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長壽養生十九

長壽養生十九

發布時間:2021-02-06 00:00:31

1、長壽的養生方法有哪些呢?

年紀越大之後,越是害怕死亡,越是想要活得長久一點。畢竟現在生活條件好,誰都想要多活幾年,享受一下美好生活。想要長壽的話,需要好好保養身體,身體才不會那麼容易生病。當然,養生需要用對方法才能確保身體處於健康狀態。所以說,快來學習一下讓老人長壽的養生秘訣。

讓老人長壽的養生秘訣

1、作息規律

一般比較長壽的老人,都有比較健康的生物鍾,他們喜歡早睡早起,而且還有午休的小習慣。這樣做的老人,往往睡眠充足,睡眠可是很重要的,睡眠充足整個人才會有精神,看起來神采奕奕的。

那些每天喜歡出去玩到很晚,每次都是深更半夜睡覺的人,第二天起來往往整個人顯得精神萎靡,一副很累的樣子。每天都如此的人,要比作息規律,堅持早睡早起的人,看起來明顯要老很多。

2、不要太閑

很多老人不知道該做什麼,每天都閑在家裡看電視,除了看電視就找不到其他的活動了。這樣子可不好,老了以後要多走動走動,因為生命在於運動,活動身體血液循環才會加快,才能獲得充足的養分,供機體活動。

整天坐著不動,血液循環會變慢的,反而不利身體健康。建議老人們,不妨多走出家門,去公園散散步,練練太極拳之類的。走出家門的話,可以遇到很多同齡的老人,可以互相交流,打發無聊的時間,減少孤獨感。

3、要有好心態

好的心態可以幫助減輕壓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力,而且笑口常開有益於心腦血管健康。年輕經常生氣都對身體不好,更不要說機體老化的老人,若是生氣的話,更容易損傷健康。

所以說,老人們年紀大了就不要那麼操心了,兒女有兒女的福氣,不要想著給他們包辦一切。老人就享享福,不要去干涉兒女的生活,過好自己老兩口的小日子就好了。

4、吃得清淡一些

很多長壽老人的飲食,都堅持多素少葷的原則。這是因為老人了之後,腸胃消化能力會下降,若是吃過多的肉,吃得太油膩的話,不利於消化,會給腸胃器官帶來極大的負擔。

建議日常要注重食物的搭配,不能吃得過於粗糙。建議飲食要以清淡為主,而且蔬果粗糧要合理搭配,蛋類、奶製品、肉類等等,也是適量攝入,必須要做到營養全面攝入。

老人日常如何保健

1、定時檢查

年紀大了身體容易生病,因為他們的抵抗力比較弱,從而導致身體存在的隱患有很多。建議老人要定時檢查,這樣才能規避一些大病的風險。因為很多疾病很嚴重了才會通過身體表現出現,而做檢查的話,可以在疾病剛出現的時候檢查出來,在還是小病的時候,就將隱患消除掉。

2、少吃保健品

很多老人喜歡買保健品,其實保健品就是一些壓縮的葯物,吃多了對腸胃會造成極大的負擔,而且還會導致身體內的一些營養被消耗掉,甚至產生一些疾病。

所以說,建議老人們別總是吃保健品,平日里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會更有營養,別想著用保健品來代替食物補充營養。保健品可不是萬能的,並沒有廣告說的那麼玄乎,那麼有效果。

2、中國十大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有哪些?

活到100歲和健康快樂活到100歲之間,有著不小的差距。近期,中國老年學學會公布了2013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十位老人的平均年齡為119.2歲,來自新疆疏勒縣的維族女壽星阿麗米罕·色依提以127歲高齡穩居榜首。十大壽星中,7人健康,2人自理,只有1人不能自理。

中國老年學學會副秘書長王峰告訴記者,壽星排行榜已舉辦六屆。此次評選於2013年6月1日正式啟動,37個省全部參加。在各地推送的180名候選百歲老人中,按照年齡順序排出前十,上榜者主要分布在6個省區,涵蓋5個民族。數據顯示,中國百歲老人第一次突破5萬大關,達到54166人;老人的健康壽命也相當樂觀。

王峰指出,心態好、不閑著、不挑食、環境好、兒女孝是老人們長壽的共同規律。除此之外,他們每個人還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和養生經驗。

