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季養生要注意什麼 春季健康生活小常識
春季健康生活小常識
1、用涼水洗鼻子
如今不少人的喜歡用熱水洗臉後再用冷水來洗回臉,其實這答樣做是不正確的做法,在我們平時洗臉的時候,如果用涼水洗鼻子,是先會給鼻子降降溫,然而讓鼻腔感到適應較低的溫度,從而在春季就不會那麼容易感冒了。
2、用鹽水漱嗓子
春季不少人打噴嚏、流鼻涕、嗓子干痛等等的流行疾病症狀,因此,我們可以在每天早晚各用淡鹽水漱口,既能幫你殺死口腔內的致病菌,又能預防春季疾病,還能預防口腔炎的發生。
3、開窗換氣
由於春季屬於潮濕比較重的一個季節,因而我們在室內要保持空氣的流通與常保新鮮、空氣流通是預防感冒的好方法。但開窗不能直接站在窗口上直吹。
2、春季怎麼養生,春季養生的小貼士
一、飲食
1、飲食清淡、規律:不宜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因春季肝火較旺,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加重肝火,因此飲食盡量以清淡為主,同時注意盡量吃早點、飲食規律,飲食不規律會導致身體失調
2、多吃應季水果、蔬菜:冬季由於蔬菜水果較少,長時間這樣的飲食會導致身體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在春季應盡快補起來,飲食要以蔬菜為主,如應季的春筍、韭菜、菠菜以及菌類食物如黑木耳、蘑菇、香菇等,有助於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水果可多吃蘋果、梨、菠蘿、草莓、奇異果等,會緩解春季乾燥帶來的不適
3、食物烹飪方式要注意:盡量選擇蒸、煮、燉的方式,更利於營養的攝入,少用油炸、煎制的方式
4、少食酸性食物:春季吃酸性食物不利於陽氣的生發,肝氣較旺,也不適合吃太多酸性食物,可適當多加點甘性食物,因此平時的飲食中要多加註意
二、運動
春天由於人體免疫力較差,因此要加強鍛煉,促進新陳代謝,但是也要注意適量,過量的運動會使身體虛弱,反而不利於養生,因此把握住合適的運動量是比較關鍵的
1、盡量不要晨練:春季早晨的空氣質量相對較差,晨練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同時,早晨身體經過一晚上的休整,各個器官才剛剛復甦,不適合做大量的和劇烈的運動
2、運動前要做熱身:因為春季氣溫還是相對較低,身體處於收縮狀態,突然的運動容易導致拉傷和扭傷,因此,一定先做熱身,讓身體狀態得到充分的調整
3、選擇較柔和的運動方式:太劇烈的運動會讓早春的身體負荷加重,因此,盡量做些比較柔和的運動,如瑜伽、有氧操、慢跑、游泳、自行車、登山等
4、注意防風防寒:春季天氣多變,且易起風,盡量避免大風中運動,會導致呼吸不暢,反而起不到相應的作用
三、休息
會累的人大多是因為不會休息,身體有自己運轉的周期,像季節一樣,春天,一般人都會有春困的感覺,因此,要選擇適應季節變化的方式來休息
1、作息要規律:春季身體容易疲勞,因此盡量作息規律,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是肝臟排毒的時間,因此盡量在十一點之前睡覺
2、增加午休:午休可以使身體得到較快的恢復,但是午休的時間不要太長,且不要吃完飯後立即睡覺
春季養生不止要在以上幾方面多加註意,同時也要多注意調節心理的變化,不要生氣、憂郁,負面的情緒容易導致肝火旺盛,不利於身體的健康,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去發現和享受生活的美好。
3、春季養生法則
都不知道你說的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先給你中老年的吧! (一)老人春季養生五忌一、忌睡眠過多 春天人易犯困,有些老年人有睡懶覺的習慣。中醫認為「久卧傷氣」。因為久卧會造成新陳代謝下降,營養障礙,氣血運行不暢,經脈僵硬不舒,身體虧損虛弱。因此,老年人在春天要早睡早起,一般每天睡足八小時就夠了。
二、忌懶於活動 春光明媚,正是老年人走出家門參加健身活動的大好時光。常到戶外活動,可以盡情地呼吸新鮮空氣,盪滌體內污氣,增強心、肺功能,可以舒適地沐浴和煦陽光,殺死皮膚上的細菌、病毒,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三、忌衣著不當 春天氣候多變,忽寒忽暖。因此,老年人不要過早脫棉衣,而應適當「捂」一段時間,以便身體各個器官能夠適應。這樣可以防止受涼感冒,從而免除誘發肺炎、肺氣腫、肺心病的危險。
四、忌生冷食品 在春天老年人宜多吃些富有營養而又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不吃或盡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胃腸引起疾病。胃寒者早晚喝點薑糖水,有禦寒暖胃和防止感冒的雙重作用。
五、忌四處串門 春天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老年人由於免疫力差,所以容易感染。在疾病流行期間,老年人不要頻繁出入商場、影劇院等人多的公共場所。每天吃幾瓣生大蒜或在室內熏蒸食醋,均有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良效。(二)春季養生「三不」原則中醫認為,立春後人體內陽氣開始升發,如能利用春季,借陽氣上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際,採用科學的養生方法,對全年的健身防病都十分有利。以此為依據總結出的中老年人春季養身「三不」原則,希望能給廣大會員讀者一些啟發。一、不「酸」春季飲食應「省酸增甘」,因春天本來肝陽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導致肝氣過於旺盛,而肝旺容易損傷脾胃,所以,春季飲食忌「酸」。