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華飲食小故事有哪些?急!!!
庖丁解牛【故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講一個故事:有個廚師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術十分嫻熟,刀子在牛骨縫里靈活地移動,沒有一點障礙,而且很有節奏。梁惠王看呆了,一個勁誇他技術高超。廚師說他解牛已經19年了,對牛的結構完全了解。
膾炙人口
「膾炙人口」這則成語的膾是細切的肉;炙是烤肉。膾炙人口,原指人人愛吃的美食,常用來比喻人人贊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這個成語來源於《孟子.盡心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春秋時,有父子兩人,他們同是孔子的弟子。父親曾哲愛吃羊棗(一種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兒子曾參是個孝子,父親死後,竟不忍心吃羊棗。這件事情在當時曾被儒家子弟大為傳頌。
到了戰國時,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對這件事不能理解,於是就去向老師孟子請教。公孫丑問:「老師,膾炙和羊棗,哪一樣好吃?」
「當然是膾炙好吃,沒有哪個不愛吃膾炙的!」公孫丑又問:「既然膾炙好吃,那麼曾參和他父親也都愛吃膾炙的了?那為什麼曾參不戒吃膾炙,只戒吃羊棗呢?」
孟子回答說:「燴炙,是大家都愛吃的;羊棗的滋味雖比不上燴炙,但卻是曾哲特別愛吃的東西。所以曾參只戒吃羊棗。好比對長輩只忌諱叫名字,不忌諱稱姓一樣,姓有相同的,名字卻是自己所獨有的。」
孟子的一席話,使公孫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後來人們從孟子所說的「膾炙,所同也」里引伸出「膾炙人口」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人人贊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2、中醫葯故事
老鸛,是鳥名,它羽毛灰白色,嘴長而直。一般住在江湖池沼近旁,捕食魚蝦等為生。
這里有個故事。相傳,在隋唐時期,我國著名醫葯家孫思邈雲游在四川峨眉山上的真人洞,在洞中煉丹制葯,為患者治病解疑。由於四川屬盆地氣候,濕度很大,上山求醫的患者中有許多風濕病患者,孫思邈卻束手無策。
這天,孫思邈帶著徒兒上山采葯,忽然發現一隻灰色老鸛鳥在山崖上不停地啄食一種無名小草,許久之後,才拖著沉笨的軀體緩慢地飛走了。過了幾天,孫思邈又見到這只老鸛在啄食這種小草,隨後飛走了。奇怪的是,老鸛已無病態,飛得輕巧雄健有力。
孫思邈對身邊的徒兒說:老鸛鳥常年在水中尋食魚蝦,極易染上風濕病痛,老鸛鳥能食此草,說明此草無毒,能治療風濕病,我們也把這草採回去試用。
風濕病患者用水煎此草服汁,連服幾天之後,奇跡發生了,原來雙腿紅腫的關節,都腫消痛止,可以行走自如了。
喜訊傳開,慕名前來求治者絡繹不絕,治癒的人也越來越多,大家請孫思邈為小草起個名,孫思邈說:這葯草是老鸛鳥認識的,就叫它「老鸛草」吧!
