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莊子養生之道淺析

莊子養生之道淺析

發布時間:2021-02-05 07:31:02

1、養生主中,莊子的養生之道與聽天由命有什麼不同

我想……你不是在准備考試,就是在准備論文,當然我也是學生,我也不清楚我的想法是不是正確的,抄姑且一答吧。
莊子雖然追求天然,物我百兩忘,但是他並不是聽天由命。他所聽的,是自己的願望,即隨心所欲。從而達到情志條達,頤養天年的目的。而度聽天由命,是一種消極的自我放逐,並沒有顧護自身的意思再裡面,因此不能稱之為養生之道。

2、莊子的「養生之道」,「養生」具體指什麼?「養生之道」的精髓是什麼?

莊子在〈養生主〉一文中論述了他的養生哲學。
「養生主」意思就是養生的要領。莊子認為,養生之道重在順應自然,忘卻情來感,不為外物所滯。

具體體現為遵從自然的中正之路並把它作為順應事物的常法,這就可以護衛自身自,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給父母留下憂患,就可以終享天年。

莊子為人豁達,善於攝生,享年83歲。他的養生之道主要體現在少私、寡慾、精心、超然四個方面。

3、莊子有哪些養生之道?

「養生」一詞最早即見於《莊子·內篇·養生主》,莊子繼承發揚了老子道家養生思想,並且總結起來可稱之為「八字訣」。

首先是「少私」。莊子認為,私是百病之源。如果一個人「私」字當頭,就會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終日不得其安,必致形勞精虧,積慮成疾。他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靜默補病」的見地,就是說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識是無限的,遇事順其自然,剔除求名之心,精神寬慰,方「可以保身,可以養身,可以盡年」。少私才能長壽。

其次為「寡慾」。莊子認為「人慾不可絕,亦不可縱」,縱欲則必招禍染病。他提出少性慾就不會損精傷神,節食慾就不會勞氣傷神,寡官欲就不會積慮傷心。

再次為「清靜」。莊子主張「靜中養生」,常勸人習以頭空、心靜、身松為要領的靜坐功。他認為人若終日不得安謐,思想不能逸息,定生百病。他提倡人應當重視磨煉自己的自控能力,在情緒激動中要不時創造靜下來的機會。

最後是「樂觀」。莊子主張「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樂觀豁達,永葆青春。他曾比喻說,水澤里的野雞,十步一啄,百步一飲,逍遙自得,情緒樂觀,因之得以保生;而鳥兒關在籠中,羽毛會憔悴,意志消沉,低頭不鳴,因之難以全生。人如果禁錮於精神惆悵之中,必會憂愁相接,有損健康。

4、有人認為莊子的養生之道是一種消極的人生哲學,你怎麼看?

它在一定意義上陶冶、培育和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它可教人們忘懷得失,擺脫利害。超脫種種庸俗無聊的現實計較和生活束縛,或高舉遠慕,zd或怡然自適,與活潑流動,盎然生意的大自然融為一片,從中獲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從而撫慰人回們心靈的創傷和生活的苦難,這也正是中國歷代士大夫知答識分子在巨大的失敗和不幸之後,並沒有真正毀滅,而更多的是保存生命,堅持節操卻隱逸循世以山水自娛,潔身自好的道理

5、有人認為莊子的養生之道具有消極意義,你如何看待?說明理由。

?

6、莊子的養生主闡述了怎樣的養生之道?文章用何種論據進行論證?