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鵪鶉、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螃蟹等。宜食用甘溫補脾之品,可多吃山葯、春筍、菠菜、大棗、韭菜等。二、不「靜」春天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人體應該藉助這一自然特點,重點養陽,養陽的關鍵在「動」,切忌「靜」。老年人應該積極到室外鍛煉,春季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能增大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但老人春練不要太早,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易患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氣管炎,應在太陽升起後外出鍛煉。另外,春練不能空腹,老年人早晨血流相對緩慢,體溫偏低,在鍛煉前應喝些熱湯飲。同時運動要舒緩,老年人晨起後肌肉鬆弛、關節韌帶僵硬,鍛煉前應先輕柔的活動軀體關節,防止應驟然鍛煉而誘發意外。三、不「怒」春季是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要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心情舒暢有助於養肝,因為心情抑鬱會導致肝氣郁滯,影響肝的疏泄功能,也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三)正確的養生之道一、節飲食養肺生津老年人由於五臟衰弱,腸胃薄弱,如果飲食生冷無節,飢飽無常,勢必傷胃犯病。因此,秋季老年人應少吃多餐,多食熟軟開胃易消化之物。二、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秋風蕭瑟,自然界凄涼的景色容易導致老年人悲觀傷感的消極情緒。因此,老年人應特別注意精神保健,可適當選擇琴棋書畫、養花種草、玩物賞鳥等文化娛樂活動,以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安度晚年。三、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秋季溫差變化較大,風寒邪氣極易傷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降低,較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發生心衰而危及生命。因此應注意防寒保暖,有條件的可堅持用冷水洗臉、擦鼻,甚至冷水浴,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四、警惕秋季易發病秋季的特殊氣候特點,極易發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氣管炎發作、胃病、風濕病、哮喘及心腦血管疾病等。因此,老年人應結合自己體質情況重點防範,積極控制原發疾病,警惕秋季易發病的發生。五、加強鍛煉,增強體質秋天的氣候轉涼,是室外運動的好時機,老年人可根據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練拳、打球、郊遊等。
4、中醫春季養生之道
謝謝樓主分享!
願你天天開心!!!
5、《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的春季養生精髓是什麼?
作為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6、春季養生要注重哪方面
依據《黃帝內經》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春季陽氣生發、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生機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然而,春天雖然好,卻也是各種流感等傳染病、冠心病等精神性疾病的高發季節。春節養生四條重要寶貴經驗!
1、養陽氣
何謂陽氣? 即通常人們所說的「火力」,也就是人體的新陳代謝能力。
若火力不足,就會出現畏寒、肢冷等症狀。春季保養人體陽氣的方法很多。重要的一點是要「捂」,即俗話中的「春捂秋凍」,衣著方面不要頓減,體弱之人要注意背部保暖。為了保養陽氣,還可多吃韭菜。
2、重養肝
中醫學認為,肝臟在五行中對應「木」,春季為草木繁榮的季節,故春季主肝。保養肝臟的方法很多,如春天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肝臟的負擔。
肝病及高血壓病的患者,尤其是精神病類的患者,在春天要按時服葯,保持心態健康、避免精神刺激,以免病情加重。
3、防哮喘
春季是是花季,花粉過敏,輕者會出現眼癢、鼻塞、打噴嚏、流鼻涕、流眼淚等症狀、嚴重者可誘發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皮炎、喉頭水腫蕁麻疹、神經血管性水腫等過敏病症。
因此,對於那些花粉過敏的人,要注意盡量少去、不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如果去的話一定要記得帶上葯。
4、勤鍛煉
春天裡,人們常會出現「春困」,表現為精神不振、睏乏嗜睡,可以通過運動來予以消除,絕不能貪睡,因為中醫認為「久卧傷氣」,久睡會造成新陳代謝遲緩,氣血循環不暢,筋骨僵硬、脂肪積聚,吸收與運載氧的功能下降,毒素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導致體質虛弱,疾病發生。
7、春季養生的秘訣?
