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食療養生歷史

食療養生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4 22:01:23

1、中國飲食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
周秦時期
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穀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現在不同,當時早田作業主要是:稷,是小米,又稱穀子,長時期佔主導地位,為五穀之長,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黃梁。黍,是大黃粘米僅次於稷,又稱粟,是脫粒的黍。麥,大麥。菽,是豆類,當時主要是黃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窮人吃的,麻又叫苴。南方還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後中原才開始引種稻子,屬細糧,較珍貴。菰米, 是一種水生植物茭白的種子,黑色,叫雕胡飯,特別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裡揉來脫粒。
漢代
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引進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黃瓜、菠菜、胡蘿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於馬糧),萵筍、大蔥、大蒜,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如炸油餅,胡餅即芝麻燒餅也叫爐橈。
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使豆類的營養得到消化,物美價廉,可做出許多種菜餚,1960年河南密縣發現的漢墓中的大畫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
東漢還發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動物油,叫脂膏,帶角的動物油叫脂,無角的如犬,叫膏。脂較硬,膏較稀軟,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實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後植物油的品種增加,價格也便宜。
唐宋
飲食文化的高峰,過分講究。「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最具代表性的是燒尾宴。
燒尾宴是唐代長安曾經盛行過的一種特殊宴會。所謂「燒尾宴」,是指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員升遷,招待前來恭賀的親朋同僚的宴會。這一看來奇怪的名稱,來源有三種說法:一說老虎變成人時,要燒斷其尾;二說羊入新群,要燒焦舊尾才被接納;三說鯉魚躍龍門,經天火燒掉魚尾,才能化為真龍。五代時陶谷的《清異錄》一書,記載了唐代最著名的一次燒尾宴。
明清
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主食:菰米已被徹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為菜餚,北方黃河流域小麥的比例大輻度增加,面成為宋以後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規模引進,馬鈴薯,甘薯,蔬菜的種植達到較高水準,成為主要菜餚。肉類:人工畜養的畜禽成為肉食主要來源。
滿漢全席代表了清代飲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2、中華葯膳的葯膳歷史

中國葯膳的歷史,源遠流長,近2000年前的典籍中記載:「母親調葯膳,思情篤密。」(《後漢書·列女傳》)由此可見,漢代已經有了葯膳應用的史實。據史書記載,漢代醫聖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一書中,用大棗為葯物原料的處方就達58首之多。明代大葯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則在大棗條目下收有十九首方劑,由此可見其葯食並用的重要性了。經過歷代研究改進,從而發展為中國傳統醫學的一門實用營養方面的學科,或稱之為「中醫營養學」。
它不但為中華民族的傳統醫療奠定了「葯食同源」的保健基礎,而且具有人群預防和臨床針對疾病的治療意義。與此同時,它也包涵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與博大精深的國粹成分。不僅成為祖國各民族進行養生的手段,而且近代以來這項理論和技藝已傳播於世界許多地方,諸如東南亞鄰國人群中間,都很喜愛葯膳。中華葯膳,漂洋過海,先是東渡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國,而後又走向西方歐洲大陸,獲得了異國他鄉人民的青睞。近代國內各地區,曾2~3年召開一次食療養生康復等不同類型的會議,1989年中日兩國在京召開了第一次國際性盛會,繼此1993年又在京召開了亞洲首屆葯膳大會,這門學科,已經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早在2000多年以前,《黃帝內經》就對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進行了專門論述,書中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食之,以補精益氣。」在古代,葯物和食物是分不開的,《神農本草經》收載了許多治病與養生皆宜的品種,如大棗、薏苡仁、芝麻、山葯、蓮米、核桃、龍眼、百合、蜂蜜等。 葯膳,古代稱為「食療」、「食治」、「食補」等。我國著名醫葯學家,如張仲景、孫思邈、孟詵、陳直、忽思慧、李時珍、王孟英等,都曾對葯膳有過論述。如孫思邈在《千金方》一書中設葯膳專篇《食治門》,認為:「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用葯爾。」忽思慧曾著葯膳專著《飲膳正要》,深刻地闡述了養生之道,特別是飲食與保健的辯證關系。陳直曾著老年保健專著《養老奉親書》,說:「人若能知其食性,調而用之,則倍勝於葯也。緣老人之性,皆厭於葯而喜於食,以食治疾勝於用葯……貴不傷其臟腑也。」 現代葯膳療法是在古代「食療」、「食治」、「食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那麼,什麼是葯膳呢?筆者給它下的定義是:「在中醫學和烹飪學理論指導下,將葯物與食物相搭配,經過烹飪加工製作出來的能防病、治病,且色、香、味、形兼具的美味保健食品。」總而言之,葯膳可以取得「葯借食力,食助葯威」的效果。

