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空腹禪如是養生

空腹禪如是養生

發布時間:2021-03-15 08:29:38

1、古代青樓女子的「行內話」,如今變成口頭禪,大學生天天掛嘴邊,是什麼話?

一講到古代的娛樂場所,我們馬上就能想到青樓,因為青樓是很多男人都想去的地方,古代有的皇帝為了去這個地方,曾經就精心地喬裝打扮過。在這裡面一些紈絝子弟尋歡作樂、歡天酒地,只要家裡有點錢都來這個地方風流。而在當時那個時代,做這行是不犯法的,那個時候青樓的女子也可以說是一種職業。但是令我們吃驚的是,在古代青樓的一些內行話,現在竟然變成了某些大學生的口頭禪,而且還天天的掛在嘴邊。


第一個詞語其實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出局,聽到這個詞語,大家都能想到的就是淘汰,不管是在游戲里還是在一些比賽當中輸了的人肯定是要被淘汰的,在青樓女子那裡出局就意味著有某人看上了這個女子,那麼他就會被一個男的帶進房間一段時間,然後在規定的時間內又帶回來。


第二個詞語要講的那就是跳槽了,如果放在現在的話就是換工作的意思,如果對這個工作不滿意,那麼我就要換到另外一個適合我的工作當中去,這就叫做跳槽。古代青樓當中,如果有顧客說要跳槽的話,那麼意思就是說她不滿意這個女子要換另一個來對他進行伺候,所以跳槽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在,意思差不多也是一樣的,不滿意就換下一個。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不知道古代青樓的這些行內話,你們有沒有天天掛在嘴邊呢?反正我時常也會講那麼一兩個詞吧。

2、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請問是什麼意思呢

品茶和學佛一般皆是可得寬性宜情之舉。

品茶:品的是茶,靜的是心,悟的是人生,滌的是靈魂。

讀書:看的不是煙,而是自己的心境。

聽雨:人生在世,求淡雅之美,淡名,淡利,無爭,無奪。

賞花:一切自然,一切脫俗,一切入幽美邈遠的意境去。

珍惜一起喝茶的人,不負手中茶,亦不負心中人。趙朴初有詩寫到,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午後慵懶的靠在一個角落,肆意繾綣,案桌上清茶一壺,茶香溢滿整個屋子。茶,是一種習慣,不聞,不問,不爭論,只要有片刻的寧靜,給我思考。

(2)空腹禪如是養生擴展資料

有茶的日子,有一種愜意,若心入茶,茶不負人。不把自己當茶熬一熬,怎知人生最深處的滋味?如此,一杯茶,潤澤了一份心境,成就了自己渴求已久的一種活法。

一些往昔,總會塵埃落定,扣人心弦。一些感動,總會暗香拂袖,盈滿心房。風吹花落盡,繁華終成空。

青春的花開花謝,歲月的來去匆匆;四季的雨雪紛飛,旅程的走走停停,很多東西是隨著時間流逝的。

喝茶,很慢。一年春盡花又落,卻不見去年立於落花之下的伊人,春恨重重,為落花,為伊人。

青山無數,花落如雨,紛紛揚揚,遮住來時路。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3、空持百千偈 不如吃茶去.出自哪裡

趙朴初的五字禪言「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意思:豪飲七大碗玉液瓊漿固然滋味無窮,但比不上品一小壺香茗的真情趣。擁有千百條高僧的偈語又如何?參盡枯禪皆不是,還不如放下一切,喝壺茶去。

表達一種恬靜悠閑的處事態度。

同時吃茶去是趙州禪師的一則著名的公案,這個津津樂道的美談始於趙州柏林禪寺的從諗禪師。

(3)空腹禪如是養生擴展資料:

典故:

1000多年以前,有兩位僧人從遠方來到趙州,向趙州禪師請教如何是禪。趙州禪師問其中的一個,「你以前來過嗎?」那個人回答:「沒有來過。」趙州禪師說:「吃茶去!」 趙州禪師轉向另一個僧人,問:「你來過嗎?」這個僧人說:「我曾經來過。」

