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四節氣身體保養
立冬
表示冬季的開始,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暖背、暖足,睡前溫水泡腳。
冬季是進補的好時機,但也別盲目進補。不妨多吃些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以及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薯類。
小雪
表示降雪的開始,進入抑鬱多發的季節,可多吃些香蕉、菠菜、以及復合性的碳水化合物改善心情。
多吃三類黑色食物:黑芝麻、黑荸薺和黑大豆。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黑荸薺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有清瀉內火的功效。黑豆蛋白質含量高。
大雪
大雪節氣的特點是乾燥,空氣濕度很低。盡量增加室內濕度,多喝水以保持呼吸道的濕潤。
大雪過後是冬令進補的最佳時機,適時地配合喝「八珍湯」來調養。由當歸10克、川芎5克、白芍8克、熟地15克、人參3克、白術10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組成,到葯店按劑量抓好,燉雞肉就可以。
冬至
冬至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北方有吃餃子、吃餛飩等習俗,南方則吃湯圓、米團、長線面。
冬至經常按摩耳朵,有助於腎臟的保健和氣血的順暢。最常用的三種按摩方式是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廓,以微微發熱為度。還可以揉勞宮穴和內關穴,這兩個穴都屬於心包經上的穴位,具有溫養的效果。
小寒
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三九天」就在小寒內。養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一小時,使身體內的陰陽平衡。
溫補熬碗南瓜山葯粥, 南瓜、山葯都是溫性食物,常喝能補益身體,抵禦寒氣對人體的侵襲,還可以加些紅豆、燕麥片、紅棗、蓮子一起熬。
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要防「五寒」。①防頸寒:戴圍巾穿立領裝;②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③防肺寒:喝熱粥散寒;④防腰寒:雙手搓腰暖腎陽;⑤防足寒:每晚熱水泡腳。
艾灸時,可以繞神闕穴(肚臍)周圍灸15分鍾左右,使神闕及關元穴、中脘穴、天樞穴、大橫穴由表及裡逐漸暖煦、溫熱,進而全身經脈、氣血暢通,起到健身與防寒的作用。
春季的節氣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和穀雨,養生要點以春捂降火、疏肝潤燥為主。
立春
立春作為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養生需要順應「陽氣生發,萬物始升」的特點。在吃方面,要注意多吃溫補開胃的食物,如大蔥、韭菜、白鬍椒等等。
由冬入春,人體的體溫調節機制需適應,要捂好腰、肚、膝、腳這幾個部位。將雙手手掌心放在膝關節上,用合適的力度、均勻地進行摩擦,每天晚上50~100下,直至摩擦部位發紅、發熱,可給關節「加溫」。
雨水
從雨水開始,氣溫逐漸回升、降水也漸多。但冷空氣與暖空氣仍會頻繁較量,所以雨水節氣常出現「倒春寒」。
春捂的要點是「下厚上薄」,捂好背、腹、足底。飲食方面應多食山葯、蓮子、韭菜等食物,養生保健效果更佳。
驚蟄
驚蟄意為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的冬眠動物。少酸多甘是驚蟄的飲食原則,而在甘味食物中,以大棗最佳。
驚蟄還需調理脾胃、疏導肝氣、養護腎水。養胃可揉揉足三里穴(關節外側向下量4橫指),疏肝可用推搓兩肋法,即雙手按腋下,順肋骨間隙推搓至胸前兩手接觸時返回,來回推搓30次。腎水的調養先將兩手對搓至手心熱後,分別放在腰部兩側,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溫熱感為止。
春分
春分,為春季的一半,晝夜溫差較大,雨水較多,天氣狀態不穩定,早晚氣溫偏低,穿衣可以下厚上薄。
飲食方面,可以多吃香菇、香椿、油麥菜等,香菇的維生素D含量豐富,干品中鈣、磷、鐵等礦物質含量也較多。香椿能清熱解毒、健胃理氣。踏青和放風箏兩種運動最合適春分時節,可以活動筋骨,放鬆肩頸部。
2、二十四節氣對飲食養生要求有什麼?
(1)春季六節氣的飲食養生要求
春季,是指從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它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節氣。
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思是說,當春歸大地之際,冰雪已經消融,自然界陽氣開始生發,萬物復甦,柳絲吐綠,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人與天地相應」,此時人體之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春季飲食養生必須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起來,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這個養生原則應具體貫穿到飲食中去。
春季在飲食方面,首先要貫徹《黃帝內經》里提出的「春夏養陽」的原則,也就是說,在飲食方面,宜適當多吃些能溫補陽氣的食物。
隨著四季氣候的不同,在選擇食物的冷、熱、苦、酸、辛、甘等性味時也應有異。春季為人體肝氣當令,而肝脾關系最密,也就是說春季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症。唐代葯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根據春季陽氣升發的特點,宜選辛、甘、溫之品,辛甘之品有助於升陽,溫食有助於護陽,且飲膳又要求清淡。因此,春季養生食物的選擇對人體的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
(2)夏季六節氣的飲食養生要求
夏季,指陰歷四月至六月,即從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間包括了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
《黃帝內經》在描述夏天的節氣特點時這樣寫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意思是說,在夏天的3個月,天陽下濟,地熱上蒸,天地之氣上下交合,各種植物大都開花結果了,所以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於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也相應地旺盛起來,並且活躍於機體表面。為適應炎熱的氣候,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在談到夏天如何養生時,汪綺石在《理虛元鑒》里指出:「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長夏防濕。」這里非常清楚地指明了夏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在盛夏防暑邪;在長夏防濕邪。同時又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內的陽氣,即《黃帝內經》里所指出的「春夏養陽」。也就是說,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飲食宜減苦增辛。
(3)秋天六節氣的飲食養生要求
秋天,是從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其間經過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幾個節氣,並以中秋(農歷八月十五)作為氣候轉化的分界。
《管子》指出:「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這里的陰氣始下,是說在秋天由於陽氣漸收,而陰氣逐漸生長起來;萬物收,是指萬物成熟,到了收獲之時。
從秋季的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隨「夏長」到「秋收」而相應改變。因此,秋季飲食養生皆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秋冬養陰」。所謂秋冬養陰,是指在秋冬養收氣、養藏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從而為來年陽氣生發打基礎,不應耗精而傷陰氣,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
(4)冬天六節氣的飲食養生要求
冬季是從立冬日開始,經過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到立春的前一天為止。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以斂陽護陰為根本。由於陽氣的閉藏,人體新陳代謝水平相應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變化。祖國醫學認為,人體能量和熱量的總來源在於腎,就是人們常說的「火力」。「火力」旺,反映腎臟機能強,生命力也強,反之,生命力就弱。冬季時節,腎臟機能正常,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就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發病。所以,冬季養生飲食之味宜減咸而增苦,以養心氣。
3、什麼是順時養生?