3、開食療店前的准備

首先,你必須給自己一個你要開的商店的准確位置。不要誇大食療我的建議是建立食療保健商店更合理(注意,這是食療保健)。你可以寫一些關於醫療保健方向和主題的文章。  

你必須具備一定的相關知識並積累食品材料知識。這應該不會太難,你可以通過一定的書籍學習或咨詢相關專家,或者有意識地做出一些努力去了解一些民間的飲食配方和食品加工知識。

一些食療和養生的民間食譜可能更有價值,也不會花太多時間去獲得。江湖上常有真人。然而,一些科學概念應該合理地引入。  

如果你想擁有一到三家鎮店的招牌產品,大多數客人會經常來做特色菜,這將使你的店更容易通過口口相傳吸引大量食客。

特色菜應該是穩定的,配料、加工方法和加工時間應該以最微妙的方式量化。你不能讓食客一次只吃一種口味。你必須一次吃一種味道,只有你的餐館才有這種味道。 

可能,需要辦理食品衛生許可證和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以及稅務登記證。

食品衛生許可證在當地衛生局辦理(同時辦理健康證),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在當地工商局或工商所辦理,稅務登記證在當地國稅局辦理。

必須一個一個挨次序辦理。但是無論如何,第一步必須先到工商局,為你的店子核准一個名稱,核准通過的話工商會出具一份《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然後你才能去辦其他證照。

(3)食療養生歷史擴展資料:

審批材料

餐飲單位

(1)衛生許可申請書;

(2)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復印件;

(3)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明及其它證明材料復印件(包括董事會決議、章程或任命文件、身份證復印件);

(4)食品生產經營場所使用證明(房屋產權證明或租賃協議),承包合同或協議;

(5)生產經營場所平面布局圖(包括標明方位、各功能間、輔助用房的名稱、面積,牆壁、地面和天花板表面建築材料,各種設備、衛生設施及擺放或安裝位置。盡可能標明衛生許可審查涉及的全部內容,一頁不夠,可另加附頁);

(6)申請單位衛生管理組織、各項衛生管理制度制度(學校食堂須提供學校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預案);

(7)從業人員健康檢查證明(加蓋體檢機構公章)和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加蓋培訓機構公章);

(8)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試題(一人一份,必須手工答題)。

(9)、所購原材料(如:米、面、油、肉)的「三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產品的檢驗合格證明或檢驗報告)和肉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

(10)泔水或廢棄食用油脂處理協議(合同)復印件。

備註:換證需要提供資料有(1)、(3)、(7)、(8)項和營業執照復印件、舊衛生許可證原件。

4、保健品發展歷史

答:中國這個神奇的大地上誕生過很多奇跡,猶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中國發生效力一樣,短短的30年中國的保健品行業可謂極速發展,並且波譎雲詭。讓我與您一起回味中國的保健品的發展史。
保健品的發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再加上受幾千年來「葯食同源」的中國傳統食療文化影響,中國保健產業順理成章地於上個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異軍突起。
中國保健食品行業興起於80年代,發展至今,經歷了幾次大起大落。
80年代末期到95年初,是保健食品行業的第一個高速發展時期。在這一階段,由於保健食品的高額利潤和相對較低的政策壁壘和技術壁壘,涌現出了3000多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
但僅僅建立在廣告宣傳和龐大的營銷攻勢基礎上的保健食品行業難以支持長久的發展,1995年到1998年保健食品行業經歷了一個低谷期,企業數量和銷售額大面積萎縮。1996年以後國家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有關保健食品行業的制度規定。
 
 直銷混戰時期
1995年安利進入中國,正式拉開了中國直銷的序幕,隨後完美、天獅、康寶萊、隆力奇紛紛加入。中國的直銷幾乎瘋狂,1998年國家開始對直傳銷一刀切,直銷行業才逐漸冷靜下來,更多的人開始理性看待這個行業,而不是夢想著一夜暴富,當然這其中也有很多人受傷不淺。
由於行業逐步規范和新一輪保健食品消費熱潮的興起,1999年後,保健食品行業進入了一個理性發展時期。
 
