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孫思邈養生內視功法

孫思邈養生內視功法

發布時間:2021-03-14 08:30:02

1、什麼是內視?

內視指內觀體道。

內觀:

一種道家的修養方法。指收斂精神,氣集於丹田,斷絕一切雜念。

內視又稱內觀。

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

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凈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借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升專注力。

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

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凈化的過程。

(1)孫思邈養生內視功法擴展資料

內觀禪修:

內觀禪修,是禪修的一種形式,指通過禪定運用智慧來觀察佛法。

也就是「止觀雙運」,就是讓心摒除雜念,處在清凈的狀態下去反觀自己的五蘊身心以及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苦的真諦。

內觀首先要觀的是身,從觀身來開發心。

2、孫思邈怎麼

千金要方 《備急千金要方》摘要 綜合性臨床醫著。本書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後世醫家影響極大。孫思邈認為生命的價值貴於千金,而一個處方能救人於危殆,價值更當勝於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為書名,簡稱《千金方》。30卷。明代後有按《道藏》經義析為93卷者,內容同。唐代孫思邈撰於永徽三年(約652年)。作者以人命重於千金,故取「千金」為書名。是感於當時的方葯本草部秩浩繁,倉卒間求檢不易,乃博採群經,刪繁去復,並結合個人經驗而撰成 。卷 1醫學總論及本草、制葯等;卷2~4婦科病;卷5兒科病;卷6七竅病;卷7~10諸風、腳氣、傷寒;卷11 ~20系按臟腑順序排列的一些內科雜病;卷21消渴、淋閉等症 ;卷22疔腫癰疽;卷23痔漏;卷24解毒並雜治;卷25備急諸術;卷26~27食治並養性;卷28平脈;卷29~30針灸孔穴主治。總計233門,合方論5300首。書中所載醫論、醫方較系統地總結了自《內經》以後至唐初的醫學成就,是一部科學價值較高的著作。1949年後有影印本。
該書第一卷為總論,內容包括醫德、本草、制葯等;再後則以臨床各科辨證施治為主,計婦科2卷,兒科1卷,五官科1卷,內科15卷(其中10卷按臟腑分述),外科3卷;另有解毒急救2卷,食治養生2卷,脈學1卷及針灸2卷。共計233門,方論5300首。
《千金要方》總結了唐代以前醫學成就,書中首篇所列的《大醫精誠》、《大醫習業》,是中醫學倫理學的基礎;其婦、兒科專卷的論述,奠定了宋代婦、兒科獨立的基礎;其治內科病提倡以臟腑寒熱虛實為綱,與現代醫學按系統分類有相似之處;其中將飛屍鬼疰(類似肺結核病)歸入肺臟證治,提出霍亂因飲食而起,以及對附骨疽(骨關節結核)好發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與癰疽關系的記載,均顯示了相當高的認識水平;針灸孔穴主治的論述,為針灸治療提供了准繩,阿是穴的選用、「同身寸」的提倡,對針灸取穴的准確性頗有幫助。因此,《千金要方》素為後世醫學家所重視。《千金要方》還流傳至國外,產生了一定影響。作者 孫思邈(約581-682),唐代醫學家,中醫醫德規范制定人,人尊為「葯王」。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自幼多病,立志於學習經史百家著作,尤立志於學習醫學知識。青年時期即開始行醫於鄉里,並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他對待病人,不管貧富老幼、怨親善友,都一視同仁,無論風雨寒暑,飢渴疲勞,都求之必應,一心赴救,深為群眾崇敬。大業(605-618)年中,曾游學四川,並在該地煉丹,後隱於終南山,與沙門道宣律師交厚,寫了不少道家煉丹方面的著作。後唐太宗、高宗曾多次招他任國學博士、諫議大夫等職,均謝絕,唯於咸亨四年(673)任承務郎直長尚葯局,掌管合和御葯及診候方脈等事務,上元元年(674) 即因病辭退。當時名士宋令文、孟詵、盧照鄰皆視他為老師。
孫思邈在數十年的臨床實踐中,深感古代醫方的散亂浩繁和難以檢索,因而博取群經,勤求古訓,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編著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反映了唐初醫學的發展水平。
孫思邈在醫學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傷寒學方面,他將《傷寒論》內容,較完整地收集在《千金要方》中。他總結婦、兒科成就,提出應各獨立設科,對婦、 兒科形成專科有促進作用。 他提出的婦女孕期前後的注意事項與當前圍產醫學的內容有不少符合之處。他對嬰兒生長的觀察及護理方法亦富科學內容。在對疾病認識上,如對附骨疽(骨關節結核)的好發部位,消渴(糖尿病)與癰疽的關系,有關麻風、腳氣、夜盲、甲狀腺腫的描述和治療等都有創見。還倡行了蔥管導尿術、食道異物剔除術以及自家血、膿接種以防治癤病的免疫法等。在養生延年方面,提倡按摩、導引、散步、輕微勞動及食治、講求衛生等結合,為老年病防治留下了寶貴經驗。
孫思邈逝世後,被尊稱為葯王,並將他故鄉的五台山改為葯王山,還為他建廟塑像,樹碑立傳。關於消渴的特殊貢獻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記載了行為方式不僅是疾病的起因,也是疾病復發的原因:「不減滋味,不戒嗜欲,不節喜怒,病已而可復作。」孫氏記載消渴能夠治癒,而復發的第一原因是「不減滋味」。這就是調味品、下飯菜不要掩蓋了五穀的氣味。這樣的養生主張可見於更早的文獻:「肉雖多,不使勝食氣」(《論語·鄉黨》)。孫氏的主張又與《黃帝內經·奇病論》相統一:「此肥美之所發也。」近年來,對食物結構變化的調查越來越受到重視。穀物對胰島細胞功能的保護作用已經被各種研究證實,尤其是穀物保護曲線的發現使很多人相信孫氏記載的糖尿病康復是真實的。天津醫科大學王英博士關注聶文濤的穀物保護曲線的發現和雙高綜合症等認識,提出《糖尿病行為醫學技術指南》並在發表時被合作者推為第一作者。王英博士因此被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授予「改革開放30年中醫葯發展貢獻獎」。王英博士明確指出孫思邈關於消渴證康復的記載是真實可信的。

