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破解《易經》中的健康密碼?
《易經》的八卦理論中蘊含這很多的醫療養生道理,千百年來,各個朝代的名醫都用這一套理論來治病救人取得很大成就。《易經》中的陰陽理論由於將人體的陰陽和周圍環境的陰陽結合,將陰陽之氣平衡作為養生最高境界而得到人們的認可。
有這么一個故事:貞觀年中,定州鼓城縣人魏全,他家很富有,上有一個老娘,這個魏全也很孝順,一天老娘忽忽然就不明不白失明了。魏全很孝順啊,也很著急,就去向一個叫王子貞的《周易》專家求助,說:哥們!幫忙算算,我老娘的病該怎樣醫治好?子貞就取來《周易》算了一卦,說:「到明年有人從東方來,身穿青衣的,在三月一日那天你要注意看好了,讓他給你娘治病,『療必愈』。」魏全就等到時候到了,就在路上等,看見一個人穿青綢衫,就邀請他來家,並且給他准備了豐盛的飲食。說:俺老娘眼瞎了,你會治病嗎,給娘治治?那人說:「我不知道怎樣治病啊,我就會給人家製作耕地用的犁子,為你做個犁子好不好?」就持斧繞著房子找犁子轅,忽然見一顆桑樹的曲干枝在井上,遂用斧頭斫下。神了,魏全的母親兩眼「煥然見物」,病好了。
這個故事和咱們的《易經》有點關系,但這只是一個傳奇故事而已,本身並不代表我們認同這個實事,算是個引子吧。你可能會說:是迷信。當作迷信也好,半信半疑也好,我們在這里只是用這個小故事當一個敲門磚,引出我們《易經》中與健康的關系。
我們說周易很神奇,其實在古代這樣的例子非常的多,在《易經》衍生出的預測體系之中,用預測來推測治病的方法,古來有之,現在的一些造詣比較深的老中醫有時也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輔助治療。當然,《易經》預測疾病到底科學根據在哪裡,現在人們還沒有完全弄明白。但是根據一些醫案,可以看出它有時還是有成功的案例的。《易經》中隱藏了多少有關健康的秘密呢?主要來說有下面幾點: 養生重在養氣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很多上了年紀的人身體出現問題首先出現在呼吸系統。《易經》中有非常著名的八個字:「天地氤氳,萬物化醇」,就是說,天地之間充滿了氤氳的氣,這些氣產生了萬物。可見氣是生命的根本。後來的道家對它進行了發揮,看那些道士,大多都是穿一身八卦衣,就是這個道理。
緊接著又說「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男女兩性的精氣配合起來,萬物就產生了。精微物質結合就產生了生命,這個精微的根本是什麼呢?就是氣。
那麼什麼是氣呢?氣其實就是宇宙中的精微,無色無質,可不是我們所呼吸的大氣、空氣。很多人說養生重在養氣,我們養氣,需要從呼吸下手,中醫認為人的生命賴氣以生,氣存則生,氣失則亡。所以有「善養生者,必知養氣。」明代張景岳說:「人之有生,全賴此氣。」可見,氣與養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中醫將《易經》中的氣演化為三層含義:空氣,就是我們呼吸的氧氣、二氧化碳等;水谷氣,就是我們吃的東西化成的精微物質,我們現代人講養生,可以通過排毒,可以通過調理氣息,古代道家有「食氣功」的養生方法,就是吞咽這個氣,相當於吸收日月精華;元氣,就是先天父母給的氣,是一種遺傳物質,有點DNA的意味,但是絕對不是DNA,這種氣是生命的根本,我們看武俠小說,兩個高手打架,一個被傷了元氣,命在旦夕,就是指這種氣。
到底怎樣用氣來養生呢?《易經》上告訴了我們,無極生太極,就是虛空生萬物,當你心中靜到極點,則「真氣」就生了,但是要配合呼吸。《易經》有個卦叫乾卦,乾卦代表陽氣。潛、見、惕、躍、飛、亢是乾卦的六個爻。這六個爻表示了乾卦通過氣的潛伏,發展到頂點,然後收回來又潛伏下來。這個陽氣發展盛衰、潛藏、變化規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的陽氣要善於潛藏 ,也要善於用;過度的用氣,不停的消耗氣,多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易經》告訴我們如何掌握這個氣,何時大用,何時小用。這裡面有很多學問,我們可以簡單的說成它是生命科學,但是絕對不是迷信。
