神之質」,「無形則神無以生」;又說:「五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舍也,邪弗能容之,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屍五臟主藏精氣、血液、津液,是人體生命的核心,而人的精神產生於精氣津血,所以五臟與精神活動密切相關。五臟氣血充盛則精神正常,形神統一,精神聰慧。《內經》中說:「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人之氣血精神者,所以奉於生而周於性命者也」。反之,五臟氣血虧虛則精神疲憊,神志恍惚,甚至死亡。《靈樞》中說:「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這里所說「神氣皆去」不見得專指百歲老人,任何年齡組的人,如果不注意調養,傷害了五臟的藏精功能,久而久之,都會招致同樣後果。

祖國醫學的形神觀,在認識神對形體的依賴關系的同時,還認識到神對物質的反作用;認為精神對臟腑氣血有統攝和主宰作用,人的心理活動制約著人的生理活動,這是祖國醫學形神觀的特點之一。神對形體活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神能協調臟腑、氣血、陰陽,維持人體內環境的平衡;二是神能調節臟腑陰陽,使之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緩沖由外部因素而引起的情志刺激,從而維持人體與外環境的平衡。所以《內經》特別重視養神的重要性,認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總之,神依附於形體,無形則神無法存在;而精神反過來又能主宰和支配形體的一切活動,沒有神的形體無異行屍走肉。因此,祖國醫學在養生方面特別重視心理攝生,即通過人的自覺的心理修養,注意心理衛生,達到心理健康,利用積極的心理活動去影響生理活動,以達到神形共旺,身心同健,以終其天年,歷百歲而不衰。這一點也得到現代醫學的重視。比如,英格蘭普通感冒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為健康的自願受試者做了心理方面的測試。把受試者的心理壓力分成等級,然後向體內注射感冒病毒。結果,心理壓力大的一組及性格內向的一組比心理壓力小的一組及外向性格的一組患病的程度嚴重。這說明心理不平衡和性格內向的人,經不住感冒病毒的打擊。這也充分說明心理衛生,在維持人體內外環境平衡方面的重要性。

神與精氣、津液、血存在著內在關系。精、氣、神三者,古人稱為三寶。精是後天水谷之精微所化生的物質,是人體各種活動的物質基礎;氣是由精而化生,是產生機體一切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質;神是精氣共同作用的表現,是人體一切生理心理活動的概括。由此可見,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氣產生於精,精的化生又有賴於氣,精氣共同作用而形成神。因此,精氣充足的人,神一定也很旺。反之,神不旺盛的人,其精氣必然不足。如過度耗損了精,便會減弱了氣的產生;過度耗傷了氣,也會降低了精的產生和化生,精損氣虧就會使神表現出不足。反之,如因精神活動過度損傷了神,神有不足也會影響精與氣的生理功能,使人形體衰弱。這就是精氣神三者在人體中的辨證關系,也即形神合一觀。

津液、血也都來源於水谷之精微,中醫常提到精、氣、津、液、血、脈等名稱,實際上它們不但同源,而且是相互資生,相互作用。所以當津液耗損時,氣血也同樣虧虛;而氣血的不足,也會導致津液的虧損。《內經》里說的「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汗為津液所化生,津液不足的自然少汗或無汗;反之,汗出太多,也會損傷津液。因此,保持津血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就是養神。

(4)預防疾病

未病先防的思想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內經》雲:「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不亦晚乎?!」這說明早在兩千年前的戰國時期人們對治病以預防為主的戰略思想就有了深刻認識;西漢《淮南子》中也提到:「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古代對預防醫學評價很高,有句名言說:「上工治未病」,就是把善於防病的醫生看成一流醫生。在預防醫學的影響下數千年來我國人民普遍養成許多良好的衛生習慣。

相傳笤帚、簸箕的發明者生於夏朝。傳說雖不足信,但「帚」字見於甲骨文確是事實。陝西出土的商周青銅器上就有「子持帚作灑掃形」銘文,說明當時就已用掃帚掃塵了。《禮記》中有「凡內外,雞初鳴……灑掃室堂及庭」的記事,說明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沿用合乎衛生學要求的濕式掃塵法了。

