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鄭板橋 答案
詩畫方面,和熱於幫助別人
2、求這幾道文學題的正確答案 謝謝~~~~~
1, 哈姆萊特
2,魯賓遜漂流記
3,雪萊
4,阿q正傳
5,包利法夫人
6,復活
7,論語
8,四世同堂
9,郭沫若
10,沈從文
一、祖父罹罪,家道中落
魯迅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他的爺爺是翰林出身,曾經擔任過知縣,後來在北京擔任內閣中書,他的父親則是一個飽讀詩書的秀才1。因而,周氏家族在紹興當地算是一個名門望族。這樣的官宦之家、書香門第,使得少年魯迅獲得了良好的教育,加之魯迅聰慧過人,因此,展現在魯迅面前的似乎應該是一條讀書取仕、光宗耀祖的「光明大道」。可是,世事難料,在魯迅13歲那年,一場重大的家庭災難打破了周氏家族的寧靜,也從此完全改變了魯迅的生活。那麼,這究竟是一場怎樣的災難?這場重大的家庭變故會給魯迅的成長帶來怎樣的改變呢?
魯迅的家庭,用今天的話說,應該是一個不錯的中產階級家庭,甚至比一般的中產階級家庭還要好的一個周氏大家族2。不幸的是,在魯迅幼年的時候,他們家裡遭到一場比較大的災難,這個大的災難是由於他的祖父參與了一個案子,是科舉考試行賄的案子。我們今天全世界考試作弊成風,在很多著名的大學里,大學生都普遍地作弊,我本人也處理過很多作弊現象,我非常痛恨這種現象,但是很多學生習以為常,說考試作弊有什麼了不起,判我不及格我下次再補考,說得輕描淡寫。但是我們知道,在古代,考試作弊是大罪,是了不得的大罪,甚至要殺頭的,為什麼?因為考試作弊就是欺騙最高領導人——皇帝。國家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你考試作弊,不就是欺騙國家嗎?所以考試作弊其實應該是大罪,我們今天太過於輕描淡寫作弊這個事情了。
魯迅的祖父因為科舉考試行賄3就被判了死刑,我知道有很多青少年朋友不會理解,真有這么誇張嗎?科舉考試行賄要判死刑,真沒勁,其實這個事情確實很嚴肅,他的祖父就是被判了死刑,但是這個死刑很有意思,不是立即執行,我們知道判死刑有立即執行和緩期執行,緩期一般就不會死了,表現好一點,不再作惡,就改成無期徒刑,魯迅的祖父被判了死刑,沒有說立即執行,可也沒有說緩期多長時間,而是判了當時叫「斬監候」的罪4,意思是先不斬,先押著,什麼時候殺頭,看皇上高興不高興,皇上一高興,沒准就不殺了,就赦了,如果不高興,也許哪天拉出去斬了,所以這事是一個懸念,它沒准。中國古代什麼時候殺人5?每年秋天,秋天草木凋零,中國的一切都是配合自然界的節奏,春天草木繁盛,百花盛開,不適合殺人,殺人煞風景。所以一到秋天,魯迅家就慌了,一到秋天就花很多錢上下打點,買通關系,希望把今年熬過去,今年熬過去了,明年還得如法炮製一番,就這樣年復一年,家裡有多少錢也都用出去了。這一場官司下來,他們家就敗落了。
由於這場官司,他父親秀才的名號也被革除了,到手的文憑給收回去了,不算數了6。在這個過程中,魯迅一個小小的少年,切實地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魯迅有一句很沉痛的話,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可以看見人生的真面目7。」人生的真面目是不容易看到的,不是說努力就可以看到的,你沒有條件就看不到。魯迅則有家道中落這個條件。一個孩子家裡條件不錯,成績都不錯,別人也說你好,一切綠燈都打開了,你看不到人生的真面目。等到哪天你突然考個倒數第一,家裡還交不起學費了,你就能看到人生的真面目。少年魯迅是長子,所以過早的生活的重擔、精神的壓迫就撂到這個少年的肩頭。
因為魯迅的爺爺被判「斬監候」,所以牽連到魯迅的父親也革除了秀才的功名。魯迅的父親本身身體不好,經過這么一折騰,病情更加加重了,這樣一大家子的生活重擔就落在少年魯迅的肩上,俗話說「國有大臣,家有長子」,面對父親的病重、母親憂愁、弟弟年幼的這樣的生活重擔,魯迅該如何度過,少年魯迅為什麼會遭到鄰里的流言誹謗,而這種生活的磨難和苦難會對魯迅的人生有什麼影響呢?
