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單論述道教、道家思想和養生
道教,是一種發源於中國古代的傳統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被認為是與儒教和佛教一起的一種占據著主導地位的宗教.道家所主張的「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自然界萬物處於經常的運動變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則。
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貴柔」等主張,對中醫養生保健有很大影響和促進。
1、清靜無為
清靜,在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寧靜;無為指的是不輕舉妄動。具體地說,就是《道德經》所說的「少私寡慾」。這種清靜無為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貴柔、返樸歸真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3、形神兼養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於健身、治病、防病的。
2、道家的飲食思想是什麼?
在中國思想史上,最崇尚自然,重視健身、強體的當數道家,與儒家分庭抗禮,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兩大支柱。不論是道家和道教都重視生命的延續,探索和追求長生不老的學說,飲食之道和房中術,作為生命綿延的兩大前提,都在這一學說的領域得到高度發揚。在實質上道家又與儒家的「食,色,性也」相通相連,因此道家的飲食之道又匯入儒家的飲食思想,豐富了中國的飲食文化。
道家學說對中國飲食文化最大的貢獻,是在飲食之中以養生為尚,講究服食和行氣,以外養和內修,調整陰陽,行氣活血,返本還元,從而得到延年益壽。《莊子》在《逍遙游》中曾講過大凡追求長生不老的人都傾向素食,以穀物、蔬菜、水果為主要食糧,甚至「辟穀」即不吃五穀,以「辟穀葯」代替,傳說這樣能益氣輕身,飄飄欲仙。當然這在現在看來是有一些局限。
道家的益氣養生學說促進了「食補」和「食療」的發展,在中國開開拓出葯膳這一獨特的食物品種。在養生食品中家常食用最普遍的豆腐,就是漢代淮南王劉安門下一批方士修道煉丹的產品。一些著名的醫葯學家往往又是道教的信徙,東晉的葛洪、梁朝的陶弘景、唐朝的孫思邈都是虔誠的道士,以他們的信念和醫學知識創造出「食治」的理論和配方。
道家對烹飪工藝的貢獻是,將道教煉丹的「火候」概念引進烹調的製作。煉丹本是道教修煉的方術,這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某些葯物的熔煉、熬制加工成丹丹丸葯餌服用;一是以人的精、氣、神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內功的修煉,凝聚成內丹。這種煉丹以神為體,意為用,在修煉中對意念的把握稱為「火候」,這一概念用在烹飪中,就是在對食品加熱製作過程中,使火力的大小強弱能恰到好處。在唐代以來出現了大火、小火、微火、文火、武火、明火、暗火、余火、活火等豐富多採的用火技術,使食品的製作具有多種口味。善於用火的道教觀往往能製作美味佳餚,泰山斗姥宮的金銀豆腐、武當山紫宵宮的芝麻山葯、青城山天師洞的白果燒雞都蜚聲海內外。
以養生為尚的道家思想發展出一套進食之道,孫思邈在《五味損益食治篇》等著作中提出「飲食有節」,主張少吃多餐,認為「善養性者,先飢而食,先渴而飲。不欲頓而多,則難消也。常欲令飽中飢,飢中飽耳。」又說:「一日之忌,暮勿飽食。」進食時要保持精神愉快:「人之當食,須去煩惱;食歸熟嚼,使米脂入腹。」進食後用「溫水漱口,令人無齒疾口臭。」「凡清晨刷牙,不如夜刷牙,齒疾不生。」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系統地提出進食的衛生保健知識,是飲食文明高度發展的體現。
3、道家 養生理論
家所主張的「道」,是指抄天地萬物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自然界萬物處於經常的運動變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則。《道德經》中說:「人法襲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關於「道」的具體闡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動符合自然規律,才能夠使人長壽。這是道家養生的根本觀點。 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貴柔」等主張,對中醫養生保健有很大影響和促進。
4、道教養生思想有?
養生思想是道教教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而作為得道的最高境界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1,由此成為仙人或真人。仙或真人的觀念是從古老的方仙道中繼承的思想。它的特點在於,希望通過一定的修煉,人的精神和形體都得到改造,微妙靈通,超越現實世界的束縛,甚至在天地毀滅的大劫到來時,仍能保持生命的存在。成仙就是與道合一,因此它是所信仰的道與現實的人之間的連結點。成仙的理想是道教教義思想的核心之一,而養生,就是成仙理論與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成仙在於追求形神俱妙,即形神永久的結合。盡管對其結合方式,即形神俱妙的具體內涵,歷代道教徒的理解有所變化,這也是道教與其他宗教,如佛教的一個根本區別。南朝的道教理論家陶弘景曾簡明地闡述過道教與佛教的重大區別,在他看來,仙家與釋家,兩家的性質(體相)差異主要表現在對形神關系的不同的理解和追求上。「凡質象所結,不過形神。形神合時,則是人是物,形神若離,則是靈是鬼。其非離非合,佛法所攝,亦離亦合,仙道所依。今問何以能致此?仙是鑄煉之事極,感變之理通也。……假令為仙者,以葯石煉其形,以精靈瑩其神,以和氣濯其質,以善德解其纏,眾法共通,無障無礙,欲合則乘雲駕龍,欲離則屍解化質,不離不合,則或存或亡。於是各隨其業,修道講學,漸階無窮,教功令滿,亦畢竟寂滅矣。」
