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先養好姿勢

養生先養好姿勢

發布時間:2021-02-25 17:29:30

1、養生先養心,你知道怎麼養心嗎?

自古以來人們都知道病由心生,因此要保證一個健康的身體,必須要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而且研究表明,人類疾病的絕大部分都與不良心態有關。這個事實也提示著我們,養生,首先應當養心。不過該如何養心呢?

養心貴在靜心。

情緒乃一身之主,一個人如果終日思前想後、慾望不止,難免會百病叢生,說不良情緒是疾病的催化劑一點也不會過分。要消除不良情緒,重要辦法之一,就是要學會靜心。心靜才能氣順,氣順才能健身。如果你的心裡每天都是快樂的,那就說明你在養心方面確實是個高手。

養心重在養神。

佛家有言,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在人之三寶中,精要化為氣,氣要化為神;神是精氣之和,神乃人之靈魂。所以,養心、靜心、樂心,最終要歸結到養神上來。神凝才能氣定,氣定才能心靜。

養心也務必養德。

生活中能使人動心的東西太多了。但凡能讓你動心的無不與自己的名利得失密切相關,許多人心難靜、氣難順、神難凝,均與此有著千絲萬的聯系。它告誡我們,養心務必要養德。特別是面對物慾橫流的花花世界,你更應當把養德視為養心之本。德高才能心靜,德高才能神凝。

有專家說,21世紀是個“養心”的世紀。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養生,不過更重要的是養心,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應當如何才能很好地養心呢?

由於日漸加快的社會節奏、激烈競爭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人們的心理負荷日益加重,前所未有的巨大工作壓力正在威脅著人們的健康。所以,學習養心理論,掌握養心技巧,積極投身養心實踐,適度轉移和釋放壓力,是目前最為有效的養生之道。

俗話說心在志為喜,就是說心的生理功能與七情中的喜關系密切,因此應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性格開朗、對人生充滿樂觀情緒的人多能健康長壽,其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也明顯降低。善於調整情緒,使自己總是持有樂觀愉快的心態,是養心保健的最好方法。

在生活中,人們應該學會在快節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各種事件中保持平衡的心態,科學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或目標,並適時留有餘地。無論每天工作多麼繁忙,都應留出一定的休息時間,盡量讓綳緊的神經有鬆弛的機會。

在工作中,難免會遇到挫折,這時不要把憂慮強行積郁在心中,心情不好時,應盡量想辦法宣洩或轉移,大哭一場就是一個好辦法。心理學家指出:哭是一種自我心理保護措施,能使不良情緒得以宣洩和分流,哭後心情自然會暢快一些。在遇到挫折時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力量,這樣才有利於理清思路,克服困難,走出逆境。

對於所有人來說,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具有重要意義。適量的運動可促進心血管系統的健康,增強心臟的功能。每天安排一小時鍛煉,或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掌握,不僅可以放鬆身心,還可以鍛煉心臟,增強體質。

合理的飲食結構也能養心,並且還可以有效預防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生率。飲食養心的基本原則就是以清淡飲食為主,盡量減少脂肪的攝入量(特別是動物性脂肪)。平時應戒煙酒,不要暴飲暴食。

我們可以從生活的方方面面來養心,常保持心理平衡,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其實情緒就像水一樣,人就像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所以。情緒可以殺人,也可以救人。因此,治病要治心,惡劣的情緒、憂郁的精神,對人健康的損害,甚至比病菌、病毒更厲害。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誰擁有了好的心態誰就擁有了健康和長壽。