3、聽說有葯王的養生十三法對老年人很好,都是怎麼操作的呢?

發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各做10次。
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做這動作,可以明目袪風、防止頭痛、耳鳴、白發和脫發。

目常運

(1)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復3次。
(2)搓手36下,將發熱的掌心敷上眼部。
這動作可以強化眼睛,糾正近視和弱視。


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輕輕鬆鬆慢慢做36下。
這動作可以通上下顎經絡,幫助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

(1)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轉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口微微合上,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里,圍繞上下顎轉動。左轉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時,盡量想像將口水帶到下丹田。
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經常做這動作,可以強健腸胃,延年益壽。

耳常鼓

(1)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然後放手,應該有「撲」的一聲。重復做10下。
(2)雙掌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壓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撲撲」有聲。這動作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面常洗

(1)搓手36下,暖手以後上下掃面。
(2)暖手後雙手同時向外圈。
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臉色紅潤有光澤,同時不會有皺紋。

頭常搖

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恢復原位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復。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頭腦靈活,防止頸椎增生。不過,注意要慢慢做,否則會頭暈。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復。最少做50下,做夠100下更好。這動作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當自己的身體是一個時鍾。揉的范圍由小到大,做36下。這動作可以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攝穀道

(即提肛)

吸氣時提肛,即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鬆。這動作無論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相傳這動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養生功法。

膝常扭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
這動作可以強化膝頭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延年益壽,要由雙腳做起。

常散步

挺直胸膛,輕松地散步。最好心無雜念,盡情欣賞沿途景色。民間有個說法,「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雖然有點誇張,不過,散步確實是有益的運動。

腳常搓

(1)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
(2)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
常做這動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腳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區。經常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對身體有益

4、修煉真氣中內視是什麼意思?

