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中葯養生文化的定義

中葯養生文化的定義

發布時間:2021-04-15 01:58:15

1、中醫養生的認識

樓主你好!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提前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後人繼續開發和研究。 簡述 所謂 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國傳統養生強調對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人應順應自然環境、四時氣候的變化,主動調整自我,保持與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易·系辭上》)《老子》雲「道法自然。」就是中醫養生的基本要求。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中醫養生有食養、葯養、針灸、按摩、氣功等豐富多樣的養生技術。 古人認為養生之法莫如養性,養性之法莫如養精;精充可以化氣,氣盛可以全神;神全則陰陽平和,臟腑協調,氣血暢達,從而保證身體的健康和強壯。所以精、氣、神的保養是最重要的內容,為人體養生之根本。中醫學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質與功能活動概括為精、氣、神,認為這是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整個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早在兩三千年前,《周易》、《黃帝內經》、《老子》裡面已經有一套很完整的養生原理,就像一個永遠也挖不完的寶庫,值得我們再三探索。中醫的養生觀包括天人合一、陰陽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寶。 編輯本段歷史古代中醫 中國歷史上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發現葯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葯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前256年),中國就已出現葯酒及湯液。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葯物的書籍。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臟苦欲補瀉"等學說,為中葯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豐富葯學資料而成書的。本書載葯365種,至今尚為臨床所慣用。它的問世,標志著中葯學的初步確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國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十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葯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秦漢時期,形成了《黃帝內經》這樣具有系統理論的著作。此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性經典著作。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專門論述了多種雜病的辨證診斷、治療原則,為後世的臨床醫學奠定了發展的基礎。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志》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從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脈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晉代名醫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歸納了24種脈象。該書不僅對中國醫學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傳到了國外。這一時期醫學各科的專科化已趨成熟。針灸專著有《針灸甲乙經》;《抱朴子》和《肘後方》是煉丹的代表著作;制葯方面有《雷公炮炙論》;外科有《劉涓子鬼遺方》;《諸病源候論》是病因專著,《顱囟經》是兒科專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葯典;眼科專著有《銀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還有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書。 唐代(公元618--907年)經濟繁榮,促進了中葯學的發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編修工作。全書載葯850種,還增加了葯物圖譜,進一步完善了中葯學的規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醫學教育中,針灸教學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後來,他又設計製造等身大針灸銅人兩具,教學時供學生實習操作。這一創舉,對後世針灸的發展影響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時,有一批醫學家提出把傷寒、溫病和溫疫等病區分開。到了清代,溫病學說達到成熟階段,出現了《溫熱論》等專著。 從明代開始,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一批醫學家們主張"中西醫匯通",成為當代中西醫結合的先聲。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醫葯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完成了中葯學巨著《本草綱目》,全書載葯1892種,成為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集成之作。 現代中醫 1、西方醫學進入 1568年澳門區主教卡內羅在澳門創辦了中國境內的第一所西醫教會醫院,從此西醫來華就未曾間斷,但那時他們的主要活動只是在澳門、廣州一帶,而且大多是傳教士醫生,主要工作是傳教,行醫是接近民眾獲得良好印象的傳教輔助方式。 現代醫學進入中國時,奎寧等一些中國原來沒有的葯物豐富了治病手段。但是,當時西方西學是相對落後的。那是西方西學也自覺地把自己的醫術作為針對中醫病症所進行的補充治療。他們所使用的漢文概念大都直接取自中醫學。如感冒、傷風等。 