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如何理解中國傳統飲食養生觀

如何理解中國傳統飲食養生觀

發布時間:2021-02-11 20:02:19

1、誰能談談對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理解?

祖國傳統養生文化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來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諸多的因素,集中華民族數自千年養生文化於一身,以獨特的理論體系為基礎,以豐富的臨床經驗為特點,在世界傳統養百生文化中舉世無雙,為度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談談自己對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看法?

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從原始人取火就開始發現的,之後隨著歷史的前行,飲食文化開始形成,而且多元性能,也反映出中國人的各種性格特點。
中國烹飪歷史悠久,也是中華民族創造的燦爛文化之一。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中國烹飪歷史是漫長的發展過程。早期人類的生存靠較小的獸類和集采果實充飢維持生活。得到食物也不加工,都是生吃吞食。特別是獸類食物連毛帶血一起吃,這階段叫做「茹毛飲血」時期。後來隨著社會的發慌人類有了進步,懂得扒皮去毛,采火烤著吃。由低級生活向前又邁進一步。所以中國飲食文化的形成,大體上分為五個階段:萌芽時期、形成時期、發展時期、繁榮時期、鼎盛時期。。
第一階段:萌芽時期(主要是舊石器時期),當時火的應用有:自然火、存火種、人工取火; 熟食的加工方法有:燒烤、地下挖坑加熱、石板烹法。
第二階段:形成時期(主要是新石器時期),陶瓷烹器的產生,加工熟食有了新方法,從面有了固定的餐具、炊具,開始有主食與菜餚分開加工的方法。
第三階段:發展時期(夏、商、周時期),銅器烹飪時期: 發明了冶金工藝製作銅餐具, 炊具有了高溫的烹調方法; 廚膳格局有了分工:加工地方與用膳分開、有了五味調和的方法; 食品營養在飲食中有了初步的認識: 五穀為養——稻、粟、黍、麥、菽;五畜為益——牛、羊、鹿、犬、兔;五果為助——棗、李、杏、栗、桃;五菜為充——葵、林、韭、蓿、蔥。、
第四階段:繁榮時期,秦漢至南北朝的烹飪時期:原料繁多——小麥粉、蔬菜、豆製品、植物油;熟食遍例——酒食兼營的酒店、各種大大小小的酒樓;高溫速烹——焯水、吊湯、蒸、煮、炒、爐烤;貴言族席——烤鴨、烤鵝、蒸豬頭、大菜、品種多;中外交流——中餐傳入日本、南亞、印度次大陸,同進也引進西方飲食;食療方法——用茴茴豆子、砂仁、榆仁醬、蓽撥、豆豉。 隨至南宋朝的烹飪時期:規模擴大、造型精美;經營多樣化、菜式明朗化;分工明確、各有絕技。元、明、清三代的烹飪時期:元朝有中外飲食交流,主要與南歐、西亞、中亞;明朝烹飪食發展速度加快,有南北交流,開始北移;清代時期,滿族入主中原,從康熙到嘉慶一百多年是清代盛世;又南下,野菜開發、封密大鐵鍋、煤行、清真館、西餐等。
第五階段:鼎盛時期,近代、現代烹飪時期,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烹飪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市場出現了仿古膳菜,一些宮紳家廚也進入市場。如:譚家菜的創世人——譚宗灘系廣東南海人,清朝末期的宮僚,一生酷愛珍膳美食。譚宗浚之子譚珍青,講究飲食勝過其父。譚宗浚任官時到過江南、四川等地,對各地菜都有研究。後來進京成功地將南方菜與北方菜的相互融合成為獨創一派的地方風味特色佳餚。
南方的上海、南京等地也出現了「公館菜」。抗日戰爭時期,沿海都市烹調技術西遷入川,促進了川菜的發展。抗日戰爭勝利後,川菜在國內擴大影響。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幫口菜改為八大菜系之稱。川、魯、粵、閩、湘、皖、浙、蘇。
中國飲食特點是中國文明古國,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吾存於世,吃喝二十餘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現將飲食文化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
風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注重情趣。我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系,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葯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葯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國飲食文化從中國人吃飯的形式上就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和諧的氛圍。另一方面這也和中國人的飲食特色有關。菜置於餐桌中央離每個食客都可以是同等距離的,人們圍坐在餐桌周圍敬酒、勸菜,或許有一些衛生問題存在,可是這種飲食模式對於增進感情有很大的幫助。也許這就和中國人希望「團圓」的性格有關,同時也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的「和」的范疇對後代的影響。所以即使是在人們更多關注健康飲食、衛生飲食的今天也很難告別這種傳統的飲食模式。總之,中國飲食文化,四大原則:食醫和一、飲食養生、本味原則、孔孟食道。特點:歷史悠久、形態豐富、取材多樣、烹飪技巧多 、民族特色 、菜系多 、餐具獨特等。如果我們在關注一下「文化」,那麼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這就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應有之意。

