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的吞吶方法

養生的吞吶方法

發布時間:2021-04-10 12:28:23

1、吞唾液潤五臟的操作方法以及功效是什麼?

在中醫養生保健十法中就有咽津一法。具體方法是,每日清晨,用舌頭抵住上齶,等唾液滿口時,分數次咽下。在古籍上已有記載,這種簡單的方法可以滋潤五臟,健脾開胃,補易腦髓,延年益壽。







咽津養生法很簡單。早上起床後清洗干凈,並清空尿液。面對空氣流通場所,春、夏、秋、冬四季分別對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手掌重疊在肚臍上。放鬆,用腹式呼吸呼吸。當你做了足夠的准備,你就可以開始用舌頭攪動你的嘴了。舌頭應該伸出你的牙齒,但在你的嘴唇。舌頭先在牙齒周圍上下攪動,然後左右攪動,每次36次。攪拌時,使用溫和的力量。待體液灌滿後,將兩頰沖洗36次,然後用三小口吞下。一段時間後,用雙手分別順時針和逆時針搓揉肚臍3圈。





上述動作可每天進行1-2次,每次重復3次。這套動作可以在早上,中午休息,晚上睡覺前完成。如果長期堅持,可以「滋潤五臟,愉悅肌膚」。唾液從口腔壁產生後,經舌根、咽喉、肺臟轉移到肝臟,進入腎道,儲存在丹田,再轉化為金環丹,形成精髓。這個過程可以健脾健胃,滋潤五臟皮膚,滋補腎臟,滋補大腦。人體有自己的葯。唾液是我們體內的「自助葯房」。它便宜、簡單、有效。只要你早一天咽下唾液,你早一天就會健康。



這種方法是最簡單的保持健康的方式,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必有益處。

2、咽津養生保健方法具有什麼作用

中醫認為,唾為腎之液,屬「陰津」,存得一分陰津,則得一分生命。舌心中為「聚泉穴」,唾液在吞咽過程中,刺激該穴,可以清散風熱、祛邪開竅。古代養生家們認為咽津「令人軀體光澤,津潤力壯,有顏色,讓人長生不老」,確實如此,把口中的唾液吞咽下去,可使人長壽健康。咽津養生法,通俗的說法就是吞咽唾液。古人稱唾液為「醴液」「華池」「玉泉」「瓊漿」等。《黃帝內經?》記載,在靜心呼吸的情況下「吞津」,每日數十次,可祛病,還可養腎。
咽津養生法很簡單。早上起床後洗漱干凈,排空大小便。面朝空氣流通之處,春、夏、秋、冬四季分別對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掌重疊貼放在肚臍處。全身放鬆,用腹式呼吸法呼吸。准備工作做足了,然後就可開始用舌攪動口齒,舌要伸出齒外,但須在唇內。舌先繞齒上下攪動,再左右攪動,各36次。攪動時,用力要柔和,待津液滿口後鼓腮含漱36次,然後分三小口咽下。稍待片刻後,用雙掌揉臍,順、逆時針各3圈。
咽津養生法男女老少皆宜,是一種最廉價的養生法。上述動作每天可堅持1~2次,每次重復三遍。清晨、午休、夜晚睡前都可做這套動作,長久堅持下去,可以「潤五臟、悅肌膚」。
唾液從口腔壁生成後,經舌根、咽喉、肺轉入肝臟,進入腎經,貯於丹田,之後再化津還丹,於是形成精氣。這個過程可和脾健胃,潤澤五臟肌膚,養腎補元,還可補益腦髓。人體自有大葯,唾液就是我們體內的「自助葯房」,廉價、簡單、有效,只要你早一天「咽津」,就會早一天健康。

舌抵上齶:小動作助你滋補脾腎
在中醫里,有種功法叫「吞津練精養生法」。早在唐代,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就對此法進行過概括。明代龔居中對「吞津練精養生法」也有新的見解,他指出,「津即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養神,在肺助氣,在腎生津,自然百骸調暢,諸病不生。」中醫認為,津液主要有滋潤、濡養的作用。吞食自己分泌的津液,有滋補脾胃「後天之本」,以固護腎之「先天之本」的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唾液中90%是水,此外,還含有球蛋白、黏液蛋白、氨基酸、澱粉酶、溶菌酶和各種免疫球蛋白等。一次吞入一定量較潔凈的唾液,能夠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
具體做法為,每日晨起,微閉口唇,舌抵上齶,當嘴裡的唾液增加到一定量時,隨意念將其緩慢吞下,反復3—4次。長期堅持,必有益處。

3、養生有哪些方法?

