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態意義是什麼意識
生態旅遊的意義:
以有特色的生態環境為主要景觀的旅遊。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准則,並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生態系統,採取生態友好方式,開展的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並獲得心身愉悅的旅遊方式。
生態旅遊是一個區域或一個保護區生態發展的重要內容,不僅對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也是激勵保護區進一步發展的動力。
回歸大自然,即到生態環境中去觀賞、旅行、探索,目的在於享受清新、輕松、舒暢的自然與人的和諧氣氛,探索和認識自然,增進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環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遺產等。
促進自然生態系統的良性運轉。不論生態旅遊者,還是生態旅遊經營者,甚至包括得到收益的當地居民,都應當在保護生態環境免遭破壞方面做出貢獻。也就是說:只有在旅遊和保護均有保障時,生態旅遊才能顯示其真正的科學意義。
2、如何培養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
培養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一定要加強德育建設。只有讓他們清楚意識到保護生態文
明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才能讓他們提高使命感和責任心從而自覺地投身到生態文明...
3、如何從自身做起培養生態文明意識
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周易》里說:「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穎達註疏《尚書》時將「文明」解釋為:「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經天緯地」意為改造自然,屬物質文明;「照臨四方」意為驅走愚昧,屬精神文明.在西方語言體系中,「文明」一詞來源於古希臘「城邦」的代稱.\x0d人類文明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原始文明.石器時代,人們必須依賴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質生產活動主要靠簡單的採集漁獵,為時上百萬年.第二階段是農業文明.鐵器的出現使人改變自然的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為時一萬年.第三階段是工業文明.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現代化生活,為時三百年.從要素上分,文明的主體是人,體現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時間上分,文明具有階段性,如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x0d三百年的工業文明以人類征服自然為主要特徵.世界工業化的發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達到極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態危機說明地球再沒能力支持工業文明的繼續發展.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延續人類的生存,這就是生態文明.如果說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態文明就是「綠色文明」.生態,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存在狀態,亦即自然生態.自然生態有著自在自為的發展規律.人類社會改變了這種規律,把自然生態納入到人類可以改造的范圍之內,這就形成了文明.\x0d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它將使人類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轉變.\x0d首先是倫理價值觀的轉變.西方傳統哲學認為,只有人是主體,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對象;因而只有人有價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沒有價值;因此只能對人講道德,無須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講道德.這是工業文明人統治自然的哲學基礎.生態文明認為,不僅人是主體,自然也是主體;不僅人有價值,自然也有價值;不僅人有主動性,自然也有主動性;不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類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與其他生命共享一個地球.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還是西方的可持續發展,都說明生態文明是一個人性與生態性全面統一的社會形態.這種統一不是人性服從於生態性,也不是生態性服從於人性.用今天的話說,以人為本的生態和諧原則即是每個人全面發展的前提.\x0d其次是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工業文明的生產方式,從原料到產品到廢棄物,是一個非循環的生產;生活方式以物質主義為原則,以高消費為特徵,認為更多地消費資源就是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生態文明卻致力於構造一個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准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的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共贏,關鍵在於人的主動性.人的生活方式就應主動以實用節約為原則,以適度消費為特徵,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x0d生態文明既然是世界新潮流,按理應在發達國家首先興起,因為在那裡首先爆發生態危機.但一是因為西方強大的技術資金使本國生態危機得以緩解;二是因為西方工業文明的巨大慣性還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三是因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斷向不發達地區轉移生態成本.西方失去了發展生態文明的機會.西方失去機會,就為中華民族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機會.\x0d(二)生態文明與中華文明\x0d中華文明是工業文明的遲到者,絕不能再成為生態文明的遲到者.中華文明的基本精神與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基本一致,從政治社會制度到文化哲學藝術,無不閃爍著生態智慧的光芒.生態倫理思想本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涵之一.\x0d中國儒家主張「天人合一」,其本質是「主客合一」,肯定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所謂「天地變化,聖人效之」,「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儒家肯定天地萬物的內在價值,主張以仁愛之心對待自然,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說:「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x0d中國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強調人要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最高准則,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為人生行為的基本皈依.