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洪氏養生療法

洪氏養生療法

發布時間:2021-03-30 05:58:28

1、艾葉溫灸貼怎麼樣

參考資料:【草葯名】: 艾葉其他名稱:艾 冰台 艾蒿 醫草 灸草 蘄艾 黃草 家艾 甜艾 草蓬 艾蓬 狼尾蒿子 香艾 野蓮頭 阿及艾 陳艾 灰草
【英 文 名】Argy Wormwood Leaf
【拉 丁 名】Folium Artemisiae Argyi
【內容介紹】:
艾葉 (《本草經集注》)
[編輯本段]
【來源】
為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葉。
[編輯本段]
【植物形態】
艾(《詩經》),又名:冰台(《爾稚》),艾蒿(《爾雅》郭璞注),醫草(《別錄》),灸草(《埤雅》),蘄艾(《蘄艾傳》),黃草(《綱目》),家艾(《醫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

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
莖直立,圓形,質硬,基部木質化,被灰白色軟毛,從中部以上分枝。
單葉,互生;莖下部的葉在開花時即枯萎;中部葉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具粗鋸齒,上面暗綠色,稀被白色軟毛,並密布腺點,下麵灰綠色,密被灰白色絨毛;近莖頂端的葉無柄,葉片有時全緣完全不分裂,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1]
花序總狀,頂生,由多數頭狀花序集合而成;總苞苞片4~5層,外層較小,卵狀披針形,中層及內層較大,廣橢圓形,邊緣膜質,密被綿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兩性花10餘朵;雌花不甚發育,長約1厘米,無明顯的花冠;兩性花與雌花等長,花冠筒狀,紅色,頂端5裂;雄蕊5枚,聚葯,花絲短,著生於花冠基部;花柱細長,頂端2分叉,子房下位,1室。
瘦果長圓形。
花期7~10月。
生長於路旁、草地、荒野等處。
亦有栽培者。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地。
本植物的果實(艾實)亦供葯用,另詳專條。
同屬植物野艾,又名:火艾、五月艾。
高45~100厘米。
中部葉1~2回羽狀分裂,裂片橢圓形、披針形至線形,全緣或有鋸齒,葉上面無腺點,近禿凈,下面被白色絲狀毛;上部葉近乎無柄,裂片狹窄如線.花期9~10月。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其葉亦可作艾葉用。
[編輯本段]
【採集】
春、夏二季,花未開、葉茂盛時採摘,曬干或陰干。
[編輯本段]
【葯材】
乾燥的葉片,多皺縮破碎,有短柄.葉片略呈羽狀分裂,裂片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
上麵灰綠色,生有軟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絨毛。
質柔軟。
氣清香,味微苦辛。
以下麵灰白色、絨毛多、香氣濃郁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多有生產。
[編輯本段]
【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油中主要為Ⅰ,8-桉葉精、α-側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 caryophyllene)、莰烯、樟腦、藏茴香酮、反式葦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
[編輯本段]
【炮製】
艾葉:揀去雜質,去梗,篩去灰屑。
艾絨:取曬干凈艾葉碾碎成絨,揀去硬莖及葉柄,篩去灰屑。
艾炭:取凈艾葉置鍋內用武火炒至七成變黑色,用醋噴灑,拌勻後過鐵絲篩,未透者重炒,取出,晾涼,防止復燃,三日後貯存。
(每艾葉100斤,用醋15斤) ①《本草衍義》:干搗篩去青滓,取白,入石硫黃,為硫黃艾,灸家用。
得米粉少許,可搗為末,入服食葯。
②《綱目》: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傷人肌脈。
揀取凈葉,揚去塵屑,入石臼內木杵搗熟,羅去渣滓,取白者再搗,至柔爛如綿為度,用時焙燥,則灸火得力。
入婦人丸散,須以熟艾,用醋煮干搗成餅子,烘乾再搗為末用,或以糯糊和作餅,及酒炒者皆不佳。
洪氏《容齋隨筆》雲,艾難著力,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碾,即時可作細末,亦一異也。
[編輯本段]
【性味】
苦辛,溫。
①《別錄》:味苦,微溫,無毒。
②《唐本草》:生寒,熟熱。
③《綱目》:苦而辛,生溫,熟熱。
[編輯本段]
【歸經】
入脾、肝、腎經。
①《綱目》:入足太陰、蹶陰、少陰經。
②《本草新編》:入脾、腎、肺三經。
③《本草再新》:入心、腎二經。
[編輯本段]
【功用主治】
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
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①《別錄》: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
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
汁又殺蛔蟲。
苦酒煎葉療癬。
③《葯性論》: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
長服止冷痢。
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療本草》: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
⑥《日華子本草》:止霍亂轉筋,治心痛,鼻洪,並帶下。
⑦《珍珠囊》:溫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閉痛熱壅,飲食有妨者,搗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帶脈為病,腹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綱目》:溫中,逐冷,除濕。
⑾《本草正》:辟風寒涅,瘴瘧。
⑿《本草再新》:調經開郁,理氣行血。
治產後驚風,小兒臍瘡。
[編輯本段]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錢;入丸、散或搗汁。
外用: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熏灸,搗敷、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編輯本段]
【宜忌】
陰虛血熱者慎用。
①《綱目》:苦酒、香附為之使。
②《本草備要》:血熱為病者禁用。
③《本經逢原》:陰虛火旺,血燥生熱,及宿有失血病者為禁。
[編輯本段]
【選方】
①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
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
(《補缺肘後方》) ②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湯服二錢。
(《衛生易簡方》) ③治腸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葉二錢,辣蓼二錢,車前一兩六錢。
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
(江蘇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④治氣痢腹痛,睡卧不安:艾葉(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等分。
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爛飯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
(《聖濟總錄》香艾丸) ⑤治濕冷下痢膿血,腹痛,婦人下血:干艾葉四兩(炒焦存性),川白姜一兩(炮)。
上為末,醋煮麵糊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
(《世醫得效方》艾姜湯) ⑥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內崩:熟艾三雞子許,水五升,煮二升服。
(《千金方》) ⑦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葉煎服。
(《聖惠方》) ⑧治糞後下血:艾葉、生薑。
煎濃汁,服三合。
(《千金方》) ⑨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熟艾如雞子大,阿膠(炒為末)半兩,乾薑一錢。
水五盞,先煮艾、姜至二盞半,入膠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盡。
(《養生必用方》) ⑩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艾葉炭一兩,蒲黃、蒲公英各五錢。
每日一劑,煎服二次。
(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⑾治婦人白帶淋瀝:艾葉(杵如綿,揚去塵末並梗,酒煮一周時)六兩,白肅、蒼術各三兩(俱米泔水浸,曬干炒),當歸身(酒炒)二兩,砂仁一兩。
共為末,每早服三錢,白湯調下。
(《本草匯言》) ⑿治妊娠卒眙動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轉搶心,或下血不止:艾葉一雞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
(《肘後方》) ⒀治產後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陳蘄艾二斤,焙乾,搗鋪臍上,以絹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氣出,則痛自止。
(《楊誠經驗方》) ⒁治盜汗不止:熟艾二錢,白茯神三錢,烏梅三個。
水一鍾,煎八分,臨卧溫服。
(《綱目》) ⒂治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北艾煎湯洗後,白膠熏之。
(《仁齋直指方》) ⒃治頭風面瘡,癢出黃水:艾二兩,醋一升,砂鍋煎取汁,每薄紙上貼之,一日二、三上。
(許國楨《御葯院方》) ⒃治濕疹:艾葉炭、枯礬、黃柏等分。
共研細末,用香油調膏,外敷。
(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編輯本段]
【臨床應用】
①治療慢性肝炎取艾葉製成注射液,每毫升相當於生葯0.5克,每日肌注4毫升,總療程1~2個月。
治療期間同時給予保肝葯物。
治療123例,其中遷延性肝炎39例,近期治癒28例,顯效6例,好轉5例;慢性肝炎46例,近期治癒21例,顯效19例,好轉6例;肝硬化15例,顯效3例,好轉4例,無效8例。
總有效率92%。
②治療肺結核喘息症用10%艾葉液每次30毫升,日服3次,食前半小時服用。
臨床觀察37例,均同時內服異煙肼,3例並發肺原性心臟病的患者出現心力衰竭時,加用毒毛旋花子甙治療,一般服艾葉液1~1.5月。
31例經過上述治療,氣短及咳嗽減輕,喘鳴消失,痰量顯著減少,肺部干、濕性羅音減少或消失;其餘6例療效較差或無效。
經驗證明,以對肺部無嚴重纖維增生或肺氣種存在者效果較佳。
③治療慢性氣管炎取干艾1斤或鮮艾2斤,洗凈、切碎,放入4000毫升水中浸泡4~6小時,煎煮過濾,約得濾液3000毫升,加適量調味劑及防腐劑。
日服3次,每次30~60毫升。
或製成注射劑,每日2次,每次肌注2~4毫升。
治療154例,近期控制6例,顯效21例,好轉81例,無效46例。
或用蒸餾法提取艾葉油,製成膠丸或糖衣片服用,每日量0.1~0.3毫升,分3~4次口服,10天為一療程。
治療138例,一個療程總有效率81.88%,近期控制加顯效者佔46.37%。
還有每日用艾葉2兩(干品),紅糖5錢,加水煎成100毫升,分3~4次服,1周為一療程。
治療484例,有效率76.1%。
④治療急性菌痢用20%艾葉煎劑,日服4次,每次40毫升,觀察21例,均獲治癒,平均住院5.5天。
治療過程中同時補充維生素乙、丙,個別病例給予輸液。
⑤治療間日瘧取干艾葉0.5~1兩,切碎,用文火煎2小時左右,過濾,加糖,於發作前2小時頓服,連服2天。
經治療53例,控制症狀的有效率在89%上下,血內瘧原蟲陰轉率為56.2%.葯液須現制現用,每日用1兩的療效較好。
⑥治療鉤蚴皮炎 在局部鉤蚴感染24小時內,取直徑1.5厘米的艾絨卷,熏燙鉤蚴感染部。
對於皮疹多而范圍廣的皮炎,將患部皮膚分區逐一熏燙5分鍾。
治療106例,癢感消失者77例,仍有癢感者28例,奇癢者1例。
患者一般於晚間艾熏後,即癢止入睡,次晨癢感消失。
對照組60例未加治療,癢感持續時間短則3~4天,長則5~6天,少數皮炎進展為紅腫、水泡戒因抓破而潰爛。
治療組呼吸道症狀(氣急、咳嗽)的出現率為1.88%,對照組為14%。
⑦治療婦女白帶取艾葉5%煎湯去渣,雞蛋2個放入湯內煮後吃蛋喝湯,連服5天。
⑧治療尋常疣采鮮艾葉擦拭局部,每日數次,至疣自行脫落為止。

