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幼兒養生 三分飢與寒

幼兒養生 三分飢與寒

發布時間:2021-03-16 15:59:05

1、「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這句話什麼意思?

常言道: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要想保證孩子的健康,就不要給孩子吃的太飽、穿的太暖。這句老話是否有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需要遵循?

說是這是句「老話」,這句話確實有點「老」,因為這句話是來自明代醫家萬密齋《育嬰家秘》。這是當時的醫學專家,根據小孩的陰陽、五臟等體質特點,以及人們養育兒女時過分強調暖衣、飽食等問題提出的建議。

「三分飢」字面上的含義,似乎是指孩子吃飯只能吃7-8分飽,保持3分飢餓,實際上指的是一個飲食原則,提醒家長平常不應該讓孩子貪食、吃的太飽。如果孩子經常吃的太飽,容易引起食物在消化系統的積滯,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不能及時消化的食物還有可能引起積食、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等,進而影響孩子的健康;另外,孩子經常吃的太飽還會引起能量攝入過多,增加孩子患超重肥胖的風險。

「三分寒」指的是孩子不應該穿的過多、過暖。孩子天性活潑、好動,新陳代謝相對較快,而且活動量較大,孩子的產熱速度快於成年人。孩子穿的過多、過暖,會使孩子散熱困難而出汗過多,並浸濕孩子的貼身衣服,此種情況下,被寒風吹過更易感冒;另外,穿的過多、過暖還會影響孩子自身的體溫調節功能。

因此,這句老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對於現今的養兒育女仍有指導作用。

那究竟應該如何安排孩子們每天的膳食呢?

13-24個月的幼兒:每天的奶量應該維持在500毫升左右,每天吃1個雞蛋,吃1兩-1兩半的肉禽魚,每天吃1兩-2兩主食(如糧谷類),適量的蔬菜和水果。

2-5歲的學齡前兒童:每天應安排早、中、晚三次正餐,還應該有兩次加餐;要自主進食不挑食偏食,培養良好飲食習慣;還應該每天飲奶300-400毫升奶製品;每天要通過飲水和食物獲得1300毫升水分;多選擇乳製品、水果及堅果類營養素密度高的食物。

6-18歲的學齡兒童:應該三餐合理且定時定量,吃好早餐;規律進餐,培養健康的飲食行為,不挑食、偏食、不暴飲暴食;並且合理選擇營養素密度高的健康零食;每天飲水800-1400毫升水,不喝含糖飲料,天天喝奶300毫升左右。

父母在為幼兒烹制食物的時候,建議多採用蒸、煮、燉、煨的方式,並且少加調料,盡可能地保持食物的原有味道。

在孩子們穿衣的問題上,應該視氣溫變化增加或減少衣物,切忌過厚,並適當增加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

2、「三分飢和寒」是養育孩子上的口訣,到底是什麼意思?

所謂“三分飢和寒”就是指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不能給孩子吃得太飽、穿得太暖太厚。很多時候大人誤以為給孩子吃飽飽才好,可實際上小孩子脾胃發育不完全,吃太多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嬰兒胃是橫著的,吃得太多就會發生嗆奶、吐奶,長期吃得過於飽的孩子導致脾胃不合,容易引起腹瀉、便秘、腹脹、腹痛等問題。

過度喂養的孩子容易造成積食,積食會引起腹瀉、便秘、不思飲食、面黃肌瘦。並不是吃得多就是營養好,長期過度喂養導致消化系統超負荷引起積食,積食的孩子眼下淤青、嘴巴酸臭、舌苔重。這樣的寶寶往往胃口不好,睡覺翻來覆去夜裡睡覺還容易驚醒,嚴重積食會引起發熱甚至高燒不退。孩子可以吃七八分飽,並且保證孩子的運動量,時長給孩子吃一些健脾胃助消化的食物,比如:南瓜、小米、山葯、綠色蔬菜,這些都是有助於消化的食物,易消化易吸收,孩子消化好才會更好的吸收營養。穿的太多太暖會影響孩子的皮膚散熱,孩子總是處於運動狀態,他不會老老實實的坐在那裡不動,穿過多更是容易出汗。出汗過多浸濕孩子的貼身衣物導致不透氣,濕的衣服貼在身上皮膚會長濕疹,這個時候發現孩子出汗再去脫衣服一冷一熱孩子就會受風、感冒。長期穿過多的衣服捂著孩子也容易上火,火氣大孩子容易便秘、胃口不好。總之小孩子不要過度喂養,也不要穿地太厚太暖,只要保證孩子和大人穿的薄厚一樣就可以。飲食上一定要細嫩軟爛,吃七八分飽就足夠了,並且要給孩子適當喝水。養育孩子是一門學問,我們不僅要養育還要不停學習。