強調人必須順應自然,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莊子把一種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稱為「物化」,也是主客體的相融.這與現代環境友好意識相通,與現代生態倫理學相合.\x0d中國佛家認為萬物是佛性的統一,眾生平等,萬物皆有生存的權利.《涅槃經》中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佛教正是從善待萬物的立場出發,把「勿殺生」奉為「五戒」之首,生態倫理成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煉內容.\x0d常有人用《周易》中「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來表述中華文明精神,這與生態文明的內涵一致.中華文明精神是解決生態危機、超越工業文明、建設生態文明的文化基礎.一些西方生態學家提出生態倫理應該進行「東方轉向」.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集會巴黎,會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三)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x0d文明的轉型決定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農業文明帶動了封建主義的產生,工業文明推動了資本主義的興起,而生態文明將促進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的超越,包含著對工業文明的反思,從而使生態文明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要求和社會主義的根本屬性.恩格斯說:「人們會重新感覺到,而且也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種把精神和物質、人類和自然、靈魂和肉體對立起來的荒謬的、反自然的觀點,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實行這種調節,單是依靠認識是不夠的,這還需要對我們現有的生產方式,以及和這種生產方式連在一起的我們今天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革.」\x0d對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完全變革的必然結果就是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實現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兩大和解」的生態文明社會.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x0d生態文明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首先強調以人為本原則,同時反對極端人類中心主義與極端生態中心主義.極端人類中心主義製造了嚴重的人類生存危機;極端生態中心主義卻過分強調人類社會必須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動.生態文明則認為人是價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發展必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另外,在可持續發展與公平公正方面,生態文明也與當代社會主義原則基本一致.\x0d生態文明為社會主義理論的融合提供了平台.生態文明作為對工業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高級的人類文明形態;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對資本主義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美好的社會和諧理想.兩者內在的一致性使得它們能夠互為基礎,互為發展.生態文明為各派社會主義理論在更高層次的融合提供了發展空間,社會主義為生態文明的實現提供了制度保障.\x0d生態文明也只能是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本質只能使本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而不會承擔全球的環境責任.生態社會主義由於將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相結合,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發現.生態問題必將成為社會主義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思想武器.發展中國家終將在社會主義旗幟下重新團結起來向發達國家討還生態成本.\x0d生態文明應成為社會主義文明體系的基礎.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離不開生態文明,沒有良好的生態條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質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沒有生態安全,人類自身就會陷入不可逆轉的生存危機.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x0d資本主義使人們擺脫封建枷鎖和宗教禁錮的同時,卻帶來新的剝削和壓迫,這使社會主義應運而生.社會主義自產生之日起就存在著改良與革命兩種選擇.無論是科學社會主義還是民主社會主義,都要研究資本主義自我發展的豐富活力,都要思考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給全人類帶來的諸多利弊.由於傳統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經濟現代化模式的一致性,使傳統社會主義不能有效應對資本主義全球化所帶來的全新挑戰.因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制度孰優孰劣,比的不是誰最能斗爭,比的也不僅僅是生產力,還要比誰最公平公正,誰最共同富裕,誰最有道德文化,誰最能可持續發展,誰最能帶來人的全面發展,誰最能使社會更加和諧.\x0d針對全球化所帶來的一系列難題,例如生態問題,生態社會主義等新型社會主義流派的探索,不僅在學術上對社會主義進行了理論創新,也在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全球問題具體結合起來,給未來人類社會指出了新的方向.雖然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仍然單薄無力,仍具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但確為社會主義回應全球性問題提供了想像空間,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進一步完善.因為當代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使得社會主義不能只研究工業文明基礎上的階級關系,還必須研究人與自然的文化倫理.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正在於此.\x0d對中國而言,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生態和諧觀,為實現生態文明提供了堅實的哲學基礎與思想源泉.今天,中國共產黨提出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與生態社會主義、世界可持續發展理念、中國傳統文化相互借鑒.它們之間的融合,必促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必促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促成全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新潮流,必促成社會主義真正代替資本主義,必促成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和諧.對此,中國責無旁貸.