2、中國古代醫學成就表

公元前2500年
-2500.00.00?中國已有釀酒活動,並出現大量的陶制專用酒器,古字中的醫字從酉字,酒與醫相聯系
-2000.00.00?中國的甲骨文中關於王制敘述中提到"病小臣",視為醫療行政之始
-2000.00.00?中國的甲骨文中已有人體解剖部位名稱和多種疾病的描述,並有除蟲、沐浴等記載
-2000.00.00?中國的倉頡整理象形文字,以鳥、獸、蟲、魚為偏旁規范生物名稱,初具生物分類思想
-1500.00.00?中國的《尚書•說命》對服葯後的反應與疾病關系進行了論述
-1500.00.00?中國的商都設有下水道,已知住宅、身體、飲食清潔,並出現專門的衛生和醫療用具
-1000.00.00?中國《周禮》《禮記》對四季氣候變異引起的多發病與疫病流行已有一定認識
-1000.00.00?中國出現"凌人",專管藏冰,用冰防腐
-1000.00.00?中國的《周禮》劃分醫學為食醫、 疾醫、瘍醫、獸醫,為醫學分科之始
-1000.00.00?中國設立醫官掌管醫葯衛生,年終統計醫師治癒或死亡人數並予獎罰,為醫療考績之始
-1000.00.00?中國文獻記載的生物名稱已有1000多種,並分為草、木、蟲、魚、鳥、獸六類
-700.00.00?中國的管仲提出生命起源的氣化論,認為生命是由氣本身的自然變化而產生的.
-580.00.00?中國的醫緩提出治療疾病的"攻、達" 兩種方法, 並認為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為不治
-556.00.00)中國人已經認識到狂犬之為害
-541.00.00)中國的醫和倡陰、 陽、風、 雨、晦、明 "六淫致病學說",為最初的病因理論
-500.00.00?中國描寫人體解剖與生理的《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問世
-500.00.00?中國的《爾雅》出現類和屬的概念,植物區別為草本和木本,動物分為蟲、魚、鳥、獸、畜
-400.00.00?中國的扁鵲診病時,已用望、聞、問、切等方法,已用針灸、按摩、湯葯等多種方法
-400.00.00?中國的簡帛醫書《十一脈灸經》記載詳細的經脈學說,已有湯、散、丸、葯酒等劑型
-400.00.00?中國的簡帛醫書《五十二病方》詳實敘述各病症狀,其手術和非手術療法豐富多樣
-400.00.00?中國簡帛醫書《導引圖》為現存最早的醫療體育圖
-300.00.00?中國的《內經》論述了臟腑、經絡、營衛氣血以及疾病認識、治則治法、養生保健等
-300.00.00?中國的《山海經》記載有關葯物百餘種,並敘述數十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300.00.00?中國的魏襄王使用玉唾壺,說明此時講究個人衛生,已用唾壺收拾痰涎
-220.00.00)中國的政府專設有「癘人坊」,收容流落到社會上的麻風病人
-220.00.00)中國湖北的秦簡較詳細地記載了有關法醫學的內容,包括活體及現場和屍體的勘查等
-220.00.00)中國咸陽的阿房宮安裝了五角形直徑60厘米的下水道管,並配有浴池、冰庫等設施
-213.00.00)中國的秦始皇下令焚詩書百家,惟醫葯、種樹之書不在禁書之列,得以倖免
-206.00.00)中國的湖南湖北的漢墓葬式說明屍體防腐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
-150.00.00?中國的醫師淳於意針對漢文帝詔問所述之25例病案,匯集成《診籍》(最早的醫案.00.00)
-26.00.00)中國的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書, 有醫經7部,經方11部
公元1年
5.00.00)中國政府設"本草待詔" 一職, 徵集國內通曉方術、本草的學者,為《本草經》創造了條件
16.00.00)中國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同解剖屍體 "度量五臟,以竹筵導其脈,知其終始,雲可以治病"
25.00.00)中國朝廷置太醫令,掌諸醫,下設員醫 293人,員官19人。另設葯丞、方丞各一人
27.00.00)中國的《論衡•解除篇》中提出蚤、虱有吸血之害
60.00.00?中國民間倡導跑步、氣功等健身運動
100.00.00?中國的《神農本草經》成書
125.00.00?中國鄭玄釋「五毒攻之」為用瓦罐將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燒之",即以升華法煉制外科用葯
162.00.00)中國隴右軍中大疫, 死者十之三四,軍中設庵盧收治病人,此乃野戰傳染病院之始
186.00.00)中國畢嵐創造翻車渴烏(灑水車),用灑南北郊路。乃城市用灑水車以保持衛生之始
190.00.00?中國的《難經》 約成書於此時
190.00.00?中國的《治百病方》約成書於此時
190.00.00)中國的華佗應用酒服麻沸散進行全身麻醉,在麻醉下施行開腹術
190.00.00?中國的華佗提倡醫療體育法,創模仿虎、鹿、熊、猿、鳥動作的"五禽戲」
200.00.00?中國的張仲景完善中醫辯證施治理論
210.00.00)中國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理法方葯的臨床診治體系
250.00.00?中國的王叔和著《脈經》,是中國第一部切脈診斷專書
250.00.00?中國的王叔和將《傷寒雜病論》 分為專論傷寒之 《傷寒論》與專論雜病之《金匱要略》
256.00.00)中國的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針灸學專著
300.00.00?中國的葛洪撰《肘後方》首次描述了天花的流行,預防恙蟲病及防治狂犬病發作的方法
307.00.00)中國的出現一系列腳氣病診療技術專著
350.00.00?羅馬君士坦丁帝改信基督教,遷都拜占庭,下令在東方大城市興建醫院
356.00.00)中國發現多處流行疾疫,故實行人群隔離措施,如染疫朝臣百日不得進宮等
392.00.00)中國有例唇裂修補手術取得成功
420.00.00)中國的胡洽編著了《百病方》,其中載有用水銀制劑作利尿葯
479.00.00)中國的雷斅編成葯劑學專著《雷公炮炙論》
491.00.00)中國的南方發大水,有人立廨收養貧病人,此為私立慈善醫院的最早形式
499.00.00)中國的《劉涓子鬼遺方》論述了金創、癰疽、瘡癤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500.00.00)中國的陶弘景編撰《本草經集注》、《補闕肘後百一方》等書
500.00.00)中國葛洪的《肘後方》傳入日本
514.00.00)中國的針灸傳至朝鮮
518.00.00)西亞各國開始與中國通商, 所產多種葯材如薰陸、鬱金、蘇木、青木香等傳入中國
533.00.00?中國的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了豐富的生物學知識、作物與環境的關系、作物的特性等
550.00.00)中國針灸傳至日本
552.00.00)中國的梁元帝蕭繹以《針經》贈日本欽明天皇
562.00.00)中國的知聰攜《明堂圖》等 160餘卷醫書至日本
570.00.00)中國已經使用汞錫銀合金作為齒科的填充劑
608.00.00)日本派葯師惠日、倭漢直福因等人來中國學醫
610.00.00)巢元方等編撰《諸病源候論》,為中國第一部病因病理學專著
610.00.00)中國的《諸病源候論》中載有腸吻合術、網膜結扎切除術、血管結扎術等方法
624.00.00)中國在首都舉辦太醫署,設兩級四科,是歷史上規模較大的醫科大學,師生340多人
629.00.00)中國頒令各州、府設立地方醫學校教授醫學
641.00.00)中國的漢人大天、藏人達馬郭夏把大批中醫葯書籍譯成藏文,開始了藏漢醫學交流
645.00.00)中國的玄奘由天竺等地收集大批醫葯文獻回長安。對中印醫葯文化交流產生影響
652.00.00)中國孫思邈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千金要方》成書,首次繪制彩色經絡穴位掛圖
659.00.00)中國的蘇敬等人對前代本草著作進行修訂,所撰《新修本草》由政府頒行全國
682.00.00)中國孫思邈所撰的《千金翼方》公布於世
693.00.00)中國醫學教育制度傳入朝鮮,朝鮮置針博士,教授中國醫學
700.00.00)中國的比吉•贊巴希拉漢翻譯《醫學寶鑒》、《屍體圖鑒》、《甘露寶鑒》等西方名著
700.00.00)中國的漢人摩訶衍和藏人毗盧遮那共同編譯成《月王葯診》,為最早的一部藏醫文獻
700.00.00)日本引進中國醫學教材和教育制度,設醫師、醫博士、醫生、針師、針博士等
713.00.00)中國孟詵所撰《補養方》經張鼎增補,改名為《食療本草》
739.00.00)中國的陳藏器撰成《本草拾遺》,創 "十劑"(方劑)分類法,並載"罌粟"入葯
750.00.00)中國各地的醫家已廣泛應用海藻、昆布、海蛤等製成丸散,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
752.00.00)中國的王燾撰《外台秘要》,集醫學之大成,記有金針撥內障法及白帛浸尿法等技術
754.00.00)中國鑒真和尚抵達日本,傳授中國科學文化與醫葯知識
762.00.00)中國的王冰重新編釋《內經•素問》
800.00.00?中國藏人宇陀•寧瑪元丹貢布等所撰的《據悉》(四部醫典)成書
800.00.00?中國回鶻(維吾爾族)醫學文獻在此時大量涌現
820.00.00)中國唐代詩話中,載有眼科醫生能為患者裝假眼, 以珠代之