晚清進士唐容川,認為中醫比西醫高明,但西醫也有所長,「西醫初出,未盡周詳;中醫沿訛,率多差謬」,所以應該「不存疆域異同之見,但求折中歸於一是」,這是他著名的《中西匯通醫經精義》的基本主張。 甲午戰爭之後,中醫丁福保和海歸西醫顏福慶創辦的兩個醫學團體「中國醫學會」和「中華醫學會」。那時,醫學會內部並不強分中西門戶,因為醫學會的宗旨是博採各種醫理,改良醫學。丁福保主持的中國醫學會其章程中明確說:「研究中西醫葯學,交換知識,振興醫學。」引進西醫的目的依然體現了改良主義的主張。也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2、現在醫學的沖擊 辛亥革命後,再次重新制定政策,1912年,北洋政府在新頒布的學制及各類學校條例中,只提倡醫學專門學校,這針對的只是西醫,因為只有西醫有專科學校,而中醫是師徒傳習的。因為條例中完全沒有涉及中醫,各地中醫以為,「是可忍,孰不可忍」。揚州中西醫學研究會創始人袁桂生首先公開批評北洋政府的醫學教育政策,並指責清末民初兩次制訂學制都以日本體制為藍本,日本早在明治維新就已推行廢除中醫的政策,不列中醫的意圖無非是效法日本。這就是近代醫史上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此後,廢除中醫與捍衛中醫的問題一直存在至今。 可見,現代醫學沖擊中醫行為開始於政治家的治國方略。在此背後,是西醫學不斷吸收現代科學成果,逐步發展成為現代醫學科學。 3、中西醫結合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提出中西醫結合的指示。這從表面上看,依然是政治下的醫學發展。背後的原因是,中醫學在現代醫學的不斷沖擊下,並沒有真正失去市場。中醫學對眾多疾病的治療效果,成為其存在的療效基礎。中醫學完整的體系,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模式,這成為中醫學存在的文化基礎,或者說因為中醫文化的存在。目前的中西醫結合,更主要的是表現在臨床上中西醫技術的同時獨立使用。因此,聶文濤先生認為,這更多的是技術層面的結合,還為實現理論上的結合。 4、中醫現代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醫界眾多科技工作者都在嘗試用現代科學來理解中醫學。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們為此進行了長期的努力。影響了一代學者。比如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1996年,清華學界對中醫氣本質,經絡實質,陰陽,五行,藏象,中醫哲學觀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體創造性的認識和解說。如,鄧宇等發現的:氣是流動著的『信息-能量-物質』的混合統一體;分形分維的經絡解剖結構;數理陰陽;中醫分形集:分形陰陽集-陰陽集的分形分維數,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維數;分形藏象五系統-暨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中醫三個哲學觀-新提出的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等。 編輯本段理論基礎 中醫具有深度的養生思想。 其一,天人合一的養生觀。中醫認為,天地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無時無刻不受天地的影響,就像魚在水中,水就是魚的全部,水的變化,一定會影響到魚,同樣的,天地的所有變化都會影響到人。所以中醫養生強調天人一體,養生的方法隨著四時的氣候變化,寒熱溫涼,做適當的調整。其二,陰陽平衡的健康觀。陰陽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養生的目標就是求得身心陰陽的平衡。什麼是陰呢?陰就是構成身體的物質基礎。什麼是陽呢?陽就是能量,陰陽是相對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動的、發熱的、都屬於陽;凡是向下的、往裡的、發冷的、都屬於陰。身體所以會生病是因為陰陽失去平衡,造成陽過盛或陰過盛,陰虛或陽虛,只要設法使太過的一方減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陰陽再次恢復原來的平衡,疾病自然就會消失於無形了。所以,中醫養生高度強調陰陽平衡,健康一生。其三,身心合一的整體觀。中醫養生注重的是身心兩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體的鍛煉保養,更注意心靈的修煉調養,身體會影響心理,心理也會影響身體,兩者是一體的兩面,缺一不可。 養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延長生命、預防衰老和擁有健康。 《黃帝內經》在開篇《上古天真論》首起問題就是關系功能衰退和壽命的問題:「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神農本草經》則不斷提出「不老」的概念。聶文濤在《求索神農智慧》一書中指出:中醫學和中葯學的發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經驗積累,而是大量先哲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進行的探索。 《道德經》上曾經講到,那些善於養生的人們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傷害。他們知道如何通過正確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從而獲得健康,也會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長久。當人們能夠遠離病痛,自然就能延緩衰老,延長壽命。 編輯本段因素 首先,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道家也強調人應該善良,忠誠、富於愛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願意幫助他人的美德。這些美德不但有益於自身更有益於社會。而那些可以擁有這些美德的人則會更能體會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 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有規律的運動。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 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責備認為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預防疾病也是養生的重要一環。通過有規律的鍛煉,正確使用葯物,適當的進行食補,以及其他的有益於健康的活動,每個人都可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目的。 希望我能夠幫到你! 呵呵~