趙州禪師說:「吃茶去!」這時,引領那兩個僧人到趙州禪師身邊來的監院就好奇地問:「禪師,怎麼來過的你讓他吃茶去,未曾來過的你也讓他吃茶去呢?」 趙州禪師稱呼了監院的名字,監院答應了一聲,趙州禪師說:「吃茶去!」 

對「吃茶去」這三個字歷來也是見仁見智的,這三字禪有著直指人心的力量,也從而奠定了趙州柏林禪寺是「禪茶一味」的故鄉的基礎。

4、有兩句禪語是怎麼說的來著?其中一句是什麼什麼如飲甘露?

出句:品美文 若飲甘露
對句:聽韶樂 如沐春風

5、金剛經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意思?我解釋的不知道完不完整?

出自金剛經。
南懷瑾講解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是金剛經最後一個四句偈。金剛經有好幾個四句的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等等,共有兩三處地方。所以有人提出來,金剛經中所說的四句偈,究竟指的是那個四句偈?

那四句都不是!這四句偈,離經而說是指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假如一定要以偈子來講,非要把它確定是那四句不可的話,你就要注意金剛經所說的:不生法相,無所住。非要認定一個四句偈不可,就是自己生了法相!所以說都不是。這才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才能講四句偈。

有為法與無為相對,無為就是涅盤道體,形而上道體。實相般若就是無為法,證到道的那個是無為,如如不動;有為的是形而下萬有,有所作為。一切有為法如夢一樣,如幻影一樣,電影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燈影、人影、樹影等。佛經上譬喻很多,夢幻泡影,水月鏡花,海市蜃樓,芭蕉,又如犍達婆城,就是海市蜃樓,如陽□,太陽里的幻影等。

年輕的時候學佛,經常拿芭蕉來比,我說芭蕉怎麼樣?「雨打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這是古人的一首詩,描寫一個教書的人,追求一位小姐,這位小姐窗前種了芭蕉,這個教書的就在芭蕉葉上提詩說:「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

風吹芭蕉葉的聲音,煞煞煞……吵得他睡不著,實際上,他是在想那位小姐。那位小姐懂了,拿起筆也在芭蕉葉上答覆他:「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是你自己心裡作鬼太無聊,這個答覆是對不住,拒絕往來。我們說芭蕉,難道佛也曉得這個故事嗎?不是的,這是中國後來的文學,砍了一顆芭蕉,發現芭蕉的中心是空的,杭州話,空心大老倌,外表看起來很好看,中間沒有東西。所以這十個譬喻夢幻泡影等都是講空,佛告訴我們,世間一切事都像作夢一樣,是幻影。

夢幻中如如不動

二十年前的事,現在我們回想一下,像一場夢一樣,對不對?對!夢有沒有啊?不是沒有,不過如作夢一樣。當你在作夢的時候,夢是真的;等到夢醒了,眼睛張開,唉呀,作了一場夢!你要曉得,我們現在就在作夢啊!現在我們大家作聽金剛經的夢!真的啊!你眼睛一閉,前面這個境界,這個夢境界就過了,究竟這個樣子是醒還是夢?誰敢下結論?沒有人可以下結論。你一下結論就錯了,就著相了。

幻也不是沒有,當幻存在的時候,好就是真,這個世界也是這樣。這個物理世界地球也是假的,它不過是存在幾十萬億年而已!幾千萬億年與一分一秒比起來,是覺得很長,如果拿宇宙時間來比,幾千萬億年彈指就過去了,算不算長呢?也是幻呀!水上的泡泡是假的真的?有些泡泡還存在好幾天呢!這個世界就是大海上面的水泡啊!我們這個地球也是水泡,你說它是假的嗎?它還有原子、汽油從地下挖出來呢!那都是真的呀!你說它是真的嗎?它又不真實永恆的存在!它仍是幻的。你說影子是真是假?電影就是影子,那個明星林黛已經死了,它再放出來一樣的會唱歌會跳舞,李小龍一樣打得匹哩趴啦的。所以金剛經沒有說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沒有告訴你是有的,空與有都是法相。