我們祖先十分重視個人衛生,甲骨文中就有「沐浴」二字。「沐」字形如散發洗面,「浴」字狀似人在盆中洗澡。我國古代文物中有一種叫「虢季子白盤」的,就是現存最古的浴器,距今已有兩千六百多年了。大約從宋朝開始我國就有了城市浴室設施和專業理發師。古人早就認識到隨地吐痰是壞習慣,唐孫思邈曾明確指出「常習不唾地」。他在所著《千金方》中還提到口腔衛生,說:「凡食畢漱口數過;令人固齒。」植毛牙刷發明於公元七世紀的遼代,較西方早600多年。元朝《飲膳正要》中還說:「凡清旦刷牙,不如夜刷牙,齒疾不生。」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古人留下的這些良好的衛生傳統。

古人對飲食衛生非常重視,據《周禮》記載,周朝就有專管飲食衛生和營養的「食醫」,《論語》中特別指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魚餒而肉敗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千金方》更明確指出:「勿食生肉傷胃,一切肉惟須煮爛。」人以胃氣為本,並借水谷之精氣而生長,如果飲食不加節制,縱情口腹,脾胃受傷,便影響運化功能,產生疾病。過食厚味會生濕、生熱、生痰;過食不潔食物,可得腹瀉痢疾。過食生冷,腸胃陽氣受損,會引起腹痛、腹脹。我國自漢代起就提倡喝開水,至晉代更養成了飲茶習慣。公元前二世紀我們祖先為保護水源,以防污染,就已經開始「鑿井而飲」了。這些習慣無不有助於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我國古代也很重視環境衛生。早在戰國時代就已經有了陶質陰溝,考古工作者從當時燕國下都所在地(今河北省易縣)掘出的陰溝管從構造上看具有相當高的水平。甲骨文表明我國商朝就有清掃垃圾的勞務,南宋時的臨安(杭州)每天還有清掃工維持清潔衛生。漢代的「都廁」則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廁所。

勞動是人類的本能,是生活組成的重要部分,體育鍛煉也是來源於勞動。早在原始時代,就出現體育活動的萌芽。夏商周時代頻繁的戰爭推進了體育事業的發展,推廣了軍事上的騎術與騎射等。春秋戰國時期的游水、操舟、投石、擊劍、拳術,秦漢三國時期的導引、吐納,華佗五禽戲以及民間流行的鞦韆、投壺、象棋等,都是體育鍛煉防病的好手段。古語說:「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華佗弟子吳普堅持五禽之戲而活了90多歲。現在的「八段錦」、「太極拳」就是從「五禽戲」演變而來。只要堅持體育活動,就可暢通血脈,有利於健康,但是,過猶不及,如運動過度,勞倦太甚,反倒對健康不利。《內經》指出:「久視傷血,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勞則氣耗」。這些都說明勞力過度,會耗傷人體氣血和筋骨,而致疾病。

此外,「節房室」也是古人養生的重要內容之一。所謂「節房室」,是指色慾不宜過度。祖國醫學認為,色慾過度,會損傷腎中所藏的真氣,《內經》說:「若入房過度,……則傷腎。」人體以腎為藏精之所,是先天之根本。若精氣充沛,身強力壯,內則五臟調和,外則肌膚潤澤,容顏光彩,耳目聰明。如果一味縱欲貪色,則腎陰、腎陽因此虧損,形成精氣不足,身弱體衰,容易受病邪侵襲,長期難愈,甚至早夭。泱泱中華,歷史悠久,養生之道,源遠流長。

5、年輕人應該如何入門養生?

一般情況下來說,年輕人如果想入門養生,那麼功課就需要備足,所以剛開始可以看一些養生類的書籍或者是綜藝類節目,了解養生的基本知識,另一方面也要讓自己更加註意身體健康的養生狀態,一方面要養成注意身體的思維,另一方面要對各類的保健食物有大體的了解,所以說,剛開始入門養生的時候,一定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了解養生基本知識,改變自己的認識。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有著不太好的養生習慣和日常作息,這些東西其實對我們的身體並不是很好,所以我們需要看一些養生書籍,另一方面看一些綜藝類的養生節目,這些都會擴大我們的認知面。

2,對基本的養生有所涉及,開始改變自身的習慣。

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太注意自己的習慣,所以從年輕人的養生習慣出發要改變自己的固有思維,開始注重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而且也要對基本的養生要有所涉及,開始注重養生。

3,對基本的養生方式開始有所了解,在生活中逐步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

其實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養生的時候,不僅僅是自己的日常習慣,而且還要從飲食方面出發調理自己的飲食,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對自己的身體有個初步的了解,而且也明白適應自己的身體的調養方式。

總的來說,年輕人要想入門養生都是不容易的,一方面需要身心學習,另一方面還要從自己的身體方面出發,主動改善自己的作息規律,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調節自己的身體,其次更需要注意的,不僅僅是身體方面的,還要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養成良好的養生習慣。

6、養生的基本理論是什麼?

