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季怎麼養生?
通常立秋以後,天氣漸涼,氣候就變得日趨乾燥。此時人們往往會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皮膚等部位有乾燥感。有的人還會出現口乾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結、鼻塞、咳嗽等一系列症狀,不少人的鼻腔黏膜對冷空氣的刺激不適應,常發生傷風、感冒、流鼻涕等,這些都稱為「秋燥」症。而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很容易傷其津液。 秋季到來,氣候由熱轉涼,空氣中水分減少,人體會產生由於乾燥引起的一系列生理變化,常稱為「秋燥」。秋燥主要表現為口渴咽干、聲啞乾咳、皮膚乾燥等。
祖國醫學歷來倡導以飲食調養來抵禦「燥氣」,有「燥則潤之」的養生理論。實踐證明,秋天多喝些滋陰潤燥的湯水是十分有益的!
■白茅根雪梨豬肺湯
[用料]鮮白茅根200克,雪梨2個,豬肺1副,陳皮5克。
[製法]豬肺洗凈切塊,放入開水中煮5分鍾,撈起沖洗干凈;雪梨切塊,去心和核;白茅根切短。陳皮用水浸軟,與豬肺、雪梨、白茅根一齊煲,用文火煲2小時即可。
[功用]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涼血、助消化。用於秋季身體燥熱、流鼻血、咳嗽,或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痰稠黃濃、喉痛、聲音嘶啞、唇舌乾燥、便秘。又適宜肝炎、肝硬化、氣管炎及肺炎患者飲用。
■雪梨南杏瘦肉湯
[用料]鮮雪梨一隻,南杏仁、瘦豬肉各適量。
[製法]雪梨去皮,與南杏仁、瘦豬肉同煲2小時即可飲用。
[功用]本湯功能潤肺、生津、清熱、化痰、止咳潤燥。
■川貝蘋果飲
[用料]上好蘋果一隻,川貝末約10克,蜂蜜適量。
[製法]蘋果平切蓋,挖空心,放入川貝末10克,蜂蜜適量,將蓋蓋好,用牙簽固定,隔水燉2小時,湯渣同吃。
[功用]潤肺、除痰、止咳,用於咳嗽痰多,咽干口渴。
■菜乾鴨腎蜜棗湯
[用料]臘鴨腎4個,豬瘦肉100克,白菜乾250克,蜜棗5個。
[製法]白菜乾用清水浸軟,切段;臘鴨腎用溫水浸軟,切件;豬瘦肉洗凈。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3小時,調味食用。
[功用]清燥潤肺,止咳生津,用於乾咳無痰、咽喉乾燥、口渴欲飲。
■太子參百合瘦肉湯
[用料]太子參100克,百合50克,羅漢果半個,豬瘦肉150克。
[製法]豬瘦肉原塊洗凈,太子參、百合、羅漢果洗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放入瘦肉,改文火煲1—2小時,調味食用。
[功用]清潤肺燥,益肺生津。適合氣虛肺燥、咳喘氣短、口乾渴飲、燥熱傷肺而咳嗽咽干者飲用。
2、秋季怎樣養生?
1、飲食調攝:秋季調養臟腑以養肺為要。秋氣內應肺。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繫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乾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雞、豬肺、豆漿、怡糖、鴨蛋、蜂蜜、龜肉、橄欖、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此外還可適當食用一些葯膳,如蜂蜜蒸百合、橄欖酸梅湯等。初秋,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得過多,會使肺氣更加旺盛,進而還會傷及肝氣,所以初秋飲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蔥、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礎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補肝氣,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番茄、荸薺等。
2、精神調攝:秋季在精神調養上也應順應季節特點,以「收」為要,做到心境寧靜,減輕肅殺之氣對人休的影響。古人認為秋季的精神養生應做到「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也就是說,以一顆平常心看待自然界的變化,或外出秋遊,登高賞景,令心曠神怡;或靜練氣,收斂心神,保持內心寧靜。或多接受陽光照射,轉移低落情緒。在現實生活中,要求人們把精力多用在工作上,而不要「爭名在朝,爭利於市」。
3、 運動調攝:經歷了炎夏的悶熱後,秋季的涼爽正是戶外運動的大好時機。選擇在這個時節鍛煉身體,不僅可以調心養肺,提高內臟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不過,由於氣候變化的原因,這個時候更需要注意健身的方法,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人體陰精陽氣在秋天處於收斂內養階段,所以健身也要順應這一原則,運動切忌過度,要適可而止。人們宜參加一些輕松平緩、活動量小的運動,如:慢跑、登山、游泳等。這些運動講求形動而心靜,動而不亂,靜而不躁,既不會因出汗多損耗元氣,又可以舒展筋骨,以應秋收。且秋季氣候漸趨乾燥,在進行身體鍛煉的前後要多喝些水,通過補充體內的水分來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並提高口鼻黏膜的防禦機能。
3、秋季如何養生?
