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春季中醫養生知識講座

春季中醫養生知識講座

發布時間:2021-01-31 00:07:35

1、春季有哪些養生?

古時,只有春季抄叫養生,夏稱襲養長,秋曰養收,冬名養藏。與肝臟和肝經對應相關,也就是一年第一季節,陽氣在人體里處於初步發展狀態,食物應該容易消化,不能過度勞累。人生分四階段,小孩階段就對應春季,所以要早睡早起,對待自己、他人、小孩、各種動植物等等都應該,多贊賞少懲罰,少殺生。懷孕困難的夫妻,這個季節最容易懷孕。

2、春季養生常識有哪些

1、春季養肝為首 。按照中醫的「天人相應」理論,春季養肝是綱,用適當的中醫養生方法,抓住春季養肝,維護和加強人本機體陰陽平衡。老中醫說,春季養肝在飲食上,要選甘、辛、溫之品,清淡可口,盡量不要吃不要油膩、生冷、粘硬食物。由於春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因此應多選用既升發又富營養之品,如黃豆芽、綠豆芽、豆腐、豆豉、大麥、小麥、大棗、瘦肉、魚類、蛋類、花生、黑芝麻、柑桔、蜂蜜之類;由於冬季新鮮蔬菜較少,攝入維生素不足,聚積一冬的內熱要散發出去,所以還要多吃些新鮮蔬菜,如春筍、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薺菜、馬蘭菜、枸杞頭、香椿頭等。這對於因冬季過食膏梁厚味導致內熱偏勝者,還可起到清熱瀉火、涼血明目、消腫利尿、增進食慾等作用。對於體質過敏,易患花粉過敏、蕁麻疹、皮膚病等,應禁食含異性蛋白等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豬頭、雞頭、海腥魚、蝦、蟹之類。
2、保持心情舒朗的養生觀 春季養生小常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太沖穴」。中醫認為春季木旺肝火盛,如果日常生活工作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脾氣大容易發火。膽紅素高是西醫的說法,在中醫裡面,就是木旺肝氣盛。有一個穴位可以緩解,在腳背上的拇指和食指骨頭交匯處,有一個穴位叫太沖穴,早晚穴位這個穴位可以平肝氣,舒郁結。不僅春季可以自己經常按摩,日常工作被老闆訓了、生活遇到不平事了,都可以按摩這個太沖穴。只要常持逢事遇物心情舒朗的養生觀,其實養生的根本目的也就達到了。
3、起居要有規律。在春天到來之時,人體陽氣漸趨於表,皮膚舒展,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體各器官負荷加大,而中樞神經系統卻發生一種鎮靜、催眠作用,肢體感覺睏倦。這時千萬不可貪圖睡懶覺,它不利地陽氣升發。為了適應這種氣候轉變,在起居上應早睡早起,經常到室外、林陰小道、樹林中去散步,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4、精神要養足。人的精神活動必須應氣候的變化。人體受季節影響最大的時候是過渡之際。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郁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情志養生,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以使肝氣順達,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春天要力戒動怒,更不要心情抑鬱,要做到心胸寬闊、豁達樂觀;身體要放鬆,要舒坦自然,充滿生機。
5、要注意經常鍛煉。春季綠色植物增多,空氣中的陰離子倍增。在這樣的環境下鍛煉,有助於提高生理機能和健康水平,還有利於調節情緒,因此,宜多做些戶外活動,如做操、散步、踏青、打球、放風箏、釣魚、賞花、慢跑、打太極拳等,讓機體吐故納新使筋骨得到舒展,為一年的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實踐證明,春季經常參加鍛煉的人,抗菌素病能力強、思想敏捷、不易疲勞、辦事效率高。
6、要注意身體保暖。春天到來天氣轉暖,致病的細菌、病毒等隨之生長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腦膜炎、猩紅熱、肺炎等傳染病更容易發生。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中老年人,更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等病的發生。
7、要多補充水。春季風大,氣候乾燥,水分缺乏,應多喝白開水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多飲水還可以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8、日常保健時刻牢記健康家居 春季養生在我們在健康家居中要注意的是流感、流腦的肆虐,但麻疹、猩紅熱、肺炎也是易發病,故大家要做好預防措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加強鍛煉,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還有春季雖暖和,但別急著減衣服,因早春氣溫乍暖乍寒,如同孩兒臉, 說變就變,常有寒潮來襲。特別是老年人,氣弱骨疏,抗病力差,稍受風寒,易發宿疾。因驟冷會使血管痙攣,血液粘稠,血流速度減慢,臟器缺血,於是感冒、肺炎、氣管炎、哮喘、關節炎、偏頭痛、冠心病等便會接踵而至。故當此時,應防風禦寒,時備夾衣,遇暖易之,棉衣不可頓去。春季衣著款式應寬松舒展,純棉織品吸濕性好,暖和又貼身,是內衣的合適選料。
9、日常牢記健康家居 春季養生在我們在健康家居中要注意的是流感、流腦的肆虐,但麻疹、猩紅熱、肺炎也是易發病,故大家要做好預防措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加強鍛煉,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還有春季雖暖和,但別急著減衣服,因早春氣溫乍暖乍寒,如同孩兒臉, 說變就變,常有寒潮來襲。特別是老年人,氣弱骨疏,抗病力差,稍受風寒,易發宿疾。因驟冷會使血管痙攣,血液粘稠,血流速度減慢,臟器缺血,於是感冒、肺炎、氣管炎、哮喘、關節炎、偏頭痛、冠心病等便會接踵而至。故當此時,應防風禦寒,時備夾衣,遇暖易之,棉衣不可頓去。春季衣著款式應寬松舒展,純棉織品吸濕性好,暖和又貼身,是內衣的合適選料。

3、中醫在春季如何養生親人們?