魯迅在很長的時間里,做了些什麼呢?他頻繁地出入當鋪和葯鋪之間8,家裡沒錢了,就拿東西去當鋪當,然後拿錢回來給父親治病,再然後又去當鋪。去當鋪是一件很遭受精神壓迫的事情,有錢買東西當然是很暢快的心情,若沒有錢,受人家白眼,100塊的東西5塊錢就給你當了,每天遭受這種白眼和奚落,這對小孩的精神打擊是非常大的9。到了後來,他的父親也病死了,家裡邊僅有的二三十畝水田也賣光了,他家成分等於改變了,由地主變成貧下中農了。
所以說,魯迅從小知道生活之艱辛,知道錢怎麼來,東西怎麼來。我記得我的兒子很小的時候,我有一天問他:「你知道咱們家的飯從哪來的吧?」我想啟發他說都是他爸爸掙來的,但他說:「我知道,都是從廚房端來的」。當時我大吃一驚,後來我想他說的有道理,因為他每天親眼所見的飯菜就是從廚房端來的,所以他覺得廚房永遠是源源不斷生產飯菜的地方,這不是孩子無知,這是大人的教育不到位,他不會想到這些飯和菜是我掙來的。我想,今天很多孩子恐怕都沒有意識到錢是從哪來的,沒有意識到勞動和生存的關系,這是一個大問題。
魯迅家裡的錢花光了,田賣掉了,值錢的東西能當的也當掉了,房子也就顯得越來越大了。魯迅寫那個時候的感覺非常逼真,他說他每天在牆的角落四處看,看還有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他總覺得抽屜里還有什麼東西,打開每個抽屜看,看一遍又看一遍。這個時候親戚朋友和鄰里對他們家的態度也改變了10,能欺負的就欺負,該騙的就騙,還有的人就慫恿魯迅把家裡的東西偷出來賣——你們家還有什麼東西趕快拿出來賣吧,魯迅沒有這么做,但是鄰里之間已經有這樣的流言蜚語,所以魯迅不是直到長大之後才受到社會上流言蜚語的打擊的,魯迅一生就是生活在流言蜚語之中。死了這么多年之後,還沒有很多人真正理解他,其實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受流言蜚語的打擊了,用金庸筆下楊過的話說:「我一生受人冤枉還少嗎?」大俠是怎麼成長的,像楊過這種大俠,小時候就受人冤枉,很難有幾天揚眉吐氣的日子。魯迅少年時受到這樣的壓力,壓在一般少年的頭上,恐怕會受不了。
我是研究文學的,經常講作家生平,我發現很多作家、藝術家,少年的時候,都經歷過家庭的不幸,特別是父親早逝,少年喪父11,這好像是一個很普遍的規律,還有家道中落的也很多。從邏輯上推理:家道中落一定會讓人奮起嗎?很多社會上的不良少年、流氓歹徒也是因為家道中落產生的,也許家道中落使人萎靡不振,但是對於我們知道的這些傑出的人物來說,似乎少年時代的不幸是他們取得成就的一所最好的學校,那個時候他們比別人多學了很多很多最有價值的東西,當然了,我們不能因為要成就自己就故意搞得家破人亡,那是不行的,我們也沒有那個條件,現在不是那個時代。魯迅的家道中落有時代的代表性,因為那個時候清王朝正走向它最後沒落的階段,像魯迅一樣,當時中國有很多家庭都家道中落了,當然原因不同,不見得都是像他家是因為祖父的原因,有的是由於生意沒做好虧本了,有的是由於疾病,還有其他原因。從整個中華民族來看,我們中華民族也是經歷了一個家道中落的過程,以前很興旺,中華民族有光輝燦爛的過去,後來家道中落了,中落得很苦,老被人家欺辱,被人家看不起,自己想各種辦法振興、振作。整個中華民族也有一個馬鞍形的過程,魯迅的家道中落以及給他帶來的痛苦在中國是很有代表性的,這是魯迅人生中的第一個痛苦12。
二、「母親娶媳婦」
魯迅人生的磨難才開始。雖然他的爺爺後來被釋放出獄,但是三年後,也就是魯迅16歲時,魯迅的父親終因病重而去世。家道中落的魯迅義無反顧地背起行囊,踏上了外出求學之路,他先是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學習三年,後來又奔赴日本留學13。正當26歲的魯迅躊躇滿志之時,一場由母親精心設計的包辦婚姻卻打破了他的生活夢想。那麼,魯迅的母親為什麼要這樣做?魯迅面對這場包辦婚姻又該如何做呢?