3、中國古人的飲食養生觀有哪些?

飲食養生是古人養生的主要觀點之一。《黃帝內經》中「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觀點,被譽為「世界上最早論述合理營養與平衡膳食」的理論,堪稱中華民族飲食和營養的綱要。古人飲食養生的主要思想觀點如下:

(1)飲食有節,五味調和

古人認為:「飲食有節,度百歲乃去」,反映出古人對控制飲食重要性的認識。「節」即節制、控制、不肆食恣飲之意。如晉朝葛洪曾指出:「善養生者,食不過飽,飲不過多」,應「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

古人還認為:「五味調和,不可偏勝」。食物中具有「寒、熱、溫、涼」四氣和「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分。五味各有所入,各走其所喜之臟;各有所禁,亦傷五臟。正如王冰所言,臟腑「雖因五味生,亦因五味損」,利用五味偏性調和飲食,平衡陰陽,以適應人體氣血臟腑陰陽盛衰的變化。若五味失調,易傷五臟而患病。認為:「酸傷筋,苦傷骨,甘不益肉,辛多壞氣,咸促人壽。」說明了調和五味的利害關系。

要做到飲食有節,調和五味,日常飲食宜定時定量,宜清淡。《飲膳正要》提倡:「暮食不若晨食。」「清晨一碗粥,晚飲莫教足。」《壽世保元》指出:「大渴不大喝,大飢不大食。」《蠢子醫》曰:「縱然適口莫浪食,只食八分便已足。」宋代張杲《醫說》指出:口味宜「去肥濃,節酸咸」,即日常應以清淡素食為主,少吃肥甘厚膩、酸咸過重的菜餚。《內經》也有「心病禁咸」的記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每天吃10g食鹽的人群中,其高血壓發病率為10%,而每天吃鹽多2倍的人群,高血壓發病率增加2倍。可見古時飲食強調清淡與現代醫學控制食鹽、動物脂肪等以防心血管病的主張有不謀而合之處。

(2)飲食有常,物我相適

飲食有常,「常」即指常規、一定的規律性、規范性而言。「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的觀點,體現了中國古人生存特點——以素食為主,果蔬肉食為輔,調和五味,兼收並蓄的飲食規律。若違反這一規律,則導致機體陰陽氣血失去平衡而發生疾病。如《內經》載:「膏粱之變,足生大丁。」中醫認為「肥甘助濕,生痰化熱」,近代認為心血管病的發生,與偏食動物性食物過多、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有關,而適當素食可降低發病率。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五穀為養」飲食規律在養生中的重要性。

「飲食有常」的另一個重要觀點是「物我相適」,即食物的性味要與人體的陰陽氣血狀況相適應,以人體需要來決定食用何種適當的食物。如人體質有偏於寒熱虛實之分,飲食上則主張分別按「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燥者濡之」的原則進食。

(3)飲食以時,四季五補

我國古人在「天人相應」思想指導下,極為重視飲食與時令的關系,並提出了飲食養生「四季五補法」。即隨著季節的變化,根據人體健康狀況調整飲食,以補陰陽氣血不足:春天「升補」,夏天「清補」,秋天「平補」,冬天「滋補」,四季「通補」。

