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主的作用

養生主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1-02-05 21:32:35

1、為什麼要學《莊子》?

一直都想譯解《莊子》,但一直拖到譯解完《管子》之後,為什麼呢?被那些所謂的專家學者教授給忽悠了。他們說莊子論道是玄而又玄的道,是指宇宙萬物的本體的道,又是指人的精神境界的道。司馬遷說:「其著述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因此眾多專家學者教授們評價說:其敘事井井有條,故事性強,擅長刻畫人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耐人尋味。其次,氣勢雄偉,想像奇特。再次,筆法變化多端,善於比喻,變化無窮。有水月鏡花之妙,不啻峽雲層起,海市幻生,從來無人及得。似乎莊子只是在講故事,而沒有論道。再加上我譯解《論語》時,曾參考過《莊子?盜跖》一篇,很不高興莊子對孔子的描述,故而在譯解完《老子》後沒有著手於《莊子》。今年二月,在譯解完《管子》後,開始著手譯解《莊子》,發現並不是那回事,莊子全篇都在論述人生道路,萬事萬物的道路,莊子認為,仁愛並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的關鍵是走自己的人生道路,仁愛的行為方式只是外在的東西,只有堅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有一個成功的人生。如果堅持孝悌仁義、忠信貞謙這八種外在的所謂美德,並不見得會有一個成功的人生。比如《逍遙游》,逍遙,指人不受任何拘束,悠閑自適,逍遙地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實際上是指人的精神、思想不受任何拘束,悠閑自適,逍遙地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就可以有無限的想像力。然後,莊子筆鋒一轉,由想像轉回到現實,至人,就是真實的人,能承認真實的人,真實的人就能面對真實的世界,就能解決面臨的問題。人不能僅靠想像面對真實的世界,這個世界就是這個樣,用想像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人的社會如同大自然一樣,有高山有河流有丘陵有溪谷,你踏入社會,就如同踏入大自然,沒有所謂的平坦,沒有所謂的公平,必須要面對真實的社會,承認真實的社會,才能想辦法克服道路上的障礙。所以,學習知識,學習想像,學習思維,學習面對,乃是人生的第一要務。《齊物論》,是講學習、認識萬事萬物,是緊接《逍遙游》而來,齊物指的是萬物平等,我們在認識萬物時,一定要平等地對待萬物,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與厭惡而對待萬物。所以我們要建立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明白事理,才能掌握事物關鍵,以順應無窮無盡的發展變化。而且我們在認識事物中要認識事物的普遍性,不要抓住個別的特異性不放,要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事物,才能對事物的作用有全面的了解。再者,我們認識萬物,要看對活著的人有沒有意義,有沒有價值,如果沒有意義,沒有價值,那麼還要窮研究什麼呢?即使有意義,有價值,我們也不能鑽牛角尖,要適可而止。所以,認識事物,解決問題,一定要看清時勢,依照事物的發展規律而行為,才是關鍵。認識事物,首先一定要學會觀察,然後使用類推或反比的方法,不要用自己主觀的想法去要求別人及萬事萬物,尤其是在利害關繫上。認識事物,還不能固執己見,抱著過去陳舊的觀念不放,因為事物是相對的,是非是沒有標準的。莊子實際上是講學習、認識萬事萬物的要決,關鍵,我們只有弄懂了這些,才能開始學習,才能學得出來。否則,我們學了幾年,乃至十幾年,只是浪費歲月,浪費青春。《養生主》,所謂「養生」,即是養育生命,主,即是掌管。要想讓生命在這個人世間長存,那麼必須要有知識,只有掌握了養育生命的知識,才能活得更好。而怎麼樣學習知識,就是關鍵的事了。莊子首先提出,學習知識必須要忠實篤厚,不要投機取巧,然後莊子舉出庖丁解牛的例子,意在說明,專學一樣,同樣可以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不論我們學習什麼,只要心靈不殘缺,什麼都可以學。另外,在學習中,一定不要有什麼束縛,如果有束縛,一定要打破束縛,打破牢籠,讓思想自由翱翔。因為,只有思想自由者,才能探尋到事物的根本。《人間世》是講人要如何認識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這個人世間。顏回初生牛犢不怕虎,尚未學成就敢去衛國糾正衛君的過錯,被孔子教訓了。原因就在於他根本不懂得社會的復雜以及人心的善變。那麼怎樣才能懂得社會懂得人呢?要想懂得社會懂得人,首先要認識社會認識人。要想認識社會認識人,首先要把自己排除,不要讓親情、利益牽著走,不要考慮自己的得失,才能認識清楚社會和人。如果有自己的利益牽涉其中,就會按照利益的需要而判斷人,這樣就會造成偏見。有了偏見,就會按照偏見而行為,於是越走越偏,最終偏離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所以,我們在認識萬物時,一定要平等地對待萬物,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與厭惡而對待萬物。認識事物,首先一定要學會觀察,然後使用類推或反比的方法,不要用自己主觀的想法去要求別人及萬事萬物,尤其是在利害關繫上。認識事物,還不能固執己見,抱著過去陳舊的觀念不放,因為事物是相對的,是非是沒有標準的。