841.00.00)中國道人藺某撰《理傷續斷方》,其手法、手術復位及夾板固定的方法都有很科學
847.00.00)昝殷著《經效產寶》,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婦產科專著
919.00.00)中國籍的波斯人李珣著《海葯本草》
936.00.00)中國的和凝父子撰著《疑獄集》,為法醫學之始
937.00.00)中國此時已經能夠以刀針割治癭瘤(甲狀腺腫)
947.00.00)中國的契丹主患熱病,以冰罨貼胸腹四肢,為中國冰罨療法之始
951.00.00)中國此時的臨床使用已經出現鼻飼給葯法
950.00.00?中國的北方已將過去用楊枝作刷清潔牙齒的方法進行了改進,出現植毛牙刷
973.00.00)中國的劉翰、馬志等人修改國家葯典《本草》,編成《開寶新詳定本草》
974.00.00)中國的李昉等重新校勘《開寶新詳定本草》,為《開寶重定本草》
978.00.00)中國政府設立翰林醫官院,組織編撰《太平聖惠方》等
992.00.00)中國的王懷隱等編成《太平聖惠方》,頒諸州,設醫博士掌之
998.00.00)中國的四川一些醫生開始為群眾施行種痘術
1000.00.00?阿拉伯的阿維森納吸收希臘和東方醫學傳統,建立阿拉伯醫學體系(《醫典》)
1026.00.00)中國的王惟一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鑄造等身針灸銅人兩具作為針灸教學模型
1045.00.00)中國的《續資治通鑒》載此時依據解剖刑犯內臟,繪制出《五臟圖》
1057.00.00)宋代創設"校正醫書局",校正了《神農本草經》等歷代醫學經典著作,並刻版印行
1060.00.00)宋代官辦醫學校「太醫局」,學生300人分習產、眼、瘡腫、口齒及瘡腫等九科
1061.00.00)中國的蘇頌主編成《本草圖經》,系第一部由政府編繪成的刻版葯物圖譜
1068.00.00)中國的醫官馬世辰應邀前往高麗國(今朝鮮)治病
1075.00.00)中國的《蘇沈良方》首載秋石製取法, 為最早的性激素制劑
1076.00.00)中國的官方改革醫學教育,採用"三舍法",重視臨床實習考察,令學生分習各科
1076.00.00)中國在太醫局設官營葯鋪賣葯所,即熟葯所,實行國家專賣,此後推行全國
1082.00.00)中國的慎微編撰《證類本草》
1086.00.00)中國開始注意鍍金工人為水銀所熏引致頭手俱顫,及採石人為石末傷肺等職業
1106.00.00)中國的楊介與畫工解剖死刑後的人體,校以古書,編成人體解剖圖譜《存真圖》
1114.00.00)中國將合葯所改為醫葯和劑局,賣葯所改為醫葯惠民局,實行葯政管理
1117.10.01)中國政府公布次年《運歷》,警示民眾提前預防疾病
1130.00.00?中國首都已經建立每年春季沿門清理地溝,每日掃除垃圾及清除糞便等公共衛生制度
1130.00.00)中國竇材的《扁鵲心書》首載山茄花(曼陀羅花)和大麻花作全身麻醉劑
1144.00.00)中國的成無己撰《註解傷寒論》
1149.00.00)中國陳旉編撰的《農書》中有關於垃圾糞便合理處理和利用的記述
1170.00.00)中國的洪遵刊《洪氏集驗方》,首次記述同種異體骨移植術
1200.00.00)中國的張杲已能鑒別天花和水痘
1220.00.00?中國的《聖濟總錄》成書,頒行全國
1232.00.00)中國的葯肆中始有"飲片"之名
1237.00.00)中國的陳自明撰著《婦人良方大全》,為中國最早的婦科專著
1247.00.00)中國的宋慈撰成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
1268.00.00)中國政府頒布衛生法規,設官醫提舉司掌醫戶差役詞訟,由儒吏執掌衛生法規
1285.00.00)中國形成各路醫學教授學正,訓誨醫生每月朔望到指定處交流經驗的制度
1292.00.00)中國元朝政府在首都和上都(多倫)各設回回葯物院
1300.00.00)中國的滑壽發現小兒麻疹之粘膜疹
1307.00.00)中國鄒鈜續增陳直的老年病專著《養老奉親書》,更題為《壽親養老新書》
1316.00.00)中國政府規定醫生必須精通十三科之一方能獲准行醫
1330.00.00)中國蒙古族的忽思慧撰《飲膳正要》,為中國第一部營養學專著
1331.00.00)中國的李仲南撰《永類鈐方》,首次提出"俯卧拽伸"復位法治療脊柱骨折
1337.00.00)中國的危亦林著《世醫得效方》,首創"懸吊復位法" 治療脊柱骨折
1400.00.00?中國蒙古族的沙圖穆蘇(一說回族)撰成《瑞竹堂經驗方》
1403.00.00)中國的明朝政府編成大型類書《永樂大典》,其中收載有明代以前的大量醫書
1513.00.00)中國的李濂撰著了《醫史》
1550.00.00)中國的沈之問撰著了《解圍元藪》,為中國第一部麻風病專著
1554.00.00)中國的薛鎧著《保嬰撮要》,創用燒灼斷臍法預防嬰兒破傷風
1567.00.00)中國《痘科金鏡賦集解》載,安徽以接種人痘法預防天花,後逐漸傳至全國
1567.00.00?中國安徽太平縣的醫生發明了預防天花的人痘接種術
1568.00.00)中國的徐春甫等在直隸順天府(今北京)組織成立"一體堂宅仁醫會"
1575.00.00?中國的王向撰著《眼科龍術醫書
1578.00.00)中國的李時珍撰著的《本草綱目》成書,1593年於金陵首次印行,世稱金陵刻本,該書明確提出部、類、種三級生物分類程序
1600.00.00?中國蒙古族的占布拉著《醫法海鑒》,記述蒙古醫治療各科疾病的方葯
1601.00.00)中國的楊繼洲撰《針灸大成》
1602.00.00)中國的王肯堂著《證治准繩》
1617.00.00)中國的陳實功《外科正宗》中記述設計精巧的鼻息肉摘除術、氣管縫合術等
1617.00.00)中國、朝鮮聯合舉行醫學疑難問題討論會,會議紀要名為《醫學疑問》
1620.00.00)中國的武之望著《濟陰綱目》
1625.00.00?中國的土茯苓輸至印度、土耳其、波斯等國。被視為治花柳病良葯
1632.00.00)中國的陳司成撰《霉瘡秘錄》,為中國第一部梅毒病證治專著
1642.00.00)中國的吳又可著《溫疫論》,論述傳染病傳染途徑、病源及特異性等
1642.00.00?中國的吳又可撰寫流行病學專著《溫疫論》
1650.00.00?中國藏族的德西•桑吉嘉措著《藏醫史》
1675.00.00)中國的漁陽天花流行,有人設壇廠,購求出痘夭亡兒屍火化,以控制傳染
1681.00.00)中國政府詔令全國推廣人痘接種以預防天花之流行
1683.00.00)荷蘭東印度公司的W.T.瑞尼把中國的針灸術介紹到歐洲
1688.00.00?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已經開始向歐洲傳播
1704.00.00)根據《四部醫典》和《月王葯診》內容繪制的藏醫學系列掛圖共79幅全部完成
1717.00.00)中國人痘接種術傳入土耳其,隨後又由英國公使夫人M.W.蒙塔古傳入英國
1721.00.00)波爾斯東在美國首先推廣中國人痘接種術
1723.00.00)中國蔣廷錫等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內有《醫術典》(醫部全錄) 520卷
1742.00.00?中國的俞茂鯤在《醫宗金鑒》介紹了痘衣、痘漿、水苗、旱苗四種接種方法
1742.00.00)中國的吳謙等編撰《醫宗金鑒》刊行
1742.00.00)中國的葉天士著《溫熱論》,門人集其醫案撰為《臨證指南醫案》
1757.00.00)中國的張宗良著《喉科指掌》
1759.00.00)中國的趙學敏撰《串雅外編》、《串雅內編》
1772.00.00)中國政府編輯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錄醫書97部,存書目94部,附錄 6部
1787.00.00)中國藏族的蒂瑪•丹增彭措撰《晶珠本草》
1792.00.00)中國的唐大烈主編《吳醫匯講》,為中國最早的醫學期刊
1798.00.00)中國的吳鞠通著《溫病條辨》《醫醫病書》及門人整理之《吳鞠通先生醫案》
1800.00.00)中國蒙古族的洛•索勒日哈木著《脈訣概要》《巴莎木製葯法》和《葯物識別》等
1800.00.00?中國蒙古族的堪布-伊舍巴拉吉爾撰《甘露醫理》、《甘露診療》等
1820.00.00)真性霍亂(俗稱吊腳痧)傳入中國
1822.00.00)《太醫院志》載, 清政府下令在太醫院內廢止針灸科
1828.00.00)中國的汪期蓮輯《瘟疫匯編》,記載蒼蠅為瘟疫(霍亂)傳染之媒介
1830.00.00)中國的王清任撰成 《醫林改錯》,糾正前人在人體解剖中的某些謬誤
1830.00.00?中國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糾正許多解剖學與生理學的錯誤認識
1838.00.00)中國的鄭宏綱著《重樓玉鑰》
1848.00.00?中國的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記述了植物1714種,繪圖精審,有的可據以定科或目
1864.00.00)中國的吳尚先著《理瀹駢文》
1872.00.00)中國新疆的拜德熱丁•蘇皮阿匐撰著《驗方鎖要》
1875.00.00?中國的蒙人占布拉道爾吉著《蒙葯正典》
1884.00.00)中國的唐容川先後著《中西匯通醫書五種》。"中西匯通" 之名目此始
1898.00.00?中國的嚴復譯出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介紹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思想
1900.00.00?中國的庫西卡編著《蒙醫驗方集》,初並附有蒙、藏、漢、滿四種文字的蒙葯名錄