養生原則,是指實施養生活動時所必須遵循的總的法則。古人在長期的養生實踐活動中,不斷地研究人體生命活動現象和規律,探索衰老的機理,研究致病和導致早衰的原因和條件,並在中國古代哲學和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養生原則。遵循這些原則,對於養生方法的制訂、運用及其發展創新,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順應自然
在「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思想指導下,《素問·寶命全形論》提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類生存於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息息相關。《靈樞·邪客》稱之為「人與天地相應」。在自然界的變化中,存在著以四時、朔望、晝夜為標志的年月日周期性節律變化,並由此產生了氣候變化和物候變化所呈現的生長化收藏規律等。人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與之近乎同步的生理節律和適應外界變化並做出自我調適的能力。因此,人若能順應自然而攝生,各種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節律有序而穩定,機體則處於陰陽和諧的健康狀態;若違逆自然,則各種生理功能節律紊亂,適應外界變化和防禦抗邪能力減弱,而易罹患疾病。誠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所以,順應自然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原則之一。養生順應自然,旨在要求人們在掌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主動採取各種綜合措施來順應其變化,使人體生理活動與自然變化節律同步,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對此,《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了根據四季變化以調養形神的原則與方法,並強調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2.形神共養
形,指形體,即臟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為特徵的心理活動。形神共養,是以形神統一的生命觀為其理論基礎。一方面,形體為生命的基礎,形具而神生,五臟及其所藏的精氣是產生「五神」活動的物質基礎。《靈樞·天年》說:「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葛洪《抱朴子·內篇·至理》以堤和水、燭和火的關系比喻人體形與神關系時說:「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於燭,燭糜則火不居矣。身勞則神散,氣竭而命終。」強調神依賴於形。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為生命的主宰。人體臟腑的功能活動、氣血津液的運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響。張介賓《類經·攝生類》說:「雖神由精氣而生,然所以統馭精氣而為運用之主者,則又在吾心之神。」強調神可以反饋地作用於精和氣,影響甚至調控整個生命過程。對於形神的辯證關系,明末醫家綺石在《理虛元鑒》中曾精闢地歸納說:「以先天生成之本體論,則精生氣,氣生神;以後天運用之主宰論,則神役氣,氣役精。」正由於形神統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徵,故中醫養生強調形神共養,養形以全神,調神以全形,最終達到「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的目的,正如《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原道論》所言:「全生之術,形氣貴乎安,安則有倫而不亂;精神貴乎保,保則有要而不耗。故保而養之,初不離於形氣精神。」
3.惜精固本
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有形精微物質,是生命之源,具有促進生長發育和生殖繁衍、化生血液、抗禦邪氣等多方面的作用,在人體生命活動中居於重要地位。《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後世醫家將精、氣、神合稱為人身之三寶,故在養生中,中醫學很重視保養精氣以固先天之本。
類》即明確指出:「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要達到惜精固本之目的,一方面對性慾要有所節制,做到既不禁慾,也不縱欲;若縱情洩慾,可使精液枯竭,真氣耗散而致未老先衰,如《千金要方·養性》所言:「精竭則身憊。故欲不節則精耗,精耗則氣衰,氣衰則病至,病至則身危。」另一方面,精稟於先天,有賴後天水谷精氣以充養,若後天充盛,五臟安和,則精自然得養,故惜精固本也可通過養五臟以不使其過傷,調情志以不使其過極,忌勞傷以不使其過耗,葯食調補以壯其精,來達到養精保精之目的。
4.綜合調養
中醫養生方法眾多,不同的方法作用於人體不同的系統、層次,具有不同的效能。如順時攝養重在協調人體機能活動與外環境的關系;調攝精神主要是通過對神調養以保養精氣;慎起居、防勞傷以養生,可使臟腑功能協調;運動鍛煉、針灸、推拿,調節經絡、臟腑、氣血,可使經絡通暢,氣血周流,臟腑機能協調;葯物保健則藉助葯物,以強壯身體,益壽延年。誠如李梴《醫學入門·保養說》中所言:「避風寒以保其皮膚六腑」,「節勞逸以保其筋骨五臟」,「戒色慾以養精,正思慮以養神」,「薄滋味以養血,寡言語以養氣」。所以,養生應綜合各種方法,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共養,從機體全局著眼,進行全面調理保養,使機體內外協調,適應自然變化,增強抗病能力。要避免出現過偏、失度,過偏、失度則失去了養生的意義,雖有延年益壽的願望,也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只有按照生命活動的自然規律,綜合適度、持之以恆地進行調攝,才能真正達到「盡終其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的目的。誠如《太平御覽·方術部·養生》所言:「凡養生者,欲令多聞而貴要,博聞而擇善,偏修一事,不足必賴也。」
5.因人施養
因人施養,是根據年齡、性別、體質、職業、生活習慣等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攝生保健方法。人類本身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於不同的種族,而且存在於個體之間。不同的個體由於年齡、性別、體質、職業、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可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差異。所以,養生只有因人施養,方能有益於健康,達到養生之目的。如就年齡因素而言,少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但生機蓬勃,生活尚不能自理,故少兒養生應注意合理喂養、寒溫適度、體格鍛煉、免疫防病,並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40~60歲時,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工作繁忙,壓力較大,養生應注意靜神少慮、切勿過勞,並節制房事。《景岳全書·中興論》說:「故人於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即強調了中年養生的重要性;進入60歲以後的老年期,臟腑機能衰退,生理與心理適應能力減退,養生應注意知足謙和、老而不怠,加強飲食調養,生活起居有節,運動鍛煉動靜結合。就性別而言,女性有月經、胎孕、產育、哺乳等特點,養生自當有所區別。人的體質又有偏於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血瘀、痰濕、氣郁之異,養生方法亦各有特點。另外,人的體質、生活習慣又受所處地域環境的影響,故養生尚需考慮不同區域的地理特點,採取相應的保健措施,充分利用有利於健康的各種因素,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條件對人體的影響,使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和諧統一,以達到防治疾病、益壽延年的目的。