所以你研究了佛經,說金剛經是說空的,你早就錯得一塌糊塗了,它沒有告訴你一點是空的,它只告訴你「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是叫你不要執著,不住,並沒有叫你空不空。你如果說空是沒有,金剛經說:「於法不說斷滅相」,說一個空就是斷滅相,同唯物的斷見思想是一樣的,那是錯的。當夢幻來的時候,夢幻是真,當夢幻過去了,夢幻是不存在的;但是夢幻再來的時候,它又儼然是真的一樣。只要認識清楚,現在都在夢幻中,此心不住,要在夢幻中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重點在這里。

當你在夢中時要不著夢之相;當你做官的時候,不要被官相困住了;當你做生意的時候,不要被鈔票困住了;當你要兒女的時候,這個叫爸爸,那個叫媽媽,不要被兒女騙住了;要不住於相,如如不動,一切如夢幻泡影。下面,「如露亦如電」,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暫的,很偶然的湊合在一起,是因緣聚會,緣起性空。因為性空,才能生緣起,所以說如露亦如電。你說閃電是沒有嗎?最好不要碰,碰到它會觸電,但是它閃一下就沒有了。

很多人念完金剛經,木魚一放,嘆口氣:唉!一切都是空的。告訴你吧!一切是有;不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方法,你應該這樣去認識清楚,認識清楚以後怎麼樣呢?「不住於相,如如不動」。這才是真正學佛。所以,有許多年輕人打坐,有些境界發生,以為著魔了。沒有什麼魔不魔!都是你唯心作用,自生法相。你能不取於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所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就是最好的說明,佛講到這里,金剛經全部圓滿。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2.凈空法師開示: 經文:何以故。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這是把為什麼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的真相說出來了。天親菩薩在百法明門論裡面,把一切法歸納為一百法,他是依據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裡面的六百六十法歸納而成的,作為大乘教科書的啟蒙。這一百法裡面又分為兩大類,有為法與無為法。
心法八(八識),心所有法五十一(心所有法即心理作用),色法十一(色法即物質),不相應行法二十四(不相應行法是從心、色變現出來的),總共有九十四類,這叫有為法。
『一切有為法』,包括起心動念的心,心也是有為法。相是假的,起心動念那個心也是假的。本經跟我們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那個心就是講八識,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相是假的,心也是假的,雖是假的,它有那麼一回事情,它有個幻相,像怎一回事呢?如『夢』。佛在此地舉了六個比喻,六個比喻是以『夢』為主。其餘五個比喻,都是形容夢不是真的。夢如『幻』,夢如『泡』(水泡),夢如『影』,幻、泡、影三個字,是形容夢之不實。『露』和『電』是比喻夢之短暫。我們在六道、在十法界,經上常講時劫之長:三大阿僧只劫,無量阿僧只劫,無量劫來,說的再多也是露,也是電。為什麼?比起永恆的真性,那它就太短暫了,佛教我們要作『如是觀』。有許多同修常常問我:怎樣能讓心清凈?怎樣能放下萬緣?佛這首偈就是教我們怎樣放下,教我們怎樣得清凈心。能把這首偈參透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不外這四句。所以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不是真的,何必去計較,何必那麼認真呢!明白了,自然就能隨緣,心才清凈。我們修的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順境隨順順境,逆境隨順逆境。善緣隨順善緣,惡緣隨順惡緣。在天堂隨順天堂,在地獄隨順地獄。永遠保持一個常住真心,這才是真正修菩薩道,真正在學菩薩行。
在一切法相當中,能夠把它看成『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你是在修最高的金剛般若法門。不是天天捧著金剛經念,那叫修金剛般若法門,不是這樣的。諸位冷靜想一想,你入這個境界,怎麼不快樂不自在?善緣很自在,惡緣也很自在,平等心現前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跟前面這兩句(『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合起來很有味道。把這四句合起來,受持四句偈,不就這四句最好嗎?常常放在心中—『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是修最高的金剛般若波羅蜜。從早到晚,一時一刻沒有離開,在在處處都是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那你得的福,就像經上世尊所說的無量無邊,恆沙世界七寶布施,比不上你的福報大,你修的這才真正究竟圓滿。如何能夠不取不著,這就是說要怎樣得清凈心?要怎樣放下?『應作如是觀』。這段經文是把方法教給我們了,我們讀到這個地方,對世尊不能不感激,真正是大慈大悲,把修行的關鍵、重要的綱領和盤托出。一切諸佛如來在因地里,就是修這個法門成就的。過去以為小乘跟大乘還有差別,讀金剛經才知道小乘須陀洹,也是用的這個方法,一直到成佛也是用這個方法。只是每個人用的功夫淺深不同,才有菩薩階級,正是本經所說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都是修的無為法,不是有為法。有為法舍棄了,有為法是夢幻泡影,舍棄有為,就是無為。在無為法功夫淺深上分等級。功夫淺的—小乘。功夫深的—大乘。這些說法都是佛為眾生方便而說,而在他們那些人(指佛菩薩)當中,根本沒有這個念頭。小乘須陀洹他沒有說我證須陀洹果,釋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他也沒覺得他成佛了,沒這個念頭,那叫真清凈。如果釋迦牟尼佛說: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我成佛了,那就四相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那裡是佛菩薩?這才明了從小乘須陀洹到大乘無上佛果,於一切法,心裏面都不染著。在世法佛法里,一切隨緣,這樣我們才真正體會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那個『順』一點都不勉強,自自然然,為什麼?因為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凡夫恆順眾生,有時候心不甘情不願,是沒有看透,不曉得事實真相。輪回十法界是從那裡來的?是從有為法來的,取相、分別、執著就有六道,就有輪回,就有十法界。能離相、離念六道十法界統統沒有了,這時候的境界—入佛知見,入佛的境界。這段經文註解很長、內容很豐富,我們將全經做個總結,