4、如何培養一個具有生態意識,環保意識的孩子
環保意識、生態文明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來說,必須具備一定的環境素質,才符合現代社會對每個人基本素質的普遍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環境教育是現代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我們小學可以充分結合少先隊的組織優勢,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對孩子進行環境意識的啟蒙,訓練孩子的環保技能,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提高其綜合素質。一、創設綠色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環保情感環境每時每刻都在無聲無息地教育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由於年齡、知識、經驗的局限,又天生好奇、好學,少年兒童很容易受生活氛圍的影響。重視良好教育氛圍的創設,可以讓學生通過耳濡目染,激發他們潛在的環保情感。1、利用少先隊活動走進大自然,激發隊員的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孩子是通過與環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獲得知識和形成概念的。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景象是對隊員進行環保教育的自然課堂,而隊員對大自然的認識是以熱愛大自然為基礎的,愛得越強烈,認識就越深刻,所以在環保教育中要注意激發隊員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萌發他們關心和愛護環境的情感和願望。借春遊、秋遊以及假日活動之機帶領隊員走進大自然,在隊員遊玩的時候同時給他們講解,讓隊員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了解大自然的奧秘,認識周圍環境,以及環境與人、動物、植物之間的密切關系,從而喚起隊員對大自然的熱愛,培養對動物、花草樹木的愛心。2、設立環保標識,營造校園生態文化。校園本身就是培養學生良好情感的搖籃。良好的校園文化,有益於學生良好情感的培養。我們力爭讓校園內的花草樹木都賦有環保教育的語言。使學生時時處於無言的環保教育氛圍之中。校園內草坪青青,花草樹木品種繁多,綠樹成蔭,各中隊的教室里都擺放著漂亮的盆景。走進校園,首先映入眼瞼的是「爭創生態綠色學校,爭當環保小衛士」的爭創生態學校的目標標語。草坪的各處製作了「小草青青,腳下留情」「學校是我家,環境衛生靠大家」「小草在睡覺,請您別打擾」「做平凡小事,塑美好心靈」……這些兒童化的語言向大家傳送愛護校園的信息。旨在讓學生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學習,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情感。二、暢通多種渠道,進行系統的環保知識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環境教育不是一個孤立的板塊,它既融於課堂教學中,又融於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中,它還與家庭熏陶、社會環境息息相關。1、學科滲透環境教育每學期初,學校環境教育領導小組聯合少先隊擬定切實可行的「環境教育實施計劃」,由任課教師對相關學科中適於進行環境教育的課文、章節羅列成表,並由教導處製成學科環境教育綜合規劃表,便於學期中對教師備課、授課的督促與檢查,構成課堂實施環境教育的網路。2、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以培養良好的環保意志情感教育最終要落實到行動中,才能形成人的品德意志。實踐體驗活動有利於學生意志情感的形成。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走向社會,身臨其境去看一看,在廣闊天地中去體驗大自然。建立活動基地,如「蔬菜園藝」素質教育活動基地,「花木園藝」素質教育活動基地,消防基地,敬老基地,擁軍基地,護綠基地等。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社會環保實踐中,鍛煉了隊員們的實踐能力,通過環保實踐活動,促進了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促進環保教育的內化1、校園綠色小衛士在行動學校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這一教育陣地,組織「紅領巾綠色小衛士」把校園的綠化帶和易被人忽視衛生保潔的地方,監督、檢查、教育學生保持校園的環境整潔,「學校是我家,環境衛生靠大家」。激發學生服務他人的意識和培養保護綠色,愛我校園的情感。2、開展主題少先隊活動以深化環保教育少先隊活動是少年兒童實現自我教育的有效載體。一個成功的主題少先隊活動會在少年兒童成長的道路上留下閃光的軌跡,對他們一生也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少先隊組織一至兩次以環保教育為主題的大、中隊少先隊活動,可以讓學生在自排自演的活動中進行自我教育。總之,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提倡「保護環境,從小做起,從我做起」是我們少先隊輔導員義不容辭的責任。環境教育的蓬勃發展,又促進了少先隊工作的發展,豐富少先隊活動內容,給少先隊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開拓了少先隊工作的新領域。
5、如何培養生態文明意識
?
6、現代生態意識對生態環境的客觀現狀和人類生存、發展有何現實指導意義?