2他說的形神相合,或離合自如,是仙家的根本特點,與佛教不求形神相合大有不同。所以著名學者湯用彤先生認為:「從宗教理論上闡明佛道兩教之不同,陶弘景此作似甚為重要。」
3因此,仙學理論是道教教義和基本面貌與其他宗教相區別的標志。從這一角度看,包含在仙學理論中的養生思想,是道教特質的表現。
道教以長生成仙為終極追求。長期以來,道教徒們無時無刻不在尋求通向長生成仙的道路和途徑,道教文獻中的大量的養生著作和道教養生方術,便是他們努力研究和不斷實踐的結果。這充分表現了道教熱愛生命、渴望永生的熱忱和探索精神。
所謂道教養生觀,就是道教對人的生命、人與自然、精神與自然關系等一系列問題的基本認識和態度,也就是道教養生思想的基礎。事實上,道教養生思想又是道教思想和哲學的主體和特色。
重人貴生——道教養生思想的出發點
「重人貴生」既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命題,也是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基礎和出發點。道教既然以長生成仙為終極追求,那就必然要對人的生命價值作出判斷,回答現實生命的意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早期道教繼承了先秦以來的「重人貴生」的傳統思想,並以此作為要旨之一。道教是世界上最重視現世生命存在的宗教。在道教徒看來,人的生命是最為可貴的,因此人生最為重要的任務和最大的目標,是要努力養護和發展自己的生命。道教教義的核心是道,所謂得道,就是人們經過修煉獲得的長生不死之道。得道之人可以返本還原,和大自然之道同一體性,永恆不變。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說:「天地之性,萬二千物,人命最重」。所以,人們應當熱愛自己的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汲汲若渴,乃後可也。」4基於這樣的認識,煉養軀體、健康長壽自然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葛洪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5因為道教將長生作為信仰的核心,所以道教將身體的養護與延續置於一個極高的價值尺度之上。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在《坐忘論》中說:「夫人之所貴者,生也,生之所貴者,道也。故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然後乃長生。言長久也,得道之質也。」6人們只要得道,就可以「形體得之永固」,成為長生不死的神仙。在道教養生家看來,要想做到長生不死,肉體成仙,首先應當從愛護、保養自己的身體和生命著手,注意自身的鍛煉和養護。因此,早期道教養生家提出了重命養身、樂生惡死的主張。
對於如何獲得長壽,《太平經》提出了「自愛自養」的主張,所謂「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凶害也」。7這就是說,只有通過自我養護和鍛煉,才能求得生命的長存。道教基本教義認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樂事,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鼓勵人們至少要爭取盡其天年,最好能長生不死。這是道教有別於其他宗教的特有的積極的養生觀。《太平經》說:「人命近在汝身,何為叩心仰呼天乎?有身不自清,當清誰乎?有身不自愛,當念誰乎?有身不自責,當責誰乎?復思此言,無怨鬼神。」東晉道士葛洪說:「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故達其淺者,則能役用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知上葯之延年,故服其葯以求仙。知龜鶴之遺壽,故效其道(導)引以增年。」8概括起來,道教的上述觀點和主張,反映了這樣一個主題,即要以人的主動精神去探索和實現人類的健康長壽,並通過各種實踐方法,取得人類把握自身生命的途徑。因此,重人貴生的養生觀,乃是道教養生學的重要特徵之一。
元氣論——道教養生觀的基礎
道教養生的基礎是元氣論。元氣論是中國古代哲學、醫學、養生學以及其他自然科學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道教在養生思想上全面繼承和發展了元氣論,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中國古代養生學的氣功、服食、房中等實踐方法和理論體系。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認為,氣分為天氣、地氣與中和之氣,三氣「交而為合」,「相親相愛」,以養芸芸萬物眾生。人是天地中和之氣的產物,人慾長生不老,就應修其根本,以養氣煉氣為主要手段來實現這一目標。「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守氣而不絕也。故天專以氣為吉凶也,萬物象之,無氣則終死也。子欲不終窮,宜與氣為玄牝,象天為之,安得死也。」9從魏晉到隋唐,道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元氣學說,這個學說將宇宙生成論、人體生命生成論、養生論通過元氣論統一起來,其目的是論證「道在養生」的宗旨以及「養生以養氣煉氣為主」的理論。元氣是人的生命之源,生命之基,生命之本。養生以煉養元氣為根本,因此,道教養生無論是導引行氣、服食葯餌、房中補導還是日常衛生,其目的無不在於煉氣養氣,使人體元氣充實,精神旺健,最終達到健康長壽,長生不死。由此可以看出,道教養生學之所以在世界同類文化中獨具持色,並在基本思想、理論、方法上自成體系,其根源在於它是以元氣論為基礎的。不研究和了解元氣論,就不可能真正認識和實踐道教養生文化和方法技術。更為重要的是,煉氣養氣是長壽健康的第一步,也是修煉成仙的前提。
天人合一——養生中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模型
道教養生思想的又一顯著特點是,將人的養生實踐活動置於一個宏觀的環境中去考察和認識。人天觀是道教養生思想的又一重要觀點,它以中國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論為核心,反映了道士們在養生實踐中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這種認識的重要意義在於,它直接影響了道教養生理論與實踐模式的形成發展。