簡單的講就是順應季節、順應月份、順應節氣、順應時辰。所謂飲食法地道,居處法天道
4、教你春夏秋冬如何順時養生?
養生除了要配合自己的體質,巧妙地利用食物五味之外,也要根據外界的環境來配合,才是古典醫學中「天人合一」的舒養生概念!來學習一下春夏秋冬各有千秋的養生方法吧!
春季養生輕柔食補
一年之際在於春,春天萬物復甦,人體陽氣也逐漸生發,應選擇平補、清補的飲食。首先,要遵守《黃帝內經》里提出的「春夏養陽」的原則。這就是說,宜適當多吃些能溫補陽氣的食物。具體而言,還應少吃點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此外,人們經過冬季之後,較普遍地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嚴重不足的情況,如春季常見人們發生口腔炎、口角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膚病等現象,這些都是因為新鮮蔬菜吃得少所造成營養失調有關,因此,春季到來,人們還要多吃點新鮮蔬菜。
營養學家認為,有以下症狀的人適宜於在春天進補:中年女性有早衰現象者;患有各種慢性病而形體消瘦者;腰酸、眩暈、臉色萎黃、精神萎靡者;春天氣候變化大,受涼後易患感冒者;過去在春天有哮喘發作史,而現在未發作者;夏天有夏季低熱者。凡屬上述情況者,均可利用春天這個季節,根據個人體質及病情,選擇適當的食補方法,以防病治病。因此,中年女性可採用平補飲食,多吃一些蕎麥、薏苡仁等谷類,豆漿等豆類製品,金橘、蘋果等水果以及芝麻、核桃等。如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者,也可選擇進行食用。中年女性如有陰虛內熱者,可選用清補的方法,多吃一些食性偏涼,食後有清熱消火的作用的食物,如梨、蓮藕、薺菜、百合、甲魚等,此類食物有助於改善不良體質。
夏季養生飲食秘籍
夏日炎炎,最常見的感覺就是睏倦沒有食慾,只想挑些冷食來吃,這種感覺是因為夏天氣溫高,飲水多,胃酸被沖淡,消化液分泌相對減少,消化功能減弱致使食慾不振,再加上天熱貪吃生冷食物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引起的。夏季飲食以清淡、苦寒、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為佳,勿過飽過飢,重視健脾養胃,促進消化吸收功能。在炎熱的夏季,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苦味食物。因為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葯理作用。熱天適當吃些苦瓜、苦菜,以及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食品,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且可增進食慾、健脾利胃。下面介紹一些適合在夏季消暑養生的食物。
茶可以算是最佳消暑的冷飲,綠茶或花茶最適合夏季飲用,能清心利尿、解熱除煩、止渴消暑。實踐證明,茶的消暑降溫功效明顯超過各種冷飲。最適合消暑的五穀當屬綠豆,因為綠豆甘寒,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熱解毒之效。綠豆湯是民間最常用的消暑與解毒良葯,夏季常吃綠豆粥消暑養胃最佳。最適合消暑的夏季水果則是西瓜,西瓜味甘性寒,有消暑除煩、止渴利尿之效,是夏令解暑佳品,有「天然白虎湯」之稱。凡暑熱煩渴、口渴心煩、小便不利、暑熱傷津及傷酒等征,均適合食用。最佳消暑蔬菜是苦瓜,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清心消暑、明目降壓之功,對中暑、痢疾、惡瘡等有防治作用。苦瓜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苦瓜如烹調得法,淡淡苦味中帶有清香,別有一番風味,是夏季大眾喜歡的蔬菜之一。夏季常常不願意吃肉,但是鴨肉不妨一試,因為鴨為水禽,其性寒涼。根據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炎熱的夏季,若體內有熱,容易上火,表現為低熱、虛弱、食少或水腫者,吃鴨肉不但能補充優質蛋白質,還有「清」與「補」的功效。此外還可以多食用一些姜、醋,也有消暑的功效。俗話說:「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勞醫生開葯方。」姜、醋不但能夠調味,還有殺菌功效。此外,姜還有溫胃散寒、降逆止嘔等作用。醋能幫助消化吸收,提高食慾。夏季吃冷盤時,適當加姜、醋、蒜,不但清淡可口,還能預防痢疾、腸炎等疾病的發生。最後是一種能夠消暑的葯物荷葉,荷葉味苦性平,其氣清香,新鮮者善清夏日暑邪,清熱解暑方中最多配用。夏日如以鮮荷葉包粳米蒸飯,或以鮮荷葉泡茶,均有清暑利濕之良效。
多事之秋養生食補
秋天氣候涼爽,人們因「疰夏」所致的身體消瘦逐漸恢復,味覺增強,人體往往會食慾大增,雖然可以「貼秋膘」,但魚、肉也不能吃得太多,尤其不能大吃肥肉,以免血脂升高,誘導冠心病和癌症。秋季飲食的原則應該是「甘平為主,少辛增酸,防秋燥」。在秋天,應該少吃油膩厚味,並盡可能少食用蔥、姜、蒜、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燒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狀。秋天還要適當吃點酸味食物,能有保肝護肝的作用,防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但也不可過量,特別是醋、烏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病,對身體不利。可以多吃些蔬菜水果,以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代謝物,起到清火解毒的功效。蔬菜應選擇新鮮的蘿卜、黃瓜、冬瓜、番茄等。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廣柑、椰子汁等。在秋季要多喝水,適度飲水是秋天潤燥、防燥不可少的保養措施。注意,飲水也有講究:少量多次慢飲,慢慢地滋潤口、鼻、咽、喉、食管等。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喝蜂蜜水,既補充人體水分,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俗話說:「秋瓜壞肚。」秋季氣溫下降,脾胃陽氣不足,不宜多吃陰寒性瓜果,以免導致陽氣不振而腹瀉、腹痛。