秋季是養肺的好季節,因為秋燥傷肺,這時候養肺可以達到延緩器官衰老的效果。所謂「秋收」就是在秋季我們需要對體內的陰氣進行收斂保養,同時秋季需要適當的凍一凍,對於健康是很有好處的。
秋天到來,陰精陽氣都處在收斂內養的狀態,故運動養生也要順應這一原則,不要做運動量太大的項目,以防汗液流失,陽氣傷耗。中醫主張秋季多做「靜功」鍛煉,如六字訣里默念呼氣煉功法、內氣功、意守功等等,道理也就在於此。 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這是一個完整的秋季。其間經過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個節氣。並以中秋(農歷八月十五日)作為氣候轉化的分界。 《管子》指出:「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從秋季的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隨「夏長」到「秋收」,而相應改變。因此,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正如《黃帝內經》里說:「秋冬養陰。」所謂秋冬養陰,是指在秋冬養收氣、養藏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從而為來年陽氣生發打基礎,不應耗精而傷陰氣。 秋季如何保養體內的陰氣呢?關鍵是要防燥護陰。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燥」。其氣清肅,其性乾燥。每值久晴未雨、氣候乾燥之際,常易發生燥邪為患。由於肺可呼吸,肺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故當空氣中濕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首當其沖,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徵。 燥邪傷人,易傷人體津液,所謂「燥勝則干」,津液既耗,必現一派「燥象」,常見口乾、唇乾、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結、皮膚干甚至皸裂等症。肺為嬌臟,性喜潤而惡燥,燥邪犯肺,最易傷其陰液。肺失津潤,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因而宣降失可,輕則乾咳少痰,痰粘難咯,重則肺絡受傷而出血,見痰中帶血。肺中津虧後,因無液以下濟於大腸,因而使大便干結難解。 秋令燥氣又有溫涼之分,一般認為早秋氣溫尚高,故為溫燥;晚秋氣溫下降,故為涼燥,無論溫涼,總是以皮膚乾燥,體液缺乏為其特徵。但二者在臨床上還是有區別的,溫燥傷人,常表現為不惡寒或微惡寒,發熱較明顯,脈呈細數;而涼燥傷人,則常不發熱或微發熱,反之,惡寒較明顯,脈多不數。 由上可知,秋天養生主要是防止燥邪對人的傷害,這樣才能養護好體內的陰氣。
精神調養
秋天的「秋風秋雨」易引起人們的情緒低落。那麼,怎樣克服這種情況呢?其一是要讓陽光圍繞著你,在工作場所,要爭取照明充分;第二,當情緒不好時,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一下注意力,去參加體育鍛煉,如打太極拳、散步等,或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用肌肉的緊張去消除精神的緊張,這是因為運動能改善不良情緒,使人精神愉快。有條件的最好去旅遊,去遊山玩水,因為臨水使人開朗,游山使人幽靜,泛舟水中,怡然自得,年輕的攀山登岩,礪煉意志。此外,還可採取琴棋書畫易情法,當處於「秋風秋雨秋愁時」,可以聽一聽音樂,欣賞一下戲劇,或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這樣,苦悶的情緒也隨之而消。 根據祖國醫學「天人相應」的理論,《黃帝內經》里曾明確指出了秋天精神調神的具體原則,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里說:「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意思是說,在秋天裡,人們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寧,只有這樣才能減緩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還要注意不斷地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並不使神志外馳,以保肺之清肅之氣,這就是順應秋季季節特點,在精神上養收的方法。在這里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秋天精神調養的原則,即要做到清靜養神,而要達到這一點,辦法是盡量排除雜念,以達到心境寧靜狀態。
飲食調養
秋季,在飲食調養方面,首先要按照《黃帝內經》提出的「秋冬養陰」的原則,也就是說,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飲食,以防秋燥傷陰。具體他說,下列飲食可供選擇。
銀耳:又稱白木耳,是一種有補益作用的名貴補品。其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肝糖,具有補胃、潤肺生津、提神、養胃、益氣、健腦等功效,常用來治療虛勞咳嗽、痰中帶血、婦女白帶過多、老人身體虛弱、消瘦、食慾不好等症,與黑木耳比,其性偏涼、養陰生津作用比黑木耳強。
甘蔗:味甘、澀、性平,有滋陰潤燥、和胃止嘔、清熱解毒之功,適用於津液不足所致的口乾便秘、咳嗽痰少;胃津不足干嘔;熱傷津液所致的口渴心煩,為秋令適宜之食補。