腦白金的逆襲
1998年,中國最大巨"負"史玉柱先生成功逆襲,憑借腦白金產品絕地逢生,這在中國保健品的發展史上不得不提,相信那段時期是史玉柱先生最灰暗、最難熬的時期。
2000年中國開始取消保健葯品整頓保健食品行業,2001年和2002年保健食品行業又開始大幅下滑。隨著中國整體經濟形勢的好轉,適應新的健康觀念的新型保健食品不斷涌現,市場整頓促使消費者購買信心的增強,使行業重新展現生機。至2004年,中國保健食品的產值達到近500億元。在此期間,外國保健食品開始登陸中國市場並迅速佔領相應市場。
從2005年開始,中國保健食品行業進入新的成長期,企業促銷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趨於理智,消費者選擇產品更注重質量、品牌、實際功效等。一些歷史悠久的傳統的保健食品開始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如燕窩、人參、驢膠等。隨著城市中產階級規模的擴大,保健食品的消費文化已經形成並逐漸呈現多樣化的趨勢,保健食品企業的開始走產品、品牌差異化的戰略,更加註重產品的功效和消費者的需求。

微量元素保健逐步發力
微量元素就是在人體中存在量極少,低於人體體重0.01%的礦物質,比如鋅、硒、鐵、鈣等。一旦缺乏,身體就會出現不適症狀,微量元素不僅需要微量補充,更加需要高活性的微量補充。代表企業為山東省優秀青年企業家湯傳忠先生於1995年創辦的山東新稀寶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新稀寶、體恆健、善卡優品牌深入人心,優質的產品比如鋅硒寶片、體恆健養肝片、硒維康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2015年中國保健品的產值近4000億元,至此,中國保健食品行業開始進入繁榮發展的成長時期,並且保健品的電商之路也正式開始。

從20世紀80年代起步的中國保健品行業,在短短二十多年時間里,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一個獨特的產業。保健品產業之所以蓬勃發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其次,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是保健品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再次,食品安全及人們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及多層次的社會生活需要,為保健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相信中國的保健品行業正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5、食療與飲食養生的區別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食療的含義: 我國自古就有「寓醫於食」、「醫食同源」之說,「食療」故名思義,即食物療法或飲食療法。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或不同的病情,選取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或治療作用的食物,通過合理的烹調加工, 成為具有一定的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食療」既是美味佳餚,又具有養身保健、防病治病,能吃出健康,益壽延年。 我們的祖先把「美食養身」和「防病治病」兩者相互結合,溶為一體,能補能治,創造了「中國食療學」。,食療與葯膳的關系: 「食療」和「葯膳」的概念常被人們混淆,「食療」和「葯膳」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食療」是研究養身保健,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一門學科,「食療」是不加葯物,「葯膳」是食物加葯物,是一種含有葯物成分的膳食,使苦口的葯物,變成美味的佳餚。 「葯膳」是在傳統「食療」的基礎上,進一步將食物與葯物相結合,運用傳統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加工方法,製成的色、香、味、形俱佳,具有養身防病,治療康復和益壽延年的功效。

「葯膳」包括:葯菜、葯粥、葯酒、葯茶等。嚴格地說,「葯膳」屬於葯物劑型之一,只是這種劑型形式多樣,品種不一,按功能分類,可分為: 益氣健脾,補血養營,氣血雙補,滋陰生津,助陽補腎, 安神益智,開胃消食,溫里散寒,理氣止痛,活血化瘀, 平肝熄風,解表散邪,祛痰止咳,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利水退腫,潤腸通便等等。

 「葯膳」是在食療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可以說是「葯療」 加「食療」,因此有「葯膳食療學」之稱。「葯膳食療學」的歷史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由簡到繁的發展過程,是一門既古老而又新興的臨床實用學科,頗得國內外各界人士的青睞。