下面介紹一款秋季清潤湯水。
1.材料
(1)鴨梨20克:生吃梨能清六腑之熱,熟吃梨能滋五臟之陰,意為如果生吃,梨子清熱的效果會好一點,如果熟吃,梨子養陰的效果會更好一點。
(2)杏仁12克: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包括一些微量元素,如磷、鈣、鐵等,從中葯角度來講,杏仁有很好的潤肺、清熱、化痰、止咳作用。
(3)百合15克:有很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氨基酸等,中葯裡面也有很多記載,比如像在《本草綱目》裡面就記載著,百合可以潤肺、止咳、寧心、安神、補中、益氣。
(4)枇杷果20克:富含果膠、胡蘿卜素、蘋果酸、檸檬酸以及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B、C,性涼,味甘酸,有潤肺、止咳、止渴及和胃的功效。
(5)粳米50克:性味甘平,為滋養強壯品,有補脾養胃的功效,粳米煮粥最養人,老少成宜。
(6)蜂蜜少許:蜂蜜性味屬「甘,平」,具有補中,潤燥,止痛,清熱,解毒,美容等功效。對肺燥咳嗽,腸燥便秘,胃脘疼痛,口瘡,湯火燙傷等有良效。
2.做法
首先,在鍋里放入適量的開水,然後依次把洗凈的杏仁、百合和粳米倒進鍋里,用大火煮,一邊煮一邊攪拌。讓粥始終保持微滾的狀態,這樣可防止火大幹湯或湯汁外溢。一直煮到米粒開始膨脹,米水融合時再換小火。接著開始准備其他配料,把梨去皮切成丁,枇杷也切成小丁。然後放入枇杷丁,稍稍攪拌,再放入梨丁,再一邊攪拌一邊熬。等到粥熬好後,把它盛在碗中,放到溫度稍涼,再加點蜂蜜,這樣一道美味的粥就做好了。
冬令養生順應自然
冬季是一個寒冷的季節。中醫認為,冬令進補與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有密切關系。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俗話所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就是這個道理。中年女性由於機體功能減退,抵抗能力低下等,在寒冷季節,更宜進行食補。這對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病體康復等方面,更能顯示出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
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可選食粳米、秈米、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谷豆類;韭菜、香菜、大蒜、蘿卜、黃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雞肉及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蘿、荔枝、桂圓等水果。
冬令進補還可以選擇食粥,在寒冷的氣溫下,喝上一碗熱熱乎乎、香美可口的粥,可是絕佳的食補選擇。煮粥通常用大米,大米性味甘平,而其他米如小米、糜子米、薏仁米都是性味甘、微寒,因此冬日食大米更有益。大米有和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臟之功效,除了煮白粥外,還可以煮山葯粥:山葯50克,大米50克,蜂蜜、食用油均適量。將山葯切成小塊,用油炒過加入蜂蜜,將大米熬成粥,加入炒過的山葯再煮開,即可食用。山葯為滋補。腎、脾之佳品。栗子粥:栗子50克,大米50克,鹽少許。
將生栗子用高壓鍋(少放水)煮熟,去皮,搗碎,放入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鹽調味。栗子可補腎,對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軟或疼痛有食療作用。
芝麻粥: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鹽適量。先將芝麻炒出香味,將大米洗凈煮成粥加入芝麻,調入蜂蜜或食鹽,即可食用。芝麻可分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腸補肺氣的作用;黑芝麻可入腎、強筋骨。
杏仁粥:杏仁2(1個左右,大米50克,白糖或食鹽少許。將大米洗凈煮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煮至熟,加少許白糖或食鹽。杏仁可止咳定喘、祛痰潤燥。核桃枸杞粥:核桃仁30克,洗凈搗碎,枸杞15克,洗凈,大米50克,洗凈,加適量水同煮成粥。為神經衰弱、小便余瀝不凈的食療佳品。
5、順應二十四節氣的飲食如何進補?
飲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人的肌體虛弱則須補,用補法使人正氣充盈、祛病強身、抗哀防老、延年益壽的目的,就稱為進補。進補,有葯補和食補之分,當以食補為佳。食補應順隨二十四節氣的特點,以及人的生理特點,進補其味。這樣才能做到飲食五味與天人相應,使人體受益,「終身常爾則百病不生矣」。
1.飲食進補的基本原理飲食進補(簡稱「食補」),離不開食物的性能和應用。
合理利用食物的性能是食補應用中的具體問題,主要是指合理選擇食物、合理烹調加工、採用適當的食晶類型等。首先,必須注意合理選擇食物,如果食物種類選擇得當,又具有相應的食補性能,加之搭配合理,就能符合人體健康的需要,同時又能達到一定的治療目的。反之就可能對人體健康不利或引起某些疾病的發生。
