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中醫經絡養生按摩保健術

中醫經絡養生按摩保健術

發布時間:2021-01-30 00:16:32

1、按摩保健的原理有哪些?

神經反射內分泌學說神經反射的定義是人及其他高級動物的機體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對內環境和外環境的變化做出有規律性的適應性反應。

人體是一個復雜的、各部位和各器官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身體的表面和內部都有豐富而敏感的神經末梢感受器。當身體內外環境發生變化時,感受器受到刺激,引發神經沖動沿傳入神經纖維將信號傳遞到中樞神經細胞,經過中樞神經的處理(分析、綜合),再將信號經傳出神經纖維傳遞至相關器官、腺體或肌肉,引發有生理意義的功能活動。

足部有與人體各器官相關聯的反射區或敏感點,任何器官有病變都可以在相應的反射區和敏感點產生變化。如心臟缺氧時可表現為足部心臟反射區有觸痛,乳腺腫物可以在其反射區摸到結節,子宮切除後在子宮反射區可有空虛感等。

按摩足部某一反射區時,通過神經反射作用與其相關器官或部位發生聯系。該部位倘若是肌肉組織可能會改變其收縮功能;倘若是心臟可能會調節其心率和心肌收縮力;倘若是腺體則會調節其分泌功能;倘若是消化道便可能調節其蠕動情況等。

足部按摩療法的作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通過神經的反射機能,調節人體一系列的綜合反應來完成的。按摩可以使神經興奮,也可使神經抑制,故有雙向調節的作用。

但總的而言,按摩足部反射區產生較為強烈的刺激,可以阻斷相應器官原有的病理沖動,並取而代之,引發一系列的神經體液調節,激發人體的潛能,調節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功能,調節體內某種失衡狀態,使機體向著接近正常水平的方向變化,從而起到保健治病的作用。

生物全息胚原理全息生物學是山東大學張穎清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初創立的一門生物學新學科。全息論學說實際上講的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自然界中,每一個小的局部都有包含它本身在內的整體的全部信息。如地球包含了太陽系的全部信息;太陽系又有整個宇宙的全部信息。

人作為一個整體,其每個局部都有整個人體的全部信息,是全身各器官的縮影。因為人體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其所有的遺傳密碼通過細胞的有絲分裂和DNA的半保留復制,平均地分配到每一個體細胞內,使每個細胞都含有和受精卵完全相同的生物信息。

包含人體全部信息的每一個有獨立功能的局部器官,我們叫它「全息胚」。足部全息胚中也有人體的整體信息,這些信息我們叫它反射區,具有與人體器官相對應的特點,它們之間的生物特性相似程度較大。因此,對這些反射區進行按摩刺激,即可調整相應組織器官的功能狀態。

因為人體足部的組織結構較完全,有骨骼支架、肌肉、肌腱韌帶等,較容易按所有標志確定反射區的位置和范圍;遠離心臟,是血液循環最弱的部位;面積比較大,操作方便,便於進行自我按摩。因此,對足部的按摩具有特殊的優越性。

血液循環原理血液循環是人體的能源管道,它擔負著為全身器官組織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從組織中運出二氧化碳等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再經由腎臟、肺臟和皮膚等排出體外的任務。

足部處於全身最低的位置,距離心臟最遠,血液流經此處速度最慢,再加上地心引力作用,靜脈血液中不少的「雜質」,如酸性代謝產物、未被利用的鈣和其他金屬離子及大分子有機物質等,容易沉積於足底。日積月累,足底處就會積存不少廢物,甚至是有毒物質,刺激相關反射區,通過神經反射造成對該相應器官的惡性刺激,甚至導致該器官的功能異常。

足部按摩可引發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快,促使靜脈和淋巴的迴流;改善腎、輸尿管和膀胱等排泄器官反射區的血液循環,增強相應器官的排泄功能;改善肺和支氣管反射區的血液循環,促進肺內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

微循環功能的改善,可降低大循環外周阻力,大大減輕心臟的負擔;血液循環功能改善後,又能通過末梢神經影響中樞神經,反射性地調節全身循環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激素分泌水平增高,人體所有組織器官的生理機能得到加強。

因此,足部按摩不但改善了足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而且通過提高心臟、肺臟和內分泌腺的功能,促進了全身各器官的功能。

對足底進行有效的按壓或任何其他的擠壓因素,都可以起到一個「血泵」的作用,完成「第二次起動」,促進血液循環,所以說腳是人的第二心臟。

經絡學說中醫認為,在人體內存在著一個經絡系統,此系統可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系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且也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並藉以行氣血、通陰陽,從而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協調,維持相對平衡。

近年來運用生物物理學與生物化學的手段進行研究,都證實了經絡是客觀存在的。它是由生物學性質相似程度較大的連續性細胞團構成的。經絡又是毛細血管、神經末梢、肥大細胞密集的通道。