道教養生思想中的人天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認為人體的內環境系統與外界的自然環境系統是一致的,二者有著共同的生成、變化和興衰規律。這是繼承了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天人合一理論。《黃帝內經》中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又說:「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子。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也。」10《太平經》指出:「人者,乃象天地,四時、五行、六和、八方相隨,而壹興壹哀,無有解己也。故當豫備之,救吉凶之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理不忘亂,可長久矣。」
道教養生非常注重按照季節和時辰進行修煉,服食養生和房中養生也很講究季節和時間;而日常攝養衛生更是如此。這些養生方法的理論根源,都來自於道教的人天觀。
第二,人體與宇宙的結構是相同的。不僅人的身體器官構造與宇宙結構相應,而且通過陰陽五行八卦等符號體系,將天人結構巧妙地組合在一個同構體系中。宇宙是一個放大的人體,人體則是一個縮小了的宇宙。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首先利用陰陽五行八卦理論闡發這一觀點。他以黃老學說為指導,以《周易》卦爻為理論框架結構,以內外丹合修為方法,求「含精養神,通德三元,精液腠理,筋骨致堅,眾邪辟除,正氣常存,累積長久,變形而仙」11的養生效果。魏伯陽發揮《周易》天人合一的宇宙圖式,結合黃老清靜思想和自身內、外丹修煉的體驗,建立了一個納天道變化和人體養生、外丹煉制與內丹煉養為一體的養生修煉理論實踐體系。其目的和作用在於把握人體與天道自然的共同變化規律,法天地日月變化、陰陽消長來從事養生修煉,使人體精氣在「抱元守一」的意念作用下上下運行,從而促進人的生命系統的改善和發展。《周易參同契》開創的這一內煉思想,對道教養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模式具有極為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唐末五代及宋元之際曾風行於世。宋代道教養生家俞琰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遂借天符之進退,陰陽之屈伸,設為火候也,法象示人。蓋天地儼如一鼎器,日月乃葯物也。日月行乎天地間,往來出沒,即火候也。人能即此,反求諸身,自可默會火候進退之妙矣。」(《周易參同契發揮》)12
修煉方術——養生的技術體系和下手思路
前面我們指出了道教養生思想的前提、基礎和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思維模式。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套旨在使人健康長壽的養生方術。這是一個實際操作的技術體系,它代表和反映了道士們對養生的基本認識和態度,並成功地將其轉化為養生實踐。
道教養生觀的特點是積極進取的,《西升經》中說:「我命在我,不屬天地」13這種精神貫穿於道教養生發展的全過程。其內在實質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生自我的生命得到極大的延續和發展,從而獲得生命的超越和自由。這種思想使道教養生不斷獲得生命之源和動力,促使其不斷發展。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引《大有經》說:「夫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天,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始而胎氣充實,生而乳食有餘,長而滋味不足,壯而聲色有節者,強而壽。始而胎氣虛耗,生而乳食不足,長而滋味有餘,壯而聲色自放者,弱而夭。生長全足,加之導養,年未可量。」14闡明了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含義和道教養生觀的真諦。由此出發,歷代道教徒對於養生方術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探索,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經驗和理論。
在養生手段和原則方面,道教又形成了不少修煉觀點。大致說來可劃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清靜養生的思路。道教的修生理論是清心寡慾、清靜無為,其具體方法便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養生之都契也。」15認為這十二「少」,是養生的基本法則,並以此反對「十二多」。「十二多」是指多思、多念、多欲、多事、多語、多笑、多愁、多樂、多喜、多怒、多好、多惡。16道士們認為:多思索則精神受到危害;多雜念則神志散逸;多嗜欲則神志昏蔽;多事累則形體疲勞;多說話則氣短神累;多嘻笑則五臟損傷;多憂愁則內心恐懼;多快樂則意氣驕溢;多喜則善忘錯記頭腦昏亂,多發怒則血脈噴張不定;多愛好則迷戀於中不可控制;多厭惡則內心慌悴沒有歡樂。如果這十二多不除,勢必傷生、喪身。行十二少,去十二多,修煉時間長了,達到無少無多,隨心所欲的地步,那就接近於得道的境界了。
第二,運動養生的思路。《金丹心法·勞筋骨》中說:「天體運轉,日月星辰皆流轉,蓋陽精主動,動而有常,唯行健自強,所以永貞而不息。」17道教養生學既強調運動養生,又主張運動要適度。葛洪《抱朴子內篇·極言》說:「養生之方,唾不及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久,卧不及疲。……不欲甚勞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車走馬,不欲極目遠望。」18陶弘景《養性延命錄·教誡篇》稱:「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視、久聽……能中和者,必久壽也。」19又說:「夫流水不腐,戶摳不朽者,以其勞動數故也。」20孫思邈說得更明白:「養生之道,無作搏戲強用氣力,無舉重,無疾行。」「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21這一運動養生的觀點,極大地促進了道教各種導引術和內煉方法的發展,至今仍具有養生健身價值。「生命在於運動」就是其實質的集中體現。