在一般情況下,食物多採用單獨食用,但為了增強食物的食療效果和可食性,以及營養保健作用,也常常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來應用,食物的這種搭配關系稱食物的配伍。食物之間或食物與葯物通過配伍,由於相互影響的結果,會使原有性能有所變化,因而可產生不同的效果。根據食補的具體情況,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1)相須相使即性能基本相同或某一方面性能相似的食物互相配合,能夠不同程度地增強原有食補功效和可食性。如當歸生薑羊肉湯中,溫補氣血的羊肉和補血止痛的當歸配伍,可增強補虛散寒止痛功效;與生薑配伍可增強溫中散寒效果,同時還可去除羊肉的腥膻味。又如菠菜豬肝湯,菠菜與豬肝均能養肝明目,兩者相互配伍可增強補肝明日之功效,長於治療肝虛目昏、夜盲症等。
(2)相畏相殺即當兩種食物同用時,一種食物的不利作用能被另一種食物降低或消除,在這種相互作用的關系中,前者對後者來說是相畏,而後者對前者來說是相殺。如經驗認為大蒜可防治蘑菇中毒,橄欖能解河豚、魚、蟹引起的輕微中毒,蜂蜜、綠豆解島頭、附子毒等均屬於這種配伍關系。
(3)相惡即兩種食物同用後,由於相互牽制,而使原有的功能降低甚至喪失(產生這種配伍關系的食物其性能基本上是相反的)。如食銀耳、百合、梨等養陰生津潤燥的食物,又加食辣椒、生薑、胡椒等,就會減弱前者的功能;又如食羊肉、牛肉、狗肉之類溫補氣血的食物後,又食綠豆、鮮蘿卜、西瓜等,則前者的溫補功能也會相應減弱。在日常飲食中,這類不協調的食物同時出現在食譜里的情況很少,但是各地習慣不同,而且人們有時可能進食多種食物,所以有時也可能遇到這種情況。
(4)相反即兩種食物同用時,能產生毒性反應或明顯的副作用。據記載有蜂蜜反生蔥、反蟹,海藻反甘草,鯽魚反厚朴等,但這類情況均有待進一步證實,從人們長期飲食經驗看,食物相反的配伍關系極為少見。
在多數情況下,食物通過配伍後,不僅可以增強原有的功效,而且還可以產生新的功效。因此,配伍使用食物較之單一的食物有更大的食療價值和較廣的適應范圍。此外也可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形,增強其可食性,提高人們的食慾,這就是配伍的優越性,也是食物應用過程中的較高形式。根據以上食物配伍的不同關系,在實際應用中,就可以決定食物的配伍宜忌。此外,還應當指出,一些地區喜歡在做菜時加生薑、蔥、胡椒、花椒、辣椒等佐料,如果佐料與食物的性能相反,不能一概認為是相惡的配伍。如涼拌蔬菜時加入姜、蔥或花椒、辣椒一類佐料,因實際上用量較少,主要僅起到開胃、美食、增進食慾的作用。
2.飲食進補的目的人一年四季都可進補,主要包含有修補和補充、補益、滋補的意思。其對人體的真正含義是,在中西醫理論指導下,運用傳統或現代科學的方法,通過食物、葯物及其他輔助方法,使人體組織、器官的功能得到修補和補充,從而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根據中醫的觀點,人的機體只要始終調整在陰陽相對平衡的狀態中,就可以預防和減少疾病的產生。即不論哪個季節的進補,都可根據季節的特點,並結合人的體質和食物、葯物的性味等實行,以達到調整人體陰陽,使之恢復動態平衡。
由於人的生理功能不可一日有停歇,工作勞累、疾病等在一年四季中都可能發生,因而也需要及時的調補,不能機械地認為只有某節令才能進補,以致延誤康復,這就是四季都應進補的原因。
所謂補是針對虛而言的,只要見到虛的現象,都可以補。虛的現象可表現出各種征狀,叫做虛證。一般所說的虛證,其內容很是廣泛。由於臟腑虧損情況不同,其臨床表現也不一致。常見的虛證有陰陽、氣血、五臟虛損等數種。
(1)陰虛一般表現為營養物質不足而偏於熱象,可見潮熱盜汗,顴紅骨蒸,手足心熱,口燥咽干,心煩失眠,頭暈耳鳴,夜夢紛紜,遺精,舌紅苔少,脈細數。臨床上有心陰虛、肺陰虛、肝陰虛、脾(胃)陰虛、腎陰虛等不同類型。
①心陰虛表現為心悸健忘,失眠多夢,五心煩熱,盜汗,口燥咽干,舌紅少津,脈細數。多見於營養障礙、神經官能症、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以及某些先天性心臟病、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等心臟疾患。
②肺陰虛表現為乾咳少痰,或咳痰挾血,口咽乾燥,聲音嘶啞,形體消瘦,甚則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盜汗顴紅。多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疾患。
③肝陰虛表現為眩暈耳鳴,頭痛且脹,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健忘心悸,舌紅絳,脈細弦數。常兼見腎陰不足、肝陽上亢等症。多見於高血壓、甲亢、神經官能症、貧血等疾患。
④脾(胃)陰虛表現為口舌乾燥,飢不欲食,脘痞不暢,或干嘔呃逆,大便干結,小便短少,舌光紅少苔,脈細數。多見於萎縮性胃炎、慢性消化不良、便秘等疾患。
⑤腎陰虛表現為腰膝酸軟,形體消瘦,眩暈耳鳴,視力減退,健忘少寐,或伴咽干口燥,入夜更甚,五心煩熱,午後潮熱,盜汗顴紅,女子經少經閉或崩漏,男子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常兼見心陰虛、肝陰虛、肺陰虛。多見於高血壓病、神經官能症、心動過速、甲亢、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疾患。
(2)陽虛一般表現為功能減退而偏有寒象,可見形寒肢冷,面色蒼白,精神萎靡,舌淡胖嫩,苔白或薄白,脈弱無力等症。臨床上又可分為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3種類型。
①心陽虛除了上述症狀外,兼見面色滯暗,心胸憋悶,或心前區疼痛,舌色紫暗。常與心氣虛同時存在,嚴重時可伴見腎陽虛症狀。多見於慢性心力衰竭、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不齊、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全身衰弱、神經官能症等疾患。
②脾陽虛除陽虛共有症狀外,兼見面色不華,食少納呆,食後脘腹脹滿隱痛,喜按喜溫,大便溏薄,或肢體水腫,小便不利,或白帶清稀量多,脈弱而沉細。常伴見腎陽虛症狀。多見於慢性消化不良、泄瀉等腸胃功能減退性疾病,以及水腫、帶下等慢性疾病。