春天肝氣升發肝在情緒主怒所以很多女性在春天容易火箭場爆發指數增加要注意調控情緒,多聽笑話,保持情緒通暢,每天早起用頭發。少吃具有收斂的酸味食品,適當的補充甘甜之味,補益脾土。
8、立春時節如何養生最健康
冬季即將來臨, 在冬季,人體的新陳代謝作用變緩,以盡可能地保持體力,但同時也降低了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事實的確如此,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死亡率都以冬季為最高,冬季也是心腦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段。不過,人們也大可不必消極等待,通過天氣預報,可以巧妙地「破譯」疾病發生的預兆,從而採取積極的防範措施。 冬季從立冬開始,經過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冬者,天地閉藏,水冰地坼」。從自然界萬物生長規律來看,冬季是萬物閉藏的季節,自然界是陰盛陽衰,各物都潛藏陽氣,以待來春。冬季之風為北風,其性寒。「寒」是冬季氣候變化的主要特點。因此,冬季保健就顯得更為重要。 飲食調理 冬季進補有方 「冬令進補,春天打虎」,老祖宗留下的這句古訓,成了現今人們冬季保健的最大理由。於是葯補食補齊上陣,都希望能補出一個健康的體魄。中醫專家認為,進補一定要在專家指導下進行,不然盲目聽信一些傳言進補,到最後,反可能補出副作用。往年的一些例子希望能給大家一些提醒。 猛吃羊膏湯「痘痘」上臉 小林的外婆是小有名氣的烹飪高手,每年到了冬季,都要想方設法熬些湯、燉點羹什麼的給全家老小進補。小林清楚地記得,前年外婆逼她吃桂圓蓮子羹,去年又吃什麼阿膠,那味道她還真的不大喜歡。但為了老人高興,閉閉眼還是吃下去了。今年讓她感到驚訝的是,外婆的高招竟然是「羊膏湯」。 神通廣大的外婆四處託人從蘇北弄來了一隻據說從沒吃過飼料的山羊,宰殺後把部分山羊肉紅燒吃掉,剩下的骨頭和羊腿等全都溶化進羊膏湯內了。外婆在湯里加進了紅棗、桂圓、核桃仁、冰糖等,乾脆用多年沒用過的蜂窩煤爐烹制起來,說是比煤氣用文火更方便。為讓外婆高興,小林提了兩飯盒回來放到家中冰箱里。感覺餓的時候,就盛出一碗在微波爐內轉上一分種吃下去,多的時候一口氣能吃下3碗。她想反正是滋補的東西,說不定一段時間過去,自己的皮膚會越來越好呢。 讓小林怎麼也想不到的是,自己的臉上竟然莫名其妙發出了很多「痘痘」,嘴角也開始潰瘍起來。找一位研究中醫的朋友一咨詢,方恍然大悟,羊膏湯內營養相當豐富,作為一種滋補品,每天只用空腹吃一小碗即可。想吃就吃的盲目服用方法自然會進補過量,機體難以吸收如此多的營養,當然會發到外面了。 濫服保健品肝臟鈣化 張教授退休後經常四處聽一些健康講座,並把各種要點認真記錄下來。去年冬天,他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冬令進補計劃。根據平日醫生說自己缺這個缺那個的情況,他為自己買了多種補腦補鈣補微量元素的營養保健食品,僅包裝盒摞起來就有1米多高。吃了兩個月後,感到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他因「進補」太多導致肝臟鈣化,必須住院治療。 對身體的過度關注、營養知識的缺乏和一些廣告的不正確引導是各種營養補充劑在老年群體中泛濫的主要原因。其實,營養的核心是「合理」,雖然合法生產的營養品確有其相應的功效,但這些營養老人可以從食物中獲得。老人只要不挑食,就根本不會缺這缺那。即使需要補充某些營養,也需要由醫生來確定。專家為此提醒市民,進補必須適度、合理,不能盲目亂補。 以"鞭"補"鞭"未必帶來「性」福 一到冬季,長期為子孫操勞的張大爺就忙著為剛結婚的孫子買鹿茸、甲魚等傳統補腎物品,認為他吃了海狗鞭、鹿鞭等,就可以「補腎壯陽」,這似乎已成為不少長輩關心小輩的一種方式。專家認為,隨便濫吃這些物品不僅不能助性,也許反而危害健康。 吃進去的動物「鞭」進入人體後,跟其它食物一樣,都必須經過消化道消化、吸收,然後成為蛋白、脂肪、糖及其他營養物質,再被人體利用,而不是吃什麼器官就補到什麼器官上。除此,動物的「鞭」本身也不比其它食物多什麼,更不含有什麼特殊的營養素,即使是動物「鞭」中本身含有的一些雄激素,經過加熱、消化後已被破壞,並不能多補給人雄激素,所以說,用它來壯陽是毫無意義的。對於補鹿茸的做法,專家認為,任何一種補品都有一定的適應症狀,一般青年男士沒有必要隨意服用。即便需要,也應在醫生指導下。 