1.養氣

所謂養氣,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調養健全人體各臟腑之功能。二是注重精神的保養調節。後者尤其重要。《素同.上古天真論》中說:「恬涑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但在實際生活中真正能做到志佣寡慾、情緒安定、不妄想貪求而形神兼養者,是很不容易的。這就必須長時間的性格修養,使正氣和調順達,這樣病邪就無從所人。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孟子曾說過:「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隻要順從自然,內無雜念紛擾,安靜樂觀,怡然自得,這樣形體就不易寰老,精神也不易耗散了。以上是指精神上的養氣之道。在形體上,又要注重保養人體的正氣。即保證五臟之氣健旺,特別是保養脾胃之氣及腎氣。因為腎為人體先天之本,其精氣主持人體生長發育及盛衰,腎中精氣旺盛,不使安泄,這樣才使人體健康強壯,才能益壽延年。再者,脾胃是後天之本,是維持先天之精氣充足的根本來源。所以要飲食規律,切勿暴飲暴食;定時定量,以保持脾胃功能健全。

2.調飲食

飲食不分精、細、粗、劣,都有其一定的「營養精微'。《內經》中所言「美其食',並不是指食物的精美,而是講無論食物的精粗,食之皆為甘美,所以不偏食、不妄補、不過量是飲食調節的重要一環。此外,飲食的調節要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以求與自然界相適應。如夏季氣候炎熱而濕重,飲食上就要少食辛辣油膩厚味之品,宜甘寒清淡,如西瓜、黃瓜、鮮藕、青菜等。可用綠豆湯加冰糖代茶飲,既能清熱解毒,又可利濕。

3.運動

人體的氣血運行,飲食的消化,都是運動。運動,可增強人體的新陳代謝,改善氣血的運行,提高人體抗病能力,延緩人體的衰老,即常言所說的,「生命在於運動'。

4、正確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1、首先,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
2、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有規律的運動。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3、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4、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責備認為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

5、預防疾病也是養生的重要一環。通過有規律的鍛煉,正確使用葯物,適當的進行食補,以及其他的有益於健康的活動,每個人都可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目的。

養生之術:是在養生理論指導下,歷代逐漸建立起來的,並不斷發展與完善。

1.神養: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內容。

2.行為養: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調養。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美術藝術文化等內容。

3.氣養: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4.形養:主要包括形體鍛煉,體育健身活動。內容融合了醫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5.食養:主要內容為養生食品的選配調制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制等。內容包括了醫、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養為中醫養生之術的主要內容之一,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其應用范圍廣,適合人群較多。

6.葯養:主要內容為養生葯劑的選配調制。其制劑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葯;其製法也多為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與食品相融合。對此,古代常有「葯膳」、「法膳」之稱。其應用范圍也較廣,適合人群較多,營養內容也涉及到醫、葯、飲食文化等方面。

7.術養:是以上養生之術以外的一種非食非葯的養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進行養生。其內容主要涉及醫葯文化。

5、養生的方法

喝蜂蜜水的養生有助於潤腸胃的功能,有助於排便順暢,若有便秘的人可多喝蜂蜜水;蜂蜜水適合於上午喝,抄不建議於晚上喝,上午喝蜂蜜水有助於腸胃擼動有助於排毒於上大號的時後排出,人的身體毒素比較少,身體會比較健康;蜂蜜水有助於潤腸胃,可減緩腸胃老化,腸胃建康的人比較長壽,以上建議。