人體中最重要的經絡是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其中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陰維脈、陰蹺脈都起於足部,而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陽維脈、陽蹺脈則終止於足部。這些經絡都通往特定的臟器,或司轄特定的功能。

人體每個器官都有經絡聯屬,同時又和與它有關的器官相聯絡。如肝與眼有聯系,同時又和鼻、耳、手、膝和足等聯絡,形成了一個相對密切的聯絡網。

因為雙足通過經絡系統與人體各臟腑器官有著多種復雜的聯系,從而構成了足部與全身的統一性和整體性,臟腑功能的失調和病理變化必然會反映到足部來。也就是說,倘若在人體的體表特定部位(足反射區)出現陽性反應區域,也可以認為是人體內臟在病理狀態下的一種經絡現象,這為疾病的診斷提供了依據。

經絡是一個「通道」,通道受阻就會出現所有不適。同血液循環和反射原理一樣,足部按摩沿經絡循行線進行傳導,可以疏通足部經絡,促進氣血的運行,協調臟腑,平衡陰陽,調整有關器官的功能活動,從而達到保健的目的。

陰陽平衡理論中醫學認為,人體各個部分由兩種既對立又統一的物質,即陰和陽構成,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是因為陰陽兩個對立面的正常關系遭到破壞所致。

足部反射區與機體各臟腑器官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對反射區進行按摩可以起到調節作用,使機體達到新的陰陽平衡,消除疾病,恢復健康。

按摩足部反射區具有「雙向調節」作用,能調整內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從而達到調整機體陰陽平衡的作用。例如,按摩足部甲狀腺反射區,能降低甲狀腺機能亢進者甲狀腺分泌水平,而對甲狀腺功能低下者卻具有促進其分泌功能。

對足部反射區進行刺激按摩時,以上這些原理是同時統一的發揮作用,而不是各自獨立的發揮其效能,所以足部反射區按摩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2、什麼是養生按摩十術?

按摩十術是我國古代養生保健方法之一。是通過對身體各處的輕柔按摩

3、什麼叫中醫經絡 養生調理

中醫上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系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復,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經絡學也是人體針灸和按摩的基礎,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制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絡」的原意是「網路」,簡單說就是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於機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靈樞·脈度》說:「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這是將脈百按大小、深淺的差異分別稱為「經脈」、「絡脈」和「孫脈」。經絡的主要內容有: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屬於經脈方面的,以十二經脈為主,屬於絡脈方面的,以十五絡脈為主。它們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度、臟腑、肢節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養生知指保養、調養、頤養生命。即以調陰陽、和氣血、保精神為原則,運用調神、導引吐納、四時調攝、食養、葯養、節欲、辟穀等多種方法,以期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而調理在中醫里有調理陰陽,調理脾胃等等,道有治療的意思。 所以養生調理應該是以養生為目的地調理你身體的某一個系統或者器官,而不是單純的調養。

4、中醫經絡的養生方法是怎麼按摩的?

中醫認為,衰老的發生與勞役過度、房事不節、飲食所傷、七情太過等因素有關。但人是有血肉有感情的,吃五穀雜糧,所以很難避免其一。

衰老主要與五臟六腑有關,關系最直接的臟腑是腎、脾、胃、肝、肺、心。

中醫經絡養生之百會穴

百會穴在頭部,前正中發際直上5寸,兩耳尖中點連線上。稱「百脈之會,百病所主」。是百脈交會穴。

按摩百會穴可用手指指腹按摩,順時針和逆時針各揉按50下,或各1到2分鍾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經常按揉可以健腦益智、抗老防衰,從而達到減緩衰老的作用。

中醫經絡養生之神闕穴

神闕穴在腹部,臍中央。多篇中醫古籍都稱其為「乃生命之根蒂」。

神闕穴可按揉、可艾灸以達到養生減緩衰老的作用。

中醫經絡養生之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腹部,肚臍下3寸,人體正中線上。是元陰、元陽出入之所,按揉和艾灸可以大補元氣、溫腎助陽,從而減緩衰老。

按揉法或震顫法。震顫法是雙手交叉重疊置於關元穴上,稍加壓力,然後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動。但是不能用力過猛,有酸脹感即可。

中醫經絡養生之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於小腿,外膝眼下三寸,距離腿前脛骨約一橫指距離。

足三里是強壯穴,自古以來都是養生的必備穴位之一。經常按揉或艾灸可以健脾養胃,調補氣血,促進氣血的化生。

按揉方法同百會穴相似,用指腹按揉。


中醫經絡養生之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三條經絡的交匯之處,用途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還有安神的作用。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中醫經絡養生的穴位可以減緩衰老,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僅是心血來潮短期的按揉穴位並沒有很好的作用,想延緩衰老還需要長期的堅持。

與中醫經絡養生按摩保健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