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中醫治病還是養生

中醫治病還是養生

發布時間:2021-03-03 03:59:48

1、中醫是著重治療還是調理?

中醫治療首先強調「上工治未病」。主張未病先防,既病防變,防患於未然,救弊於萌芽。《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後治之,譬若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中醫中葯對亞健康的調控正是基於這種防患於未然的考慮,採取的一種防微杜漸,提早干預、提早治療、截斷扭轉、防止亞健康向疾病發展,促進亞健康人群向善轉變的一種治療方法,也就是中醫所謂的治病求本,固護人體正氣,整體調節、辨證論治的調控方法。

《素問·上古天真論》雲:「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則從內因角度,告誡人們注意養生之道,隨時呵護人體的正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在亞健康的調控過程中,中醫一方面重視中葯的應用,另一方面還非常重視養生保健方法對維護健康的作用。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安定祥和的精神狀態,順應自然界四時氣候的變化,科學平衡的膳食結構、適度的體育鍛煉,都是中醫中葯調控亞健康的重要內容。

《黃帝內經》曰之「氣出於腦,即不邪干」;「適嗜欲與世俗之間,無憤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世,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都是強調人的精神情緒調節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精神狀態,增強自我的抗病能力,可以防病保健。也可以說是明確的提出了保持健康的具體方法與要求。這些對於現代社會所提出的亞健康狀態的調控與干預,無疑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在具體的亞健康證候的防治中,則可以參考中醫辨證論治進行治療。

健康、有規律的生活、行為、工作方式是提高生命質量,預防和治療亞健康狀態的根本方法。中醫主張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情志調暢,勞逸結合等養生保健原則就是對亞健康狀態調控的高度概括。

當然,對於心理性亞健康、軀體性亞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不良性亞健康,無論他們的發病原因是多麼的復雜,症狀多麼變化多端,病名診斷為何,中醫都可以發揮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優勢和特點,通過各種治療方法和手段、養生保健方式、飲食宜忌、醫療體育運動的選擇、良好生活工作方式的培養等進行綜合調控。

在亞健康的診斷、評估、檢查上,中醫都不應排斥現代醫學的各種手段與方法。相反,現代醫學的各種研究進展、新葯物、新方法都使中醫如虎添翼,都將促進中醫葯學的發展。

針對亞健康的中醫治療,包括中醫的葯物療法、非葯物療法等在臨床都可以採用。

2、中醫能治病嗎?

葯是死的人是活的,理論是死的經驗是活的。很多人在做這件事,但是大多數都做不好,不是這件事有問題,關鍵在於人。要知道在中國要看好病除了有錢,還要有好運氣。無中醫西醫無關,是這個社會的人出了問題。
西醫治病,中醫調理人的根本。西醫負責治標,中醫負責治本。西醫治的是已發生的病症,中醫治的是未發生的病症。未發生不就是沒有病嘛,還要治嘛?正是通過前期干預,導致本來要發生的病不再發生,正所謂上醫治未病。
關鍵是現代人浮躁的天性導致他們只人西醫,因為西醫來的快。西醫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部治療,相比中醫全身調理當然要來的快,但是從長遠來看中醫是一勞永逸的性質,而西醫則是無休止的循環往復。
西醫能給你的只有控制病情,給不了你健康。西醫用來給病人看病的各項指標,指標正常代表的並不是健康,而是病情不太嚴重,病的不太嚴重西醫就稱之為正常,所以你從西醫哪裡最多能得到病的不太嚴重而得不到真正的健康。
但是如果是急症,重病大病毫無懸念當然要用西醫治療,因為西醫快速有效。
西醫乾的事好比重要且緊急的事,中醫乾的事好比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如果把身體當成一座房子,那西醫就是毛坯框架,中醫則是精裝修。中醫或者西醫本源都是醫,能夠存在必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對於一個病人而言或許西醫治中醫調才是最好的搭配吧

3、為什麼中醫特別適合養生?

