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寄旺於四時的觀點有何意義
「脾不獨主於時而寄旺於四季之末」的觀點,進一步補充了四時五臟陰陽的理論。肝心肺腎分主春夏秋冬,這在《內經》中是一貫的,唯脾之主時有二說。其一,「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素問·臟氣法時論》),這一觀點還體現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素問·金匱真言論》等多篇。
其二,脾不獨主時,而旺於四季。這就是本篇所論,《素問·玉機真臟論》也含有這一精神。兩說雖各不同,但從全元起之注可以看出,兩者精神基本一致,都在於強調脾的重要性。全氏在對「脾主長夏」注時說:「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處,蓋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是說長夏六月為一年四季之半,前可統上半年之春夏,後可主下半年之秋冬,脾旺此時,兼顧一年四季,這與本節「脾者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突出脾胃為臟腑之本的精神是統一的。脾運化水谷,化生氣血,滋養四肢百骸,五臟六腑,如同自然界土能生長、滋養萬物一樣。本篇把「脾不主時」作為專題討論,在於說明脾雖不獨主一時,但卻一年四季,無時不主,任何臟腑組織器官在任何時令中,都不能離於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氣滋養,故有「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也」(《素問·玉機真臟論》)之說。脾胃充盛,五臟安和;脾胃受損,則「五臟不安」(《靈樞·本神》)。因此,臨證時要正確處理脾胃與其他臟腑的關系,「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為土臟,灌溉四旁,是以五臟中皆有脾氣,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臟之氣,此其互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者,能調五臟,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進胃強即所以安五臟也。」(《景岳全書·雜證謨》)如果脾病影響四臟,分治四臟而不愈者,常常通過治脾而愈,《慎齋遺書·辨證施治》說:「諸病不愈,必尋到脾胃之中,方無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傷,四臟皆無生氣,故疾病日多矣。萬物從土而生,亦從土而歸。『補腎不若補脾』,此之謂也。治病不愈,尋到脾胃而愈者甚多。凡見咳嗽、自汗、發熱、肺虛生痰,不必理痰清熱,土旺而痰消熱退,四君子加桂、姜、陳皮、北五味子,後調以參苓白術散。」李杲也是在《內經》重視脾胃理論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臨床實踐發展成為脾胃學說,更加豐富了《內經》有關脾胃的理論,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冬令好養生,脾胃調在先,養護脾胃應該怎麼做?
進入一年當中最寒冷的季節,空氣中都透露出凜冽的寒意。每到這個時候,又該有一批腸胃虛弱人士經受胃痛打擊了。尤其是吃了些涼涼的食物,或者熬了大夜之後,這痛苦就更加倍了。
冬季寒冷而且晝夜溫度懸殊,腸胃很容易受到刺激,自身的抵抗力和適應性下降,胃酸分泌增多,胃腸容易發生痙攣,甚至還有些人會腹脹反酸。如果這時再不注意調養,極有可能傷及脾胃,引起慢性胃炎、潰瘍、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疾病。
《金匱要略》有言“四季脾旺不受邪”,意思是脾胃在四季中為人體防禦外邪,起著重要的防衛作用,脾胃的盛衰就會影響人體的抗病能力。在中醫理論中,脾胃是氣血化生之源、後天之本,是人體正氣的重要部分。“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養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衰,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所以養生必以脾胃為先。那麼,在這寒冷的冬天裡,我們應該怎樣養護脾胃呢?
粥湯養胃效果更佳
日常調養離不開飲食物的合理搭配。張仲景曾創制一劑驅寒養胃的名方——當歸生薑羊肉湯,只有羊肉、生薑、當歸三味食材組成,三者配合起來,可以溫中補血、祛寒止痛,是葯食兩用的食補佳品。
當歸生薑羊肉湯做法
【原料】羊肉500克,當歸50克,生薑60克。
【製法】第一步,羊肉洗凈、切塊,用開水焯一下,瀝干水;當歸、生薑分別用清水洗凈,生薑切片;第二步,將生薑下鍋內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干,鏟起;第三步,與當歸同放砂煲內,加開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2~3小時,調味後食用。
此外,冬季喝熱粥也可以很好地調理脾胃,熱粥可益胃氣,培汗源,調護脾胃,《傷寒雜病論》中有很多關於“食粥調養”的表述。糜粥調養,可以藉助穀物之氣來保護胃氣。小米粥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小米有養腎氣、健脾胃的功效,煮粥食,可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此外,小米粥還能夠緩解因飲食不節造成的拉肚子、反胃等虛損症狀,是冬季調理腸胃的優選。
3、脾不主時的理論基礎是?
