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中醫養生及葯膳食療有關桃仁的湯

中醫養生及葯膳食療有關桃仁的湯

發布時間:2021-02-23 19:29:12

1、葯膳是什麼?

葯膳發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葯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葯膳配方,將中葯與某些具有葯用價值的食物相配,採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製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簡言之,葯膳即葯材與食材相配而做成的美食。)它是中國傳統的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它「寓醫於食」,既將葯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葯用,葯借食力,食助葯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

2、葯膳滋補養生湯

黃芪

補氣、斂汗

★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具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的功效;

★它可用於治療氣虛乏力、精神不佳、面色蒼白、呼吸短促、中氣下陷、久瀉脫肛、表虛自汗、血虛萎黃、內熱消渴等病證;

★現代醫學表明,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降壓和抗菌作用;

★還能緩解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徐大廚推薦:氣虛喝黃芪黨參雞湯

★使用半隻雞和12顆黃芪與黨參一起煲煮;

★煲煮時,最好選擇砂鍋,因為砂鍋的透氣性好,可以使煲出來的湯更加得鮮美。

大棗

養血、安神

★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葯性的功效;

★大棗可生食、加工食用,最常見的是煎煮食用。

赤小豆

消腫、利尿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具有行血補血、健脾祛濕、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腹部脹滿、下肢浮腫、小便不利,並能通乳汁,為利下身水濕之良葯;

★赤小豆還具有利尿作用,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患者均有益,同時富含葉酸,具有催乳功效,還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壓、預防結石、健美減肥等作用;

★赤小豆主要用於中葯材,常與紅豆混用,但兩者又有區別:赤小豆細長、稍扁,而紅豆比較圓;赤小豆煮後不易爛,質地較硬,紅豆煮熟後易軟爛,常用來做成豆沙。

薏仁

健脾、利濕

★薏仁性涼,味甘、淡,入脾、肺、腎經,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身痛、濕熱筋急拘攣、濕痹、水腫等;

★薏仁的主要成分薏苡仁酯具有抗癌作用,可用於胃癌及子宮頸癌;

★它的營養豐富,對於久病體虛者、病後恢復期患者、老人、產婦、兒童都是比較好的葯用食物。不論用於滋補還是用於治病,作用都較為緩和,微寒而不傷胃,益脾而不滋膩。

石斛

養陰、清熱

★石斛,性甘,微寒,歸胃、腎經,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作用;

★除此之外,它也能明目、調和陰陽、壯陽補腎、養顏駐容,從而達到保健益壽的功效。;

★它還富含多糖、氨基酸、石斛鹼、石斛胺鹼等十多種生物鹼,能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人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適宜煙酒過度,體虛乏力的人群食用;

★用它和枸杞、沙參、麥冬、黃精一起煮湯,對陰虛體質有很好的的滋補功效。

記牢煲湯小秘訣!

葯材和湯水

要一起煮!

★首先,將葯材進行清洗之後,需要泡1-2個小時,這樣更容易溶出葯效;

★煲湯時,應該將泡好的葯材和湯水一起倒入鍋中,而且葯材加入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大部分是一開始就要放進去,少數葯材要後加入。

3、桃仁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桃仁的食療作用

桃仁的功效: 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用於經閉,痛經,癓瘕痞塊,跌撲損傷,腸燥便秘。桃仁性甘平、味苦,入肺、肝、大腸經;有破血行瘀,潤燥滑腸的功效;治經閉、痛經、瘕瘕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秘。 桃仁的葯理作用 1、祛瘀血作用: 本品水煎醇沉液可使離體兔耳靜脈血管流量增加,有舒張血管作用。給麻醉犬動脈注射,能增加股動脈血流量及降低血管阻力,對血管壁有直接擴張作用。本品還有抑制血液凝固和溶血作用。桃仁提取物50mg/ml,脾動脈內給葯可使麻醉大鼠肝臟微循環內血流加速,並與劑量相關,提示對肝臟表面微循環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抗炎作用: 本品在的蛋白成分中的兩個均一蛋白成分,靜脈注射給葯,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急性炎症反應,均有顯著抑製作用。 3、抗過敏作用: 桃仁水提物能抑制小鼠血清中的皮膚過敏抗體及鼷鼠脾溶血性細胞的產生,其乙醇提取物口服能抑制小鼠含有皮膚過敏性抗體的抗血清引起的PCA反應(被動皮膚過敏反應)的色素滲出量。 4、其它作用: 苦否仁甙,有鎮咳作用。桃仁中的脂肪油(扁桃油)有驅蟲作用,對蟯蟲的驅蟲效果為80.8%,對蛔蟲效果為70%。 食療作用 桃仁性甘平、味苦,入肺、肝、大腸經;有破血行瘀,潤燥滑腸的功效;治經閉、痛經、瘕瘕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秘。 《本草綱目》:「偏核桃出波斯,形薄而尖,頭偏,狀如半月,其仁酷似新羅松子,可食,性熱。」 《食療本草》:「每夜嚼一顆,和蜜塗手、面良。」 《飲膳正要》:「桃仁粥:治心腹痛,上氣咳嗽,胸膈妨滿,喘急。 桃仁(三兩,湯煮熟,去尖、皮,研)上件取汁,和粳米同煮粥,空腹食之。」 《食鑒本草》:「桃仁破血。潤大腸。雙(霜)仁者殺人,不可與同食。服術人不可食。」 《本草綱目》:「桃仁之甘以緩肝散血,故張仲景抵當湯用之,以治傷寒八、九日,內有畜血,發熱如狂,小腹滿痛,小便自利者。又有當汗失汗,熱毒深入,吐血及血結胸,煩躁譫語者,亦以此湯主之。」糖尿病後期手足不溫及便秘者,用之良效。