第三,性命雙修的思路。宋代張伯端開創的南宗重命,主張先命後性,即從命功下手,以性功為圓滿。而北宗即全真道,主張先性後命,即從性功下手,然後及於命功。但兩家區別僅限於修煉方法的次第,並不偏於一功。其實質都是主張在養生實踐中,將有形的形體器官和精神意識合而為一,將其視為在養生實踐中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修煉對象。全真道的開創者王重陽在《五篇靈文》中指出:「命無性不靈,性無命不立。」22這種性命雙修的思想對道教養生學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將道教養生推向了一個層次更高的、更完整的方法體系,即既注重「命功」的身體保健修煉,又注重「性功」的精神意識和思想道德的修煉;元代道士李道純在《性命論》中指出:「性者先天至神,一靈之謂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氣之謂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23他認為:「高上之士性命兼達,先持戒定慧而虛其心,後煉精氣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則命基永固,心虛澄則性本圓明。性圓明則無來無去,命永固則無生無死,至於混成圓頓,直入無為,性命雙全,形神俱妙也。」24
第四,眾術合修的思路。葛洪提出「藉眾術之共成長生」的觀點,認為「凡養生者,欲令多聞而體要,博見而善擇。偏修一事,不足必賴也。」25他反對並抨擊那些「知玄素之術者,則曰唯房中之術可以度世矣;明吐納之道者,則曰唯導引可以難老矣;知草木之方者,則曰唯葯餌可以無窮矣」26的養生偏見,提出了眾術合修,取長補短的科學養生主張。他說:「養生盡理者,既將服神葯,又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榮衛,使無輟閡。加之以房中之術,節量飲食,不犯風濕,不患所不能,如此可以無病。」27葛洪眾術合修的理論,是他對道教養生學的一大貢獻,並對後世道教養生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陶弘景繼承了葛洪的傳統,在《養性延命錄》中輯錄了自上古以來的養生理論和養生術,對行氣、導引、煉丹都有所研究。這種兼收並蓄的傳統一直被後代卓有成就的養生家們所繼承,從唐初孫思邈的《千金方》(包括《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至明清的養生著作中都廣收行氣、導引、服食等養生術。
從上面提到的各種思路看,每一種思路都可以引導出不同的方法,同時所有的思路又都指向對人的形體和精神的共同的改良。由此,道教的養生思想不僅是一個智慧的寶庫,也是一個具體方法的無窮資源。
註:
1《道藏》第11冊334頁。
2《答朝士訪仙佛兩教體相書》。
3《湯用彤學術認論集》,中華書局,1985年,第142頁。
4《太平經·樂得天心法》。
5《抱朴子內篇·勤求》。
6《道藏》第22冊第2頁。
7《太平經·經文部數所應訣》。
8《抱朴子內篇·對俗》。
9《太平經·包天裹地守氣不絕訣》。
10《素問·寶命全形論》。
11《道藏》第20冊91頁。
12《道藏》第20冊199頁。
13《道藏》第14冊594頁。
14《養性延命錄·並序》,《道藏》第18冊474頁。
15《養性延命錄》引《小有經》,《道藏》第18冊476頁。
16《養性延命錄》引《小有經》,《道藏》第18冊476頁。
17《藏外道書》第25冊444頁。
18《道藏》第28冊221頁。
19《道藏》第18冊477頁。
20《道藏》第18冊478頁。
21《干金翼方·養老大例第三》。
22《五篇靈文·序》。
23《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冊503頁。
24《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冊503頁。
25《抱朴子內篇·微旨》,《道藏》第28冊第193頁。
26《抱朴子內篇·微旨》,《道藏》第28冊第193頁。
27《抱朴子內篇·微旨》,《道藏》第28冊第193頁。
5、道教養生思想對我們的啟迪?
葛洪話養生
葛洪強調生活起居要有節制。他認為,人的壽命不取決於天命,而取決於自身。正確的
養生方法就在於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若能持之以恆,必將受益終生。
起居「六勿」
葛洪強調,起居方面要做到「六勿」:「不飢勿強食,不渴勿強飲」;「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飽食」;「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勿過極,少勿至飢。」
意思是說:
已經吃飽了就不要強行進食,用法:每次10克,飯後開水沖服,每日3次。
功效:紅面色,白皮膚,煥容光,治面色枯黃、容顏憔悴。
3、桑根白皮茶
成分:桑白皮30克。
製法:將桑白皮洗凈,切絲,曬干備用。
用法:每日水煎,代茶飲。
功效:主治身體肥胖,素有痰飲,血壓偏高,尿量較少,時有浮腫。
總之,從葛洪的養生理論來看,雖然帶有濃重的宗教神學色彩,但是他景仰「神」的本
質是因為他對生命神聖性的敬畏,對「仙」的追求是對生命理想狀態的嚮往。今天看來,他
的養生理論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以為我們借鑒和參考。
因為強行進食容易損傷脾胃;
不感覺渴就不要強行飲水,否則會使胃脹而傷胃。這兩「勿」是告誡人們不可貪食、貪杯。之後他還強調冬季日短,一般起床較晚,但不能不吃早餐;夏季白天較長,睡得較遲,但睡前不可過量飲食。身體應該適度勞作,飲e68a847a6431333335313834食也應該適當控制,但是勞作不要過量,節食不可無度,應以滿足人體需求為准。這種積極主動的養生態度實在難能可貴。
葛洪主張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要有節制。
