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人資飲食以養生去其甚至自安逸

人資飲食以養生去其甚至自安逸

發布時間:2021-04-14 01:57:23

1、老年人如何飲食養生?

正確的飲食和營養是保證老年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的物質基礎。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大部分老年人營養過剩,或由於害怕肥胖及疾病的發生而過於節制飲食,因此.許多老年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飲食營養失衡。

1.老年人所需營養特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生理功能減退,活動量亦逐漸減少。因此老年人熱能消耗逐漸降低,基礎代謝率下降。一般認為,老年人基礎代謝率比青壯年時期約降低10%-15%。老年人每日飲食中熱能的供給量(以男性65.女性55千克體重為例).50-59歲男性約2100千卡、女性約2000千卡;60-69歲,男性約1900千卡、女性約1750千卡;70歲以上男性約1700千卡、女性約1540千卡,一般根據體重不同而有所增減。

2.老年人的合理飲食結構

①蛋白質:

老年人隨著衰老過程的進展,蛋白質的分解大於合成,體內蛋白質含量逐漸減少,因此,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蛋白質的需要量不應減少,特別是某些必須氨基酸如蛋氨酸、賴氨酸等的需要量反而要比年輕人增加.老年人每天需要的熱能約15%需要由蛋白質供應。老年人的蛋白質供應應注意優質蛋白,一般以每千克體重O.8—1.2克為宜,動物性蛋白與植物性蛋白各為50%左右。動物蛋白首選魚肉及鮮牛奶,其次為瘦肉、雞肉、牛羊肉,一般每天肉類不應超過100克,牛奶在200-400毫升為宜。

②脂肪:

飲食中的脂肪不僅供給熱能,亦提供必須的脂肪酸和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老年人脂肪占總熱量的比例一般不宜超過25%,每日每千克體重脂肪攝人量不宜超過1克。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在1.2:1為宜。食用植物油和魚類主要含不飽和脂肪酸,豬、牛、羊動物油中主要含飽和脂肪酸。瓜子油、松子油中含有較多量的與預防衰老有關的亞油酸,而動物內臟、肉皮、蛋黃、松花蛋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宜注意控制,老年人每天膽固醇攝人量應在300克左右為宜。

③碳水化合物。

糖是供給熱能的主要營養素,老年人糖所供給的能量約占總熱能的60%左右。隨著增齡,宜適當控製糖的攝人。老年人理想的糖攝取是通過米、面、谷類、土豆、蔬菜供給,果糖對老年人較為合適,因此,老年人可適當增加果糖含量較高的蜂蜜、水果的攝人,而蔗糖攝入過多會引起肥胖及老年疾病.宜適當控制。

④維生素。

維生素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和營養素之一。維生素C、E對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和預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維生素D對老年骨質疏鬆具有防治作用。老年人由於補充功能低下,影響維生素的補充,特別是要注意補充充足的維生素A、B。、B2、C、D、E。

平時飲食中要注意增加新鮮蔬菜瓜果,牛奶、魚肝油含維生素D較高,可適當增加攝人。

⑤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與衰老及疾病的發生有關,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豆類、奶類、魚蝦含鈣豐富,可預防骨質疏鬆;肝、蛋、豆類含鐵較多,可預防老年人缺鈣性貧血,肝、麥芽、瘦肉、黃豆、南瓜子含鋅較多,可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其他銅、硒、鉻等多種微量元素均有不同功能,可酌情補充。

⑥纖維素。

纖維素可促進胃腸蠕動功能,防治老年人便秘,且具有降低膽固醇作用,老年人宜增加纖維素的攝入量,植物根、莖、葉、粗糧、瓜果纖維素含量較高,對老年人較為合適。

⑦鹽。

老年人應注意鹽的攝入量,高鹽飲食對心衰、腎衰、高血壓、冠心病均有一定影響,因此,老年人宜採取低鹽飲食,一般主張每日鹽攝人量不超過5克為宜。

3中葯食療保健

中葯對預防衰老、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提高免疫,清除自由基等具有較好的效果。老年人在平素的飲食中適當正確加用一些中葯食療對養生保健具有較好的效果,在使用時應注意辨症、辨病相結合,切忌亂用、濫用。