莊子copy認為,養生之道重在順應自然,忘卻情感,不為外物所滯.
全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盡年」,是全篇的總綱,指出養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緣督以為經」,即秉承事物中虛之道,順應自然的變化與發展.第二部分至「得養生焉」,以廚工分解牛體(庖丁解牛)比喻人之養生,說明處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虛「有間」,方能「游刃有餘」,從而避開是非和矛盾的糾纏.餘下為第三部分,進一步說明聽憑天命,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的生活態度.
第三部分有四個事實論據:右師獨足,澤雉飲啄,秦失吊老聃和薪盡火傳

7、請分析莊子《逍遙游》智人,聖人,神人的人格特徵

[原創]莊子《逍遙游》之惑,望解!
今日復讀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得見莊子《逍遙游》一篇。畢,心中諸多疑惑。望解。
在「解題」中,作者言道:《逍遙游》主要說明莊子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指出大至高飛九萬里的鵬,小至蜩與學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滅了物我界限,無所待而游於無窮,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才是絕對的自由,這就是逍遙游。
由此,便心生一惑:〈〈逍遙游〉〉的主旨究竟是什麼?真的是倡導無所待,追求絕對自由,還是講求大小之辯,以使人趨從於「大」?因為文中此二者是有些抵觸的,「大」的事物也是有所待的。如若主旨為前者,文中卻又為何多番論述「大小之辯」?
在第一段「天之蒼蒼,其正色邪?」之前,盡言大小事物皆有所待方可行其事;而在其後,又是盡言大小之辯。然而,為何偏偏於此處加了句「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觀下了,亦若是則已矣。」此句想像奇特,發問有劈空而下之勢,然而此句於章顯主旨又有何益?此二惑。(有意識流之嫌)
第三惑仍見於文段一中。蜩與學鳩嘲笑大鵬,在小范圍內都可以自得其樂,你飛九萬里跑到南方做什麼呢?而莊子是怎麼樣回答的?到郊野去,三頓飯的工夫就夠了;而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就要隔夜備糧;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就要用三個月的時間准備糧食。這兩只小蟲有怎麼知道呢?
嗚呼!答非所問,牛頭不對馬嘴。然莊子如此言之,其意何解?
第四惑見於文段三中,文中提及宋榮子,應該是為了立列子,立列子應該是為了批駁他依然有所待。由此,以顯主題——人應無所待。然宋榮子,「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幾近於尼採的非道德,已經不受世俗所縛,又有何待也?按一般邏輯,如將宋榮子換做一個絕世少有而依然有所待之人,文方應通暢。
或曰:宋榮子仍受儒家「經世致用」觀點的影響,以求立國、立德、立言,仍然是不自由的,莊子是以此來批駁儒家的講求功用,講求入世,講求現在說的「經濟」。
然而,在惠子與莊子的對話中,惠子說,大的東西有時候是沒有用的。而莊子卻闡釋了大的東西依然有用。然而莊子〈逍遙游〉卻是在告訴我們,大的東西也應超脫利害之外,達到自由之境。而莊子所做的闡釋不正對應了儒家的講求功用,積極入世嗎?
此為第五惑,亦為最大疑問。
〈史記`老子韓非子列傳〉言莊子「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洮洋自恣以適己、、、、、、」司馬所言,正肯矣!
 閑來無事,重翻莊子,少時曾讀,彼時不求甚解。時隔幾年,重讀有再見老友之感,中國的古典文化真是浩瀚無涯,非鄙人可盡解。在這里,也把自己讀莊子的一點小心得與大家分享。