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消痰、止咳、降火、清心等功用,適用於秋燥或熱病傷陰所致的乾咳。口渴、便秘,以及內熱所致的煩渴、咳喘、痰黃等。
芝麻:性味甘平,有養陰潤燥、補腎益腦、止咳平喘之功,適用於陰液不足所致的腸燥便秘,皮膚乾燥及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頭發早白、腰膝酸軟;此外,對產後血虛乳汁不足亦有效。
鱉肉:是一種肉味鮮美的珍貴補品,易於消化吸收,促進血液循環,可滋陰涼血益氣,常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的骨蒸潮熱、腰疼、崩漏、帶下及氣虛下陷所致的脫肛等。
藕:性味甘涼,是止血、生津的良葯,富含澱粉、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尤其是含維生素C最多。
菠菜:性味甘涼,能滋陰潤燥,養血之血,通利腸胃,可用於津液不足之口渴欲飲、腸燥便秘、貧血及衄血、便血等出血症。
烏雞:烏雞被視為婦科聖葯,用作秋冬之際葯膳,很有功效,功能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健脾止瀉,常用於虛勞、消渴、滑泄、下利、崩中、帶下等症,對於陰虛之五心煩熱、潮熱盜汗、消瘦、咽干顴赤、咳嗽效果更好。
豬肺:味甘、性微寒,功能補肺,若是肺虛咳嗽,可用豬肺一具,竹刀切片,麻油炒熟,同米煮粥食;或豬肺洗凈後,放入杏仁五錢,燉熟食之。祖國醫學認為肺與秋令相應,故豬肺在秋季多食之,「以臟補臟」。
豆漿:是將大豆浸泡,磨為汁,濾去渣,經煮熟而成。性味甘平,功能補虛潤燥,清肺化痰、通淋。常用於身體虛弱及產後氣血不足。久病肺虛咳嗽及痰火哮喘以及淋症。
鴨蛋:味甘咸,性涼,功能滋陰、清熱,可用於陰虛所致的咳嗽痰少,咽干痛,以及肺胃虛熱所致的口渴、痰咳、便乾等症。
蜂蜜:既是滋補佳品,又是治療多種疾病的良葯,《神農本草經》上說:「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葯,久服強志輕身,延年益壽。」事實上的確是這樣,蜂蜜含果糖39%,葡萄糖34%,這兩種單糖均能直接供給熱量,補充體液,營養全身。對於津液不足諸症,脾胃陰虧或氣虛所致的胃脘疼痛等均有一定療效。
起居保健及運動
秋季要注意穿衣保健。夏去秋來,涼風習習,雖涼還不至於寒,人們還能耐受,不妨進行一點鍛煉。 「秋凍」乃是含有積極意義的健身辦法,是古今養生都十分強調的秋天養生方法。有意識地讓機體「凍一凍」,不忙著添加衣服,避免了多穿衣服產生的身熱汗出,汗液蒸發、陰津傷耗。陽氣外泄,順應了秋天陰精內蓄,陽氣內守的養生需要。當然「秋凍」還要因人。若是氣溫驟然下降,出現雨雪,就不要再「秋凍」了,一定要多加衣服。
當然「秋凍」的含義不僅僅在穿衣保健方面,而應從廣義上把它引申為秋天的一個養生原則,即在秋天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注意一個「凍」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以保證陰精的內斂,不使陽氣外耗。
秋天,由於天氣多變,有寒熱之異,溫燥、涼燥之別,故衣服的增減要適時。古語雲:「飲食以調,時慎脫著」;「避色如避難,冷暖隨時換」,指的就是要隨時注意根據氣候加減衣服。秋季有時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要保持體溫恆定,就應多預備幾件秋裝,如夾衣、春秋衫、絨衣、薄毛衣等。
另外秋季要注意皮膚保健。秋天到來,隨著天氣的變冷,人的肌膚一下子適應不了這種變化,血液循環變慢,皮膚乾燥,容易出現細碎的皺紋,尤其是在眼睛周圍。所以,秋季更要注意對皮膚的護理。
運動保健
金秋時節,陰精陽氣都處在收斂內養的狀態,故運動養生也要順應這一原則,不要做運動量太大的項目,以防汗液流失,陽氣傷耗。祖國醫學主張秋季多做「靜功」鍛煉,如六字訣里默念呼氣煉功法、內氣功、意守功等等,道理也就在於此。秋季登高是一種很好的運功方式。秋高氣爽,山巔之間披紅掛綠,景色十分宜人。利用這個大好時光,與親朋為伴,登山暢游,既有雅趣,又可健身,且盡情飽覽名山秀水、觀賞大自然的綺麗景色,無疑也是一種樂趣。
重陽時節不僅登高山可健身,即使是登高台,或有意識地登樓梯亦可健身。前蘇聯一位專家指出:「為了增強體質和防止衰弱,現代人發明了各種各樣的設備來進行身體鍛煉,以便消耗多餘的體重,然而對那些體力活動較少的人來說,完全可以用一般的樓梯來做鍛煉的工具,在相對適中的速度下登樓梯,一般來說每分鍾要消耗約15千卡的熱量,就等於一個人在平地上肩背100公斤的重物,以每小時3.5公里的速度走一分鍾所消耗的熱量。」
中國有句老話:「人老腿先衰」,腿腳是否靈活,往往是一個人是否衰老的信號。因為腿部的股骨、脛骨和腓骨,是人體最長的骨頭,它們組成人體的重要支柱,當衰老的陰影襲來時,骨髓腔內的紅骨髓逐漸為脂肪所代替,失去造血的機能,使骨頭得不到良好的營養,骨質變得疏鬆脆弱,神經調節也漸漸失靈,肌肉變得鬆弛、乾枯、失去光澤和彈性,而朝朝夕夕、月月年年的登樓梯,正是防止衰老的一種重要的運動方式。
防病保健
秋季的氣候,以秋分節氣為分野。初入秋令,天氣仍然很熱,所以有「火燒七月半、八月木樨蒸」之說。但是,「立秋早晚涼」,這時雖然中午炎熱,早晚氣溫已明顯下降,一日中溫差較大,人們晚間能夠安寐。秋分以後的深秋,才是典型的秋涼時節,秋風送爽,雲淡天高,氣候乾燥。若到了晚秋,則秋霜降臨,氣候已經轉冷。 因此,秋天是氣溫多變的季節,熱、燥、寒氣候皆有,在我國一些地區還以濕為主,如四川盆地。因此,在秋天一定要高度重視防病保健,具體地說,要注意對下列疾病的預防: 便秘
之所以強調在秋天要重視防治便秘,這是因為秋天氣候乾燥,而燥傷津液,腸道干澀,從而易引起便秘。應當針對形成便秘的原因對症治療。