2、適合養生與影響養生的動作有哪些

養生的動作有哪些
齒常叩
先叩上下門牙48次,後叩兩側大牙48次,叩的力量不宜太大,以輕輕作響為度。能防治牙病,提高智力。
發常梳
兩手十指自然微屈成爪形,從頭部前面向後方輕輕地梳發,反復做36次。能防治高血壓、頭暈頭痛,提高智力。
目常運
兩眼睜開,眼珠慢慢地向左右、上下、遠近各活動18次,再向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轉動18次。能防治眼病,提高視力。
津常咽
當口腔中唾液較多時,要分三次,用意念誘導慢慢地吞咽到小腹部。能防治口腔炎,幫助食物消化吸收。
耳常彈
口腔微閉,將兩手掌心捂住兩側外耳道,十個手指放在後腦部,用示指指面壓在中指指背上,輕輕地滑彈後腦部24次,可聽到咚咚響聲。可防治耳病,提高聽力。
鼻常揉
用兩手中指指面放在鼻孔旁的迎香穴上,輕輕地揉按48次。能防治感冒、鼻炎。
頭常抬
頭部由前向後慢慢抬起,反復做24次。能防治頸椎病、頭暈頭痛。
影響身體的動作有哪些
咬指甲
一緊張就咬指甲,可能傷害指甲和周圍皮膚,導致出血或感染,還會造成手口細菌相互傳染。在手指上貼膠布或塗辣椒油有助於糾正這一陋習。
撓頭
經常撓頭、拉扯頭發會損傷發根,造成脫發或感染。
舔嘴唇
緊張時舔嘴唇會讓消化酶沾在皮膚上,導致唇炎,嘴唇更易乾燥開裂。這類人要尋找運動、唱歌等更健康的方式緩解壓力。
咬筆頭
筆頭潛伏著多種病原體,咬筆頭很容易導致消化道疾病或流感等。此外,還可能會損傷牙齒和牙齦。
愛摸臉
用手摸臉或摳青春痘,往往會導致表皮損傷,造成感染,一旦摳出血,還容易留下永久疤痕。建議在局部使用無刺激性外用葯膏或保濕劑進行處理。
扭脖子
強行的扭動脖子會使脊柱發出「咯咯」的聲音,雖然這可能會讓你感覺放鬆了,但時間長了會讓周圍的韌帶松動、容易受傷,磨損小關節,導致關節炎等疾病。
咬緊牙
壓力大時,許多人會「咬緊牙關」,事實上,這樣會引起牙齒破損或者斷裂,嚴重時還會導致下頜關節損傷。

3、養生要先養肝,做好哪幾點會讓你每天精神滿滿?

肝臟在我們的身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肝臟可以代謝有毒物質,幫助身體內毒素的排出。肝臟同樣也是重要的解毒器官。血液中的各種毒素,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後,會在肝臟中變成低毒或無毒的物質。肝功能差的人一定要注意養肝,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很可能發展成肝癌。即使是沒有任何疾病的正常人,平時也要注意養肝。

多吃些養肝的蔬菜,比如胡蘿卜、紫菜、苦瓜、大白菜、大蒜、洋蔥等。這些蔬菜富含纖維,能促進我們的胃腸蠕動,幫助肝臟排毒,加強消化。它們還含有大量的果膠,能與汞結合,能降低血液中汞離子的濃度,幫助汞排出體外。此外,它們還含有維生素A,能幫助肝臟排出體內毒素,減少肝臟脂肪,清理腸道垃圾,加速肝臟排出體外。

檸檬中含有可以防止脂肪肝的成分,可以防止脂肪在人體肝細胞中的堆積。此外,檸檬對於肝臟排毒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可以促進膽汁生成從而對肝臟進行凈化,還可以幫助控制膽汁的過度分泌,減少體內有害黏液的產生,並能幫助人體溶解膽結石。建議每天早晨喝一大杯檸檬水。

雖然少量的酒精有益於身體的經絡、血液循環、血瘀,但如果飲酒過多會傷害肝臟。由於肝臟代謝酒精的能力有限,長期飲酒會導致慢性酒精中毒,容易引起肝細胞脂肪變性和壞死,會嚴重危及自身的安全。

俗話說得好,是葯三分毒,無論是中葯還是西葯,都會增加肝臟代謝的負擔,甚至會對肝臟造成毒性,因為大多數葯物都要由肝臟分解、轉化和解毒,過量使用葯物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可能導致葯物性肝炎,因此,有肝病病史的病人應該小心用葯,健康的人不應該隨便吃葯。