①綠茶適量,開水沖泡飲用,具有降脂、預防動脈硬化、利尿作用。

②生山楂每日食用5個,具有降脂、預防動脈硬化及減肥效果。

③醋泡大蒜,每天少量食用,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有效。

④生苡米、紅棗、枸杞子、百合、山葯、黑豆等煮粥食用,能提高免疫功能。

⑤菊花、天麻、決明子,泡水代茶飲,具有降壓醒神作用。

⑥氣虛者紅參浸酒,陰虛者西洋參泡水,每天適量飲用,能益氣養陰,提高免疫功能,預防衰老。

⑦冬蟲夏草、蛤蚧研粉裝膠囊,每天適量服用,對防治慢性咳喘有效。

⑧核桃仁,每天食用1—2個,具有健腦促智及防治慢性咳喘作用。

⑨刺五加浸酒,每天適量飲用,對老年人神經功能紊亂具有調節作用。

⑩杭菊花、荷葉、草決明、綠茶、青葙子、紅花、辛夷花等,製成葯枕,具有清心寧神,清腦明目,活血通絡作用。

蜂蜜適量,每天飲用,能防治老年性便秘。

紅花浸酒食用、外用,具有舒筋活血作用。

2、「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作妄勞」是什麼意思?求專業人士講解

《黃帝內經》中的話,講的是養生之道。
【法於陰陽】
中醫學中所謂「法於陰陽」,就是按照自然界的變化規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四季的變化而適當增減衣被等。
【和於術數】
是根據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進行調養鍛煉,如心理平衡、生活規律、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不過度勞累等。即採用任何一種養生方法,都要做到適中,無太過、無不及。和,適中,恰到好處
【飲食有節】
中醫有句話,叫做谷肉果實,食養盡之,無食過之,以賞其正。所以不應該挑食,要順其自然。哪一季出什麼就吃什麼,結合自己的體質選擇你的飲食規律。
【起居有常】
中醫強調一個人的作息時間,應該順應日運動的節律,作息上不顛倒白天晝夜,很強調這個。因為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
【不妄作勞】
先看這個"妄"字是怎麼寫的?上面一個"亡"字,底下一個"女"字。所以,死在女人手裡叫"妄"。意思就是說,一個女人不夠,不停地還想要更多的女人。至於作勞,這個"勞"叫房勞。所以,勞作不僅僅是指勞動,它還有房勞的意思。

