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道家泥丸宮養生法

道家泥丸宮養生法

發布時間:2021-02-20 19:32:03

1、泥丸宮 怎麼樣修煉??

修煉,是指通過修行,修得一定的果位後,繼續修行,才可以叫修煉!無論修行還是修煉,都不是練(修)哪一個穴位。而是要明心見性。

2、打坐意守泥丸宮好像比守丹田簡單

簡單的說打坐先練靜,怎麼無為法,降心為不為」,建議改用站樁,開始養氣。版\r\n就靜心,不守什麼權,成效比較顯著。\r\n氣機動了,再怎麼練,氣機就不動,就不會靜啦、不守竅,可以上百度站樁貼吧。,自我感覺良好而已,意思是說,就是\\「無為」?不守丹田。如果您真的想打坐修行、精神,歡迎來百度打坐貼吧一起討論。意思是說心能靜到某個程度,那要把\\「氣感」的慾望丟掉,如果有個求的慾望,才能修煉。,六識都在耗能。靜極則動,熱熱的運來運去如果您是想打坐鍛煉身體。\r\n降心的方法,道家呂祖說的修道百字銘、情緒都把元氣耗掉了:\\「養氣妄言守。腦袋。\r\n有具體問題,也是把熱能從點A運到點B,養氣第一就是不要守,氣機會自然啟動?就是不要導氣,不會增加,心不靜

3、泥丸宮什麼意思?

泥丸宮copy:泥丸宮即丹田宮。居九宮之中央。近於泥丸宮之四宮,稱為四方,遠於泥丸宮之邊緣區域之四宮,稱為四隅。前文曾稱「並中央」之「中央」即指泥丸宮。道家對泥丸宮之稱頗多,有天腦、黃庭、昆侖、天谷等幾十種之稱。所以《紫清指玄集》寫道:「頭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亦曰黃庭、又曰昆侖、又名天谷,其名頗多。」
泥丸宮有上元真君居之。上元真君古代醫籍中多稱為泥丸君,亦有稱之太乙帝君、太乙元真者。今多稱元神和腦神。如張景岳《類經》注道:「人之腦為髓海,是謂上丹田,太乙帝君所居。」所謂「太乙」,即一身之祖宮,位居至尊無尚,是諸陽之會,萬神總會之都。所以《修真十書》雲:「天腦者,一身之宗,百神之會,道合太玄,故曰泥丸。」《道樞·平都篇》亦雲:「天腦者,一身之靈也,百神之命窟,津液之山源,魂精之玉室也。夫能腦中園虛以灌真,萬空真立,千孔生煙,德備天地,洞同大方,故曰泥丸。泥丸者,形之上神也。」九宮雖各有神君居之,又各自司命,然均聽命於泥丸君。泥丸君統帥諸神,為腦中之腦,腦中之中心,核心之核心。

4、泥丸宮在身體的哪個部位

泥丸宮:泥丸宮即丹田宮。居九宮之中央。近於泥丸宮之四宮,稱為四方,遠於泥丸宮之邊緣區域之四宮,稱為四隅。前文曾稱「並中央」之「中央」即指泥丸宮。道家對泥丸宮之稱頗多,有天腦、黃庭、昆侖、天谷等幾十種之稱。所以《紫清指玄集》寫道:「頭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亦曰黃庭、又曰昆侖、又名天谷,其名頗多。」

泥丸宮有上元真君居之。上元真君古代醫籍中多稱為泥丸君,亦有稱之太乙帝君、太乙元真者。今多稱元神和腦神。如張景岳《類經》注道:「人之腦為髓海,是謂上丹田,太乙帝君所居。」所謂「太乙」,即一身之祖宮,位居至尊無尚,是諸陽之會,萬神總會之都。所以《修真十書》雲:「天腦者,一身之宗,百神之會,道合太玄,故曰泥丸。」《道樞·平都篇》亦雲:「天腦者,一身之靈也,百神之命窟,津液之山源,魂精之玉室也。夫能腦中園虛以灌真,萬空真立,千孔生煙,德備天地,洞同大方,故曰泥丸。泥丸者,形之上神也。」九宮雖各有神君居之,又各自司命,然均聽命於泥丸君。泥丸君統帥諸神,為腦中之腦,腦中之中心,核心之核心。

