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浴養生法的正確方法
一般來說,每晚一次足浴即可達到養生的目的,也可一天數次或早晚專各一次。晚上臨睡眠前屬足浴養生收效最佳,每次足浴時間以20~30分鍾為宜,足浴完畢最好在半小時內上床。
下面是詳細方法:
一、先取適量水放入腳盆中,水溫應因人而異,以腳感溫熱為准,過燙、過涼都不好;水深開始以剛覆腳面為宜。
二、將雙腳在盆水中浸泡5~10分鍾,然後用手或毛巾反復搓揉足背、足心、足趾。
三、為強化效果,可有意識地搓揉中部一些穴位,如位於足心的湧泉穴等;必要時,還可用手或毛巾上下反復搓揉小腿直到腿上皮膚發紅發熱為止。
四、為維持水溫,需邊搓洗邊加熱水,最後水可加到足踝以上。
五、洗完後,不要晾乾,用干毛巾反復搓揉干凈最好。
2、足療的好處 足療養生的有哪些功效
腳被譽為「人體第二心臟」,無論zd男女,秋冬季節定期足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好處:
首先,足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冬季人的體溫較低,足療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環,促進足部和全身血液流通;同時血液增加的同時還能改善心臟功能,降低心臟負荷,調節內各內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促進新陳代謝。
其次,足療可以提高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冬季足療增強人體新陳代謝,提高對外來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第三,足療可以美容護腦,改善睡眠。經常足療可以調節經絡和氣血,使頭部血流加快,及時足量補充大腦所需和營養物質。常按腳上的睡眠反射區,還可對大腦皮層產生抑制,使人感到腦部舒適輕松,不僅能加快入睡,還能使睡眠加深。
第四,足療能消除疲勞緩解壓力容。冬季很容易使人感覺困頓疲勞,尤其是上班族,工作壓力很大,適當足療,可以在放鬆身體的同時緩解精神壓力。
3、足療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
1、按摩前必須剪短並洗凈指甲,為了避免損傷皮膚,應在皮膚上塗上一種油膏以潤滑,然後再視被按摩點的情況,採取繞圈式的揉搓或上下式的擠壓方式進行按摩。而且對大部分的按摩部位來說,需要注意往心臟方向按摩,刺激的強度應從輕到重,逐漸增加壓力。
2、房間要保溫、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夏季治病時,不可用風扇吹患者雙腳。
3、假如患者精神緊張、身體疲勞或者正處回於情緒激動之中,要讓患者稍事休息,待患者平靜下來後再進行治療。
4、按摩後,半小時內,飲溫開水500毫升(腎臟病者不要超過150毫升)。以利於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5、避免壓迫骨骼部位,防止骨膜發炎或溢血腫脹現象(患血小板減少症者容易發生青紫腫塊,應該注意)。
6、腳部受傷,避免在腳部受傷部位加壓,應找出上下肢相關反射區的疼痛點按摩。
7、長期接受足部按摩,足部痛的感覺就會遲鈍,這時可用鹽水浸泡雙腳半小時,答腳的敏感性就會增強,治療效果也會大大提高。
4、足療的好處
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物質基礎極端豐富的今天,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已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一種主動的、有選擇的健康消費——足療,正成為人們健身的新方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鶴發童顏、步履輕健」,這些話無不說明了足部保健的需要。雙腳在人的一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足療保健通過對雙腳的經穴、反射區施以手法按摩,刺激雙腳反射區,從而調整臟腑虛實,達到透達筋骨、散風降溫、理氣和血,增強心腦血管機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勞,消除亞健康狀態,增強人體抵抗力以及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的功效。不用打針吃葯就可以促進健康,雖然它不是體育運動,但「足」可以替代運動的不足。在促進健康的傳統療法中,足療保健是最簡單、最安全、最具效果的保健方法。