4、推薦中醫食療養生方。

早餐—一粥療 粥,是東方餐桌上的主食之一,它富含營養,易於消化,四季均可,老少咸宜,被歷代養生家奉為養生、治病的良劑。 用粥治病的歷史恐怕得追溯到東漢時期。那時有位叫張仲景的長沙太守,頗通醫理,他寫了一本叫做《傷寒雜病論》的書。在書中所列第一個方劑——桂枝湯的服法里,他記載服葯後喝粥以增強療效。 古人稱粥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歷代有不少人真為它吟詩填詞呢,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陸游,足見他們對粥的偏愛。這里輯錄一首粥療歌,讓它成為你應用粥療的參謀。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蓮;要得皮膚好,米粥煮紅棗;氣短體虛弱,煮粥加山葯;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飯;心虛氣不足.桂圓煨米粥;要治口臭症,荔枝與粥燉;清退高熱症,煮粥加蘆根;血壓高頭暈,胡蘿卜粥靈;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妙;口渴心煩燥,粥加獼猴桃;防治足氣病,米糠煮粥燉;頭昏多汗症,煮粥加苡仁;便秘補中氣,藕粥很相宜;夏今防中暑,荷葉同粥煮;若要雙目明,粥中加旱芹;欲得水腫消,赤豆煮粥好;魚腥草煮粥,開胃又解毒;若欲補虛損,骨頭與粥燉。 早點——茯苓糕(餅) 人們都知道茯苓可配伍入葯,很少知道茯苓還可單獨服食。宋代文學家蘇氏兄弟就有服食茯苓的習慣.蘇轍著有《服茯苓賦》,《東坡雜記》亦記載有服茯苓法。以後歷代沿用,流傳至今。 為什麼茯苓受到人們如此青睞呢?這是因為茯苓能健脾益氣、補虛延年。有人對慈禧太後的長壽補益葯方進行研究,發現常用的補益葯共六十四種,使用率最高的一味葯便是茯苓,佔百分之七十八。其次是白術,佔百分之六十九,再次是當歸,佔百分之六十二。說明古代醫家的確將它作為延年益壽葯使用。 茯苓的服食方法很多,應用范圍亦較寬。除煎湯飲用外,還可製成食品服用,如茯苓粉、茯苓粥、茯苓糕、茯苓酒等;《紅樓夢》里賈府的人還將茯苓製成霜,當作美容劑使用。 茯苓糕(餅)作為人們的早點早在清朝就已盛行。據史料記載:清朝北京城裡做出的茯苓餅白可凌雪,薄如棉紙,中夾蜜餞,松果仁,甘香可口,富於營養,成為北京的名特產,是人們饋贈老年親友的佳品。 自己動手製作茯苓糕也簡便可行:選七成上等粳米、二成白糯米,再加二、三成茯苓、芡實、蓮肉、山葯等粉末,拌勻蒸熟即成。 蘇東坡還是做茯苓餅的能手呢。人們只知道他的「東坡魚」色味俱備,卻不知道他的「東坡餅」也香甜可口。他介紹的具體做法是:「以九蒸胡麻(即芝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為餅食之,日久氣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長生要訣。」 要是你有雅興,可以邊吃茯苓糕(餅),邊欣賞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寫的贊美茯苓的詞——《鷓鴣天》,從中獲得人們喜食茯苓的奧秘。 湯泛冰瓷一坐春,長松稱下得靈根, 吉祥老子親拈出,個個教成百歲人。 燈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破醒魂, 與君更把長生碗,略為清歌駐白雲。午餐——琳琅滿目的葯膳食品 稍加留意你便會發現:廚房裡的胡椒、花椒、肉桂、山萘、八角等調味品大都是中醫治病的良葯,就連東漢醫家張仲景最常使用的桂枝湯這個方劑也是食療方,裡面的桂、姜、棗等都可食用,難怪有人推測該方出自古代烹調專書《湯液經》。張仲景的其他方劑,如治療少陽咽痛的豬膚湯和治療產後腹痛的當歸生薑羊肉湯,也都是典型的食療方。看來,食療與葯療之間並無一條赫然的界溝。 至於通過食療達到治病目的的例子更是舉不勝舉。據說: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患痢疾,宮中太醫久治無效,束手無策。這時,一位忠心耿耿的御廚侍從,大膽獻出一個食療方:用鮮牛奶煮蓽拔食用。唐太宗採納這個建議,服食後果然很快治癒痢疾。從此,食療聲譽大振,蓽拔也從廚房裡的調味品搖身變成醫生手中的良葯。 將食療之品搬上餐桌,既讓你為其琳琅滿目大開眼界,飽餐一頓,又有針對性地治療疾病,人們管它叫「葯膳」。目前,國內葯膳食品較多,如天麻甲魚、黃精鱔片、黃芪蒸雞、蟲草蒸鴨等,深受群眾喜愛。前不久,國內第一家葯膳飲食店在成都開張,它將為人們的飲食保健作出貢獻。我們這里輯錄部分防治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食品原料,供製作葯膳者選用。 防治癌症的食物: 青葉捲心菜、花椰菜等能防治腸癌、胃癌。 禽畜的肝臟、蛋黃、胡蘿卜、杏子、甘薯、菠菜等能抑制腫瘤生長,使癌細胞消退,並保護腸道、呼吸道和膀胱的上皮細胞,預防肺癌、腸癌、膀胱癌。香蕈和鮮蘑菇還可治療胃癌及子宮癌。 