春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
1、禦寒防風莫忽視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別容易損陽氣,春季養生保健別急著減衣服。稍受風寒,易發宿疾。
2、飲食調養是關鍵
春季養生保健的飲食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鵝肉、鴨肉、蘿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選用甘辛、性溫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防止助熱生火。
3、鍛煉運動很重要
春季養生保健運動鍛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於運動。動則養形,活則血流。有規律的活動,適當的運動,這是古往今來長壽的秘訣。不過「動」有主動、被動之分,為適應春季之生氣,當以主動運動,持之以恆為主要。
4、精神調養很有益
春季養生保健精神調養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靜以外,在神藏於內時還要學會及時調攝不良情緒,當處於緊張、激動、焦慮、抑鬱等狀態時,應盡快恢復心理平靜。
春季中醫飲食養生知識
早春 吃點蔥姜蒜
陰寒漸退,陽氣開始升發,乍暖乍寒。根據「春夏養陽」的理論,此時可適當吃些蔥、姜、蒜、韭菜、芥末,不僅能祛散陰寒,助春陽升發,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此時宜少吃性寒食品。
仲春 多吃野菜
古人雲,春應在肝。肝亢可傷脾,影響脾胃運化。此時可適當進食大棗、蜂蜜、鍋巴之類滋補脾胃的食物,少吃過酸或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這時正值各種既富含營養又有療疾作用的野菜繁茂榮盛之時,如薺菜、馬齒莧、魚腥草、蕨菜、竹筍、香椿等,應不失時機地擇食。
暮春 要吃得清淡
氣溫日漸升高,此時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變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4、春季養生。。怎樣做。。

老話說:春捂秋凍,這是老祖宗們幾千年的養生觀念,意思是告訴我們春天乍暖還寒,很容易傷風,因此,不要一下子脫掉棉衣,因為冬天會有一個慣性的冷,而秋天是向冬天的過度,天氣雖然會驟然的冷,但是秋天也有一定的延續,因此,秋天少穿一點,也還是可以抵禦寒冷,但是這種傳統的說法究竟有什麼道理呢?又該怎樣做呢?我們一起來剖析一下。
1、春捂就是預防感染風寒。春捂重點是捂「兩頭」,也就是頭和腳是重點。春天的天也像小孩子的臉一樣一天變三遍,一會陰雨連綿,一會又會艷陽高照,這樣的天氣是最容易感冒的,再加上春天的細菌和病毒更加的活躍,也增加了感染的機會,所以,要保護好頭部,因為人的呼吸道很重要也是最容易感染的,建議春天可以在頸部加上一個圍巾,這樣可以很好的保護好氣管。而腳是對寒冷感覺最敏感的,寒從腳起,下肢的血液循環遠比上肢差,而且一旦腳感覺到冷,全身都會冷,同時腳冷對關節的健康也不利,所以,春天腳一定要穿的暖一些,不要感覺到寒冷,不可過早的就穿單鞋。女性朋友們也不要那麼急於穿上單裙或者短裙。

2、春捂的時間多長為宜?春捂有利於預防疾病,但是也不是就這么一直捂下去,那也是會出問題的,那究竟該捂多長時間呢?專家已經給我們很好的建議,一般立春後10—15天,因為半個月後基本上快到春分的節氣,氣溫就會比較平穩的上升,不會忽冷忽熱,這個時候就可以脫掉棉衣了。當然也要因人而異,如果是老年人,體質相對弱一些,捂的時間也可以適當的長一些。
3、根據溫度決定捂還是脫。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南北差異也很大,北方的立春之後依然寒冷,甚至溫度會在零度以下,那麼春捂的時間是需要更長一些的,北方真正結束冬天的寒冷估計到八九才可以,東北有諺語: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黃牛遍地走。八九南飛的燕子才飛回到東北,也預示著春天來了,天氣變溫暖了。而南方的城市春天總是來的比較早,立春過後氣溫就開始回升了,所以,可以根據天氣的溫度變化來決定增減衣服,一般以15度為一個參照點,如果低於這個溫度,就要穿的保暖一些,如果溫度在15度以上,可以考慮適當的減少衣服了。還要注意早晚溫差的變化,如果溫差太大,還是捂著點好,溫差在7—10度,建議還是多穿一點為好

5、中醫春季養生之道

謝謝樓主分享!
願你天天開心!!!