對於魯迅的婚姻,很多人不是很了解,會問:他愛人不是許廣平嗎?他不是和許廣平很幸福嗎?這都是後來的事。魯迅家道中落之後,他不能像別人的孩子那樣正常發展,不能考科舉,謀一條生存之道。那個時候考科舉是一條正路,但是他沒有走這個正路,而是去學新學,用當時的人說,就是迫不得已把靈魂賣給洋鬼子,學一些邪門歪道的東西14。我們今天看來,他反而是學對了,由於學得好,又官費留學日本15,在留學日本的時候,他接到母親的電報,說母親病危,像岳飛接受到的十二道金牌一樣,催他馬上回去。中國人是孝子,一聽母親病危,也不會去仔細核實真假,肯定要心急火燎地趕回去。魯迅也不例外。不過等他回家一看,家裡張燈結綵,母親沒事,他卻馬上被簇擁著成親了16。原來家裡給他包辦了一門婚事,為什麼家裡那麼急於給他包辦婚事?原來那個時候非常不開放,他在日本留學,家鄉的人害怕他娶一個外國女人。如果今天一個留學生娶了一個日本夫人,我們會說很好啊,促進中日友好,但是那個時候,一個中國人和外國人通婚,大多數民眾還是不能理解。
特別是有一次魯迅走在日本街頭,看到一個婦女領著好幾個孩子,前面一個,後面一個,魯迅看著覺得很辛苦,他正在散步,也沒其他事,就幫她抱了一段,結果恰巧被別人看見了,於是這個話傳回中國來,說周樹人在日本已經娶了太太,生了好幾個孩子,正在街上逛呢17。家裡一聽非常著急,馬上給他包辦了一門婚事。魯迅那個時候的知識分子,剛剛開始覺醒,剛剛接受自由戀愛、民主自由這些思想,而身處的這些體制都是舊的,他們那一代人普遍都遭受了矛盾和痛苦。怎麼辦?家裡人訂的親事,不答應,就是不孝,同時還會影響到很多人的利益和面子。魯迅迫不得已就提出兩個要求18:他要求這個女方,第一要進學堂;第二要放足,不能纏足,這是那個時代很多覺醒知識分子對配偶起碼的要求,其實代表了兩個方面,一個是文化,一個是觀念。纏足代表封建觀念,婦女不解放,纏足是婦女愚昧的象徵,而進學堂說明她有文化。可是魯迅回來跟人家拜天地一看,這個婦女既沒有文化,而且還纏著小腳,魯迅的心一下子就涼了,等於是被綁架著完成了一場婚姻。
魯迅生長在清朝末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然主宰著男女的終身命運。26歲的魯迅在那個時代,早已經算是個大齡青年了,因此,母親對他採取包辦婚姻的初衷也是情有可原19。可是,經歷了多年新思想影響的魯迅,面對母親為他迎娶的這個叫朱安的地道的傳統女性,他會心甘情願地接受嗎?「先結婚後戀愛」的做法在魯迅這里行得通嗎?