127歲阿麗米罕,歌舞高手,赤腳走路。新疆喀什的阿麗米罕·色依提已經歷3個世紀,皮膚依舊細膩得讓人羨慕。新疆人能歌善舞,阿麗米罕的長壽秘訣也在於此。從十幾歲算起,她已經唱了100多年歌,跳了100多年舞。采訪中,她把拐棍當熱瓦普(一種民族樂器)彈奏,當場表演起一段新疆情歌,神情投入,歌聲柔美。記者留意到,阿麗米罕一直打著赤腳走路。老人的孫子說,這其實是老人一直堅持的一種足底按摩方式。

121歲圖如普,八十得子,頓頓番茄。提起新疆喀什地區的圖如普·艾麥提老人,當地人無不稱奇。老人79歲時娶了第三任妻子,80歲得子,82歲時,妻子又為他誕下女兒。記者見到圖如普老人時,他正扛著50斤大米健步如飛。百歲高齡的他,仍有3顆上牙,7顆下牙。老人子女認為,這諸多神奇,和他的飲食有很大關系。不論家中炒什麼菜,圖如普都喜歡放西紅柿,烹飪羊肉時必定有洋蔥。老人家裡的牆上,曬滿了西紅柿干,做湯時都要隨手扔幾個進去。老人認為,番茄是長壽果,洋蔥能降血脂,對以羊肉為主食的維族人來說非常有益。

120歲亞庫普·卡斯木,每天走七里地,愛養花種草。記者見到這位老人時,不服老的亞庫普正和年輕人比賽掰手腕。兒媳介紹說:「父親身體好,從家裡到他們幹活的地里,來回大約有7里地。父親每天走來回,一點問題都沒有。」亞庫普笑稱自己力氣大得益於好胃口:「我一次可以吃掉兩碗手抓飯,而且最愛吃玉米,頓頓得有,玉米面、玉米饢……」亞庫普還很有情趣,院子一邊是個巨大花架,各種花錯落有致,另一角是幾株葡萄樹,都是老人自己栽種。每天擺弄花、澆澆水,老人自得其樂。

120歲田龍玉,日食兩餐,愛爬台階。田龍玉是土家族,現在跟69歲的養女在湘西鳳凰生活。120歲的老人體態微豐,面色紅潤、頭發半黑、皮膚柔軟,沒有一點老年斑,很難想像她經歷過13次喪子之痛。外孫女告訴記者,老人起居很有規律:「一天只吃兩餐飯,每餐非常節制,只吃七分飽。早飯9點,晚飯6點,無論冬夏,晚7點准時就寢。」老人常自己下山買東西,而上下山有90多級台階,她喜歡一個人走個來回。

120歲打蘭彎,穿衣趕時髦,每天一兩酒。雲南怒江邊上的小院里,抽著旱煙的打蘭彎身穿藏青底、花彩紋的傈僳族服裝,頭戴紅豆紗冠,精心的裝扮讓記者眼前一亮。老人還美滋滋炫耀起穿衣訣竅:「黃灰土氣咱不要,穿艷倒有老來俏。」老人有個嗜好,從18歲開始,每天要喝點自家釀的玉米酒。不過,她喝酒很節制,每天一兩,遇到節日,最多二兩。

118歲堯力達西·堯勒瓦斯,從不穿短袖,講究熱養生。堯力達西住在天山腳下,他為自己總結的長壽秘訣是「熱養生」。記者見到老人時,他正坐在院里納涼。南疆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老人依舊穿著長風衣、烏靴,別人都滿頭大汗,堯力達西卻顯得無比自在,連扇子都沒用。他解釋道,新疆紫外線太強,直接照射皮膚會加快體內水分流失,相對來說,穿大衣、躲樹陰更舒適。老人說:「平時我也著長衣、系寬腰帶、穿長靴,年紀大了,注重腰部、腳部保暖,能保證長久的活力。」老人每天上午10點左右在門口曬太陽,但正午絕不出門,「熱養生,並不代表越熱越好,適度親『熱』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

118歲屯妮薩罕·艾力,不怕病,看得開。由於南疆地區土壤和水系中的碘含量非常低,當地人一直深受大脖子病的危害,屯妮薩罕也沒能倖免。因年齡大無法做摘除手術,小西瓜般大小的腫瘤附在她的頸部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然而老人並不恐懼,反倒把它看成健康警鍾。「如果一得病就放棄自己,我也不會活到今天,只有不恐懼,看得開,樂觀平和,才會長壽。」老人還介紹了自己的健康妙招:「牛羊肉太燥熱,我很少吃,平時最愛喝水,這樣能排出體內毒素,減輕燥熱。」