內視又稱內觀。為道教早期方術之一。《洞玄靈寶定觀經》說:「內觀心起,若覺
一念起,須除滅,務令安靜。」注雲:「慧心內照,名曰內觀。」①即不以目視而以
「心視」,以滅動心。
此術早見於《太平經》。《太平經鈔壬部》雲:「上古第一神人、第二真人、第三
仙人、第四道人,皆象天得真道意。眩目內視,以心內理,陰明反洞於太陽,內獨得道
要。猶火令明照內,不照外也,使長存而不亂。今學度世者,象古而來內視,此之謂也。」
②《太平經》卷七十雲:「思養性法,內見形容,昭然者也;外見萬物眾精神者,非也。」
③這一內見形容法又往往和存思五臟神聯合運用,以收治病之效。卷七十二說:「四時
五行之氣來入人腹中,為人五臟精神」。④畫之為人,使王氣色、相氣色、微氣色三合,
齋戒居善靖處思念之,「思之當先睹是內神已,當睹是外神也,或先見陽神而後見內神,
睹之為右此者,無形象之法也。」⑤內視術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有進一步發展。葛洪
《抱朴子內篇·地真》雲:「吾聞之於師雲,道術諸經,所思存念作,可以卻惡防身者,
乃有數千法,……思見身中諸神,而內視令見之法,不可勝計,亦可有效也。」⑥《遐
覽》篇即著錄《內視經》一卷。陶弘景《真誥》卷九引《丹字紫書三五順行經》論內視
法:「坐常欲閉目內視,存見五臟腸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又引《紫度炎光
內視中方》曰:「常欲閉目而卧,安身微氣,使如卧狀,令旁人不覺也。乃內視遠聽四
方,令我耳目注萬里之外。久行之,亦自見萬里之外事,精心為之,乃見百萬里之外事
也。」⑦唐孫思邈《千金要方》卷八十一引《黃帝內視法》雲:「存想思念,令見五臟
如懸磬,五色了了分明。」⑧可見內視和存思一樣,要求所觀之對象比較形象地反映在
心中,通過具體形象的感覺達到收心入靜。
內視又有不動心,即心不為外物所擾的意思。《莊子·列禦寇》雲:「賊莫大乎德
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內視,內視而敗矣。」俞樾注曰:「心有睫,謂以心為睫
也。」內視者,非謂收視返聽也,謂不以目視而以心視也。」⑨對此,《太上老君內觀
經》論之甚詳。它說:「心者,禁也,一身之主,禁制形神使不邪也」;「人常能清靜
其心,則道自來居,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則生不亡也」;「內觀之道,
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閉目思尋,表裡虛寂,神道微深,外觀萬
境,內察一心,瞭然明靜,靜亂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寧極。湛然常住,窈冥難測,憂
患永消,是非莫識。」AB這里,道教的內觀修心已引進了佛教義理,頗具理論色彩,由
此「內觀形容」的內視術即演變為「靜神定心」的修心術,當是此術的高層境界。
內視作為凈心止念的方術,不失為氣功入靜的有效方法。
唐末以後被內丹術所吸收,成為其重要成分之一而被繼續運用。

5、內視的發展演變

此術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列子》,《列子·仲尼》篇說: 「務外游者不知務內觀,外游者求備 於物,內觀者取足於身。」後在漢朝時被黃老道吸收《太平經鈔壬部》雲:「上古第一神人、第二真人、第三仙人、第四道人,皆象天得真道意。眩目內視,以心內理,陰明反洞於太陽,內獨得道要。猶火令明照內,不照外也,使長存而不亂。今學度世者,象古而來內視,此之謂也。」《太平經》卷七十雲:「思養性法,內見形容,昭然者也;外見萬物眾精神者,非也。」這一內見形容法又往往和存思五臟神聯合運用,以收治病之效。卷七十二說:「四時五行之氣來入人腹中,為人五臟精神」。畫之為人,使王氣色、相氣色、微氣色三合,齋戒居善靖處思念之,「思之當先睹是內神已,當睹是外神也,或先見陽神而後見內神,睹之為右此者,無形象之法也。」
內視術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有進一步發展。葛洪《抱朴子內篇·地真》雲:「吾聞之於師雲,道術諸經,所思存念作,可以卻惡防身者,乃有數千法,……思見身中諸神,而內視令見之法,不可勝計,亦可有效也。」《遐覽》篇即著錄《內視經》一卷。陶弘景《真誥》卷九引《丹字紫書三五順行經》論內視法:「坐常欲閉目內視,存見五臟腸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又引《紫度炎光內視中方》曰:「常欲閉目而卧,安身微氣,使如卧狀,令旁人不覺也。乃內視遠聽四方,令我耳目注萬里之外。久行之,亦自見萬里之外事,精心為之,乃見百萬里之外事也。」
唐孫思邈《千金要方》卷八十一引《黃帝內視法》雲:「存想思念,令見五臟如懸磬,五色了了分明。」可見內視和存思一樣,要求所觀之對象比較形象地反映在心中,通過具體形象的感覺達到收心入靜。
內視又有不動心,即心不為外物所擾的意思。《莊子·列禦寇》雲:「賊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內視,內視而敗矣。」俞樾注曰:「心有睫,謂以心為睫也。」內視者,非謂收視返聽也,謂不以目視而以心視也。」對此,《太上老君內觀經》論之甚詳,它說:「心者,禁也,一身之主,禁制形神使不邪也」;「人常能清靜其心,則道自來居,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則生不亡也」;「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閉目思尋,表裡虛寂,神道微深,外觀萬境,內察一心,瞭然明靜,靜亂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寧極。湛然常住,窈冥難測,憂患永消,是非莫識。」這里,道教的內觀修心已引進了佛教義理,頗具理論色彩,由此「內觀形容」的內視術即演變為「靜神定心」的修心術,當是此術的高層境界。內視作為凈心止念的方術,不失為氣功入靜的有效方法。
唐末以後被內丹術所吸收,成為其重要成分之一而被繼續運用。

