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家文化的相關知識
與儒家的倫理思想相比,道家的倫理思想無論是從表現形式上還是從表現內容上都有明顯的不同。如果說儒家是以積極人世的態度,以大量肯定性的命題,全面地闡述了其倫理思想,那麼,道家則是以消極人世的態度,以大量否定性的命題,闡明了其別具特色的倫理思想。道家的倫理思想雖然具有否定的形式,但是其倫理思想同樣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無為之為的道德原則和道德實踐
為了了解「無為」之為的內涵,我們先來看看無為和有為的含義。道家的無為,作為世界本原的特點,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第十七章),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道德經》第五十一章)。就是順應自然規律,使自然萬物成為它應該成為的樣子。換句話說,道家的「無為」,強調的是對自然規律的嚴格遵循,強調不能為了某種目的而人為地改變事物的自然本性。「無為」並不是不作為,而是遵循自然規律以達到目的。道家的無為,作為一種道德的實踐原則,它的基本要求就是不能違背社會發展規律,不能違背人性,去求得「善」的美名,應該順應社會發展規律,符合人的本性,達到社會的穩定和安寧。與道家「無為」相對應的所謂「有為」,作為世界本原的特點,就是或多或少地干預自然的演化過程,違背事物的自然本性,以達到人類的某種目的。作為道德實踐規范的有為,就是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希望在社會政治舞台上有所作為。他們固守於一定的道德規范,希望通過積極有為的行動,干預社會的發展過程,以達到社會的和諧和穩定。根據道家的理論,無為和有為的主要區別就在於是否干預自然、社會的演化、發展規律。
所謂無為之為,就是像「道」一樣的行為,而道歸根到底是「法自然」。老子明確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道家的無為之為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含義:其一是指人們的行為應該遵守「無為」的道德原則,為了確保遵守「無為」的道德原則,道家認為有一些道德規范也是應該遵守的。如老子提出了「慈」、「儉」、「不敢為天下先」三個重要命題,主張寬容和退讓。其二是以體「道」、達「道」為目的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為了像「道」那樣行為,人們要努力悟「道」,達到「道」的境界。其三是得「道」之後,人們就會像「道」那樣符合事物的自然本性,遵循事物的規律而行為。
道家倫理思想強調無為之為,即用人類遵循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行為去實現自然和社會的和諧、平衡,有其超越時代的積極意義。例如,在環境倫理思想方面,道家主張人類不能貪得無厭地掠奪自然,否則的話,就會破壞自然的和諧和平衡。這個話題是現代社會或者說是工業社會、後工業社會都十分重要的話題。在人生修養方面,道家認為,如果人們在現實社會中能遵守無為之為的道德原則,作為統治者就會以人為本,社會就會穩定和諧;個人可以以無欲、主靜養生,以退讓、寬容處世,人的身心健康就可以得到保證。無為之為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當然,道家的這種倫理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如它以「無為」說立論,反對世俗道德規范對人們行為的約束,它沒有意識到其「無為」說及其相關理論,其實質是一種具有自然主義和某種近乎倫理非理性主義的特點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由於過分強調自然觀和倫理觀的統一,而忽略了人倫的社會性特點。道家「無為之為」的道德原則和道德實踐的片面性和消極性也是比較明顯的。
二、無知之知的道德認識和道德修養
在道家那裡,無知之知,作為一種道德認識和道德修養,是指通過非理性的認識過程,達到對「道」的直接領悟。無知之知不是追求具體事物的小知識(「為學」),而是以悟「道」(「為道」)為目的的大智慧。道家提倡用一種神秘主義的直覺的認知方式去認識和體悟作為世界本原和道德根據的「道」,這個道德認識過程同時也是一個道德修養過程。所謂無知之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作為道德的認識對象的道是不可言說的。老子明確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第一章)意思是說,「道」如果能夠說得出的話,那麼它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名」,如果是可以具體命名的話,那麼它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這里強調的是關於「道」的知識是不能用日常語言來表達的。
第二,道德認識的過程是排除感官認識和理性思維的。道家的道德認識的過程是通過排除感官和理性思維,向內用功,達到「玄同」和「坐忘」的境界而直接體悟「道」。老子描述這一過程是:「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道德經》五十六章)莊子在《大宗師》里虛構了一段顏回和孔子的對話,詳細地說明了這一由忘仁義到忘禮樂,再到坐忘的非理性的認識過程。
