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天隱子養生書

天隱子養生書

發布時間:2021-02-10 19:32:55

1、誰能推薦幾本經典的哲學書~

(蘇菲的世界》、羅素的《西方哲學史) 笛卡爾《談談方法》《第一哲學沉思集)

2、道教養生

天隱子養生書


神仙之道,以長生為本;長生之要,以養氣為根。夫氣受之於天地,和之於陰陽。陰陽神靈,謂之心主;晝夜寤寐,謂之魂魄。是故人之身,大率不遠乎神仙之道矣。天隱子,吾不知其何許人,著書八篇,包括秘妙,殆非人間所能力學者也。觀夫修煉形氣,養和心靈,歸根契於伯陽,遺照齊於庄叟,長生久視,無出是書。承禎服習道風,惜乎世人,夭促真壽,思欲傳之同志,使簡易而行信哉。自伯陽以來,惟天隱子而已。唐司馬承禎謹序

神仙章
人生時稟得靈氣,精明通悟,學無滯塞,則謂之神。宅神於內,遺照於外,自然異於俗人,則謂之神仙。故神仙亦人也,在於修我靈氣,勿為世俗所淪污;遂我自然,勿為邪見所凝滯,則成功矣。喜、怒、哀、樂、愛、惡、欲七者,情之邪也;風、寒、暑、濕、飢、飽、勞、佚八者,氣之邪也,去此邪,仙道近矣。

易簡章
《易》曰「天地之道易簡」者,何也?天隱子曰:天地在我首之上、足之下,開目盡見,無假繁巧而言,故曰易簡。易簡者,神仙之謂也(經曰:至道不繁,至人無為)。然則以何道求之?曰:無求不能知,無道不能成。凡學神仙,先知易簡。苟言涉奇詭,適足使人執迷無所歸本,此非吾學也(世人學仙反為仙所迷者,有矣;學氣反為氣所病者,有矣)。

漸門章
《易》有漸卦,道〖一本作:老氏〗有漸門,人之修真達性,不能頓悟,必須漸而進之,安而行之,故設漸門。觀我所入,則道可見矣。漸有五門,一曰齋戒,二曰安處,三曰存想,四曰坐忘,五曰神解。何謂齋戒?曰:澡身虛心。何謂安處?曰:深居靜室。何謂存想?曰:收心復性。何謂坐忘?曰:遺形忘我。何謂神解?曰:萬法通神。故習此五漸之門者〖一本作:故習此五者,曰五漸之門〗。〖一本此處有「先」〗了一,則漸次至二;了二,則漸次至三;了三,則漸次至四;了四,則漸次至五,神仙成矣。

齋戒章
齋戒者,非蔬茹飲食而已;澡身者,非湯浴去垢而已。蓋其法在節食調中,磨擦暢外者也。夫人稟五行之氣,而食五行之物,實自胞胎有形已〖一本作「也」〗。呼吸精血,豈可去食而求〖一本此處有「其」〗長生!但世人不知休糧服氣,是〖一本無「是」〗道家之〖一本無「之」〗權宜,非永絕粒食之謂也。故〖一本無「故」〗食之有齋戒者,齋乃潔凈之務,戒乃節約〖一本作「身」〗之稱。有飢即食,食勿令飽,此所謂調中也。百味未成熟勿食,五味太多勿食,腐敗閉氣之物勿食,此皆宜戒也。手常磨擦皮膚溫熱,去冷氣,此所謂暢外也。久坐、久立、久勞役,皆宜戒也。手常摩擦皮膚溫熱,熨去冷氣,此所謂暢外也。久坐、久立、久勞、久役皆宜戒,此是調理形骸之法,形堅則氣全,是以齋戒為漸門之首矣。