2、什麼是養生文化

一、養生文化概述 祖國傳統養生文化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諸多的因素,集中華民族數千年養生文化於一身,以獨特的理論體系為基礎,以豐富的臨床經驗為特點,在世界傳統養生文化中舉世無雙,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二、養生文化特徵 養生一詞,原出《管子》,乃保養生命以達長壽之意。在漫長的人類發展歷史中,健康與長壽一直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美好願望,因而養生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遍布世界。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的養生文化而言,中國的養生理論與實踐由於有著古代哲學和中醫基本理論為底蘊,所以顯得尤為博大精深。它匯集了我國歷代勞動人民防病健身的眾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堪稱一棵充滿勃勃生機和濃厚東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樹。探索中國養生文化這棵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智慧之樹,不但有利於弘揚傳統文化,而且符合當今世界科學發展趨勢。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終於以自己的聰明睿智創造出了一系列與疾病和衰老抗衡的獨特理論方法,逐漸使養生成了一種極具華夏民族特色的文化現象。 文化研究的最重大意義就在於探求各種文化現象的內在目的和特徵。就感應的中國養生文化而言,盡管它的研究對象是人體的健康與長壽,但健康和長壽在人類社會中從來就不單單是人體本身的問題,而是與人們所處的社會生活及其自然環境有著一種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就提醒我們,研究和探求中國養生文化的基本特徵決不能僅僅囿於人體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須結合社會、經濟、政治、哲學,乃至藝術的諸多層面加以綜合考察。 中國養生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的產物,其理論體系本身具有這種學科所具有的雙重特徵。具體來說,中國養生文化的社會科學性質主要體現在其理論體系與中國古代哲學存在著一種千絲萬縷的關系,中國養生文化的自然科學性質則主要體現在它的傳統醫學發生一種血肉相聯的關系。 作為一種煥發著勃勃生機的文化現象,傳統養生學在數千年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而且也積累了一整套實用、同時又充滿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睿智的實踐方法。三、中醫養生觀 養生和生活的關系決定了養生觀點的多面性。那麼,什麼是養生?為什麼要養生?如何養生?讓我們從養生文化高峰論壇上各位專家的精彩發言中,領略養生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以及無限極健康理念深厚的文化淵源。 中醫養生主要有預防觀、整體觀、平衡觀、辯證觀。 1,未病先防、未老先養的預防觀 《黃帝內經》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觀點。喻示人們從生命開始就要注意養生,在健康或亞健康狀態下,預先採取養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於未然。這種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的哲學思想是中國文化的精華。 2,天人相應、形神兼具的整體觀 中醫養生理論,特別強調人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協調,講究體內氣化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會的人。影響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會和心理的因素,這是自古以來人們已經感覺到的客觀事實。 3,調整陰陽、補偏救弊的平衡觀 在人體正常生理狀態下,保持陰陽相對平衡。如果出現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會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出現病理狀態。人體養生離不開協調平衡陰陽的宗旨。 4,動靜有常、和諧適度的辯證觀 生命在於運動,因為運動是生命存在的特徵,人體的每一個細胞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著,只有保持經常運動,才能增進健康,預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壽。 養生就是「治未病」,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壽活動。 中醫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預防學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則。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是中醫葯奉獻給人類最先進、最超前的思維。「治未病」的實質是「人人享有健康」。發揮中醫學特色和優勢,以「治未病」為核心,有效地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養生文化和養生學與社會醫學、心理醫學、預防醫學、行為科學,甚至是天文地理等等都有很大的關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能否健康長壽,不僅在於是否懂得養生之道,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否把養生之道貫徹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養生要注重五個方面的平衡。分別是人與自然的平衡、人與社會的平衡、人體陰陽的平衡、人體臟腑的平衡、氣血經絡的平衡。而在這其中,對於當今社會,人們尤其要注意人與社會的平衡。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是最為重要的。常觀天下之人,凡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間默者壽。蓋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壽」。總結起來,就是溫和、善良、寬宏、幽默。四、陰陽五行與養生 祖國傳統醫學的五行所謂『木火土金水』,是構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它所相對應的則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對於人體來說則是『肝心脾肺腎』,我們應採取的相應的措施清、調、補,以維持人體、生態、自然的平衡。 當今社會環境污染嚴重,人食五穀雜糧難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質,而使身體受到侵害,因此首先傷害到的是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持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氣(腎氣)充足與否要看脾胃功能有無傷害,人體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運化、輸送到全身,然後調心肝肺之氣血,補充腎之元氣,預防病害侵入。 通過五臟六腑與形體諸竅的聯系,與精神活動的關系,來溝通體內外環境之間的聯系,維持其相對的平衡協調,五行以生克來調節體內臟器而達平衡,就五行而論可說明人與自然的關系,木火土金水與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季春夏長夏(中)秋冬;五氣風暑濕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東南中西北;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淚汗涎涕唾等等。這些人與自然的現象為我們養生保健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陰陽,有「孤陰不長,獨陽不生」的道理之說,世界是物質的整體,世界本身是陰陽對立統一的結果。陰和陽代表著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的物質屬性,人與自然都與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分隔,木曰曲直升發、條達通暢而為陽,水曰潤下而為陰,火曰炎上而為陽等等,而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如水潤下為陰而水面為陽水底為陰,這說明陰陽五行對立統一的整體觀念思想,人與自然都與陰陽五行相生相剋而孳生、衰亡。猶如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在陰陽平衡的狀態下,相互資生、相互助長身強體壯延年益壽,而任何一個臟器受到影響都會累及其他的臟器,與五臟相表裡的六腑----膽、大腸、胃、小腸、膀胱、三焦,也同樣受累。 在了解五行與自然界的關系後,可分析可能發生的疾病,因而推演出方位、季節、邪氣、臟腑及口味的變化,五官九竅的感應及神經的反射,無處不在提醒著你的身體改變的預兆,由此可做到未卜先知,防患未然,預防保健,強體健身、清除體內毒素、調節體內機能、補充均衡營養,延年益壽。這即是祖國傳統養生文化獨到之處。五、健康與養生 人與其他生物一樣,都離不開生、長、壯、老、死的自然規律,但人為的力量可以促進生長發育,增強體質、延緩衰老,以至避免夭亡,其關鍵就在於積極的預防和及時的治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黃帝內經》中曾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也就是說沒病的時候要預防疾病的發生,若已經得病則應盡早治療,阻斷疾病的發展,善於養生的人,常先處理沒有發病時的隱患,驅除潛伏於體內外的種種危險因素。 祖國醫學以整體觀念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全身各系統組織的協調統一,以陰陽五行「天人相應」的理論為主導思想,認為人體「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變「的原則,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通過,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斷,來探索生命的奧秘。 健康就是長壽的基礎,而健康是指體內沒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與毒素存在。目前人們把人群分為三類,一類是健康者佔有5%,一類是患者佔有15%,而約80%的人群是亞健康人群,這種亞健康狀態的人群就是沒有發病前時常體內有所隱患,卻無大礙的危險狀態,在這個時期人們需要的是清、調、補,清理脾胃腸道;調節氣血陰陽;補充營養不足;從而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陰陽平衡的失調會影響臟腑功能紊亂,如果有一個臟器受損,其他的臟器都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人體平衡的失調,因此要提早清理體內不利因素,調節平衡、補充營養,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是指人體正常的功能活動和抗病能力,而邪氣是指各種致病因素,當病邪作用於人體,正氣奮力抗邪,引起邪正相爭,破壞了人體的陰陽平衡或使臟腑功能失常,氣血運行紊亂,而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若正氣強盛,邪氣消退,則疾病趨於好轉、痊癒。若正氣虛弱,邪氣強盛,則疾病日趨嚴重,甚至惡化、衰亡。 由此可見人們在平時的養生保健是何等的重要,往往致病因素已在體內潛伏而未發病的狀態下,很容易忽視,認為自己處在健康狀態,誰知身體猶如大壩「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只有把潛伏病灶祛除,才不至於身體受損,而人們往往是得到疾病的信息後才開始補救,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體質猶如冰塊般堅實,必須平時注重保養、保健,而在遇到流行病災時,就可輕松避過了,那麼在平時應該如何保健養生呢?首先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陰陽五行的作用來調節人與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時節、地域、時間的狀態下要有不同方法進行調補,方能達到「天人相應」。