其他抗癌食物還有:綠豆、大蒜、海藻、無花果、地耳、烏梅、扁豆、蚌肉、田螺、銀耳、黃精、豬鵝血、紅棗、韭菜、萵筍、白蘿卜、黃瓜等。 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食物: 生薑、甲魚,海藻、豆莢、蘑菇、黃豆、大蒜、洋蔥、蜜橘、山楂、牛奶、大麥粉,葵瓜子等能降血脂;黑木耳、蜂蜜、紅棗、茄子、白薯、玉米等能軟化並保護血管;菠菜、芹菜、甜菊、蘋果、香蕉、西瓜子、綠豆、青蘿卜汁、荸薺、海蜇頭等能降低血壓。 配製葯膳應注意季節性。春天萬物生發向上,適宜配伍具升補作用的食物;夏天炎熱,適宜清補;秋天氣候涼爽,適宜平補;冬天氣候寒冷,適宜溫補。把握季節特點,可使葯膳收到更好的治病效果。 午後小憩——品茶 相傳飲茶是在一個極其偶然的機會里發明的。公元前二千多年的一天,國王攜眾狩獵,一陣奔跑馳騁後,國王嗓子發干,口渴難忍。隨從急忙在一株茶樹旁架鍋設灶,燒水煮湯。豈料一陣風過,樹上茶樹葉子竟飄落到滾沸的湯中。眼看湯水逐漸變成褐色,隨從慌得六神無主。他舀了一碗變色的水品嘗,覺得它甘冽清香,沒有一點怪味。他決定將錯就錯,把它奉獻給國王。國王渴不可耐,一飲而盡,連聲稱奇。隨從忙向國王請罪,國王不僅沒有怪罪他,反命他攜茶回宮。品茶的習俗便從此流傳下來。 在我國歷史上,還有一個愛茶成癖的皇帝,這便是清代的乾隆,他晚年退位後,一老臣惋惜地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乾隆接過話茬幽默地說:「君不可一日無茶」,足見他對茶的喜愛。 茶葉如此受青睞,不僅在於它清香可口,還因為它具有光泛的治療作用。中醫書籍《羅氏會約醫鏡》概括道:茶葉能「除垢、滌穢、降熱、消食、去痰止渴、清利頭目、醒昏睡、解燒燙熱毒、利大小便、止赤白痢、敷湯火傷、消脂瘠體」。品茶也含有很深的學問,宜詳加研究。有詩言道: 薑茶能治痢,糖茶能和胃; 菊花茶明目,燙茶傷五內; 飯後茶消食,酒後茶解醉; 午茶長精神,晚茶難入睡; 飯後茶漱口,潔齒除垢穢; 空腹飲茶心裡慌,隔夜剩茶傷脾胃; 過量飲茶人黃瘦,淡茶溫飲保年歲。飯後佳品一水果 中醫主張飯後吃一點水果,以助消化,增進健康。然而,一些人食後不是泄瀉,就是腹痛,甚至引起其他病證。 有個「肚痛醫眼」的笑話便是說的這類事情。一位病人來到醫院,向醫生訴說他肚子痛。醫生問:「你今天吃什麼了?」「吃了點野果子」。病人照實回答。醫生從架上取下一盒眼葯,要治病人的眼睛。「你干什麼呀?醫生!」病人高聲嚷造:「我肚子疼,你怎麼治我的眼睛呢?」醫生回答說:「我治你的眼睛,是為了讓你下一次能看清你吃的東西。」 這個醫生說對了一半。病人亂吃水果當然不對,但主要原因恐怕在於病人不知道水果的性味功效和宜忌及正確的飲食方法。不加選擇,難免出現抱薪救火、雪上加霜的結果。我們從清代醫家王士雄著的《隨息居飲食譜》里摘錄出部分水果的性味、功效及有關禁忌,供讀者食用時選擇。 梅:酸、溫。蘸鹽生食可溫膽生津。多食則傷齒,生痰助熱。痰濕病證如痰嗽,脹滿及女子月經不行者忌食。 杏:甘、酸、溫。成熟後食用能潤肺生津。多食則生痰熱,動宿疾。產婦、小兒患病時不宜食用。 桃:甘、酸、溫。熟透時食用補心活血,解渴充飢。多食則生熱,可引起癰瘡、蟲證、痢疾等病證。其中水蜜桃生津滌熱,適宜食用。 李:甘、酸、涼。熟透食之清肝滌熱,活血生津。多食則助濕生痰,誘發瘧疾、痢疾。脾胃虛弱者忌食。 蘋果:甘、涼。能生津開胃,潤肺悅心,充飢醒酒。 棗:鮮則甘、涼。利腸胃。曬干則甘、溫。補脾養胃,滋營充液,潤肺安神。色赤者名紅棗,開胃養心,健脾補血。多食則生蟲,生痰、助熱、損齒。 梨:甘、涼。潤肺、清胃、涼心、滌熱、息風、化痰、平嗽,養陰潤燥,散結通腸,消癰疽,止煩渴,治中風不語,痰熱,驚狂,暑溫等症。其汁為「天生甘露飲」,脾胃虛弱常感腹中冷以及久泄者忌食。 柿:鮮品甘、寒。養肺、胃之陰。干品甘、平。健脾補胃,潤肺澀腸,止血,充飢,消疳、療痔。治反胃呃逆,療腸風。多食易生柿石。 桔:甘、平。潤肺、解渴。多食則生痰聚飲。風寒咳嗽及痰飲患者忌食。 核桃:甘、溫。潤肺、益腎、利腸、化虛痰、治勞喘、止虛痛。有健腰腳,暖腎臟,散風寒,通血脈,補產虛,澤肌膚等功效。但助火生痰,若非虛寒,不宜多食。 西瓜:甘、寒。清脾胃,解暑熱,除煩止渴,醒酒涼營,有「天生白虎湯」之美名。能治療喉痹、口瘡、火毒、霍亂,瀉痢等。多食則積寒助濕,大便滑泄,病後,產後均不宜食用。 甘蔗:甘、涼。清熱、和胃、潤腸、醒酒、化痰。可治痹證、暑痢、止熱咳、虛嘔。大補脾陰,利咽喉,強筋骨、息風,養血。漿汁名「天生復脈湯」,皮青甘蔗功效佳。皮紫甘蔗性溫。 慈姑:甘、苦、寒。可破血、通淋、滑胎、利竅。多食可發瘡、動血、生風、損齒。孕婦,癰瘡及失血等症忌食。 菱角:鮮者甘、涼。清熱。多食則損陽助濕,胃寒脾弱之人不宜食。熟者甘、平。多食氣滯,胸腹痞脹者忌食。 龍眼(桂圓):甘、溫。補心氣,安志定神,益脾陰,滋營生液。外感未清,內有鬱火,飲停氣滯,脹滿不飢者不宜食用。 山楂:酸、甘、溫。醒脾氣,消肉食,破瘀血、散結、消脹、解酒、化痰、除疳積、療瀉痢。多食則耗氣損齒,易飢。 柑:甘、寒。清熱、止渴。多食則滑腸停飲,感寒生病。 橄欖(青果):酸、甘、平。開胃生津,化痰滌濁、除煩止渴、涼膽息驚,清利咽喉。 