安處章
何謂安處?曰:非華堂邃宇、重裀廣榻之謂也。在乎南向而坐,東首而寢,陰陽適中,明暗相半。屋無高,高則陽盛而明多;屋無卑,卑則陰盛而暗多。故明多則傷魄,暗多則傷魂。人之魂陽而魄陰,苟傷明暗〖一本作:傷於明暗〗,則病疾生焉。此所謂居處之室,尚使之然,況天地之氣〖一本作:此所以居處之室,必使之能向天地之氣〗,有〖一本作:若〗亢陽之攻肌,淫陰之侵體,豈可不防慎哉〖一本作:豈不傷哉〗!修養之漸,倘不法此,非安處之道。術〖一本作:故〗曰吾所居室,四邊皆牎戶,遇風即闔,風息即開;吾所居座,前簾後屏,太明則下簾以和其內映,太暗則卷簾以通其外曜。內以安其心,外以安其目,心目皆安,則身安矣。明暗尚然,況太多事慮,太多情慾,豈能安其內外哉!故學道以安處為次。

存想章
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閉目即見自己之目,收心即見自己之心。心與目皆不離成身,不傷我神,則存想之漸也。凡人目終日視他人。故心亦逐外走;心終日接他事,故目亦逐外瞻〖一本作:視〗。營營浮光,未嘗復照,奈何不病且夭耶?是以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成性存存,眾妙之門。此存想之漸,學道之功半矣。

坐忘章
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見其行,非坐之義乎?有見而不行其見,非忘之義乎?何謂不行?曰:心不動故。何謂不見?曰:形都泯故。或問曰:何由得心不動?天隱子默而不答。又問:何由得形都泯?天隱子瞑而不視。或者悟道,乃退曰:道果在我矣!我果何人哉?天隱子果何人哉?於是彼我兩忘,了無所照。 www.taoismcn.com

神解章
齋戒謂之信解(言無信心則不能解),安處謂之閑解(言無閑心則不能解),存想謂之慧解(言無慧心則不能解),坐忘謂之定解(言無定心則不能解),信、閑、定、慧四門通神,謂之神解。夫神之為義,不行而至,不疾而速,陰陽變通,天地長久,兼三才而言謂之易(系辭雲: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齊萬物而言謂之道德(老子《道德經》是也),本一性而言謂之真如(釋氏《法華》、《楞嚴》、《涅盤》皆一性)。入於真如,歸於無為(《圓覺經》雲:佛身有為,至於無為,佛化身不墮諸數皆一性)。故天隱子生乎易中,死乎易中,動因萬物,靜因萬物,邪由一性,貞由一性,是以生死動靜邪貞,吾皆以神而解之。在人謂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通變化之曰神仙。故神仙之道有五,其漸學之門則一焉(謂五漸終同歸於仙矣)〖一本作:故神仙之道,同歸一門〗。

承禎誦天隱子之書三年,恍然有所悟,乃依此五門漸漸進習。又三年,覺身心之閑,而名利之趣淡矣。又三年,天隱子出焉,授之以口訣。其要在存想篇「歸根復命、成性眾妙」者是也。夫人之根本由丹田而生,能復則長命,故曰歸根復命。夫人之靈識,本乎理性,性通則妙萬物而不窮,故曰成性眾妙。然而呼吸由氣而活,故我有吐納之訣;津液由水藏而生,故我有漱咽之訣;思慮由心識而動,故我有存想之訣。人身榮衛血脈,寤即行於外,寐即行於內,寤寐內外,相養和平。然後每日自夜半子時至日中午時,先平卧,舒展四肢,次起身導引,喘息均定。乃先叩當門齒,小鳴;後叩大齒,大鳴。以兩手摩面及眼,身覺暖暢。復端坐盤足,以舌攪華池,候津液生而漱之,默記其數,數及三百而一咽之。凡咽津,候呼定而咽,咽畢而吸,如此則吸氣與津順下丹田也。但子後午前食消心空之時,頻頻漱咽,無論遍數,意盡則止。凡五日為一候,每候當焚香於靜室中,存想自身,從首至足,又自足至丹田,溯上脊膂脈,入於泥丸。所想其黃氣紛紛然,如雲直貫泥丸,想畢復漱咽。乃以兩手掩兩耳,搭其腦,如鼓鳴,三七下,伸兩足端坐俛首,極力直頸,兩手握固,叉於兩脅下,接腰脅骨傍。乃左右聳兩肩甲,閉息頃刻,氣盈面赤則止,凡行七遍,氣從脊膂上徹泥丸,此修道之大綱也。然更有要妙,在乎與天地真氣冥契同運,能識氣來之時,又辨氣往之所,若是則與天地齊其長久,謂之神仙矣。法起於冬至夜子時,一陽氣始來,或遲或早,先須辨氣來形候,才覺氣來,則運自己之氣適與天地之氣偕作。次日復候此氣而消息之。此是神仙至妙至精之術,人罕達之。倘三百六十日內,運自己之氣適合天地之真氣三兩次,則自覺身體清和,異於常時矣。況久久習之,積累冥契,則神仙之道不難至矣。