序言

讀莊子,最容易為莊子的表達形式所迷惑,其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渾飛越,想像奇特豐富,情致滋潤曠達,給人以超凡脫俗與崇高美妙的感受,但對於莊子所表達的思想,則人感覺「身臨大海,望洋興嘆」,又如「深入寶山,空手而歸」,往往不得要領。
其實莊子表達的思想正是最日常、最生活化的哲理。用莊子的話說,就是道在螻蟻,道在稊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
國學大師南懷瑾評議儒道兩家的差異時說:「儒家是講入世的,勇猛精進,百折不撓,它的精義是『工作』;道家在出世入世之間,行雲流水,順其自然,它的精義是『生活』。」
如果說《論語》是積極入世的政治哲學,那麼《莊子》則是要求超脫的生命哲學。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略,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講的則是「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的道理。儒家講的是「學成文武藝,貸與帝王家」,其理想是「甘為天子臣,敢為帝王師」,而道家卻立志「不作帝王師,不為肉食謀」,其理想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
莊子所講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表達的正是一種心靈的境界。莊子認為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一個帝王(應帝王):雖然在現實生活,他可能是一個漆園小吏,可以是一個平頭老百姓,但在他的內心,他可以做自己心靈的主人,他可以超越生死,超越古今,超越萬物,達到心靈的完善。;雖然在現實生活中,他可能窮困潦倒,他可能形體殘缺,但在他的內心,他可以順應自然,可以虛己無心,可以做到「天地與我並存,萬物與我為一」。透過莊子的表面上看起來超脫、冷酷的言辭,我們可以看到莊子對人生、生命、心靈的眷念和愛護。
莊子的文章結構,很奇特。看起來並不嚴密,常常突兀而來,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變化無端,有時似乎不相關,任意跳盪起落,但思想卻能一以貫之。
莊子不是乾巴巴的說教,而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幽默機智的寓言故事巧妙活潑、引人入勝地表達思想。莊子全書彷彿是一部寓言故事集,這些寓言表現出超常的想像力,構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石破天驚、振聾發聵的藝術感染力。
在莊子筆下,我們看到他如何夢見蝴蝶、欣賞魚樂、曳尾於塗、嘲諷權貴。他描寫平凡人的不凡,如庖丁解牛、痀僂丈人承蜩、大馬捶鉤之絕技、梓慶鬼斧神工、輪扁得心應手等等。任何一樣小技藝,只要長期專注去做,心無旁騖而樂此不疲,最後皆可登至化境,如有神助。
莊子告訴我們,人應該追求道,人應該在道術中生活。其實道也正是人的本性,只有道才能真正地給你帶來快樂,帶來那種發自內心深處的快樂。
莊子哲學輕視物慾的奔逐,而傾向於精神的自由,並求個人心靈的安寧。
莊子要求我們放棄對物慾和名利的沉醉,莊子對於人間的斗爭總是以批評嘲諷的語氣,指出其中的執著、盲點與愚昧。人們常常為了外在名利的價值,而放棄了內在心靈的價值和生命的價值。人們所嚮往的富貴功名以及浮華享樂,無不讓人付出人性遺忘或心靈遺棄的慘重代價。在莊子眼裡,凡夫俗子就如一窩吱吱喳喳、跳跳躍躍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豬玀,文人學士則有如爭吵不休的猴子。