枇杷:甘,平。潤肺,滌熱生津,多食則生痰助濕。 我國古代的葯物化妝品 看過《紅樓夢》的讀者還記得:榮寧二府的公子、小姐乃至丫環都有搽香的習慣,他們自己製作香脂,塗於臉上、手上等地方,有保護皮膚,增加美容等作用。這些香脂多用花粉精製而成,不僅對皮膚無刺激作用,甚至還可以食用——賈寶玉就常趁人不備偷吃胭脂。 其實,早在唐代我國就已有葯物化妝品和中葯美容劑。那時,人們十分注重儀容,貴族階層盛行使用面脂、手膏,口脂等葯物化妝品。 面脂:主要由珍珠、麝香、丁香等中葯和動物脂肪(白鵝脂、白羊脂等)製作而成,其脂潔白如雪,香氣襲人。 手膏:主要由挑仁、杏仁、橘仁等中葯和動物腦(牛腦、羊腦等)製作而成。常塗於手面,以保護皮膚,並可治療一些皮膚病。 口脂:主要用硃砂、紫草、丁香等葯物製成。其中又有紫口脂、硃色口脂、肉色口脂等不同顏色的口脂供選用,主要用於化妝。我們這里向你介紹一種玉容粉。它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粉刺、雀斑及面部色素沉著,還可以減少面部皺紋,使面部皮膚光滑柔軟,細嫩潤澤而富有彈性。 其組成是:白芷、白附子、滑石 各15克,密陀僧、冰片 各6克,荷花瓣(曬干)60克,綠豆250克,共研細末。早晚洗面後搽用。由於密陀僧等葯有毒性,所以這個美容配方不能象寶玉那樣隨便拿來吃。 現在使用的化妝品大都是化學制劑,它們不具備治療作用姑且不論,不少化妝品還刺激皮膚、粘膜,引起過敏,往往弊大於利。若能開發、利用中醫的這部分寶藏,研製更多的花粉胭脂、中葯化妝品,那麼,「東方美容劑」一定能以它悠久的歷史、特殊的功效躋身於當今的世界化妝品市場。 魏文帝與慈禧太後的治脫發秘方 魏文帝與慈禧太後都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尤其是慈禧太後。她玩弄權術,垂簾聽政,為後世所唾棄。 他們都曾為脫發所苦。魏文帝脫發的嚴重程度因史料上沒有詳細記載,無從考證。慈禧脫發則較為嚴重。特別是到了晚年,她每次洗頭都要掉下數十根。這對講究享受、愛美容、重養身的慈禧來說,真像剜去她的心肝一樣難受。這段時間里她動輒拿太監們出氣,就連平日受寵的太監李蓮英也不例外。一次,李蓮英為慈禧太後洗頭,也許是賣弄力氣、搓洗過余的緣故,竟一下子掉下數十根頭發,慈禧氣急敗壞地打翻銅盆,差人把李蓮英著著實實地杖打了一頓。 其實,脫發是一種正常現象。到了老年,每次洗頭難免有少數頭發掉下,值不得大驚小怪。只有當每次掉發太多,或突然性地掉下大量頭發,才真正應該注意,並請醫生診治。當初,魏文帝脫發後,即召來御醫,開出一張處方: 黃芪、當歸、獨活、川芎、乾地黃、白芷、芍葯、莽草、防風、辛荑、藁本、蛇銜、薤白、烏麻油(各一兩) 將上述葯一一切碎,用微火煎汁。使用時先洗凈頭發,然後將葯塗於發上,侯一,二個時辰再洗去。《外台秘要》稱魏文帝用此方洗頭療效卓著,很快在脫發處長出新發。 前面提到的李蓮英挨了慈禧太後的棍棒後,一直想找機會撈回面子。他找來太醫李德裕,軟硬兼施,逼他盡快為太後搜尋、配製養發葯方。李德裕會同宮內太醫,遍查典籍,絞盡腦汁,終於製成「香發散」奉獻給西太後。這方果真有奇效,倘使慈禧頭發發癢,只須喚李蓮英塗抹此葯,立即見效,具有去油膩、止搔癢的功效。慈禧連用數年,青絲不落,過去的落發重新生出,而且還省去洗頭的麻煩。 香發散的配方是: 零陵草 一兩、辛荑 五錢、山奈 三錢、白芷 三兩、玫瑰花 五錢、檁香 六錢、甘草 四錢、細辛 三錢、川錦紋 四錢、粉丹皮 四錢、公丁香 三錢、蘇合香 三錢 將以上葯共研為細末,用蘇合油拌勻,晾乾,再研細面,用時塗於發上,稍候一會篦去。 下面我們再向你介紹一個「近效生發膏」,該方出自唐代醫家王燾編的《外台秘要》一書:蔓荊子、青箱子、蓮子草 各—分、附子—枚、碎頭發灰適量。 製作方法:將以上葯切碎研細,用酒浸漬,密封後裝入瓷罐中,候半月余,將葯取出,用烏雞脂調和,使用時先洗頭發,然後將葯塗於頭發中。《外台秘要》稱其功效「數日生長一尺」。脫發讀者不妨一試,或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願你鬢發烏黑,青春永駐! 你或許會猜測:發明中葯煎熬方法的人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中醫學家。其實不然,他是一位普通的廚師,人們叫他伊尹。伊尹精通烹飪技術,又懂得一些葯物的功效、性能。他常常想:葯物若能象烹調食物一樣進行煎煮,取汁服用,葯效一定很高。經過他反復實踐,終於發明了治療疾病的湯液。 可別小看煎葯方法,其中大有學問。若煎法不當,不但會降低葯效,有時還會產生副作用。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煎出高質量的葯汁。難怪歷代醫家十分重視煎葯技術。著名醫學家李時珍說:「凡服湯葯,雖品物專精,修治如法,而煎葯者鹵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則葯亦無功。」清代醫學家徐靈胎也說:「煎葯之法最宜深講,葯之效與不效,全在乎此」。 那麼,中葯應當怎樣煎熬呢?讓我們從煎熬葯物的工具說起。