3、尋找關於國學詩詞,散文方面好的論壇地址

》 《周易》 《孔子家語》
釋家系
《金剛經》 《心經》 《六祖壇經》 《四十二章經》 《涅盤經》
道家系
《道德經》 《莊子》 《淮南子》 《天隱子養生書》 《抱朴子》
兵家系
《孫子兵法》 《吳子》 《六韜》 《三略》 《三十六計》 《素書》
法家系
《韓非子》 《管子》 《商君書》
農學系
《齊民要術》 《洛陽花木記》 《金漳蘭譜》 《養魚經》
墨家系
《墨子》 《胡非子》
名家系
《公孫龍子》 《鄧析子》
縱橫家系
《戰國策》 《長短經》
雜家系
《呂氏春秋》 《忍經》 《酒經》 《金人銘》 《焚書》 《潛夫論》
醫學系
《黃帝內經》 《傷寒雜病論》 《唐本草》 《湯頭歌訣》
建築系
《營造法式》 《魯班經》 《考工記》
算經系
《孫子算經》 《綴術》 《五經算術》 《九章算術》 《周髀算經》
術數系
《易經》 《發微論》 《撼龍經》
藝術系
《棋經》 《歷代名畫記》
水文系
《水經注》
地理系
《山海經》 《徐霞客游記》
歷史系
《史記》 《漢書》 《三國志》 《宋書》 《明史》 《資治通鑒》
天文物理系
《夢溪筆談》
園藝學系
《園冶》 《長物志》 《花鏡》
茶學系
《茶經》 《大觀茶論》 《煎茶水記》 《十六湯品》 《北苑別錄》
家訓系
《顏氏家訓》 《朱子家訓》 《曾國藩家訓》 《了凡四訓》
蒙學系
《三字經》 《千字文》 《弟子規》 《幼學瓊林》
詩詞歌賦系
《唐詩宋詞》 《全宋詞》 《全唐詩》 《樂府詩集》 《詩品》
哲學系
《智能學九論》 《中國新腦筋》

詳細資料請到 大成網 查看

4、誰有氣功的修煉方法?說幾種看看!