第三,道德認識和道德修養的目的是體「道」和達「道」。老子描述這一過程是「致虛極,數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日靜,是日復命。復命日常,知常日明。」(《道德經》第十六章)這一體道的過程主要表現為:有知有欲的個體,通過體道,不斷地內在超越,臻於虛靜的境界,返樸歸真,達到無知無欲,便可歸於常道,與自然合一。當然,在道家那裡,道德修養的目標是根據不同的人,分為不同的層次。這樣一種「體道」、「達道」的理想境界,只有少數社會精英才能完成。這是一種「有智」的「無知」狀態,如在現實生活中為某些真正的聰明人所推崇的「難得糊塗」即屬於這一境界,這是一種大智慧,一般的老百姓是不可能達到的。為了社會的穩定,道家主張統治者對老百姓實行使其真正「無知」的道德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愚民」政策,這是道家政治上的「愚民」政策在道德領域中的體現。
道家認為,有知之「知」(智)是對自然和人類本性的破壞,都是對天下的安寧和人心的擾亂。只有達到「無知無欲」的心理狀態,才能「無為而無不為」。在這里,既沒有正常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又無需必要的道德教育,而這正是以老、庄為代表的道家所要復歸的人類道德生活的「本然」或理想境界。老、庄道家道德認識和道德修養的突出特點是在強調朴、真的價值的同時,否認人類文明、智力開發的意義,它片面誇大了道德與知識、道德與文明的對立性,帶有一定的蒙昧主義和神秘主義色彩。
三、無我之我的道德境界和道德理想
所謂無我之我,在道家那裡指的是經過道德認識和道德修養而得「道」的理想人格,是從有「己」、有「我」到無「己」、無「我」;從有「待」到無「待」的個人,是超越了個體小「我」,而達到與「道」同一的至人、聖人和神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了解無我之我的內涵:
首先,無我之我是超越世俗情慾和知識的「我」。為了達到與「道」同一的理想,道家比較傾向於否定感性的自我,而肯定超現實的精神自我及其自由。如莊子寫道:「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逍遙游》)所謂無「己」、無「我」,就是泯滅自我的好惡之情,以至達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莊子又稱之為「喪我」,也就是「坐忘」。而「喪我」之後的我,才有資格在「無何有之鄉」中「獨來獨往」。莊子所理想的人生自由,不是現實的感性自由,而是超現實的精神自由。
其次,無我之我是超越有「待」而達到無「待」的精神自由的「我」。所謂「猶有所待」(有待),其意思是說,對世俗事物有所依賴。如果對外物有所依賴,則必然為外物所役使、所牽累(為物所役),就不能獲得逍遙自由。與之相反,「惡乎待哉」(無待),如果不依賴於世俗之物,就不能為外物所累——「不物於物」,就可以游無窮,達到「逍遙游」的境界。不僅如此,「惡乎待哉」(無待)還可以變「為物所役」為「物物而不物於物」,主宰外物而不為外物所主宰。達到「無待」的自由境界,不僅可以在「無何有之鄉」中「獨來獨往」,甚至具有某種常人所不具有的神性。由此可見,莊子的自由,是自我通過對客觀必然性的內在超越而獲得的自由,而不是對客觀必然性的認識和在對客觀世界進行物質改造中所獲得的自由,這種自由只能是想像的內心神遊。
再次,無我之我是游心和順世、理想和現實統一的我。我們通過對道家的思想,特別是其倫理思想的研究,可以看出,道家既不主張「出世」,也不主張一般隱士的遁世,而是要在亂世中處世。他們生活的重點是今生今世。他們生活的目標是如何在亂世中求生存,並獲得精神的愉悅和自由。莊子以精神上的超現實的逍遙游和現實的順世處物的統一來解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在現實生活中,莊子主張「與時俱化」(與物俱化)、和順外物。莊子的處世態度可以概括為「虛己游世」,「與時俱化」。「虛」與「化」是順世態度的本質內涵。在莊子看來,「唯道集虛」,(《莊子•人間世》)「萬物皆化」。(《莊子•至樂》)所以「虛而能和」,「化而不僻」,是得「道」者的處世態度。
莊子的順世態度在作為一種得道的精神境界的體現時,就不再僅僅是對外在力量的被動的順從,並由此換得生命的安全,而是在消除了這些外在力量與主觀上的對立情況下,獲得的自然方面的吻合和精神方面的自如,如同「以無厚人有間,恢恢乎必有餘地」(《莊子•養生主》)的游刃那樣自如。莊子的人生哲學就是這樣從任何必然的縫隙里頑強地尋找自由。當然,莊子「順世」的人生態度,在現實社會中有可能發展為「滑頭主義」或「混世主義」,甚至可能發展為見風使舵和同流合污的行為,但這不是莊子的本意。總之,莊子追求的自由,盡管是有很多限制的自由,也不可能真正解決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個體存在和獨立人格以及對人生自由的嚮往,在缺乏自由主義傳統的中國倫理思想中,確實是獨樹一幟的。
2、2.儒家和道家思想對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產生過重大的影響,對於這種影響的認識與評價?
儒家,主張是仁,孝
道家,主張順其自然,
兩者都有妥協之意,對社會的治理有積極作用。
3、道教深圳上帝古廟玄心道長健康養生快訊 道教文化源遠流長, 道家健康養生更適合於現代人們的養生健康
若心存利養,則離道已遠矣!修行人好不容易走上道途,當珍惜把握機緣,方不辜負拋開世俗的犧牲,得不償失要衡量。
4、道家思想與現代旅遊的關系
實在是沒什麼關系吧
《道德經》博大精深,什麼命提不好寫,出這么個命題,我汗!