脾與時令季節的關系除「脾主長夏」外,另有「脾不主時」與「脾旺四時」之說。「脾不主時」之說,首見於《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以十八日寄治。」指出脾不單獨主某季,而是分主四季中每季前後各九日,即十八日,四季共七十二日,與其他四臟相同,每臟各主七十二日,以合一年三百六十日。「脾不主時」而分主四時理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脾與五行之土有關。《尚書。洪範》曰:「土爰稼穡」,指出土具有長養、生化、承載萬物作用,故有「土載四行」,「土地為萬物之母」,「萬物土中生,萬物土中滅」之說。《素問。五運行大論》曰:「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居中焦。」脾具有運化之職,能消化飲食水谷,化生水谷精微,並將水谷精微化生氣血,充養全身,如同土地承載萬物,充養萬物,故將其稱為「後天之本」。正如李中梓在《醫宗必讀。脾為後天之本論》中所說:「後天之本在脾,脾應中宮之土,土為萬物之母。」其二,脾居中焦,與五方之中央相類。《素問。金匱真言論》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其味甘,其類土。」中央為東、西、南、北四方變化的必經之處,脾位中焦,主升清,其與胃的降濁相互配合,構成全身氣機升降的樞紐。脾胃升降正常,則肝升肺降、心腎相交。如《難經。四難》曰:「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谷味也。」《血證論》雲:「血生於心火而下藏於肝,氣生於腎水而上主於肺。其間運行上下者,脾也。」《證治匯補》亦雲:「五臟之精華悉運於脾,脾旺則心腎相交。」皆指出脾胃為氣機上下升降的樞紐,若脾失升清或胃失降濁,可致「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瞋脹」(《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並進而影響心肺氣血的布散,或肝腎之氣的升發,而致肝肺升降失常、或心腎不交,進而出現種種病症。其三,化生精微,灌溉四旁。《素問。玉機真臟論》曰:「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者也。」脾主運化,能助胃、小腸將飲食物消化,將水谷精微吸收。並將吸收的水谷精微,一部分通過脾的升清作用上輸心肺,在心肺作用於下,化生氣血,布散全身;另一部分,則靠脾的散精作用,直接布散全身,充養人體臟腑組織。故此,《素問。太陰陽明論》曰:「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獨主於時也。」張介賓注曰:「脾胃相為表裡,脾常依附於胃,以膜相連而為之行其津液;然脾胃皆屬乎土,所以土成萬物,故曰法天地也。土為萬物之本,脾胃為臟腑之本,故上至頭,下至足,無所不及,又豈得獨主一時而已哉。」(《類經。藏象類》)其四,脾旺四時,運代臟氣。《素問。宣明五氣篇》曰:「脾脈代」,指出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是人體各臟腑營養之源。四臟各旺四時,而四是時季節之交替,則須以脾為之運代轉換。脾主持四季每季中的前後各九日,即發揮聯結運代作用。若「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若脾氣虛,臟腑失養,則常見在季節轉換之時,各臟腑發生相應病證,或導致病情加重。
總之,「脾不主時」,實質是指「脾旺四時」,強調脾胃化生氣血,以及在維持臟腑功能及整個生命活動中的作用。人體的生長發育及生命活動,也不能離開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養。故後世有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之稱。
「脾不主時」理論,在中醫養生防病以及臨床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飲食水谷入口,須賴脾胃為之消化、吸收,並布散全身。因此,在養生防病中應當注意,飲食勿過飢過飽、過寒過熱,時時顧護脾胃中州。另外,諸葯入口,必藉脾胃運化之力行於諸經,以發揮葯效。若脾虛運無力,則葯物難運諸經,葯效難以發揮。正如張介賓在《類經》中所說:「凡治病必先藉胃氣以為行葯之主,若胃氣實則攻之則去,而疾常愈,以此胃氣強而葯力易行也;胃氣虛攻亦不去,此非葯力不去病也,以胃虛本弱,攻之則益弱,而葯力愈不能行也。」明代周之干在《慎齋遺書》中亦雲:「諸病不愈,必尋到脾胃之中,方無一失,何以言之?脾胃已傷,四臟皆無生氣,故疾病日多矣。萬物從土而生,亦從土而歸。『補腎不若補脾』,此之謂也。治病不愈,尋到脾胃而愈者多。凡見咳嗽、自汗、發熱、肺虛生痰,不必理痰清熱,土旺而痰消熱退。」可見,脾不僅為臟腑提供水谷精微,而且與人體的抗病驅邪,及康復能力密切相關。
4、你對中醫及四季養生的看法
我覺得中醫是博大精深的,也很神奇,中醫講求的是全身的調理而西醫是哪裡有病就治哪裡很。多人不了解中醫,認為中醫不科學,其實這樣的人其實也不了解西醫,真正了解西醫的人不會盲目排斥中醫,只有一知半解的人才會這樣,中醫有完整的科學體系,只是如同任何科學一樣還有很多值的完善的地方,還有中醫師的選拔和培養目前也有問題.