現代植物為牻牛兒苗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牻牛兒苗,或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老鸛草,除去殘根的全草入葯。性味苦辛、平,祛風、活血通絡。治風濕疼痛,肢體麻木,關節酸痛,癰疽,跌打,腸炎,痢疾。
據《滇南本草》載,老鸛草可祛諸風,治皮膚發癢,通行十二經,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軟、手足筋攣麻木等。用法與用量為:水煎內服6-15克干品,或浸酒或熬膏。在民間,運用老鸛草治療風濕病,由於療效顯著而流傳至今,經久不衰。
(2)中醫飲食養生學小故事擴展資料:
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臟象、經絡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陰陽
是中國古代哲學范疇。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陰陽兩個方面,經常不斷地運動和相互作用。這種運動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古人把這種不斷運動變化,叫做「生化不息」。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對立統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則),萬物之綱紀(一切事物都不能違背這個法則而存在),在變化之父母(事物的變化是由事物本身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形成的),
生殺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毀滅都是來自於這個根本法則),神明之府也(這就是自然一切奧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於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須從這個根本問題-陰陽上求得解決)」。闡明了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生長、發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因而,陰陽學說也就成為認識和掌握自然界規律的一種思想方法。醫學屬於自然科學范圍,認為人體生理活動,疾病的發生發展,也超越不出陰陽這個道理。因此,我們想要掌握疾病的發展過程,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獲得滿意療效,就必須探求人體的陰陽變化情況。
五行學說
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范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動態模式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聯系和轉化規律。「五行學說」是指這五類物質的運動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相生、相剋作為解釋事物之間相互關聯及運動變化規律的說理工具。
中醫主要用五行學說闡述五臟六腑間的功能聯系以及臟腑失衡時疾病發生的機理,也用以指導臟腑疾病的治療。
運氣學說
又稱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學說。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長夏、秋、冬的季候循環。
六氣則是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運氣學說是根據天文歷法參數推算年度氣候變化和疾病發生規律。
臟腑學說
主要研究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經絡學說
與臟腑學說密切相關。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有溝通內外,網路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經絡系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征,通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臟腑疾病。
3、中醫勵志故事
《千古中醫故事》 立志修本草 作者:郝萬山
另外一個故事,叫「診死活人」,就是李時珍把一個活人給診死了,這兩個故事還是相關的,都在湖口地區廣為流傳。這又是個什麼故事呢?
李時珍「診活死人」這個故事在這個區域都傳開了,大家說有一個非常神奇的醫生,經常在這一代遊方。有一天,李時珍來到一個鎮上,大家一看,知道就是那個神奇的遊方郎中。就像看神一樣,一下子把李時珍圍在街道中間,有向他請教的,有請他看看氣色把把脈的,李時珍當然也走不了。正好旁邊有一家葯店,葯店的老闆有一個大胖兒子,正在櫃台裡面吃飯,一聽說神醫來了,那當然很高興,就翻身爬過櫃台,我們知道過去葯鋪的櫃台跟當鋪的櫃台都很高,大家從魯迅先生的小說里都可以知道。這個胖小夥子翻身躍過櫃台,扒開人群,拚命地擠擠擠,就擠到李時珍面前,來看熱鬧。看到李時珍以後,這個胖小夥子對李時珍很尊敬,就說先生,我終於擠進來看到你了,久仰大名,您能不能看看我有什麼病啊?李時珍就搭了一下脈,跟他說,小夥子,真可惜,你年紀那麼輕,恐怕活不過三個時辰了,你趕緊回家,不要倒在外邊,不要讓家裡人到外邊來收屍。小夥子一下就火了,心想我好心好意,飯也不吃了,又翻過櫃台擠開人群來向你請教,你怎麼這么說話?我剛剛還吃了四碗飯,喝了半斤酒,我怎麼就要死了呢?旁邊圍觀的人當然也覺得李時珍有點太過分了,你把一個活生生的人診為活不過三個時辰,按照中國的傳統來講,這是咒人死啊。李時珍也沒有解釋,過了一會兒,人群散開不久,李時珍還沒離開這個鎮,就傳來了這個小夥子暴病身亡的消息。別人才想起李時珍有這個話,於是來就請教李時珍。他說很簡單,第一、他剛剛在吃飯,飯已經吃得太多了,又喝了大量的白酒。然後翻過高高的櫃台,再拚命地擠進來,這時腸子已經受到致命的損傷,而實際上等他到了我面前,他已經沒治了,所以我才說他活不過三個時辰。這是另外一個故事」診死活人」。這兩個故事全部在湖口一帶流傳。
李時珍用了18年的時間進行野外考察,又用了10年的時間三易其稿,終於完成了自己重修本草的心願。《本草綱目》匯集了1800多種葯物,11000多個方子,這些葯物和方子是為了給後人查閱的,但這么龐雜的內容,如何分類才能便於查找呢?我們查字典可以按拼音,也可以按部首,那麼李時珍是按什麼來整理這些中草葯和方子的呢?