本經唯一主旨,在於無住,以破我也。觀上說如夢之義,可知作如夢觀,是貫徹到底的。即是由粗而細、由淺而深、從初學至究竟。一切行門,皆不外此觀。觀有即非有,不可著有也。觀非有而有,不可著空也。『破我』是破我執。佛在大乘經里講的很多,六道輪回從我執來的,所以只要有我執,就沒有能力超越六道輪回,十法界從法執來的,破了法執,十法界就沒有了。破我執六道就沒有了。功夫必須先破我執,再破法執。 觀空有一切如夢。果能於一切有為法,有即非有。何妨於一切無為法,非有而有。此之謂大作夢中佛事。學人初下手,便作圓頓妙觀,不執實、不執虛、不執無。即是本經所說,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一空到底矣。涉有不住有,行空不住空,則如如不動矣。便是止觀雙運,定慧均等。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觀空有一切如夢』:夢的相有,我們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觀一切得失,都像夢中一樣,得不必歡喜,失沒有苦惱,要這樣鍛煉清凈心,修學平等心,一切隨緣。諸佛菩薩到世間來示現度化眾生所謂『夢中佛事,水月道場』,興建的道場是水中的月影,全是夢幻泡影,不可執著。做不做呢?做。要作夢中佛事,要建水月道場。作不著作的相,建不著建的相。作而無作,無作而作,空有兩邊不著,這就是菩薩行。『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我們初學佛的人,如果會用功,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清清楚楚了了於胸中,在日常生活當中,能用這樣觀行的功夫,就與如來果地上寂照的境界相應。一部金剛般若,『無住』妙旨,全在『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上。欲達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全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上。一切學人,當從此觀,隨順而入。此觀,正是金剛智慧。應如是受持,如是演說。永永流通此紹隆佛種之無上大法矣。這個意思不只是說這部金剛經,諸位一定要曉得,把金剛經的原理原則『隨順而入』,應用在佛法所有大小乘佛法上、各種宗派上,因為它是最高指導的原理原則。不限於禪宗,不限於般若部,它講的是原理原則,概括了所有的一切法門。所以這個原則應用在於念佛上是理念,得理一心不亂,生西方實報庄嚴土。

6、什麼事空腹禪?真能治病嗎?