⑤腎陽虛除上述症狀外,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面白神疲等症更為明顯,男子陽痿,女子宮冷不孕、帶下清冷。可兼見脾陽虛之症,伴五更泄瀉,大便完谷不化,腹部冷痛,或伴嚴重水腫,按之皮膚凹陷不起;也常與心陽虛等症同時並見。多見於全身性衰弱、慢性消化功能障礙、慢性腎功能減退、性功能減退等疾患。
(3)氣虛臟腑功能減退所表現的癥候,見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疲倦乏力,自汗,「動則加尉,舌淡,脈虛無力。可伴見脘腹墜脹,食後更甚,脫肛,子宮脫垂,或見崩漏,便血等。一般可表現為心氣虛、肺氣虛(兼衛氣虛)、脾氣虛、腎氣虛等類型。
①心氣虛表現為心悸氣短,動則更甚,面色蒼白,神疲體倦,自汗少氣,舌淡苔白,脈細弱或結代。多見於心陽虛所見的疾患。
②肺氣虛表現為神疲體倦,咳喘乏力,動則氣短,聲音低怯,面色蒼白,舌淡,脈象虛弱。因衛外功能減退,故尚見畏風怕冷,自汗,易感冒等衛氣不足的病症。多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疾患。
③脾氣虛表現為食少納呆,食後腹脹,大便不實,少氣懶言,四肢倦怠,消瘦面黃,舌淡苔白。若伴見脾氣下陷,可有言語低怯,氣短乏力,食後即脹,脘腹重墜,便意頻數,或久泄脫肛,或子宮脫垂等症。脾氣虛不能統血,可見便血,皮膚紫癜,婦女月經過多或淋漓不凈。多見於腸胃功能減退,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崩漏等疾患。
(4)血虛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失眠心悸,健忘,唇色淡白,舌淡,脈細無力。可有心血虛、肝血虛不同表現。
①心血虛除血虛症狀外,以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夢等癥候為主。可見於貧血、神經官能症、習慣性流產等疾患。
②肝血虛除血虛症狀外,以眩暈耳鳴、寐少夢多、眼睛干澀、視物模糊或雀目、肢體麻木、筋脈拘急、肌肉顫動、爪甲不榮、婦女經量減少或閉經不行等症為主。可見於貧血、神經官能症、月經不調、夜盲等疾患。
(5)腎精不足症見智力減退,骨骼發育不良,小兒發育遲緩,身材矮小,動作遲鈍』骨骼萎軟,囟門遲閉,或見「雞胸」、「龜背」等;成人須發早白早脫,齒搖,健忘,足痿無力,男子少精不育,女子經閉不孕等。多見於小兒發育不良,成人不孕不育、性功能減退、早衰等疾患。
以上各種虛損病症一年四季都能發生,並不僅限於某一季節才會見到。因此,對於虛證而言,無論它們在哪一季節出現,都應該及時進補以保持健康的身體。
3.飲食進補的基本特點保健養生的四季食補並不等同於現代醫學的「營養學」和「飲食學」,它是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總結了歷代食療營養的寶貴經驗而形成的,具有中醫學的鮮明特點。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預防為主預防為主的思想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特點之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這種防患於未然的預防思想不僅貫徹在運用一般的醫療行為(如葯物、針灸等)中,以防治疾病、消除各種致病因素,也充分體現在中醫食物的四季補養中。如《千金要方》中說:「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飲食不節故也。」指出不注意飲食營養衛生,是多種疾病發生的直接原因。說明了注意飲食衛生對保持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的「預防」包括無病防病和有病防變兩重意義,四季食物療養也是如此。人體在未病之時或患病之後,都需要注意營養衛生和調理,並以飲食作為調治疾病、防止疾病加重或並發其他嚴重疾病的重要手段。只有在飲食療法效果不夠滿意或失效時,才訴諸葯物治療。如《千金要方·食治》相當明確地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病釋情遣疾者,可謂良醫。」《素問》亦強調指出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人們必須注意不要一味用葯物攻伐病症,而應該在用葯物除去大部分疾病以後,隨即用飲食調養正氣,祛盡余邪,否則葯物將會在治病的同時損及人體正氣。
(2)辨證配食辨證論治(就是在臨床治療時要根據不同的病情,結合病人的精神、體質以及環境等各種因素,全面綜合分析,從而正確地辨認出不同的「證」,然後針對不同的「證」施以恰當的治療,以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是中醫治療學的一條基本原則,是中醫的精髓之一,這一原則貫徹於中醫的多種療法中,同樣也體現在食物調養中。
多種疾病都有其飲食宜忌,講求飲食宜忌,是疾病能否早日痊癒,抑或趨於惡化的關鍵,必須十分注意。在中醫的食物調養中,特別重視脾胃功能。胃為水谷之海而具有腐熟水谷的功能,脾能運化水谷精微而把食物的精華輸送到全身,是後天給養的來源。因此脾胃功能的強弱,對於戰勝瘸邪、協調人體陰陽、強壯機體、扶正祛邪、恢復機體功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地說,大多數疾病的病程中,脾胃功能是減弱的,食慾大多呆滯,對此必須特別注意;即使是與病症相宜的飲食,也應適當控制,切忌進食過多,反而增加脾胃負擔,以致不能消化而使疾病加重,或愈而復發即所謂「食復」,或引起其他病症。對於虛弱的病人,雖然很需要在飲食上給以調補,但由於其脾胃功能衰減,因而不能以滋膩厚味來滋補,應給予清淡且易消化的補養食物,以促進食慾,逐漸增強脾胃功能。