在編纂《本草綱目》時,李時珍考慮,如何以一種體系來對這些葯物和方子進行分類。這是科學的事情,不能就這樣一堆放在一起,弄一個大全就完了。原來的分類法被李時珍拋棄了,他發明了十五部六十類分類法,這被後來的科學界大為贊嘆。他把葯物分為水部兩類,火部一類,土部一類,金石部四類,草部十類,谷部四類,諸如此類,把這1800多種葯物分門別類排進去,再附加11000多個方子,這當然是了不起的。
李時珍從年輕時發願重修本草,到年過花甲終於編纂完成時,已經耗盡了家中所有的財力,李時珍已經沒有錢來出版《本草綱目》了。而李時珍最大的心願,就是讓這部《本草綱目》早日出版,造福於世。然而令李時珍沒有想到的是,出版這部書,比編纂這部書更難
4、中醫養生寓言故事
中醫養生故事――扁鵲與牛黃
牛黃,是一味名貴的中葯。相傳copy,牛黃是我國古代醫學家扁鵲在無意中發現的。 一天,扁鵲正在桌上整理煅制好的金礞石。此時,鄰居陽寶殺了一頭病牛,發現牛百膽囊中有些像石頭洋的東西,不知是阿物,於是提著膽囊來向扁鵲請教。扁鵲剖開膽囊取出兩枚「石頭」放在桌上、仔細地琢磨。回家不久的陽寶又驚叫著跑來說其父親一口氣上不來,在炕上抽搐不停。扁鵲急忙去陽寶家,只見陽寶的老父親雙眼上翻,喉度中嚕嚕有聲。扁鵲看罷,立即吩咐陽寶快到桌上把金礞石拿來研成末,給陽寶父親灌下。須臾,陽寶的父親就止住抽搐,氣息也平靜了。 扁鵲回家時卻發現桌上的兩枚牛「「問石頭」不見了。細尋之下,原來陽寶在慌亂中錯把牛黃當金礞石拿去了。扁鵲思忖:「難道這種石頭真的有豁痰定驚的功效?」遂於次日,有意用其配葯,給陽寶的父親送去服之。不日,病奇跡般的好了。扁鵲就將這種黃牛膽內的深黃色之物命名為「牛黃」。 從此,名貴而奇效的答中葯「牛黃」便誕生了。
5、千古中醫_最經典的163個中醫故事
1,神農嘗百草 日中百毒。-------研究中葯也太他媽的容易了,太簡單了,找個原始人嘗嘗就行了。
2,扁鵲從人體內(貌似手術)拿出一個黃雀飛走了,患者的病好了。------他媽的,聽說過寄生蟲,還沒聽說過「寄生鳥」。
3,華佗用利斧劈開頭顱,取出「風涎」,真牛X,什麼感染,什麼靜脈竇止血,什麼大腦的功能區都不用管了,開吧!---------對了,中醫認為大腦沒用的,「心主神明」的。
4,李時珍把人屎(人中黃),耗子屎(五靈脂),人尿(人中白),都給人吃的------搞中醫要的都說現在污染重,中葯效力不高了,看來古代的屎是「綠色的」,「純天然的」。
5,孫思邈活了一百四十多歲,其餘的名人也都活了九十多歲,對了,那個神農,扁鵲經考證還是神仙哩,長生不老滴。
實在對不起,沒時間了,先給你打5個故事,改日再奉上。
6、中醫養生的小故事
中醫養生故事――扁鵲與牛黃
牛黃,是一味名貴的中葯。相傳,牛黃是我國古代醫學家扁鵲在無意中發現的。 一天,扁鵲正在桌上整理煅制好的金礞石。此時,鄰居陽寶殺了一頭病牛,發現牛膽囊中有些像石頭洋的東西,不知是阿物,於是提著膽囊來向扁鵲請教。扁鵲剖開膽囊取出兩枚「石頭」放在桌上、仔細地琢磨。回家不久的陽寶又驚叫著跑來說其父親一口氣上不來,在炕上抽搐不停。扁鵲急忙去陽寶家,只見陽寶的老父親雙眼上翻,喉中嚕嚕有聲。扁鵲看罷,立即吩咐陽寶快到桌上把金礞石拿來研成末,給陽寶父親灌下。須臾,陽寶的父親就止住抽搐,氣息也平靜了。 扁鵲回家時卻發現桌上的兩枚牛「「石頭」不見了。細尋之下,原來陽寶在慌亂中錯把牛黃當金礞石拿去了。扁鵲思忖:「難道這種石頭真的有豁痰定驚的功效?」遂於次日,有意用其配葯,給陽寶的父親送去服之。不日,病奇跡般的好了。扁鵲就將這種黃牛膽內的深黃色之物命名為「牛黃」。 從此,名貴而奇效的中葯「牛黃」便誕生了。