空腹禪是一個正常的東西百,但是我要告訴你,我有朋友被精神傳銷,就在參加力量之源空腹禪素食館這些東西~我有朋友已經被洗腦了~差點弄都香港去,幸好幾時被家人帶度回。參加過的人都是這樣,一開始周圍的人都能感受他的變化,是好的變化,慢慢的你就和他沒有共同語知言了,而且它們反復告訴你,你要關注的你的內心,不要被別人(朋友家人)影響~傳銷的最道終目的肯定是為了錢,回但是真的到了他四處借錢的地步,就已經是很深很深了,我的朋友就是到了這一步,他家人才知道的……這是真實的,希望你們如果發周圍有參加這樣的人,一定要阻止他答!

7、妙善師開示:為什麼大多修行人即使「如是精進」也終無「出期」?

佛經有雲:末法時代,凈土成就!現今為五濁惡世,殺盜淫妄,人心不清凈。而很多修行人卻去修禪研密,浪費光陰。或精進修行,卻只研究凈土經教,而不能持戒念佛!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想成佛則遙遙無期矣!

8、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出自金剛經直譯是:應當象這樣去安住,去降伏自己的心。

《金剛經》上須菩提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說:「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譯文: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請問世尊,大菩提心,未曾發起,應令發起。要真正發菩提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已經發起以後,應當怎樣使我們能常時安住於菩提心?

佛說:「應當象這樣去安住,去降伏自己的心。」

所謂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說發菩提心,這個心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的,一大藏教人只說此心。

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覺時,嘆曰:

「奇哉!一切眾生皆俱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可見人人本來是佛、都有德相,而我們現在還是眾生者,只是有妄想執著罷了,所以《金剛經》叫我們要如是降伏其心。

佛所說法,只要人識得此心。

《楞嚴經》說:「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達摩西來,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當下瞭然無事。

法海禪師參六祖,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諭。」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智通禪師看《楞伽經》約千餘遍,不會三身四智,禮六祖求解其義,祖曰:「三身者,清凈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馬祖曰:「即心即佛。」

三世諸佛,歷代祖師,都說此心;我們修行,也修此心;眾生造業,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眾生,一切唯心造,四聖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

四聖是佛、菩薩、緣覺、聲聞,六凡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眾生,四聖不受輪回,六凡流轉生死,無論是佛是眾生,皆心所造。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哪裡來個十法界呢!

十法界皆從一念生:一乘任運,萬德庄嚴,是諸佛法界;圓修六度,總攝萬行,是菩薩法界;見局因緣,證偏空理,是緣覺法界;功成四諦,歸小涅槃,是聲聞法界;廣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道法界;愛染不息,雜諸善緣,是人道法界;純執勝心,常懷嗔斗,是修羅法界;愛見為根,慳貪為業,是畜生法界;欲貪不息,痴想橫生,是餓鬼法界;五逆十惡,謗法破戒,是地獄法界。

既然十法界不離一心,則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參禪、念佛、誦經、禮拜,早晚殿堂,一切細行都是修心。

此心放不下,打無明,好吃懶做等等,就向下墮;除習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向上升。

自性本來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貪嗔痴習氣除掉,自見本性清凈、隨緣自在,猶如麥子一樣,把它磨成粉之後就千變萬化,可以做醬、做面、做包、做餃、做麻花、做油條,種種式式由你造作。

若知是麥,就不被包、餃、油條等現象所轉,餑餑、饅頭,二名一實,不要到北方認不得饅頭,到南方認不得餑餑。

說來說去,還是把習氣掃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卧,動靜閑忙,不生心動念,就是降伏其心。認得心是麥面,一切處無非面麥,就離道不遠了。

(8)空腹禪如是養生擴展資料

這句話是佛陀回答須菩提長老的「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陀講到此處時,明顯地放慢了語速:「對於那此已經發心修行、誓願成佛的善男子、善女人們——」

佛陀停頓了一下後說,「應這樣住,應這樣降伏其心。」說完佛陀就打坐入定了,之後留有一個長長的空白,這個在經文中沒有反映出來,但是我們要理解出來。須菩提及千二百五十人還跪在那裡想:應該這樣降伏其心,這樣是哪樣呢?弟子們在那裡琢磨著。但佛陀已經把眼閉上了,不再理會他們。