116歲付姜氏,兒孫孝順,26年卧床照樣快樂生活。山東菏澤的付姜氏,共生育7個子女,3男2女健在,最大的已經90歲,五世同堂。26年前,不慎右腿骨折後,老人一直卧床。最初付姜氏很著急,兒女卻對她說:「我們認真照顧著,每過一年,心裡就是一種滿足,你就是全家的驕傲。」遠在寧夏的小兒子,更是申請提前退休,和妻子返鄉全職照顧母親。在兒女們精心照顧下,卧床26年的老人從未起過褥瘡,家裡的被褥衣物拆洗得非常整潔。如今,老人每天自己盤頭裝扮,和曾孫們講故事聊天。老人告訴記者:「與其悶悶不樂,不如快快樂樂地活」。

116歲黃乜依,清晨木梳頭,早晚拉耳垂。廣西巴馬是著名的長壽之鄉,黃乜依就生活於此。外孫媳婦告訴大家,老人生活簡單,飲食也很隨意,只是偏愛喝玉米粥,「每餐都喝一碗玉米粥,一天至少三碗。」行動不便後,黃乜依還開發了自己的一套養生法:清晨木梳梳頭,早晚拉扯耳垂,中午撐著小凳走一陣。幾年下來,老人越發精神,頭頂冒出新發,原本半聾的耳朵,現在反而聽得清了。在她看來,長壽離不開運動,「越是哪不好,越是鍛煉哪。我不怕病,病還要怕我咧!」

116歲付素清,倔脾氣,閑不住。四川成都的付素清是孫輩們口中的「祖宗」。「祖宗」有大家長的威嚴,最不喜歡別人說她老。「三九寒天,祖宗非得自己親手洗衣服,你要和她搶,她非得急上幾句『我不老,還能幹活呢!』」被女兒取消「下田幹活」的權利後,掃地、削紅苕、捆柴,付素清一概不放過,還「警告」家人:「不準做我的活。」重孫女說,每天還在睡夢中的時候,聽見門外唰唰的掃帚聲,就知道祖宗起床了。屋外竹林里有一大片空地,干凈整潔,付婆婆自己捆的柴垛就整整齊齊地堆在那裡。

3、長壽的養生秘訣有哪些呢?

讓老人長壽的養生秘訣

1、作息規律

一般比較長壽的老人,都有比較健康的生物鍾,他們喜歡早睡早起,而且還有午休的小習慣。這樣做的老人,往往睡眠充足,睡眠可是很重要的,睡眠充足整個人才會有精神,看起來神采奕奕的。

那些每天喜歡出去玩到很晚,每次都是深更半夜睡覺的人,第二天起來往往整個人顯得精神萎靡,一副很累的樣子。每天都如此的人,要比作息規律,堅持早睡早起的人,看起來明顯要老很多。

2、不要太閑

很多老人不知道該做什麼,每天都閑在家裡看電視,除了看電視就找不到其他的活動了。這樣子可不好,老了以後要多走動走動,因為生命在於運動,活動身體血液循環才會加快,才能獲得充足的養分,供機體活動。

整天坐著不動,血液循環會變慢的,反而不利身體健康。建議老人們,不妨多走出家門,去公園散散步,練練太極拳之類的。走出家門的話,可以遇到很多同齡的老人,可以互相交流,打發無聊的時間,減少孤獨感。

3、要有好心態

好的心態可以幫助減輕壓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力,而且笑口常開有益於心腦血管健康。年輕經常生氣都對身體不好,更不要說機體老化的老人,若是生氣的話,更容易損傷健康。

所以說,老人們年紀大了就不要那麼操心了,兒女有兒女的福氣,不要想著給他們包辦一切。老人就享享福,不要去干涉兒女的生活,過好自己老兩口的小日子就好了。

4、吃得清淡一些

很多長壽老人的飲食,都堅持多素少葷的原則。這是因為老人了之後,腸胃消化能力會下降,若是吃過多的肉,吃得太油膩的話,不利於消化,會給腸胃器官帶來極大的負擔。

建議日常要注重食物的搭配,不能吃得過於粗糙。建議飲食要以清淡為主,而且蔬果粗糧要合理搭配,蛋類、奶製品、肉類等等,也是適量攝入,必須要做到營養全面攝入。

老人日常如何保健

1、定時檢查

年紀大了身體容易生病,因為他們的抵抗力比較弱,從而導致身體存在的隱患有很多。建議老人要定時檢查,這樣才能規避一些大病的風險。因為很多疾病很嚴重了才會通過身體表現出現,而做檢查的話,可以在疾病剛出現的時候檢查出來,在還是小病的時候,就將隱患消除掉。