5、治療產後惡露不盡葯膳桃仁行血湯的做法是什麼?

[原料]桃仁10克

6、中醫養生有哪些方法?

「少房事多運動重食療選環境」這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醫學家、葯王孫思邈的養生法。孫思邈長期居住民間研究醫學,為人療疾,采種中葯,著書立說,被人們尊稱為「葯王」。同時,孫思邈又是一位著名的養生學家,他提倡養生、食治和怡老,內容豐富,涉及到預防醫學、心身醫學、老年醫學諸方面。由於他身體力行,活到了101歲,從而成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能將養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長壽老人。具體地說:他的養生理論歸納有如下四點。

1.提倡抑情節欲

孫思邈認為情慾過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倡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並強調性醫學保健的重要性,認為房事太過,不僅可以影響本人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會影響優生優育、波及下一代的身心發育。為此,他引用彭祖的觀點:「上士別床,中士異被,服葯百裹,不如獨卧。」以說明節制房事的重要性。

2.主張「常欲小勞」

孫思邈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他認為運動比營養、休息更為重要,從而把按摩、搖動肢節等全身運動作為養生的重要內容。

3.強調食養重視葯餌孫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須於食,救疾之道惟在於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葯性者,不能以除病。」可見其對食養與葯餌的重視。在飲食調養方面,他主張飲食清淡,少吃葷、腥,忌吃生、雜。他還力倡「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認為少食多餐有益身心健康。同時,他把服食具有滋補和防治老年病功效的中葯作為養生的措施之一。

4.環境居處很重要

在住地方面,孫思邈強調要「背山臨水,氣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及「山林深處,固是佳境」。現在世界各地幾乎都把山清水秀、鳥e68a847a6431333431336661語花香、空氣清新、環境幽靜處作為療養勝地,可見葯王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在住室方面他又指出:「但令雅素潔凈,無風雨暑濕地為佳。」