他認為,養生應從小事做起,做事要量力而行,走步不是越快越好,耳朵不要聽過度刺激的聲音,眼睛不要長久地看東西,也不要過久地端坐而不活動,更不要長久地躺在床上不起來。天氣將要寒冷時先加衣服,天氣將要炎熱時先減衣服。不要等到極度飢餓時再吃東西,而且每次吃飯都不要吃得過飽;不要等到極度口渴時再飲水,而且每次飲水都不要過多。不要過度勞累和過度安逸,不要起得太晚。冬季不要過度溫暖,夏季不要過度貪涼,夜晚不要直接在露天下睡眠,不要在睡覺時外露肩膀。大寒大熱、大風大霧時起居更要小心;不要過度貪求各色美味等等。這些主張都是合乎道理的。
總之,
葛洪生活有節制的觀點為我們在養生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如能有意識地根據中醫養生原則,堅持不懈地去做,就會達到防病保健、減緩病痛、強壯機體、益壽延年的效果。尊道貴德以德濟生,葛洪是道教養生學家,他不僅想拯救人的肉體,還想拯救人的靈魂。道教的「清靜無為」思想,不僅是治身之道,也是治心之道。葛洪非常重視道德修養對養生延年的積極意義,他
倡導人們體道修德,積善立功,漸次長生成仙。《抱朴子道意》雲:「明德唯馨,無憂者壽。
」此句意思是說:具備良好的道德,其馨香之氣遠播;無憂無慮的人,才能益壽延年。
葛洪認為,
修德積善有助於延年益壽,善功逐漸累積有助於得道成仙。
積德行善,
廣舍
布施就會感動神靈,
神靈就會保佑人們延年高壽。
也就是說,
要成仙首先必須積善立德,撫
危濟難,成就人道。積善成德,功德圓滿,便升仙界。因此,仙道離不開人道,關心他人疾
苦,普度眾生在任何時代都是需要的。相反,如果不修煉德行,只修煉方術,便不能達到長
生不死的效果。
或者修煉的善事不夠,雖然服用成仙之丹葯也無濟於事。反之,即使不服仙
丹,而是多做好事,雖然不能成仙,也不會有突發死亡之禍。
2
葛洪還指出,想要求得長生,還要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心存慈愛,見到他人有好
事要感到高興,
見到他人痛苦要感到痛心,
在他人有急事或窮困至極的時候要伸手相救,
不
要傷害生命;
見到他人獲得財物就好像自己獲得一樣高興,
見到他人損失財物就像自己損失
一樣難過;不把自己看得很高貴,不自我誇獎,不嫉妒別人,不接觸和陷入陰賊一夥,只有
這樣做,才稱得上有道德。
葛洪的這種「以德濟生」的理念與孔子的「德潤身」
、
「大德必得其壽」
、
「仁者壽」
、
「修
道以仁」等觀點有著相似之處,他們均視修德為養生之本。
葯物養身
術數延年
葛洪養生之道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服葯。
他很留心搜集民間流行的一些簡便的治病養生
方葯。他將這些的驗方結合自己的醫葯經驗寫成了一部書,書名叫《肘後備急方》
。
這是一部宜隨身攜帶、
以備應急的實用醫書。
書中除記載大量救急用的方子之外,
還有
一些養生方。所用葯物既簡便易得,又很便宜。更重要的是靈驗有效,故深受百姓的歡迎。
葛洪是一個神仙論者,
他堅信世間有成仙之術,
可使人的壽命像天地一樣長久。
道家的
服食有「草木之葯」與「金丹之葯」的分別。服食金丹以求神仙就是指用爐鼎燒煉汞、鉛類
礦石葯物以制「長生不死」的丹葯,因為其使用的最基本材料是丹砂,故稱煉丹術。煉制的
丹葯大多有毒,
使用不慎,
反能損害生命。
相比之下,
服食草木之品就安全多了,
既可養性,
又能除病,確有延年益壽之效。例如,松柏脂、茯苓、地黃、黃精、麥門冬、天門冬、枸杞、
地骨皮、菖蒲、遠志等,這些葯物多為醫家常用,具有益氣養陰、安神定志等作用。在用於
養生服餌之品時,既可合用,亦可單服。這里介紹幾首葛洪的養生方。
養生方三首
1
、胡麻丸
成分:胡麻
1000
克,白蜜、棗各適量。
製法:胡麻淘洗甑蒸,再曬干。以水淘去沫再蒸,如此九遍。以湯脫去皮,簸凈,炒香
為末,白蜜或棗膏為丸,彈子大。
用法:每次溫酒化下
1
丸,每日
3
次,忌食魚、狗肉、生菜。
功效: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使身面光澤,白發轉黑,齒落更生,久服長
生。
2
、悅澤面容方
成分:冬瓜子
150
克,桃花
120
克,白楊皮
60
克。
製法:將上三味共研細末,調勻,裝瓶備用。
6、道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道家的主要思想:道家古代道家是一種思想流派,以老子﹑莊子為代表。
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主張清靜無為,反對斗爭;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為,與自然和諧相處。
道家思想起始於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最早質疑宗教,反對迷信的人
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但是主張清靜無為,反對斗爭。司馬遷之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中評價古代道家為易行難知,事少而功多。
先秦各學派中,道家雖然沒有儒家和墨家有那麼多的門徒,地位也不如儒墨崇高,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道家思想以其獨有的宇宙、社會和人生領悟,在哲學思想上呈現出永恆的價值與生命力。
春秋時期,老子 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成系統的理論,標志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
有中華文化基石之稱的道家哲學思想,還通過儒學以及中國化之後的佛學而得以不同程度的體現。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 在於中華各文化領域,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量的中外學者開始注意到與吸取道家的積極思想,故學者說:"道家思想可以看為中國民族偉大的產物。是國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氣概。"
東漢末年道教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春秋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權威鏈接:網頁鏈接
7、養生觀包含哪些內容?