4、養生先養心,如何養心

研究表明,人類疾病的絕大部分都與不良心態有關。它提示我們,養生,首先應當養心。養心貴在靜心,靜心的至高境界是樂心。養心務必要養德,德高才能神凝氣定。養心重在養神,養神說到底是凈化人的靈魂。如果你的靈魂始終是美麗的,那你就擁有了「不老之葯」。這里所謂養心,自然不是指保護好心臟,而是指調控好你的心態,包括思想、感情、情緒、意念,等等。人的心態需要保持平和,猶如人的體溫必須保持正常一樣。仔細觀察生活會發現,心理失控對人們的健康以及生活會帶來多麼大的危害。有的人由於過分懷舊,整日沉浸在那些殘缺的、蒼白的回憶里,以至於對眼前的一切都毫無興趣,即使美好的生活也索然無味。有的人由於盲目攀比,總覺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事事不如別人,以至於悲觀喪氣,經常悶悶不樂,甚至患上了精神抑鬱症。還有的人由於嚴重消極,老感到自己被社會閑置,被人們漠視,以致心灰意懶,頹廢變態,毀蝕掉了自己的心靈和意志。更有的人由於貪心作怪,總以為自己應當擁有更多的財物,應該比別人生活得更好,以至於放棄了對自己的約束,不該拿的也拿,落了個晚節不保的結局。類似現象雖然大多事出有因,但不管哪一種,無不與心態失控有關,無不傷及身體健康,無不有損美好生活。由此可見,養心對養生是多麼的重要。我們不妨從下列幾個方面進行溝通:養心貴在靜心 情緒乃一身之主,一個人如果終日思前想後、慾望不止,難免會百病叢生,說不良情緒是疾病的催化劑一點也不會過分。要消除不良情緒,重要辦法之一,就是要學會靜心。心靜才能氣順,氣順才能健身。靜心的最佳途徑是煉心,靜心的至高境界是樂心。如果你的心裡每天都是快樂的,那就說明你在養心方面確實是個高手。養心重在養神佛家有言,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在人之三寶中,精要化為氣,氣要化為神;神是精氣之和,神乃人之靈魂。所以,養心、靜心、樂心,最終要歸結到養神上來。神凝才能氣定,氣定才能心靜。養神,說到底就是要凈化人的靈魂。如果你的靈魂始終是美麗的,那你就擁有了「不老之葯」,而且會成為被眾多人羨慕的養心專家。養心務必養德生活中能使人動心的東西太多了。但凡能讓你動心的無不與自己的名利得失密切相關,許多人心難靜、氣難順、神難凝,均與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告誡我們,養心務必要養德。特別是面對物慾橫流的「花花世界」,你更應當把養德視為養心之本。德高才能心靜,德高才能神凝。養德最要緊的是去除那些束縛自己的名韁利索,使自己不為名利得失所折磨。如果你能做到視名利為草芥,視得失為無物,那你就可以在快樂的天國里自由翱翔了。

5、什麼是養生先養神?

「形神合一」是養生防病學的一個重要觀念。古代養生學家譽精、氣、神為人身「三寶」,是保養的關鍵。神,這里主要指精神思維活動。人生活在社會中,精神思維活動常易擾動而難安靜。思慮過度,或情緒不暢,『會耗傷精氣,引起氣機紊亂,陰陽失調,臟器損傷而發病。故有「養生先養神」之說。養神,指精神情緒常宜安靜,使精、氣、形得到休養生息。

由於精神思維是處於運動狀態的,所謂「靜」只能是相對的、暫時的,靜神就是動中求靜。如氣功中的靜功鍛煉,藝術活動中的琴棋書畫等,使人精神愉快,貫注專一,起到良好的養神的效果。所以,養神不是消極的靜止不動和逃避塵世,而是對機體具有積極的休養或調節作用。