古人在養生中主張順應四時養生,有「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的觀點。這一觀點被後世養生家奉為宗旨,在飲食方面講究在不同季節、氣候、時間,服食不同性味的食物,以適應環境和人體陰陽氣血的四時變化。如《飲膳正要》闡述了四季適宜食物,「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涼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燥;冬氣寒,宜食棗以熱其寒。」《養老壽親書》對老人四季飲食養生作了詳細敘述:「春季飲食,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酒不可多飲,水團兼粽粘冷肥僻之物,多傷脾胃;夏季飲食,宜減苦增辛以養肺氣,飲食溫軟,不令太飽,生冷肥膩尤宜減之;秋季飲食,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新登五穀不宜與食,動人宿疾;冬季飲食,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這些四季進補的養生要則,對養生延年大有裨益。

(4)飲食潔凈,進食宜忌

飲食衛生也是古人養生學的一個重要觀點,認為食物宜新鮮潔凈,富有活力;必要時尚要辨別有無毒性,慎從口入。

如《飲膳正要》主張「豬、羊疫死不可食」、「生料色臭不可用」、「漿老而飯餿不可食」,《食療本草》亦載「鱉赤足不可食」、「犬自死、舌不出者食之害人」。《隨息居飲食譜》亦雲「河豚魚其肝、子與血尤毒」等。

物性不同,有相合相反之誡;病體有別,有宜食宜忌之謂。元代賈銘《飲食需知》中,論述了共325種飲食性能及宜忌。所謂「宜」,即以相宜食性的食物治病養體;而「忌」指不相宜食物應禁食,又稱「忌口」。《本草綱目》中就列舉出63種飲食禁忌。

《隨息居飲食譜》載:「糯米,性太粘滯,難化也。小兒、病人尤當忌之。」諸如此類,古醫書中記載頗豐,形成了中華飲食養生學說的一大特色。

4、中國古人有什麼樣的飲食養生觀?

飲食養生是古人養生的主要觀點之一。《黃帝內經》中「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觀點,被譽為「世界上最早論述合理營養與平衡膳食」的理論,堪稱中華民族飲食和營養的綱要。古人飲食養生的主要思想觀點如下:

(1)飲食有節,五味調和

古人認為:「飲食有節,度百歲乃去」,反映出古人對控制飲食重要性的認識。「節」即節制、控制、不肆食恣飲之意。如晉朝葛洪曾指出:「善養生者,食不過飽,飲不過多」,應「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

古人還認為:「五味調和,不可偏勝」。食物中具有「寒、熱、溫、涼」四氣和「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分。五味各有所入,各走其所喜之臟;各有所禁,亦傷五臟。正如王冰所言,臟腑「雖因五味生,亦因五味損」,利用五味偏性調和飲食,平衡陰陽,以適應人體氣血臟腑陰陽盛衰的變化。若五味失調,易傷五臟而患病。認為:「酸傷筋,苦傷骨,甘不益肉,辛多壞氣,咸促人壽。」說明了調和五味的利害關系。

要做到飲食有節,調和五味,日常飲食宜定時定量,宜清淡。《飲膳正要》提倡:「暮食不若晨食。」「清晨一碗粥,晚飲莫教足。」《壽世保元》指出:「大渴不大喝,大飢不大食。」《蠢子醫》曰:「縱然適口莫浪食,只食八分便已足。」宋代張杲《醫說》指出:口味宜「去肥濃,節酸咸」,即日常應以清淡素食為主,少吃肥甘厚膩、酸咸過重的菜餚。《內經》也有「心病禁咸」的記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每天吃10g食鹽的人群中,其高血壓發病率為10%,而每天吃鹽多2倍的人群,高血壓發病率增加2倍。可見古時飲食強調清淡與現代醫學控制食鹽、動物脂肪等以防心血管病的主張有不謀而合之處。

(2)飲食有常,物我相適

飲食有常,「常」即指常規、一定的規律性、規范性而言。「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的觀點,體現了中國古人生存特點——以素食為主,果蔬肉食為輔,調和五味,兼收並蓄的飲食規律。若違反這一規律,則導致機體陰陽氣血失去平衡而發生疾病。如《內經》載:「膏粱之變,足生大丁。」中醫認為「肥甘助濕,生痰化熱」,近代認為心血管病的發生,與偏食動物性食物過多、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有關,而適當素食可降低發病率。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五穀為養」飲食規律在養生中的重要性。

「飲食有常」的另一個重要觀點是「物我相適」,即食物的性味要與人體的陰陽氣血狀況相適應,以人體需要來決定食用何種適當的食物。如人體質有偏於寒熱虛實之分,飲食上則主張分別按「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燥者濡之」的原則進食。