所以我們要建立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明白事理,才能掌握事物關鍵,以順應社會無窮無盡的發展變化。《德充符》,就是規律充滿心中而符合大自然,莊子首先舉出王駘的例子,說明,一個人,是否聰明有智慧,是否是人才,關鍵要看他是否能認識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如果逆規律而動,即使再表現得聰明有智慧也是個愚蠢的人。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變化的,人再有怎麼強大的意志,也不能改變大自然所賦予生命的物體會改變其生老病死的規律。最後,莊子對惠子說,我們對待萬事萬物的道路和規律,不能依照自己的感情來判斷,而是要拋開自己的感情,順應自然而不增添什麼。這最後的總結是最重要的,我們每個人,大都是憑著自己的喜好與厭惡來判斷事物,總是自以為是地認為事物應該按我們的想像來發展變化,而不管事物真正的道路和規律是怎樣發展變化的,這就導致了我們與事物的脫節與對抗,當然最後也就導致了我們的失敗。《大宗師》,大是極大,宗是尊崇,師是效法。尊崇效法什麼呢?尊崇效法天道。莊子一開始就論述真人,真人是什麼人?就是真實地依照、因循大自然規律的人。真人隨遇而安,隨時而安。什麼叫隨遇而安呢?就是處在任何環境都能適應並感到滿足,處在任何時候都能適應並感到滿足。這並不是說,真人沒有自己的道路,恰恰相反,正因為有了自己的道路,才能夠隨遇而安、隨時而安。不論什麼環境、什麼時候,都堅持走自己的道路。然後莊子論述了學習、讀書的方法,天沒有在乎生死,當然也就沒有在乎錢財利祿、名譽地位,人要尊崇效法天道,為什麼還會在乎生死,在乎錢財利祿、名譽地位呢?學習、讀書,尊崇效法天道難道就是為了博取功名,找到錢財嗎?當然不是!學習、讀書,尊崇效法天道其實就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生死置之度外,把錢財利祿、把名譽地位置之度外,把逍遙自在、從容地度過今生今世作為自己的人生道路。《應帝王》,是講順應上天而興旺,莊子首先舉出泰氏的例子,說明他是一個能順應上天而興旺的人,然後用狂接輿的話批駁了日中始頒布自己制定的法度准則的錯誤觀點,然後又舉出天根和無名人的例子,說明順應上天,一定要去掉私心雜念。莊子通過陽子居與老聃的對話,說明順應上天的道路和規律,要順應民心、順應時勢。然後莊子又通過季咸看相的故事說明順應上天的道路和規律,不能只看錶面現象,而要著重於規律的實質。如果我們不把握住道路和規律的實質,那麼就會做名聲的載體,就會做謀策的府庫,就會做事情的擔保,就會做智巧的主宰。最後,莊子通過虛擬的三個人表達出他對待上天的道路和規律的態度。全篇一氣呵成,告訴我們,對上天的道路和規律只能是順應,而不能是懷著私心雜念去辨別和判斷,也不能只看錶面現象,而是要抓住實質,才能真正做到興旺。莊子所說的順應,並不是聽天由命,而是要根據上天的道路和規律而安排我們自己的道路和規律。在《駢拇》篇中,莊子意在討論自然本性與非自然本性的問題,莊子一開始提出仁義如同並生的第六個手足指頭一樣,是不自然的,然後他繼續論述仁義如同過分的明目、過分的耳聰一樣,也是不自然的,莊子認為,人的本性要靠引導,而不能靠強迫,隨即,莊子消極地認為,人都是要死的,何必去在乎什麼是非善惡呢?最後,他總結出人們是改變自己的本性去從屬於仁義。仁義真的是強加給人們的嗎?當然不是!其實,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就會有仁義禮智信觀念的產生。人的智慧來源於人的價值觀念,而人們的價值觀念又受著風俗習慣的強大影響,人們從小就被身邊的各種風俗習慣所熏陶,故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而這些價值觀和世界觀則決定了人的智慧。通過學習,人們可以改變舊的、原有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確立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因而就增長了智慧。而智慧的增長,則可以讓人們對行為方式有更多的選擇,從而才有好的、善良的、符合不同社會行為規范的行為方式。這難道都是強加的嗎?《馬蹄》篇,莊子還是在討論自然本性與非自然本性的問題,由於聖人、統治者的追隨者的盲目追隨,拋棄了聖人最根本的核心——規律問題,反而轉向仁義、道德問題,於是越來越多的社會行為規范成為束縛人的條條框框,成為壓迫人的禮法、禮教,所以使人們變得越來越虛偽、虛假。萬事萬物,包括人類,都有各自的道路,有道路必有其發展規律,不同的道路就有不同的發展規律。我們是沿著人生道路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的,而不是沿著仁義和道德的道路走完人生旅程的,也不是沿著社會行為規范走完人生旅程的,更不是沿著人的意願走完人生旅程的,規律的發展演變也不是根據仁義和道德的規則進行的。我們的人生道路,是根據我們的人生觀念而展開的,而決定的。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念,就有什麼樣的人生道路,有混亂的人生觀念,那麼就只有混亂的人生道路。一個念頭的出現及實施,就會改變我們的行為,從而導致人生道路改變方向。其實,仁義和道德只是道路兩旁的告示牌,而不是人生道路的根本,我們廢棄了根本而高舉著告示牌,走進了迷茫的荒山野嶺,對人生有什麼意義呢?有什麼幫助呢?《胠篋》篇,莊子著重批判聖人,他以為是所謂的「聖人」促使了人類智慧的發展,促使了私有制的發展,由於私有制的發展而導致盜賊橫行,天下由此大亂。其實,人類智慧的發展,是人類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並不能由此而怪罪於聖人。所謂的「聖人」,不過是比平常人聰明一些罷了。私有制也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結果,問題的關鍵並不是要不要消滅私有制而實行公有制,而是怎樣平衡私有和公有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現代社會主義提倡公有,保存私有,而現代資本主義提倡私有,保存公有。