3、飲食養生有何意義和作用,如何進行飲食養生

飲食禁忌俗稱「忌口」, 一般是指患病期間忌食某些食物,如果吃了這些東西就會對疾病的恢復和健康不利。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強調飲食應有所禁忌,說:「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 若得宜則宜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除了民間流傳的所謂「發物」等傳統的飲食禁忌以外,依據現代醫學理論而建立的飲食禁忌也逐漸被國人接受,有些已經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飲食要求,比如糖尿病忌糖,腎病忌食鹽過多,高脂血症忌油膩,冠心病嚴格限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肝硬變腹水要無鹽飲食等。忌口並不僅限於病人,在健康人的養生保健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疾病狀態的飲食禁忌
《靈樞·九針論》曰:「病在筋,無食酸;病在氣,無食辛;病在骨,無食咸;病在血,無食苦;病在肉,無食甘。」指出氣血筋骨發生病變時,飲食禁忌有五味的不同,其理論的依據是五行學說,筋和酸都屬於木,氣和辛都屬於金,骨和咸都屬於水,血和苦都屬於火,肉和甘都屬於土。正常情況下,酸味入肝可補肝氣,有利於肝對筋的濡養,但在肝病的情況下,反而不利於筋的功能,故「筋病無食酸;氣病無食辛;骨病無食咸;血病無食苦;肉病無食甘」。
中醫之筋類似於現代醫學的肌腱,主管肢體運動,筋的伸縮可以完成各種運動。其病變表現為肢體運動不靈、伸縮不利、拘攣抽筋或震顫等,而這些肢體運動障礙與現代醫學的低血鈣表現非常相似。如果酸性食物進食過多,可以造成鈣離子的流失增多,而使低鈣現象加重,筋的病變可能因此而更明顯。
中醫認為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具有鼓動臟腑完成各自生理功能的作用。因此,氣宜固秘而不宜耗散。而辛味食物有活血行氣、促進氣機流通、發散郁結的作用,可以耗散人體之氣,「病在氣,無食辛」、「氣病無多食辛」,是說氣虛者應少食辛味食品,避免發散太過,損傷正氣。
中醫血的概念與西醫不同,中醫認為血與氣都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其主要成分是富有營養作用的營氣和津液,苦味食物能夠化燥損傷血液中的津液,進而傷血,因此,《內經》提出了「病在血,無食苦」的飲食禁忌。
「腎主骨」、「咸入腎」是中醫的基礎理論之一,即認為腎可以影響骨骼的生長,骨病常因於腎;鹹味食物首先作用於腎,過食咸可以損傷腎的功能,故「病在骨,無食咸」。現代醫學認為,長期高鹽飲食,可以形成水鈉瀦留,加重腎臟負擔。
《靈樞·五味》說:「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其理論依據也是五行學說,肝在五行屬木,辛味在五行屬金,按照五行學說,金能克木,故肝病者應禁食辛味食品,防止肝臟受傷,其意是食用辛味食品可以助肺金之氣,進而克伐肝臟。其他各臟病變依此類推。
如果將該篇關於飲食的禁忌,與《靈樞·九針論》和《素問·宣明五氣》所談到飲食禁忌相比,可以發現,其飲食禁忌有「禁」、「無食」、「無多食」的不同,說明中醫飲食禁忌有等級的不同;而且肝和筋雖都屬於木,但肝病曰「禁辛」,筋病卻「無食酸」,說明辛味、酸味都會對肝病產生不良影響;肺和氣都屬於金,但肺病「禁苦」,氣病「無食辛」,說明辛味既可傷氣,又可傷肝。
《素問·熱論》說:「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其中的「復」是指復發,「遺」是指遺留,說明熱病過程中飲食要清淡,少食肉類,不宜飽食,否則會導致熱病復發,或遺留低熱持續不退。中醫的飲食禁忌並非絕對,尤其不能走極端,應根據情況靈活掌握。
對於病後飲食禁忌的標准通常有兩條,一是如患者不欲進食某類食物,則宜禁之;二是對於願意進食的食物也應控制食量,不能多食。不願意進食通常是人體自我保護的反應,勉強進食會加重胃腸道負擔;願意進食的說明消化系統的功能已經開始恢復,如果進食過多則有可能引起新的疾病。
四季飲食禁忌
中醫認為,人體內臟與動物內臟「同氣相求」,故有「以臟補臟」的說法,民間有用動物心臟治療心臟病、用動物腎臟治療腎臟病的驗方,中醫文獻中也有類似記載。由於五臟與四季有對應關系,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對不同季節禁食動物內臟作了具體要求,謂「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腎,四季不食脾」。其依據是春季屬肝,春食肝則肝氣旺,夏季屬心,夏食心則心氣旺,秋季屬肺,秋食肺則肺氣旺,冬季屬腎,冬食深則腎氣旺,上述情況均可造成內臟功能失去平衡而導致疾病發生。除了動物內臟以外,按照五畜與五臟的對應關系,有些肉類在特殊季節也應禁食。如夏季不要吃羊肉、狗肉等溫熱生火之品,否則會加重里熱,破壞體內陰陽平衡。
服葯飲食宜忌
一般情況下服用中葯要禁食生冷、油膩,其原因主要是生冷、油膩可以影響脾胃的運化,不利於葯物的吸收,甚則會引起腹瀉,導致無法確定腹瀉是葯物引起,還是食物引起,進而干擾醫生對葯物作用的准確判斷。如果所服葯物本身就具有瀉下作用,則生冷油膩之物會造成腹瀉加重。服葯期間還應禁醇酒厚味以及辛辣上火之品,避免引起內熱,食物所化之熱可以抵消葯物的清熱作用,或加重葯物溫補作用。
特殊生理期的飲食宜忌
女性在月經、妊娠、產後等特殊的生理時期,飲食也有禁忌。中醫認為,人體血的運行與自然界水的運行相似,遇寒則凝,得溫則行。在月經期若過食生冷飲會造成寒邪入血海(即子宮),使血凝不通,出現痛經,甚則閉經,因此經期應禁食寒涼飲料和食物。
在妊娠期,由於胎氣盛而化火,民間有「產前一盆火」之說。孕婦的飲食應兼顧母嬰,即要加強營養,滿足胎兒發育需要,又要避免過食肥甘厚味、辛辣生火之品,否則母體的熱毒可波及胎兒。
而「產後多虛」,脾胃運化功能較弱,飲食應以溫補為主,忌食寒涼、生冷。還應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禁食煎炸堅硬難消化之品。
總之,健康狀態下適當忌口對於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有積極的意義;疾病狀態下注意飲食禁忌,又能夠促進疾病的康復。因此,飲食禁忌作為養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4、古人怎養生?具體方法?