總之,應根據病人脾胃消化、吸收、運化的功能狀態而給予不同的膳食,這是辨證配食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其次,在辨證配食時,要根據病證的陰陽、虛實、寒熱,根據《內經》中提出的「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等治療原則,分別給予不同的飲食治療。對虛證,要注意區別是陰虛還是陽虛而給予補養的食品,陽氣虛弱者應該甘溫益氣,以便陽氣旺盛,陰精虧損者應該補益精血,以使陰精充足;陰虛火旺者宜用甘涼清補(清補的食品主要有山葯、蓮子、百合、冰糖、桑椹、藕、豆腐、蜂蜜、赤小豆、綠豆、鴨、甲魚、蚌肉、鴨蛋、麵筋、牛乳、薏苡仁、粳米、小麥等),陽虛畏寒者宜用辛甘溫補(溫補的食品主要有羊肉、牛肉、狗肉、雞、鴿、鱔魚、海參、淡菜、荔枝、桂圓、核桃、板栗、紅糖、胡蘿卜、糯米等)。對於實證,則要辨別是哪種實邪,如病由熱邪引起,要給予清涼的飲食(如西瓜、鮮藕等),如病由寒邪引起,就要用溫熱的飲食(如乾薑、羊肉、紅糖等)。
再次,還要辨明疾病屬於哪一臟腑,根據病症所在的臟腑採用不同的飲食進補方法。如《靈樞·五味》曰:「脾病者,宜食糯米飯、牛肉、棗、葵;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茸;腎病者,宜食大豆黃卷、豬肉、采、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這種依據臟腑辨證進行配餐的飲食方法,並非雜亂搭配,毫無原則的,而是以中醫五行生剋為其理論基礎的。例如牛肉、棗、葵等既用於脾病又用於肝病,這是由於甘可入脾補脾,而甘味又可以緩肝之苦急,不致使肝木偏旺而克脾土,從而使脾病得以康復。
此外,歷代的勞動人民還在實踐中總結了不少對某些疾病具有特殊效果的食補方法,如蔥白、豆豉驅散風寒,馬齒莧治痢疾,鯉魚、赤小豆利水等,都可以根據病情適當選用。以上所舉飲食進補的例子說明,在實際工作中如能掌握辨證配食這個食補原則,就能靈活變化,應付自如。
(3)性味辨解食物之所以具有治療作用,是因為它們與葯物一樣,本身也有性味的偏勝。我們可以利用食物的不同性味,針對疾病的性質,採用正治、反治等方法,以調整人體氣血陰陽,祛邪扶正,使陰陽平衡,恢復健康。
葯有葯性,食物有食性,食陛和葯性一樣,可分為四氣(或四性)五味,也就是寒熱溫涼、辛甘酸咸苦。但是,食物的四性不如葯物的四性分得那麼清楚,一般只分成溫熱性和寒涼性兩大類,而介乎兩大類之間者則歸入平性(即不冷不熱之類)。食物之溫熱寒涼,是根據它們對身體所產生的影響來決定的,能減輕或消除熱證的食物屬寒涼性(如發熱時食用的西瓜、梨或荸薺等),能減輕或消除寒證的食物一般屬於溫熱性(如陽虛的人食用羊肉、生薑等食物)。
食物之性味必須與疾病的屬性相適應,不同的證有其不同的飲食禁忌。如寒證應忌生冷、瓜果等寒冷性食物,而宜食溫性、熱性食物;熱證宜食寒涼、平性食物,忌食溫熱性食物,應忌辛辣、姜、蔥、蒜、煙酒及油炸之類;陽虛宜溫補,忌食寒涼;陰虛者宜清補,忌食溫熱性食物。又如肺結核患者,大多數屬於陰虛體質,應禁忌辛辣動火、傷陰傷絡的食物,若食之可能引起咳血;水腫病者,必須忌鹽,因鹽屬咸寒之品,可使水腫加重;肝陽上亢之體,應忌進食動風或動火之食物,若食辛辣、溫熱之物,易致動風升陽,使病情加劇。
食物的五味與治病的關系非常密切,不同昧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一般認為:
辛味,具有行氣、活血、發散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療表證及氣血阻滯的食物多含有辛味(如蔥、姜、薄荷、辣椒、胡椒等),辛而溫的食物則兼能散寒。
甘味,具有和中緩急、補益中氣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療虛證及拘急疼痛的食物多為甘味(如蜂蜜、飴糖、甘草等),甘味食物而質潤者則兼能潤燥(如蜂蜜等)。
酸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療虛汗、泄瀉和遺精諸證的食物多含有酸味(如烏梅、山植等)。
苦味,具有宣洩、燥濕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療熱證秘結心煩、肺氣上逆喘促,以及寒熱濕證的食物多含有苦味(如杏仁、苦瓜、萵苣等)。
成味,具有散結、軟堅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療硬結、瘰癧等的食物多含有成味(如海帶、海蜇、海藻等)。
此外,疾病所在的臟腑不同,其所需食物的味也不盡相同,《索問·五臟生成篇》說:「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可見飲食進補與食物的「味」的密切天系,需要根據不同情況加以選擇。
(4)責在調和既然食物有不同之性味,各種性味又各歸於不同的臟腑,那麼要想保持健康,就必須講究食物的五味調和、注意食物補養的要求和宜忌,掌握其節制宜忌的規律,這樣才能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則強身防病,以及延年益壽的目的。
首先,食物的宣忌與正常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理活動,以及患病情況下的陰陽調和、機體修復、扶正祛邪等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素問·六節藏象論》說:「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奉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意指人體應使攝入之食物五味比例協調,這樣才能使人體陰陽氣血及臟腑功能協調,正氣旺盛,身體健壯。偏嗜五味中的某一味或幾味,五味即失去調和,則可由於五味有所偏勝,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正氣受損,病邪易乘虛而入。對於病人而言,五味之調和更要講究,切忌偏嗜某味,否則將加重病情,變證叢生。這是因為「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煩心」,從而使人發生各種變證。同樣,對食物的寒熱溫涼,也應注意調和,不宜多食偏熱偏寒之食物。