太極生命鍾
說到《易經》,很多人就會聯想到太極圖,可以說,中國的傳統文化的最高秘密都在這張圖上。它代表了陰陽對立,辯證統一的高深養生智慧。《易經》上說:「一陰一陽叫做道。」
什麼是道,道就是最高規律。西方說誰創造了天地呢?是神。《易經》上說是「道」,是道創造了天地萬物,是世界的根本。道是根本的規律,最高的規律,即「一陰」和「一陽」。《黃帝內經》中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太極圖的黑色部分代表陰,白色部分代表陽。總共表達了四個方面的變化: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換。因為陰陽有這么多關系,所以說,在中醫辯證施治的時候,常常會有同樣的一種病,有不同的醫法;不同的病也可能會採取同樣一種治法,這就是個根據,是個根本。由此,人體不同的部位、組織,以至不同的生理活動,都可劃分為陰陽兩類,例如:背為陽、腹為陰;氣為陽、血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力與精神為陽,體液和溫度為陰。按照同樣的道理,身體每一經絡系統都分陰陽,不同的病症類型亦可按陰陽劃分。陰陽既相互對立統一又能相互轉化。五臟六腑也分陰陽,怎樣一個分法呢?實心的屬陽,比如心臟,空心的屬陰,比如胃膀胱。有人說,那心臟不是實心啊,但是主要是實體就行了。
陰陽失衡可導致疾病,而營養均衡,能治療多種疾病。心病可以導致身病,身病又可以引起心態失衡,導致心病,造成惡性循環,現代「富貴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則是身心疾病的綜合。通過調整心態,吸取中草葯的各種有效成分,均衡人體營養,調整人體五臟六腑的陰陽平衡,人體就能戰勝頑疾而恢復健康。
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一種消長變化過程中的,陰陽在這種消長變化中達到動態的平衡。這種消長變化是絕對的,而動態平衡則是相對的。比如白天陽盛,人體的生理功能也以興奮為主;而夜間陰盛,機體的生理功能相應的以抑制為主。從子夜到中午,陽氣漸盛,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由抑制轉向興奮,即陰消陽長;而從中午到子夜,陽氣漸衰,則人體的生理功能由興奮漸變為抑制,這就是陽消陰長。
陰陽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互相轉化,即所謂物極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溫熱病,由於熱毒極重,大量耗傷機體元氣,在持續高燒的情況下,可突然出現體溫下降,四肢厥冷、脈細微的要斷絕等症狀,就是由陽證轉化為陰證的表現。可以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的過程,而陰陽轉化則是質變的過程。陰陽消長是陰陽轉化的前提,而陰陽轉化則是陰陽消長發展的結果。
另外,中醫上講的表裡、寒熱、虛實都是疾病過程中所表現的一組組既對立而又統一的正反現象。對這些正反現象,中醫用陰陽來加以概括。從每組正反兩方面對立的意義來說,表證、熱證、實證可歸屬於陽證范疇;里證、寒證、虛證可歸屬於陰證的范疇。因此,陰陽是「八綱」中總綱,一切病證都可以歸之為陰證或陽證的大原則中。你會問啥叫「八綱」?「八綱」就是中醫辯證施治的八個主要的綱領: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就像守護南天門的四大金剛,中醫的最基礎的理論就是這八個字。懂了這八個字,中醫你就學完了一大半了。