(1)現代生態意識,將引導人們從生態哲學的高度,整體上、本質上重新審視「人—社會—自然」系統的復雜關系,樹立生態哲學價值論,根本改變蔑視生態的認識與實踐,以全新的生態哲學思維方式,重新調整人類的行為與實踐,促進人類社會的行為准則服從於生態環境系統協調平衡的自然規律,實現人類角色的轉換,產業結構的調整,生產模式的變革,運用先進科學技術促進綠化全球的進程,從而為真正在實踐操作層面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打開綠色通道。
(2)現代生態意識,要求充分尊重包括生態環境在內的自然客觀規律,但並不排斥更不否定人的主體能動性。恰恰相反,正是為了既克服過分強調對自然「勝利」的唯科學論,又克服過分沉溺於對人的本質的抽象議論的人本主義,防止把人與自然割裂開來的傳統、陳舊、單向、片面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和行動框框,從全新的視角真正科學地注重人的主體性的發揮,著眼並服務於「人—社會—自然」系統的有機協調、內在結合、高度統一、良性循環。真正全方位實現人類特有的理性和應有的「主體性」的充分發揮。
(3)現代生態意識的崛起,對於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有序結合,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有機統一,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有效協調均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因而它是全新質、高層次的現代社會意識。它一方面反映了人類對以往生態負效應的痛定思痛的嚴肅反思;另一方面反映了人類對當代價值取向誤區的嚴格審查、嚴厲批判和對未來生態文明前景的深沉思考、執著追求。是人類走向生態文明的重要標志,亦是人類擺脫危機,走向生機的重大轉機。
7、如何培養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
培養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一定要加強德育建設。只有讓他們清楚意識到保護生態文
明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才能讓他們提高使命感和責任心從而自覺地投身到生態文明建設中去。
8、結合「物質與意識關系」原理,談談我們應該培養什麼樣的生態意識?
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施。結合我們國家當前的生態狀況,我們應該樹立起綠色的生態意識。
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所以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意識。保護生態環境。
望採納一下。
9、生態教育的意義
⒈生態教育是提高生態意識,塑造生態文明的根本途徑。
生態意識的提高和生態文明的塑造,依賴於生態教育。生態教育是以生態學為依據,傳播生態知識和生態文化、提高人們的生態意識及生態素養、塑造生態文明的教育。開展生態教育、提高生態意識和塑造生態文明三者之構成了一個相互輻射、互利共生、協同發展的「金字塔」範式,而處於金字塔底部的是生態教育,它為我們的生態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夯實了基礎。我們要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固然離不開科學技術手段的支持和法規制度的保障,但更離不開人們生態意識的強化和生態文明的完善;而要全面地強化生態意識和提升生態文明,使每個公民自覺維護與其自身生存和發展休戚與共的生態環境,最行之有效的途徑就是實現從「物的開發」向「心的開發」轉換,建立多維的生態教育體系,進行全民生態教育。
⒉生態教育狀況和質量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生態教育的目標是解決人與環境之間的矛盾,調整人的行為,建立生態倫理規范和生態道德觀念,教育人正確認識自然環境的規律及其價值,提高人對自然環境的情感、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為每個人提供機會獲得保護和促進生態環境的知識、態度、價值觀、責任感和技能,創造個人、群體和整個社會環境行為的新模式。為解決日漸嚴重的生態問題,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先後設立專門機構、採取經濟和立法及技術手段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其中,英、德、美、俄及南非等國較早地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生態教育,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成績顯著,從「寂靜的春天」已變成鳥語花香的人類家園;而另一些國家由於忽視或放鬆公民的生態教育,人們生態知識貧乏、生態意識淡薄,缺乏參與生態建設的意願。人們的觀念偏差和行為不當,逐級引發了一系列具體問題,最終綜合體現於生態環境惡化。我們不能不認識到:一個沒有生態教育的民族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
⒊生態教育可以為解決當代生態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精神資源。
西方產業革命以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迅速發展,人口的急劇增長,人類的社會活動的規模、程度不斷擴大,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對自然生態干預的能力也日益增強,致使生態危機越來越嚴重,生態破壞正在逐步以公開或隱蔽的方式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存。
10、生態意識是如何定義的?
生態意識是環境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對生態知識及生態系統正常運轉意義等的認知和維護心理。從內容上講,生態意識包括認識生態規律、維護生態平衡、抵制生態破壞行為並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以便能維持生態系統的總體平衡。培養生態意識應當認識到人類面臨的環境是一個由若乾子系統組成的大系統整體,破壞其中的某一方面必然帶來生態系統整體運作過程的不協調,進而帶給人類以生產、生活的災難。要求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行為都要以維護大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為標准,進而對整個生態系統進行積極的維護修補行為和不破壞的行為。生態意識是每個人應該培養的最基本也是最容易養成的環境意識。這種意識要從小、從娃娃抓起,使生態意識在人們的思維中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