若是熱結津虧型,症見小便黃、口臭、苔黃、脈弦滑,治宜清熱滋陰,葯用生地12克、女貞子10克、火麻仁10克、金櫻子10克;若是血虛腸燥型,症見頭暈心悸、唇舌淡、脈細,葯用生地12克、當歸9克、火麻仁10克、桃仁10克、柏子仁10克;若是氣滯不行型,症見暖氣頻頻、欲便不得、腹中脹滿、脈弦者,葯用沉香9克、木香10克、檳榔9克、枳實6克、火麻仁9克;若為濁陰凝結型,症見四肢不溫,小便清長,脈沉遲無力,葯用半夏、桂枝、肉蓯蓉、鎖陽各10克。除方葯外,一些中成葯亦可採用,如潤腸丸、麻仁滋脾丸、清寧丸、更衣丸等。 預防:首先要飲食有節,因為飲食不節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食物品種選擇不當。一般說來,蔬菜、水果及含油脂多的食物,多能潤腸通便,可適當多用;而辛辣干澀之品,多能加重便秘,則應少用。 其次應注意精神起居,因為精神刺激常可引起氣機郁滯,這樣就能影響大腸的傳導功能,使腑氣不通,導致便秘加重。因此,便秘病人應避免過度的情志刺激,保持心情舒暢。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使直腸的排便運動產生條件反射而按時大便。 脫發
之所以要強調在秋季防止脫發,原因是秋天氣候乾燥,人們若保養不當,易傷肺氣。按祖國醫學理論,肺主皮毛,肺氣虛則衛外不足、毛發不固。故金秋時節,脫發相對增多,這時如果不注意保養,或盲目用葯,將會使脫發加重。 引起脫發不外乎先天遺傳的因素與後天的因素。後天的因素很多,所以要盡可能糾正一些不良的習慣以預防脫發:
一要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緊張,每天要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時間。用腦過度和長期失眠者,容易過早脫發;
二要少食油膩、辛辣等帶有刺激性的食品,如咖啡、煙、酒等。避免服葯過量及服食有毒物質;
三應注意對頭發的護理,每隔3~5天洗發一次,使頭發常處於清潔的環境中,少用熱水及鹼性肥皂洗滌,也少用含氯量高的自來水洗頭。 四是平時多做頭部的保健按摩,晚上臨睡前用頭刷將頭發刷30下,這樣可將頭發所粘附的塵垢刷掉,並可以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有利於生發、固發和增加頭發的光澤。 若已患脫發,當及時治療。若屬血熱風燥型,症見頭發乾燥、疏稀脫落、頭皮燥癢、舌紅、脈數,可用涼血消風散加減:生地12克、當歸12克、白吉利12克、荊芥6克、蟬衣6克、羌活6克、苦參6克、苣勝子10克、女貞子10克、旱蓮草10克;若屬脾胃濕熱型,症見頭發潮濕,狀如擦油或水浸、疏稀脫落、苔黃膩,可用健脾養發湯加減:炒白術12克、澤瀉12克、豬苓12克、白鮮皮12克、生地10克、何首烏10克、赤石脂10克、蒼術10克、羌活3克、川芎3克、山楂18克、虎杖15克。 慢性咽炎
秋天之所以要特別重視對咽喉炎的防治,是由於秋天氣候多晴少雨、氣候乾燥。咽喉炎若在急性期得不到徹底治療,就會成為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症,常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為耳鼻喉科常見病。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狀是咽部乾燥而痛、咽部暗紅,多由陰虛津傷、虛火上的所致,治宜滋陰清熱,清利咽喉,葯用:生地12克、麥冬9克、白芍6克、丹皮9克、貝母9克、玄參6克。甘草6克、薄荷10克、胖大海12克、青果6克。亦可用麥冬3克、甘草1.5克、銀花3克、烏梅3克、青果3克,以開水泡,經常服用。在飲食上應常吃綠豆飲或雪梨漿。綠豆飲以綠豆、青果、烏梅煮湯加蜜經常服用;雪梨漿以大碗盛清冷甘泉,將梨、荸薺、白蘿卜切片,浸入水中,經常服用。或以梨、荸薺、白蘿卜取汁服用。
4、秋季怎樣養生
秋季飲食養生小常識
1.要注意防止熱能過剩,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2.中醫稱「宜食麻以潤其燥」。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卜、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發功用的辛香氣味食物,如芹菜。
3.由夏到秋,氣溫下降,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過於生冷,會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種消化道疾患。所以飲食上有「秋宜溫」的主張,也就是說秋天應當避免光吃些涼和性寒的食物,應當多吃一些溫性食物
4.海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而海苔更是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藻糖酸,可以保護人體免受放射線的傷害
5.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於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6.秋燥症主要靠預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卜、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結的人食用。
7.秋季要盡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
8.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9.初秋時節,氣溫還比較高,相對比較乾燥,進補也應以「清」補為主,適合秋季食用的食品有:
5、請問秋季如何保健養生?