易經的太極圖告訴了我們養生的最高的奧秘:陰陽。陰陽平衡是養生的最高境界。《黃帝內經》說:「陰陽平衡,才是真正健康的人。」當然原話不是這樣說的,我們給它翻譯了一下。再進一步言說,就是一個字:中。陰陽平衡則處於健康狀態,陰陽失衡則處於病態或者亞健康,人體健康的標志是陰陽平衡,包括心態平衡。人們必須控制過與不足,使一切「順其自然」,更不能違反養生規律,透支健康而刻意追求成功,凡事別太執著。陰陽平衡,則正氣充盈,人體抵抗外邪的能力強,外邪不侵。不論環境有多惡劣,也不論遭受何種挫折,都能保持健康;反之,人體由於陰陽失衡,就極易處於亞健康狀態,患各種疾病而失去健康。
周易上還有一卦「大過」,就是說不能太過頭,因為是陰陽對立,過猶不及,陽盛而陰衰,陰盛而陽衰。但是也不能不足,因為陰陽互根,孤陽不生,孤陰不立,太極圖中白色的里邊有一個黑色的小圓圈,黑色的裡面有一個白色的小圓圈,就是告訴我們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那我們治病來說,比如治陰虛的葯,要補陰,但是葯裡面往往要加一點陽性的葯,因為陰中有陽啊,這樣要的療效才會發揮的更加充分。下面給大家列出一些常見的陰陽失衡的病理表徵:
一、陰證: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氣短懶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脈沉細無力。
二、陽證:面紅身熱,神煩氣粗,聲大多言,口渴飲冷,尿赤便干,苔黃,脈數有力。
此外,臨床上還有陰虛和陽虛、亡陰和亡陽等證。這些病證的名稱中雖然都有陰陽,但實質上都是以虛證為主,應屬陰證。
三、陰虛:由於陰液不足,「陰虛生內熱」所致。主證為低熱顴紅,手足心熱,盜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黃,大便秘結,舌紅無苔,脈細而浮有力,重取則無脈。
四、陽虛:由於陽氣不足,「陽虛則生寒」所致。主證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苔白,舌質淡,脈細無力。
五、亡陰:汗多而粘,口乾喜冷飲,煩躁,面色潮紅,畏熱,舌紅而干,脈虛數而無力。多見於大失血或脫水的病人。
六、亡陽:冷汗出,惡寒,手足厥冷,氣息微弱,喜熱飲,舌淡,脈微欲絕。多見於休克的病人。
天人合一
古代說「天人一物」,就是說天地人是同一個體系,同一個根源;又說「內外一理」,就是人的內部和外部是一個道理,甚至心物一元,就是說心理和物質世界可以互相影響,一體同元。這些道理,都起源於易經,易經的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與人道在內,天的運行規律跟人身體的規律是一回事,天地之氣與人體內的氣運行規律是一樣的。《易經》中強調三才之道,將天、地、人合稱為「三才」。這就是天人合一的典型思想。
據研究:人體血液成份近似海水,人的心跳與呼吸頻率4︰1;與聲音在水中傳導是空氣的四倍相一致;強磁場條件下易發生子癇;日蝕時易患冠心病、潰瘍病;太陽黑子活動,耀斑大活動時易發生心律不齊;慧星接近地球時易發生大流行;天王星與冥王星或海王星不諧調時,人吃食物易發生中毒;冥王星與放射性事故同步;海水長潮時老人易發生急性死亡,落潮時老人易發生慢性死亡;甚至人每天呼吸25290次(18次/分鍾)恰好與太陽二分點需要25290年走完一圈黃道帶相一致;每年春分驚蟄前後天氣突變反常時,人為事故災禍也隨之增多;寒冷,潮濕天氣易發生關節疼痛,氣壓低易發生冠心病;夜晚睡眠血壓常小於白天;人體臟腑內分泌、經絡、氣血活動常在節氣當日有變化等等。
中醫認為「天地合氣,命曰人」。就是說天地氣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人類。既然如此,人的養生當然也不能離開天地了。它告訴我們,養生要順應天地,本質上就是說人必須要順應環境的變化,身體才能健康,那麼,怎麼樣來順應天地呢?當中有些什麼奧秘呢?其中一個就是陰陽運行的規律,就是陰陽變化的規律,在一天當中、一年當中,陰陽的變化,都追究一個規律「陽長陰消,陰長陽消」,也就是陰陽不停地在變化的規律。我們養生就要順應這個規律來進行。