6、春季中醫養生:養身養心有四寶

春季是一個氣候多變的時節,在這個季節的養生也要掌握科學的方法。中醫認為,春季是養生最重要的季節,春季中醫養生重在八個方面,分別為『陰、陽、氣、腦、脾、胃、腎、熱』。

7、中醫告訴你春季該如何養生?

雨水節氣已過,氣溫逐漸回暖,春意盎然、百花齊放的季節即將拉開帷幕,大眾戶外活動也將逐漸增多,風和日麗的天氣里邀朋郊遊,踏青載酒,看山游水,此皆樂事。

但春季也是禽流感、流行性感冒、麻疹、手足口病等流行性病毒感染疾病的高發季節,除了遠離傳染源、注意個人衛生等自我保健外,中醫養生講求春季養肝、提升陽氣以及鍛煉身體、調整飲食等,對於預防疾病和增強體質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今天,中醫告訴你,春季該如何養生!


養肝護脾氣血調暢

「春天屬木,肝氣旺。」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王傑博士說,春季是人體肝陽抗盛之時,因此每年立春過後,容易焦慮、睡眠不好。所以春季應重視調肝養心,保持心情愉悅、積極樂觀,可以使肝氣條達、氣血調暢、身心健康。

春天肝旺,容易克脾而引起脾胃病,增加甘味以增強脾氣,達到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效果。春季是禽流感、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手足口病等病毒性感染疾病的高發季,通過養肝可對身體進行有效的調理,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

王傑博士表示——

由於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中醫養生所提及的養肝不是單獨地養護肝臟,而是通過養肝達到整體的調理效果。

雖然氣溫有所回升,但王傑博士提醒大家,這個時候更需要注意保暖。人體腠理開始變得疏鬆,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減弱,不宜馬上減去棉服,應該下厚上薄。春季風邪侵襲人體,頭、肩、背、肘等處容易受風而疼痛,這些部位的保暖很重要。

王傑博士表示——

春季陽氣初生,飲食上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用酸收之味。所以在飲食上選擇柔肝養肝、疏肝理氣之品。

比如多吃些大蔥、生薑、韭菜、洋蔥,有助於春天體內陽氣的生發,少吃羊肉及辛辣食物。

至於睡眠,春天人體氣血需要疏通條達,要夜卧早起,就是說可以比冬天睡得稍微晚一些,但早上要早點起來,舒展肢體,多去室外活動,走出冬眠狀態,有助於身心更富有活力和生命力。


多伸懶腰多梳頭

伸懶腰是人體自我保健,特別是對肝臟保健的一種條件反射。王傑博士解釋——

人體睏乏的時候,氣血循環緩慢,這時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並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納新、運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

伸懶腰後,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肢體關節、筋肉得到了活動,睡意皆無,這樣也激發了肝臟機能,使肝臟得到「鍛煉」,從而達到保健效果。「伸懶腰時要使身體盡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時,盡量吸氣;放鬆時,全身肌肉鬆弛,盡量呼氣,效果會更好。」對老年人來講,經常做這一動作,還可以增加肌肉、韌帶的彈性,延緩衰老。

這個季節,風邪極少單獨存在,與寒同行成為「風寒」,與熱同行成為「風熱」,與濕同行成為「風濕」,如常見的風寒外感、風濕痹痛等。在風邪頻繁侵襲人體的春季,要怎麼躲避風邪襲擊?王傑博士說,梳頭能將風邪「拒之門外」。

人腦後面有三個穴位,兩個風池穴,一個風府穴。中醫上有「風池、風府尋得到,傷寒百病一時消」的說法。經常梳頭,能刺激這幾大穴位,通暢氣血,讓風邪繞道而行。


王傑博士表示——

梳頭時身體可以稍稍前屈或後仰,以促進血液循環。

梳頭的時候把頭發散開,用梳子先梳理散亂的發端,然後用梳子慢慢旋轉著梳攏。開始時,先從前額的發際向後梳,要用全頭梳,就是從發際梳到頸後的發根處。之後再從後頸發根梳到發梢末端,再從左、右耳的上部分別向相反方向梳理。

「要想體質好,鍛煉很重要!」王傑博士說,增強體質要從每日堅持鍛煉開始。不過雖然已經入春,但早晚溫差依然較大,早起鍛煉的時候要注意保暖添衣,「老話說『春捂秋凍』是很有道理的。」

說到鍛煉,王傑博士表示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要根據年齡、職業特點、居住環境等來選擇運動方式。而「快走」是普通大眾都比較適合的運動,因為快走過程中始終有一條腿不離地,相對來說對膝關節的壓力沒有那麼大,體重偏重或者膝關節不好的人可以多通過「快走」來運動,「一定要記得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就給自己上太大的運動量。」

「其次是要堅持,只要堅持運動,一定會有效果的。」只要我們動起來,就比坐著要健康,創造條件多走動,就會比經常靜坐的人更加遠離肥胖、遠離慢性病、流行病、心血管疾病。

與春季中醫養生知識講座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