可憐的須菩提,他老人家仍然跪在那裡靜候著下文呢——但已沒有了下文。這就是佛陀的教導:不說而說,不教而教。這就是第一空義,就是不可說,不可說。為了幫助大家理解,跟大家說另一則故事。——————我是分隔線——————「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

這就是我們現代人問的問題,發願成佛之後如何「住」?意思是說該如何立世?如何生活?如何修行?肯定不能像凡人那樣散亂、墮落、顛倒、被五毒侵害著去生活。其實所有的佛學、佛法,都是一個目的:如何降伏其心。 

中國禪宗的第二祖師慧可大師(原名神光),去拜見禪宗初祖達摩時,問的就是這個問題:如何降伏其心。達摩問他:「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神光說:「惟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我想學法,請大師賜予教導。)

達摩說:「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進,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神光聽後抽出戒刀,把自己的左手臂砍斷,供養達摩祖師。達摩知道他是個法器,問他想求什麼法。

神光說:「吾心未寧,乞師與安。」(我妄想煩惱顛倒不斷,請師父把我這顆心安頓一下。)達摩說:「將心來,與汝安。」(把你的心拿來,我替你安頓它。)良久,神光曰:「覓心了,不可得。」(神光在那裡愣了半天後對他的師父沮喪地說:找心了,但沒找著。)

達摩曰:「我與汝安心竟。」(就在你找心的同時,我已經將你的心安好了。)這句話一說完,神光當下開悟,立地成佛。達摩給他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叫慧可。這就是禪宗二祖慧可大師悟道的公案。

佛說:「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就是佛陀的回答。佛陀已超越言語,無法可說了,整部《金剛經》到此就講完了。須菩提坐在那裡還是不明白。等了許久見佛陀沒了下文,只好巧妙地催促佛陀說:「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是的,世尊,我很願意聽。深一層的意思是:您不是讓我們諦聽嗎?我們已經做好了准備,您怎麼沒下文了呢?佛陀以為告訴大家「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大家就已經明白了,結果發現大家仍然不明白,他仍需繼續說點什麼才行。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是第一義,「如是」就是如其所是,如其所是「降伏其心」就夠了,但是須菩提沒有理解,大家都沒有理解,渴求佛陀給予進一步解說。從此下面解釋的經文就進入了第二義。

第一義超越言語,心領神會,是乘性而談(自佛性中流顯而來的終極妙義,亦是《道德經》中所言的「大音希聲」「大道無形」「大辯無言」)。第二義是在言語中尋章摘句。修行應該追求的是第一義,而第二義是在常人的語言、邏輯、思維這個層面上討論佛法。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悟性,就要超越第二義的層面,上升到心傳與神傳層面,就是言語道斷這個層面。佛法超越言語,不可說,因為不管怎麼解釋都是掛一漏萬,以偏概全,這也就是「無上甚深微妙法」,是微妙中的微妙,超越了常人的後天的思維、經驗和言談,是不可思議之法。

如果你把佛法納入到後天的經驗當中,這樣就等於削足適履,成為被你改造了的佛法,成為適合你的佛法。因為你把佛法左砍砍,右砍砍,納入到你的思和議之中。思,是思維;議,是議論、談論。這樣,佛法就成為了你家的佛法。

所以佛法一定要超越每個人的思和議,超越我們的言語和經驗,這樣,我們才能對佛法有心領和神會,才能進入到心傳和神傳之中。 

佛陀閉目靜坐了一會兒後,發現大眾並沒有明白他的教導——無聲的教導,須菩提仍然跪在那裡等待下文,佛陀只好無奈地迎合著他的請求,開始了下文中的系列教導——無非是用更多的語言對「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進行無需解釋的解釋而已。

其實真正的金剛經在「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里已經結束了,整部《金剛經》接下去也就是這個無需解釋的解釋,是畫蛇添足的足罷了!

與空腹禪如是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