6、如何吞吶吐吸

養生離不開靜心,靜心則又離不開調理呼吸。

靜心是人們修養身心的一種最好的方法,它不但能治身病,更能治心病。在這里筆者為何不談靜坐,而談靜心,時常聽人說沒有時間靜坐,筆者深知靜坐需要時間空間,環境等等,而靜心則不然,超越時空,無處不可,隨處可能,靜坐是狹義的,靜心是廣義的,靜坐是為了靜心,倘若一個人只能靜坐而不能靜心,則失去了靜坐的本意▁靜心!而一個真正處在靜心當中的人,其身一定是安靜的,如禪堂里的跑香,身體雖是動的,但又是處於靜中之動。有時候我們面臨激烈的事情時,表面上身心是安靜的,實則自己深知,裡面猶如萬馬奔騰,此時如能深呼深吸數口,頃刻緩解下來,呼吸對於一個人的情緒,一個人的健康,一個人的生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下面介紹深呼深吸(俗稱腹式呼吸或丹田呼吸)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一 腹式呼吸的含義

時常聽說吐故納新,其方法不外乎通過腹部深呼深吸。胎兒在母體子宮中依靠臍帶吸取氧氣和營養涵有胎息的意義,出生後至學走路之前,仍然用腹部幫助其呼吸。隨著歲月的增長,直立行走開始了,即改變成胸式呼吸和肺呼吸。

腹式呼吸的范圍,實指包括肚臍在內的整個小腹。(也波及到臍上部分的上腹部),它包括下腹部表面的許多空位,如臍中線的神闕(肚臍)、元關、氣海、石門、陰交、中極等穴,均屬於下丹田,為腹內臟

器的反應。但是受波及的還包括水分穴,下脘穴和臍中線兩旁26個穴位。胃脾腎、膀胱、精室、胞宮、小腸、大腸等為腹內相應的臟器。練腹式呼吸時,必需意守下丹田,整個腹腔內的消化系和生殖系等均會被充實。其意守絕不是腹部肌表上某一臟器的一個反應點,「田」是一片,並非一點,更不是一條線。練腹式呼吸時,整個小腹部有溫熱感,腹內腸鳴轆轆有聲,或有蠕動感,或排除矢氣,均為小腸氣機流暢,功能加強的表現,據此可知腹式呼吸的范圍和生理作用。

二 肚臍與腹式呼吸的關系

肚臍為生氣之源,古人指出:「人之初生,生由臍帶,臍接丹田,是為氣海,即命門也,所謂命門者,先天之我者由此而受,後天之生我者由此而載也。夫生我命門,即死我之戶。所以人生盛衰安危皆系於此,以其為生氣之源,炁穴之所,而氣強則身強,氣衰則病,雖陰之地,而實元陽之宅」。說明肚臍是人體先後天氣機的源頭,生命的關鍵短命或長壽均系於此。

三 腹式呼吸與現代生理學效應

腹式呼吸對人體各個系統的生理均有特殊的作用。首先腹式呼吸能明顯地提高肺活量,活化肺泡。每個人在呱呱墜地吸入第一口空氣後,開始進行肺呼吸,但仍以腹式呼吸為主----其主要原因是腹部的鼓動作用所至。嬰兒的哭有發掘全肺潛力的作用。可是等到學會了走路,身體經常以直立位置活動後,人就逐漸改成胸式呼吸,造成肺的偏用和偏廢,再加上人人都使用一條褲帶,更限制了腹式呼吸,結果是引起肺尖過耗,肺底過滯。胸式呼吸時,常人每個呼吸約5秒鍾,吸入約500毫升的空氣,分配在各級氣管的空氣約140毫升,被送入

肺泡約為360毫升。全肺只動用1/5的肺泡多集中在肺上部,如果缺乏鍛煉,佔4∕5的中下肺泡則長期肺用,失去了活化,就會逐漸萎縮退化,其中的微循環逐漸壅塞。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肺活量越大壽命越長。只有啟用4∕5處於「沉睡」狀態的肺泡吸取大地無償的氧氣,才能提高抗病能力和延長壽命。而腹式呼吸則是調動全肺呼吸的最佳方案。據專家測定,一個成年人新陳代謝約需要500立升氧氣,而人體內氧的儲存量僅為1.5立升左右,其餘的只能靠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來補充,以滿足人體正常的需要。其次腹式呼吸能擴大橫膈肌活動的范圍。