與魯迅拜天地的這位朱安夫人遠遠不是魯迅理想中的對象,可是魯迅他接受了,為什麼接受?魯迅說,是為了母親。他回到日本去,他的同學朋友就問他,你母親給你來電報,是家裡有什麼事嗎?魯迅回答了五個字:「母親娶媳婦」20。我們看這句話包含了多麼大的痛苦,不是他娶媳婦,是母親娶媳婦,婚姻是家族的事情,卻跟他自己沒有關系。「這是母親送給我的一個禮物21,我只好接受她」,只能養著,他如果不接受她,這個女的跟他不結婚拜堂,不結婚在那個觀念下就是休妻,如果休回去誰還要她,她一輩子怎麼辦?他還要為別人考慮這些。
「五四」時期的知識分子有一種矛盾,就是個性解放與人道主義的矛盾,「五四」時期有很多口號,其中有兩個很響亮的口號,一個叫個性解放,一個叫人道主義,可是大家有沒有想到,個性解放和人道主義之間有矛盾,你自己個性解放了,別人還沒有解放,怎麼辦?你的個性解放會損害到別人的利益,這個時候是個人利益為高?還是人道主義為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方法。對於這個事情我們今天也可以反思一下,魯迅到底當時應該不應該接受?難道就不可以反抗嗎?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嗎?我們也知道面對這種情況,有的人當時是逃掉的,全部拋棄了,什麼都不要了。但是魯迅考慮問題是方方面面,做統一打算,這個事情成為魯迅一生的陰影。成親的第二天早晨,他的母親和周圍的人發現,魯迅的眼睛是浮腫的,臉色是青的,枕巾都是濕的,他哭了一夜,洞房花燭夜就是這樣過的。第二天他自己搬到書房去睡,第四天就回日本去了22。娶來的朱安夫人一輩子陪著魯迅的母親,等於是成了他母親的一個助手23,真正是「母親娶媳婦」。魯迅跟朱安夫人婚姻是保持了,但徒有夫妻之名,但無夫妻之實,我們可以看到這實際是一代知識分子的悲劇。
當時的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圖書館館長李大釗,文學院院長胡適,很多當時的這樣的名流們都有類似的經歷24,家裡包辦婚姻,但多數都接受了,沒有辦法,除非以後又遇到別的機會。所以我們看魯迅,他是最激烈地反對包辦婚姻,反對沒有愛情的婚姻的,自由戀愛當然不見得一定是幸福的,但是起碼是自己選擇的。從包辦婚姻到自由戀愛,這個過程雖然說總體上勝利了,但是很漫長,不時有倒退。其實我看一直到現在,很多中國青年的婚姻大事還是靠包辦,不僅在農村,在城市也有很多,甚至一些博士、博士後,他們的婚姻都是靠父母包辦的,靠長輩介紹的,這個倒退了不止一百年啊,想起來還是稍微有些羞恥。還有一些父母,是打著關心愛護子女的旗號來干涉子女的婚姻,這種情況今天仍然很多,這個東西為什麼不大好反抗?因為它不是以專制的面目出現的,而是以愛的面目出現的,所以不容易反抗。我們是過來人,父母會說,你容易吃虧上當,還是父母為你好啊。軟刀子殺人是看不見的。
魯迅就咽下自己得到的苦果,後來魯迅人生有了轉折,在40歲的時候找到精神上的知音許廣平,理想中的新女性,有了現代意義上的愛情25。但是盡管這樣,他的這次婚姻仍然給這中間的幾個人都造成了一輩子心靈上的苦痛,我們可以說這是魯迅的苦痛,對於朱安夫人來講也是不公平,也是更大的苦痛,她一個沒有文化的舊式婦女,命運讓她嫁給魯迅這樣的人,這個人不喜歡她,對她沒有興趣,把她常年拋在家裡陪伴老太太。朱安夫人也表示過說自己跟不上時代,但是她願意與時俱進,也願意找點書看看,去認字,接受新思想。有一次看到魯迅和朋友學生們做體操,她也跟著做,但是她又做不好26。我們看到這樣的婦女在做艱難的努力,就像一個蝸牛一樣,沿著樹慢慢往上爬,終於沒有爬上去27。從婦女角度來講,舊式婦女的悲劇在朱安夫人身上體現得很鮮明,有千千萬萬像她這樣的婦女就在時代的轉折上被犧牲掉了。魯迅是一個偉人,在別的方面取得極大的成就,而太多像朱安夫人這樣的人都被輕輕地抹過去了,精神上的成就沒有,生活上的幸福也沒有,生活真是很殘酷無情的。這次包辦婚姻是魯迅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場痛苦。
三、手足失和,相煎何急