靜坐修煉的關鍵在於一個「靜」字。在行功中能入真靜就能在靜極而動中產出腎中真陽,自動運轉周天。然後由動極而靜,入於杳冥之境而產出心中真陰。真陰真陽相交,在定中結丹。由定而空,入於虛無之境,則進入更高階段的修煉了。這個過程是靜坐行功的一般進展情況,在具體操作上還有其一定的步驟與方法,大致講來有這么幾點: 一、一心清靜 「昔日遇師親口訣,只要凝神入氣穴」。所謂凝神,即一心清靜之法。張三豐在《道言淺近說》中講:「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於其內也。心未清時,眼勿亂閉。先要自勸自勉,勸得回來,清涼恬淡,始行收入氣穴,乃曰凝神。」將已清之心收入氣穴,神息相依,順其清靜自然而守之。這就是凝神調息之功了。 凝神調息的關鍵,仍然是一個「靜」字。陳虛白講:「大道教人先止念,念頭不住亦徒然。」止念,也要順其自然。當雜念叢生之時,不要強行制止。以念止念會念去止存,適得其反。所以要採取「漠視聽緣」之法。即以無所謂的態度,聽其自生自滅,久之自會煙消雲散。止念,從實質上講來,其關鍵之處,就是「遣欲澄心」四字。《清靜經》雲:「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若能常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在行功中能夠做到遣欲澄心,就可以達到心靜神清的境界了。 二、收視返聽 道家的收視返聽,源於佛法止觀。其功法就是「以兩目諦觀鼻端,正身安坐,繫心緣中」。緣中乃佛家稱謂,道家謂之中黃,即兩目中間齊平處,又謂之祖竅穴。 佛雲:「置心一處,無事不辦。」而返觀內照,就是置心處之訣。迴光返照,可以保神斷識,煉盡陰滓,以返純乾。《陰符經》雲:「機在目」。《太乙金華宗旨》也講:「人之精華上注於目,此人身之大關鍵也」。所以「聖聖相傳,不離返照。」因為「眼之所至,心亦至焉。」眼乃心靈的窗戶,欲制心入靜,必先制眼。制眼使歸於心,則心靜神亦靜矣。「目不亂視,神返於心,乃靜之本。」 如果雜念仍然不止,則可用推究功法以止之。當念起之時,就當究此念在何處?從何處起?又當從何處滅?一次不行,再來一次。如此反復推究,了不可得。久之,即見此念起處也。因心體本虛、本無、本凈、本寂,從心上去推究則見虛無、寂靜的本體,故了不可得也。如此止而繼之以觀,觀而繼之以止。即為回光之法。回者止也;光者觀也。回光即止觀之法。此法已為你提供了「安心竟」,雜念自可止之也。念止,自會入靜。 在靜坐修煉中初期的毛病,主要是散亂與昏沉。散亂是神馳於外,心不歸體。這要用收心之法以治之。昏沉是神志不清,純陰為主。陽氣不足。靜坐時昏昏欲睡,即是昏沉的表現。治理昏沉之法,無過於寄心於息。 息者,自心也。心一動即有氣隨之,因氣乃心之所化也。凡人動念甚速,瞬間起一妄念,即有一呼吸與之相應。但人能無念乎?不能也。又能無息乎?也不能也。息念相隨,制之之法「莫若即其病而為葯,」採取「心息相依」之法以止之。故回光必兼之以調息。此法全用耳光。 《太乙金華宗旨》雲:「雞能抱卵心常聽,此要妙訣也。」修真之士在行功中,用聽息之法,一心注於體內。心入則氣入,丹田得煖氣而生真陽矣。神之所注,未嘗少間。則煖氣也可晝夜無間。如此則心死神活矣。「神活者,由於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即活。死心非枯槁之謂,乃專一不分之謂也。」元神主宰,心息相依,即能入於靜定之境。 「凡坐須要靜心純氣。心何以靜?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聞。不聞則細,細則清;聞則粗,粗則濁。濁則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所以,聽唯聽其無聲,一有聲即粗浮而不入細。當耐心微微而聽。心細則息細,反之息細心也細。氣一動則心動也。故定心必先養氣。因心無處下手,故緣氣為之端倪,此即純氣之守也。 靜心純氣都是心用在息上,但不能過重,「只要微微照聽」而已。何謂照?即眼光自照。不外視而惺然者,即內視也。何謂聽?即耳光自聽。不外聽而惺然者,即內聽也。聽為聽其無聲,視為視其無形。如此內視內聽則既不外肆,又不內馳而中不昏沉。即為內外日月交精交光之法。目光為外日月交光,耳光為內日月交精。然精即光之凝定處,故聰明總一靈光耳。 三、止於其所 這里的「止」,有兩重涵義:從入靜的角度講是止念。在修持中如不能止念入靜,則練功無效,有時甚至還會起副作用。