四 腹式呼吸對腸腑有特殊的生理意義

腹式呼吸使氣沉下丹田,若從現代解剖學觀點看,在整個下丹田的范圍,除了性腺、子宮、腎、膀胱外,占絕大部分是腸。練腹式呼吸過程中,口中津液分泌增多,所謂金津玉液,下咽以後直達小腸,在腸聚津的基礎上,進行煉精化氣,根據臟腑學說,大小腸是主津液的,特別是小腸,其體積之大,為五臟六腑之最,其總面積相當於皮膚的五倍(成人皮膚面積達17平方米),小腸不僅是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的大本營,而且是機體能量的發源地,大腸則回收90%以上的水分和部分養分,人體的元氣,精氣神,全賴於小腸中水谷精微之變化,故有氣血生化之源在小腸。中醫學的「命門學說」及美國根達尼的「能量庫學說」,共同之處皆指內臍下三寸----丹田。腹式呼吸時,腹部有溫熱感,其皮膚溫度可升高1至6度,這是機能旺盛和能量蘇醒的象徵,腹內小腸的消化液分秘增多,連膽汁也增加3至6倍,小腸的吸收功能增強,分清別濁的功能旺盛,其分清則吸收精微上升於心肺,

從而輸布於周身,現代醫學為「能量輻射」,此時坐在旁邊的人能感受到能量場的輻射,別濁則轉輸廢渣滲入大腸,,為全身氣機升降的樞紐。再由於腹式呼吸使橫膈活動幅度增大,擠壓腹腔臟器而直接按摩胃和小腸,使胃液分泌增多,令小腸蠕動和腺體分泌加強,促使小腸內的乳康液和消化液充分混合,徹底完成化學消化,腸鳴轆轆有聲,並有蠕動感,或排泄矢氣。在這樣的機械運動過程中,轉化成分子熱運動,化學能、電能相繼出現傳遞,使氣功功能能加強,納食增強,大便通暢,全身營養狀況大為改觀,面色紅潤,精力充沛,免疫力增強。

腹式呼吸另一方面又加強了大腸傳輸廢物,排除毒素的功能,腸道的清潔是自然療法最先考慮的,腸道是人體的排污系統,所以必須保持干凈,80%的疾病是腸道不清潔引起的。可見大腸清潔對人體生命有重要的意義。練腹式呼吸三個月後,許多慢性結腸病變都會好轉,大便質地和次數逐步趨向正常。

腹式呼吸還可以增強腎功能。對其餘系統的生理和生化有徹底喚醒和扭轉的作用,其周身精氣神飽和協調,能迅速入定,大腦功能得到全面充分增強和開發。

五 腹式呼吸的修煉方法

腹式呼吸顧名思義,即用腹部來呼吸。腹部怎麼能呼吸呢?其中包涵著「神」的深意。由於先天的稟賦,胎兒及出生至以四肢爬地的嬰兒是採取「腹式呼吸」的,他們不必用「神」,直至站立行走以後,就自然而然地過渡到胸式呼吸,隨著歲月的增加,為了防病治病,養生長壽的需要,體會到必須「返祖」,變更呼吸方式,並且已在實踐中體驗到腹式呼吸的優越感,重要性。

因此從古至今,各流派創造了許多腹式呼吸的名稱和方法,如凝神入炁穴、凝神入臍、意守丹田。意守小腸。意守肚臍、胎息、息息歸根。息息歸臍、心息相依。丹田命門呼吸法,丹田內轉,精神內守,腹部順呼吸,逆呼吸以及現代提出的徹底呼吸法、深呼吸法、長呼吸法等等名稱和方法。明代養生家冷廉所著的《修齡要旨》中有「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其中包含了腹式呼吸,幾百年來成為長壽秘訣。近代郭沫若的靜坐秘訣三法是令他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其方法是「吸氣要長而緩,呼氣要短而促,行之不經意之間,用意不用力,力點在臍下,無急無想,一切皆空」。這兩位養生家就是十分具體地提出腹式呼吸的要領。上述名稱繁多,但卻萬法歸宗,全憑心神意旨,心主神明。