秋季湯補
俗話說「入秋無病三分虛」。秋季適當進補是恢復和調節人體各臟器機能的最佳時機,秋涼進補宜先調理脾胃。進補之前要給脾胃一個調整適應時期,可先補食一些富有營養、易消化的湯,以調理脾胃功能。秋季進補湯怎樣選擇?下面跟大家分享下:
雪梨橄欖湯
材料:橄欖15克、雪梨50克、瘦肉100克、蜜棗1個、姜2片
湯方分析:橄欖味甘酸性涼,能清肺利咽生津,化痰醒神,解酒毒;雪梨、豬肉皆能清熱解暑潤燥。合而為湯能清肺利咽,生津潤燥。
做法:將瘦肉洗凈,飛水切塊;雪梨洗凈切片後與橄欖、蜜棗放入燉盅加清水250毫升,隔水燉2小時。
適用症狀: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煩熱口渴,痰多咳嗽或乾咳無痰等肺胃熱盛等。
沙參玉竹心肺湯
材料:沙參10克、玉竹10克、豬心、豬肺適量、姜2片
湯方分析:沙參、玉竹都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效
做法:豬心、豬肺切片,與葯材放入盅內,加水300毫升,燉2小時。
適用症狀:秋燥咳嗽無痰,聲音嘶啞,口乾煩熱,潮熱,手心熱,口腔多發性,反復性潰瘍等陰虛內熱症狀。
紅參苓術燉牛腱
材料:紅參10克、雲苓6克、白術3克、生薑2片、牛腱150克
湯方分析:紅參能益氣補中,白術補脾益氣、燥濕利水安胎,雲苓健脾利水、寧心養神,牛腱養心寧神、補中益氣,具有安胎之效。此湯健脾益氣。
做法:牛腱洗凈切片飛水,與洗凈的葯材一起放進燉盅內,加水300毫升燉2小時。
適用症狀:慢性胃腸炎等脾胃病;營養不良,病後體弱,腎炎水腫;先兆流產、胎動;神經衰弱等。
淮元石斛燉山瑞
材料:淮山10克、桂圓3克、石斛5克、瘦肉、山瑞適量、姜2片
湯方分析:此湯用料為補腎滋陰、健脾益氣之物。潤肺之餘,還有潤腎之功效。
做法:將材料放在一起隔水燉3小時即可。
適用症狀:肺腎虛、陰虛、內熱等。
生津茅根湯
材料:瘦肉100克、西瓜皮20克、赤小豆10克、生地10克、茅根5克、姜2片
湯方分析:西瓜皮清熱生津;赤小豆化瘀祛濕;生地清熱涼血養陰;茅根降火清熱。
做法:瘦肉切塊飛水,放入葯材加水300毫升,隔水燉3小時。
適用症狀:夢多、口乾、眼澀、喉嚨疼痛等陰虛火旺病症;腸胃問題。
玉米淮山燉鮑魚
材料:玉米10克、淮山10克、鮑魚一隻、薑片適量
湯方分析:玉米味甘性平,能補中健胃,祛濕利水;淮山補氣滋胃;鮑魚滋陰益精,清熱利濕。此湯以健脾為主。
做法:將鮮鮑洗凈,放入葯材加清水300毫升,隔水燉3小時。
適用症狀:脾腎虛弱,食量減少,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少尿或濕熱所致尿頻、血尿,帶下病等。
羅漢果白菜乾湯|33
原料:羅漢果一個,白菜乾50g,瘦豬肉100g。|B^
做法:1.用清水將羅漢果、白菜乾洗凈,瘦豬肉洗凈切粗件。l
2.將上述三物同放進湯煲內,先用武火後用文火煲湯,使菜乾變軟爛,調味即可。j
功效:養陰清肺,潤燥化痰。|
沙參玉竹煲老鴨湯e%:UV
原料:沙參50g,玉竹30g,老鴨半隻。vq\
做法:1.先將老鴨去毛及內臟洗凈,切粗件。\?T.R
2.沙參、玉竹洗凈。_(
3.將上述材料用中火至文火煲煮一個半小時,調味即可。"<d}N
功效:滋陰潤肺,養胃生津。-*8y:Q
劍花煲豬肺湯`>c
原料:劍花干品30g,鮮豬肺300g。,q
做法:1.先將豬肺用清水灌洗干凈後,切粗件;劍花用水稍浸洗凈,Dm;8
2.將上述二者放進瓦煲內,加進適量清水,先用武火後用文火煲煮一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潤肺清熱,補肺止咳。D
南杏仁燉雪梨湯XXGB)8
原料:南杏仁10g,雪梨一個,白砂糖30g。2<X$l
做法:1.先將南杏仁用水稍浸泡去皮,雪梨切成四塊。QxQ
2.將杏仁、雪梨、白砂糖一齊放進燉盅內,加清水200毫升,隔水燉1小時後,飲湯食雪梨。@dadQp
功效: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潤肺。l
花生魚頭湯\V*dx
原料:大魚頭1個,花生仁100g,腐枝1條,紅棗10個,生薑2片。e%}"