更深一點來講,就說到了心理,心物一元,比如現代人熱衷的瑜伽,就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身心才會健康。怎樣做到天人合一呢?道家有道家的方法,佛家有佛家的方法,不一而足,它們講究天人合一,物我兩忘,天人既然合一了,就沒有我了,沒有了我也就沒有天地了,真正達到了虛靜的境界,達到養生的目的。中醫一向,崇尚法天地,恬淡虛無的養心法,雖然說法不同,但是都是在說兩個字:虛靜。
八卦、五行、養生之間的關系
易經上說:太極生出兩儀,兩儀生出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就是八卦的來源。「生」是怎麼來的呢?就是變化,《易經》的「易」字就有變易的意思,《易經》就是講的變化的學問。
什麼是太極呢?太從字面來講就是「終極」,什麼的終極呢?就是萬物的「終極」,萬物的根本啊,我們就給它個名字就叫做「太極」,西方基督教說神造了萬物,那麼他們的「太極」就是神,老子說,萬物由「道」產生,那麼「道」就相當於「太極」。佛家說,是佛祖產生了一切,那麼佛祖就是佛家的「太極」,有人老愛誤解,說佛祖是個人嗎?佛祖不是人,是產生世界一切事物本體的代名詞,這個不要搞錯了。比如說,你的身體什麼病也沒有,這個狀態就相當於「太極」,但是正是這個什麼也沒有的的狀態卻能產生各種病。
你會問,兩儀是什麼東西,兩儀就是陰陽兩種相互對立相互產生的現象。什麼是「儀」呢,你可以理解為「儀表」,就是兩種現象。就像人一樣,開始是精子卵子,然後是一個受精卵,而後分化為兩個細胞,最後成人。你身體本來好好的,因為作用產生了陰陽、寒熱、表裡、虛實,兩種對立的現象,當失去平衡的時候,你就有了生病的麻煩了。陽和陰叫做兩儀,陽儀符號為「」,陰儀符號為「」。
兩儀的的陰陽中,陽中含陰,陰中含陽,又變化了。又產生了四種現象,叫做四象稱為少陰、太陽為陽,少陽、太陰為陰。。用符號來表示:少陰「」太陽「」少陽「」太陰「」。四象也代表四季:冬、夏至陰至陽,分別用太陰、太陽表示;春,一陽自下而生,為少陰;秋,一陰自下而生,為少陽。
比如你的病開始是陽盛的病,後來發展成陽盛損陰,陰也虧了,陰病陽病都出來了,就是這個道理。四象又開始相互疊加,和合,產生了八種結果,叫八卦,起名為「乾、坤、坎、離、震、巽、艮、兌」。八卦出來了,病也就多了。文王的八卦,我們常稱為後天八卦,有自己的排列順序:「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也」。
養生學中還將八卦配以體內八個臟器,兩兩相對成八組,稱內外八卦。從位置看,乾南居上,為頭,坤北居下,為腹。從屬性看,頭、膽,心、肺為陽臟,其中頭為純陽,當配乾卦,其餘之部位分別為巽,離、兌卦;腹、膀胱、腎、肝為陰臟,其中腹為純陰(胸腹較背部為陰,腹較胸又為陰,故腹為純陰),腹當配坤卦,其餘之臟分別配艮、坎、震卦。
在中醫中,還將五行和八卦配合在一塊,八卦以乾為天,坤為地,坎為水,離為火,震為雷,艮為風,巽為風,兌為澤的內涵,和五行的「金」、「木」、「水」、「火」、「土」配合。
東方屬震,五行屬木
東南方屬巽,五行屬木
北方屬坎,五行屬水
南方屬離,五行屬火
東北方屬艮,五行屬水
西南方屬坤,五行屬土
西方屬兌,五行屬金
西北方屬乾,五行屬金
可以說八卦蘊含了五行,是以後陰陽、五行、八綱辯證的依據。
《易經》中說乾為首,首就是頭,在前文講述人體體質的時候我們已經闡述過乾卦和頭部的關系。又說「生生之謂易」,就是說我們要想健康,需要運動,關鍵就在於要用腦,延緩腦衰的原則仍然是「用進廢退」。另外據文獻記載大腦的發育也與壽命相關,即腦部發育與壽命成正比,哺乳動物中人的腦最發達,壽命也最長,說明腦與壽命確實相關。據此我們也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腦不衰則全身不衰」。