從上面的論述中可以看出,意念並鼓動小腹部,以細長緩均的方法延長呼和吸的時間,即為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時下腹部鼓出來,呼氣時下腹部凹下去(稱為順式呼吸),意念要想著下腹部,每個呼吸的時間包括屏息在內持續10至15秒,每天共做三次,每次約20分鍾,呼吸之力是悠而慢,切忌快而猛,呼吸的特點是細長緩勻,全部過程皆是依鼻呼鼻息,其作用是使橫膈下降,氣沉丹田,充氣於肺臟中下部的肺泡,去壅塞,促循環,滅細菌,防萎縮,阻退化,活肺泡。

練功5分鍾後即自然進入十分安靜的階段,此時自我感覺微妙,全身放鬆放大,大腦清新。約十分鍾後,進入忘我階段,整個宇宙只存自我一點意識,余者皆空,有些人跟著會進入睡眠狀態,由它去吧,不必收功,繼續修煉,至後天息住,先天走接,玄關竅開,真神出矣,

則又令當別論。

每天練2至3次,可隨時隨地。呼吸不必拘泥於時間,延長呼吸時間只要不強憋氣,做到細長緩勻,吸氣呼氣稍長一點即可。坐姿修煉最強。

日常生活中,可隨時隨地養成腹式呼吸的習慣,舉例如下:

1、散步腹式呼吸法:一吸行六步,鼓起小腹部,留神於肝臍。一呼行五步。

2、慢跑腹式呼吸法:一吸跑五步,一呼跑四步。

3、上樓梯腹式呼吸法:一吸依次蹬上四個階梯,,一呼又依次登上三個階梯。

由此而「一緊一松、一聚一散」(聚精氣,散濁氣),使全身澄澄然如山 泉,

似水晶,像白雪一樣雪亮。此時腦電同步,高度有序化,智慧開發,腦力增強,

思維想像,感知記憶均大大提高。

眾多實踐和實驗表明,松靜狀態下的腹式呼吸法對全身各個系統的影響十分廣泛,但本文重點講述了腹式呼吸法的直接作用是肺腑令肺泡徹底擴大,從而使布滿肺泡的毛細管得到最大限度的擴張,大量的氧氣通過毛細管進入動脈血中,增加了紅血球的攜氧量。而靜脈毛細管則將其中的靜脈血所含的二氧化碳等「濁氣」,更加徹底排除體外。另一方面,腹式呼吸法又直接作用於小腸,使幾百倍於人體皮膚表面面積的小腸吸收功能大為改觀,造血機能極其旺盛,人體的血氣生化功能趨向優化,從而使各器臟,各系統的職能大大提高.

因此腹式呼吸關系著人生盛衰安危,它對人類的防病治病,延年益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使用意義。

學會了呼吸,掌握了呼吸,控制了呼吸,就能使身心自然統一協調。至於靜心入定,則是不求自得。

7、食療養生的方法是什麼?

養生食療保健譜山楂減肥除疝氣,山葯益腎消糖尿。補中益氣吃百合,利氣行血刺玫瑰。松子降服老慢支,暖胃止痛桂花好。花生降醇亦營養,瓜豆消腫又利尿。柑橘消食化痰液,抑制癌菌獼猴桃。香焦含鉀解胃炎,禽蛋益智營養高。生津安神數烏梅,潤肺養發食核桃。番茄補血駐容顏,健胃補胃吃紅棗。白菜利尿解毒素,蘑菇抑制癌細胞。蜂蜜潤腸又益壽,葡萄增色令年少。祝君若要延年壽,請把食療譜記牢。

與養生的吞吶方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