3、歷史上有哪些醫學上的大成就者,我知道的只有幾個,如扁鵲、華佗、張仲景、李時珍、孔思邈。請問還有哪些

公元前2500年
-2500.00.00?中國已有釀酒活動,並出現大量的陶制專用酒器,古字中的醫字從酉字,酒與醫相聯系
-2000.00.00?中國的甲骨文中關於王制敘述中提到"病小臣",視為醫療行政之始
-2000.00.00?中國的甲骨文中已有人體解剖部位名稱和多種疾病的描述,並有除蟲、沐浴等記載
-2000.00.00?中國的倉頡整理象形文字,以鳥、獸、蟲、魚為偏旁規范生物名稱,初具生物分類思想
-1500.00.00?中國的《尚書•說命》對服葯後的反應與疾病關系進行了論述
-1500.00.00?中國的商都設有下水道,已知住宅、身體、飲食清潔,並出現專門的衛生和醫療用具
-1000.00.00?中國《周禮》《禮記》對四季氣候變異引起的多發病與疫病流行已有一定認識
-1000.00.00?中國出現"凌人",專管藏冰,用冰防腐
-1000.00.00?中國的《周禮》劃分醫學為食醫、 疾醫、瘍醫、獸醫,為醫學分科之始
-1000.00.00?中國設立醫官掌管醫葯衛生,年終統計醫師治癒或死亡人數並予獎罰,為醫療考績之始
-1000.00.00?中國文獻記載的生物名稱已有1000多種,並分為草、木、蟲、魚、鳥、獸六類
-700.00.00?中國的管仲提出生命起源的氣化論,認為生命是由氣本身的自然變化而產生的.
-580.00.00?中國的醫緩提出治療疾病的"攻、達" 兩種方法, 並認為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為不治
-556.00.00)中國人已經認識到狂犬之為害
-541.00.00)中國的醫和倡陰、 陽、風、 雨、晦、明 "六淫致病學說",為最初的病因理論
-500.00.00?中國描寫人體解剖與生理的《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問世
-500.00.00?中國的《爾雅》出現類和屬的概念,植物區別為草本和木本,動物分為蟲、魚、鳥、獸、畜
-400.00.00?中國的扁鵲診病時,已用望、聞、問、切等方法,已用針灸、按摩、湯葯等多種方法
-400.00.00?中國的簡帛醫書《十一脈灸經》記載詳細的經脈學說,已有湯、散、丸、葯酒等劑型
-400.00.00?中國的簡帛醫書《五十二病方》詳實敘述各病症狀,其手術和非手術療法豐富多樣
-400.00.00?中國簡帛醫書《導引圖》為現存最早的醫療體育圖
-300.00.00?中國的《內經》論述了臟腑、經絡、營衛氣血以及疾病認識、治則治法、養生保健等
-300.00.00?中國的《山海經》記載有關葯物百餘種,並敘述數十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300.00.00?中國的魏襄王使用玉唾壺,說明此時講究個人衛生,已用唾壺收拾痰涎
-220.00.00)中國的政府專設有「癘人坊」,收容流落到社會上的麻風病人
-220.00.00)中國湖北的秦簡較詳細地記載了有關法醫學的內容,包括活體及現場和屍體的勘查等
-220.00.00)中國咸陽的阿房宮安裝了五角形直徑60厘米的下水道管,並配有浴池、冰庫等設施
-213.00.00)中國的秦始皇下令焚詩書百家,惟醫葯、種樹之書不在禁書之列,得以倖免
-206.00.00)中國的湖南湖北的漢墓葬式說明屍體防腐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
-150.00.00?中國的醫師淳於意針對漢文帝詔問所述之25例病案,匯集成《診籍》(最早的醫案.00.00)
-26.00.00)中國的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書, 有醫經7部,經方11部
公元1年
5.00.00)中國政府設"本草待詔" 一職, 徵集國內通曉方術、本草的學者,為《本草經》創造了條件
16.00.00)中國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同解剖屍體 "度量五臟,以竹筵導其脈,知其終始,雲可以治病"
25.00.00)中國朝廷置太醫令,掌諸醫,下設員醫 293人,員官19人。另設葯丞、方丞各一人
27.00.00)中國的《論衡•解除篇》中提出蚤、虱有吸血之害
60.00.00?中國民間倡導跑步、氣功等健身運動
100.00.00?中國的《神農本草經》成書
125.00.00?中國鄭玄釋「五毒攻之」為用瓦罐將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燒之",即以升華法煉制外科用葯
162.00.00)中國隴右軍中大疫, 死者十之三四,軍中設庵盧收治病人,此乃野戰傳染病院之始
186.00.00)中國畢嵐創造翻車渴烏(灑水車),用灑南北郊路。乃城市用灑水車以保持衛生之始
190.00.00?中國的《難經》 約成書於此時
190.00.00?中國的《治百病方》約成書於此時
190.00.00)中國的華佗應用酒服麻沸散進行全身麻醉,在麻醉下施行開腹術
190.00.00?中國的華佗提倡醫療體育法,創模仿虎、鹿、熊、猿、鳥動作的"五禽戲」
200.00.00?中國的張仲景完善中醫辯證施治理論
210.00.00)中國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理法方葯的臨床診治體系
250.00.00?中國的王叔和著《脈經》,是中國第一部切脈診斷專書
250.00.00?中國的王叔和將《傷寒雜病論》 分為專論傷寒之 《傷寒論》與專論雜病之《金匱要略》
256.00.00)中國的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針灸學專著
300.00.00?中國的葛洪撰《肘後方》首次描述了天花的流行,預防恙蟲病及防治狂犬病發作的方法
307.00.00)中國的出現一系列腳氣病診療技術專著
350.00.00?羅馬君士坦丁帝改信基督教,遷都拜占庭,下令在東方大城市興建醫院
356.00.00)中國發現多處流行疾疫,故實行人群隔離措施,如染疫朝臣百日不得進宮等
392.00.00)中國有例唇裂修補手術取得成功
420.00.00)中國的胡洽編著了《百病方》,其中載有用水銀制劑作利尿葯
479.00.00)中國的雷斅編成葯劑學專著《雷公炮炙論》
491.00.00)中國的南方發大水,有人立廨收養貧病人,此為私立慈善醫院的最早形式