魯迅是家中的長子,下面有兩個弟弟:二弟周作人,比他小四歲;三弟周建人,比他小七歲。從1919年起,收入豐厚的魯迅將母親、二弟全家與三弟全家都接到了他在北京八道灣購買的一所大宅院,一大家子人開始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28。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四年之後的1923年,魯迅與二弟周作人卻意外地斷了交,絕了情,搬出了八道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中國文化史上周氏三兄弟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真是了不起,特別是魯迅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年紀差得不是太大,周作人的成長都是由他的兄長魯迅一路引導,魯迅不但負責這個家庭的物質生活,還負責引導弟弟們的精神方向29。魯迅到南京上學,也把他的弟弟接到南京上學,魯迅去日本留學,後來也把他的弟弟帶到日本留學,在留學過程中以及回國之後,兄弟兩個人並肩戰斗,一塊寫文章,一塊做學問,他們都是新文化運動中很有名的先鋒健將30,特別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早期,弟弟周作人還比魯迅名氣更大一點。那個時候,周作人在北京大學當教授,很多人後來才知道周作人有一個哥哥,他的學問也不錯。比如後來成為著名武俠小說家的白羽31,年輕的時候仰慕周作人,寫信要求拜見,有一天到府上拜見周作人,結果周作人不在家,魯迅出來接待他,說我是周作人的哥哥,我跟你談談吧。白羽說,既然他不在家,跟你談談也行,跟周作人的哥哥談談也可以。周樹人問他喜歡讀誰的小說,白羽說一個人是冰心,一個人是魯迅,周樹人說魯迅就是在下,白羽這才對他很尊重。很長時間內,周作人名氣更大一些。誰也不會想到,這樣好的兄弟,思想感情這樣接近的兄弟,最後會分裂、分手,會絕交,所以我想是不是因為感情太好了,上天嫉妒,也許是命里註定,結果他們由不分彼此,最後發展為終生不再來往32。
魯迅與周作人為什麼會失和?這已經成了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一大懸案和魯迅研究的一大謎團。人們想像不出:本來最為親近的兄弟兩個,最終會絕交,終生不再往來。更為不解的是,兩人絕交之後,絕口不提此事,怨恨之深,難以自拔,切膚之痛,難以忘懷。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周家兄弟失和的真相至今還是一個謎,沒有人能完全搞清楚。盡管有人收集了很多材料,努力想搞清楚,因為這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但由於涉及到個人隱私,很多材料不完整,我們沒有辦法徹底把它查個水落石出。表面上看來它是家庭糾紛33。因為周家是一個大家庭,用今天的話說,經濟核算是一筆糊塗賬。魯迅的收入很高,他直接把錢交到家裡,但是兄弟周作人娶了一個日本夫人羽太信子,羽太信子夫人每天的生活是非常高消費的生活方式34,家裡一切用品都要到日本商店去買,她太喜歡日貨。人家也是愛國主義者,非常愛自己的國家,家裡大人小孩生病,都要請日本的大夫,所有東西都要是日貨。做滿了一桌子的菜,說不好吃,就全部倒了重做,家裡被子和褥子說不新了,馬上重做一套新的,出門一定要坐汽車。我們想想,上個世紀20年代,出門就坐汽車,那是不得了的,當然魯迅是願意為這個家庭做奉獻的,他是長子,是家裡的大家長,他只要家庭和睦,什麼都願意去做。魯迅曾經說,我的錢是用黃包車拉進來的,但是人家是用汽車送出去35。所以他覺得自己拚命做,卻總不能滿足要求。這個方面的材料我們是可以看到的,所以在家務上、經濟生活上有糾紛。這個時候,也就是1923年、1924年間,其實他跟周作人的思想分歧還不是太大,但是有一天,兄弟兩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以至於動手打了起來36。