一定要寫,只能寫道德經與旅遊環境保護、養生之旅、、、我怎麼總覺得別扭.........天啊,哪個導師要求的啊。
哇!明白了,莊子《逍遙游》看多了,以為道家思想主要是寫旅遊吧,哈!
自己寫,多看《道德經》、《逍遙游》...............
以下是摘的,可都別人寫的不要全抄了,哈哈
論"自然為美"的道家美學思想對現代旅遊的影響
Influences of Taoist Concept of "Upholding Nature" on Modern Tourism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年02期
姜紅瑩
道家"自然為美"的美學思想,對現代旅遊意義重大.文章從"自然"的內涵入手,分析"自然為美"的道家美學思想對旅遊主體、旅遊客體和旅遊中介三方面的影響,並從旅遊產品開發理念、模式等方面探討其對現代旅遊的啟示意義.
http://www.ilib.cn/A-xjsfdxxb-zxshkxb200602021.html(收費的,估計抄的人很多,還是不要用的好)
http://tieba.baidu.com/f?kz=337287942 (儒道不同旅遊觀)
http://www.zjol.com.cn/05gotrip/system/2007/11/26/009001768.shtml (道教旅遊線路,這個不錯,看完了再找各個景點的介紹,這樣就知道要寫什麼了)
最後,推薦用工具搜比如在:emule、迅雷資源、快車資源、等下載工具里找相關資料。
搞定,以後寫論文不愁了。
5、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哪些?
老莊之學
老莊派為老學、庄學的合稱。以自然為本,天性為尊,法天心而無心弗志而為,以清靜而使人退欲消妄,以己之虛無澄他人之妄心而為。主張清虛自守,齊物而侍。以致「不為物累逍遙天下。」因其成為歷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園。
黃老之學
黃老派主張身國同治,以兩相自然為本,事因之而循之,物因之而動之,法天地之使萬物自然,甚至不得不然而為,以無為謂之使物我自然,以使物我共逍遙,善於行不言之教,使人自化。形成一種「大音希聲」般的「仁」,故看似無所作為,實則無所不為。
楊朱之學
楊朱派則主張全生避害、為我貴己、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不與物往以不染物性,無為以兩不相累,兩不相擾。通過對個體的自我完善進而達到社會的整體和諧。
道教之學
道家弟子張道陵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結合黃老方術,成立了道教組織。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將「道」和「德」「太上老子」作為最高的信仰,在古代由於道家強大的影響力如果不分開道家與道教,佛教無法撼動道教,所以佛教徒釋道安等等極力分開道家與道教的混用。
新道家
新道家,主要指的是當代新道家,它是董光壁先生在《當代新道家》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在他的文章中,新道家指的是那些受道家思想啟發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民間人士認為,凡是願意按自己的天性生活,也不反對別人按自己的天性生活的現代人,都是新道家。
(5)道家文化之心理養生旅遊擴展資料:道家經典
《道德經》、《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莊子》、 《列子》、 《六韜》 、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五行》、《九主》、《明君》、《德聖》)、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經法》、《十大經》、《稱經》、《道原經》)、《物則有形圖》、《湯處於湯丘》、《湯在啻門》;
道家消極
(1)認為道家求於無用,居於下垢,消極避世。
翻開《老子》《莊子》書中隨處可見守弱、無用、居下之詞。然而,道家之意卻並不求於此,道家更注重的是功成與弗居,生而不有的不為物累的超然狀態,而不是用這些去甚求於委身保命,載於生,懶的人的借口。
(2)認為道家聽任自然,無為便是無所作為。
道家常見的「無為」兩字表達的意思是是循道而作,法天地而為。其實無為正是有為的極致,讓人變得淳樸自然,不做惡事,且道家並非聽任自然,萬事聽天由命,而是自然而為,自然而生,不染物性,不為物累。
(3)認為道家過於玄幻
道家並不是陰陽家,如今假借道家名言所謂的陰陽生變,五行相生的,多是掛羊頭賣狗肉,本意只為了賺錢。而凡是真正有所建樹的,不會如此。
6、道家的哲學思想在哪些方面影響後世的文學思想?