(3)飲食以時,四季五補

我國古人在「天人相應」思想指導下,極為重視飲食與時令的關系,並提出了飲食養生「四季五補法」。即隨著季節的變化,根據人體健康狀況調整飲食,以補陰陽氣血不足:春天「升補」,夏天「清補」,秋天「平補」,冬天「滋補」,四季「通補」。

古人在養生中主張順應四時養生,有「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的觀點。這一觀點被後世養生家奉為宗旨,在飲食方面講究在不同季節、氣候、時間,服食不同性味的食物,以適應環境和人體陰陽氣血的四時變化。如《飲膳正要》闡述了四季適宜食物,「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涼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燥;冬氣寒,宜食棗以熱其寒。」《養老壽親書》對老人四季飲食養生作了詳細敘述:「春季飲食,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酒不可多飲,水團兼粽粘冷肥僻之物,多傷脾胃;夏季飲食,宜減苦增辛以養肺氣,飲食溫軟,不令太飽,生冷肥膩尤宜減之;秋季飲食,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新登五穀不宜與食,動人宿疾;冬季飲食,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這些四季進補的養生要則,對養生延年大有裨益。

(4)飲食潔凈,進食宜忌

飲食衛生也是古人養生學的一個重要觀點,認為食物宜新鮮潔凈,富有活力;必要時尚要辨別有無毒性,慎從口入。

如《飲膳正要》主張「豬、羊疫死不可食」、「生料色臭不可用」、「漿老而飯餿不可食」,《食療本草》亦載「鱉赤足不可食」、「犬自死、舌不出者食之害人」。《隨息居飲食譜》亦雲「河豚魚其肝、子與血尤毒」等。

物性不同,有相合相反之誡;病體有別,有宜食宜忌之謂。元代賈銘《飲食需知》中,論述了共325種飲食性能及宜忌。所謂「宜」,即以相宜食性的食物治病養體;而「忌」指不相宜食物應禁食,又稱「忌口」。《本草綱目》中就列舉出63種飲食禁忌。

《隨息居飲食譜》載:「糯米,性太粘滯,難化也。小兒、病人尤當忌之。」諸如此類,古醫書中記載頗豐,形成了中華飲食養生學說的一大特色。

5、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辯證認識觀

中國人無論哪方面都講求平衡.飲食方面也不例外.世界上只有中國傳統飲食取材最雜版,最廣.做法也最復雜.打個比方權來說明:
以當前的科技發展水平,如果西方飲食可以通過流水線實現全機械化生產,那麼中國傳統飲食只能完全用人工完成.你可以使用機械設備做好國外很多飲食.但卻完全沒辦法做好任何一道中國菜.

6、如何理解整體的飲食保健觀?

烹飪是實現飲食保健的主要途徑,中醫飲食保健學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它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決定其必須與中國烹飪相結合,通過日常的飲食活動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中國烹飪精湛的技藝,不僅為中國烹飪在世界上贏得了很高的聲譽,同時將中醫飲食保健理論與中國烹飪技藝相結合,又為中醫飲食保健理論的應用和實踐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天地。因此,研究和普及飲食保健還必須重視和加強對中國烹飪的研究和在飲食保健實踐中的應用,如各種烹飪原料的特性、烹飪原料的配伍習慣、菜單或食譜的設計、加熱與調味方法、民間小吃、地方特色菜餚以及各地區的飲食習俗,特別是不同的烹飪加工方法與調味品的使用對飲食保健作用的影響等。
綜上所述,同受中國傳統「醫食同源」、「葯食同用」思想觀念的影響,將中醫飲食保健學的理論用於指導中國烹飪的實踐,促進了中國烹飪學的發展,並構成了中國烹飪的最大特徵;將中國烹飪與中醫飲食保健的理論相結合,又為中醫飲食保健理論的應用和實踐提供了條件和途徑。兩者相互結合、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又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從而使中醫飲食保健學與中國烹飪學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提高。
對於保健,不妨試著食用一些螺旋藻片,螺旋藻的保健功效目前已經廣泛得到人們的認可,前景廣闊。