除了以上提到的預防和治療的一些功能,如今,足療保健能夠美容這一新的論斷也得到了證實。專家研究發現,足療美容與化妝美容、手術美容等方式相比,根本區別在於治本,是現在任何一項單純的美容術都無法比擬的。其原因在於:腳心集中了與身體所有器官相關的經絡穴位,適當地刺激腳底,就能夠刺激腎上腺,促使腎上腺分泌更多的激素,從而激發皮膚細胞的活力,加速其新陳代謝,減少色素沉著,從而使得肌膚白皙柔嫩且富有彈性。
專家斷言:我國保健和養生休閑模式正經歷著一場巨變,中醫保健,綠色消費已大勢所趨,必將成為新一輪保健浪潮的熱點,成為21世紀的白金產業。無論是防病、治病,消除疲勞還是嫩白肌膚,足療保健受到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地方人們的青睞。今天,越來越多的都市白領加入足療行列,他們已經消除了長久以來的偏見,喜歡上了足療。足療漸漸成為一種廣受大眾喜愛的、新型的健身療法。
5、關於足療養生的好處
「足浴」即用熱水泡腳。祖國醫學的經絡理論認為,五臟六腑自足三陰經(脾、肝、腎)始,踝部以下有66個穴位。在中醫看來,熱水泡腳如同用艾條灸這些穴位一樣,有推動血運、溫煦臟腑、健身防病的養生功效。現代醫學證實,「人老腳先老」、「寒從腳下起」、「小看腳一雙,頭上增層霜」,這些俗語不俗,說明了腳的健康不僅關繫到人的健康,而且和壽命有很大關系。因為腳掌有無數神經末梢,與大腦緊緊相連,同時又密布眾多的血管,故有人的「第二心臟」的美稱。另外,腳掌遠離心臟,血液供應少,表面脂肪薄,溫度較低,且與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黏膜有密切的神經聯系,所以腳掌一旦受寒,就可引起上呼吸道局部體溫下降和抵抗力減弱,導致感冒等多種疾病。而足浴作為一種良性刺激,可使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得到調節,並有益於大腦細胞增生,增強人的記憶力;同時,能使體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可見,足浴對人的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足浴作為一種良性刺激,可使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得到調節,並有益於大腦細胞增生,增強人的記憶力;同時,能使體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可見,足浴對人的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實踐表明,足浴不失為一種可靠的局部浸潤療法。足浴不僅可防治足部疾患,如腳氣、腳墊、腳凍、腳乾裂,以及下肢麻木、酸痛、發涼、腫脹等病症;而且由於經絡的作用,對防治感冒、關節炎、高血壓、神經衰弱、眩暈、失眠等。
6、足療養生知識
足療的注意事項:
1、洗腳時,水溫以40至50℃為宜,水量以淹沒腳的踝部為好,雙腳浸泡5至10分鍾。這是因為:一方面,水溫太高,雙腳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抄其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
2、正在發育期的小孩尤應注意,如果常用過熱的水泡腳,會使足底韌帶因受熱而變形、鬆弛,不利於足弓發育,日久容易誘發扁平足。糖尿病患者對水溫的高低也應特別留意,因為這類患者容易並發周圍襲神經病變,使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zd溫很高,他們也感知不到,就容易被燙傷。
3、飯後半小時不宜泡腳。吃完飯後,人體內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飯過1小時後再洗腳。
7、足浴怎樣養生?都有哪些好處?