道教是由我國的歷史文化發展而來的,老莊思想起的開頭
道教,是一種發源於中國古代的傳統宗教。它在中國古代的影響僅次於佛教。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被認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的各種理論學說和實踐方法。
道教的稱呼在形成初期有所不同,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中許多人都曾經以「道」來稱呼自己的理論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陰陽家甚至佛教都曾經由於各種原因自稱或被認為是「道教」。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詞,將先王之道和孔子的理論稱為「道教」。佛教剛剛傳入中國時,把「菩提」翻譯成「道」,因此也被稱為「道教」。而到了東漢末年出現了五斗米道,自稱為「道教」,取「以善道教化」之意。自此,其他各家為了以示區別,也就不再以「道教」自稱,而成為五斗米道的專稱。
現在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等一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的宗教。
道教從創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將其中「道」和「德」作為基本的信仰。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而「德」則是「道」的體現。
道教以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為教主,也就是老子。此外道教的至尊天神在道經中還有其他說法,一是以玉清元始天尊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靈寶天尊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為最高天神。後來又演變成三位一體的老子一氣化三清。
道教重生惡死,追求長生不老,認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聽命於天。認為人只要善於修道養生,就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也就產生了許多修煉方法:煉丹、服食、吐納、胎息、按摩、導引、房中、辟穀、存想、服符和誦經。
道教神學與道家思想未必切合,尤須深詳;其間異同,頗值玩味。然道教既祖稱老、庄,奉《道德經|老子》、《莊子》為經典,畢竟吸收繼承了老、庄思想的大量內容。此外,它也受到了《易》以及陰陽家的影響。
明清以後,道教基本已經停止了發展。進入近現代社會以後,道教更是衰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隨著中國政府新的宗教政策的執行,以前的一些道教的清規戒律由於和現行法律抵觸而作廢。1957年,成立了中國道教協會,管理中國道教內部的事務。到文化大革命時期,道教同中國其他的宗教一樣經受了一場浩劫。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道教才開始恢復正常的宗教活動,惟信仰道教人口,並不普遍。
道教的理想世界不同於佛教的極樂世界,也不同於基督教的天堂。道教的理想世界有兩種,一種是世俗的,一種是宗教的。世俗的理想世界在《太平經》中講的很明白,希望世界成為一個公平、和平的世界,沒有災禍、沒有戰爭。而宗教的理想世界則是「仙境」,道教追求得到成仙,這樣就能超脫生死,在仙境中過仙人的生活。不同於其它宗教的是,道教並不認為人死後才能到達仙境,而是認為人的形體通過一些形式的鍛煉可以長生不死,成仙以後也可以一樣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裡,作「活神仙」,也可以到仙境中去生活。但是由於達到成仙的境界非常不容易,因此後來才出現了「屍解」等方式。而且所說的仙境,大多數也是處於現實當中,例如所謂的「洞天福地」中很多就是中國一些風景秀麗的地方。
大多數的宗教教義認為人生充滿了不幸或者罪孽,認為死後靈魂才有可能得救。然而道教卻認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教追求的是長生不死。也因此有許多養生的方法,例如氣功等在道教得到了發揚。
許多宗教都認為人的壽命是不能改變的,然而道教去不這樣認為,有一句話「我命在我,不在於天」就是出自道教的《西升經》。另外,道教作為一個多神教,相信萬物有靈,甚至人體的各種器官都有神靈。
道教系列條目
基本教義
道,德,三清,修煉
重要人物
老子, 莊子, 張道陵
張角,葛洪,陳摶,王重陽
道教神仙
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玉皇大帝,西王母,八仙
道教宗派
正一道,全真道
道教典籍
《道德經》,《南華經》
洞天福地
十洲三島,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維基主題:宗教
太極圖道教是在中國形成並傳播的一種多神宗教,在中國古代影響僅次於佛教。道教被認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組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為其追求目標,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國古代道家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吸收神仙方術、民間鬼神崇拜觀念和巫術活動而形成。它主張清靜無為,長生不老,得道成仙。
目錄 [隱藏]
1 概論
2 教理和教義
3 歷史
3.1 淵源
3.2 發展歷程
3.3 近現代的道教
4 道教神仙
5 戒律
6 道術
7 主要典籍
8 教派
9 道教活動
10 道教文化
10.1 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11 道教與道家
12 道教與其他宗教的不同
13 道教與佛教的關系
14 參考文獻
15 參看
16 外部鏈接
[編輯]
概論
在中國歷史上,「道教」一詞最初的意思是指以「道」來教化的各種理論學說和實踐方法。諸子百家中許多人都曾經以「道」來稱呼自己的理論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陰陽家甚至佛教都曾經由於各種原因自稱或被認為是「道教」。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詞,將先王之道和孔子的理論稱為「道教」。佛教剛剛傳入中國時,把「菩提」翻譯成「道」,因此也被稱為「道教」。而到了東漢末年出現了五斗米道,自稱為「道教」,取「以善道教化」之意。自此,其他各家為了以示區別,也就不再以「道教」自稱,而成為五斗米道的專稱。