2、少吃保健品

很多老人喜歡買保健品,其實保健品就是一些壓縮的葯物,吃多了對腸胃會造成極大的負擔,而且還會導致身體內的一些營養被消耗掉,甚至產生一些疾病。

所以說,建議老人們別總是吃保健品,平日里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會更有營養,別想著用保健品來代替食物補充營養。保健品可不是萬能的,並沒有廣告說的那麼玄乎,那麼有效果。

4、如何養生長壽

早晨起來喝杯水,如廁,中午吃飯,以青菜為主,晚上,吃少,十點半前入睡,不暴飲飽餐,心情愉快,每周鍛煉三次身體,不吸煙,就可以了

5、長壽的秘訣是什麼?飲食還是作息?

兩者都有。
腸胃的消化功能是有限的,進食過多或過,亦或是不規律的飲食都會損傷腸胃健康並引發新血管疾病。所以,合理的飲食會讓身體更健康長壽。
睡眠的重要性在於能讓體內器官得到充分休息並正常地進行更新修復,這是人們能恢復精神的重要前提。

6、乾隆皇帝活到89歲,他是如何長壽的呢?如何養生的呢?

我們說到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毫無疑問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他活到了八十九歲,歷經了四個朝代,現代人們對此疑惑不解,那麼乾隆皇帝到底是如何長壽的呢?如何養生的呢?有人說因為鍛煉,有人說他是精神寄託。回答各不相同,歸根結底始終都離不開養生二字。

歷代帝王都期望長生不老,我們也從各個渠道知道歷代帝王也嘗試過很多長生的方法。其中煉丹最為常見。而在清代帝王在求長生的這條路上,並不在於煉丹,而是更多的在於養生調理。一方面離不開食療保健,乾隆皇帝在位期間不僅僅服用了大量的補氣養血的人參,各種養生食品也在不斷服用。另一方面,也注重運動鍛煉,我們知道適當的運動能使人氣血通暢,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雖然古代不存在使用健身器材健身的說法,但武術,射獵也一樣不缺,這些都達到了健體魄的作用。

我們從古代帝王的養生之法當中可以看出,首先運動是必不可少的,古有騎馬狩獵,現如今我們有更多的健身器材可供我們使用,讓自己動起來,而不是始終低著頭看手機,周圍大多的低頭一族身體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些問題,而選擇適當的運動項目讓自己動起來有增加抵抗力以及塑型之類的好處。當然,養生重要的一點也當使我們的心情保持愉悅。

人生不過百年,人們一直追求長壽。但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追求長壽的過程中也需要我們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拿當代的人來說,青少年仗著年輕過度耗費自己的身體,經常熬夜通宵之類的,也不加強鍛煉。這些都是有害於身體的行為,我們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

7、要長壽怎樣養生?

現今我國已經走向小康社會,解決了人們吃飽,穿暖以後,就應該注意提高生活質量,講究養生保健,提高身體的健康素質,這樣,人人都可以健康長壽,頤養天年,而且是無疾而終。

我國古代社會動盪,戰爭頻繁,疾病流行,生活困苦,一般人壽命很短,而為什麼古代名醫壽命都很長呢?總結他們的經驗有四條:

(1)起居有常,飲食有度

起居有常,飲食有度。就是說生活一定要合乎生理要求的規律。《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於天年,度百歲乃去。而起居無節,故半百歲而衰也。」人的起卧,是多少代以來養成的白天活動,夜晚睡覺的習慣。定時睡覺,定時醒來,按時起床,形成一套固定的睡眠節律,到時候生物鍾便會起作用,出現想睡、想醒、起床的反映。按照這個習慣和節律起卧、作息,會感到很自然,很舒服。如果經常打亂這個規律,不按時起卧,貪戀夜生活,便會擾亂生物鍾的節律,使身體產生一些反常的病態,如失眠、煩躁不安、乏力睏倦等,導致身體抗病能力下降。早年高濂在《遵生八簽》中說:「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乃自取也。夫寢處不時,飲食不節,勞逸過度者,疾共殺之。」所以說有規律的生活、起卧實為長壽之道。