總之,葯王孫思邈的養生思想和方法是非常豐富的,他說到了,也做到了,名副其實。

7、桃仁湯功效與作用

可用於經期調理:緩解痛經,或是經期腰痛『調理經期過長(短)或是月經過少(多),並且因為其中含有大量膠質,能夠促進血小板的生成,起到止血的功效

8、葯膳的發展簡史

葯膳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不斷探索、積累而逐漸形成的獨具特色的一門臨床實用學科,是中華民族祖先遺留下來寶貴的文化遺產。
幾千年來,中國傳統醫學就十分重視飲食調養與健康長壽的辨證關系,它包括食療,即用飲食調理達到養生防病治病作用,以及葯膳,即用食物與葯物配伍製成膳食達到養生防治疾病的作用,本文所提到的葯膳即包括食療內容。中醫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葯膳食療保健經驗,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因而葯膳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行中醫葯膳食療保健,不僅為中國人民的健康長壽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於促進世界衛生保健醫學的發展,也具有深遠意義。
現代葯膳的發展是在總結古人經驗的礎基上,得以進一步完善,其運用更加附合中醫理論的發展,並注意吸取現代科學理論的研究和應用,具備其理論化、科學化的發展方向。其發展特點更具有多樣化。
其一,總結應用前人的經驗而不泥於古,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從中醫的陰陽五行、臟腑理論、中葯葯性及配伍等理論為指導來配製用膳,長期以來,已形成了一套較為系統的理論體系。如遵循中葯葯性的歸經理論,強調「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提倡辨證用葯,因人施膳,因時施膳。
其二,注重中葯與飲食相結合,葯膳除了具有鮮明的中醫特色外,還具有食品的一般特點,強調色、香、味、形,注重營養價值,因此一份好的葯膳,應是既對人體的養生防病具有積極作用,對人體具有良好的營養作用,又要激起人們的食慾,給人以餘味無窮的昧力。
其三,現代葯膳的技術操作與特殊應用上,也「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由於葯膳是一種特殊的食品,故在烹制方法上也有其特點,除了一般的食品烹制方法外,還要根據中葯炮製理論來進行原料的處理。如成都同會堂的荷葉鳳脯,蟲草汽鍋雞,廣春堂的銀杏雞丁,吉林的參茸熊掌、爆人參山雞片等,都各具其特色而馳名。
綜觀建國以來有關葯膳、食療專著的出版面世,種類已達50餘種以上,如較具影響的當局屬人民衛生出版社於八十齣版的《中華臨床葯膳食療學》,還有如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的中華葯膳食譜系列叢書,中華葯膳防治疾病系列叢書等,為宏揚中國葯膳飲食文化,都做出了大量工作,為推動養生葯膳醫療保健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尤其近十餘年來,在人類回歸自然的呼聲下,葯膳這種寓治養於食的天然食品,倍受青睞,葯膳餐館如雨後春筍,紛紛面世,各種搞高性和普及性葯膳書籍不斷付梓,專門的葯膳機構成立,葯膳已開始由中國走向世界,葯膳正在向工業化、現代化發展。
根據史實與現存資料,葯膳的源流可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1.《孟子》上說:「食、色,性也」,是說人類的本能。
「民以食為天」這是一句古話,則指人類為了生存、繁衍後代,就必須「填飽肚子」的重要性,以維持身體新陳代謝的需要。
2.原始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覓食。當時的食物,完全依賴於大自然的賜予。吃的食物種類很多,不可避免的誤食不合適的食物,而引起不良反應。
《韓非子·五蠹》說過:「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淮南子·修務訓》也說:「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蠃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說明了遠古時期的先民,確實曾受到有害飲食所致疾病的折磨和困擾。
3.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人們逐漸認識到哪些食物有益可以進食;哪些有害而不宜食用。《淮南子·修務訓》說是:「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動地說明了先民在尋找食物過程中,避開有毒的,攝取無毒食物的情況。同時,人們發現有許多種類的食物可以解除疾病所帶來的痛苦,有些食物吃後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於是,許多即可果腹,又可療疾的食物被人們所重視,這就是中醫學中「葯食同源」的理論依據。質言之,人類在發現食物的同時,也就包含了食療葯膳的出現。所謂「葯食同源」,應理解為源於同一發現過程,並不是食即是葯,葯即是食。
4.原始人利用自然野火到人工製造火(燧人鑽木取火),由於「火上燔肉,石上燔谷」,使人獲得更豐富的營養,使食品更符合衛生要求,提高了人體素質和增強了抗病能力,對於人類保健具有積極的保健意義,火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意義更為重大。以上人們對食物的選擇和加工以及保證身體健康的一些措施,都是生活中不自覺的行動,根本沒有食療葯膳的概念,所以稱為蒙昧時期。盡管處於蒙昧狀態,卻是艱難而漫長的一步,是人類發展史上重要的一步。 據文獻記載,中國葯膳食療保健起源可以追溯到夏禹時代。此時已有多種烹調方法,如商代伊尹制湯液,他的烹調技術高明,擔任湯王的廚師。
從甲骨文記載看,有禾、麥、黍、稷、稻等多種糧食作物,已能大量釀酒。在商湯之前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中,已發現有陶制的酒器。酒是飲料並具有明顯的醫療作用,後人認為它有「邪氣時至,服之萬全」的作用。由於它是有機溶劑,能溶解出更多的有效成分,所做成葯酒,後來又發展成麻醉劑。在食療烹調中也經常用酒。
相傳儀狄曾作酒獻給夏禹品嘗以健體。《詩經·風·七月》所謂「為此春酒,以介壽眉」,是說酒有延緩衰老、益壽強身的作用。至商代,伊尹制湯液,著《湯液經》,以烹調之法療疾。
《呂氏春秋·本味篇》載有:「陽朴之姜,招搖之桂」,姜和桂都是辛溫之品,有抵禦風寒的作用,又是烹調中常用的調味品。以此烹調成湯液,既是食品,又可是湯葯,說明商代已有樸素的飲食療法,這已經具有食療葯膳的雛型了。
周代,人們對飲食已經相當講究。尤其在統治階級中已經建立與飲食有關的制度與官職。《周禮·天官》所載的四種醫中,食醫居於疾醫、瘡醫、獸醫之首。食醫的職責是「掌和王之六食、六欲、六膳、百饈、百醬、八珍之齊。」可見當時已經明確了飲食與健康的密切關系。
春秋末期的教育家孔子,對飲食衛生提出具體要求,如《論語·鄉黨》中寫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等提法,都是從保健的目的出發的。通過講究飲食,以防止疾病的發生,保健食療的目的是明確而自覺的心理和行為。說明食療葯膳的是早期發展,已經進入到萌芽階段。
《周禮》中記載了「食醫」。食醫主要掌理調配周天子的「六食」、「六飲」、「六膳」、「百饈」、「百醬」的滋味、溫涼和分量。食醫所從事的工作與現代營養醫生的工作類似,同時書中還涉及了其他一些有關食療的內容。《周禮·天官》中還記載了疾醫主張用「五味、五穀、五葯養其病」。瘍醫則主張「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咸養脈,以苦養氣,以甘養肉,以滑養竅」等。這些主張已經是很成熟的食療原則。這些記載表明,中國早在西周時代就有了豐富的葯膳知識,並出現了從事葯膳製作和應用的專職人員。