現在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等一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的宗教。
[編輯]
教理和教義
道教從創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將其中「道」和「德」作為基本的信仰。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而「德」則是「道」的體現。
道教以太上老君為教主,也就是老子。此外道教的至尊天神在道經中還有其他說法,一是尊玉清元始天尊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靈寶天尊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為最高天神。後來又演變成三位一體的老子一氣化三清。
道教重生惡死,追求長生不老,認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聽命於天。認為人只要善於修道養生,就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也就產生了許多修煉方法:煉丹、服食、吐納、胎息、按摩、導引、房中、辟穀、存想、服符和誦經。
道教神學與道家思想未必切合,尤須深詳;其間異同,頗值玩味。然道教既祖稱老、庄,奉《老子》、《莊子》為經典,畢竟吸收繼承了老、庄思想的大量內容。此外,它也受到了《易》以及陰陽家的影響。
[編輯]
歷史
參看道教歷史
[編輯]
淵源
道教雖奉老子為祖師,但其主張與老子、莊子的思想並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於漢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養壽的黃老道。道教的另一淵源是始於戰國、盛於秦漢的方仙道。此外,亦可遙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漸形成過程中,與當時正進入中國的佛教的互動(佛教對道教的影響以及道家對佛教中國化的影響),也很值得注意。
[編輯]
發展歷程
道教的發展一般分為漢魏兩晉的起源時期、唐宋的興盛、元明期間全真教的出現和清以後衰落四個時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作為道教最終形成的兩個標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經》的流傳,一是張道陵的五斗米道。東漢順帝時(126年-144年),於吉、宮崇所傳的《太平清領書》(即後來所謂《太平經》)出世,得到廣泛傳播。到東漢靈帝時,張角奉《太平清領書》傳教,號為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頗有影響。後來黃巾起義失敗,太平道日趨衰微。同樣是在東漢順帝時,張陵學道於蜀郡鵠鳴山,招徒傳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其孫張魯保據漢中多年,後又與最高統治當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響從西南一隅播於海內,遂為道教正宗。
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煉丹術的盛行和相關理論的深化,道教獲得了很大發展。同時道教也吸取了當時風行的玄學,豐富了自己的理論。東晉建武元年,葛洪對戰國以來的神仙家理論進行了系統地論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論的第一次系統化,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內容。南北朝時,寇謙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師道」,陸修靜建立了「南天師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淵認老子李耳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極其崇信道教,道教因而備受尊崇,成為國教。此時出現了茅山、閣皂等派別,天師道也重新興起。在理論方面,陳摶、張伯端等人闡述的內丹學說極為盛行。
金朝時,在北方出現了王重陽創導的全真道。後來,王重陽的弟子丘處機為蒙古成吉思汗講道,頗受信賴,並被元朝統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權力。而同時,為應對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龍虎山天師道、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合並為正一道,尊張天師為正一教主,從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兩大派別的格局。
明代時,永樂帝朱棣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對祭祀真武的張三豐及其武當派大力扶持。此時,道教依然在中國的各種宗教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
清代開始,滿族統治者信奉藏傳佛教,並壓制主要為漢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從此走向了衰落。
[編輯]
近現代的道教
明清以後,道教基本已經停止了發展。進入近現代社會以後,道教更是衰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隨著中國政府新的宗教政策的執行,以前的一些道教的清規戒律由於和現行法律抵觸而作廢。1957年,成立了中國道教協會,管理中國道教內部的事務。到文化大革命時期,道教同中國其他的宗教一樣經受了一場浩劫。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道教才開始恢復正常的宗教活動。
[編輯]
道教神仙
參看道教神仙
大英博物館藏道教人物像道教是一個多神教,最高的神是由道衍化的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即是太上老君。另外道教按照人間的秩序創造了天廷及其皇帝玉皇大帝和一系列官員,吸收了佛教地獄和海中世界的概念,作為天廷的附屬,也創造了閻羅殿和水晶宮的一系列神仙官員,再加上地方神仙系列如四值功曹、山神、城隍、土地、灶王等。還吸收了眾多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西王母、八仙等作為天廷秩序之外的「散仙」。所以道教的神仙眾多,還隨時可以吸收地方百姓創造的任何神仙以及崇拜的名人,如媽祖、關帝等都可以納入道教的神仙系統。但一般宮觀只供奉三清神像,其他的神可以建立自己的廟宇。