保健養身須趁早、 依據情況選食療。 若問食療之根本、平衡膳食最重要。

6、葯膳的發展簡史

葯膳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不斷探索、積累而逐漸形成的獨具特色的一門臨床實用學科,是中華民族祖先遺留下來寶貴的文化遺產。
幾千年來,中國傳統醫學就十分重視飲食調養與健康長壽的辨證關系,它包括食療,即用飲食調理達到養生防病治病作用,以及葯膳,即用食物與葯物配伍製成膳食達到養生防治疾病的作用,本文所提到的葯膳即包括食療內容。中醫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葯膳食療保健經驗,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因而葯膳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行中醫葯膳食療保健,不僅為中國人民的健康長壽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於促進世界衛生保健醫學的發展,也具有深遠意義。
現代葯膳的發展是在總結古人經驗的礎基上,得以進一步完善,其運用更加附合中醫理論的發展,並注意吸取現代科學理論的研究和應用,具備其理論化、科學化的發展方向。其發展特點更具有多樣化。
其一,總結應用前人的經驗而不泥於古,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從中醫的陰陽五行、臟腑理論、中葯葯性及配伍等理論為指導來配製用膳,長期以來,已形成了一套較為系統的理論體系。如遵循中葯葯性的歸經理論,強調「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提倡辨證用葯,因人施膳,因時施膳。
其二,注重中葯與飲食相結合,葯膳除了具有鮮明的中醫特色外,還具有食品的一般特點,強調色、香、味、形,注重營養價值,因此一份好的葯膳,應是既對人體的養生防病具有積極作用,對人體具有良好的營養作用,又要激起人們的食慾,給人以餘味無窮的昧力。
其三,現代葯膳的技術操作與特殊應用上,也「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由於葯膳是一種特殊的食品,故在烹制方法上也有其特點,除了一般的食品烹制方法外,還要根據中葯炮製理論來進行原料的處理。如成都同會堂的荷葉鳳脯,蟲草汽鍋雞,廣春堂的銀杏雞丁,吉林的參茸熊掌、爆人參山雞片等,都各具其特色而馳名。
綜觀建國以來有關葯膳、食療專著的出版面世,種類已達50餘種以上,如較具影響的當局屬人民衛生出版社於八十齣版的《中華臨床葯膳食療學》,還有如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的中華葯膳食譜系列叢書,中華葯膳防治疾病系列叢書等,為宏揚中國葯膳飲食文化,都做出了大量工作,為推動養生葯膳醫療保健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尤其近十餘年來,在人類回歸自然的呼聲下,葯膳這種寓治養於食的天然食品,倍受青睞,葯膳餐館如雨後春筍,紛紛面世,各種搞高性和普及性葯膳書籍不斷付梓,專門的葯膳機構成立,葯膳已開始由中國走向世界,葯膳正在向工業化、現代化發展。
根據史實與現存資料,葯膳的源流可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1.《孟子》上說:「食、色,性也」,是說人類的本能。
「民以食為天」這是一句古話,則指人類為了生存、繁衍後代,就必須「填飽肚子」的重要性,以維持身體新陳代謝的需要。
2.原始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覓食。當時的食物,完全依賴於大自然的賜予。吃的食物種類很多,不可避免的誤食不合適的食物,而引起不良反應。
《韓非子·五蠹》說過:「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淮南子·修務訓》也說:「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蠃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說明了遠古時期的先民,確實曾受到有害飲食所致疾病的折磨和困擾。
3.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人們逐漸認識到哪些食物有益可以進食;哪些有害而不宜食用。《淮南子·修務訓》說是:「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動地說明了先民在尋找食物過程中,避開有毒的,攝取無毒食物的情況。同時,人們發現有許多種類的食物可以解除疾病所帶來的痛苦,有些食物吃後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於是,許多即可果腹,又可療疾的食物被人們所重視,這就是中醫學中「葯食同源」的理論依據。質言之,人類在發現食物的同時,也就包含了食療葯膳的出現。所謂「葯食同源」,應理解為源於同一發現過程,並不是食即是葯,葯即是食。
4.原始人利用自然野火到人工製造火(燧人鑽木取火),由於「火上燔肉,石上燔谷」,使人獲得更豐富的營養,使食品更符合衛生要求,提高了人體素質和增強了抗病能力,對於人類保健具有積極的保健意義,火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意義更為重大。以上人們對食物的選擇和加工以及保證身體健康的一些措施,都是生活中不自覺的行動,根本沒有食療葯膳的概念,所以稱為蒙昧時期。盡管處於蒙昧狀態,卻是艱難而漫長的一步,是人類發展史上重要的一步。 據文獻記載,中國葯膳食療保健起源可以追溯到夏禹時代。此時已有多種烹調方法,如商代伊尹制湯液,他的烹調技術高明,擔任湯王的廚師。
從甲骨文記載看,有禾、麥、黍、稷、稻等多種糧食作物,已能大量釀酒。在商湯之前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中,已發現有陶制的酒器。酒是飲料並具有明顯的醫療作用,後人認為它有「邪氣時至,服之萬全」的作用。由於它是有機溶劑,能溶解出更多的有效成分,所做成葯酒,後來又發展成麻醉劑。在食療烹調中也經常用酒。
相傳儀狄曾作酒獻給夏禹品嘗以健體。《詩經·風·七月》所謂「為此春酒,以介壽眉」,是說酒有延緩衰老、益壽強身的作用。至商代,伊尹制湯液,著《湯液經》,以烹調之法療疾。
《呂氏春秋·本味篇》載有:「陽朴之姜,招搖之桂」,姜和桂都是辛溫之品,有抵禦風寒的作用,又是烹調中常用的調味品。以此烹調成湯液,既是食品,又可是湯葯,說明商代已有樸素的飲食療法,這已經具有食療葯膳的雛型了。