而人類社會的未來,必然是私有和公有這兩者之間達到一種平衡,從而使人類社會更加繁榮富強。那麼,我們現在就應該在私有制的制度下下多一點公有的觀念,畢竟人類社會是所有人的社會,而不是一個人的社會。《在宥》,是觀察而保佑,觀察天下之形勢,觀察天下人之情態,觀察以後保佑他們。莊子提出保佑而不提倡治理,是因為治理會束縛人的自然本性,治理是人為的管理而不是自然的規律,既然不是自然的規律,甚至是違背自然的規律,就不可能保持長久。然後他借用黃帝的寓言故事,想要說明黃帝是用仁義擾亂了人心,而廣成子所謂真誠的道才是回歸自然的唯一途徑。然後莊子又借用鴻蒙的寓言故事,希望人們徹底拋棄私有意識,聽從「大人」的教化,要求人們從自覺存在回歸到自然存在的狀態。在莊子的思想意識中,人們正是因為自我意識的覺醒,才發展了私有制,而私有制的發展才導致了人們思想的混亂,以及社會的混亂。莊子認為,對於這種混亂,治理是沒有任何作用的,不如放棄私有制,引導人們回歸到自然生存的狀態,按照天的道路和規律而生活。按照莊子的這種想法,人也就和其它動植物一樣了,無意識地生,無意識地死,天地就恢復正常了。既然是無意識地生,無意識地死,人們也就沒有什麼痛苦與幸福的概念了。莊子認為,人如果沒有了痛苦與幸福的概念,才是真正保佑了人民。《天地》篇,莊子以天地為題,要求人們了解天地的道路和規律,順應天地的道路和規律,從而創造自己的道路和規律。天地的道路和規律是什麼呢?就是自自然然地自然運行,不去做什麼,不治理什麼,不要求什麼,不得到什麼。而人一出生,就不停地要求,不停地去做,不停地去治理,不停地去得到,最後,反而喪失了人的本性。莊子認為,這種人由於不懂得天地的道路和規律,違背了天地的道路和規律,沒有創造出自己的道路和規律,從而都是短命的。人如果想保持長壽,就要效法和學習天地的道路和規律,不去做什麼,不治理什麼,不要求什麼,不得到什麼。在《天道》篇中,莊子著重於論述天的道路和規律,天,是按自己的道路和規律而旋運不息的,它空虛安靜無私而又無所作為,然而它卻促使了萬物的生長存活。而我們人類,不僅懶惰,而且喜歡私有,喜歡充實,喜歡喧鬧,還喜歡胡作非為。莊子所謂的「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按照自己的社會角色的職責去做。然後莊子借用堯舜的故事舉例,說明古人是非常崇尚天地的,能象天地那樣虛靜無為。然後又借用老子和孔子的故事,說明與其高舉仁義,不如效法天的道路和規律,倡導人們認清道路和規律,人們如果能夠認清楚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就能明白仁義對於自己和他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然後莊子轉到修身問題上,說明人也應該效法天地的道路和規律,不去有意作為於什麼,而應安靜而隨時勢應對。然後莊子強調,光讀書是沒有用的,要用心去體悟,才能真正了解天地、萬事萬物的道路和規律,最後莊子以齊桓公讀書的例子說明,並借輪扁之口說出,書上、文章里的語言有許多言外之意,如果不用心去體悟,那麼所讀到都是糟粕!在《天運》篇中,莊子用七個故事說明了天的運轉的道路才是根本所在,而日月、雲雨、刮風只是表面現象,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道路,那麼人的道路呢?在人自己的心中。人的道路無法窺察,我們看到的只是人們的表面的行為方式。那麼以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就能判定一個人嗎?不能!我們看問題、看人、看萬事萬物,都不能只看錶面形式、表面現象,而是要看到其內在的道路。只有抓住了根本的道路問題,我們才能對其蓋棺論定。我們現代人,似乎讀了大學就是人才,似乎有了一點技能就是人才,似乎有了錢就是有本事,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他們的外在的、表面的行為方式,而這些所謂的人才,動不動就會違法亂紀,所以導致現代人都糊塗了。到底什麼是人才?!我們不能根據表面的行為方式來判斷問題,而是要根據其根本的道路來判斷。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有自己的主見,自己的觀念,自己的人生道路,再加上有技能,才是一個人才。否則,頂多是個歪才,偏才,甚至是蠢才。莊子著重的是論述表面現象、表面形式與內在道路的不同,指出所謂的仁義、怨恨、恩愛、奪取、給與、勸諫、教誨、使之得生、處死等等這些,其實都不是人生道路,而只是行為方式。因此,不論是統治者,或是教育者,都不能拘泥於表面現象、表面形式,而是應該加強對人生道路的教育,對了解萬事萬物道路的教育,才能使人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刻意》,就是嚴以律己,莊子著重論述那些嚴以律己的人,其實就是崇拜聖人、仁人、善人的行為方式,只想模仿他人的行為方式,而沒有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價值判斷,沒有自己的人生道路。他們只會高調評論、譏諷、嘲笑、咒罵世俗及世俗的行為方式。也就是說,這種人沒有自己的思想,只會人雲亦雲。這種人難道不是愚蠢的人嗎?如果我們崇拜某人,那麼我們就應該考察他的主見、信念、觀念及他的人生道路,而不是僅僅模仿他的行為方式。那麼聖人的道路和規律是什麼呢?就是恬淡虛無,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的人,就是純粹的人,所謂純粹,就是不使其精神虧缺,能以純素為體的人,就稱為真人。莊子很反對那些模仿他人行為方式的人,我們要學習、要模仿,只能是學習、模仿他人的道路和規律,從他人的道路和規律中總結出經驗,得到我們自己的道路和規律。也就是說,我們要學習、模仿的不能只是表面現象、表面形式,而是要學到真髓。