想像一下,我們如果看到街坊鄰居兄弟兩個打架是很平常的事,但是魯迅兄弟兩個真打起來了,真是讓人感到很驚訝,當時他們的朋友也不是很能理解。本來魯迅住在前面,周作人住在後面,一家人和睦地來往,打架的結果就是周作人親自送了一封絕交信來37,信的開頭稱他為魯迅先生。我們今天稱魯迅先生是懷著尊敬的心情的,但是他的親弟弟寫的信上加上這個魯迅先生,下面的內容不用再看也知道他的態度了,如此態度也就是說明一刀兩斷了。其中有一句話說:「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里來」。知識分子講話是很客氣的,但是往往客氣後面有十二萬分的狠毒。普通老百姓吵架,話雖然很難聽,但第二天就好了,「明天再來玩啊」。知識分子表面雖然客客氣氣,其實心裡懷著深仇大恨。後來魯迅很快就搬出了八道灣,另外買了一所房子住38,從此不再和他的兄弟來往。
曾經是手足情深的兄弟兩人,最終成了陌路人,這確實令人瞠目結舌,眾說紛紜,而經歷了這種刻骨銘心痛苦的魯迅與周作人,又將如何面對接下來的生活,這種斷交、決裂對他們兄弟二人的人生道路到底會產生怎樣特殊的影響?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務事不好評價,我們也不敢說誰對誰錯,我們也不用去管誰對誰錯,但是這個事的結果,它對雙方的打擊都非常大,盡管知識分子表面上可以裝作若無其事,但是越說沒事,心裡傷痛可能越巨大。周家兄弟失和等於是骨肉分離,而且這件事對中國文壇也是極大的打擊,因為當時他們兄弟兩人是中國青年的精神導師,那個時候的他們已是名滿天下,全國的青年都認為他們是自己的楷模和領袖,沒有想到他們會分道揚鑣。此後,兄弟二人的思想慢慢不同了,以至於發展得越來越遠,一個經過痛苦的思索、彷徨之後,繼續戰斗,選擇戰斗終身的道路39;另外一個,則慢慢遠離世俗的社會,遠離人生風雲,做一些象牙塔內的工作40。周作人想不關心社會,求自己生活安定,永遠住在象牙塔里,但是人越這樣想,越做不到。你不關心政治,政治來關心你。最後在日本人佔領北京的時候,他半被迫半自願地出來為日本人做事。人別的方面都可以犯錯誤,民族立場這個問題上是不能犯錯誤的,這叫大節。我們中國人對人其實是很寬容的,小節上無所謂,但是大節上不能有虧,因為周作人大節有虧,別的方面我們可以喜歡他,但是他畢竟犯了漢奸罪,這個事情是無可辯駁的,從法律上來說是犯了罪的,所以抗戰勝利之後,他被國民政府處以漢奸罪。後來還是我們共產黨寬大,把他從監獄中放了出來。
周作人和魯迅絕交之後,思想漸漸脫離了時代主流。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周作人擔任日偽政府教育督辦,為日本人做事,抗戰勝利之後,以叛國罪被判入獄。1949年出獄後,定居北京,在人民大學出版社工作,1967年去世,終年82歲。
魯迅的三弟周建人與魯迅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系,而與周作人於1923年基本斷交。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副署長、高等教育部副部長,後任民進中央主席。1984年去世,終年94歲。
我想周家兄弟如果不失和,周作人的錯誤再怎麼發展,也不會走到這一步。失和這一件事情反過來使魯迅更加孤獨,像他這樣高層次的人,能夠理解他的人本來很少,他們兄弟二人一塊長大,彼此的思想清清楚楚,所以周作人晚年做了一些回憶魯迅的工作41,對魯迅研究提供了很寶貴的材料,其實他還是很了解魯迅的內心的。而周氏兄弟不同的發展,也恰好代表了現代中國兩種知識分子不同的人生道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就是有這兩種選擇42,第一種是選擇戰斗的,第二種選擇做隱士。做隱士也未必能做好,所以兄弟失和既是他們的家庭悲劇,同時也含有象徵意義,這種意義代表著中國兩類知識分子的失和,以後中國知識分子的爭議和失和都可以從這裡面找到一個縮影,這是魯迅的又一大痛苦。
3、十二時辰養生最佳答案是什麼?