周代,人們對飲食已經相當講究。尤其在統治階級中已經建立與飲食有關的制度與官職。《周禮·天官》所載的四種醫中,食醫居於疾醫、瘡醫、獸醫之首。食醫的職責是「掌和王之六食、六欲、六膳、百饈、百醬、八珍之齊。」可見當時已經明確了飲食與健康的密切關系。
春秋末期的教育家孔子,對飲食衛生提出具體要求,如《論語·鄉黨》中寫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等提法,都是從保健的目的出發的。通過講究飲食,以防止疾病的發生,保健食療的目的是明確而自覺的心理和行為。說明食療葯膳的是早期發展,已經進入到萌芽階段。
《周禮》中記載了「食醫」。食醫主要掌理調配周天子的「六食」、「六飲」、「六膳」、「百饈」、「百醬」的滋味、溫涼和分量。食醫所從事的工作與現代營養醫生的工作類似,同時書中還涉及了其他一些有關食療的內容。《周禮·天官》中還記載了疾醫主張用「五味、五穀、五葯養其病」。瘍醫則主張「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咸養脈,以苦養氣,以甘養肉,以滑養竅」等。這些主張已經是很成熟的食療原則。這些記載表明,中國早在西周時代就有了豐富的葯膳知識,並出現了從事葯膳製作和應用的專職人員。
成書於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載有:「凡欲診病,必問飲食居處」、「治病必求其本」、「葯以祛之、食以隨之」。並說:「人以五穀為本」,「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於腸胃」,「毒葯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蔬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與《黃帝內經》成書時間相近的《山海經》中也提到了一些食物的葯用價值:「櫪木之實,食之不老」。上述醫籍的記載,說明在先秦時期中國的食療理論已具雛形。《黃帝內經》中共有13首方劑,其中有8首屬於葯食並用的方劑。其製作方法是將前三種食物研末為丸,以鮑魚湯送服。主要用於治療血枯病。說明這時葯膳的製作與應用也較成熟。 經過長期實踐所積累的經驗,使食療葯膳的知識逐漸向理論階段過渡。到了戰國時期,終於有了有關食療的理論,標志著食療的飛躍發展,具體的體現在《黃帝內經》的有關章節,書中提出系統的食療學理論,對中國的食養、食療和葯膳的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飲食營養的重要作用:若飲食合宜,則可健康,「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實則筋骨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靈樞·五味》首先提出飲食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意義:「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靈樞·營衛生會》說:「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說明飲食營養對人體健康重要意義。在病理情況下,即或藉助葯物治療時,也要注重飲食以調治疾病,這是這一時期提出的食療原則。 使用葯物治療疾病,要適可而止,使用葯物不可過分,以免身體受損。當用飲食方法調理使之痊癒。正如《素問·臟氣法時論》所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就是要求將多種動、植物食物互相配合,綜合運用,取長補短,從而充分發揮飲食營養對人體的積極作用,最終達到治癒的目的。 食物的性味:《內經》指出食物也有四性、五味。四性即寒、熱、溫、涼;五味是酸、苦、甘、辛、咸。根據不同性質的疾病,選用不同性質的食物,有針對性的進行調養治療。在五味中,「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食物也分為陰陽兩大類,按治病的要求,選擇不同味道的食物。把食物做為葯物對待,中葯的性味理論對於食療葯膳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五味對五臟各有所偏:在五行學說的積極引導下,先民發現食物與葯物一樣,對人體內臟各有所偏。《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這說明不同性味的食物對不同內臟的親和力,在調治內臟疾病應有所區別,《內經》根據五行生剋的理論,分析內臟疾患時,利用不同性味飲食調治的復雜性。在這一階段,根據上述的食療理論,人們把食物的宜忌進行分類。如《素問·臟氣法時論》所說:「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心色赤,宜食酸,小棗、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薤皆苦。脾色黃,宜食咸,大豆、豕肉、粟、藿皆咸。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這是五臟患病時所宜進食的谷肉果蔬。同時《內經》又明確指出多種病證的食物禁忌。如《靈樞·五味》指出:「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心」《素問·五臟生成篇》並指出過食五味之害為:「多食咸,則脈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月芻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盡管這些說法含有機械套用五行生剋學說之嫌,但原則上指出任何食物都有氣味的偏勝,如過食偏嗜都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哲理,這的確是一條應該遵循的食療原則。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古醫學帛書,相傳是戰國前的醫學著作,書中談到了飲料保健的方法,特別強調了酒和韭的延年益壽和滋補強身的作用,其中雲:「酒者,五穀之精氣也,其入中散流,其入理也,徹而周」,韭「春三月食之,痾疾不昌」《十問》。 成書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葯物學專著,共收載葯物365種,其中載葯用食物50種左右,如酸棗、橘柚、葡萄、大棗、海蛤、乾薑、赤小豆、粟米、龍眼、蟹、杏仁、桃仁等,包括米穀、菜蔬、蟲魚、禽、肉等「食葯物」,並記載了這些葯物有「輕身延年」的功效。說明當時對於一些食物的葯用價值已經給予重視和肯定。至於葯膳之提出大抵在東漢時期已有記載,如《後漢書·列女傳》中有「母親調葯膳……思情篤密」家庭葯膳的記載,可謂葯膳一詞之肇端,下之以往,多有沿用。