3、為什麼要讓小孩常帶三分飢和寒?

如今每到冬季,一些年輕的父母就忙著給孩子加衣,里三層外三層的,生怕孩子凍著。家裡還要緊閉門窗,生怕孩子凍著,一些孩子就因為生長在這種"溫室"的環境里,體溫不斷上升,等父母發現時,孩子往往已經處於高熱之中,這樣便形成了常見的冬季"中暑"。

其實,"常帶三分飢和寒"的保健方法對孩子更有好處。人若在空氣中受到寒涼,人體自然會調集衛氣分布於體表以禦寒,防止感冒。家長如果給孩子穿得過暖,就會形成過於溫暖的環境,人體在這樣的環境中毛孔會張開。沒有寒冷環境的刺激,人體也不會在體表形成防寒的衛氣。嚴寒的冬日,穿得再多,也有脫衣服的時候,誰敢保證孩子每一秒都待在暖和的地方?很可能就在脫衣服的瞬間,寒氣從孩子開放著的、沒有防寒系統的毛孔長驅直入,這樣孩子會很容易感冒生病。所以,在秋天涼意初起的時候,父母不要忙著給孩子加衣,要讓其保持"三分寒",以增強抗寒能力。

再一點是要孩子"三分飢",即吃七分飽就可以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獨生子女又比較多,愛吃什麼就往飽處吃,尤其是吃些不易消化的肉食。孩子吃多了,一是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吸收,久之導致營養不良;二是造成胃腸食積。中醫認為,"久積化熱"選擇內熱,有內熱容易導致外感,易生感冒等疾病。

有些家長,孩子不吃飯總是追著喂,殊不知這會讓孩子養成挑食和厭食的壞習慣。孩子不吃飯是因為不餓,餓了自然吵著要吃的,所以家長要吸取"三分飢"的喂養經驗。

4、有一句古語叫做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怎麼做到適當的餓肚子?

很多疾病,都和過度飽食有關。例如感冒,有時候,吃多了,積了食,再受點風寒,很容易引起感冒。而感冒後,如果清一清腸胃,適度餓肚子,反倒容易痊癒。相反,若是一味想著補充營養,多吃點東西,好增加抵抗力,結果反倒會加重感冒。

再比如,大多數人都有脾胃虛弱的問題。脾虛胃寒,也都是飲食無度引起的。脾胃長期處於過勞的狀態,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功能自然日益消退。久而久之,就成了脾胃虛寒的狀態。又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肝臟病、癱瘓、老年痴獃等疾病,都與飲食無節制有密切關系。

適當餓肚子,可以讓身體的器官得到休息。病從口入,很多時候,疾病的發生不是因為吃得不夠,反倒是因為吃得太多。在不少古人的醫書中,都將暴飲暴食、大魚大肉稱之為「爛腸之食」。顧名思義,吃多了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不亞於砒霜之毒。這就是人常說的,吃五穀生百病,禍從口入。每個人都想自己健康長壽,就需要遵循古訓,做到『食飲有節』,五味清淡可養五臟,幸福就從口入了。

富養精神,窮養身體,這是現代人養生的不二法門。多看些有營養的書,如黃帝內經、佛學、道學、儒學、易經等。這些都有益我們修心養性。讓精神世界更加豐富;少吃點大魚大肉煙酒,適當餓肚子作一些適合自己的養生功法,才能保持全身經絡通,氣血活,組織器官功能旺盛。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從而,實現長壽的目標。

5、「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是什麼意思?

譯文:「若想要小孩子安好,就不能吃的過飽,穿的過暖。」

與幼兒養生 三分飢與寒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