成書於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載有:「凡欲診病,必問飲食居處」、「治病必求其本」、「葯以祛之、食以隨之」。並說:「人以五穀為本」,「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於腸胃」,「毒葯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蔬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與《黃帝內經》成書時間相近的《山海經》中也提到了一些食物的葯用價值:「櫪木之實,食之不老」。上述醫籍的記載,說明在先秦時期中國的食療理論已具雛形。《黃帝內經》中共有13首方劑,其中有8首屬於葯食並用的方劑。其製作方法是將前三種食物研末為丸,以鮑魚湯送服。主要用於治療血枯病。說明這時葯膳的製作與應用也較成熟。 經過長期實踐所積累的經驗,使食療葯膳的知識逐漸向理論階段過渡。到了戰國時期,終於有了有關食療的理論,標志著食療的飛躍發展,具體的體現在《黃帝內經》的有關章節,書中提出系統的食療學理論,對中國的食養、食療和葯膳的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飲食營養的重要作用:若飲食合宜,則可健康,「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實則筋骨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靈樞·五味》首先提出飲食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意義:「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靈樞·營衛生會》說:「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說明飲食營養對人體健康重要意義。在病理情況下,即或藉助葯物治療時,也要注重飲食以調治疾病,這是這一時期提出的食療原則。 使用葯物治療疾病,要適可而止,使用葯物不可過分,以免身體受損。當用飲食方法調理使之痊癒。正如《素問·臟氣法時論》所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就是要求將多種動、植物食物互相配合,綜合運用,取長補短,從而充分發揮飲食營養對人體的積極作用,最終達到治癒的目的。 食物的性味:《內經》指出食物也有四性、五味。四性即寒、熱、溫、涼;五味是酸、苦、甘、辛、咸。根據不同性質的疾病,選用不同性質的食物,有針對性的進行調養治療。在五味中,「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食物也分為陰陽兩大類,按治病的要求,選擇不同味道的食物。把食物做為葯物對待,中葯的性味理論對於食療葯膳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五味對五臟各有所偏:在五行學說的積極引導下,先民發現食物與葯物一樣,對人體內臟各有所偏。《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這說明不同性味的食物對不同內臟的親和力,在調治內臟疾病應有所區別,《內經》根據五行生剋的理論,分析內臟疾患時,利用不同性味飲食調治的復雜性。在這一階段,根據上述的食療理論,人們把食物的宜忌進行分類。如《素問·臟氣法時論》所說:「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心色赤,宜食酸,小棗、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薤皆苦。脾色黃,宜食咸,大豆、豕肉、粟、藿皆咸。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這是五臟患病時所宜進食的谷肉果蔬。同時《內經》又明確指出多種病證的食物禁忌。如《靈樞·五味》指出:「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心」《素問·五臟生成篇》並指出過食五味之害為:「多食咸,則脈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月芻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盡管這些說法含有機械套用五行生剋學說之嫌,但原則上指出任何食物都有氣味的偏勝,如過食偏嗜都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哲理,這的確是一條應該遵循的食療原則。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古醫學帛書,相傳是戰國前的醫學著作,書中談到了飲料保健的方法,特別強調了酒和韭的延年益壽和滋補強身的作用,其中雲:「酒者,五穀之精氣也,其入中散流,其入理也,徹而周」,韭「春三月食之,痾疾不昌」《十問》。 成書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葯物學專著,共收載葯物365種,其中載葯用食物50種左右,如酸棗、橘柚、葡萄、大棗、海蛤、乾薑、赤小豆、粟米、龍眼、蟹、杏仁、桃仁等,包括米穀、菜蔬、蟲魚、禽、肉等「食葯物」,並記載了這些葯物有「輕身延年」的功效。說明當時對於一些食物的葯用價值已經給予重視和肯定。至於葯膳之提出大抵在東漢時期已有記載,如《後漢書·列女傳》中有「母親調葯膳……思情篤密」家庭葯膳的記載,可謂葯膳一詞之肇端,下之以往,多有沿用。
東漢著名大醫學家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不乏有食療葯膳的有關內容,《金匱要略》著有「食禁」專篇,列舉了治少陰咽痛的豬膚湯和治產後腹痛的當歸生薑羊肉湯,以及桂枝湯、百合雞子黃湯等,這些食療方至今還被臨床所常用。張仲景所說:「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他對食物療法在治療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經說得相當明確了。
這一時期有關食療葯膳專著面世,據《漢書·藝文志》、梁代《七錄》記載,如《神農黃帝食禁》、《黃帝雜飲食忌》、《食方》、《食經》、《太官食經》、《太官食法》,可見這一時期的食療與葯膳已得到相當重視,可惜這些專著都已佚失。
秦漢時期葯膳有了進一步發展。東漢末年成書的《神農本草經》集前人的研究載葯365種,其中大棗、人參、枸杞、五味子、地黃、薏苡仁、茯苓、沙參、生薑、當歸、杏仁、烏梅、核桃、蓮子、龍眼、百合、附子等,都是具有葯性的食物,常作為配製葯膳的原料。
漢代名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方論》進一步發展了中醫理論,在治療上除了用葯還採用了大量的飲食調養方法來配合,如白虎湯、桃花湯、竹葉石膏湯、瓜蒂散、十棗湯、甘麥大棗湯等。在食療方面張仲景不僅發展了《黃帝內經》的理論,突出了飲食的調養及預防作用,開創了葯物與食物相結合治療重病、急症的先例,而且記載了食療的禁忌及應注意的飲食衛生。漢代以前雖有較豐富的葯膳知識,但仍不系統,為中國葯膳食療學的理論奠基時期。
漢代以前的食療,是理論奠基期,對於食療葯膳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與指導作用。 晉唐時期為葯膳食療學的形成階段。這時的葯膳理論有了長足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專門著述。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北魏崔潔的《食經》、梁代劉休的《食方》等著述對中國葯膳理論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魏晉以來,食療在一些醫葯著作中有充分反映。東晉著名醫家葛洪著有《肘後備急方》,載有很多食療方劑,如生梨汁治嗽;蜜水送炙鱉甲散催乳;小豆與白雞燉汁、青雄鴨煮汁治療水腫病;小豆汁治療腹水;用豆豉與酒治療腳氣病等等。他還進一步指出「欲預防不必待時,便也酒煮豉服之」把食療應用到預防疾病方面。南北朝時期,陶弘景著有《本草經集注》,是中國葯物學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記載大量的葯用食物,諸如蟹、魚、豬、麥、棗、豆、海藻、昆布、苦瓜、蔥、姜等日常食物及較罕用的食物達百多種。並較深入地提出食物的禁忌和食品衛生。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其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中設有「食治」專篇,至此食療已開始成為專門學科,其中共收載葯用食物164種,分為果實、菜蔬、穀米、鳥獸四大門類。孫思邈還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情爽志以資氣血」、「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用葯耳」;並認為「若能用食平痾,適性遣疫者,可謂良工,長年餌老之奇法,極養生之術也」。孫思邈的弟子孟詵集前人之大成編成了《食療本草》。這是中國第一部集食物、中葯為一體的食療學專著,共收集食物241種,詳細記載了食物的性味、保健功效,過食、偏食後的副作用,以及其獨特的加工、烹調方法。這時還有醫博士昝殷編著的《食療心鑒》、南唐陳士良的《食性本草》,都是在晉唐時期出現的專門論述食療功效的專著,將食療、葯膳作為專門的學科進行詳細的論述。