而且因為一些覺的外國月亮比較圓的人和一些半吊子中醫(主要),再加上目前社會的風氣.西醫更受重視是有非常深厚的基礎的,但不能否認中醫科學性.
不過保存中醫不是因為可以創造財富,而是因為它的作用,醫學的存在不是為了創造財富,一個想靠醫學發展經濟的國家是瘋子,學完社會醫學你就懂了。
春季養生
春天是陽長陰消的開始,重點要養陽。春天主生發,萬物生發,肝氣內應,養生之道在於以養肝為主。春季飲食要掌握一個原則:根據氣溫變化,食物由溫補、辛甘逐漸轉為清淡養陰之品。早春飲食取溫避涼。仲春飲食宜辛甘。晚春飲食宜清補。
夏季養生
夏天是陽長陰消的極期,夏天主長,萬物茂盛,心氣內應,養生應以養心為主。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此時也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候,人體出汗過多而容易丟失津液,因此夏季養生應該以清淡食物為主,避免傷津耗氣。夏季飲食多清淡。夏季飲食宜補氣。
秋季養生
秋天是陰長陽消的時候,重點要養陰。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養生應以養肺為主。中醫認為,「秋氣通於肺」,「肺乃氣之海」,「氣乃人之根」。這一理論提示人們,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順應時令的變遷,注意保養肺氣,避免發生呼吸系統疾患。飲食潤燥:秋季氣候的特點是乾燥,燥是秋令主氣。摩鼻健身:中醫理論認為「肺開竅於鼻」。
冬季養生
冬天,大地收藏,萬物皆伏,腎氣內應而主藏,養生應以養腎為主,逆之則傷腎。冬季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此時天寒地凍人體血液循環減慢。中醫認為,此時寒邪強盛,易傷及人體陽氣,因此,冬季養生重在滋補。冬季飲食宜滋補。冬季忌食寒性物。
5、「十二時辰養生」和「四季養生」的啟示
希望您能把握養生的原則,百中醫的四季養生雖然產生於有四季變化的地方,但對四季沒有變化的地方依然適用度。中醫講求的即維護正氣,天時相應,比如春養肝,即春天萬物復甦,肝氣抒發,問此時應順應肝氣的升的趨勢,不要違反這種趨答勢,這樣就是順應就是養生就是護正。一天之內,早晨陽回氣初生,正午最強,下午漸衰,晚上陰氣逐漸增重,子時陰氣最盛,所以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中醫講求的即是天答時相應。
6、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後一句是什麼意思
【原文】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故實脾,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
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余臟准此。
【詞解】上工:指高明的醫生。
治未病:這里指治未病的臟腑。
實脾:即調補脾臟之意。
四季脾旺:脾屬土,土寄旺於四季,故雲四季脾旺。
【釋義】本條從人體臟腑相關的整體觀出發,論述雜病的治療法則。從五行生剋制化關系來說明臟腑在生理情況下相互資生,相互制約;在病理情況下,相互影響,相互傳變。
首先本條含有「既病防傳,先治未病之臟」思想。臟腑病變傳變的規律是:「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五臟相通,移皆有次」(《素問·玉機真臟論》)。肝木能克伐脾土,如見肝實之病,應認識到肝病最易傳脾,在治肝的同時,要注意調補脾臟,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使脾臟正氣充實,防止肝病的蔓延。傳變有虛實之分,肝實則傳,肝虛則不傳;脾虛受傳,脾實則不受傳。如果脾臟本氣旺盛,則可不必實脾。反之,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其肝,就是缺乏整體觀的治法,就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其次,指出治病當分虛實,並舉肝病為例來說明。肝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這是肝虛的治法。酸入肝,補之以本味;焦苦入心,心為肝之子,子能令母實,所以助用焦苦;甘味之葯能夠調和中氣,《難經·十四難》:「損其肝者緩其中」,所以益用甘味之葯。至於肝實病證,便須瀉肝顧脾,上法就不適用。
對「酸入肝……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十七句的認識,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是衍文,非仲景原文;一種解釋是仲景從人體內部臟腑相關的整體觀念出發,根據五行生剋制化的原理,從多個臟腑進行治療,以達到糾正肝虛的目的,這里的「傷」字,不能作傷害解,而應作制約來理解。
本條最後引用經文,強調雜病虛實異治原則。虛者補之,補其不足;實者瀉之,損其有餘。不能違背經旨,虛證用瀉法,實證用補法,反其道而行,肝病如此,其他諸臟以此類推。
7、脾虛應該注意什麼?