東漢著名大醫學家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不乏有食療葯膳的有關內容,《金匱要略》著有「食禁」專篇,列舉了治少陰咽痛的豬膚湯和治產後腹痛的當歸生薑羊肉湯,以及桂枝湯、百合雞子黃湯等,這些食療方至今還被臨床所常用。張仲景所說:「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他對食物療法在治療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經說得相當明確了。
這一時期有關食療葯膳專著面世,據《漢書·藝文志》、梁代《七錄》記載,如《神農黃帝食禁》、《黃帝雜飲食忌》、《食方》、《食經》、《太官食經》、《太官食法》,可見這一時期的食療與葯膳已得到相當重視,可惜這些專著都已佚失。
秦漢時期葯膳有了進一步發展。東漢末年成書的《神農本草經》集前人的研究載葯365種,其中大棗、人參、枸杞、五味子、地黃、薏苡仁、茯苓、沙參、生薑、當歸、杏仁、烏梅、核桃、蓮子、龍眼、百合、附子等,都是具有葯性的食物,常作為配製葯膳的原料。
漢代名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方論》進一步發展了中醫理論,在治療上除了用葯還採用了大量的飲食調養方法來配合,如白虎湯、桃花湯、竹葉石膏湯、瓜蒂散、十棗湯、甘麥大棗湯等。在食療方面張仲景不僅發展了《黃帝內經》的理論,突出了飲食的調養及預防作用,開創了葯物與食物相結合治療重病、急症的先例,而且記載了食療的禁忌及應注意的飲食衛生。漢代以前雖有較豐富的葯膳知識,但仍不系統,為中國葯膳食療學的理論奠基時期。
漢代以前的食療,是理論奠基期,對於食療葯膳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與指導作用。 晉唐時期為葯膳食療學的形成階段。這時的葯膳理論有了長足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專門著述。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北魏崔潔的《食經》、梁代劉休的《食方》等著述對中國葯膳理論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魏晉以來,食療在一些醫葯著作中有充分反映。東晉著名醫家葛洪著有《肘後備急方》,載有很多食療方劑,如生梨汁治嗽;蜜水送炙鱉甲散催乳;小豆與白雞燉汁、青雄鴨煮汁治療水腫病;小豆汁治療腹水;用豆豉與酒治療腳氣病等等。他還進一步指出「欲預防不必待時,便也酒煮豉服之」把食療應用到預防疾病方面。南北朝時期,陶弘景著有《本草經集注》,是中國葯物學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記載大量的葯用食物,諸如蟹、魚、豬、麥、棗、豆、海藻、昆布、苦瓜、蔥、姜等日常食物及較罕用的食物達百多種。並較深入地提出食物的禁忌和食品衛生。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其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中設有「食治」專篇,至此食療已開始成為專門學科,其中共收載葯用食物164種,分為果實、菜蔬、穀米、鳥獸四大門類。孫思邈還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情爽志以資氣血」、「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用葯耳」;並認為「若能用食平痾,適性遣疫者,可謂良工,長年餌老之奇法,極養生之術也」。孫思邈的弟子孟詵集前人之大成編成了《食療本草》。這是中國第一部集食物、中葯為一體的食療學專著,共收集食物241種,詳細記載了食物的性味、保健功效,過食、偏食後的副作用,以及其獨特的加工、烹調方法。這時還有醫博士昝殷編著的《食療心鑒》、南唐陳士良的《食性本草》,都是在晉唐時期出現的專門論述食療功效的專著,將食療、葯膳作為專門的學科進行詳細的論述。
《備急千金要方》標志著食療學已經是一門獨立學問,成為獨立的學科。書中除集中敘述五臟喜惡宜忌,食物氣味、歸經以外,還著重論述食療在醫葯中的地位,指出其重要性。他提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提出能否正確應用食療葯膳治病作為衡量醫者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准之一。並強調:「夫為醫者,當須先調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他把食療葯膳作為治病療疾的首選對策,可見他對食療的重視,把食療學提到相當高的地位。他還列述了可供葯用食物共164種,其中果實類29種、菜蔬類50種,穀米類27種,鳥獸類40種。詳述每種食物的性味、毒性、治療作用、歸經、宜忌、服法等。
唐代出現了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以食療命名的葯物學專著《食療本草》,作者陣詵。該書早佚,但其內容被後代有關著作所引用。書中葯用食物227種(包括動物、植物和礦物),對於葯的性味、產地、鑒別、調制都做了敘述。每種葯之下,列有該食物組成的方劑及其治療適應病證。書中還注意到食療葯膳葯具有地區性的差別。上述說明當時已經廣泛應用食療和葯膳治病以及調理身體健康。如孫思邈的羊肉黃耆湯、是治療虛弱的食療要方。這些葯膳已成為中國民間常用食療方劑,在實際生活中普遍應用。唐代中另一重要著作《外台秘要》中也有許多食療葯膳方劑。書中關於食物禁忌敘述尤其詳細,對大多數病症下的治療都列出明確的禁忌,包括忌食生冷、油膩、葷腥、酒等。這些都是通過長期實踐所取得的寶貴經驗。除上述外,隋唐時還有一些食療專著,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食療葯膳專著,終於使食療葯膳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並為食療葯膳的全面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宋元時期為食療葯膳學全面發展時期。宋代官方修訂的《太平聖惠方》專設「食治門」,記載葯膳方劑160首,可以治療28種病症,且葯膳以粥、羹、餅、茶等劑形出現。元朝的統治者也重視醫葯理論,提倡蒙、漢醫的進一步結合和吸收外域醫學的成果,由飲膳太醫忽思慧所編著的《飲膳正要》為中國最早的營養學專著,收載食物203種,除了談到對疾病的治療,首次從營養學的觀點出發,強調了正常人應加強飲食、營養的攝取,用以預防疾病,並詳細記載了飲食衛生、服用葯食的禁忌及食物中毒的表現,頗有見解。