499.00.00)中國的《劉涓子鬼遺方》論述了金創、癰疽、瘡癤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500.00.00)中國的陶弘景編撰《本草經集注》、《補闕肘後百一方》等書
500.00.00)中國葛洪的《肘後方》傳入日本
514.00.00)中國的針灸傳至朝鮮
518.00.00)西亞各國開始與中國通商, 所產多種葯材如薰陸、鬱金、蘇木、青木香等傳入中國
533.00.00?中國的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了豐富的生物學知識、作物與環境的關系、作物的特性等
550.00.00)中國針灸傳至日本
552.00.00)中國的梁元帝蕭繹以《針經》贈日本欽明天皇
562.00.00)中國的知聰攜《明堂圖》等 160餘卷醫書至日本
570.00.00)中國已經使用汞錫銀合金作為齒科的填充劑
608.00.00)日本派葯師惠日、倭漢直福因等人來中國學醫
610.00.00)巢元方等編撰《諸病源候論》,為中國第一部病因病理學專著
610.00.00)中國的《諸病源候論》中載有腸吻合術、網膜結扎切除術、血管結扎術等方法
624.00.00)中國在首都舉辦太醫署,設兩級四科,是歷史上規模較大的醫科大學,師生340多人
629.00.00)中國頒令各州、府設立地方醫學校教授醫學
641.00.00)中國的漢人大天、藏人達馬郭夏把大批中醫葯書籍譯成藏文,開始了藏漢醫學交流
645.00.00)中國的玄奘由天竺等地收集大批醫葯文獻回長安。對中印醫葯文化交流產生影響
652.00.00)中國孫思邈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千金要方》成書,首次繪制彩色經絡穴位掛圖
659.00.00)中國的蘇敬等人對前代本草著作進行修訂,所撰《新修本草》由政府頒行全國
682.00.00)中國孫思邈所撰的《千金翼方》公布於世
693.00.00)中國醫學教育制度傳入朝鮮,朝鮮置針博士,教授中國醫學
700.00.00)中國的比吉•贊巴希拉漢翻譯《醫學寶鑒》、《屍體圖鑒》、《甘露寶鑒》等西方名著
700.00.00)中國的漢人摩訶衍和藏人毗盧遮那共同編譯成《月王葯診》,為最早的一部藏醫文獻
700.00.00)日本引進中國醫學教材和教育制度,設醫師、醫博士、醫生、針師、針博士等
713.00.00)中國孟詵所撰《補養方》經張鼎增補,改名為《食療本草》
739.00.00)中國的陳藏器撰成《本草拾遺》,創 "十劑"(方劑)分類法,並載"罌粟"入葯
750.00.00)中國各地的醫家已廣泛應用海藻、昆布、海蛤等製成丸散,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
752.00.00)中國的王燾撰《外台秘要》,集醫學之大成,記有金針撥內障法及白帛浸尿法等技術
754.00.00)中國鑒真和尚抵達日本,傳授中國科學文化與醫葯知識
762.00.00)中國的王冰重新編釋《內經•素問》
800.00.00?中國藏人宇陀•寧瑪元丹貢布等所撰的《據悉》(四部醫典)成書
800.00.00?中國回鶻(維吾爾族)醫學文獻在此時大量涌現
820.00.00)中國唐代詩話中,載有眼科醫生能為患者裝假眼, 以珠代之
841.00.00)中國道人藺某撰《理傷續斷方》,其手法、手術復位及夾板固定的方法都有很科學
847.00.00)昝殷著《經效產寶》,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婦產科專著
919.00.00)中國籍的波斯人李珣著《海葯本草》
936.00.00)中國的和凝父子撰著《疑獄集》,為法醫學之始
937.00.00)中國此時已經能夠以刀針割治癭瘤(甲狀腺腫)
947.00.00)中國的契丹主患熱病,以冰罨貼胸腹四肢,為中國冰罨療法之始
951.00.00)中國此時的臨床使用已經出現鼻飼給葯法
950.00.00?中國的北方已將過去用楊枝作刷清潔牙齒的方法進行了改進,出現植毛牙刷
973.00.00)中國的劉翰、馬志等人修改國家葯典《本草》,編成《開寶新詳定本草》
974.00.00)中國的李昉等重新校勘《開寶新詳定本草》,為《開寶重定本草》
978.00.00)中國政府設立翰林醫官院,組織編撰《太平聖惠方》等
992.00.00)中國的王懷隱等編成《太平聖惠方》,頒諸州,設醫博士掌之
998.00.00)中國的四川一些醫生開始為群眾施行種痘術
1000.00.00?阿拉伯的阿維森納吸收希臘和東方醫學傳統,建立阿拉伯醫學體系(《醫典》)
1026.00.00)中國的王惟一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鑄造等身針灸銅人兩具作為針灸教學模型
1045.00.00)中國的《續資治通鑒》載此時依據解剖刑犯內臟,繪制出《五臟圖》
1057.00.00)宋代創設"校正醫書局",校正了《神農本草經》等歷代醫學經典著作,並刻版印行
1060.00.00)宋代官辦醫學校「太醫局」,學生300人分習產、眼、瘡腫、口齒及瘡腫等九科
1061.00.00)中國的蘇頌主編成《本草圖經》,系第一部由政府編繪成的刻版葯物圖譜
1068.00.00)中國的醫官馬世辰應邀前往高麗國(今朝鮮)治病
1075.00.00)中國的《蘇沈良方》首載秋石製取法, 為最早的性激素制劑
1076.00.00)中國的官方改革醫學教育,採用"三舍法",重視臨床實習考察,令學生分習各科
1076.00.00)中國在太醫局設官營葯鋪賣葯所,即熟葯所,實行國家專賣,此後推行全國
1082.00.00)中國的慎微編撰《證類本草》
1086.00.00)中國開始注意鍍金工人為水銀所熏引致頭手俱顫,及採石人為石末傷肺等職業
1106.00.00)中國的楊介與畫工解剖死刑後的人體,校以古書,編成人體解剖圖譜《存真圖》
1114.00.00)中國將合葯所改為醫葯和劑局,賣葯所改為醫葯惠民局,實行葯政管理
1117.10.01)中國政府公布次年《運歷》,警示民眾提前預防疾病
1130.00.00?中國首都已經建立每年春季沿門清理地溝,每日掃除垃圾及清除糞便等公共衛生制度
1130.00.00)中國竇材的《扁鵲心書》首載山茄花(曼陀羅花)和大麻花作全身麻醉劑
1144.00.00)中國的成無己撰《註解傷寒論》
1149.00.00)中國陳旉編撰的《農書》中有關於垃圾糞便合理處理和利用的記述
1170.00.00)中國的洪遵刊《洪氏集驗方》,首次記述同種異體骨移植術
1200.00.00)中國的張杲已能鑒別天花和水痘