《備急千金要方》標志著食療學已經是一門獨立學問,成為獨立的學科。書中除集中敘述五臟喜惡宜忌,食物氣味、歸經以外,還著重論述食療在醫葯中的地位,指出其重要性。他提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提出能否正確應用食療葯膳治病作為衡量醫者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准之一。並強調:「夫為醫者,當須先調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他把食療葯膳作為治病療疾的首選對策,可見他對食療的重視,把食療學提到相當高的地位。他還列述了可供葯用食物共164種,其中果實類29種、菜蔬類50種,穀米類27種,鳥獸類40種。詳述每種食物的性味、毒性、治療作用、歸經、宜忌、服法等。
唐代出現了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以食療命名的葯物學專著《食療本草》,作者陣詵。該書早佚,但其內容被後代有關著作所引用。書中葯用食物227種(包括動物、植物和礦物),對於葯的性味、產地、鑒別、調制都做了敘述。每種葯之下,列有該食物組成的方劑及其治療適應病證。書中還注意到食療葯膳葯具有地區性的差別。上述說明當時已經廣泛應用食療和葯膳治病以及調理身體健康。如孫思邈的羊肉黃耆湯、是治療虛弱的食療要方。這些葯膳已成為中國民間常用食療方劑,在實際生活中普遍應用。唐代中另一重要著作《外台秘要》中也有許多食療葯膳方劑。書中關於食物禁忌敘述尤其詳細,對大多數病症下的治療都列出明確的禁忌,包括忌食生冷、油膩、葷腥、酒等。這些都是通過長期實踐所取得的寶貴經驗。除上述外,隋唐時還有一些食療專著,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食療葯膳專著,終於使食療葯膳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並為食療葯膳的全面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宋元時期為食療葯膳學全面發展時期。宋代官方修訂的《太平聖惠方》專設「食治門」,記載葯膳方劑160首,可以治療28種病症,且葯膳以粥、羹、餅、茶等劑形出現。元朝的統治者也重視醫葯理論,提倡蒙、漢醫的進一步結合和吸收外域醫學的成果,由飲膳太醫忽思慧所編著的《飲膳正要》為中國最早的營養學專著,收載食物203種,除了談到對疾病的治療,首次從營養學的觀點出發,強調了正常人應加強飲食、營養的攝取,用以預防疾病,並詳細記載了飲食衛生、服用葯食的禁忌及食物中毒的表現,頗有見解。
北宋王朝幾位統治者,對醫學的發展頗為重視,採取了一些積極的措施,如成立整理醫著的「校正醫書局」以及葯學機構「太平惠民和劑局」等。北宋官修的幾部大型方書中,食療學作為一門獨立專科,得到了足夠的注意。如《太平聖惠方》及《聖濟總錄》兩部書中,都專設「食治門」,即食療學的專篇,載方160首,大約用來治療28種病種,包括中風、骨蒸癆,三消、霍亂、耳聾、五淋、脾胃虛弱、痢疾等。在葯膳方劑,以粥品最多(如豉粥、杏仁粥、黑豆粥、鯉魚粥、薏苡仁粥等),成為食治門中的主流。此外還有羹、餅、茶等劑型。《聖濟總錄》中有酒、餅、面、飲、散等不同形式,且製作方法也較詳。
元代的飲膳太醫忽思慧著的《飲膳正要》,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營養學專著,它超越了葯膳食療的舊概念,從營養的觀點出發,強調正常人加強飲食衛生,營養調攝以預防疾病。他在書中強調:「夫安樂之道,在乎保養……故善養性者,先飢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在令書三卷內容中,首列「聚珍異饌」,作為正常人調攝,強身健體的滋補食品。他在中醫葯發展史上首先從養生預防的觀點出發,提出食物營養的要求。介紹了多種日常飲食的製作,包括湯類16種、粉類6種、面類8種、羹類4種、粥類4種。至於食療葯譜,治療各門類疾病的方劑也很多,如桃仁粥,桃仁三兩去皮尖和入煮粥,治療咳嗽胸滿喘急;黑牛髓煎,用黑牛髓半斤,生地黃汁半斤,白沙蜜半斤共熬為膏,治療腎弱、骨敗,瘦弱等,都是典型的葯膳。其它如香圓煎,枸杞茶,荔枝膏等都是簡便易行的食療方劑。末卷還把203種食品按米穀、獸、禽、魚、果、菜和料物7類,介紹其性味及療效。《飲膳正要》是中醫食療葯膳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不僅標志著中國食療葯膳的成熟和高度發展水平,同時它還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主要反映北方地區的飲食習慣,比較符合北方居民的需要;二是民族特色十分突出,為了當時統治階級蒙古貴族的需要,書中收入很多民族食物,如果品中的八檐仁、必思答;料物有馬思簽吉、哈昔泥、回回青等。它基本上反映了當時中國食療葯膳總的水平。此外,還有吳瑞的《日用本草》,婁居中的《食治通說》,鄭樵的《食鑒》等,都從不同側面論述了食療與葯膳,並提高到相當的高度來對待。
明清時期是中醫食療葯膳學進入更加完善的階段,幾乎所有關於本草的著作都注意到了本草與食療學的關系,對於葯膳的烹調和製作也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且大多符合營養學的要求。明代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給中醫食療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僅谷、菜、果3部就收有300多種,其中專門列有飲食禁忌、服葯與飲食的禁忌等。朱棣的《救荒本草》記載了可供荒年救飢食用的植物414種,並將其詳細描圖,講述其產地、名稱、性味及烹調方法。此外還有徐春甫的《古今醫統》、盧和的《食物本草》、寧原的《食鑒本草》;其中較為著名的是賈銘的《飲食須知》、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等,它們至今在臨床及生活中仍有較大的實用價值。這一時期的食療學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提倡素食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如黃雲鵠所著的《粥譜》、曹庭棟的《老老恆言》均重視素食,這對於食療、養生學的發展均有幫助。中國葯膳起遠古至現今,源遠流長;自宮廷到民間,廣為傳播。據有的學者統計,自漢初到明末,有關葯膳的著作已有300多部。而今有關食療葯膳的著作更是色彩紛呈,應用空前廣泛,以至出現了一些專門的葯膳餐館。在人們的生活中,葯膳也得到了空前的普及,並在國外也享有盛譽,備受青睞。葯膳是中國傳統飲食和傳統醫學的重要內容,今天,它已成為一門獨具特色的科學、藝術和文化走進千家萬戶,傳遍世界各地。
對食療葯膳的製作,也有新的發展,如徐春甫《古今醫統》90卷中,載有各類飲食如茶、酒、醋、醬油、醬、菜蔬、肉、鮮果、酪酥、蜜餞等等的製作法,多符合營養學的要求。明清時期對特多疾病及年老者的食療葯膳尤為重視。其中較有名的高濂的《遵生八箋》,記載了適合老年人的飲食極為詳盡,如粥類38種,湯類共32種。清代曹慈山的《老老恆言》尤其注意老年的應用葯膳防病養生,對老年人食粥論述最詳,提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並將葯粥分為三品,上品「氣味輕清,香美適口」,中品「少遜」,下品「重濁」,主張:「老年有竟日食粥,不汁頓,飢即食,亦能體強健,亨大壽」。書中提出上品粥36種,如蓮米粥、芡實粥、杏仁粥、胡桃粥、枸杞葉粥等;中品粥27種,如茯苓粥、赤小豆粥、大棗粥、龍眼粥;下品粥37種,如地黃粥、羊肝粥等等,都是後代常用老年滋補,健脾益腎及一般虛弱的常用葯粥品。
明代時期食療葯膳著作達30種以上,其中有的是重點論述本草的,如沈李龍《食物本草會纂》、盧和《食物本草》、寧原《食鑒本草》、李時珍《食物本草》等;還有從飲食調理、葯膳製作的觀點出發撰成的食譜營養學專著,其中較為著名的如賈銘《飲食須知》,宋公玉《飲食書》、袁牧《隨園食單》、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等,有的至今在臨證中仍有較大的實用價值,是中醫寶貴遺產中的珍品。
此階段的食療學還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提倡素食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發展,受到重視。《內徑》中載有:「膏粱之變,足生大疔」,人們早已注意到偏嗜偏食,尤其是高脂的危害,過食油膩已經引起醫家們的注意和關注,因而明清時期強調素食的著作相應增多。如盧和的《食物本草》指出:「五穀乃天生養人之物」,「諸菜皆地產陰物,所以養陰,固宜食之……蔬有疏通之義焉,食之,則腸胃宜暢無壅滯之患。」這些思想不僅使食療學、營養學思想得到深化,也大大推進了養生學的發展。

9、核桃和什麼煲湯好?

核桃墨魚湯。

與中醫養生及葯膳食療有關桃仁的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