另一個則是從意守竅位上講的要知止。止於其所,止於至善之地,什麼地方最好呢?一般的講是下田為宜,不出偏,易於入靜。這里講的止於其所不是下田,而是艮背。 劉一明在《周易闡真》中講:「艮者,止也」。修煉者「欲烹煉大丹,非擇善固執,止於其所不能。止於其所,非空空無為,其道有行有止」。艮卦更,內外皆止。「內止者,止而止於其所;外止者,行而止於其所也。止以養所止,行以驗所止,行止皆歸於一止也」。在行功中以意守夾脊之竅,將心火之南而藏於背水之北。水火互相交養,自然念慮不生。此為洗心之法。也即艮背止念之功。妄念既止則真息自現。真息無息,真念無念。息無則命根永固,念無則性體常存。性存命固,息念俱消,即性命雙修之第一步也。 艮背止念,入靜入定,進而入於杳冥之境,則無人無我,不識不知也。「凡人有人我之分,內外之別者,由於有心。有心則有我,有我則有人。有我有人,不知其所止也」。不知止,是因識神主事,念慮不息,不能入靜入定,也就不能做到艮背止念入於化境了。反之如能由靜而定而忘,則能艮其背,使「人我之心俱化」,即能進入「心死神活」的境界,使「人心去而道心生」;自然就能止於其所。「內不知有身,外不知有人。無我無人,既能止於內,也能止於外。動靜隨時,內外合道」。行之止之,皆出於無心之心。在無意識狀態下,由元神主宰「止於其所,不動不搖,得其一而萬事畢。何患金丹不結,大道不成乎?」 四、忘我忘物 這里的「忘」是指在修煉中的「坐忘」。司馬承禎就解釋過:「夫坐忘者,何所不忘哉?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手宇宙,與道冥一,萬慮皆遣……同於大道。」在靜坐中忘我忘物,與大自然融合為一,就進入坐忘境界了。《天隱子養生書》雲:「坐忘者,因存想而忘也。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用存想之法,即見海底一輪紅日,寂靜常存。內若有見,以充實丹田之虛境;外即無存,漸入於杳冥之境,而不知乎宇宙的存在了。如此眾念歸一,神凝氣定,漸趨於虛無境界。靜則氣息俱沉,思念皆寂,萬慮皆遣,與道冥一,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無何有之鄉也。這就是「先存後忘」之法。 這一過程,正如張伯端在《悟真外篇》中講的:「大抵忘於目則神歸於鼎而視於內。蓋綿綿若存之時,目垂而下顧也。忘於耳則神歸於鼎而聞於內。蓋綿綿若存之時,耳內聽於下也。忘於鼻則神歸於鼎而吸於內。蓋真息既定之時,氣歸元海之理。合而言之,俱忘俱歸於鼎而合於其內矣」。把視、聽、吸均歸於鼎而合於其內,即七竅合一之功。久之,先天鴉生則可一統七竅而入於清寂之境了。 「一統七竅謂之清,七竅歸一謂之靜,身中氣生謂之鉛,心中精來謂之汞」。合起來「清靜鉛汞」四字,即是煉丹之次第口訣。其具體運用就如閔一得在《還源篇闡微》序言中講的:「未得手時,本清靜以為體,守鉛汞而為用;及下手處,聚鉛汞為葯材,致清靜為火候;既得手後,主清靜以拳拳,賓鉛汞而穆穆……如是而已」。 五、定慧等修 《洞玄靈寶定觀經》在題解中詵「定者,心定也,如地不動。觀者,慧觀也,如天常照。定體無念,慧照無邊。定慧等修,故名定觀」。 凡欲修道,必先舍事。外塵不入,內念不出。一切無染無著,內觀念起,務須除滅,使之安靜。「惟滅動心,不滅照心」。慧照常明,妄念不起。「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喧,其志惟一」。有時心動,要「制而不著,放而不動,處喧無惡,涉事無惱。此是真定」。真定本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空而常用,用而常空」。所以在寂靜中返照虛空,此乃真定之基。 定中發慧,就叫放任。在放任中要寬急得所,使定慧融一,同等齊修,二者不可偏廢。「定多則愚,慧多即狂」,那是會出偏的。但「慧發遲速,則不由人」,所以「勿令定中急急求慧,急則傷性,傷則無意」。因急於求慧,用後天識性代替真定之基,則無慧可生也。若在定中「不求慧而慧自生」此乃「真慧」也。慧生之後,要慧而不用,韜光晦跡,此為若愚實智之舉,能使寂照齊融,無染無著。無所掛礙,智照不滅。行之既久,契理合真,使形神合一而得道也。 總的講來,在靜坐修煉的行功中,應從一心清靜開始,然後收視返聽,並止於至善之地。由止而定而忘,進入無人無我之境。在定中慧照常明,同等齊修。慧而不用,定而不愚。如此,塵垢不染,煩惱消除,契理合真,大道可期矣。

