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已病,不若治未病是什麼意思
已病是已經發生的病,未病是還未發生的病,指養生預防。這句話的意思是,治療已經發生的病,不如治療還未發生的病。
2、養生和養身在中醫治未病中的區別是什麼
養身就是保養身體、調理身體,偏重在百具體的身體機能上,而且不會太具備長遠性。比如說「孕婦剛生產完,要注重養身」;「某運動員受傷後做了手術,要請假養身」等等。
養生,就是指通度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問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養生具有一種長期性、長遠性。比如說「王先生30歲就很懂得養生之道,遠離煙酒,作息有規律,等等。他常說:『年答輕時懂得點養生知識,愛護身體,到回年老了也不用擔心會得什麼大病。』」可見,養生是長期的。它只是中醫領域才會出現的一個名詞,就是說,在中醫里才會有「養生」這概念,西醫是沒有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答個人見解,可能會有一些偏頗之處,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3、現代養生 中醫養生 區別
現代養生主要是計算生物的含量。中醫養生主要是讓生命回歸自然!
4、上醫者治未病醫道首重養生的原文是什麼
孫思邈《千金要方·論診候第四》,在書中記載:「古人善為醫者,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難以救矣。」
5、什麼是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醫學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思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謂:「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筆者認為「治未病」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未病先防 《內經》開卷首篇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與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指出古人長壽與今人早夭的原因。又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一語道破調養身心於未病之時的養生觀的指導意義。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也指出:「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遣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指出攝生養慎對未病前預防疾病有積極意義,提示若能內養正氣,外慎風寒,順應自然界的四時氣候,就可以抵禦外邪侵襲,從而避免疾病發生。唐代醫家孫思邈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意也。」這種未雨綢繆、防微杜漸的思想對後世一直有著深遠的影響。宋代竇材的《扁鵲心書》曰:「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明醫楊繼洲《針灸大成》認為:「春交夏時,夏交秋時,俱宜灸,常令二足(即兩側足三里)有灸瘡」,明代李梃《醫學入門》言「凡一年四季各要熏一次,元氣堅固,百病不生。」近代張錫純制急救回生丹、衛生防疫寶丹,發放給窮苦百姓以用來防治霍亂及疫癘的傳染。這與《內經》中的小金丹方「服十粒,無疫干也」及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民間佩蘭芷以避穢防疫的習慣,後世民間用蒼術、雄黃、艾葉等熏煙防疫;端午節熏之以蘭,戴葯佩石菖蒲、佩蘭預防流感熏醋等等習俗是一脈相承的。古語雲:「居安思危」,是對未病先防很好的詮釋。治病於初 《內經》雲:「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經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特別重視早期診治。《金匱要略》雲:「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示以人們若一時不慎而感受外邪,必須及時早期治療,以防病邪深入於內。另外《傷寒論》陽明腑實證及少陰證之三承氣湯,都為急下存陰之法,充分體現醫聖在傷寒病初起見有邪熱傷陰之端倪時即處處護陰保津的思想。清末蜀中名醫鄭壽全,診病精於分辨陰陽,尤其強調固護陽氣,列舉數十條陽虛證表現,於疾病初期,若見其確有陽虛表現,即投以薑桂附等辛熱之品,這是他在對傷寒論四逆湯證深刻理解基礎上的創見性應用,臨床實有效驗。既病防變 《難經·七十七難》雲:「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全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金匱要略》首篇首條也指出:「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均強調肝臟之病,多傳變至脾,治療當注意顧及未病之臟腑,以防疾病傳變。《傷寒論》第8條:「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太陽篇條文約佔全書的二分之一,多半都是討論誤治後的變證及其證治,足見誤治對疾病傳變的嚴重危害。仲景不厭其煩地告誡醫者,某病「不可下」,某病「不可汗」,某種治法「為逆」,某種治法「不為逆」;這些均是從治法上示人必須謹慎從事,免生他變。太陰篇「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理中湯本為治太陰病諸證的主方,然仲景不言理中湯卻言「四逆輩」,因太陰之客邪未罷勢必傳於少陰,使病情發展,用「四逆輩」一則對病勢較緩者可用理中湯治在太陰;二則對病勢急者又可用四逆湯為少陰設防。另外,仲景在方葯的服用方面也體現了保護正氣,防病傳變的思想。如十棗湯用棗湯調服以顧胃氣,三物白散「強人服錢匕,羸者減之」;服大承氣湯「得下,余勿服」,就連治太陽中風證所用的桂枝湯,在服葯時也強調種種,均示人用葯須當審慎,以免傷正助邪。後代各醫家受其影響,對這一既病防變思想分別有所發揮和創新。如清代名醫葉香岩的《溫熱論》中提出「或其人腎水素虧,雖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驗之於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對素體陽氣不足者,治療時注意顧護陽氣」、「濕盛則陽微也,法應清涼,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過於寒涼,恐成功反棄。何以故也?濕熱一去,陽亦衰微也。」對於素體陰虛者,則指出「須要顧其津液,清涼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熱減身寒者,不可就雲虛寒,而投補劑,恐爐煙雖息,灰中有火也」以防其變,同樣體現了「既病防變」的思想。前賢雲:「醫有慧眼,眼在局外,醫有慧心,心在兆前。」強調在疾病發作之先,把握時機,予以治療。病癒防復發 《內經》提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然後「谷肉果蔬,食養盡之」,「熱病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是說用葯祛病後,還需要調養身體的正氣,注意合理飲食,以防疾病的復發。張仲景也講,大病初癒,正氣未復,倘調養不慎,易致病復,應採取一定措施予以預防。如《傷寒論》157條服十棗湯,「得快下利」使水飲停聚胸脅之證得以解除後,採用「糜粥自養」的方法,以補養正氣,促進康復,以免復生它病。又以「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谷氣故也」,提示霍亂病後胃虛,應注意飲食調理以防復病。仲景還特別在六經病後,專設《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一篇;清代吳鞠通有言:「病後調理,不輕於治病。」民國滬上火神派名醫祝味菊,其治療溫病,在邪去正虛的後期,常於方中加入適量附子,旨在恢復人體陽氣,不忘溫陽以補正防復。總之,治未病的思想體現了祖國醫學預防為主的精神,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從中可以得到許多有益的借鑒。(張明雪 張策遼寧中醫葯大學附屬醫院)
6、中醫是如何治未病的?