7、如何看待古代中國飲食文化特徵及其飲食理念

國家的歷史有長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實力有強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政權性質和經濟結構也有差異,故而各國的飲食文化是不一樣的.
中國飲食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葯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中國飲食文化特點
中國是文明是國,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吾存於世,吃喝二十餘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現將飲食文化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望大家見教:
第一,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第二,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第三,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第五,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系,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葯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葯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國人還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飪食物也要考慮到季節、氣候等因素.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經形成,在《禮記·月令》就有明確的記載,而且反對顛倒季節,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當然也反對食用反季節食品,孔子說的「不食不時」,包含有兩重意思一是定時吃飯,二是不吃反季節食品,與當代人的意識正相反,有些吃反季節食品是為了擺闊.西漢時,皇宮中便開始用溫室種植「蔥韭菜茹」,西晉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這種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的確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這種意識殘留到現代的大約僅有節日食俗了(中醫中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視).
「陰陽五行」說是傳統思想所設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認為是宇宙規律.人是「三才」之一,飲食是人類生活所不可少的、製作飲食的烹飪必然也要循此規律.因此,不僅把味道分為五,並產生了「五味」說(其實人能感覺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種也不算少),而且還削足適履地把為數眾多(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的穀物、畜類、蔬菜、水果分別納入「五穀」「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這使人感到荒誕.更令人驚奇的是還有「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禮記·郊特牲》).並認為只有飲和食與天地陰陽互相協調,這樣才能「交與神明」,上通於天,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時要嚴格遵循陰陽五行之說.這種說法被後來的道教所繼承,成為他們飲食理論的一個出發點,如認為吃食物是增加人體陰氣的,如「五穀充體而不能益壽」「食氣者壽」等,要修煉、要獲得陽氣就要盡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穀」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什麼叫「中」?不能簡單地用「中間」來概括它.這個「中」指恰到好處,合乎度.有點像河南話中的那個「中」.「和」也是烹飪概念.《古文尚書·說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爾鹽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湯,關鍵是調和好咸(鹽)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國.《左傳》中晏嬰(齊國賢相)也與齊景公談論過什麼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見的協調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國哲人認為天地萬物都在「中和」的狀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發育.這種審美理想建築在個體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之上.這種通過調諧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的,而反過來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對於追求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與「中和」相反的是極端,極端在烹飪上也不被視為正宗,那些「咸過頭,辣過頭,酸過頭」的食品雖然會受到一些身體處在不正常狀態下的人們的追捧,但從長遠看來它對身體是有害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極端主義其弊更是不可勝言.
如上所述,華夏民族的飲食生活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特性,盡管有些特性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不可理解、或者說不太科學(近百年來,「科學」二字在中國幾乎成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領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卻不能受到質疑),但飲食生活難道僅僅是「科學」二字所能說盡的嗎?如果我們再關注一下「文化」,那麼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目前,飲食文化還是個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籠統地說,它包括吃什麼、怎麼做、怎麼吃這三方面的問題;有的研究者認為飲食文化學孕育出六門科學,即烹調學、食品製造學、食療學、飲食民俗學、飲食文藝學、食品製造學;有的研究者還主張加上飲食美學、飲食商業學、飲食用具學等等.本人才疏學淺,對於這么多學科未能涉獵.我所理解的飲食文化主要指飲食與人、人群的關系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所以我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中雖然也討論食物、餚饌、食品加工、烹飪、飲食習俗乃至進餐環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圍繞著它們與人、人群的關系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等方面加以介紹和評介,至於與人關系不大的純工藝過程、除了必要的知識介紹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飲食生活給人們帶來的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以及中國飲食文化在這兩方面的刻意追求.

8、如何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養生思想

中國傳統養生思想的根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是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母體而衍生發展成的,只有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全面地學習與研究傳統養生文化。

中國文化是指產生於歷史、積淀於人們的普通心理中,並根植於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之中,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具有穩定結構的潛質文化。

中國文化是多元復合體的綜合型文化,其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文主義強調以人為本,重視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強調「萬物與吾一體」的整體和諧,它具有重自然技藝的傾向和整體直觀的直覺思維,缺乏嚴密的分析思維傳統和形象邏輯系統。

正是構建在這種中國母體文化之上,中國傳統養生學才形成了獨特的傳統養生思想體系。

與如何理解中國傳統飲食養生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