希望答案你能幫助到你!

7、養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人們常將養生保健活動稱為「養生之道」或「養生之術」。「道」指法則、原則;「術」則指具體方法、手段。其特點是蘊育在日常諸多行為之中。 中國傳統的「延年益壽」之法稱為「衛生」、「養生」、「厚生」或「道生」。「衛生」是保衛生命之義;「養生」是養護生命之義;「厚生」是厚待生命之義;而「道生」則是要求以上諸法皆要遵守一定的法度。《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誡人們要遵循自然界和宇宙的規律。 所謂「養生」就是根據生命規律,採用養護身心,保持或增進健康,減少疾病,以延年益壽的一種措施,也就是相當於現代醫學中所謂的「保健」活動。養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是中華民族在維護人類健康和種族延續的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傳統性和延續性。 由於養生活動涉及到研究人的生命現象,其內容自然會貫徹到日常生活諸多方面,這就必然涉及到各種文化現象,因此古代養生的內容多分散在許多文化范疇之中,如醫葯文化、食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武學文化等。 歷代養生家由於各自的實踐和體驗的角度不同,他們的養生活動在調節飲食起居、服用葯物、採用醫術(針灸、按摩、推拿等)、練習武術氣功、修養精神、節制慾望、修養品德等方面各有側重,也各有所長,各有所用。 中醫養生的基本內容與特色 中華民族養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幾千年來醫葯、飲食、宗教、民俗、武術等文化方面的養生理論。其內容不外以下四點: 1.順其自然:體現了「天人合一」思想。強調在養生過程中要符合自然規律,不可違背自然規律。同時也要重視人與社會的統一協調,人要與自然環境統一,也要與社會統一。正如《黃帝內經》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2.形神兼養:在養生過程中既要注重形體養護,更要重視精神心理方面調攝,所謂「形神兼養」、「守神全形」、「保形全神」。 3.動靜結合:現代醫學主張「生命在於運動」,中醫也主張「動則生陽」,主張運動健身,但中醫養生也主張「動中取靜」、「不妄作勞」。正如《周易外傳》所說「動靜互涵,以為萬變之宗」,《類經•醫易》所說「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 4.綜合和審因施養:養生不拘一法、一式,應形、神、動、靜、食、葯……多種途徑,多種方式進行養生活動。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時之不同用不同的養生方法,所謂「審因施養」、「辨證施養」。 養生之術內容是在養生理論指導下,歷代逐漸建立起來的,並不斷發展與完善。其內容包括以下七方面: 1.神養: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內容。 2.行為養: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調養。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美術藝術文化等內容。 3.氣養: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4.形養:主要包括形體鍛煉,體育健身活動。內容融合了醫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5.食養:主要內容為養生食品的選配調制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制等。內容包括了醫、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養為中醫養生之術的主要內容之一,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其應用范圍廣,適合人群較多。 6.葯養:主要內容為養生葯劑的選配調制。其制劑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葯;其製法也多為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與食品相融合。對此,古代常有「葯膳」、「法膳」之稱。其應用范圍也較廣,適合人群較多,營養內容也涉及到醫、葯、飲食文化等方面。 7.術養:是以上養生之術以外的一種非食非葯的養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進行養生。其內容主要涉及醫葯文化。 總之,養生的特點是強調個體行為,所採用的方法應因人之不同採用不同的養生方法。所謂「審因施養」,「因人施養」,在群體中並不強求統一。例如,甲需要重點鍛煉形體,而乙需要著重調理飲食,而丙則需要著重調攝精神等等。如果我們對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要求他們加強形體鍛煉或改變某種飲食結構,就不一定符合每個人養生需要了。