中醫中的「治未病」即是治理還沒有發生的疾病,即做好預防。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避免的,例如做好自身的衛生清潔工作,可以有效的防止一些炎症。做好預防工作,是保證健康的首要措施。主要在於飲食控制,個人鍛煉以及情緒控制等方面,可以起到防患於未然的作用,也是中醫中養生的重要步驟。
7、中醫治未病是什麼意思?
「未病」即「疾病未成」,指體內已有病因存在但尚未致病的人體狀態,即來疾病前期。「治未病」的內容應包括4個方面:①未病養生,防病於先;源②欲病就萌,防微杜漸;③已病早治,防其傳變;④瘥後調攝,防其復發。
「治未病」最早見於《史記·鶡冠子》記載,魏文王問百扁鵲:「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魏文王曰:「可得聞邪?」扁鵲曰: 「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度,鑱血脈,投毒葯,副肌膚,閑而名出聞於諸侯。」
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索問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答,亂已成而後治之。壁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8、關於現代養生
不太可信,身邊就有這樣的人。騙子的最高境界就是騙別人的同時把自己也給騙了,好多東西都是她自己意淫出來的。關於養生,我認為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行了。
9、什麼叫「治未病」
《淮南子》中有句名言:「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治未病」是中醫學重要的防治思想。
這里的「治」,並不單純指醫療,還含有管理、整理、治理、研究等內容。
「治未病」,就是預先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它的含義非常廣泛,大致講,可以理解為三個層面:
一是「未病先防」,
二是「防微杜漸」,
三是「既病防變」。
它要求人們在平時就要防病,有了小病就要注意阻止其釀成大患,在病變來臨之際要防止其進一步惡化,這樣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動權。
具體說來,中醫「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平素養生,防病於先。毫無疑問,「治未病」首先應該著眼於平素養護和調攝,未雨綢繆,積極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發生。
也就是《黃帝內經》中所強調的「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在平時注意保養身體,從培養正氣,提高機體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襲兩個方面預防疾病的發生。
防微杜漸,欲病救萌。
《黃帝內經》中提出:「上工救其萌芽。」
也就是說疾病雖然還沒有發生,但已經出現了某些徵兆,或者是疾病還處於萌芽狀態時,就應該採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漸,從而防止疾病的發生。
我們知道,健康與疾病之間並沒有一個截然的界限,中間可能存在一個「第三狀態」(即亞健康狀態)。
在「第三狀態」,盡管事實上體內已開始發生某些異常變化,但病象尚未顯露,或雖有少數臨床表現,卻不足以據此確診病症。
「第三狀態」的前途有兩種可能:或者向健康態轉化,或者向疾病態轉化。
中醫「治未病」的任務就在於促進其向健康態轉化。
臨床上像中風之類的病證,多數有先兆症狀,如頭眩、肢麻、手顫等,如能及時發現,採取果斷措施,就可以避免發病。
還有一些發作性疾患,如哮喘病,當出現先兆症狀時,或在緩解期,預先採取措施,就可以阻止其發作。
已病早治,防其傳變。
疾病發生的初期,就應該及時採取措施,積極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這也屬於「治未病」的內容。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講到:「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
又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都是在強調疾病的早期治療。
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較淺,病情較輕,正氣受損不重,因此早期治療很容易解決問題。
正像《醫學源流論》所說:「病之始生淺,則易治;久而深入,則難治」,「故凡人少有不適,必當即時調治,斷不可忽為小病,以致漸深;更不可勉強支持,使病更增,以貽無窮之害。」
疾病在早期即被治癒,就不會進一步發展、惡化。否則,等到病邪強盛、病情深重時再去治療,就比較困難了。
從根本意義上講,人類醫學應該是關於「健康」的學問,而不是關於「疾病」的學問。
治療「已病」只是在疾病發生後不得已的應對措施,是「消極醫學」;
而「治未病」,防患於未然才是積極主動的。預防為主,防重於治,應該說是中、西醫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