脾怕冷,不吃生冷食品。生菜,水果(非想吃,煮熟了可以),喝水也要內熱水,平時吃飯要接時容,還要把飯菜熱完再吃。冷飲堅決杜絕。吃飯別飽一頓餓一頓,每次吃個7.8分飽就行了,因為你脾胃不好,消化功能自然不強,所以別吃太多。.平時多吃些養脾胃的:山葯,可以與雞肉一起燉。黃芪、大棗、姜一起泡水喝。山楂。多吃粥,最養脾胃了。脾不好的懶,不愛動,不愛說話,所以要加強運動,沒事多運動,買東西了,跑事了,多接觸人,促進他說話,脾不好,身體里的水調運不周,多出汗給脾得到了鍛煉。找靠譜的方法試試看,可以嘗試堅持喝隨草記的埤泰茶,幫助改善脾胃虛弱,深度滋養,提升免疫力。
8、肺旺四時的意義是什麼?
人體五臟之氣的衰旺,與四時季節的變換有關。這種內外之氣的對應關系,是以五行為理論根據的。如肝屬木,春亦屬木,則肝氣通於春,肝氣旺於春;心屬火,夏亦屬火,則心氣通於夏,心氣旺於夏;肺屬金,秋亦屬金,則肺氣通於秋,肺氣旺於秋;腎屬水,冬亦屬水,則腎氣通於冬,腎氣旺於冬。但脾是一個特殊的內臟,它在四季中沒有對應的獨立季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歷代醫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兩種不同的理論,即脾旺四時與脾旺長夏。
1)脾旺四時:這種理論認為,脾在五行屬土,而土居中央,能兼木火金水之氣,故土不專主於時,而氣透於四時之中。若以時間言,則分治於四時之末各十八日。《素問·太陰陽明論》指出:「帝曰:脾不主時,何也?歧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四時之末各十八日,合之即七十二日。四時各減十八日,皆剩七十二日。如此五臟各主七十二日,一周期三百六十日為一年。需要指出的是,脾雖寄治於四時之末各十八日,但脾氣的作用卻是貫通於四時的。換句話說,心肺肝腎諸臟,都依賴於脾胃運化的水谷之氣的充養,所以四臟之中皆有脾胃之氣。《內經》中多次提到四時之脈中皆當有「胃氣」,並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其實就是對脾旺四時的一種特殊應用。《難經》與《金匱要略》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概念,則是從正氣抗邪方面來說的。總之,脾主四時的理論強調了脾氣的重要性,也從主時角度證明了「脾為後天之本」這一特性。
2)脾旺長夏:「長夏」一詞,出於《素問》金匱真言論、臟氣法時論等篇。如臟氣法時論雲:「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提出「長夏」後,即由一年四時而變為五時,五時對應五行,在數上一致起來。長夏與其他四季的排列順序是:春、夏、長夏、秋、冬。這樣,按照木火土金水的對應關系,肝、心、脾、肺、腎五臟,正好分主春、夏、長夏、秋、冬五時。然而,長夏究竟指何月份,卻不甚明了。《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明確指出「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合之為十二月,一年已盡,長夏居於何月?王冰注長夏為「六月」,即農歷六月,相當於「夏三月」最後一個月。但其他季節皆各有三月,為何長夏僅一月,且寄於夏之末?所以後來醫家又把秋初的一部分時間算上,這樣一方面延長了長夏的時間,另一方面以使長夏在一年內居於中間,但究竟長夏主多長時間,仍很模糊。