2、《莊子•養生主》中「技經肯綮之未嘗」的「之」字是什麼意思?起什麼作用呢?

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不譯。
「技經肯綮之未嘗」是「未嘗技經肯綮」的倒裝句,意思就是 經絡相連和筋骨結合的地方都沒有碰到過

3、《莊子.養生主》的文言文翻譯

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無涯②。以有涯隨無涯③,殆已④;已而為知者⑤,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⑥,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⑦,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⑧,可以養親⑨,可以盡年⑩。
【注釋】
①涯:邊際,極限。
②知(zhì):知識,才智。
③隨:追隨,索求。
④殆:危險,這里指疲睏不堪,神傷體乏。
⑤已:此,如此;這里指上句所說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無盡的知識的情況。
⑥近:接近,這里含有追求、貪圖的意思。
⑦緣:順著,遵循。督:中,正道。中醫有奇經八脈之說,所謂督脈即身背之中脈,具有總督諸陽經之作用;「緣督」就是順從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經:常。
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⑨養親:從字面上講,上下文意不能銜接,舊說稱不為父母留下憂患,亦覺牽強。姑備參考。
⑩盡年:終享天年,不使夭折。
【譯文】
人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勢必體乏神傷,既然如此還在不停地追求知識,那可真是十分危險的了!做了世人所謂的善事卻不去貪圖名聲,做了世人所謂的惡事卻不至於面對刑戮的屈辱。遵從自然的中正之路並把它作為順應事物的常法,這就可以護衛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給父母留下憂患,就可以終享天年。

4、《莊子?養生主》中「技經肯綮之未嘗」的「之」字是什麼意思?起什麼作用呢?