北宋王朝幾位統治者,對醫學的發展頗為重視,採取了一些積極的措施,如成立整理醫著的「校正醫書局」以及葯學機構「太平惠民和劑局」等。北宋官修的幾部大型方書中,食療學作為一門獨立專科,得到了足夠的注意。如《太平聖惠方》及《聖濟總錄》兩部書中,都專設「食治門」,即食療學的專篇,載方160首,大約用來治療28種病種,包括中風、骨蒸癆,三消、霍亂、耳聾、五淋、脾胃虛弱、痢疾等。在葯膳方劑,以粥品最多(如豉粥、杏仁粥、黑豆粥、鯉魚粥、薏苡仁粥等),成為食治門中的主流。此外還有羹、餅、茶等劑型。《聖濟總錄》中有酒、餅、面、飲、散等不同形式,且製作方法也較詳。
元代的飲膳太醫忽思慧著的《飲膳正要》,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營養學專著,它超越了葯膳食療的舊概念,從營養的觀點出發,強調正常人加強飲食衛生,營養調攝以預防疾病。他在書中強調:「夫安樂之道,在乎保養……故善養性者,先飢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在令書三卷內容中,首列「聚珍異饌」,作為正常人調攝,強身健體的滋補食品。他在中醫葯發展史上首先從養生預防的觀點出發,提出食物營養的要求。介紹了多種日常飲食的製作,包括湯類16種、粉類6種、面類8種、羹類4種、粥類4種。至於食療葯譜,治療各門類疾病的方劑也很多,如桃仁粥,桃仁三兩去皮尖和入煮粥,治療咳嗽胸滿喘急;黑牛髓煎,用黑牛髓半斤,生地黃汁半斤,白沙蜜半斤共熬為膏,治療腎弱、骨敗,瘦弱等,都是典型的葯膳。其它如香圓煎,枸杞茶,荔枝膏等都是簡便易行的食療方劑。末卷還把203種食品按米穀、獸、禽、魚、果、菜和料物7類,介紹其性味及療效。《飲膳正要》是中醫食療葯膳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不僅標志著中國食療葯膳的成熟和高度發展水平,同時它還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主要反映北方地區的飲食習慣,比較符合北方居民的需要;二是民族特色十分突出,為了當時統治階級蒙古貴族的需要,書中收入很多民族食物,如果品中的八檐仁、必思答;料物有馬思簽吉、哈昔泥、回回青等。它基本上反映了當時中國食療葯膳總的水平。此外,還有吳瑞的《日用本草》,婁居中的《食治通說》,鄭樵的《食鑒》等,都從不同側面論述了食療與葯膳,並提高到相當的高度來對待。
明清時期是中醫食療葯膳學進入更加完善的階段,幾乎所有關於本草的著作都注意到了本草與食療學的關系,對於葯膳的烹調和製作也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且大多符合營養學的要求。明代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給中醫食療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僅谷、菜、果3部就收有300多種,其中專門列有飲食禁忌、服葯與飲食的禁忌等。朱棣的《救荒本草》記載了可供荒年救飢食用的植物414種,並將其詳細描圖,講述其產地、名稱、性味及烹調方法。此外還有徐春甫的《古今醫統》、盧和的《食物本草》、寧原的《食鑒本草》;其中較為著名的是賈銘的《飲食須知》、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等,它們至今在臨床及生活中仍有較大的實用價值。這一時期的食療學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提倡素食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如黃雲鵠所著的《粥譜》、曹庭棟的《老老恆言》均重視素食,這對於食療、養生學的發展均有幫助。中國葯膳起遠古至現今,源遠流長;自宮廷到民間,廣為傳播。據有的學者統計,自漢初到明末,有關葯膳的著作已有300多部。而今有關食療葯膳的著作更是色彩紛呈,應用空前廣泛,以至出現了一些專門的葯膳餐館。在人們的生活中,葯膳也得到了空前的普及,並在國外也享有盛譽,備受青睞。葯膳是中國傳統飲食和傳統醫學的重要內容,今天,它已成為一門獨具特色的科學、藝術和文化走進千家萬戶,傳遍世界各地。
對食療葯膳的製作,也有新的發展,如徐春甫《古今醫統》90卷中,載有各類飲食如茶、酒、醋、醬油、醬、菜蔬、肉、鮮果、酪酥、蜜餞等等的製作法,多符合營養學的要求。明清時期對特多疾病及年老者的食療葯膳尤為重視。其中較有名的高濂的《遵生八箋》,記載了適合老年人的飲食極為詳盡,如粥類38種,湯類共32種。清代曹慈山的《老老恆言》尤其注意老年的應用葯膳防病養生,對老年人食粥論述最詳,提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並將葯粥分為三品,上品「氣味輕清,香美適口」,中品「少遜」,下品「重濁」,主張:「老年有竟日食粥,不汁頓,飢即食,亦能體強健,亨大壽」。書中提出上品粥36種,如蓮米粥、芡實粥、杏仁粥、胡桃粥、枸杞葉粥等;中品粥27種,如茯苓粥、赤小豆粥、大棗粥、龍眼粥;下品粥37種,如地黃粥、羊肝粥等等,都是後代常用老年滋補,健脾益腎及一般虛弱的常用葯粥品。
明代時期食療葯膳著作達30種以上,其中有的是重點論述本草的,如沈李龍《食物本草會纂》、盧和《食物本草》、寧原《食鑒本草》、李時珍《食物本草》等;還有從飲食調理、葯膳製作的觀點出發撰成的食譜營養學專著,其中較為著名的如賈銘《飲食須知》,宋公玉《飲食書》、袁牧《隨園食單》、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等,有的至今在臨證中仍有較大的實用價值,是中醫寶貴遺產中的珍品。
此階段的食療學還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提倡素食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發展,受到重視。《內徑》中載有:「膏粱之變,足生大疔」,人們早已注意到偏嗜偏食,尤其是高脂的危害,過食油膩已經引起醫家們的注意和關注,因而明清時期強調素食的著作相應增多。如盧和的《食物本草》指出:「五穀乃天生養人之物」,「諸菜皆地產陰物,所以養陰,固宜食之……蔬有疏通之義焉,食之,則腸胃宜暢無壅滯之患。」這些思想不僅使食療學、營養學思想得到深化,也大大推進了養生學的發展。