飲食禁忌,是指患者在病症過程及其恢復期,應當注意某些與疾病不相宜的食物不可食。尤其在疾病恢復期,由於人體病後邪氣甫去、正氣未充,腸胃不勝過度負擔,如仍貪食厚昧或飲食過飽,則腸胃復損,病邪復侵,病症可能再度復發,中醫所謂「食復」、「病遺」即指此而言。如對外科瘡瘍,民間一般有忌食某些魚類、海產等「發物」的說法。
還有,食物的搭配需要互相配合。將不同性味的食物適當搭配在一起食用,可產生協同作用,使其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如黃芪加薏苡仁,可以加強滲濕利水作用;赤小豆配鯉魚,則利水作用更好;又如水產物一般多屬寒性,烹調時需加蔥、姜等,目的之一就是以蔥、姜的辛溫來調解水產食物的寒性。此外,還要十分講究葯物與食療的互相配合問題,即在葯療的同時要注意選擇與葯療相宜的食品。中醫書籍中提出了不少服葯時的食物禁忌,例如服牛膝時忌牛肉,商陸忌犬肉,桔梗、烏梅忌豬肉等等。這些經驗雖不一定完全正確,但也值得我們參考、驗證。同時,應當注意食物的性味與所服葯物的性味有否矛盾。服熱葯時應配以熱性食物,若食了寒性食物,即能影響葯物的療效或引起不良反應,故必須盡量避免;服發汗解表葯時,要禁忌生冷及酸性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收斂作用,會使葯物的發散作用不能發揮,從而影響療效;服滋補葯(如參類、鹿茸等)時,禁食蘿卜,因為蘿卜為破氣、傷氣之物,會使此類葯物失效;服健脾、和胃、寬中葯物時,忌食豆類、油膩食物等。
4.飲食進補的基本方法選擇具有不同功能的食物,或通過食物與中葯配伍,經加工,可以製成體現中醫汗、下、溫、清等不同法則的飲食,主要有補氣益脾法、補血滋陰法、補腎益精法和益胃生津法等。
(1)補氣益脾法補氣益脾法是補氣法與健脾法的總稱。補氣法具有補肺氣、益脾氣、增強臟腑功能、強壯體質等作用,適用於氣虛體質和氣虛證病人;益脾法具有健脾除濕、益氣升陷等功能,適用於脾虛體弱或表現為脾虛證的病人。
①補益肺氣法選用補益肺氣的食物,或補益肺氣的中葯與食物配伍,經烹調加工製成飲食,用以治療肺氣虛證的方法。如選用大棗、飴糖、蜂蜜、雞肉和人參、黨參、黃芪等,分別製作而成。常用於肺虛氣弱,喘息短氣,語聲低怯,易感冒或汗出等症。
②補益脾氣法選用補益脾氣的食物,或補益脾氣的中葯與食物配伍,經烹調加工製成飲食,用以治療脾虛證的方法。如選用糯米、大棗、豬肚、雞肉、鵪鶉和黨參、白術、山葯等,分別製作而成。常用於脾虛,精神困頓,四肢乏力,食少便溏等症。
⑤健脾除濕法選用健脾除濕的食物,或健脾除濕的中葯與食物配伍,經烹調加工製成飲食,治療脾虛濕困證的方法。如選用蓮子、芡實、薏苡仁、赤小豆、扁豆、茯苓、白術和鯽魚、鱔魚等,分別製作而成,常用於脾虛水濕不運,面浮身重,四肢腫脹,腸鳴、腹瀉等症。
④益氣升陷法選用補益元氣的食物,或補氣升陽的中葯與食物配伍,經烹調加工製成飲食,治療氣虛下陷證的方法。如選用雞肉、羊肉、鴿肉、鯽魚、大棗製成飲食,治療氣不攝血證的方法,稱為益氣攝血法。如選用花生、大棗、龍眼肉、鱔魚、墨魚和黃芪、三七等,分別製作而成。常用於氣不攝血的吐血、便血、齒衄、肌衄、崩漏等症。
(2)補血滋陰法補血滋陰法是補血法與滋陰法的合稱。補血法具有增強機體生血功能,補充血液不足和補心養肝、濡養身體等作用,適用於營血生化不足,久病血虛及各種失血後之血虛證;滋陰法具有滋補陰液、濡養筋骨、涵斂陽氣等功能,適用於陰虛體質或熱病久病後陰液不足的病人。
①益氣生血法選用具有益氣生血的食物,或補氣養血中葯與食物配伍,經烹調加工製成飲食,治療氣血虧虛證的方法。如選用胡蘿卜、菠菜、花生、大棗、龍眼肉、雞肉、豬肝、羊肉和黃芪、當歸等,分別製作而成。常用於氣血兩虛之面色蒼白、爪甲無華、眩暈心悸等症。
②補血養心法選用補血養心安神的食物,或具有補血養心的中葯與食物配伍,經烹調加工製成飲食,治療血不養心證的方法。如選用龍眼肉、荔枝、大棗、葡萄、豬心、雞肉和人參、當歸、酸棗仁、茯苓等,分別製作而成。常用於心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症。
⑤補血養肝法選用補血養肝的食物,或補血養肝的中葯與食物配伍,經烹調加工製成飲食,治療肝血不足證的方法。如選用胡蘿卜、菠菜、豬肝、雞肝和枸杞、桑椹、何首烏、當歸等,分別製作而成。常用於肝血虧虛,視物昏花,眩暈脅痛,驚惕,手足麻木等症。
④滋陰熄風法選用滋養肝陰、平肝熄風的食物,或滋陰熄風的中葯與食物配伍,經烹調加工製成飲食,治療陰虛風動證的方法。如選用桑椹、黑豆、鱉肉、牡蠣肉、雞子黃和龜板、鱉甲、白芍等,分別製作而成。常用於肝陰不足,虛風內動的手足蠕動,筋脈拘急,頭目眩暈等症。
⑤滋陰清熱法選用滋陰清熱的食物,或滋陰清熱的中葯與食物配伍,經烹調加工製成飲食,治療陰虛陽盛證的方法。如選用梨、藕、龜肉、鱉肉、牛乳、雞子黃和生地黃、龜板、枸杞、桑椹等,分別製作而成。常用於陰虛火旺之五心煩熱,骨蒸盜汗,潮熱顴紅等症。
(3)補腎益精法補腎益精法具有補腎氣、充元陽、填精髓、強筋骨等功能,適用於腎氣不足,精髓虧虛所致發育遲緩、早衰或遺精不育等症。
①補腎滋陰法選用補腎滋陰的食物,或補腎滋陰的中葯與食物配伍,經烹調加工製成飲食,治療腎陰不足、精血虧虛證的方法。如選用芝麻、黑豆、枸杞、桑椹、牛乳、畢乳、豬腎等,分別製作而成。常用於腎虛虧損之眩暈耳鳴,腰膝酸軟,潮熱盜汗,消渴,遺精等症。
②溫補腎氣法選用溫補腎氣的食物,或溫補腎氣的中葯與食物配伍,經烹調加工製成飲食,治療腎氣虛弱證的方法。如選用胡桃仁、栗子、韭菜、豇豆、狗肉、麻雀肉和肉蓯蓉、淫羊藿、附子等,分別製作而成。常用於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夜尿清長,陽痿,遺精等症。
④填精補髓法選用填精補髓的食物,或補腎益精的中葯與食物配伍,經烹調加工製成飲食,治療精髓不足證的方法。如選用芝麻、黑豆、龜肉、海參、淡菜、豬脊髓、羊脊髓和肉蓯蓉、鹿茸、枸杞等,分別製作而成。常用於腎精虧虛之腰膝酸痛,足膝痿軟,須發早白,虛贏少氣,發育遲緩等症。
(4)益胃生津法益胃生津法是益胃生津法與潤燥生津法的合稱。益胃生津法具有益胃陰、生津液的功能,適用於津液不足之消渴口乾,便秘等症;潤燥生津法具有潤肺燥、生津液的功能,適用於肺燥津傷,咳嗽咽乾等症。
①益胃生津法選用養胃陰、生津液的食物,或益陰生津的中葯與食物配伍,經烹調加工製成飲食,治療胃陰虛虧或津枯腸燥的方法。如選用梨、甘蔗、荸薺、藕、牛乳、芝麻、蜂蜜和麥冬、石斛等,分別製作而成。常用於胃陰不足,口渴口燥
6、二十四節氣怎樣養生?