3、什麼是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

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前,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4000美元,並且正在向更高的水平快速前進。在人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必然會更加關注精神及健康方面的問題。當今社會,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生存環境不斷變化,亞健康群體日益增加,公眾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而養生則是為了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這些與人們當前的需求相契合。
從整個社會的需求來看,在中國專業養生服務方面,中醫養生必將是養生服務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中醫養生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沉澱,其養生方式多種多樣,大體上可分為:食膳、葯膳、針灸、按摩、氣功五大類,此外還有心理養生等方法。當然,中醫養生也需要針對不同性別、年齡和季節等。我國有1/3以上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增強,中醫養生行業市場將逐漸發展起來。據衛生部統計,我國健康產業,包括保健產業、醫葯產業及與健康相關的產業,僅佔GNP的4%-5%,比許多發展中國家還低,而發達國家一般佔到了15%。2013年我國健康產業規模預計將達到2萬億,不同層次的需求比如養老需求、保健需求等都在快速增長。

4、中葯養生概念和意義以及作用

?

5、什麼是中醫葯養生

採用中醫的辯百證思維方式,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而進行的調節身體陰度陽平衡的方法,是中醫養生。由於中醫用針灸或葯物調知理人的陰陽平衡,所以又稱中醫葯養生。而養生,養是調節陰陽平衡,生是減少道毒素的攝入和加大毒素的排除延長壽命。因此想學怎麼養生就要學兩類,調節專陰陽的方法,和控制飲食減少毒屬素攝入及採用葯經排除毒素的方法。

6、中醫文化與養生

養生文化有作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無限極健康理念深厚的文化淵源。養生是「治未病」,調養身體、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老。簡單說:養生是1、未病先防、我老先養的預防觀。 2、強調人和自然的環境、社會環境、心理與生理回的調養一致的整體觀。 3、調整陰陽答補偏救弊,人體養生離不開協調平衡和陰陽平衡的宗旨。 4、生命在於運動,才能增進健康、預防疾病的和諧的辯證觀。

7、綜合中醫養生文化思想,談談對養生精神的理解?

中醫養生跟氣功,以及各種各一樣運動呼吸。

與中葯養生文化的定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