其實,我國最早的一部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就記載了大棗、芝麻、蜂蜜、葡萄、蓮子、山葯、核桃等食物具有補腎益精助陽的功能,它們具有維持和提高男性性功能的重要作用。適當的飲食調節同樣可以改善身體。 濫用人參等於圖財害命 進補的意識不少人都有,但對於如何進補,人們並沒有深刻的認識。不少人認為只要是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東西,不論食品、營養品,還是具有保健作用的葯品,都在冬季進補范圍之內。於是濫用補品現象時有發生。如清代名醫徐大椿曾針對當時一些庸醫亂給病人服用人參的情況,一針見血地指出:濫用人參等於圖財害命。徐氏認為,人參價格昂貴,有一定補養作用,但其應用前提應該是身體虛弱、氣血不足。 若給身體強壯、內有食積及痰火之人服用人參,則不僅起不到補養作用,反而還會加重病情。這樣一來,病人既花費了金錢,又有損健康,庸醫的做法與圖財害命有什麼兩樣? 服用不當也會損健康 從去年冬至開始,張先生都在嚴格服用中醫開出的補膏。但後來因為要出差兩周,他嫌補膏攜帶不方便,認為這種東西反正是滋補的,早吃晚吃都是吃,於是提前將兩周的補膏量全部吃掉。結果腸胃一下子起了反應,渾身上下不舒服,趕緊送到醫院進行治療。盲目的吃補膏最終反害了自己的健康。 我國名中醫、上海中醫葯學會會長施杞教授告訴記者,很多人認為膏方是用來進補的,什麼時候都可以吃,這種想法實在不對。膏方是一門高深學問,是醫、葯、工等綜合的結果,其加工更是相當講究。葯材要道地,細料要分開煎,入膠時要認真掌握火候,入糖時要注意是否粘鍋或燒焦……。花費如此大力氣製作出的膏方,服用時也有嚴格的規矩,所以一定要遵醫囑 專家再三提醒,補品雖好,不可濫用。人體是否需要補養,究竟應該怎樣補養,人與人之間差別很大。一般來講,體質虛弱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不同;體質特徵,有易於上火、喜暖怕涼、腎氣虛弱、脾胃欠佳之差異……如果不加分析,盲目進補,難免犯虛虛實實之戒。舉例而言,脾胃虛弱的人,濫用膏滋等滋膩之品,可使人脾胃更虛;易於上火的人,濫服鹿茸等溫補之品,會使人火氣更大。為此,若要進補,應當在有關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選用相應的滋補食品及調養葯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進補的目的。 進補之前先「底補」 冬令進補是我國人民養生保健的一項良好傳統。進補是否得法,除了取決於選擇補品是否適宜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進補之前是否做好了「底補」。 「底補」即指和胃。大凡補葯,多味甘,偏於滋膩,易壅氣,有礙胃之弊;而且,需進補的人大多脾胃虛弱,消化功能欠佳。因此,進補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調理好脾胃功能,尤其是虛不受補的人,應該在進補之前先服健脾和胃、消食理氣的葯物,使脾胃逐漸適應對補葯的吸收。 「底補」方法很多,丸散膏湯,凡有調理脾胃之功效的,均可選用。這里,特別介紹一種簡便的葯茶療法。這種葯茶療法以「和胃代茶飲」為代表,早先是清宮御醫用於病後調理的組方,後來成為清宮用葯的一大特色。我們將此法運用於進補之前的調理,改進成幾種針對不同病人的和胃茶,同樣效果顯著。 1、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的人:山葯15克,陳皮10克,茯苓10克。共置小沙鍋中,加水約300毫升,煮沸10~15分鍾後取汁。再加水約150毫升煎煮,這樣2~3次後,合並葯液,過濾,將濾液代茶頻飲。經過15~30天的和胃茶調理,食慾會增強,脾胃調和,即可開始進補。 2、經常腹脹、消化不良的人:山楂10克,陳皮10克,木香5克。共置小沙鍋中,加水約300毫升,煮沸10~15分鍾後取汁。這樣2~3次後,合並葯液,過濾,將濾液代茶頻飲。同樣,一般15~30天後,病人消化功能增強,脾胃健運,可以開始進補。 經過「底補」後的進補,不僅能避免虛不受補的情況發生,而且能使葯物最大限度地發揮補養作用。葯茶療法作用溫和、簡便有效,不失為「底補」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