中醫養生故事--蘇東坡妙聯對名醫 答案補充 蘇東坡不但在文學方面有偉大成就,而且在醫學方面也有很高造詣,人稱「儒醫」。 他在杭州任知府時,就致力於搞醫學研究。當時該地瘟疫經常發生,百姓死亡很多。為了把黎民百姓從痛苦的病魔中解脫出來,蘇東坡從自己的俸祿中拿出幾十兩黃金,在城裡建了一座名叫「安樂」的診坊,專門為人看病,三年中就治癒了近千病人。 傳說在杭州城西有個龐家莊,莊主姓龐名安時,此人性格豪爽,扶困濟貧,好善樂施,是遠近聞名的一位老中醫他喜歡交際,也愛好吟詩作對,談古論今。因而與蘇東坡交往甚厚,他們經常在一起談詩論對,切磋醫學。
答案補充 有一天蘇東坡正坐在書房裡翻閱醫學書籍,外面衙役來報:「啟稟大人,府外龐中醫求見」。蘇東坡忙說「有請」。龐中醫在衙役的引領下來到書房門前,猛抬頭,一眼看見門旁新掛了兩只燈籠,他不由詩興大發,隨口吟出一上聯:燈籠籠燈,紙(枳)殼原來只防風 蘇東坡正好迎出門來,他聽了略一沉思,立刻心領神會,隨即續出下聯:架鼓鼓架,陳皮不能敲半下(夏)。
答案補充 二人相視大笑,手挽手走進後院。院子的中央設一小花園,龐中醫 看見園中生長的翠竹蔥綠茁壯,他靈機一動,贊嘆道:
中暑最宜淡竹葉
蘇東坡隨口對道:
傷寒尤妙小柴胡
兩人在花園邊坐下,衙役遞上香茶,二人品茶談天。他倆從名詩談到名醫,又從對聯談到醫學,真是棋逢對手,喜結知音。
忽然,一陣微風拂過,送來陣陣花香,龐中醫 抬頭一看,只見園中玫瑰正盛開,嫵媚嬌嬈。他觸景生情,又出一聯:
玫瑰花開,香聞七八九里。
蘇東坡聽他又吟一聯,未加思索也脫口而出: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龐安時坐了一會,告辭出來,隨口又出一聯:
神州到處有親人,不論生地熟地。
蘇東坡含笑答道:
春風來時盡著花,但聞藿香木香。
聯中的「枳殼、防風、陳皮、半夏、竹葉、柴胡、玫瑰花、梧桐子、生地、熟地、藿香、木香」都是中葯名。對聯對得工整和諧,妙趣橫生。
7、中醫認為的飲食養生是怎樣的?
所謂飲食養生,中醫認為,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百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
中醫強調飲食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腑功能失調而致病。孔子度是春秋時期的人,享年72歲,在2000多年前能活到問70多歲是很少有的高壽了。孔子的長壽,與他講究飲食之道是分不開的。《論語》中記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噎而餒,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答飪不食,不時不食。」這些話的意思是說,食物放久變味了不吃,魚肉之類菜餚腐敗了不吃,菜餚的色彩不中看不吃,味道不鮮美不吃,不講究烹飪不吃,不到用餐的時間不吃。專告誡人們講究養生之道,注意飲食衛生,不要濫吃濫喝的意思。孔子的飲食觀對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影響很深,是我國食療得屬以發展的基礎,而且對民族興旺,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是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