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不譯。 「技經肯綮之未嘗」是「未嘗技經肯綮」的倒裝句,意思就是 經絡相連和筋骨結合的地方都沒有碰到過

5、求:莊子《養生主》的內容大意和主題思想。

養生主

【題解】

這是一篇談養生之道的文章。「養生主」意思就是養生的要領。莊子認為,養生之道重在順應自然,忘卻情感,不為外物所滯。 全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盡年」,是全篇的總綱,指出養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緣督以為經」,即秉承事物中虛之道,順應自然的變化與發展。第二部分至「得養生焉」,以廚工分解牛體比喻人之養生,說明處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虛「有間」,方能「游刃有餘」,從而避開是非和矛盾的糾纏。餘下為第三部分,進一步說明聽憑天命,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的生活態度。 莊子思想的中心,一是無所依憑自由自在,一是反對人為順其自然,本文字里行間雖是在談論養生,實際上是在體現作者的哲學思想和生活旨趣。

【原文】 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無涯②。以有涯隨無涯③,殆已④;已而為知者⑤,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⑥,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⑦,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⑧,可以養親⑨,可以盡年⑩。

【注釋】 ①涯:邊際,極限。 ②知(zhì):知識,才智。 ③隨:追隨,索求。 ④殆:危險,這里指疲睏不堪,神傷體乏。 ⑤已:此,如此;這里指上句所說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無盡的知識的情況。 ⑥近:接近,這里含有追求、貪圖的意思。 ⑦緣:順著,遵循。督:中,正道。中醫有奇經八脈之說,所謂督脈即身背之中脈,具有總督諸陽經之作用;「緣督」就是順從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經:常。 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⑨養親:從字面上講,上下文意不能銜接,舊說稱不為父母留下憂患,亦覺牽強。姑備參考。 ⑩盡年:終享天年,不使夭折。

【譯文】 人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勢必體乏神傷,既然如此還在不停地追求知識,那可真是十分危險的了!做了世人所謂的善事卻不去貪圖名聲,做了世人所謂的惡事卻不至於面對刑戮的屈辱。遵從自然的中正之路並把它作為順應事物的常法,這就可以護衛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給父母留下憂患,就可以終享天年。

【原文】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①,手之所觸②,肩之所倚③,足之所履④,膝之所踦⑤,砉然向然⑥,奏刀騞然⑦,莫不中音⑧,合於桑林之舞⑨,乃中經首之會⑩。 文惠君曰:「嘻(11),善哉!技蓋至此乎(12)?」庖丁釋刀對曰(13):「臣之所好者道也(14),進乎技矣(15)。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16),官知止而神欲行(17)。依乎天理(18),批大郤(19),導大窾 (20),因其固然(21);技經肯綮之未嘗(22),而況大軱乎(23)!良庖歲更刀(24),割也;族庖月更刀(25),折也(26)。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27)。彼節者有閑(28),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閑,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29),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30),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31),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己解(32),如土委地(33)。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34),善刀而藏之(35)。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36)。」

【注釋】 ①庖(páo):廚房。「庖丁」即廚師。一說「庖」指廚師,「丁」是他的名字。為(wèi):替,給。文惠君:舊說指梁惠王。解:剖開、分解。 ②觸:接觸。 ③依:靠。 ④履:踏、踩。 ⑤踦(jǐ):用膝抵住。 ⑥砉(huā)然:皮肉分離的聲音。向(向):通作「響(響)」,聲響。「向(響)然」,多種聲音相互響應的樣子。 ⑦奏:進刀。騞(huō)然:以刀快速割牛的聲音。 ⑧中(zhòng):合乎;「中音」,意思是合乎音樂的節奏。 ⑨桑林:傳說中的殷商時代的樂曲名。「桑林之舞」意思是用桑林樂曲伴奏的舞蹈。 ⑩經首:傳說中帝堯時代的樂曲名。會:樂律,節奏。 (11)嘻(xī)(xī):「嘻」字的異體。 (12)蓋:通作「盍」,講作何,怎麼的意思。一說為句中語氣詞,讀如「蓋」。 (13)釋:放下。 (14)好(hào):喜好。道:事物的規律。 (15)進:進了一層,含有超過、勝過的意思。乎:於,比。 (16)神:精神,心思。 (17)官:器官,這里指眼。知:知覺,這里指視覺。 (18)天理:自然的紋理,這里指牛體的自然結構。 (19)批:擊:郤(xì):通作「隙」,這里指牛體筋腱骨骼間的空隙。 (20)道:同「導」,循著。窾(kuǎn):空,這里指牛體骨節間較大的空處。 (21)因:依,順著。固然:牛身體本來的結構。 (22)技(zhī):通作「枝」,指枝脈。經:經脈。「技經」指經絡結聚的地方。肯:附在骨上的肉。綮(qǐ):骨肉連接很緊的地方。未:不曾。嘗:嘗試。 (23)軱(gū):大骨。 (24)歲:每年。更(gēng):更換。 (25)族:眾;「族庖」指一般的廚師。 (26)折:斷;這里指用刀砍斷骨頭。 (27)發:出,這里指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硎(xíng):磨刀石。 (28)閑(jiàn):縫,間隙;這個意義後代寫作「間」。 (29)恢恢:寬廣。游刃:運轉的刀刃。 (30)族:指骨節、筋腱聚結交錯的部位。 (31)怵(chù)然:小心謹慎的樣子。 (32)謋(huò):牛體分解的聲音。 (33)委:堆積。 (34)躊躇:悠然自得的樣子。滿志:滿足了心意。 (35)善:這里講作擺弄、擦拭的意思。 (36)養生:其後省中心語,意思是「養生之道」。