中醫適合養生,中醫養生的辦法是調節人的血液循環,對,哪個血來液不通?他可以用用手法讓血脈暢通,比如刮刮痧,拔拔火罐自,這都可以去掉風寒,所以中醫在人們的觀念上都是認可的,特別適合老年人,中醫養生療法,它可以提zd高人的免疫力,使身體血脈通毒素可以定期可以排出來,中醫在人們的觀念中是很大家認可的

4、他們說中醫只能養生,而不能治病,這對嗎?

中醫離不開西醫,而除了中醫院以外,都是西醫單獨治病的,這話有理,但不是全對。

5、關於養生,你覺得中醫養生好還是西醫養生好?

首先,我個人覺得是中醫更適合我們亞洲人的體質去養生,其實,中西醫的養生區別,實際上還是很大的,畢竟是起源於不同的文化發展與不同的時代,他們兩個之間的差別還是非常鮮明的。

就養生和調理而言,我認為絕對是中醫最適合我們的,而西醫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它調理的速度更快,用葯的效果可以在短時間內就見效,但是也比中醫對身體的副作用相對來說會較大,但是隨著西醫的發展,實際上副作用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大了,只是相比於中醫來說它的副作用依然是很明顯的,畢竟是葯三分毒。

因為中醫用葯講究的是養護我們的身體,緩慢地來改變我們的身體基本情況,提高我們的身體基本素質,中醫比較注重的是身體內部的改善,速度較慢,成效卻不一定小,長期堅持中醫養生的朋友,其實效果也未必會比簡單粗暴的西醫來的小,所以我認為西醫和中醫最根本也是最淺顯的的差別就在於成效的時間,一個簡單粗暴,一個慢條斯理。

而且我認為吧,畢竟中醫在我們中國已經發展了上千年,對我們中國人的體質已經是最為了解的了,是最符合我們中國人的體質的治療方法,最了解我們中國人的健康體質。畢竟不同國家的人,每一個人的身體素質難免都會不一樣,而深深紮根於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中醫,我認為是再好不過了。

我們身體若是出現了什麼毛病,可能是因為環境外部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自己飲食的原因導致的很多病症的症狀,我們的身體狀況和歐洲人和非洲人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而最了解我們中國人身體調理方式的,那就是中醫了,可以把服葯的副作用降到最小,十分適合我們中國人乃至亞洲人服用。

6、養生和養身在中醫治未病中的區別是什麼

養身就是保養身體、調理身體,偏重在百具體的身體機能上,而且不會太具備長遠性。比如說「孕婦剛生產完,要注重養身」;「某運動員受傷後做了手術,要請假養身」等等。
養生,就是指通度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問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養生具有一種長期性、長遠性。比如說「王先生30歲就很懂得養生之道,遠離煙酒,作息有規律,等等。他常說:『年答輕時懂得點養生知識,愛護身體,到回年老了也不用擔心會得什麼大病。』」可見,養生是長期的。它只是中醫領域才會出現的一個名詞,就是說,在中醫里才會有「養生」這概念,西醫是沒有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答個人見解,可能會有一些偏頗之處,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7、中醫養生有用嗎?

其實養生方式的選擇要有講究,要結合個人身體環境,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同樣的養生手段,要有整體觀念。養生是為了維持人體陰陽平衡。若利用中醫葯養生其實保健作用還是很大的,目前我國的中醫葯在養生方面還是具有很大價值的,較為實用,因此被人重視。
利用中醫葯獨特的價值與優勢,即能起到葯用價值,還能有食療功效。中醫認為,多數人身體都處於亞健康狀態,身體容易出現濕、痰、寒等問題,而這些問題若沒有及時進行改善,很可能使身體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可見中醫葯養生的主要方向是預防,而非治療,一切防患於未然。

中醫養生除了服用中葯調理,還可以通過針炙、按摩、推拿、拔罐等中醫手段,也有利於疏通身體經絡,使身體血液循環恢復正常,更能使身體排毒功能恢復正常,久而久之最終還是有利於身體健康。

8、養生理療跟中醫養生有什麼區別?

你的問題是這樣的:理療和中醫抄分別來養生的區別
理療是中醫襲學的一部分;是分支,理療養生是用理療的手段
中醫養生百是可以用中醫學的所有分支范圍來
理療養生好學,多藉助器械,工具,再學手法
中醫養生不好學,是一整套知識度體系。

與中醫治病還是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