古人認為,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的供養,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慾無節,精血虧損過多,就會造成身體虛弱、病變百出、減損壽命。而保養陰精則可延緩衰老。
靜神養生
靜神在傳統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穩,可保養元氣,使五臟安和,並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動形養生
古人認為"人慾勞於形,百病不能成";詩人陸游說"形要小勞之",說明了適度運動對健康的積極作用。古人在實踐中摸索出了如按摩、氣功、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可強身延年。人若貪圖安逸,運動不足,或是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又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飲食養生
古人認為,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故飲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又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腑功能失調而致病。
進補養生
傳統醫學十分推崇用滋補葯物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合理進補可以強身、防病、祛病。但進補既要辯證,又要適量,還應考慮順應四時。服用補葯時,如系入肺葯,在秋季較合適;如系溫補葯,則在冬季比較適宜。
固精養生
古人認為,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的供養,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慾無節,精血虧損過多,就會造成身體虛弱、病變百出、減損壽命。而保養陰精則可延緩衰老。
經絡養生
經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網路"系統,它控制著血和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黃帝內經》說,經絡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之作用。古代養生學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經常刺激、按摩、針灸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顏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助於防治心臟疾患,足三里穴則對預防五臟六腑特別是消化系統的疾病最有效。
順時養生
古人認為,天有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地上萬物有生、長、收、藏之規律,人體亦不例外。因此,古人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順時養生法。人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運行必須與四時相適應,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時制宜地調節自己的生活行為,有助於健體防病,否則,逆春氣易傷肝,逆夏氣易傷心,逆秋氣易傷肺,逆冬氣易傷腎。
修身養生
古人認為,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要從修身養性做起。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古醫家孟說雲:"若能保身養情者,常須善言莫離口","口有善言,又當身行善事"。孫思邈則說:"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養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於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心情愉悅。
調氣養生
古人認為,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抵抗病邪,增強臟腑功能之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導致元氣的虛、陷、滯、逆等癥候,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性變化。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行導引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減毒養生
古人認為,人若喜怒無常則會導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勞累過度會損傷脾氣,傷於飲食則生濕、熱、痰濁。冒犯六淫,傷之外邪則百病叢生。這種致病因素被人體視為"毒",因此提出以"減毒"來保全真氣的養生之道。而通過飲食調理、服用葯物及其它措施,減少體內積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止早衰,進而延年益壽。

5、何為中國人的飲食養生之道?