據研究,胎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開始生頭。人體以頭為諸陽之首,為乾,故乾為一。次則生肺,肺屬金,和兌相應,故兌為二。接著生心臟,心臟屬火,以離對應,故離為三。接著生肝,肝屬木,以震對應,故震為四。然後生膽,膽亦屬木,以巽對應,故巽為五。再後生腎,腎屬水,以坎對應,故坎為六。再後生腸胃,腸胃屬土,以艮對應,故艮為七。最後生肌肉皮膚,肌肉皮膚屬土,以坤對應,故坤為八,是整個後天八卦圖的順序。
關於八卦養生的學問比較復雜,有些給人一種生搬硬套的感覺,中醫理論裡面把八卦學說,蘊含到別的體系之中,專門列出來講解的並不多,有些運用八卦養生的人,往往把它和預測聯繫到一塊,難免畫人畫鬼,莫測兩端。但是它告訴了我們一個信息,就是遵循一般的規律,針對自己的特點,自己的需要進行養生。
2、人分九種——人體體質辨識與養生
由於先天稟賦有強弱,飲食氣味有厚薄,方位地勢有差異,貧富貴賤苦樂各不相同,從而導致了個體差異。因此,祖國醫學非常重視對不同人體特徵進行分析,從多方面對體質進行分類。 1.陰陽五行分類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根據人的體形、性格特徵、對季節的適應能力等將體質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型。每類型再比類於古代樂譜,分角、徽、宮、商、羽五小型,共二十五型。 2.陰陽太少分類 這種體質分類,是根據人體的陰陽多少,並結合體態、性格特徵進行分類的。《靈樞·通天》認為,人體陰陽有盛陰、多陰少陽、多陽少陰、盛陽、陰陽和平之分,從而將人體分為太陰之人,為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五類。 3.現代中醫臨床九種體質分類 近年來,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從臨床角度提出中醫九種體質分型,對臨床辨證、遺方、攝生防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參見前文——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自測表及中醫的九種體質辨識及其調養) 4.八卦體質類型 八卦的象與數是密不可分的,實為一體。象數作為易學最古老的語言,用以說明宇宙間的各種自然現象及社會現象,是豐富的宇宙信息的載體。八卦五行各有其相對應的人體部位和穴位。用八卦之象來探尋人類的體質,事實上是在先覺先知人體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如,乾卦人就要涼潤養生,而坤卦人就要注意風溫養生以應對脾濕,尤其在夏天的時候一定要多開窗以便讓濕氣從房間離跑出去;離卦人則要低溫養生,離卦是陽火、陽熱,熱就容易傷陰,導致陰虛,所以在冬天進行養生的時候離火之人就要注意節能。掌握八卦體質類型,其價值也就體現在:由認識到應用,學會自我調治,真正做到把健康長壽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3、易經養生的問題,大家幫忙趕快回答一下吧~~~
乾卦的大象傳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坤卦的大象傳文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家人卦的卦畫歌訣是——風火家人,上卦是風,下卦是火
重要的保健穴是——足三里
七條陽脈的交會穴是---大椎穴
這種思維方式的特徵是重整體、( 輕個體 ),重類比、輕( 演繹 ),重(功能關系)、輕實體結構,重( 直覺體悟 )、輕實證量化,重( 循環變易 ),輕創造求異。
4、坤卦人怎麼居住?
這個卦象的人,他的居住是要根據他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居住的方位和居住的各種事項
5、人的體質按八卦是如何分的?