5、網友們你們有沒有覺得特別值得一看的書推薦啊?越多越好,想看一百本書,這樣是不是就懂很多了?

如果想看書,可以網上搜一下書單,建議做做筆記,看完自己總結歸納一下然後去看看網友內的一些書評,容如果想懂很多,你要懂的程度是怎樣,概念性的東西稍微了解的話,可以多看新聞關注多點各個領域的公眾號看文章去拓寬自己眼界,找一些趣味的初級書籍,然後如果想變厲害,不用說看很多書或者是學很多,最好想一下自己想努力的方向,可以從一個小的技能學起,一步步慢慢來,比如今年如果想成為計算機領域的高手可以從基礎到高深的一步步來,精通一個領域或者有擅長的技能或許會比什麼都懂一點更有用

6、道家除了道德經,還有什麼經典的著作 啊

《管子》 《老子》 《列子》 《清戒》
《莊子》 《百字碑》 《翠虛篇》 《翠虛吟》
《大道論》 《道竅談》 《地理說》 《福壽論》
《關尹子》 《管窺編》 《淮南子》 《還源篇》
《黃庭經》 《慧命經》 《金丹歌》 《楞嚴經》
《七破論》 《敲爻歌》 《日用經》 《入葯鏡》
《十二嘆》 《十二笑》 《說戒喻》 《胎息經》
《太玄經》 《天口篇》 《通關文》 《悟道錄》
《悟真篇》 《西升經》 《下苦歌》 《泄天機》
《修道辯》 《玄膚論》 《玄要篇》 《玄珠錄》
《訓世文》 《陰騭文》 《玉皇經》 《指玄篇》
《坐忘論》 《韜光歌》 《百回詳注》 《百字碑注》
《碧苑壇經》 《常清靜經》 《唱道真言》 《初真十戒》
《大成捷要》 《大丹直指》 《大道真傳》 《道門語要》
《恨六賊歌》 《黃帝四經》 《既濟真經》 《金丹妙訣》
《金丹問答》 《金丹要訣》 《金丹真傳》 《金華宗旨》
《金仙證論》 《敬日月文》 《孔易闡真》 《煉陰精歌》
《靈寶畢法》 《呂祖心經》 《七言律詩》 《青華秘文》
《三車秘旨》 《神室八法》 《水石閑談》 《譚子化書》
《天仙心傳》 《通玄真經》 《銅符鐵卷》 《五篇靈文》
《五言律詩》 《悟真直指》 《西遊原旨》 《西遊箴言》
《象言破疑》 《修真辯難》 《修真後辨》 《修真後辯》
《修真九要》 《玄機直講》 《玄科戒律》 《玄譚全集》
《延生心經》 《玉井奧訣》 《雲笈七簽》 《蟄龍睡功》
《正易心法》 《周易闡真》 《?i冠子》 《赤文洞古經》
《道德經真義》 《得道了身經》 《洞天福地記》 《還丹復命篇》
《還源篇闡微》 《黃帝陰符經》 《金丹就正篇》 《金丹四百字》
要找的話還有。。

7、道教養生之道這本書可以學習嗎?

修道者,修自身也。
身明,心靜,神清,自可達道。

推薦《copy道德經》、《太上清靜經》、《易經》
現今於世,避世修zd道、潛修是很難的了。只有一邊於凡塵修身修心修神,一邊完善自己,這也是所謂的入世修道

我也修道,無事可相互印證下,呵呵

8、道家著名經典都有哪些啊??

《道德真經》(河上公本)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道德經》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慾。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眾人昭昭,我獨若昏。眾人察察,我獨悶悶。忽兮其若海,漂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蚑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將知之。知之,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矣;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於大矣。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車無車。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轂,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以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知其母,復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盜誇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我無情而民自清。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爭,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夫代司殺者,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 南華真經 》 《文始真經 》《沖虛真經》 《通玄真經》 《度人妙經 》 《陰符經》 《清靜經 》 《西升經》 《心印經 》 《黃庭外景經 》《黃庭內景經 》 《玉皇經》 《玉樞經 》 《三官經》 《北斗經 》 《《周易參同契 》《悟真篇 》 《太上老君內觀經 》《洞玄靈寶定觀經 》 《太上感應篇》 《文昌帝君陰騭文 》 《坐忘論 》《化書 》 《重陽立教十五論》 《龍門心法 》 編輯本段常誦經典 ★玄門日誦早壇功課經 經前諸韻贊 八大神咒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太上洞玄靈寶升玄消災護命妙經 太上靈寶天尊說禳災度厄真經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 諸真寶誥 中堂贊及邱祖懺文等 小贊及結經謁等 ★玄門日誦晚壇功課經 經前諸韻贊 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拔罪妙經 元始天尊說生天得道真經 太上道君說解冤拔罪妙經 諸真寶誥 中堂贊及報恩寶誥等 小贊及結經偈等 藏外道書 道書之正式結集成「藏」,始於唐開元(713—741)時。此後宋、金、元、明諸朝皆曾編修《道藏》。清代編有《道藏輯要》。當代編有《藏外道書》、《敦煌道藏》、《中華道藏》。