古人雲,「民以食為天」。的確,在人類面臨的所有問題中,飲食是最為重要、最令人關注的了。

從本質上說,人類對飲食美的追求是一種價值追求。反之,對這種價值追求的差異,也就導致不同的飲食文化。中國傳統飲食養生,就是一種由於獨特的價值追求而產生的飲食文化現象。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所追求的,並不僅僅是口腹之樂,諸如對玉盤珍饈、色香味全的感官快感,而是更注重其實實在在的養生健身和延年益壽價值。這種文化的內涵在於,通過調養飲食來補益人體之精氣神,調整人體內部的陰陽五行關系,協調平衡人體內部系統和器官功能,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明代著名養生家高濂說過一段道盡飲食養生之道的話:「飲食,活人之本也。是以一身之中,陰陽運用,五行相生,莫不由於飲食。故飲食進則谷氣充,谷氣充則血氣盛,血氣盛則筋力強。脾胃者,五臟之宗。四臟之氣皆稟於脾,四時以胃氣為本。由飲食以資氣,生氣以益精,生精以養氣。氣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相需以為用者也,入於日用養生,務尚淡薄,勿令生我者害我,脾五味得為五內賊,是得養生之道矣。」(《遵生八箋》)追究歷史淵源,飲食養生堪稱眾多養生之道中最古老的一種。「神龍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其避就。」(《淮南子·修務訓》)這表明古代先民在飲食上依靠主觀能動性來注意避害趨利,這種意識和行為顯然已經超越了動物的擇食本能,並包含了人類飲食養生文化的基本內涵。傳說商代宰相伊尹曾著《湯液經》,以論飲食調配烹飪養生之道。西周時,飲食養生已經上升為一種以五行學說為構架的理論。《黃帝內經》作為中國古代養生學和醫學理論思想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的,更將飲食文化推倒一個極為重要的高度,總結並提出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謹和五味」與「食飲有節」。先秦時期所奠定的飲食養生文化,在漢唐時期得到了更深的補充和完善。張仲景、孫思邈以及崔浩、劉休等人,更加註意探究各種食物的養生價值,並特別講究飲食衛生。宋元時期,陳直、鄒鉉、忽思慧等人,著重強調食養食補食調之道。元代宮廷飲膳太醫忽思慧,撰寫了中國第一部飲食養生學和營養學專著《飲膳正要》,選取歷代朝野食養食療之精粹,重視飲食禁忌問題,實乃古代飲食養生文化著作上的里程碑。明清時期,飲食養生更發展到了極為成熟的階段,飲食養生名家迭出,如明代李梃、龔廷賢和清代的曹庭棟、顧仲則等。

總之,中國古代飲食養生文化源遠流長,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內容和方法,堪稱世界飲食文化中的瑰寶奇葩。探求其價值取向,中國飲食養生文化惟養生利生為務的目標追求,是獨特的。探求其飲食文化結構,食養與食療,葯養與葯療是相互依賴、密切相關的兩個層次,而食與葯在很多情況下又緊密相連。從中國飲食養生的主要原則來看,主要有兩點:一是食飲有方,二是食飲有節。前者包括對飲食配伍、滋味、烹調等方面的方法要求和原則,是對食物要求而言;後者則是對進食方法和要求而言。食飲有方,包括合理配伍、五味調和、烹調得法、食宜清淡等原則。食飲有節,包括飲食有節制和節度,如因時以食、因時調節、飲食避忌、飲食所宜以及食後保養等。這些都是幾千年來聰慧的炎黃祖先對生活經驗的總結。