天人合一的養生觀,主張養牛與自然界和諧統一。簡要地說,這一養生觀念包含二個方面的內容,以下分別作一分析。
1.養生要講究天人相應我國古典醫學名著《黃帝內經》首次提出「天人相應」觀。提出:人們生活在自然界中,同時也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之一,人體的生理活動受自然的影響而不斷地調整和適應。一年四時寒熱溫涼的變化,是由一年中陰陽消長所形成的,由於四時陰陽消長的變化,所以有舂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物發展規律。
自然界的復雜變化,也必然會影響到人體的各個方面。中醫學理淪認為,天有三陰三陽六氣和五行的變化,人體也有三陰三陽六氣和五行的運動,自然氣候的變化,直接影響到陰陽六氣和五行的運動,而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取決於六經和五臟之氣的協調。
自然界陰陽五行的運動,與人體五臟六經之氣的運動是相互收受同應的。人與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人的生命活動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可見,對於大自然的各種變化,人們必須與之相適應。只有如此,才能順應自然,求得人體與大自然環境的統一而保持健康。這是養生保健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在天人相應的整體觀的指導下,祖國傳統的養生學認為,人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必須順應四時陰陽消長、二十四節氣轉換替代的客觀規律。
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屬陽,秋冬屬陰。自然節氣也隨著氣候的變遷而發生舂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因此,人們在春夏之時,要順其自然保養陽氣;秋冬之時,亦應保養陰氣,故有「舂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這就要求人們凡精神活動、起居作息、飲食五味等都要根據四時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節。在作息時間上,也要順應四時的變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飲食五味上,攝取更要有規律,過飢、過飽或飲食偏嗜均能傷害臟腑,影響身體健康。
2.養生需要形神合一「形與神俱」、「形神台一」,是中醫學的又一養生觀,其主旨在於強凋形體運動與精神調攝的統一。所謂形,是指人的整個機體的外在表現,是物質基礎;而所謂神則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以及生命活動的內在表現,是功能作用。神為形主,無神則形不可活。神是一切生命活動的主宰,它既能協調臟腑、氣血陰陽的變化,維持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又能調節臟腑等組織使之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緩沖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從而維持人體與外環境的平衡。
神為形生,無形則神無以生。神是形的產物,形是神的基礎。從病理上看,形的病變可導致神的異常,神的改變也可影響形的生理功能的變化。形與神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體現出人的機體的整體辯證關系。
《黃帝內經》明確提出了「形與神俱」的形神共養觀點,如,《素問·上古天真問》說「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並提出了外辟邪氣(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以養形,內養真氣以充神(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的形.神合養方法。中醫養生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具體的養生方法更是多種多樣,但歸納起米,實際上不外乎「養形」與「養神」兩種:
「養形」:主要指臟腑、氣備津液、肢體、五官九竅等形體的攝養,「形乃神之宅」,故只有形體完備,才能有正常精神的產生。養形的具體內容非常廣泛,凡調飲食、節勞逸、慎起居、避寒暑等攝生方法,以及體育鍛煉、氣功等健身運動,大都屬於養形的重要內容。「養形」須與四時陰陽消長、二十四節氣轉換替代相適應。
「養神」主要指安定情志、調攝精神。「養神」受四時陰陽消長、二十四節氣轉換替代的影響。中醫學認為,人的精神、情志變化是人體生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正常情況下,「神」是機體對外界各種刺激因素的「應答性反應」。它不僅體現了生命過程中正常的心理活動,而且可以增強體質、抵抗疾病、益壽延年,但如果情志波動過於劇烈或持續過久,越過了生理的調節范疇,則會傷及五臟,影響人體的氣血陰陽,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
神不能離開形體,但形體若無神,則生命也就結束了。形與神是統一的,養生只有做到「形神俱在」、「形神共養」才能維護生命的健康長壽。
3.養生追求動態平衡中醫學認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是機體在內外環境的作用下,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維持的一種動態的、相對平衡的過程。內環境包括人體臟器的功能狀態、精神心理狀態等;外環境包括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地域、氣候)、社會環境等。平衡失調,就會導致器質性和功能性的疾病。
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是在動態中進行的,並通過調節達到「以平為期」。中醫養生學非常重視陰陽、氣血、臟腑的動態平衡,認為達到平衡才能實現祛病、強身、延年益壽之目的,所以養生追求的是平衡或者說是和諧。