6、如何兩眼內視

內視又稱內觀。為道教早期方術之一。《洞玄靈寶定觀經》說:「內觀心起,若覺
一念起,須除滅,務令安靜。」注雲:「慧心內照,名曰內觀。」①即不以目視而以
「心視」,以滅動心。
此術早見於《太平經》。《太平經鈔壬部》雲:「上古第一神人、第二真人、第三
仙人、第四道人,皆象天得真道意。眩目內視,以心內理,陰明反洞於太陽,內獨得道
要。猶火令明照內,不照外也,使長存而不亂。今學度世者,象古而來內視,此之謂也。」
②《太平經》卷七十雲:「思養性法,內見形容,昭然者也;外見萬物眾精神者,非也。」
③這一內見形容法又往往和存思五臟神聯合運用,以收治病之效。卷七十二說:「四時
五行之氣來入人腹中,為人五臟精神」。④畫之為人,使王氣色、相氣色、微氣色三合,
齋戒居善靖處思念之,「思之當先睹是內神已,當睹是外神也,或先見陽神而後見內神,
睹之為右此者,無形象之法也。」⑤內視術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有進一步發展。葛洪
《抱朴子內篇·地真》雲:「吾聞之於師雲,道術諸經,所思存念作,可以卻惡防身者,
乃有數千法,……思見身中諸神,而內視令見之法,不可勝計,亦可有效也。」⑥《遐
覽》篇即著錄《內視經》一卷。陶弘景《真誥》卷九引《丹字紫書三五順行經》論內視
法:「坐常欲閉目內視,存見五臟腸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又引《紫度炎光
內視中方》曰:「常欲閉目而卧,安身微氣,使如卧狀,令旁人不覺也。乃內視遠聽四
方,令我耳目注萬里之外。久行之,亦自見萬里之外事,精心為之,乃見百萬里之外事
也。」⑦唐孫思邈《千金要方》卷八十一引《黃帝內視法》雲:「存想思念,令見五臟
如懸磬,五色了了分明。」⑧可見內視和存思一樣,要求所觀之對象比較形象地反映在
心中,通過具體形象的感覺達到收心入靜。
內視又有不動心,即心不為外物所擾的意思。《莊子·列禦寇》雲:「賊莫大乎德
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內視,內視而敗矣。」俞樾注曰:「心有睫,謂以心為睫
也。」內視者,非謂收視返聽也,謂不以目視而以心視也。」⑨對此,《太上老君內觀
經》論之甚詳。它說:「心者,禁也,一身之主,禁制形神使不邪也」;「人常能清靜
其心,則道自來居,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則生不亡也」;「內觀之道,
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閉目思尋,表裡虛寂,神道微深,外觀萬
境,內察一心,瞭然明靜,靜亂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寧極。湛然常住,窈冥難測,憂
患永消,是非莫識。」AB這里,道教的內觀修心已引進了佛教義理,頗具理論色彩,由
此「內觀形容」的內視術即演變為「靜神定心」的修心術,當是此術的高層境界。
內視作為凈心止念的方術,不失為氣功入靜的有效方法。
唐末以後被內丹術所吸收,成為其重要成分之一而被繼續運用。

與孫思邈養生內視功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