6、孫思邈養生歌

孫思邈衛生歌

天地之間人為貴,頭像天兮足為地。

父母遺體宜保之,箕疇五福壽為最。

衛生切實知三戒,大欲大怒並大醉。

三者若還有一焉,須防損失真元氣。

欲求長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去火兮不成災,人能戒性方延命。

貪欲無窮亡欲精,用心不已走元神。

勞形散盡中和氣,更復何能得此身。

心若太費費則竭,行若太勞勞則怯。

神若太傷傷則虛,氣若太損損則絕。

世人慾知衛生道,喜樂有常嗔怒少。

春噓名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閑。

三焦喜嘻除煩熱,四季長呼脾化餐。

切忌出聲聞口耳,其功猶勝保身丹。

發宜多梳氣宜練,齒宜常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侖,雙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要增辛減欲苦,秋辛可省便加酸。

季月少咸甘略戒,滋味偏多病相連。

若能全減身康健,自然五臟保平安。

春寒莫放綿衣薄,夏日汗多無病難。

秋冬衣冷漸加添,莫待病時才服葯。

太飽傷神餓傷胃,太渴傷血並傷氣。

餓餐渴飲勿太過,免致膨脹傷心肺。

醉後強飲勿太過,未有此身不成疾。

人資飲食以養身,去其甚者自安適。

食後徐行百步多,手磨臍腹食消磨。

夜半靈根灌清水,丹田濁氣切須呵。

飲酒可以陶性情,太過飲多防有病。

肺為華蓋倘受傷,咳嗽勞神能損命。

坐卧防風吹腦後,腦內入風人不壽。

更兼醉飽卧風中,風入五內成實咎。

身安壽永事如何?胸次平夷積善多。

惜命惜身兼惜氣,請君熟玩衛生歌。

7、養生之道?