由於先天稟賦有強弱,飲食氣味有厚薄,方位地勢有差異,貧富貴賤苦樂各不相同,從而導致了個體差異。因此,祖國醫學非常重視對不同人體特徵進行分析,從多方面對體質進行分類。
1.陰陽五行分類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根據人的體形、性格特徵、對季節的適應能力等將體質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型。每類型再比類於古代樂譜,分角、徽、宮、商、羽五小型,共二十五型。
2.陰陽太少分類 這種體質分類,是根據人體的陰陽多少,並結合體態、性格特徵進行分類的。《靈樞·通天》認為,人體陰陽有盛陰、多陰少陽、多陽少陰、盛陽、陰陽和平之分,從而將人體分為太陰之人,為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五類。
3.現代中醫臨床九種體質分類 近年來,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從臨床角度提出中醫九種體質分型,對臨床辨證、遺方、攝生防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參見前文——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自測表及中醫的九種體質辨識及其調養)
4.八卦體質類型 八卦的象與數是密不可分的,實為一體。象數作為易學最古老的語言,用以說明宇宙間的各種自然現象及社會現象,是豐富的宇宙信息的載體。
八卦五行各有其相對應的人體部位和穴位。用八卦之象來探尋人類的體質,事實上是在先覺先知人體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如,乾卦人就要涼潤養生,而坤卦人就要注意風溫養生以應對脾濕,尤其在夏天的時候一定要多開窗以便讓濕氣從房間離跑出去;離卦人則要低溫養生,離卦是陽火、陽熱,熱就容易傷陰,導致陰虛,所以在冬天進行養生的時候離火之人就要注意節能。掌握八卦體質類型,其價值也就體現在:由認識到應用,學會自我調治,真正做到把健康長壽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6、占卜,坤卦變復卦,問的是考工作是否順利,求高人指點。
六爻最基本要素:什麼人(男女)為什麼事(這個你說了,為考職)在什麼時間(月日)搖了什麼卦(這個你也說了,坤變復),還少兩個重要條件沒法回答。以後記住要說清楚。
7、養生問題
想補先天元氣,必須靠屬坤卦的黑色食品 脾胃一好,身體就好,疾病就會遠逃,要想無病無災,您一定要多吃黑色的坤卦食品。
前面我為大家介紹的都是素食,下面我再說幾樣補脾功效很好的動物性食品。這幾種動物食品的顏色都多多少少帶有些黑色,而坤卦對應為黑色,因而這些動物都具有坤土之氣,對人的脾系統有補益作用,當然對坤卦之人來說,更是大好的營養補品。
·泥鰍能壯陽,最補肝
《本草綱目》記載:「陽事不起,泥鰍煮食之。」也就是說,吃煮泥鰍能壯陽。
還有,泥鰍對肝炎患者的康復治療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我們自己或親人患有肝疾,那就可以買些活泥鰍回來,在清水中養幾日,待其吐去肚中廢物後,再將泥鰍收拾干凈,放到烤箱中焙乾,打粉,裝入空膠囊,每天吃兩次,每次10克。
其實,把泥鰍當作菜餚經常煮來吃,保健效果也很好。很多朋友在烹飪時從口感考慮,通常用油炸的方式來做泥鰍。如果只是偶爾作為美食來吃,當然無所謂,但如果想要有保健或治病的功效,最好是把泥鰍用來煮湯吃,這樣才可以發揮它更大的功效。
·鯽魚湯滋補脾胃特別好
為了讓鯽魚保留最大的食物功效,在烹飪時也不宜油炸,還是照我說的常規方法燉湯吧。濃濃的鯽魚湯,滋補脾胃效果特別好,尤其是在輸液之後,人的脾受到了寒涼的損傷,更要喝些濃的鯽魚湯來暖一暖。另外,鯽魚還具有很好的催奶功效。
·痛經和手術後的人一定要吃烏魚
烏魚又叫黑魚,也屬於坤土,有幫助人體傷口癒合的功效,所以一些醫院常常讓手術後的患者多吃烏魚湯。
烏魚,還有治療痛經的功效。
·烏雞最補精神
烏雞,能入脾土,還與肝木有關。女性朋友如果月經不調,或者容易生氣,應該把烏雞作為日常保健品來食用。有些朋友平常容易犯困,還可以把烏雞和黑靈芝一起燉,湯好的時候加入適量的鹽,喝湯吃肉,味道鮮美,馬上就把人的精神補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