7、食物療法的食療的歷史

<

8、飲食養生,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習慣,中國有哪些食療文化?

食療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通過飲食達到調理身體,強壯體魄的目的。食療文化源遠流長,食療是一種長遠的養生行為。以前的人通過食療調理身體,現今的人通過食療減肥、護膚、護發。食療是一種健康的健體之道。

「葯食同源」是中華原創醫學之中對人類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五穀雜糧,有益於人類而無害於身體,因而性「中」。這是中華原創醫學選擇食品最主要的標准。這個標準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以實驗動物「檢驗」的客觀基礎上。

中醫歷來強調「葯療不如食療」,以食物為葯物具有以下幾大突出的功效:

一、長期使用葯物治病往往會產生各種副作用和依賴性,而且還可能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影響;而食療相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

二、食療使用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價格低廉,讓我們在日常用餐中便可達到調理的目的,這是昂貴的醫葯費所無法比擬的;

三、食物為葯還具有無痛苦的優點,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針、吃葯,甚至手術之苦。有此幾大葯物無法可比的優點,我們又怎能不以食物為葯、以食療治病呢?

當然,食療是最好的偏方,食療確實是對防病治病有很好的功效,有不同於葯物治療的優點,但不等於食療能包治百病、也不能因此代替葯物治療。如果病情急重.或者應用食療後疾病不減輕,應該請醫生指導。

與食療養生歷史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