9、道家睡眠經文、為什麼沒有

《易經》 《道德經》
《管子》 《老子》 《列子》 《清戒》
《莊子》 《百字碑》 《翠虛篇》 《翠虛吟》 《大道論》 《道竅談》 《地理說》 《福壽論》 《關尹子》 《管窺編》 《淮南子》 《還源篇》 《黃庭經》 《慧命經》 《金丹歌》 《楞嚴經》 《七破論》 《敲爻歌》 《日用經》 《入葯鏡》 《十二嘆》 《十二笑》 《說戒喻》 《胎息經》 《太玄經》 《天口篇》 《通關文》 《悟道錄》 《悟真篇》 《西升經》 《下苦歌》 《泄天機》 《修道辯》 《玄膚論》 《玄要篇》 《玄珠錄》 《訓世文》 《陰騭文》 《玉皇經》 《指玄篇》
《坐忘論》 《韜光歌》 《百回詳注》 《百字碑注》 《碧苑壇經》 《常清靜經》 《唱道真言》 《初真十戒》 《大成捷要》 《大丹直指》 《大道真傳》 《道門語要》 《恨六賊歌》 《黃帝四經》 《既濟真經》 《金丹妙訣》 《金丹問答》 《金丹要訣》 《金丹真傳》 《金華宗旨》 《金仙證論》 《敬日月文》 《孔易闡真》 《煉陰精歌》 《靈寶畢法》 《呂祖心經》 《七言律詩》 《青華秘文》 《三車秘旨》 《神室八法》 《水石閑談》 《譚子化書》 《天仙心傳》 《通玄真經》 《銅符鐵卷》 《五篇靈文》 《五言律詩》 《悟真直指》 《西遊原旨》 《西遊箴言》 《象言破疑》 《修真辯難》 《修真後辨》 《修真後辯》 《修真九要》 《玄機直講》 《玄科戒律》 《玄譚全集》 《延生心經》 《玉井奧訣》 《雲笈七簽》 《蟄龍睡功》 《正易心法》 《周易闡真》 《?i冠子》 《赤文洞古經》
《道德經真義》 《得道了身經》 《洞天福地記》 《還丹復命篇》 《還源篇闡微》 《黃帝陰符經》 《金丹就正篇》 《金丹四百字》 《金丹直指歌》 《金關玉鎖訣》 《老君說十戒》 《老君說五戒》 《樂育堂語錄》 《禮經祝三首》 《靈寶度人經》 《靈源大道歌》 《呂祖鼎器歌》 《呂祖黃鶴賦》 《呂祖修養經》 《呂祖真經歌》 《梅華問答編》 《破迷正道歌》 《奇經八脈考》 《敲爻歌直解》 《四百字真義》 《太平經合校》 《太上感應篇》 《養性延命錄》 《指玄訪道篇》 《鍾呂傳道集》 《周易參同契》 《紫清指玄集》
《參同契三相類》 《赤松子中誡經》 《丹陽修真語錄》 《丹陽真人語錄》 《道情詩詞雜著》 《二懶開關心話》 《涵三語錄節選》 《化胡經十二戒》 《金丹四百字解》 《九鼎神丹經訣》 《酒色財氣四調》 《老君二十七戒》 《內煉金丹心法》 《棲雲真人語錄》 《三寶大有金書》 《上品丹法節次》 《受持八戒齋文》 《太乙金華宗旨》 《天仙道程寶則》 《天隱子養生書》 《無根樹詞註解》 《悟元仙師二說》 《仙佛合宗語錄》 《消災護命妙經》 《性命法訣明指》 《修真辯難參證》 《又戒道者四詞》 《中極三百大戒》 《抱朴子(內篇)》 《參同契經文直指》

與天隱子養生書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