適時調神,是根據自然界的時間節律變動,來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自然界四時之氣的變化,包括消長盛衰、生長收藏和升降浮沉,生命活動也應與這種變化一致。春天陽氣回轉,冰雪消融,花開柳綠,一派生機。此時應格外珍惜時光,信步田野,沐浴春光,吸取大自然的活力。應使神志伸展舒暢,不宜抑鬱,以順應春天生發之勢。夏天艷陽普照,萬物繁茂,地氣蒸騰,雨水充足。此時應使神志充實歡愉,不可過怒,對事物充滿愛心,讓生命像怒放的花朵,以順應夏天成長之勢。秋天,陰氣漸長,秋風勁急,萬物成熟,果實待收。此時應使神氣收斂,神志安寧,不可過分傷感,以避肅殺之氣,順應秋天收成之勢。冬天,陽氣潛藏,陰氣最盛,天寒地凍,草木凋零。此時應使神志平靜,不可過分發泄,早睡晚起,日光充足時再行活動,以順應冬天潛藏之勢。一日之中的時間節律也類似一年的四季。日出如春,日中如夏,日落如秋,夜半為冬。人體的活動和精神狀態要隨四時變化,才能保持健康。清晨應當情緒振奮,精神清爽;日中應情緒飽滿,精力旺盛;日落精神應保持安靜,不可過於波動;夜半應入睡休息,不可強使興奮。這樣,才能使神志變化與自然節律、生理節律同步,保證機體健康。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多彩的世界讓自己更快樂》

6、自然門大師萬籟聲先生 養生法:童子功說側身而卧是怎麼卧的啊,哪位朋友發張圖好嗎!

練習方法:

首先說姿勢。做功的姿勢有三種,靠椅、仰卧和側卧。側卧為正功,以右側卧為主,雙腿並攏彎曲,腰背保持正直。以左右食指塞耳,大指貼耳後,其餘三指蜷曲自然靠臉頰。塞耳以不松不緊不漏氣為度,兩指往耳內一塞並微扣即可。眼閉,口閉,兩齒輕合,舌尖自然觸及內上牙齦。

擺好姿勢,全身自然。待思想平靜之後,呼氣時意念從頭頂由身前(任脈這條路)直貫腳底板!注意,呼吸自然,不可刻意延長,更不要想什麼經絡氣感。意念如電,一呼則從頭到腳,瞬間即至!

萬老原文:「有時,由鼻出氣一口時,覺氣微微直達湧泉,吸氣上來時,不要管它。」即是此訣。這里的「覺」不是叫你被動感覺,而是「覺即意也」,這是萬老親口所說。而氣走身前則符合此時的自然氣機。

呼完這一口氣後就不要管他了,繼續保持姿勢靜養,等過一會依法再出一口氣,然後再靜養。絕不是口口如此,此「呼氣訣」最多不要超過三次。

功中各種感覺都不要管,如口出津液,吞下即可。習此法短則三、四分鍾,長則7、8分鍾,最多十多分鍾不想練了則可結束。

收功方法:兩指慢慢從耳中松開,躺著靜養一會,起身或直接睡覺。


以下是萬老多年前在氣功雜志上發表的原文:

童子功,實則名為:煉精化炁。這炁字,即代表無形的氣。如一練此功,可將元精化為元氣,而回精補腦。因之,不僅可以身強體健,延年益壽;且可治遺精早泄和生理的沖動。


而方法又極簡,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真訣是:口閉,目閉,卧式,以兩食指塞兩耳孔(如食指有毛病時,中指亦可),以不透氣為度!不可重塞,亦
不可太輕,以不透氣很舒適為旨,有時,由鼻出氣一口時,覺氣微微直達湧泉,吸氣上來時,不要管它!如此一二次。此後即是自然呼吸,不要管腹部胸部的弛張緊
縮!要自然、不要握固、著相。三四分鍾,覺口內生津,咽下就是。覺精管尿管似乎緊縮,很舒適,即可慢慢將兩食指放下,安靜而卧。如此積精充盈,身體自健
了。

睡前、起前,均可習之。中夜、午睡將起,亦可習之。是很容易練習的。而故意呼吸鼓氣,一練就半小時,反而練壞了!這一步功夫,是以前修持之士不傳之秘!一試便知。 

與養生先養好姿勢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