地球有公轉,世界就分春夏秋冬;地球有自轉,所以分晝夜。人的一切生活活動都深受有四季交替變化的影響,因此四季養生應講季節性。這就要說到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對養生、睡眠也十分有用。
二十四節氣具有鮮明的季節性、時令性,現如今不少中國人在用它,外國人也愈來愈多地在用它。它們與公歷和農歷都有較固定的時間相關性,每月總在7、8日左右,以及22、23日左右有一個節氣。作為中國人更要熟悉它和運用它。早就有這樣一個順口溜,你或許還會背誦吧: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天;(立)夏(小)滿芒(種)夏(至)暑相連(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
人們都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可是,你知道四季到底是如何劃分的嗎?
什麼是四季呢?它有有5個劃分標准:
(1)按歷法劃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四季之始。但因各地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四季的長短(天數)便有所不同。
(2)按天文學劃分:二至(夏至、冬至)及二分(春分、秋分)分別為四季之始,也有地區差別的問題。
(3)按月份劃分:農歷上通常認為:1、2、3月為春;4、5、6月為夏;7、8、9月為秋;10、11、12月為冬。但各地的具體情況有很大差別。
(4)按氣象學、氣候學劃分:陽歷3、4、5月為春;6、7、8月為夏;9、10、11月為秋;12、1、2月為冬。
由於地球的南北兩半球的同一半球的溫帶寒帶熱帶等氣候氣溫差異,以上4種劃分法都不能確切地反映出各地的實際氣候狀況。
(5)按氣溫劃分:採用以候(5天為一候、全年分為73候)平均氣溫的高低作為劃分四季的標准,即以各地實際氣溫和物候作為劃分四季的依據;凡候平均溫度在22℃或以上的為夏季;下降到10℃或以下的為冬季;介於10~22℃之間的為春、秋季。這樣的劃分,都與各地的自然物候現象相吻合,對我們本書所說的養生及睡眠具有實際意義。這樣不利的地方是,如此劃分,各低的四季開始時間及四季時間長短就不一了。
7、順時養生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順時養生是根據氣候時間變化防寒避暑,順從四季、時辰、氣候等特點調養身體,從而達到養生保健之目的。在古代,人們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這也是中醫說的五臟六腑以及經絡與十二時辰密切相關。
子時——睡覺保護陽氣
子時是23點到1點的時候,是膽經值班。此時為晝夜更替之時,陽氣虛弱,因此最好用睡覺來養護臟腑。
丑時——肝經造血時間
丑時是1點到3點的時候,是肝經值班。肝臟要解毒造血,就是在這個時候進行,所以不應熬夜。
寅時——號脈的最好時機
寅時是3點到5點的時候,是肺經值班。此時,天剛剛亮,這時候中醫號脈是最準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是肺病患者最愛咳嗽的時間。
卯時——空腹喝水,排出毒素
卯時是5到7點鍾的時候,是大腸經值班。卯時起床後要喝一杯水,以利排便。
辰時——早餐營養要均衡
辰時是7點到9點的時候,是胃值班了。這個時候吃早飯最宜接納食物。
巳時——工作學習的第一個黃金時間
巳時是9到11點,是脾經值班。脾經是主消化的,要吸收營養。這個時候也大腦是最具活力的時候,是一天當中的第一黃金時間,是老人鍛煉身體的最好時候,是上班人最出效率的時候,也是學生效率最高的時候。
午時——睡好午覺養陽氣
午時是11點到13點的時候,是心經值班。心經值班的時候我們要吃午飯、睡午覺。體質陰虛的人午時只需休息半小時到一小時就能起到養陽護心的作用。
未時——保護血管多喝水
未時是13點到15點的時候,是小腸經值班。小腸經吸收食物里的營養送到了血液,這個時候必須要喝一杯水,用來稀釋血液。
申時——工作學習的第二個黃金時間
申時是15點到17點的時候,是膀胱經值班。膀胱經是一條通過腦部的經脈,在申時,氣血容易上輸於腦部,所以學習效率很高。
酉時——預防腎病的最佳時期
酉時是17點到19點,是腎經值班。此時再喝一杯水,可以清洗的腎和膀胱,以遠離腎結石、膀胱癌、腎炎等疾病。
戌時——工作學習的第三個黃金時間
戌時是19點到21點,是心包經值班。是一天當中的第三個黃金段,可以學習、可以散步鍛煉身體。
亥時——准備休息
亥時是21點到23點,是三焦經值班。三焦指連輟五臟六腑的那個網膜狀的區域。一般來說,人體心肺屬上焦,中間脾胃屬中焦,肝腎屬下焦。這時候都應該休息,所以23點前就一定要上床
順時養生是中醫養生中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人體只有適應四季變化的規律,才能與環境保持協調平衡,從而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那麼大家在平日里應該要如何順時養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中醫養生順時養生應該遵循的四大原則吧!
一、要做到「天人相應、道法自然」。
《秦問·上古天真論》中有記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忘作為。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百年,度百歲乃去。」因此,首先要做到生活有規律,不吸煙、少喝酒,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若是「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時間長了,健康肯定會受到影響。
二、「精神樂觀,積德行善」。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的概念。因此,提倡民眾用樂觀的心態、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和解決問題。因為樂觀是一種開放的心態。孫樹椿說,人高興時身體會分泌內啡肽,它能使人心情愉快,性格變得樂觀、開朗,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
三、生命在運動。
無論哪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應該增加散步的時間,若散步後身體能微微出汗,效果最好。正確的散步方式是,保持從容又清閑的心態,「左顧右盼,勝似閑庭散步」。另外,冬季氣候寒冷,應適當減少戶外運動的數量和時間。
四、「飲食有節、各取所需」。
《素問·六節臟象論》中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人的盲目主觀規定不符合客觀規律是不行的,當你想吃什麼東西的時候,就是你的身體缺乏這種東西,就應該攝入這些食物。「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的養生觀點並不能適用於所有人,應該按照不同人群的生活習慣、工作情況而決定飲食的次數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