各宮神君各司其職,司命下屬。如《道藏·太上老君內觀經》謂曰:「太乙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生之也。元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構三魄也。桃核住臍,深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周身不空也。文氣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形固安也。運動住止,關其心也。所以謂生由然也。」各宮神君,上下左右互用而相應,均在泥丸神君統一協調下發揮整體神明之德。《道藏·指玄篇·修仙辨惑論》把泥丸君在人之機體生命活動中之至關重要作用,故《雲笈七簽·元氣論》把它與人體健康聯系在一起:「腦實則神全,神全則氣全,氣全則形全,形全則百關調於內,八邪消於外。」由於泥丸與生死聯系在一起:「中間一宮,謂之泥丸。……乃元神所住之宮,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曰穀神。神存則健,神去則死,日則接於物,夜則接於夢,神不能安其居也。」正因為泥丸有神所居,真氣存於內,為人生命中樞,所以《素問·刺禁論篇》強調指出:「刺腦,中腦戶,入腦立死。」腦死亡才是生命真正終結。

泥丸君與各神君之所以能發揮神明作用。還有下列兩個原因:一為泥丸與全身百節相通:周楣聲《黃庭經醫疏·至道章·第七疏注》「至道不煩存決真,泥丸百節皆有神」時雲:「在這一大泥丸之中,其中不同節度,皆能與全身各部的神氣息息相通。」各臟腑之神氣能通過「息息相通」之路,上潮泥丸,同時,泥丸之神明又能通過「息息相通」之路,下行臟腑和各節度,從而形成上通下達之傳達通路,而效神明之德。二為泥丸與腎氣相通。《道樞·黃庭篇》雲:「腎者,其左少陰,其右太陽,上通諸氣,常隨呼吸而出焉,內灌於生門,上入於泥丸,上下流通,如日月之運行。心之動靜、呼吸、心宮常存諸也。氣者出入於下丹田,流注於身。」從而形成腎→腦→腎→全身神氣之路,以致腎氣隨呼吸出入,上潮於腦,使腦效其神明之德。

5、何為道家的丹田 道家練內丹養生法

丹田是道教修煉內丹中的精氣神所用的術語,道家認為,精氣神為人之三寶.丹田為貯藏精氣神的所在。是性命之根本。
道教經典《仙經》中指出:「上丹田,藏神之府也。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下丹田。藏精之府也。」
上丹田 為印堂所在.亦稱泥丸宮、升陽府、昆侖頂、靈台。道家認為,上丹田為人道之門,天地靈根,是祖竅、祖氣,至珍至貴。平時,人們只要經常意守上丹田,存思九真神,就可延年不老二
中丹田 又叫絳宮,《仙經》中說:「六腑五臟神體精.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意思是說,六腑五臟息息相關,共同維持人體氣血正常運轉,各有所轄,有不同的運作方式,都受心臟的主宰。心功能健旺則五臟六腑才能正常運行。道家認為,經常保持意守中丹田。存思不舍,人自會長生。』
下丹田 又叫氣海、精門、命門等,在肚臍下三寸處。下丹田是人命的根基、陰陽的門戶、五氣的本元。內有真神赤子居住,故稱下丹田為命門。』道家認為,意守下丹田,存思陰陽之神,則陰陽之氣不衰,生命不枯 。
道家練內丹養生法
道家所說的煉內丹.是指意守下丹田,在肚臍下三寸處。因為下丹田和人體生命活動的關系最為密切。道家稱之為性命之祖、生氣之源、陰陽之會、呼吸之門。
常煉內丹能激發人體內的能量物質,調節、充實氣血循環,提高整體代謝機能,可起到充實下元、防止早衰、延年益壽的作用,每天早上,按照以下動作練習一遍即可。
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放鬆,深呼吸6次。然後,膝稍彎曲,松肩垂肘,十指分開,手心向內置於小腹前,兩手呈抱球狀,意守下丹田。以下丹田為圓中心,身體左右進行晃動。身體晃動時,舌抵下齶,全身不能僵硬。接著,兩手虎口相對,放在下丹田兩旁,以下丹田為圓心,意念想像隨著身體的晃動.體內的氣逐漸集中到下丹田處,並且越來越濃,最後結成雞蛋大小的內丹。
短次練習半小時左右.最後收攝意念,深呼吸9次收功。