【譯文】 廚師給文惠君宰殺牛牲,分解牛體時手接觸的地方,肩靠著的地方,腳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發出砉砉的聲響,快速進刀時刷刷的聲音,無不像美妙的音樂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節奏,又合於經首樂曲的樂律。 文惠君說:「嘻,妙呀!技術怎麼達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廚師放下刀回答說:「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規律,比起一般的技術、技巧又進了一層。我開始分解牛體的時候,所看見的沒有不是一頭整牛的。幾年之後,就不曾再看到整體的牛了。現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觸而不必用眼睛去觀察,眼睛的功能似乎停了下來而精神世界還在不停地運行。依照牛體自然的生理結構,劈擊肌肉骨骼間大的縫隙,把刀導向那些骨節間大的空處,順著牛體的天然結構去解剖;從不曾碰撞過經絡結聚的部位和骨肉緊密連接的地方,何況那些大骨頭呢!優秀的廚師一年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廚師一個月就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在用刀砍骨頭。如今我使用的這把刀已經十九年了,所宰殺的牛牲上千頭了,而刀刃鋒利就像剛從磨刀石上磨過一樣。牛的骨節乃至各個組合部位之間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幾乎沒有什麼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和組合部位間,對於刀刃的運轉和迴旋來說那是多麼寬綽而有餘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鋒仍像剛從磨刀石上磨過一樣。雖然這樣,每當遇上筋腱、骨節聚結交錯的地方,我看到難於下刀,為此而格外謹慎不敢大意,目光專注,動作遲緩,動刀十分輕微。牛體霍霍地全部分解開來,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於是提著刀站在那兒,為此而環顧四周,為此而躊躇滿志,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來。」文惠君說:「妙啊,我聽了廚師這一番話,從中得到養生的道理了。」

【原文】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①:「是何人也?惡乎介也②?天與,其人與?」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③,人之貌有與也④。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澤雉十步一啄⑤,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⑥。神雖王⑦,不善也。 老聃死⑧,秦失吊之⑨,三號而出⑩。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11),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12),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13),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14),忘其所受(15),古者謂之遁天之刑(16)。適來(17),夫子時也(18);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19)。」 指窮於為薪(20),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注釋】 ①公文軒:相傳為宋國人,復姓公文,名軒。右師:官名,古人常有借某人之官名稱謂其人的習慣。 ②介:獨,只有一隻腳。一說「介」當作「兀」,失去一足的意思。 ③是:此,指代形體上只有一隻腳的情況。獨:只有一隻腳。 ④與:舊註解釋為「共」,所謂「有與」即兩足共行。一說「與」當講作賦與,意思是人的外形當是自然的賦與。 ⑤雉(zhì):雉鳥,俗稱野雞。 ⑥蘄(qí):祈求,希望。畜:養。樊:籠。 ⑦王(wàng):旺盛,這個意義後代寫作「旺」。 ⑧老聃(dān):相傳即老子,楚人,姓李名耳。 ⑨秦失(yì):亦寫作「秦佚」,老聃的朋友。 ⑩號:這里指大聲地哭。 (11)其人:指與秦失對話的哭泣者。老聃和秦失都把生死看得很輕,在秦失的眼裡老聃的弟子也應都是能夠超脫物外的人,但如此傷心地長久哭泣,顯然哀痛過甚,有失老聃的遺風。 (12)向:剛才。 (13)彼其:指哭泣者,即前四句中的「老者」和「少者」。所以:講作「……的原因」。會:聚,碰在一塊兒。 (14)遁:逃避,違反。倍:通作「背」,背棄的意思。一說「倍」講作「加」,是增益的意思。 (15)忘其所受:大意是忘掉了受命於天的道理。莊子認為人體稟承於自然,方才有生有死,如果好生惡死,這就忘掉了受命於天的道理。 (16)刑:過失。「遁天之刑」是說感傷過度,勢必違反自然之道而招來過失。一說「刑」即刑辱之意。 (17)適:偶然。來:來到世上,與下一句的「去」講作離開人世相對立;這里的「來」、「去」實指人的生和死。 (18)夫子:指老聃。 (19)帝:天,萬物的主宰。縣(xuán):同「懸」。「帝之縣解」猶言「自然解脫」。在莊子看來,憂樂不能入,死生不能系,做到「安時而處順」,就自然地解除了困縛,猶如解脫了倒懸之苦。 (20)本句旨意歷來解釋紛紜,不得要領。根據前文所述可這樣理解:「指」、「薪」即脂薪,又稱燭薪,用以取光照物,「窮」是盡的意思,油脂燃盡於浸裹的柴薪,但火種卻不會熄滅,傳之於無窮。 【譯文】 公文軒見到右師大吃一驚,說:「這是什麼人?怎麼只有一隻腳呢?是天生只有一隻腳,還是人為地失去一隻腳呢?」右師說:「天生成的,不是人為的。老天爺生就了我這樣一付形體讓我只有一隻腳,人的外觀完全是上天所賦與的。所以知道是天生的,不是人為的。」 沼澤邊的野雞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絲毫也不會祈求畜養在籠子里。生活在樊籠里雖然不必費力尋食,但精力即使十分旺盛,那也是很不快意的。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喪,大哭幾聲便離開了。老聃的弟子問道:「你不是我們老師的朋友嗎?」秦失說:「是的。」弟子們又問:「那麼弔唁朋友像這樣,行嗎?」秦失說:「行。原來我認為你們跟隨老師多年都是超脫物外的人了,現在看來並不是這樣的。剛才我進入靈房去弔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輕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們之所以會聚在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說什麼卻情不自禁地訴說了什麼,本不想哭泣卻情不自禁地痛哭起來。如此喜生惡死是違反常理、背棄真情的,他們都忘掉了人是稟承於自然、受命於天的道理,古時候人們稱這種作法就叫做背離自然的過失。偶然來到世上,你們的老師他應時而生;偶然離開人世,你們的老師他順依而死。安於天理和常分,順從自然和變化,哀傷和歡樂便都不能進入心懷,古時候人們稱這樣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脫,好像解除倒懸之苦似的。」 取光照物的燭薪終會燃盡,而火種卻傳續下來,永遠不會熄滅。