1220.00.00?中國的《聖濟總錄》成書,頒行全國
1232.00.00)中國的葯肆中始有"飲片"之名
1237.00.00)中國的陳自明撰著《婦人良方大全》,為中國最早的婦科專著
1247.00.00)中國的宋慈撰成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
1268.00.00)中國政府頒布衛生法規,設官醫提舉司掌醫戶差役詞訟,由儒吏執掌衛生法規
1285.00.00)中國形成各路醫學教授學正,訓誨醫生每月朔望到指定處交流經驗的制度
1292.00.00)中國元朝政府在首都和上都(多倫)各設回回葯物院
1300.00.00)中國的滑壽發現小兒麻疹之粘膜疹
1307.00.00)中國鄒鈜續增陳直的老年病專著《養老奉親書》,更題為《壽親養老新書》
1316.00.00)中國政府規定醫生必須精通十三科之一方能獲准行醫
1330.00.00)中國蒙古族的忽思慧撰《飲膳正要》,為中國第一部營養學專著
1331.00.00)中國的李仲南撰《永類鈐方》,首次提出"俯卧拽伸"復位法治療脊柱骨折
1337.00.00)中國的危亦林著《世醫得效方》,首創"懸吊復位法" 治療脊柱骨折
1400.00.00?中國蒙古族的沙圖穆蘇(一說回族)撰成《瑞竹堂經驗方》
1403.00.00)中國的明朝政府編成大型類書《永樂大典》,其中收載有明代以前的大量醫書
1513.00.00)中國的李濂撰著了《醫史》
1550.00.00)中國的沈之問撰著了《解圍元藪》,為中國第一部麻風病專著
1554.00.00)中國的薛鎧著《保嬰撮要》,創用燒灼斷臍法預防嬰兒破傷風
1567.00.00)中國《痘科金鏡賦集解》載,安徽以接種人痘法預防天花,後逐漸傳至全國
1567.00.00?中國安徽太平縣的醫生發明了預防天花的人痘接種術
1568.00.00)中國的徐春甫等在直隸順天府(今北京)組織成立"一體堂宅仁醫會"
1575.00.00?中國的王向撰著《眼科龍術醫書
1578.00.00)中國的李時珍撰著的《本草綱目》成書,1593年於金陵首次印行,世稱金陵刻本,該書明確提出部、類、種三級生物分類程序
1600.00.00?中國蒙古族的占布拉著《醫法海鑒》,記述蒙古醫治療各科疾病的方葯
1601.00.00)中國的楊繼洲撰《針灸大成》
1602.00.00)中國的王肯堂著《證治准繩》
1617.00.00)中國的陳實功《外科正宗》中記述設計精巧的鼻息肉摘除術、氣管縫合術等
1617.00.00)中國、朝鮮聯合舉行醫學疑難問題討論會,會議紀要名為《醫學疑問》
1620.00.00)中國的武之望著《濟陰綱目》
1625.00.00?中國的土茯苓輸至印度、土耳其、波斯等國。被視為治花柳病良葯
1632.00.00)中國的陳司成撰《霉瘡秘錄》,為中國第一部梅毒病證治專著
1642.00.00)中國的吳又可著《溫疫論》,論述傳染病傳染途徑、病源及特異性等
1642.00.00?中國的吳又可撰寫流行病學專著《溫疫論》
1650.00.00?中國藏族的德西•桑吉嘉措著《藏醫史》
1675.00.00)中國的漁陽天花流行,有人設壇廠,購求出痘夭亡兒屍火化,以控制傳染
1681.00.00)中國政府詔令全國推廣人痘接種以預防天花之流行
1683.00.00)荷蘭東印度公司的W.T.瑞尼把中國的針灸術介紹到歐洲
1688.00.00?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已經開始向歐洲傳播
1704.00.00)根據《四部醫典》和《月王葯診》內容繪制的藏醫學系列掛圖共79幅全部完成
1717.00.00)中國人痘接種術傳入土耳其,隨後又由英國公使夫人M.W.蒙塔古傳入英國
1721.00.00)波爾斯東在美國首先推廣中國人痘接種術
1723.00.00)中國蔣廷錫等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內有《醫術典》(醫部全錄) 520卷
1742.00.00?中國的俞茂鯤在《醫宗金鑒》介紹了痘衣、痘漿、水苗、旱苗四種接種方法
1742.00.00)中國的吳謙等編撰《醫宗金鑒》刊行
1742.00.00)中國的葉天士著《溫熱論》,門人集其醫案撰為《臨證指南醫案》
1757.00.00)中國的張宗良著《喉科指掌》
1759.00.00)中國的趙學敏撰《串雅外編》、《串雅內編》
1772.00.00)中國政府編輯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錄醫書97部,存書目94部,附錄 6部
1787.00.00)中國藏族的蒂瑪•丹增彭措撰《晶珠本草》
1792.00.00)中國的唐大烈主編《吳醫匯講》,為中國最早的醫學期刊
1798.00.00)中國的吳鞠通著《溫病條辨》《醫醫病書》及門人整理之《吳鞠通先生醫案》
1800.00.00)中國蒙古族的洛•索勒日哈木著《脈訣概要》《巴莎木製葯法》和《葯物識別》等
1800.00.00?中國蒙古族的堪布-伊舍巴拉吉爾撰《甘露醫理》、《甘露診療》等
1820.00.00)真性霍亂(俗稱吊腳痧)傳入中國
1822.00.00)《太醫院志》載, 清政府下令在太醫院內廢止針灸科
1828.00.00)中國的汪期蓮輯《瘟疫匯編》,記載蒼蠅為瘟疫(霍亂)傳染之媒介
1830.00.00)中國的王清任撰成 《醫林改錯》,糾正前人在人體解剖中的某些謬誤
1830.00.00?中國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糾正許多解剖學與生理學的錯誤認識
1838.00.00)中國的鄭宏綱著《重樓玉鑰》
1848.00.00?中國的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記述了植物1714種,繪圖精審,有的可據以定科或目
1864.00.00)中國的吳尚先著《理瀹駢文》
1872.00.00)中國新疆的拜德熱丁•蘇皮阿匐撰著《驗方鎖要》
1875.00.00?中國的蒙人占布拉道爾吉著《蒙葯正典》
1884.00.00)中國的唐容川先後著《中西匯通醫書五種》。"中西匯通" 之名目此始
1898.00.00?中國的嚴復譯出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介紹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思想
1900.00.00?中國的庫西卡編著《蒙醫驗方集》,初並附有蒙、藏、漢、滿四種文字的蒙葯名錄