此外,道教認為人身也是一個小天地,因此人身上的各種器官,例如毛發、五官等等也都有神靈駐守。而且還有相應的修持方法。
[編輯]
戒律
道教戒律是一些約束道士思想言行的准則。道教的戒律依照不同的教派,有著不同的內容。一般說來,全真派的戒律嚴於符籙派。戒律的內容主要有不得殺生,不得喝酒吃肉,不得偷盜,不得邪淫等。戒律是教徒必須遵守的,而且必須有一個受戒儀式一名道士才能算作教徒。根據規則的嚴緊程度, 戒律可以分成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根據節律的多少有「三戒」、「五戒」、「八戒」、「十戒」、「老君二十七戒」等。
除戒律外,還有道教清規,就是道士犯戒以後的處罰手段。具體條例派別不同則規定也不同。
道教的戒律,在吸取了佛教的一些內容和儒家三綱五常等要求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內容。道教的清規戒律也是隨時事的變化而變化的,當與政權的法律相沖突時,會進行適當的調整。
[編輯]
道術
《抱朴子》中所載的老君入山符,認為使用它可以避開鬼怪野獸道教的宗教活動十分龐雜,主要分兩大類,道士的自身修行(稱為道術)和道教儀式,內容包括道教經法、懺法、齋、醮、符咒、禁咒、隱遁、乘蹻、驅邪、伏魔、降妖、消災、祈禳、房中術、神仙術、辟穀、風水堪輿、占卜等。
道士的自身修行成為道術,包括內丹,外丹,服食,房中等內容。外丹是指燒煉丹砂鉛汞等礦物以及葯物,製作能夠使人長生不了的丹丸。現代科學認為這些丹葯大多有毒,古人也有很多服食致死的例子,所以後來道教也認識到由於內丹服食和配製的方法較難掌握分寸,所以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而後世轉向較為保險的內丹修煉。外丹也被認為是現代化學的先驅。
內丹則是指通過行氣,導引,呼吸吐納,在身體里煉丹以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外丹和內丹的用語相同,但是所指代的含義完全不同,比如把人體比喻為燒煉丹丸的爐鼎,不過理論上還是具有相通性。古時煉丹術的傳授大多師徒相承,口口相授,外人很難了解。
此外道教還有許多道術。例如內觀、守靜、存思、辟穀等多種。這些現代多歸為氣功。另外,全真道的道教徒許多都習武術。中醫理論亦源自道教。
道教的儀式統稱為「齋醮科儀」,齋是清潔的意思,醮是指祈禱,又稱為道場。 道教祭祀神仙,由於認為神仙清靜潔高,因此祭祀前需要沐浴更衣,不喝酒吃葷,進行齋戒。進行祭祀活動稱為「醮」,道教在發展過程中吸取了許多佛教的內容,名目繁多。道教認為通過這些儀式可以去災求福。占卜也是道術的一部分,包括卜卦、抽簽、測字等。此外,道教很有特色的是使用符、籙。符是用硃砂畫在黃紙上的一些符號,道教認為可以用來治病,而籙則被認為可以驅使天神。另外道教認為口念禁咒可以治病驅使鬼神,趕走野獸。這些主要都是正一道的法術。
[編輯]
主要典籍
參看道經
道教奉老子的《道德經》、莊子的《南華經》為最重要的兩部經典。另外,道教模彷彿教的大藏經創制了道藏,收集歷代道家著作,不僅包括哲學和道家理論,而且包括煉丹、養生、治病、氣功等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正統道藏》、《道藏輯要》、《萬曆續道藏》等,現僅存明代《正統道藏》流傳,其它版本已失傳,現存歷代道教經典多收錄於此。道教的經書數量非常龐大,各派的主要經典也各不相同。
《周易參同契》是最早的丹經,稱為丹經之祖,此外《抱朴子》也是道教丹鼎派的基本經典。《太平經》和《老子想爾注》也是道教早期的主要經典。《黃庭經》和《上清大洞真經》則是上清經籙派的主要經典,茅山派也非常重之。《度人經》和《三皇文》則是靈寶派和三皇派的主要經典。《陰符經》和《常清靜經》也是道教兩部非常重要的經書,是道士必須誦習的經書。此外,《玉皇經》和《心印妙經》也是道教徒的日常功課之一。
道教南宗正一派雖然以符籙、齋醮、科儀為主,但北宋以後也主張三教一理,修煉內丹,出現了《悟真經》、《金丹四百字》等經典。道教北宗全真派更主張三教合一,煉氣全神,明心見性,兼融釋儒,以《道德經》、《孝經》和《般若心經》三家經典為主,提倡「孝謹純一,敦厚樸素」。
[編輯]
教派
參看道派
泰山上的一位道士從修行方式上來說道教主要分為兩個派別--符籙派和丹鼎派。前者主張以符咒等方術治病驅鬼,後者主張煉金丹求仙,分外丹與內丹二脈。
道教的分派,一般認為是開始於宋、元。道教歷史上比較有影響的有5個大派:
正一道:下面又分有靈寶派,正一派、凈明派
全真道:又有南宗和北宗之分。支派也有很多,如龍門派,遇仙派,南無派,隨山派,嵛山派,華山派,清靜派等。
真大道教:金朝時創立,元朝以後逐漸衰微。
太一道:金朝時創立,元末以後逐漸衰微。
凈明道:南宋時創建,明朝以後衰微
明朝以後,道教分為正一道和全真道兩大派別,其他宗派全部歸納到這兩個宗派之下。現在北京的白雲觀藏有《諸真宗派總簿》,所列道派共有86家,實際上只有80家。
正一道:正一道即東漢末年的五斗米道,後更名為天師道,正一道。其道士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葷腥,可婚娶生子。其道觀,一般被稱作為「子孫廟」。
全真道:全真道興盛於金元時代,是宋元新道派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派。代表人物王重陽,丘處機。全真道講求清修,其道士必須出家、吃素。其道觀,一般被稱作為「十方叢林」。
[編輯]
道教活動
道教的活動主要在宮觀內進行。宮觀可以分為兩種:
子孫廟:廟產由廟主私有,師徒相傳,一般規模不大。
十方叢林:廟產屬於道教徒或者某個道派公有,凡是道教徒都可以在這里通過一定的手續掛單居留。一般規模較大。十方叢林可以傳戒,但是不能收徒弟。
另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子孫叢林」,是兩者的混合物。一般都是從子孫廟發展過來的。
此外正一道的宮觀和全真道的宮觀在制度和日常活動上也是不一樣的,二者一般不混雜。
[編輯]
道教文化
道教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音樂、繪畫、建築、醫學、葯物學、養生學、氣功、化學、武術、天文學、地理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此外,它對於華人的思維方式、倫理、道德、民俗、民族關系、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各方面也有很深的影響。
[編輯]