6、萊維斯曼肩頸疏通本草養生套有什麼好處

可以試用一下

1.保養生命;維持生計。 漢 荀悅 《申鑒·政體》:「故在上者,先豐民財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後桑蠶宮,國無遊民,野無荒業,財不虛用,力不妄加,以周民事,是謂養生。」 唐 韓愈 《與李翱書》:「仆之家本窮空,重遇攻刼,衣服無所得,養生之具無所有。」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夫鳥獸雜處,角力以養生。」

2.攝養身心使長壽。《莊子·養生主》:「 文惠君 曰:『善哉!吾聞 庖丁 之言,得養生焉。』」 宋 陸游 《齋居紀事》:「食罷,行五十七步,然後解襟褫帶,低枕少卧,此養生最急事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同年 儲梅夫 宗丞,能養生,七十而有嬰兒之色。」
3.畜養生物。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四:「 趙閱道 為人清素,好養生,知 成都 ,獨與一道人及大龜偕行。」
4.謂駐扎在物產豐富、便於生活之處。《孫子·行軍》:「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 張預 註:「養生,謂就善水草放牧也;處實,謂倚隆高之地以居也。」
5.生育。《史記·日者列傳》:「而以義置數十百錢,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婦或以養生:此之為德,豈直數十百錢哉!」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娘兒們也不行》:「『養生』得太多了,就有人滿之患。」
6.指奉養父母。《孟子·離婁下》:「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 焦循 正義:「孝子事親致養,未足以為大事,送終加禮,則為能奉大事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義》:「聖人知之,故多其愛而少嚴,厚養生而謹送終,就天之制也。」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送死養生,立後繼絕。」[1]
2文獻
編輯

通論類

主要從養生的大旨、理論、指導思想等立論,全面分述各種養生方法,泛而不專,有助於人們了解養生理論,並指導一般的養生,如漢代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梁代[[陶弘景]]著《養性延命錄》、唐代[[孫思邈]]著《孫真人養生銘》、宋代陳直著《養老奉親書》、元代李鵬飛著《三元延壽參贊書》、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箋》及胡文煥著《壽養叢書》、清代曹庭棟著《老老恆言》等。
食養類

主要從飲食物性味、補泄滑腎的效用與人體狀態、天時氣候、地理方域等的關系論述養生之道,也包括節食、辟穀等內容。著作如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道藏精華錄》收載的《服氣長生辟穀法》(著者佚名)、清代簡緣老人的《節飲集說》等。
煉丹類

主要是各種煉制丹葯法的有關記述,古人曾希望通過對各種礦石葯物的復雜燒煉過程製造出令人長生不死、霞舉飛升的靈丹,雖說設想荒誕,近於虛幻,但卻也得到了一些有療效的治病丹葯,開人類葯物化學研究之先河。療疾者如紅升丹、白降丹等,臨床已有定論。這類著作主要收藏於道家的匯編類道書《道藏》中,如宋代吳悞著《丹房須知》、金陵子著《龍虎還丹訣》以及著者佚名的《黃帝九鼎神丹經訣》等,記載煉丹術最早、最著名且傳世者則是晉代葛洪的《抱朴子》。
3道家養生
編輯