4、按圖片得要寫一篇一千字的!

供參考: 現代快報http://dz.xdkb.net/old/html/2008-09/08/content_64442119.htm
研究表明中國傳統的飲食結構非常合理

潘朝曦 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友情推薦
洪昭光是我國著名的養生專家,他的很多養生觀點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本書中,潘朝曦教授全面顛覆了洪氏的養生理念。潘朝曦提出了一系列新穎的觀點:牛奶並不適合中國人的胃;生命在於運動並非真理,運動不當反而摧殘健康……這些大膽言論到底是嘩眾取寵,還是言之有理?請讀者看後自己評判。
[上期回顧]
近年來,城市中性早熟兒童比以往明顯增多。性早熟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飲食不當,其中飲用過多牛奶是罪魁禍首。現在,城市裡的孩子普遍偏胖。不少學者指出肥胖主要是與孩子養殖類動物肉類或洋快餐吃得多有關。其實這只講對了一個方面,牛奶才是變胖的主要原因。
牛奶蛋白的另一危害是引發糖尿病。目前糖尿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壽命的三大殺手之一。據《國外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2年9月第22卷第5期「牛奶蛋白與1型糖尿病」的國外研究文獻綜述指出:牛奶尤其是牛奶中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可能是引起1型糖尿病的重要飲食因素。1型糖尿病易感者的發病與嬰兒期進食牛奶有關。1型糖尿病的動物模型BB大鼠和NOD小鼠在斷奶初期給予牛奶或BSA,可使糖尿病的發病率明顯提高,在1型糖尿病病人血清中可以檢測出BSA及其他牛奶蛋白抗體,和BSA抗體結合的自身抗原,可能是胰島B細胞中分子量為69000的蛋白質。
除上述以外,有報道稱多飲牛奶還易引起心臟病、高血壓、青春痘、膽石症、閉經等多種病症。另外,牛奶與人奶比還缺少保護嬰兒健康的多種免疫物質,且引發感染的機會也多。全球資料表明,非母乳喂養兒腹瀉患病率要比母乳喂養高25倍,死亡危險高10~15倍。
蘇東坡詩雲:「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牛奶該不該飲,說法不一。恰與此詩相似,身在其中,往往當局者迷。現在我們看看外國人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1990年6月6日,美國著名報紙《今日美國》在頭版醒目位置刊登了題為「健康生活東方優於西方」的文章。
文章指出:「中國人的飲食結構是合理正確的,美國人應效仿東方飲食習慣,控制牛奶和肉製品的攝入。」文章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就是根據坎貝爾教授在中國的研究。1983~1989年,在坎貝爾教授的組織下,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現為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等多家權威機構合作,在中國24個省市自治區的69個縣開展了3次關於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研究。
研究發現,中國的肥胖者比美國少得多,患心臟病、直腸癌和乳腺癌的比率也比美國少得多,原因就在於中國人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傳統飲食結構。《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一書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在這一研究結果的基礎上寫成的。
2003年12月12日,距離《今日美國》的頭版文章刊出13年之後,坎貝爾博士在上海舉辦的東方科技論壇第38次學術研討會上再次對東西方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做了比較。
坎貝爾教授在題為「東方營養學的未來及西方營養模式的啟迪」的報告中指出,中國人不要重復西方國家在飲食結構不合理方面所付出的代價,特別是美國快餐所引起的營養不平衡導致的肥胖症。坎貝爾認為,中國人普遍、大量地飲用牛奶,使動物蛋白質攝入大為增加,也給不斷發展的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具體表現為營養過剩引起肥胖,繼而使心臟病、中風、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增加,由此導致公共和個人醫療開支逐年遞增。
坎貝爾指出,攝入少量的動物蛋白是安全的,但如果過量,癌細胞就會被高蛋白「催發」,導致迅速擴散。有些科學家不相信這一結果,做了類似的實驗後發現,確實如此。「那麼,我的良好健康處方就是:吃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給健康帶來多種益處;吃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給你的身體帶來意想不到的危險,此類食品包括奶製品、肉類和雞蛋。」坎貝爾教授說。
黃建始教授認為:「肉、蛋、奶等動物源性蛋白吃得太多會帶來許多健康問題,如肥胖等。」另一位名叫甘茜蓮的挪威人也撰文指出,中國人全民喝牛奶運動是在盲目仿效西方。現轉引如下:
老外看中國:全民喝牛奶運動是在盲目效仿西方
甘茜蓮(挪威)文 Jackie編譯
沒有人能夠否認,在過去15年,中國的人均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過去,擁有一台冰箱或者一支自來水筆都還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現在,中國的中產階層們,就和西方國家的中產階層一樣全副武裝,從手機、私家車、大面積住宅到孩子接受私立學校的教育,只要你說得出來,他們樣樣都有。由於過去一直過著清貧的日子,中國人現在想要好好享受一下,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類的天性之一就是想要嘗試所有新的事物,哪怕這件事可能帶來危險。比方說,地球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可偏偏有人執迷不悟,認為那些可怕的統計數據和自己沾不上邊。而當西方許多國家的人們為了減少罹患心臟病、肥胖症和中風的可能而紛紛選擇自行車作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時,中國人卻和美國人一樣,依然頑固地熱衷於買車和開車。作為一個如此聰明的民族,中國人怎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呢?
此外,中國人還在犯一個錯誤,就是在這幾年的廣告攻勢之下,在中國人當中掀起的全民牛奶運動。根據公布的數據,有許多中國人天生對乳酸和乳糖過敏。盡管如此,人們對牛奶還是抱有極大的熱情,比起對待可口可樂的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以前讀過的書上說,中國人最初對外國人身上的奶味是相當難以忍受的,可見牛奶本身在中國是不受待見的。但是,中國人對牛奶的態度為什麼會在如此短的時間里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根本原因就在於廣告,而美國人在這個過程中也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當年,由於美國人和歐洲人逐漸意識到健康的重要而開始戒煙,煙草商們不得不為了生存而開發亞洲市場。如今,奶製品公司的做法與煙草商們如出一轍。由於西方人不再相信牛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神話,他們開始從豆腐或豆奶等食品當中攝取鈣質和其他營養。這樣一來,奶製品市場就變得越來越不景氣,生產商們也陷入困境。這時,他們就想到了中國。在他們看來,中國人對一切西方的生活方式都趨之若鶩,牛奶也不會成為例外。
或許你會認為我這是危言聳聽的片面之詞——畢竟,對於牛奶的好處我們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是讓我告訴你吧:作為一個典型的歐洲人,我從小在挪威長大,我的母親和其他許多人都堅信,牛奶能夠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於是我每天在清晨、上午、晚飯和睡覺前都要喝牛奶。但是,我的抵抗力依然很差,每年有3個月都在請病假。後來,我做了扁桃體切除手術,健康有了一些好轉。
但情況在我幾年前來到中國後有了很大的改變,隨著我入鄉隨俗地開始吃中餐並停止喝牛奶,我不僅擺脫了肥胖的困擾,更變得非常健康,幾乎從沒有生過病。可見,牛奶並不是健康保護神,中餐對人的身體更有好處。研究結果顯示,有一半人屬於對牛奶過敏的體質,因此至少有一半人是天生不適於喝牛奶的。而即使對牛奶不過敏,牛奶也不見得真能促進健康,根本原因在於牛奶本來是用於喂養小牛而不是喂養人的。人和牛的消化系統有很大區別,牛奶適合小牛而人乳才適合小孩。而人類固執地將牛奶納入食譜,難免會帶來很多問題。盡管牛奶當中富含鈣質,但真實情況是,這種鈣質不僅對人來說過於粗糙,而且不容易被人體吸收。
此外,奶牛吃的草是打過殺蟲劑的,喝的水是被污染過的;為了讓奶牛在短時間內迅速長大或者為它們治療乳腺疾病,人們通常會給它們餵食各種催長劑和抗生素,而這些葯物最終都進入牛奶並被人喝進肚裡。因此,喝牛奶不但不會促進健康,還有可能給人帶來危險。
不僅如此,牛奶和其他奶製品還可能引起心臟病、兒童期肥胖、過敏、抑鬱症和膽結石。我朋友的孩子當中,有許多都有各種各樣的過敏症,我認為這與他們平常喝的牛奶當中的添加劑、抗生素等各種化學物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些負擔對孩子的身體實在是太重了,牛奶幾乎成了一種健康殺手,使孩子最終被哮喘和過敏等病症困擾。

5、中醫美容的發展史

<

6、艾葉是什麼植物,有什麼功效?

艾葉,別名:艾、冰台、艾蒿、醫草、灸草、蘄艾。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莖直立,圓形,質硬,基部木質化,被灰白色軟毛,從中部以上分枝。中葯來源為艾的乾燥葉。春、夏二季,花未開、葉茂盛時採摘,曬干或陰干。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的功效。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產後感寒腹痛或老人臍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於臍部。沖任虛寒,月經不調,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與香附、吳茱萸、當歸、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養血調經。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則須與黃連、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熱行氣止痛。寒濕瀉痢不止者,可與乾薑同煎。
1、艾葉治妊娠卒眙動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轉搶心,或下血不止:艾葉一雞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肘後方》)
2、艾葉治腸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葉10克,辣蓼10克,車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江蘇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3、艾葉治氣痢腹痛,睡卧不安:艾葉(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爛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聖濟總錄》香艾丸)
4、艾葉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補缺肘後方》)