8、飲食與養生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飲食與養生之間的關系:
酸與鹼:食物分為酸性與鹼性,一般糧食類(大米、麵粉、玉米等)、肉類(豬、牛、羊等)、禽類(雞、鴨、鵝等)、水產類(魚、蝦、貝等)、蛋類、花生、核桃、糖類、用穀物釀制的酒等,含磷、硫、氯等元素較多,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紅薯、土豆、海帶、豆類、香菇、黃瓜等,含鉀、鈣、鈉、鎂等元素較多,則屬鹼性食物。酸性與鹼性食物分別會給人體血液和體液帶來酸性或鹼性傾向。在健康狀態下,人的體液一般呈弱鹼性,如攝入太多酸性食物,會影響營養吸收,形成酸性體質,易患疾病;過多進食鹼性食物會使人體液偏鹼,也不利身體健康。日常膳食中應注意兩類食物的適量搭配,力求酸鹼平衡。
寒與熱:食物從中醫角度來說都可入葯,且具寒、涼、溫、熱、平等性質。因體質應以陰陽協調為好,日常飲食應針對性多吃或少吃某些食物,使陰陽相調和,才是健康之本。某些病患更應注意食物寒溫性。適當忌口,更有利疾病治療。如溫性食物有雞肉、芋頭、南瓜、辣椒、生薑、大蒜、韭菜、糯米、柑桔、柿子、李子、石榴等,羊肉、狗肉、胡椒、荔枝、菠蘿等則性熱助火;寒性食物有鴨肉、豬肉、海帶、田螺、竹筍、白菜、茄子、苦瓜、香蕉等;涼性食物則有黑豆、黃瓜、芥菜、梨子、桃果、柚子等;平性食物有雞蛋、食糖、番茄、紅薯、玉米、蓮藕、蘋果等。要注意不同食物性質的合理搭配,保持身體陰陽調和。體質虛寒者不宜多吃溫熱性食物,也應視氣候適當擇性偏食。
精與粗:現代人越來越食而偏精,近年來出現粗食雜食熱。精食通過加工已屬非天然食品,並不利健康;但精食在加工中損失大量營養物質,容易導致營養不平衡,產生高生活水平下的營養不良。因此,要改變「食不厭精」的不良飲食習慣,主食粗精搭配,保證充足營養。
肥與瘦:過去,人們愛吃肥肉以保證足夠脂肪。生活好了,人們又怕脂肪過多產生脂胖或膽固醇過多,易患上腦血管疾病、冠心病、動脈硬化症等。其實,脂肪在人體能量代謝中起重要作用。肥肉中含膽固醇為每百克107毫克,遠低於蛋黃、蝦米、魚籽等,但含有維生素A、D,所以應肥瘦兼取。特別是正在發育的青年人吃些肥肉更有益於生長。人們普遍愛食用植物油,更應適量進食肥肉,使部分動物油發揮調節營養作用。
軟與硬:食物有軟硬之分,飯也有干稀之別。幼兒應多吃硬食,利於牙齒生長;老年人體質衰退多進食軟食以加快營養吸收。腸胃病患者不可常食太硬太乾的食物,會加重腸胃負擔,誘使病情復發或加重。年輕人常食硬食利於保持良好的咀嚼功能。故生活中可多食軟性食物,保證營養充分吸收。最好軟硬相配而有所側重。
咸與淡:鹽有助於維持人體正常血容量,控制人體細胞內外水分的流通。人體進食鹽分過少會影響健康,但食鹽量過高已被證明與高血壓、心臟病的高發病率有聯系。目前人們的食鹽量普遍過高,所以要適當控制食鹽量。一般正常成年人每天攝入鹽的量應在5~6克之間,相當於15~35克醬油的含鹽量。
甜與苦:常吃甜食能補氣血,利於解除肌肉緊張,還有解毒作用;但食甜過多會導致血糖升高和血液中膽固醇增加,使身體虛胖。青少年吃糖過多會影響營養吸收造成營養不良,故每人每年有8千克糖足矣。苦味食品多含氨基酸、維生素、生物鹼、甙類、苦味素、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熱去暑、幫助消化、增進食慾、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作用。研究發現苦味食物具抗癌及降血糖作用,適當多些「自找苦吃」,能得到「苦口良心」的好處。
葷與素:葷者,肉食也。葷食過多給現代人帶來許多身體的不適和疾病,如使膽固醇增多,心血管疾病增加,高血壓及肥胖症高發等,由此人們特別是國外開始興起「吃素」。確實,葷食過多給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多吃素食會促進酸鹼平衡,預防心血管疾病及避免肥胖,還能養顏美容,但長期素食也是弊多利少。素食者會使蛋白質得不到充分供給,人體某些消化功能逐漸衰退,引起物質交換失調,導致記憶力下降、精神萎靡、反應遲鈍,長期蛋白質不足還是消化道腫瘤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原因。建議每周一素食或一日葷一日素的飲食方式。
快與慢:社會節奏加快,「快餐」應運而生,大受青睞,但快餐也存在不少問題,化學添加劑較多,營養不全面,衛生條件較差,有違傳統飲食文化及飲食習慣。國外目前已在興起「慢餐」運動,以保護歷史形成的飲食文化為己任,推薦豐富多彩的傳統烹調方式,提倡進餐時細嚼慢咽,以幫助消化,保護胃、胰、膽等器官不受強烈刺激,降低餐後高血糖。
飢與飽:人餓了要進食。現代人生活優越,有人以享口福為首選,大吃大喝引來身體諸多疾病。那麼,人應該吃飽一些還是飢餓一些好呢?《內經》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飲食有節」是「度百歲乃去」的重要條件之一。孫思邈說: 「不欲極飢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現代人科學飲食觀應是「凡食之道,無飢無飽」,即不可經常餓極也不可時常飽極。長期飢餓會使人體肝臟解毒能力降低,而短時間內大量攝入高蛋白食物會超過肝、腎處理氨的能力,產生氨中毒,毒害中樞神經,故最好能做到早餐好、中餐飽、晚餐少,飢飽有度。有關醫學研究還表明,人飢一餐或一日還可使人體處於空虛狀態利於排除體內的廢物雜質,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和改善身體代謝狀況。

與人資飲食以養生去其甚至自安逸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