做法:1.花生仁洗凈,清水浸半小時;腐枝洗凈、浸軟,切小段;紅棗(去核)洗凈。
2.魚頭洗凈,斬開兩邊,下油起鍋略煎。l
3.把花生、紅棗、薑片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1小時,放入魚頭、腐枝再煲1小時,調味食用。m9A[
功效:益氣養血,清補脾胃。 X
粉葛豬骨湯wC %
原料:豬骨700g,粉葛500g,紅棗10個,陳皮1片。G{qv*+
做法:1.粉葛去皮洗凈,切段;紅棗去核洗凈;陳皮浸軟、去白。}q#,C
2.豬骨洗凈、斬塊,與粉葛、紅棗、陳皮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3小時,調味食用。hrt
功效:健脾養陰,生津止渴。J$
百合柿餅鴿蛋湯In
原料:百合80g,鴿蛋12個,柿餅2個。bW
做法:1.鴿蛋煮熟後去殼;百合洗凈、稍浸;柿餅洗凈,切小塊。1wI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30分鍾,加適量冰糖,調味成甜湯。mW#\xJ
功效:潤肺燥,益肺氣,清痰火。}yHSvt
淡菜紫菜瘦肉湯j${T
原料:瘦肉180g,淡菜30g,紫菜20g。`zeek`
做法:1.淡菜用水浸軟,洗凈;豬瘦肉洗凈,切絲,用豉油、生油、鹽、生粉腌10分鍾;紫菜撕成小塊,放鍋內炒片刻,去腥味和砂,用清水浸開,洗凈。&> 3
2.把淡菜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煲沸15分鍾後,放入紫菜再煲沸,再放入瘦肉絲煲至肉熟,調味食用。/?R9
功效:滋陰降火,清化熱痰。6r
菠菜豬血湯l5_
原料:豬血500g,菠菜500g。P(PJ
做法:1.菠菜洗凈,留菜梗去須根,切段;豬血切方塊。 !:f
2.把菠菜梗放入沸水鍋內稍煮,再放入豬血,文火煲沸後,放入菠菜葉煲沸,調味食用。
功效:潤腸通便,養血止血。[[<e,
梨豬肺湯wn
原料:豬肺200g,梨1個,陳皮1g。\mz{c
做法:1.豬肺洗凈切塊,放入開水中煮5分鍾,撈起沖洗干凈。Fj-<
2.將梨切塊去核;陳皮用水浸軟,與豬肺、梨一起用文火煲2小時。;i3f
功效:清熱潤肺、化痰止咳、助消化。l~zL
鴨腎瘦肉蜜棗湯q+f
原料:鴨腎50g,豬瘦肉100g。f7
做法:1.將鴨腎用溫水浸軟,切條;豬瘦肉洗凈。RM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3小時,調味食用。,\~Z+^
功效:清燥潤肺,止咳生津。qL)~"
太子參百合瘦肉湯1Z
原料:豬瘦肉100g,太子參、百合、羅漢果各10g。3
做法:1.將豬瘦肉洗凈,太子參、百合、羅漢果洗凈。':O2,
2.將上述材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放入瘦肉,改文火煲1~2小時,調味食用。lv-
功效:清潤肺燥,益肺生津。
鏈接:秋季「湯補」知一二
秋天是需要開始進補的季節。但是,補是有學問的。進補時,我們要謹遵「因虛而補,不虛不補」的原則。倘若不虛而補之,輕則食後愈加難受,重則可增加病狀。
「虛」症有「陰虛」、「陽虛」、「氣虛」與「血虛」之分。陰虛時要滋陰,陽虛時要壯陽,氣虛時需益氣,血虛時要補血。
「陰虛」的人多數有咽喉乾燥不適、心煩易怒、失眠或早醒、面色潮紅、經常手心熱或自覺午後有熱,而實際無熱,或有高血壓、神經衰弱、常出冷汗、舌很紅無苔或苔少、食煎炒燥熱的東西即感口熱鼻熱的症狀。
「陽虛」的人多表現怕冷怕風、手與腳經常發麻冰凍、尤其在秋冬更嚴重,食白菜、菜乾、生菜、蘿卜、豆腐等會流清淡口水、胃反、面色白而無光、頭暈眼花、不思飲食、容易大便稀但不臭、四肢倦怠或面虛浮、下腳微腫、腰酸耳鳴、陽痿等。
「氣虛」的人多自覺氣不夠用、汗出很多、胃口不好、手腳無力、頭暈眼花、或胃下垂、子宮下垂、內臟下垂、面色白而晦滯、舌淡白苔薄白、脈弱。
「血虛」的人多見於頭暈眼花、面色萎黃無光澤、氣短心跳、眼瞼、口唇、指或趾甲色淡白、舌淡白或術後失血、產後失血、各種原因致出血多的患者。
因此,先分辨好您所屬的「虛」症,再科學地進行「湯補」,是非常必要的。
6、秋季該如何養生?