十二時辰最佳養生法: 子時(23---1點):膽經當值,睡覺保護陽氣 丑時(1----3點):肝經當值,養肝如同養樹木 寅時(3---5點):肺經當值,號脈的最好時機 卯時(5---7點):大腸經當值,空腹喝水,排除毒素 辰時(7---9點):胃經當值,早餐營養要均衡 巳時(9---11點):脾經當值,工作學習的第一個黃金時間 午時(11---13點):心經當值,睡好午覺養陽氣 未時(13---15點):小腸經當值,保護血管多喝水 申時(15---17點):膀胱經當值,工作學習的第二個黃金時間 酉時(17---19點):腎經當值,預防腎病的最佳時間 戌時(19---21點):心包經當值,工作學習的第三個黃金時間 亥時(21---23點):三焦經當值,准備休息 子時:膽經當令 子時是指夜裡11點到次日凌晨1點,這個時候是膽經當令。「當令」就是當班的意思。 子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黃帝內經》里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於膽」。取決於膽的生發,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把睡眠養住了,對一天至關重要。 亥子為水,子時是陰陽交匯之時,也是萬籟俱靜之時,這個時候最好是睡覺,而且要盡量的舒服,睡的時候宜屈膝卧,變換姿勢。環境宜靜,全神凝聚,不悲不喜,不念不妄。也就是說要全力的睡覺,不要想其他的事情。為什麼呢?因為水是萬物滋生的源泉,陰陽交感之時是元氣始生之時,道家有雲:「一氣分陰陽」,而陰陽相合則又變生為元氣。如果這個時候還在用思不寧,勞作不息,就會干擾陰陽交合,使元氣生發受到干擾。子時又是膽經開令之時,此膽並非只是強調人體內的膽藏,《內經》曰:「凡十一藏皆取決於膽也。」凡五臟六腑皆以氣機通順為要,肝膽氣機通順自可對五臟六腑之氣機條達有力的支持,五臟六腑自可功能正常運行。所以順應膽經的主令會使人體的氣機條順,五臟六腑都受之裨益。膽又是決斷之官為了生存,我們每天都會有很多的「謀慮」,為工作而謀,為前途而謀,為人際關系而謀,為生意而慮,為孩子而慮,為健康而慮,為情感的糾葛而慮。如果我們謀慮的事情能夠被「決斷」,並得以順利地貫徹執行,也就是心想事成,那自然會氣血通暢、肝膽條達了。但是,現實生活中的諸般事情難盡人意,多是壯志難酬、事與願違的,所以,我們會有很多謀慮積壓在肝而沒有讓膽去決斷執行,肝膽的通道便造成了阻塞。由於情志被壓抑,肝膽的消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嚴重影響,人體就會百病叢生。 丑時:肝經當令丑時是指凌晨1點到3點,這個時候是肝經當令。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則你的肝就養不起來。 在這個時候陽氣生發起來,而這個時候叫丑時,丑時是什麼樣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這個時候陽氣雖然生發起來,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斂,有所控制,就是說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養好肝血,1點到3點要睡好。 寅時:肺經當令寅時是指凌晨3點到5點,肺經當令。這個時間是人從靜變為動的開始,是轉化的過程,這就需要有一個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時候應該是3點到5點,這個時候恰恰是人體氣血由靜轉動的過程,它是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的。 心臟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鍛煉,有心臟病的人一定要晚點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張早上鍛煉。晚上是一片陰霾之氣,你可以活躍一下。而早晨是陽氣生發的時候,你就順其生發好了。 卯時:大腸經當令卯時是指早晨5點到7點,這個時候是大腸經當令。這個時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門開了,五點醒是正常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來。這個時候代表地戶開,也就是肛門要開,所以要養成早上排便的習慣。排便不暢,應該憋一口氣,而不是攥拳。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足了才有大便。 辰時:胃經當令辰時是指早晨7點到9點,這個時候是胃經當令。胃經是人體正面很長的一條經脈,胃疼是胃經的問題,其實膝蓋疼也是胃病,腳面疼也是屬於胃經病,這些地方都是胃經循行路線。 這時候吃早飯,就是要補充營養。這個時候是天地陽氣最旺的時候,所以說吃早飯是最容易消化的時候。早飯吃多了是不會發胖的。因為有脾經和胃經在運化,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飯就如同「春雨貴如油」一樣金貴。 