長夏的氣候特徵是主濕。濕在五行屬土,故對應於長夏。從夏秋之交來看,確實是濕氣彌漫的特殊季節。天陽下迫,地氣上蒸,濕為熱蒸,則蘊釀生化。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皆以長夏之化為中心。四時若無長夏為之化,則草木雖繁茂而果實不成,秋既無收,冬亦無藏。人體若無脾土生化之功,則雖飲食日進,而氣血不化,四臟皆失滋養。但長夏之濕雖主生化,而濕之太地,反困其脾,而成六淫之邪濕。故至夏秋之交,脾弱者易為濕傷,諸多濕病亦由此而起。又因時逢炎夏,濕與熱兼,往往濕熱交爭而為病。古人言「暑必挾濕」,其原因就是暑熱季節(夏秋)正與濕盛季節(長夏)重疊。所以,我們理解長夏的關鍵在於,雖然春夏秋冬四時已將十二月占盡,而長夏卻可以重疊於夏末秋初之時。從五行相生關系言之,春木生夏火,夏火必生長夏土,然後生秋金冬水,故長夏一說亦順理成章。
然而脾既旺四時,又旺長夏,如何統一?《中藏經》雲:「脾者土也,……王於四季,正王長夏。」「正王」可以理解為「最王」(「王」通「旺」)。就是說,脾雖旺於四時,而以長夏為最旺。這樣說的根據大概是從五行相生理論中來。用五行理論分析歸納事物,在古人心目中是最有邏輯性的,最嚴密的,所以說是「正王」。不過,脾旺四時的理論也同樣是沒有疑義的,因為土居中央而兼四旁這樣的說法亦與五行有關。由此看來,兩種理論不存在統一的問題,而是可以並存的。其實正確的理論並不一定是唯一的。這就象伏羲八卦與文王八卦不同,又如河圖與洛書各異一樣。
9、「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後一句是什麼意思?
【原文】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故實脾,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
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余臟准此。
【詞解】
上工:指高明的醫生。
治未病:這里指治未病的臟腑。
實脾:即調補脾臟之意。
四季脾旺:脾屬土,土寄旺於四季,故雲四季脾旺。
【釋義】
本條從人體臟腑相關的整體觀出發,論述雜病的治療法則。從五行生剋制化關系來說明臟腑在生理情況下相互資生,相互制約;在病理情況下,相互影響,相互傳變。
首先本條含有「既病防傳,先治未病之臟」思想。臟腑病變傳變的規律是:「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五臟相通,移皆有次」(《素問·玉機真臟論》)。肝木能克伐脾土,如見肝實之病,應認識到肝病最易傳脾,在治肝的同時,要注意調補脾臟,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使脾臟正氣充實,防止肝病的蔓延。傳變有虛實之分,肝實則傳,肝虛則不傳;脾虛受傳,脾實則不受傳。如果脾臟本氣旺盛,則可不必實脾。反之,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其肝,就是缺乏整體觀的治法,就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其次,指出治病當分虛實,並舉肝病為例來說明。肝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這是肝虛的治法。酸入肝,補之以本味;焦苦入心,心為肝之子,子能令母實,所以助用焦苦;甘味之葯能夠調和中氣,《難經·十四難》:「損其肝者緩其中」,所以益用甘味之葯。至於肝實病證,便須瀉肝顧脾,上法就不適用。
對「酸入肝……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十七句的認識,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是衍文,非仲景原文;一種解釋是仲景從人體內部臟腑相關的整體觀念出發,根據五行生剋制化的原理,從多個臟腑進行治療,以達到糾正肝虛的目的,這里的「傷」字,不能作傷害解,而應作制約來理解。
本條最後引用經文,強調雜病虛實異治原則。虛者補之,補其不足;實者瀉之,損其有餘。不能違背經旨,虛證用瀉法,實證用補法,反其道而行,肝病如此,其他諸臟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