秋季:陽消陰長,天乾物燥要養收
「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
——《管子》
養生要點:秋屬肺金,主收。秋天由於陽光漸收,而陰氣逐漸生長起來;萬物收,是指萬物成熟,到了收獲之時。從秋季的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隨「夏長」到「秋收」,而相應改變,因此,秋季養生皆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尤其春夏傷陰耗津的人、陰虛津虧者,更要抓緊秋冬時機養陰生津,以調整、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
起居、飲食、精神、運動防疾等方面的調攝,應注意保養內守之陰氣,皆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方能安全度過「多事之秋」。秋季起居應該早睡早起,做到清靜安寧,神氣漸收,不讓意志外馳,保持肺氣清靜,以適應秋季寒涼的氣候。
秋冬季節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金秋十月是最適宜登山的季節,在做登山前的熱身運動時,特別要注意下肢肌肉和關節的活動。可以先在原地慢跑幾分鍾,然後做有針對性的伸展練習。經過休息和適當調整,讓心肺功能從發揮部分功能,轉變為發揮全部功能,再做同樣強度的運動,就能夠適應了。
登山是一項大眾體育運動,因為沒有過高的技術要求,多數人都能參與。但也有一部分人因為身體緣故並不適合登山。比如:腿部有疾病的人;冠心病患者;癲癇病患者,有眩暈症者等。其他如內臟下垂、高血壓、肺氣腫病,以及處於生理周期的女性,一般不宜登山。
秋季鍛煉有很多好處,因為入秋之後氣溫適度,氣候宜人,在這樣的季節養成鍛煉的習慣,讓身體受到良性的刺激,會更加容易適應進入冬季後氣候的變化。
有的人覺得運動量大身體才能練好,抵抗力強,其實不然。運動跟吃飯睡覺一樣,都是適度才好。從中醫理論講,秋天人體的精氣處於收斂內養的階段,所以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
由於人的肌肉和韌帶在秋季氣溫開始下降的環境中容易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關節生理活動度減小,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因此,每次運動中也要注意運動的方法。除了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外,運動的幅度強度都要重視,不要勉強自己做一些較高難度的動作。
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已經很少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了。晚上睡得晚,早上工作又多,不少人沒有時間早上鍛煉,所以有人就把鍛煉的時間定在了晚飯後。能夠堅持鍛煉是件好事,不過飯後立即進行運動,哪怕是散步也是不利於健康的。這是因為飯後消化系統的血液循環大大增加,而身體其他的部位血液循環就會相對減少,如果馬上開始運動,消化的過程受阻,胃腸容易生病。所以飯後30分鍾後再進行運動為好。
由於秋季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隨自然環境的變化,處於「收」的階段,陰精陽氣都處在收斂內養的狀態,故運動養生也要順應這一原則,即不要做運動量太大的項目。以防汗液流失,陽氣傷耗。祖國醫學主張秋季多做「靜功」鍛煉,中醫學認為,人體五臟里的肺臟與秋季相應,秋季宜注意保養肺臟,而常練六字訣里的「嘶」字功,有助於養肺氣。具體功法是:
預備功。頭頂如懸,雙目凝神,舌舐上齶,沉肩垂肘,含胸撥背,松腰坐胯,雙膝微屈,雙腳分開,周身放鬆,大腦入靜,順其自然,切忌用力。
在呼吸調順後,縮身屈背,兩肘後縮下沉,上身盡量俯下,同時吸氣,再呼氣呼濁,呼氣時發「嘶」字音。此時,兩唇微向後收,上下齒相對,舌尖微出,由齒縫向外發音。意念由足大指之尖端領氣上升,兩臂循肺經之道路由中焦提出,向左右展開,如鳥之張翼,自己感覺到大氣行於脈絡中,如小蟲之爬行。由腹而胸,出肺系入上臂內廉,過肘漸入手寸口魚際穴中,直達拇指尖端之少商穴內,呼氣盡而氣到指實。當呼氣盡時,即用口用鼻吸氣,橫膈膜受到外氣之逼迫下降,則小腹因之而隆起。休息片刻,自然呼吸一次,再念「嘶」字,口型及兩臂之動作如上,這樣連續6次,即行調息。方法是:改用通常呼吸,但還要堅持鼻納口吐,兩目微閉,兩唇輕合,上下齒相互輕輕叩擊36次,若口中津生,猛力咽下,以意念送至腹部丹田。嘶氣後之所以還要調息,目的是補養肺因嘶後耗損,補益體內正氣,養生家高濂稱這一方法是修養肺臟法。
秋季若常練此功,可治痰多氣壅,口乾咽痛。早晨練功一定要到空氣新鮮、樹木茂盛的公園中練,在練功時應防止七情干擾,不恣意房事等。
吸收功:晚餐後兩小時,選擇室外空氣清新之地,先慢步走10分鍾,然後站定,面對明月,兩腳分開與肩平,兩手掌相搭,掌心向上,放於臍下3公分處,雙目平視,全身放鬆,吸氣於兩乳之間,收腹,再緩緩呼氣放鬆,持續半小時即可。
拍肺功:每晚臨睡前,坐在椅子上,身體直立,兩膝自然分開,雙手放在大腿上,頭正目閉,全身放鬆,意守丹田,吸氣於胸中,同時抬手用掌從兩側胸部由上至下輕拍,呼氣時從下向上輕拍,持續約10分鍾,最後用手背隨呼吸,輕叩背部肺俞穴數十下。
7、秋季怎麼養生
調和情志 遠離悲秋
進入秋天之後,從「天人相應」來看,肺屬金,與秋氣相應,肺主氣司呼吸,在志為憂。肺氣虛者對秋天氣候的變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風冷雨,花木凋零,萬物蕭條的深秋景況,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涼、垂暮之感,易產生抑鬱情緒。
編輯推薦:老人秋季養生首先要培養樂觀的情緒。不妨靜想收獲累累的愉悅,保持神態安寧,收神斂氣。