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道教對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道教中一些宗派都師徒相傳一些武術和氣功,例如武術中很出名的武當派,據說就是武當山上的許多道士傳承的武術。道教的武術也和許多武術不同,講究圓柔、後發制人,充分體現了道教的教理。其中像太極拳這樣的簡單武術套路,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的日常健身活動。道教氣功也是中國氣功中的一大流派,全真道的修煉方法基本上就是氣功,對氣功的探索和發展,其貢獻很大。
道教的養生術還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傳統醫學《黃帝內經》中經絡學等方面內容。 此外,許多道教徒研習醫術,對於中醫學發展頗有貢獻,如葛洪、陶弘景等人,於中醫葯皆有所建樹。
道教的煉丹術對火葯的發明有著重要的影響。
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受道教影響很深,他曾經游歷各地,求仙訪道,甚至煉過丹、受過道籙,可以說是位虔誠的道教徒。這段經歷給他的個性、詩歌創作乃至一生的際遇都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李白受召入長安,受到唐玄宗等許多的道士和信仰道教朋友的推薦。尋仙過程中,他游遍五嶽,給他帶來大量的素材。他的詩歌中也常常出現「仙人」、「羽化」等意念。
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雖然講述的是佛教徒唐僧等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但全書中使用了大量道教專有的概念如心猿、意馬、奼女、元神等,還構築了一個以玉皇大帝為核心的道教神祉、神官系統。書中也出現了很多道教人物和魔怪,不過多為反面角色。
而完全以道教為核心的最著名小說則要數《封神演義》了。書中講述的商周戰爭,其實質就是道教的兩個派別闡教和截教的斗爭。書中出現的各色仙神和寶物等,也全屬於道教系統。
[編輯]
道教與道家
「道家」與「道教」二詞,常被不加區別地使用。從歷史來看,這兩個詞指稱過很多不同的內容,也曾混為一談;現在也仍然有人主張將二者等同起來。然而,如果將道家理解為由老子、莊子開創,並在魏晉被重新發明的哲學思想流派,將道教理解為於兩漢逐漸形成,後又有若干發展分化的宗教,那麼,雖然道教在理論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二者還是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說道教理論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為一種宗教,有其神仙崇拜與信仰,有教徒與組織,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與活動,其主要派別的傳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為一個哲學思想流派,其思想流變與代表人物應是它被解說時最重要的內容;魏晉之後道家思想的傳承流變,現在看來還是模糊而難以說清的,但它對歷代學者文人的影響卻仍是依稀可辨的;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狹義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時代以老子、莊子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學思想流派。
道教神學與道家思想的異同,確實一言難盡。試舉一例:道教所謂長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並未言及,也不能視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說,與自然之道亦不無悖逆。
[編輯]
道教與其他宗教的不同
道教的理想世界不同於佛教的極樂世界,也不同於基督教的天堂。道教的理想世界有兩種,一種是世俗的,一種是宗教的。世俗的理想世界在《太平經》中講的很明白,希望世界成為一個公平、和平的世界,沒有災禍、沒有戰爭。而宗教的理想世界則是「仙境」,道教追求得到成仙,這樣就能超脫生死,在仙境中過仙人的生活。不同於其它宗教的是,道教並不認為人死後才能到達仙境,而是認為人的形體通過一些形式的鍛煉可以長生不死,成仙以後也可以一樣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裡,作「活神仙」,也可以到仙境中去生活。但是由於達到成仙的境界非常不容易,因此後來才出現了「屍解」等方式。而且所說的仙境,大多數也是處於現實當中,例如所謂的「洞天福地」中很多就是中國一些風景秀麗的地方。
大多數的宗教教義認為人生充滿了不幸或者罪孽,認為死後靈魂才有可能得救。然而道教卻認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教追求的是長生不死。也因此有許多養生的方法,例如氣功等在道教得到了發揚。
許多宗教都認為人的壽命是不能改變的,然而道教去不這樣認為,有一句話「我命在我,不在於天」就是出自道教的《西升經》。另外,道教作為一個多神教,相信萬物有靈,甚至人體的各種器官都有神靈。
[編輯]
道教與佛教的關系
道教和佛教作為中國的主要宗教,兩者在相互斗爭中互相吸收,使其更適用中國的本土文化的需要。
[編輯]
參考文獻
李紀兵,《富國律》——三十年內國家成王稱富之規律法律》,天馬圖書有限公司出版,2004年, ISBN 962-450-844-5
李紀兵,《道德經李家註解》
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ISBN 7-80123-229-1
丁培仁,道教典籍百問,《宗教文化叢書》,今日中國出版社,1996年,ISBN 7-5072-0409-x
李養正,道教基本知識,中國道教協會編印(非正式出版物),1985年
南懷瑾,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4年, ISBN 7-5052-0203-0
[編輯]
參看
道教歷代龍虎山天師列表
道教音樂
道教人物列表
道教全國重點宮觀
洞天福地
中國宗教
[編輯]
外部鏈接
您可以在維基共享資源中查找與此條目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道教
中國道家網站索引
道教學術資訊網
中國道教協會
中國道教
Taoist Studies in the World Wide Web
Daoist Chinese Characters
石竹道文化
道教文化
道教網路資訊報導
道教全真派
道教中的女性(翻譯節本)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1%93%E6%95%99"
頁面分類: 中國宗教 | 道教 | 宗教
參考資料: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9%81%93%E6%95%99
7、道家養生思想是什麼?