6、什麼是道家的丹田 道家練內丹養生法

丹田是道教修煉內丹中的精氣神所用的術語,道家認為,精氣神為人之三寶.丹田為貯藏精氣神的所在。是性命之根本。
道教經典《仙經》中指出:「上丹田,藏神之府也。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下丹田。藏精之府也。」
上丹田 為印堂所在.亦稱泥丸宮、升陽府、昆侖頂、靈台。道家認為,上丹田為人道之門,天地靈根,是祖竅、祖氣,至珍至貴。平時,人們只要經常意守上丹田,存思九真神,就可延年不老二
中丹田 又叫絳宮,《仙經》中說:「六腑五臟神體精.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意思是說,六腑五臟息息相關,共同維持人體氣血正常運轉,各有所轄,有不同的運作方式,都受心臟的主宰。心功能健旺則五臟六腑才能正常運行。道家認為,經常保持意守中丹田。存思不舍,人自會長生。』
下丹田 又叫氣海、精門、命門等,在肚臍下三寸處。下丹田是人命的根基、陰陽的門戶、五氣的本元。內有真神赤子居住,故稱下丹田為命門。』道家認為,意守下丹田,存思陰陽之神,則陰陽之氣不衰,生命不枯 。
道家練內丹養生法
道家所說的煉內丹.是指意守下丹田,在肚臍下三寸處。因為下丹田和人體生命活動的關系最為密切。道家稱之為性命之祖、生氣之源、陰陽之會、呼吸之門。
常煉內丹能激發人體內的能量物質,調節、充實氣血循環,提高整體代謝機能,可起到充實下元、防止早衰、延年益壽的作用,每天早上,按照以下動作練習一遍即可。
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放鬆,深呼吸6次。然後,膝稍彎曲,松肩垂肘,十指分開,手心向內置於小腹前,兩手呈抱球狀,意守下丹田。以下丹田為圓中心,身體左右進行晃動。身體晃動時,舌抵下齶,全身不能僵硬。接著,兩手虎口相對,放在下丹田兩旁,以下丹田為圓心,意念想像隨著身體的晃動.體內的氣逐漸集中到下丹田處,並且越來越濃,最後結成雞蛋大小的內丹。
短次練習半小時左右.最後收攝意念,深呼吸9次收功。

7、道家是怎樣修煉,如何去採納天地之靈氣?

道家,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為特殊的一類人。亦是全世界有史以來最為特殊的一類人。之所以特殊,是因為他們有著最為令世人至今仍覺不可思議的人生追求。

道家的追求是什麼呢?告訴諸位,就是長生不死。

人是一定會死亡的。想追求長生不死,實在是向左右著全人類的自然規律進行挑戰。所以說中國的道家是這個地球上自從有了人類以來最為奇異與狂放的一類人。

畢生都在追求得道成仙的道家人物有一句話,叫做「與日月共存亡」。意思是說要把自己的壽命修煉得像日月那樣長久永恆。什麼時候日月不存在了,自己才會消亡。

看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氣魄。

道家可不是僅限於隨便說說過過嘴癮的。他們在幾千年的漫長歲月里,以自身的血肉之軀經過不斷的修煉實踐,總結出了一些非常非常寶貴的養生術。這些古代流傳下來的養生寶庫,在今天仍有著極為重大的價值與意義。可惜,今人過份貪戀追逐物慾,更過分追捧異邦異族文化,以至於對我國傳統文化中如此玄妙奇特的寶藏竟視而不見。

我國古代道家的煉養術,其內容龐雜繁復、精微博大。礙於篇幅,在此暫且介紹一點點在今天有著很強實用價值的道家方術以饗讀者諸君。

存神煉氣:

存神又可稱為存思、存想、冥想等等。我國魏晉時期流傳於世的道書《黃庭經》,講的就是存神、冥想。道家的神仙方術,發展到魏晉時期,其修煉的方術開始由煉形、煉氣向煉神過渡。古人雲:「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

其實,現在流行於世的所謂瑜珈功,其主要修煉的內容就是存神、存思(或叫冥想)。若要溯其源頭,此種修煉術實在是起源於中國古代的道家神仙方術。

在中國,自佛教傳入後,隨後就誕生了一句流行至今的口頭禪:「遠來的和尚好念經。」只要是披著國外的名號,任是什麼東西都可以流行開來。而對於我們本國數千年傳承下來的本土文化,卻一概棄如敝履或乾脆視而不見。其實,只要放眼看看這些年流行於世且名目繁多的各類養生術就可明白,若要認真溯其源流,有哪一種養生保健方法能逃出中醫理論與道家修煉方術的影響?(中醫同樣源於道家。)

存神(存思或冥想)的要點,即是將本身的神靈聚集於一處,比如道家將其會聚於上丹田、中丹田或下丹田。

所謂上丹田,即是兩眉間印堂中心處向內約三寸許的部位。這個地方,又稱為泥丸宮。也稱為松果體。靜坐時長時間意守此處、存神此處,即可收到神奇之功效。至於中丹田及下丹田,礙於篇幅在此暫不多述。

但是要注意,凡事不可太過執著。筆者見到有不少人在打坐時因長時間過於專注地意守上丹田,結果因出現幻視及幻聽而令自己陷入精神迷失。其實,即便出現幻視與幻聽,也是煉神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只要不過分執迷其幻象,亦可升至一更高境界。練功之人常說的「見魔誅魔,見佛誅佛」就是這個道理。

關於靜坐煉神的一系列反應及應對措施,日後有機會時筆者當詳細解說之。總之,若方法得當,靜坐存神(存思)對人之精神的調養是有很大益處的。

導引行氣:

在明代《正統道藏》中,有一篇許真君著述的《靈劍子》。在該文中,作者以五臟中的心、肝、脾、肺、腎與四季相配,並將導引、行氣與之相結合,形成了一套頗為奇特的導引方法。此法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其文辭亦有很強的哲理。

在《靈劍子·服氣第三》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形之所依者,氣也;氣之所因者,形也。形氣因依而成身體,魂魄全而往來降注為神,而生五藏焉。氣之為母,血之為子;血之為母,精之為子;精之為母,神之為子;神之為母,形之為子。未有無氣而自成形者也。氣因形有,乃魂魄偕之……」

此言妙絕。作者將氣、血、精、神、形及魂魄用極其簡練濃縮的語言表述了一番。古人為文就是這樣,字字珠璣。

道書經典《黃庭經》雲:「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結成真。」一言以敝之,煉養精氣神,才是得道的真實途徑。那麼,如何修煉成功呢?道家自有一套導引行氣的方法,比如,有補益心藏(注意:此處不用「臟」字)、肝藏、脾藏、肺藏、腎藏之法。礙於篇幅,在此從略。

有關我國古代道家的行氣導引之術可謂卷軼浩繁,他日有閑,再另行詳談吧。

在我國明代,有位叫高濂的大學者,寫了一部巨著《遵生八箋》。這是一部和《本草綱目》、《黃帝內經》、《壽世保元》齊名的八大養生巨著之一。所以高濂又是一位養生大家。在他生前的很多年以來,一直以道家的丹葯為寶物,認為只要得到了靈丹妙葯才會成為神仙。後來,他又從道藏中採集了許多奇方妙術。這部《遵生八箋》絕大部分收集的就是道家出世長生、修煉得道的方法。寶通在寫作此文之際,時逢初夏,所以不妨摘錄關於如何在夏季攝養的方法以饗讀者。

在此書的卷四,有「四時調攝箋,夏卷」:

大意是說:在四月份(陽歷5月)立夏這一天,忌吹北風,否則容易生病。

五月份(陽歷6月)夏至這一天,忌吹東風,不然預示著病多。

六月份(陽歷7月),表現出秋天的氣候特徵,預示女性多災難。

在「夏季攝生消息論」中,還說到:在夏季的巳(陽歷5月)、午(陽歷6月)、未(陽歷7月)這三個月,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中屬火,主於長養。因此,人在夏季心火旺盛。在五味中,與「心」相對應的味道是苦味;與「肺」相對應的味道屬辛辣,肺屬金。在五行的相生相剋中,火能剋制金。也就是說,心火能剋制肺金。所以,人們在夏季的飲食,應適宜較少苦味並適宜地增多辛辣味。這樣一來,就可以達到利用飲食來調養肺氣。

……

中國古代道家的養生方法,多如繁星,浩如煙海。此篇小文僅只略談了一下「存神」與「導引」,無非滄海一粟、九牛一毛而已。如欲詳聞其道,可關注日後的專欄連載。相信有緣之士,定能由其中得悟養生精髓。

長生不死之道難求,但關於祛病延年之道,可說悉備其中矣。

8、泥丸宮的介紹

腦為泥丸。泥丸是土,有兩條脈下徹腎精,其精在腎,謂精,流入泥丸則為腦。腦色黃,故象於土也。關於泥丸的解釋,道家說得很清楚,腦色黃,象於土,故曰「泥丸是土」。所以「泥的丸」並非毫無意義,而是符合道家命名原則的一種形象表達方式。泥丸一詞是道家根據大腦的解剖結構而創出的一種形象化的名稱。與《黃庭經》大約同時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對泥丸的認識又進一步:「八冥之內,細微之中,玉精流液,下鎮人身。泥丸絳宮,中理五氣,混合百神,十轉回靈。」 「玉精流液,下鎮人身」是說與《內經》所說「腦為髓之海」相通,而這「玉精」與脊髓相通,對人的整個身體十分重要,所以說「下鎮人身」。「泥丸」和「絳宮」(心)一起,起到「混合百神,十轉回靈」的作用。又雲:「洞房黃老,青華帝君,左右玉妃,太一尊神;司命在心,桃康運精;腦膜赤文,混黃元真。無無日玄,赤文命神。」這段韻文,首先提到腦部諸神之名,其中「太一尊神」,是整個頭部的主宰。「腦膜赤文」是描寫大腦表面的腦膜及細小動脈。「赤文命神」則把「主神明」的功能歸諸於腦膜。《雲笈七簽》引「神回元經」雲:「項髓神名靈謨蓋,字道周」,這里的「靈漠蓋」也是根據顱腦的外形而命名的,這說明道家對大腦皮層的解剖及其作用已有了初步的認識。

9、什麼是泥丸宮

道教謂"泥丸九真皆有房",腦神名精根 ,字泥丸 ,其神所居之處為泥丸宮 。後專亦泛稱人頭。
關於屬泥丸的解釋,道家說得很清楚,腦色黃,象於土,故曰"泥丸是土"。所以"泥的丸"並非毫無意義,而是符合道家命名原則的一種形象表達方式。泥丸一詞是道家根據大腦的解剖結構而創出的一種形象化的名稱。與《黃庭經》大約同時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對泥丸的認識又進一步:
"八冥之內,細微之中,玉精流液,下鎮人身。泥丸絳宮,中理五氣,混合百神,十轉回靈。" "玉精流液,下鎮人身"是說與《內經》所說"腦為髓之海"相通,而這"玉精"與脊髓相通,對人的整個身體十分重要,所以說"下鎮人身"。"泥丸"和"絳宮"(心)一起,起到"混合百神,十轉回靈"的作用。又雲:
"洞房黃老,青華帝君,左右玉妃,太一尊神;司命在心,桃康運精;腦膜赤文,混黃元真。無無日玄,赤文命神。"
這段韻文,首先提到腦部諸神之名,其中"太一尊神",是整個頭部的主宰。"腦膜赤文"是描寫大腦表面的腦膜及細小動脈。"赤文命神"則把"主神明"的功能歸諸於腦膜。《雲笈七簽》引"神回元經"雲:"項髓神名靈謨蓋,字道周",這里的"靈漠蓋"也是根據顱腦的外形而命名的,這說明道家對大腦皮層的解剖及其作用已有了初步的認識。

與道家泥丸宮養生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