「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這首民謠道明了足浴能夠養生的道理。從經絡學的觀點看,人的五臟六腑的功能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腳不僅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還是足三陽經的終止處,這6條經脈之根都分別在腳上的6個穴位中。僅足踝以下就有33個穴位,雙腳穴位達66個,佔全身穴位的1/10.經常進行足浴,使足部的湧泉、太沖、隱白、昆侖等諸多穴位受到熱力刺激,就會促進人體血脈流通,調理臟腑,平衡陰陽,舒通經脈,強身健體,推遲衰老,祛病延年。 現代醫學也已證實,「人老腳先老」、「寒從腳下起」、「小看腳一雙,頭上增層霜」,它們說明了腳的健康不僅關繫到人的健康,而且和壽命有很大關系。因為腳掌有無數神經末梢,與大腦緊緊相連,同時又密布眾多的血管,故有人的「第二心臟」之稱。另外,腳掌遠離心臟,血液供應少,表面脂肪薄,保溫力差,且與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粘膜有密切的神經聯系,所以腳掌一旦受寒,就可引起上呼吸道局部體溫下降和抵抗力減弱,導致感冒等多種疾病。而足浴作為一種良性刺激,可使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得到調節,並有益於大腦細胞增生,增強人的記憶力,同時,能使體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可見,足浴對人的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實踐表明,足浴不失為一種可靠的局部浸潤療法。它不僅可防治足部疾患如腳氣、腳凍、腳乾裂,以及下肢麻木、酸痛、發涼、腫脹等病症,而且因為經絡的作用,對於感冒、關節炎、高血壓、神經衰弱、眩暈、失眠、便秘等病症,也都有確實療效。 怎樣進行足浴才能達到最佳的養生效果呢? 研究表明,足浴養生的最佳方法是:先取適量水於腳盆中,水溫因人而異,以腳感溫熱為准,或燙或涼都不好。水深開始以剛覆腳面為宜,先將雙腳在盆水中浸泡5~10分鍾,然後用手或毛巾反復搓揉足背、足心、足趾。為強化效果,可有意識地搓揉中部一些穴位,如位於足心的湧泉穴等;必要時,還可用手或毛巾上下反復搓揉小腿,直到腿上皮膚發紅發熱為止。為維持水溫,需邊搓洗邊加熱水,最後水可加到足踝以上。洗完後,不要晾乾,用干毛巾反復搓揉干凈最好。一般來說,每晚一次足浴即可達到養生的目的。當然,也可一天數次或早晚兩次。實踐表明,晚上臨睡前足浴的養生收效最佳,因此,保證每晚足浴是十分必要的。每次足浴時間以20~30分鍾為宜,足浴完畢最好在半小時內上床睡覺。 足浴養生,簡便易行。關鍵是持之以恆,日久必見奇效。 浸足療法 浸足療法是用葯液浸泡雙足,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春天洗腳可升陽固脫;夏天洗腳能祛溫除邪;秋天洗腳可潤痛肺腑;冬天洗腳,能暖和丹田。 本療法用於防病治病,通過葯、熱摩擦等共同作用於人體足心湧泉穴,使人體經血流暢,心、腎、肝、脾諸臟腑得養,病痛祛除、身體康健。 一、浸足療法的適應症 浸足療法多用於防治人體心、肝、脾、腎、子宮等臟腑疾病,常期應用可有增強心腎功能之效。 二、浸足療法的操作方法 應用浸足療法時首先應辨病辨證選用有效的方劑。用清水將葯物加水煎煮、去渣,待葯液溫度降至40~50度時,將雙足浸泡於葯液中。浸泡時患者可自行用手按摩雙足穴位,每晚睡前一次,每次浸泡20~30分鍾(葯液涼了加溫)。浸泡完畢後用熱水洗凈雙足,毛巾擦乾,平卧並抬高雙足20~30分鍾。 三、浸足療法臨床應用舉例 1、失眠:磁石、荊芥、夜交藤、丹參、獨活、遠志各15克,水煎去渣,加熱水至3000毫升(水溫約攝氏40度)浸足,每晚睡前1次。 2、高血壓:夏枯草、磁石、決明子、生龍骨、川芎各15克,草葯煎汁去渣倒入米醋合熱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鍾。 3、遺精、早泄:熟地、澤瀉、杜仲、防風、巴戟天、公丁香各15克,水煎去渣加熱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晚睡前1次。 4、急性結膜炎:野菊花、木賊草、薄荷葉各15克,煎水去渣加熱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日1~2次,每次20分鍾。 5、足部凍傷:桂枝、茄秧、白芷、防風、細辛各15克,水煎加熱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鍾。 四、浸足療法的注意事項 1、浸足療法水溫應保持在攝氏40度左右,水溫不能過高防止燙傷。 2、智力障礙、小兒、葯物過敏者禁用此療法。
8、足療的好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