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貴柔」等主張,對中醫養生保健有很大影響和促進。
清靜無為
清靜,在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寧靜;無為指的是不輕舉妄動。具體地說,就是《道德經》所說的「少私寡慾」。這種清靜無為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貴柔、返樸歸真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形神兼養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於健身、治並防病的。
道家的自然養生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歷代都有眾多的崇拜者與繼承者。他們一方面身體力行,體驗效果,同時還闡述發揮補充老莊養生思想,撰述著作,指導後人。
8、道教養生文化?
養生術被認為是能溝通人仙關系的橋梁。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道家與道教」一卷中論述這一問題時說:「道家只求長生,並不是認為精神不死,而是實體的長生,也並非認為長生是人生問題的解決途徑之一,而是惟一的解決途徑。」正是這樣,養生術與先秦神仙家直至後來的道教結下了不解之緣,並隨著這一宗教體系的發展演化而形成一門博大精深的、蘊含著高度健身療疾價值的古代人體科學和養生方法體系。
早期道教的信徒們信奉秦漢流傳的神仙說及不死觀念。他們深信凡人通過服食、導引、行氣、房中術等修煉方法能成為神仙,達到長生不死,羽化飛升。西晉著名道士葛洪在其《抱朴子內篇》一書中系統地闡述了長生成仙之說:「登虛躡景,雲輿霓蓋,餐朝霞之沆瀣,吸玄黃之醇精。飲則玉醴金漿,食則翠芝朱英,居則瑤堂瑰窒,行則逍遙天清。」他認為,這種神仙境界是人人都可達到的,但須通過艱苦的努力和辛勤的修煉,「仙之可學致,如黍稷之可播種得,甚炳然耳。然未有不耕而獲嘉禾,未有不勤而獲長生度世也。」他強調:「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長生之道,道之至也,故古人重之也。」他充分肯定人在養護生命、長壽長生方面的主觀能動性,堅信人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能延年益壽乃至長生不死。他指出:「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故達其淺者,則能役用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知上葯之延年,故服其葯以求仙,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導)引以增年。」傳說活了800歲以上的彭祖和老子都是人而不是天生神人,「非異類而壽獨長者,由於得道,非自然也」。至於如何得道成仙?葛洪認為除了要勤修和拜師以外,還要首先作到「不傷不損」,亦即避免各種可能傷身害生之事,其次要注意養生治身:「養生之盡理者,既將服神葯,又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榮衛,使無輟閡;加之以房中之術,節量飲食,不犯風濕,不患所不能,如此可以無病。」最後是在以上基礎之上習煉成仙之道:「欲求神仙,惟當得其至要。至要者在於寶精、行氣、服一大葯便足。」
葛洪認為神仙是由凡人經過修煉而變成的,而神仙的最大特點是長生不死、羽化飛升。
在葛洪看來,神仙並不是虛無縹緲的,長生久駐的人就是活神仙。若要長生,首先要長壽,而要長壽則需採用一定的養生保健方法來祛病健身,使身體和精神保持健康強盛。而這些手段即是道家養生修煉學的主要內容。------------
9、道家美學思想對現代旅遊有何影響
道家美學思想博大精深,它「崇尚自然」.的審美理想、「虛以致靜」的審美心胸.「身與物化」的審美思維.、「道進乎技」的.審美創造和「得意忘言」的審美感受,對中國的傳統山水審美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以謝靈運山水詩、宋代山水畫和蘇州園林為例,對中國古代的山水藝術進行了分析,探討了道家美學思想在傳統山水審美中的體現。通過以上的研究,作者期望從中得到有價值的啟示,從而給現代的生態旅遊活動和山水城市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激發人們保護環境的熱情,幫助建構理想的人格,在當前的形勢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