①陰陽平衡陰陽,是中醫學里最重要的概念。所謂陽,…般是指活動的、上升的、機能亢進的,或屬於功能方面的;昕謂陰,一一股是指沉靜的、下降的、機能衰減的.或屬於器質方面的。陰陽有著彼此消長、相互轉化的關系,二者相互對立又相互制約。所謂協調陰陽,就是要使陰陽平衡、穩定,一『是指機體自身各部分問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動態平衡;二是指機體功能與自然界物質交換過程中的相對平衡。關於這一點,《黃帝內經》里早就指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意思是說,只有陰陽和平固秘,精神才能活而不亂,如果陰陽分離決絕,人的精氣也就竭絕了。這是對人體生理、病理的高度概括,說明調和陰陽在保持人體健康,防止疾病的發生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人體陰陽平衡是健康長壽、養生祛病的前提.只有機體陰陽達到動態的平衡,人體才能保持健康穩定的狀態。
②氣血平衡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可生血、行血,血可化氣、裹氣,二者如影隨形,同行同止。若氣血平衡失調,則會出現氣血不生、不行等病理變化,從而引起臟腑、經絡功能失調而發病。因此,保持氣血的正常化生和流通,是維系健康的必要條件,調理氣血,以期平衡也就成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③臟腑平衡人體復雜的生命活動是以五臟為主體,是臟腑功能的綜合反映,養生就要協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素問.靈蘭秘典論》)就是說若人體五臟六腑在心的統率下,彼此相互配合使用,就能壽命久長。可見,養生必須保持人體所有的臟腑(尤其是心、肝、脾、肺、腎)功能活動正常。要保持人體臟腑功能的健全且活動正常,一是要保持五臟與外界環境相適應;二是要使五藏、六腑瀉,三是要及時運用中醫五行學說的規律糾正臟腑的偏盛偏衰。
8、養生的道教養生
道家學說是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人們所提出的哲學思想。他們的學術思想在中醫養生學的形成過程中產生過一定的影響。道家因崇尚自然高遠,鄙棄狹隘功利主義,長期以來被今人錯誤的認為道家走向極端,因為今人錯誤的認為道家思想中有這些歷史局限性和消極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許多不良影響,也對中華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其實,今人的這些觀點是極端錯誤的。要正確理解道家思想中的無為,並非不求有所作為,只是指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憑主觀願望和想像行事。老子的「無為」學說,當代的哲學家和政治家們多把它當作一個消極的思想來理解,其實這是錯誤的。從《道德經》的全篇哲學理念的反映,無為其實就是無主觀臆斷的作為,無人為之為,是一切遵循客觀規律的行為。按通常的說法,無為,就是科學的作為,就是合理的作為,因而也是積極的作為。其實現代詞彙里的「消極」和「積極」,都是以訛傳訛被人們約定俗成地誤解了。消極,就是消除偏執和極端,是非常對頭的行為;積極,就是強化偏執和極端,是非常錯誤的行為。既然已經以訛傳訛,實在無可奈何。只望細心研究的人,讀到此處,知道有人糾正即可。
1.少私寡慾
《道德經》所說的「少私寡慾」。這種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貴柔、返璞歸真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3.形神兼養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於健身、治病、防病的。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中說:「昔在皇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表面上,這個描述是說黃帝跟我們普通大眾不同,一生中每個階段都遠遠超過眾人——剛生下有神靈,柔弱時就能夠說話,幼小時就非常的迅速、果斷;長大後非常敦實、敏捷,成人後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其實,這不僅僅是說黃帝,而且是在說我們所有人——每一個人都是「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
小孩子都是手握著拳頭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這就叫「生而神靈」。剛出生的小孩是把拇指扣在裡面握拳。拇指都壓著一個穴位(在無名指和小指之間),即心經的少府穴。心藏神,心主神明,說明嬰兒是內含神靈,神氣不外泄的。所有人剛出時都由臍帶跟母親的精氣神連在一起,隨著「啪」的一聲把臍帶剪斷,人就變先天為後天。當人長大之後,手慢慢地松開了,之後的一輩子里有的人抓權,有的人抓名,有的人抓利,有的人抓錢,有的人抓人,最後逐漸老去,撒手而歸,撒手就沒有神靈了,神靈散掉了,人就死了。老子也發現了這個秘密,老子發現嬰兒「骨弱筋柔而握固」,雖然筋骨柔弱,但握拳卻很堅固。所以提示我們,養生就要復歸,要慢慢地回歸到嬰兒的那個狀態去。
「弱而能言」是指柔弱的時候就會說話,我們試想小孩子剛開始說話時,都在說什麼?他們總在發問:「媽媽,我從哪裡來的?」還有的會問:「媽媽,人會不會死啊?死了以後到哪裡去呢?」這是對生命本質的發問,這是終極的問題,是哲學問題。嬰兒問的都是哲學問題,一個人離哲學越近,就離嬰兒的狀態越近;離嬰兒的狀態近了,你想不長壽都難啦。而我們長大後問的多是世俗問題,比如我們總是問:「吃了沒有?」「你一年能賺多少錢?」「你住多大的房子?」我們失去了我們幼小時的童心和超脫,不再關懷生命本質,越來越失掉天真。今天,當我們吃穿不愁的時候,其實需要超脫一些,去關懷一下生命的本質,對終極問題發問,只有多考慮這樣的問題,你才能成為天真的人,才能長壽。
「幼而徇齊」是指幼小時做事情非常快,想做什麼就立即去做,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每一個人小時候都是如此專注,比如說小孩子看到一朵花,他會一下把花抓住,不管花上有沒有刺,有沒有毒,也不管路有多麼的坎坷不平。可長大後,想要什麼,我們常常瞻前顧後、思左想右、猶豫不決、左右搖擺。考慮問題太多了,不再「徇齊」,做事情有意無意地背離真實、專一,煩惱漸生,健康受損。