巳時:脾經當令巳時是指上午9點到11點,這個時候是脾經當令。脾是主運化的,早上吃的飯在這個時候開始運化。我們的胃就像一口鍋,吃了飯怎麼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裡的東西一點點消化掉。 脾是什麼呢?脾字的右邊是一個卑,就像古代的一個燒火的丫頭,在旁邊加點柴,扇點風什麼的。在五臟六腑里,脾就像個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們五臟六腑這個大宅門就都不舒服了,就會得所謂的富貴病,比如說糖尿病什麼的。如果人體出現消瘦、流口水、濕腫等問題,都屬於脾病。 午時:心經當令午時是指中午11點到13點,這個時候是心經當令。子時和午時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人體也要注重這種天地之氣的轉換點。 對於普通人來說,睡子午覺最為重要,夜裡11點睡覺和中午吃完飯以後睡覺,睡不著閉一會兒眼睛都有好處。因為天地之氣在這個時間段轉換,轉換的時候我們別攪動它,你沒那麼大的能量去干擾天地之氣,那麼怎麼辦呢?歇著,以不變應萬變。這個時候一定要睡一會兒,對身體有好處。 未時:小腸經當令未時是指下午13點到15點,這個時候是小腸經當令。小腸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後的食物精華,然後把它分配給各個臟器。午飯要吃好,營養價值要豐富一些。 心和小腸相表裡。表就是陽,里就是陰。陽出了問題,陰也會出問題,反之同樣。心臟病在最初很可能會表現在小腸經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兩點多鍾就會胸悶心慌,可到醫院又查不出心臟有什麼問題。因為小腸屬於陽,是外邊。外邊敏感的地方出了問題,里邊的心臟肯定也會出現問題。 申時:膀胱經當令申時是指下午15點到17點,這個時候是膀胱經當令。膀胱經從足後跟沿著後小腿、後脊柱正中間的兩旁,一直上到腦部,是一條大的經脈。 比如說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是陽虛,是太陽經虛的相。後腦疼也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記憶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經有關的,主要是陽氣上不來,上面的氣血不夠,所以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的現象。如果這個時候特別犯困,就是陽虛的毛病。 酉時:腎經當令酉時是指17點到19點,這個時候是腎經當令。腎主藏精。什麼是精?人的精,就像家裡的「錢」,什麼都可以買,什麼都可以變現。人體細胞組織哪裡出現問題,「精」就會變成它或幫助它。精是人體中最具有創造力的一個原始力量。當你需要什麼的時候,把精調出來就可以得到這個東西。比如你缺紅細胞,精就會變現出紅細胞。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元氣藏於腎,元氣是我們天生帶來的,也就是所謂「人活一口氣」。這個元氣藏在哪裡?它藏於腎。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齡階段都講究補腎,而身體自有一套系統,經脈要是不通暢的話,吃多少補品都沒用,補不進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腎精足的一個表現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就會志向不高遠,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遠。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腎精。 戌時:心包經當令戌時是指晚上19點到21點,這個時候是心包經當令。心包是心臟外膜組織,主要是保護心肌正常工作的,此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喜樂出焉,人應在這時放鬆娛樂,古人在這時都是聊天休閑。 心是不受邪的,那麼誰來受邪呢?心包來受邪。很多人出現心臟的毛病都可以歸納為心包經的病。如果你心臟跳得特別厲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後毛病就沿著心包經一直走下去。中醫治病的原則就是從臟走到腑,所以當你懂得經脈就可以治療這類病。 心包經又主喜樂。所以人體在這個時候應該去有些娛樂。 亥時:三焦經當令亥時是指晚上21點到23點,這個時候是三焦經當令。三焦指連綴五臟六腑的那個網膜狀的區域。三焦一定要通暢,不通則生病。 亥時的屬相是豬,豬吃飽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時我們就要休息了,讓身體和靈魂都沉浸在溫暖的黑暗中,讓生命和身體在休息中得以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