8、談談中國傳統養生學理論基礎和原則是什麼

中國傳統養生學的理論基礎和原則
養生學是研究養生活動的一門學科,是在研究人類生命規律、衰老機理的基礎上,闡述促進健康、預防疾病,以達到延年益壽、提高生命質量的理論和方法的學說。
中國傳統養生文化融各種防病、治病、健身、修煉方法於一體,它以中國哲學為理論基礎,匯集道、儒、佛、醫、武的思想精華,不僅具有健身延年的實用價值,而且映射出中華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維方式的特色。中國傳統養生,其來源范圍之廣、內容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了解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旨在表述養生對人類生命全方位的影響。它是一門學問,是一門中國的傳統學問,有理論也有方法。這門古老的學問,目前正在煥發新的活力,也越來越受到今人的重視。養生要養好,一鱗半爪地學習一些養生方法是不夠的,必須懂得養生理論,理解其思想真諦。
中國養生學以古代中國傳統生命哲學思想為基礎,是具有濃郁東方色彩及獨特效果的健身延年理論和方法。在基礎的傳統哲學思想中,包括氣一元論、太極陰陽五行學說 、形神合一、性命學說、天人相應論等思想都對養生起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氣一元論
「氣」是構成宇宙萬物最基本的物質形態,是世界的本元。為天地間的起始物質;介於有形與無形之間。世間萬事萬物均在於一氣之變化,物的產生是氣之聚,物的滅亡則是氣之散,全字宙只是一氣而已。《內經》認為,氣是萬物的本元,形態萬千的物類,均為太虛元氣一氣所化,故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氣也是組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又稱「原氣」、「元氣」、「真氣」。氣遍布全身臟腑經絡、四肢百骸,無所不到。人體與自然界皆本源於「氣」, 「人與天地同紀」、人與天地相應。《內經》雲:「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凡表裡、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所致」。
疾病治療的關鍵,即在於調整失調之氣機、氣化,使之復歸平衡。養生的目的,也在於保養精氣,使體內之氣平衡協調,順應自然界的變化。
二、太極陰陽五行說
太極。源於《周易》。太極是指宇宙的本始,指原始混渾之氣。《易•系辭上傳》雲:「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是宇宙變化的過程。太極是宇宙變化的開始。原始混沌之氣運動而分為陰陽兩種對立的力量。由陰陽而生春夏秋冬四時,產生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進一步則推衍為宇宙萬事萬物。
陰陽。萬物都有陰陽兩個對立面。陰陽的對立和統一,是萬物發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動、強壯、外向、功能性的,均屬陽;相反,凡是寧靜、寒冷、抑制、內在、物質性的,均屬陰。陰是指人體實質的物質,陽則指人體非實質的物質,即身體的機能和氣。 陰陽運動變化的規律如下:陰陽的互根(各以對方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條件;「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的消長(運動斗爭,經常會發生陰消陽長或陽消陰長的偏盛偏衰的不平衡狀態);陰陽的轉化(通過一定的條件可以互相轉化;如:水——雲——雨;人體功能與物質(氣與血);「重陰必陽,重陽必陰」;事物異常發展到極點,必然向著對立面轉化)。
養生鍛煉的目標在於協調陰陽,使軀體內環境趨於平衡,並順應外部陰陽環境的變化,保持人與天地之間的平衡。《內經》雲:「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我們平時的養生鍛煉中,應把握以下陰陽原則:
選擇鍛煉功法應順應季節陰陽;
鍛練時應順應時辰陰陽;
選擇鍛煉項目應區別體質陰陽;
辨別病情陰陽去養生;
練呼吸調和明陽;
用意念平衡陰陽;
不同的鍛煉姿勢可以協調陰陽。
又有古人語:寄語學道諸君子,不識陰陽莫亂為。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及其運動變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氣分化的構成宇宙萬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行」,指這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
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的相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如果五行相生相剋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克關系,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