5、艾葉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湯服10克。(《衛生易簡方》)
6、艾葉治濕冷下痢膿血,腹痛,婦人下血:干艾葉200克(炒焦存性),川白姜50克(炮)。上為末,醋煮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世醫得效方》艾姜湯)
7、艾葉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內崩:熟艾三雞子許,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8、艾葉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熟艾如雞子大,阿膠(炒為末)25克,乾薑5克。水五盞,先煮艾、姜至二盞半,入膠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盡。(《養生必用方》)
9、艾葉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艾葉炭50克,蒲黃、蒲公英各25克。每日一劑,煎服二次。(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0、艾葉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葉煎服。(《聖惠方》)
11、艾葉治糞後下血:艾葉、生薑。煎濃汁,服三合。(《千金方》)
12、艾葉治婦人白帶淋瀝:艾葉(杵如綿,揚去塵末並梗,酒煮一周時)300克,白術、蒼術各150克(俱米泔水浸,曬干炒),當歸身(酒炒)100克,砂仁50克。共為末,每早服15克,白湯調下。(《本草匯言》)
13、艾葉治產後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陳蘄艾二斤,焙乾,搗鋪臍上,以絹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氣出,則痛自止。(《楊誠經驗方》)
14、艾葉治頭風面瘡,癢出黃水:艾100克,醋一升,砂鍋煎取汁,每薄紙上貼之,一日二、三上。(許國楨《御葯院方》)
15、艾葉治濕疹:艾葉炭、枯礬、黃柏等分。共研細末,用香油調膏,外敷。(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6、艾葉治盜汗不止:熟艾10克,白茯神15克,烏梅三個。水一鍾,煎八分,臨卧溫服。(《綱目》)
17、艾葉治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北艾煎湯洗後,白膠熏之。(《仁齋直指方》)

7、艾葉是什麼植物,有什麼功效?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簡介【草葯名】: 艾葉其他名稱:艾 冰台 艾蒿 醫草 灸草 蘄艾 黃草 家艾 甜艾 草蓬 艾蓬 狼尾蒿子 香艾 野蓮頭 阿及艾 陳艾 灰草 【英文名】Argy Wormwood Leaf 【拉丁名】Folium Artemisiae Argyi 【內容介紹】: 艾葉(《本草經集注》) [編輯本段]【來源】 為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葉。 [編輯本段]【植物形態】 艾(《詩經》),又名:冰台(《爾稚》),艾蒿(《爾雅》郭璞注),醫草(《別錄》),灸草(《埤雅》),蘄艾(《蘄艾傳》),黃草(《綱目》),家艾(《醫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 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 莖直立,圓形,質硬,基部木質化,被灰白色軟毛,從中部以上分枝。 單葉,互生;莖下部的葉在開花時即枯萎;中部葉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具粗鋸齒,上面暗綠色,稀被白色軟毛,並密布腺點,下麵灰綠色,密被灰白色絨毛;近莖頂端的葉無柄,葉片有時全緣完全不分裂,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 [1] 花序總狀,頂生,由多數頭狀花序集合而成;總苞苞片4~5層,外層較小,卵狀披針形,中層及內層較大,廣橢圓形,邊緣膜質,密被綿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兩性花10餘朵;雌花不甚發育,長約1厘米,無明顯的花冠;兩性花與雌花等長,花冠筒狀,紅色,頂端5裂;雄蕊5枚,聚葯,花絲短,著生於花冠基部;花柱細長,頂端2分叉,子房下位,1室。 瘦果長圓形。 花期7~10月。 生長於路旁、草地、荒野等處。 亦有栽培者。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地。 本植物的果實(艾實)亦供葯用,另詳專條。 同屬植物野艾,又名:火艾、五月艾。 高45~100厘米。 中部葉1~2回羽狀分裂,裂片橢圓形、披針形至線形,全緣或有鋸齒,葉上面無腺點,近禿凈,下面被白色絲狀毛;上部葉近乎無柄,裂片狹窄如線.花期9~10月。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其葉亦可作艾葉用。 [編輯本段]【採集】 春、夏二季,花未開、葉茂盛時採摘,曬干或陰干。 [編輯本段]【葯材】 乾燥的葉片,多皺縮破碎,有短柄.葉片略呈羽狀分裂,裂片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 上麵灰綠色,生有軟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絨毛。 質柔軟。 氣清香,味微苦辛。 以下麵灰白色、絨毛多、香氣濃郁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多有生產。 [編輯本段]【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油中主要為Ⅰ,8-桉葉精、α-側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腦、藏茴香酮、反式葦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 [編輯本段]【炮製】 艾葉:揀去雜質,去梗,篩去灰屑。 艾絨:取曬干凈艾葉碾碎成絨,揀去硬莖及葉柄,篩去灰屑。 艾炭:取凈艾葉置鍋內用武火炒至七成變黑色,用醋噴灑,拌勻後過鐵絲篩,未透者重炒,取出,晾涼,防止復燃,三日後貯存。 (每艾葉100斤,用醋15斤) ①《本草衍義》:干搗篩去青滓,取白,入石硫黃,為硫黃艾,灸家用。 得米粉少許,可搗為末,入服食葯。 ②《綱目》: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傷人肌脈。 揀取凈葉,揚去塵屑,入石臼內木杵搗熟,羅去渣滓,取白者再搗,至柔爛如綿為度,用時焙燥,則灸火得力。 入婦人丸散,須以熟艾,用醋煮干搗成餅子,烘乾再搗為末用,或以糯糊和作餅,及酒炒者皆不佳。 洪氏《容齋隨筆》雲,艾難著力,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碾,即時可作細末,亦一異也。 [編輯本段]【性味】 苦辛,溫。 ①《別錄》:味苦,微溫,無毒。 ②《唐本草》:生寒,熟熱。 ③《綱目》:苦而辛,生溫,熟熱。 [編輯本段]【歸經】 入脾、肝、腎經。 ①《綱目》:入足太陰、蹶陰、少陰經。 ②《本草新編》:入脾、腎、肺三經。 ③《本草再新》:入心、腎二經。 [編輯本段]【功用主治】 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 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①《別錄》: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 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 汁又殺蛔蟲。 苦酒煎葉療癬。 ③《葯性論》: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 長服止冷痢。 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療本草》: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 ⑥《日華子本草》:止霍亂轉筋,治心痛,鼻洪,並帶下。 ⑦《珍珠囊》:溫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閉痛熱壅,飲食有妨者,搗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帶脈為病,腹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綱目》:溫中,逐冷,除濕。 ⑾《本草正》:辟風寒涅,瘴瘧。 ⑿《本草再新》:調經開郁,理氣行血。 治產後驚風,小兒臍瘡。 [編輯本段]【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錢;入丸、散或搗汁。 外用: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熏灸,搗敷、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編輯本段]【宜忌】 陰虛血熱者慎用。 ①《綱目》:苦酒、香附為之使。 ②《本草備要》:血熱為病者禁用。 ③《本經逢原》:陰虛火旺,血燥生熱,及宿有失血病者為禁。 [編輯本段]【選方】 ①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 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 (《補缺肘後方》) ②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湯服二錢。 (《衛生易簡方》) ③治腸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葉二錢,辣蓼二錢,車前一兩六錢。 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 (江蘇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④治氣痢腹痛,睡卧不安:艾葉(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等分。 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爛飯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 (《聖濟總錄》香艾丸) ⑤治濕冷下痢膿血,腹痛,婦人下血:干艾葉四兩(炒焦存性),川白姜一兩(炮)。 上為末,醋煮麵糊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 (《世醫得效方》艾姜湯) ⑥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內崩:熟艾三雞子許,水五升,煮二升服。 (《千金方》) ⑦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葉煎服。 (《聖惠方》) ⑧治糞後下血:艾葉、生薑。 煎濃汁,服三合。 (《千金方》) ⑨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熟艾如雞子大,阿膠(炒為末)半兩,乾薑一錢。 水五盞,先煮艾、姜至二盞半,入膠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盡。 (《養生必用方》) ⑩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艾葉炭一兩,蒲黃、蒲公英各五錢。 每日一劑,煎服二次。 (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⑾治婦人白帶淋瀝:艾葉(杵如綿,揚去塵末並梗,酒煮一周時)六兩,白肅、蒼術各三兩(俱米泔水浸,曬干炒),當歸身(酒炒)二兩,砂仁一兩。 共為末,每早服三錢,白湯調下。 (《本草匯言》) ⑿治妊娠卒眙動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轉搶心,或下血不止:艾葉一雞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 (《肘後方》) ⒀治產後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陳蘄艾二斤,焙乾,搗鋪臍上,以絹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氣出,則痛自止。 (《楊誠經驗方》) ⒁治盜汗不止:熟艾二錢,白茯神三錢,烏梅三個。 水一鍾,煎八分,臨卧溫服。 (《綱目》) ⒂治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北艾煎湯洗後,白膠熏之。 (《仁齋直指方》) ⒃治頭風面瘡,癢出黃水:艾二兩,醋一升,砂鍋煎取汁,每薄紙上貼之,一日二、三上。 (許國楨《御葯院方》) ⒃治濕疹:艾葉炭、枯礬、黃柏等分。 共研細末,用香油調膏,外敷。 (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與洪氏養生療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