莊子要求我們看透名利的束縛和生死的羈絆,莊子告訴我們「虛己無心」,意思是你可以活著,你也可以擁有名和利,但只要你心裏面不藏著名和利,不悅生惡死,不要被名利生死束縛住,順應自然而為,方能解脫心靈。
莊子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對於現實有深刻尖銳的洞察力。他把現實生活一切都看透了。莊子的這種「看透」不是「看破」,人生看透但不看破,事情看破了,你就不想做事了,人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人了。而看透則是剛剛好,事情看透,你就明白如何處世,人情看透,你就明白該如何處人。莊子的哲學是「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不是消極避世的隱士,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道行者,更不是幻想烏托邦的自語者。
我們今日生活的世界:建築物越建越高,但我們的境界卻越來越低;高速路越修越寬,但我們的思路卻越走越窄; 我們有了越來越多的食物,但營養狀況卻難以平衡; 我們能夠運用的醫療手段越來越多,但健康標准變得越來越沒准兒;我們的收入越來越高,但道德水準卻未見突飛猛進;我們的開銷越來越大,但快樂的獲得越來越不易;我們的財富在成倍地增長,但自身的價值卻越來越模糊;我們的住宅越來越大,家卻變得越來越小;我們擁有的知識越來越多,但判斷力卻越來越弱;我們已經征服了宇宙外層空間,但卻好象遺忘了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都市文明的生活,使人已不再和泥土或自然有任何接觸,田園生活那種優美而富有情調的方式亦已被毀壞。
對於這個世界,莊子的思想也許有一份清醒的作用,可以作為調整人心的清涼劑。在莊子的思想世界裡,沒有「攖人之心」的陳規,沒有疲憊的奔波,也沒有恐怖的空虛,更沒有壓迫的痛苦。接近莊子,你會感到釋然,感到無憂無慮,感到自由自在。
古人有「半部論語治天下」,我有「半部《莊子》慰天下」。「慰」說的是撫慰心靈,其意鍥合《莊子》主旨,自不待言。我所說的「半部」指的就是莊子的內七篇。
從形式上看,莊子的內七篇是相當整齊的。內七篇中的每一篇的篇名都是三個字,而且和外雜篇只是草率地按照篇首的文字來起名不同,它們的名字都是對於該篇大意的概括。
從內容上看,內七篇明顯地是圍繞著一個的主題有次序地展開,這個主題就是心靈的超越。
《天下篇》所述和內七篇的對應,不是簡單的巧合,其原因正是相信內七篇是莊子本人所著,而外雜篇可能有些是出自莊子的後學,所以內七篇才會如此完整完美。
清代的屈復作《南華通》,於內七篇的結構也有類似的看法:
此七篇,所謂內篇者也,是莊子所手訂也。《逍遙游》者,言其志也。《齊物論》者,知之明。《養生主》者,行之力。《人間世》則處世之方。《德充符》則自修之實。《大宗師》者,內聖之極功。《應帝王》者,外王之能事也。所謂部如一篇,增之損之而不能,顛之倒之而不可者也。
本書執同樣觀點,按照內七篇的順序分別講述莊子的理想之道、修身之道、養生之道、處世之道、心靈之道、天人之道和無為之道。
理想之道講如何對待人生。
修身之道講如何與人相處。
養生之道講如何看待生命。
處世之道講如何與世相處。
心靈之道講如何解脫痛苦。
天人之道講如何獲得快樂。
無為之道講如何改變世界。
琴詩中的禪意
2006-1-11 閱讀380次 本站網友苗建華發表 苗建華專欄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本站共同擁有,轉貼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佛教宗派主要有八,分別是: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律宗、禪宗、凈土宗、密宗。其中,禪宗是佛法的重心,其他各宗,均可匯歸禪的精神,如太虛大師所說:「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

因此,禪宗成為八大宗派中最重要的派別之一,也是佛教中對中國古代文人生活影響最大的派別。唐宋之際,隨著禪宗的興盛,士大夫們談禪成風,以禪論道、以禪評詩成為當時文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六祖慧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的偈句備受文人的推崇,而惟信禪師「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的審美感悟三階段也頗受文人的贊賞,並隨之成為中國古代藝術的重要審美理想。

中國古代文人慣以古琴為伴,「士無故不徹琴瑟」,其親密關系不言而喻,如白居易以詩、酒、琴為三友的典型生活方式,嵇康的「琴詩自樂」,陶淵明的「有琴有書」等等。禪宗對文人的影響也順其自然地滲入到他們的「有琴有詩」的生活之中,習禪與修詩、參禪與攻琴都成為他們爭相議論的話題。

如此一來,也就有了吳可有「學詩渾似學參禪,竹榻蒲團不計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閑拈了便超然」的以禪喻詩,有了成玉磵「攻琴如參禪」、李贄「聲音之道可與禪通」的以禪論琴。這一切都旨在揭示禪與詩、禪與琴之間的聯系。

以禪入詩之風尚使文人留下了大量禪意盎然的詩,而古琴與文人的密切關系又使詩中有大量描寫古琴的篇章,這些琴詩通過琴與禪、琴與聲、音與意乃至音樂的審美情趣與准則等內容,體現了佛教無我、性空、頓悟、明心見性等思想,其文樸素流暢、空靈純明,具有濃郁的禪意。

佛教倡導法空,認為一切世間萬物本身並不存在,都是因緣所生,所以要堪破名色關,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正如《中論》所雲:「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以下三首琴詩就蘊涵有此中意境:

與莊子養生之道淺析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