9、急求養生學的基礎知識

食物對皮膚的影響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皮膚的細膩和光潔程度,與真皮中透明質酸酶含量有密切關系,而透明質酸酶又與雌激素分泌量有密切關系。最近科學家發現,卵巢分泌雌激素增加時,雌激素在真皮內與某些特異受體相結合,從而促進透明質酸酶的形成。這種酶能促進皮膚對水、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的吸收,從而使皮膚水分、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含量充足,使皮膚細膩光滑。那麼在飲食上怎樣才能使皮膚健美呢?

(1)適量飲水人體組織液里含水量達72%,成年人體內含水量為58%~67%。當人體水分減少時,會出現皮膚乾燥,皮脂腺分泌減少,從而使皮膚失去彈性,甚至出現皺紋。為了保證水分的攝入,少女每日飲水量應為1200毫升左右。

(2)常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維生素對於防止皮膚衰老,保持皮膚細膩滋潤起著重要作用。日本學者發現維生素E對於皮膚抗衰有重要作用。因為維生素E能夠破壞自由基的化學活性,從而抑制衰老。維生素E還有防止脂褐素沉著於皮膚的作用。科學家們發現,脂褐素的生成與過氧化脂類有關。含維生素E多的食物有捲心菜、葵花子油、菜子油等。維生素A、B2也是皮膚光滑細潤不可缺少的物質。當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皮膚會變得乾燥、粗糙有鱗屑;若缺乏維生素B2時,會出現口角乳白、口唇皮膚開裂、脫屑及色素沉著。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動物肝臟、魚肝油、牛奶、奶油、禽蛋及橙紅色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有肝、腎、心、蛋、奶等。

(3)多食含鐵質的食物皮膚光澤紅潤,需要供給充足的血液。鐵是構成血液中血紅素的主要成分之一,故應多食富含鐵質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蛋黃、海帶、紫菜等。

(4)增加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食物的攝入量膠原蛋白能使細胞變得豐滿,從而使肌膚充盈,皺紋減少;彈性蛋白可使人的皮膚彈性增強,從而使皮膚光滑而富有彈性。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多的食物有豬蹄、動物筋腱和豬皮等。

(5)要注意鹼性食物的攝入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魚、肉、禽、蛋、糧谷等均為生理酸性。過量酸性食物會使體液和血液中乳酸、尿酸含量增高。當有機酸不能及時排出體外時,就會侵蝕敏感的表皮細胞,使皮膚失去細膩和彈性。為了中和體內酸性成分,故應吃些生理鹼性食物,如蘋果、梨、柑桔和蔬菜等。

幫助皮膚健康的維生素

美白抗老防皺是女人肌膚的最大秘密,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抗老除皺化妝品(如:果酸、水楊酸、A酸、魚蛋白,葡萄子等),但是維生素在現代人的皮膚健康保健上,仍然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其中維生素A、C及E為最具有美麗肌膚的功效。

一、維生素A維生素A的含量,在黃綠色蔬菜及水果、內臟、肝臟、蛋黃、人造奶油、牛奶及魚肝油中,皆相當豐富。但是,維生素A須先在人體內經轉化作用後,才可發揮作用。對皮膚而言,可調節表皮及角質層之新陳代謝、保護表皮、粘膜,使細菌不易侵害。因此,維生素A在抗老化、去皺紋、使皮膚斑點淡化、光滑細嫩及預防皮膚癌等,臨床運用上相當廣泛。維生素A若服用過量,會有頭痛、惡心、嘔吐及骨骼病變;尤其是孕婦,需特別注意其安全用量,以免產生畸形兒。