飲食有度既不是忍飢挨餓,也不是暴飲暴食,而是應該適度。老中醫大多都注意吃飯定時、定量,不強食過飲,懂得「寓醫於食」的營養學說,常常根據自身的需求,用食補的方式選擇食物調理機體,如:原北京中醫學院傷寒論教研室主任張志純老大夫,一年四季經常喝豆汁(是綠豆經過發酵做成的一種北京小吃),年已到八十多歲時,仍耳聰目明,手不抖,每天早起用毛筆寫蠅頭小楷書一篇,後人甚為欽佩。當時我也曾效仿喝過豆汁,果然喝後全身舒服,如有咽喉痛時喝一碗豆汁,即可疼痛消失。我常比喻說,喝豆汁,可以與用青黴素相媲美。

(2)善握七情,心態平靜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態變化,是機體的精神狀態,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不會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范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才會導致疾病發生。七情是造成內傷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常稱「內傷七情」。

七情致病的特點是直接影響相應的內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是說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以對相應的內臟有影響,使臟腑氣機逆亂,氣血失調。

祖國醫學認為七情致病是使人體生病的「內因」。人的情緒、心態對健康影響很大,因為人在心態平和,心情愉快時,各個系統的生理功能全都正常,當情緒不好,或有各種惡劣的信息傳達到中樞神經系統時,神經系統就會發生調節紊亂,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從而促進人的衰老進程,或導致某些疾病發生,如癌症、冠心病、高血壓等。因為七情是內傷病的重要因素,所以中醫特別強調要謹慎調理、養性強身,以保持身體健康。

(3)講究養生,注意防病

所謂「養生」,就是保養身體、預防疾病的意思。中國養生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通過反復的實踐,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寶貴經驗。它是中華民族智慧和創造的結晶。養生內容範圍很廣,涉及面也大。但一般人從醫療(治病)注意得多,而從養生(防病)考慮得少。我們的前輩在這方面既有深刻認識,又身體力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些年來,愈來愈多的人們開始注意到養生的重要性。國際上也受到高度重視,他們逐漸認識到養生學對人的生命有著延緩衰老和預防疾病的作用,對於許多慢性疾患也有治療的功效。它是提高人體的生命系數,延年益壽的最佳手段和方法。

(4)不治「已病」,治「未病」

「早識病」「早治療」是我國漢代醫聖張仲景早就提出的主張。古人對「疾病」二字的解釋是不一樣的。他說「疾」是不易察覺的小毛病,也叫「未病」狀態。現在人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就是古人說的「疾」的狀態。此時就應該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治療,如果不採取任何防範,就可以發展成為「病」。中醫古籍《內經》也載有「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論述。老中醫很重視身體出現不舒服時候的早期調理,也叫「治未病」。深知「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的重要。在生活中,還特別注重調理腸胃功能,他們牢記「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名言。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功能保養好,吃飯香,營養充足,身體就好。這與維多利亞宣言所提倡的健康方式四大基石中強調的,要有全面均衡營養的補充,基本是一致的。其次是重視調理氣血,認為氣與血對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非常有關系。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必先五勝(臟),疏其氣血,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意思是說治病養生的主要關鍵之一是疏通氣血,令其暢達而致於正常。《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曰:「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陰治,陰病陽治,定其氣血,各守其鄉,血實者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血實者宜決之」意思就是引導疏通,如決江河,是祛瘀之大法。「氣虛宜掣引之」意思就是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老中醫很重視應用益氣養血補虛和行氣活血祛瘀的調理法則保養身體。我曾見到一張用三七為君葯組成的傳統葯方,從每年立冬時節開始服用,對防止老年人冬天關節不利和關節疼痛效果非常之好。

我國名老中醫的防病勝於治病的養生長壽經驗,比1992年世界心臟病學會會議上制定的「維多利亞宣言」中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即均衡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和心理平衡)要早上兩千多年,而且比維多利亞宣言更全面,更具體,也更符合實際。老中醫的養生保健經驗,也可以說是我國古老文化中極為寶貴的優秀遺產之一。

與長壽養生十九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