道家學說是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人們所提出的哲學思想。他們的學術思想在中醫養生學的形成過程中產生過一定的影響。道家因崇尚自然高遠,鄙棄狹隘功利主義,長期以來被今人錯誤的認為道家走向極端,因為今人錯誤的認為道家思想中有這些歷史局限性和消極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許多不良影響,也對中華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其實,今人的這些觀點是極端錯誤的。要正確理解道家思想中的無為,並非不求有所作為,只是指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憑主觀願望和想像行事。老子的「無為」學說,當代的哲學家和政治家們多把它當作一個消極的思想來理解,其實這是錯誤的。從《道德經》的全篇哲學理念的反映,無為其實就是無主觀臆斷的作為,無人為之為,是一切遵循客觀規律的行為。按通常的說法,無為,就是科學的作為,就是合理的作為,因而也是積極的作為。其實現代詞彙里的「消極」和「積極」,都是以訛傳訛被人們約定俗成地誤解了。消極,就是消除偏執和極端,是非常對頭的行為;積極,就是強化偏執和極端,是非常錯誤的行為。既然已經以訛傳訛,實在無可奈何。只望細心研究的人,讀到此處,知道有人糾正即可。
1.清靜無為
清靜,在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寧靜;無為指的是不輕舉妄動。具體地說,就是《道德經》所說的「少私寡慾」。這種清靜無為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貴柔、返樸歸真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3.形神兼養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於健身、治病、防病的。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中說:「昔在皇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表面上,這個描述是說黃帝跟我們普通大眾不同,一生中每個階段都遠遠超過眾人——剛生下有神靈,柔弱時就能夠說話,幼小時就非常的迅速、果斷;長大後非常敦實、敏捷,成人後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其實,這不僅僅是說黃帝,而且是在說我們所有人——每一個人都是「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
小孩子都是手握著拳頭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這就叫「生而神靈」。剛出生的小孩是把拇指扣在裡面握拳。拇指都壓著一個穴位(在無名指和小指之間),即心經的少府穴。心藏神,心主神明,說明嬰兒是內含神靈,神氣不外泄的。所有人剛出時都由臍帶跟母親的精氣神連在一起,隨著「啪」的一聲把臍帶剪斷,人就變先天為後天。當人長大之後,手慢慢地松開了,之後的一輩子里有的人抓權,有的人抓名,有的人抓利,有的人抓錢,有的人抓人,最後逐漸老去,撒手而歸,撒手就沒有神靈了,神靈散掉了,人就死了。老子也發現了這個秘密,老子發現嬰兒「骨弱筋柔而握固」,雖然筋骨柔弱,但握拳卻很堅固。所以提示我們,養生就要復歸,要慢慢地回歸到嬰兒的那個狀態去。
「弱而能言」是指柔弱的時候就會說話,我們試想小孩子剛開始說話時,都在說什麼?他們總在發問:「媽媽,我從哪裡來的?」還有的會問:「媽媽,人會不會死啊?死了以後到哪裡去哪?」這是對生命本質的發問,這是終極的問題,是哲學問題。嬰兒問的都是哲學問題,一個人離哲學越近,就離嬰兒的狀態越近;離嬰兒的狀態近了,你想不長壽都難啦。而我們長大後問的多是世俗問題,比如我們總是問:「吃了沒有?」「你一年能賺多少錢?」「你住多大的房子?」我們失去了我們幼小時的童心和超脫,不再關懷生命本質,越來越失掉天真。今天,當我們吃穿不愁的時候,其實需要超脫一些,去關懷一下生命的本質,對終極問題發問,只有多考慮這樣的問題,你才能成為天真的人,才能長壽。
「幼而徇齊」是指幼小時做事情非常快,想做什麼就立即去做,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每一個人小時候都是如此專注,比如說小孩子看到一朵花,他會一下把花抓住,不管花上有沒有刺,有沒有毒,也不管路有多麼的坎坷不平。可長大後,想要什麼,我們常常瞻前顧後、思左想右、猶豫不決、左右搖擺。考慮問題太多了,不再「徇齊」,做事情有意無意地背離真實、專一,煩惱漸生,健康受損。
所以,《黃帝內經》中描述黃帝的一生,實際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只是隨著長大,我們慢慢淡忘、失掉了「神靈」、「能言」、「徇齊」、「敦敏」,失掉赤子之心。而通過修煉,把我們越來越年老的生命回歸到兒童時代,復歸嬰兒的「敦敏」「徇齊」「神靈」,這就是養生。

7、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一語,出自《莊子——養生主

D

與養生主的作用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