二、維生素E維生素E在谷類、小麥胚芽油、棉子油、綠葉蔬菜、蛋黃、堅果類、肉及乳製品中,均含量豐富。維生素E的作用,可減少維生素A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控制細胞氧化、促進傷口的癒合、抑制皮膚曬傷反應及癌症之

產生。一般來說,維生素E及維生素C若能合並使用,二者可相輔相成,增強其作用。維生素E為脂溶性,若長期服用超過安全用量,則會導致靜脈炎、肺栓塞、血脂肪過高等副作用,須謹慎服用。

三、維生素C維生素C的美白作用,主要是基於抗發炎作用,它可防止曬傷,維生素C也能促進傷口的癒合。如果缺乏,則影響到結締組織的功能,促使容易受到自由基的侵襲而造成變性。然而維生素C卻又是修補這些傷害的重要抗氧化劑。因此,近來便廣泛地運用於抗老化、修補日曬傷害的用途上。

三種維生素有類似的功用,且彼此間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因三者皆為良好的抗氧化劑,能清除皮膚不當日曬後,所形成的有害自由基。

美容食物知多少

美容不只是精神上的需要,而且對於人體的健康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欲得嬌好的面容,除了日常對皮膚的保養之外,通過適當的食物以及葯物來調節內分泌,也是非常有效的。隨著婦女美容需要的日增,我國一些沉睡多年的美容葯食不斷地被發掘出來,現將其中一些已被現代醫學所認可的美容食療簡方介紹於下,供美容愛好者參用。

橙黃的蜂蜜蜂蜜被譽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營養食品」,具有延年益壽的功能。由於蜂蜜營養全面而豐富,常食可使皮膚白嫩光滑,防止皮膚乾裂。常食蜂蜜還可以提高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含量,從而使面容紅潤有光澤。現在,蜂蜜的原料——花粉的美容作用也引起世界各地的廣泛重視,以蜂蜜水代替飲料將會給你的肌膚帶來無窮的魅力。

紅色的枸杞子古人雲:「枸杞能留得青春美色。」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也介紹,用枸杞子泡酒,長期飲用可以防老駐顏。近代科學研究發現,枸杞子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B1、B2、C、煙酸、磷、鐵等滋補強壯、養顏潤膚的營養物質。作為美容食療簡方,枸杞可泡酒,也可與桂圓(即龍眼)肉及冰糖、蜂蜜等一起製成杞圓膏,或與其他食物一起配製成葯膳,如枸杞子淮山燉豬腦、杞子紅棗煲雞蛋、杞子燉雞、杞子燉羊腦等。

淺黃的當歸人體內的酪氨酸酶能產生導致雀斑、黑斑、老人斑的黑色素。其活性越高,則老年斑等出現得越早,而且數量也越多。現代科學試驗證明,當歸的水溶液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功能很強,因而具有抗衰、美容的作用。當歸用水煎後取葯汁,可與米、面一起釀成當歸酒。當歸與羊肉、黃芪、黨參一起可燉成當歸羊肉湯。當歸還可與其他食物一起製成葯膳。作為普通人家,可每天取當歸5克左右,用開水泡,再沖少許蜂蜜代茶,非常方便。

黑色的黑芝麻黑芝麻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對延緩皮膚衰老非常有益。黑芝麻可做成烏麻散。其製作方法是:將黑芝麻用溫水拌勻,入鍋蒸,待大汽冒起時,即離火,再暴曬干。如此蒸曬幾遍,研成細末。空腹以溫水調服10克,飯前服下。

雪白的白蘿卜中醫認為,蘿卜可「利五臟,輕身益氣,令人白凈肌肉」。現代研究證明,白蘿卜所以能具有這種功能,是由於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因而常食可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減輕皮膚色素的沉積。一些學者認為,腸道不暢,腸道內大腸桿菌會分解蛋白質產生有毒的氨類物質,吸收進入血液後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加速機體老化。而白蘿卜的利腸作用,正可以抑制這種不利因素,從而起到養顏益血的作用。

鮮紅的櫻桃紅色的櫻桃所含的微量元素鐵居各種水果之冠,常食可提高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從而達到補血紅顏的效果。

綠色的豌豆《本草綱且》稱豌豆具有「去黑黯(面部黑斑、色素沉著斑),令面光澤」的功效。現代研究發現,豌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維生素A原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而後者具有潤澤皮膚的作用,且為從一般食物中攝取,不會產生毒副作用。

來源:紅網

從網上找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與養生要學哪些基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