宋代養生家陳直說過:「秋時凄風慘雨,老人多動傷感,若顏色不樂,便須多方誘說,使役其心神,則忘其秋思。」可見,秋季注重調攝精神為養生之要務。正像《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的:「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因此,對中老年人來說,應有「心無其心,百病不生」健心哲理,養成不以物喜,不為己悲,樂觀開朗,寬容豁達,淡泊寧靜的性格,收神斂氣,保持內心寧靜,可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精神的影響,方可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所以,中老年人要結伴去野外山鄉,登高遠眺,飽覽大自然秋花爛漫、紅葉勝火等勝景,一切憂郁、惆悵頓然若失,愉悅和諧的情緒煥發出青春般的活力。
秋凍有節 和用強身
我國自古以來流傳的「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的諺語,符合秋天「薄衣禦寒」的養生之道。但對「秋凍」要有正確的理解,科學領悟其中真髓。
小編插語:晚秋氣候變化較大,早晚溫差增加,特別是秋冬交接之時,常有強冷空氣侵襲,以致氣溫驟降,此時若再一味強求「秋凍」,就會適得其反。請看--[秋凍有講究]
自「立秋」節氣以後,氣溫日趨下降,晝夜溫差逐漸增大,寒露過後,北方冷空氣會不斷入侵,出現「一場秋雨一場寒」。
防病保健的角度出發,循序漸進地練習「秋凍」,加強禦寒鍛煉,可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機體適應自然氣候變化的抗寒能力,有利於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如果到了深秋時節,遇天氣驟變,氣溫明顯下降,陰雨霏霏,仍是薄衣單褲,極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引發感冒等病,特別是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病的中老年人,若不注意天氣變化,防寒保暖,一旦受涼感冒,極易導致舊病復發。
寒冷刺激可致體表血管彈性降低,周圍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而引起小動脈收縮、血壓升高,易發生腦血管破裂出血。寒冷刺激還能使血液纖維蛋白濃度上升,血液黏稠度增加,導致血栓形成,危及生命和健康。
因此,要順應秋天的氣候變化,適時地增減衣服,做到「秋凍」有節,與氣候變化相和諧,方為明智之舉。
編輯推薦:初秋暑未消 秋凍有講究
飲食調和 潤肺防燥
過了「秋分」之後,由於雨水逐漸少,空氣中的濕度小,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氣候。秋季又是肺金當令之時,稍有疏忽保健,易被秋燥耗傷津液,引發口乾舌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症。因此,秋日宜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
如泥鰍、鰣魚、白鴨肉、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鮮山葯、白木耳、廣柑、白果、梨、紅棗、蓮子、甘蔗等清補柔潤之品,可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
對中老年胃弱的人,早餐宜食粥,有利於和中益胃生津。《醫學入門》中指出:「蓋晨起食粥,推陳出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如百合紅棗糯米粥滋陰養胃,百合蓮子粥潤肺益腎,三色粥清熱養肺,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鮮生地汁粥涼血潤燥,扁豆粥健脾和中,生薑粥禦寒止嘔,胡桃粥潤肌防燥,松仁粥潤肺益腸,菊花粥明目養神,茶粥化痰消食,燕窩粥養肺止嗽,山葯粥健脾固腸,甘菊枸杞粥滋補肝腎……
各人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不同的粥食用,方可使臟腑陰陽氣血和諧,達到滋補身體之目的。
編輯支招:金秋欲解燥 梨子百合最奇妙 秋季巧治燥咳食療方 靚湯水去秋燥
健身鍛煉 動靜和諧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全民開展各種健身運動的好時期。面對諸多的鍛煉項目,應因人而異來選擇,如老年人可散步、慢跑、練五禽戲、打太極拳、做健身操、八段錦、自我按摩等;
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洗冷水浴、游泳等。在進行「動功」鍛煉的同時,可配合「靜功」,如六字訣默念呼氣練功法、內氣功、意守功等,動靜結合和諧,動則強身,靜則養神,可達到心身康泰之功效。需注意的是,喜愛耐寒鍛煉的人,從秋天開始,與天氣變化相應相和,循序漸進,持7a686964616f31333361313330之以恆,才能增強機體對多變氣候的適應能力和抵抗力。
注重預防 和而安康
秋天是腸道傳染病,瘧疾、乙腦等病的多發季節,也常引起許多舊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病的復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在晚秋季節若疏忽防範,則會加重病情,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急性心肌梗塞、腦卒中而禍及生命。
END
注意事項
一是注重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和被細菌污染的食物。老胃病患者更要注重膳食調攝,和中養胃,做到飲食有節,溫軟淡素;禁食生冷,不暴飲暴食,戒除煙酒。
二是搞好環境衛生,清除蚊蟲孳生地,並採取措施防止蚊蟲叮咬;對兒童要按時接種乙腦疫苗,對接觸乙腦的人員和易感人群,也要及時注射乙腦疫苗,以增強免疫力。
三是天氣驟變時要防傷風感冒,對老慢支、哮喘患者可起到防復發的作用,
四是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人進行干預治療,將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控制在理想范圍,保持和諧平衡,可有效地防止並發症,提高生活質量,安度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