所以,《黃帝內經》中描述黃帝的一生,實際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只是隨著長大,我們慢慢淡忘、失掉了「神靈」、「能言」、「徇齊」、「敦敏」,失掉赤子之心。而通過修煉,把我們越來越年老的生命回歸到兒童時代,復歸嬰兒的「敦敏」「徇齊」「神靈」,這就是養生。
養生困境
無人領導改革
重術輕學,信徒的素質難以提升
道士,要他演述科儀,可以長達三天三夜;但要他講經說法,則難以啟口,也難以維持半個小時。「學」與「術」嚴重失調。今日在台灣許多宮廟的住持,不僅看不懂道經,甚至誤把佛經當道經來誦念。宮廟的住持及信眾,普遍存在素質低落的問題。這種現象的形成,雖然原因很多,但是道廟重「術」不重嘉言錄》,一九八二年四月基隆十方大覺寺印贈等書,《印光法師文鈔》是收集印光文鈔最全的書,後來台中蓮社亦予出版,而不收錄此信,殆出自於為賢者諱的心態。印光受到太虛學生的攻擊,不止一次,印順《太虛大師年譜》民國十八年條雲:「時印老(五月二十九日)《復某居士書》,痛斥大愚。」可見除佛化青年會的傳單外,太虛剃度的弟子大愚也撰文攻擊過印光。
「學」,則是主要原因之一
「術」是指科儀、風水、占卜、命相。「學」是指對經書道理的闡揚。台灣及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社會,非常重視俗稱「山」、「醫」、「命」、「相」、「卜」等五術。山(仙道),指靜坐、煉氣、養生、葯餌、靈修等。醫(醫療),指針灸、方劑、推拿、食療、心靈治療等。命(算命),指紫微斗數、八字、四柱等。相(勘察),指手相、面相、骨相、名相(姓名學)、墓相(陰宅)、宅相(陽宅)、風水勘輿等。卜(卜卦),指易占、六壬、太乙神術等占卜術。這些流傳久遠的術數之說,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唯過度重視「術法」科儀,而不從哲理著手配合來論述,易使人誣指為迷信。「術」須有「學」來做領導、介紹,才不致流於庸俗低劣,且術越深,修持應越高,才不會以術為惡。「學」是指經書中的哲理要義。道經中不乏好的經典,有些談論義理,如《道德經》、《南華經》、《黃帝陰符經》、《太平經》、《周易參同契》、《抱朴子》、《清靜經》、《悟真篇》等等,有些涉及民俗如《北斗經》、《南斗經》、《老子守庚申求長生經》、《受生經》、《玉歷至寶鈔》、《玉匣記》等等,這些均必須有人來加以簡擇,以古籍今譯的方式,將其義理及其對後世民俗的影響,介紹給世人。 今日道教的術法太過,而學理的認知則普遍受到忽略,造成了信眾的素質難以提升。
三、缺乏教團組織,傳教無方,無認同感
今日世界的宗教,如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甚至台灣的佛教、新興宗教等,大都有定期聚會(或經常聚會),有教團組織、傳道方式。但相對的,道教徒則是一盤散沙,平時各人拜各人的神,並無定期聚會,各宮廟也互不相屬,無人講經傳道。拜媽祖的,自認是媽祖信徒;拜關公的,是關公信徒;對道教神只毫無概念,對道教也無認同感,甚至不認為自己是道教徒;有的更刻意去攀緣佛教,弄成道廟由和尚住持,而成了非佛非道的怪現象。所以在台灣雖然有不少香火鼎盛的宮廟,但卻因各自為政,無認同感,而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缺乏講經佈道者
宮廟的住持及道士,終其一生,大都以科儀術數為職志,能講經說法者極少,也無定期公開的講經活動。台灣無線的電視台甚多,定時播出佛教講經節目的,有六七個,甚至有許多電視台是整日播放佛教節目的。佛教有自己傳道的專用電視台。除電視台外,擴播電台亦有佛教講經節目。相對的,在電視台或播音電台方面,幾乎全看不到道教的講經節目。如此傳道,如何能得信眾?而在培養人才上,雖有一間小規模的木柵道教學院,也一直沒培養出能講經傳道的人才。一個缺乏主動向民眾傳道的宗教,在起跑點上已輸了一大截。不培訓說經人才,不重視說經人才,將使道教在年青一代的信徒中迅速流失。老乾而無新枝,其後果可想而知。
五、修持法門過於雜散,未加整理
在世界各宗教中,常將信徒分為「聖」與「凡」二者。一般的民眾為「凡」,經過特定的宗教修持法門後,才能轉「凡」而為「聖」。「修持」在宗教活動中,占著極大的分量。以道教來說,悟道者為聖,未悟道者為凡。凡夫為凡,神仙為聖。一般民眾,未加修持為凡;對社會人民有貢獻死後成「神」,及由積善並加修持而來的「仙」,皆屬「聖」。由凡入聖,須以修持(修煉)為橋梁。 道教由於流傳久遠,所以派別眾多,修煉法門各異。正一重符籙,上清重存思,外丹主黃白,內丹煉精氣神,房中重男女和調;此外,禱祀、召遣、葯餌、避谷、食氣、守一、清靜無為等等法門不一而足。在今日好簡惡繁的功利社會中,須有人來簡化其修持次第,循序誘導。道教的眾多法門,如無人來加以綜匯整理,初學者將難以入手,也無法吸引信眾。
六、過度的包容,喪失了自己
兼容並蓄,本來是一種美德,也應是成功的條件之一;由於道教有寬廣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土,雖有宗教爭執,卻不會產生宗教戰爭。而爭執的結果,則是逐漸走向融合。但過度的包容,卻反而使優點變成了缺點,喪失了自己的特色,而成為失敗的主因。自宋以下,長期來大量混佛入道的結果,造成了今日的民眾不能區分佛教與道教,以為拜佛即是信道。這種情形不僅在台灣如此,在海外的華人社會也如此。筆者今年三月初曾到新加坡開會,道教界的李至旺道長告訴筆者說新加坡有的道廟甚至將印度神及回教神一起設在廟中來拜,但這種看似宗教融合、民族共存的寛大胸懷,不僅得不到認同,反而招來了印度教徒、回教徒的抗議,認為褻瀆了他們的神只。這個例子說明了過度的包容,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包容並非壞事,但必須有選擇性,也不能僅從包容對方神祗入手而已,而是須從哲學義理、科儀、傳教方式等多方面上著手,用包容來將對方長處攝取為己有,如此才能得蒙其利。道教包容,促成了佛、道的融合,但過度的包容,也讓道教喪失了自己。舉例而言,由於明末《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小說的倡導,於是道教將觀音、錠光佛、文殊等神吸收為己神,同屬玉帝所轄。但因給予過高的地位,這樣的做法,反而造成佛、道不分的後果。相對的,佛教雖也吸收道教的神祗,如關公在道教的階位是帝君,然而佛教卻把他說成是受智顗渡化的神而已,階位僅是佛教的護法神,地位低下可知。道教將佛教的神置於高階,佛教將道教的神置於低階,於是相形之下,造成了佛在道上的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