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24節氣養生食療

24節氣養生食療

發布時間:2021-01-27 17:17:40

1、二十四節氣養生除了護肝還注意什麼

二十四節氣養生
祖國醫學的基本觀點之一是「天人相應」,強調人體與自然界的息息相通、和諧統一,養生保健方面必須遵循和適應自然界的變化規律,主動調節自己的衣食起居,不與自然規律背道而馳,才能收到好的成效。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輪回,其中每個季節又有六個節氣,一年共有24個節氣,每個節氣有不同的氣候特點,相應的養生重點也有不同。
立 春
每年的 2月 4 或 5 日;春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 24節氣之首;立:建立、開始之意,表示冬季結束,春季由此開始。 春季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逐漸回暖,但變化多端,早晚溫差大,更有可能出現「倒春寒」等異常天氣,若驟減衣被,可能感受病邪而致病,故春天宜「捂」。
起居上:晚睡早起,舒展形體,增加戶
外活動,踏青,野遊,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感受萬物復甦的生命活力,陶冶情操,增強體質。
春季對應人體的肝臟,養生保健要以保肝護肝為第一要務;保肝的三個要點是:保證睡眠;調暢情緒;注意飲食。
1. 保證睡眠: 從晚上 11點至夜裡的 3點對應著人體的膽經和肝經,這段時間的睡眠對保肝護膽非常重要。中醫有「肝藏血」、「卧則血歸於肝」之說,認為肝臟有調節血量的功能,夜裡回到肝臟的血流量是白天工作時的5倍,良好的睡眠有利於養肝護肝,也有利於肝臟發揮其各項功能尤其是解毒功能。
2. 調暢情緒:肝屬木,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故應戒怒恚或抑鬱,保持情緒舒暢,以免肝氣郁結或化火,影響健康。
3. 飲食宜忌:
減酸增甘:酸味入肝,其性收斂,不利於肝氣的升發和疏泄;甘味入脾,能健脾益胃;「見肝之病,當知傳脾」,肝和脾關系密
切,互相影響,需同步調理。
注意清泄肝火:多食各種綠葉蔬菜,尤其是薺菜、薄荷和豆苗等;菊花、玫瑰花、決明子、三七花等可代茶飲;佛手能疏肝理氣、化痰清熱,毒副作用小,可常服;
忌食發物:有動風、助火、生痰作用的食物:魚、蝦、蟹、牛羊肉、鴨肉、香椿、芫荽、豆豉、腐乳等。
少喝酒:酒精里的乙醇是在肝臟進行代謝的,一般人的肝臟24小時只能分解50毫升的酒精,相當於2兩白酒,所以長期嗜酒會加重肝臟負擔,進而嚴重影響肝臟功能,甚至導致酒精性肝硬化等嚴重後果,所以只宜少量飲用低度紅葡萄酒(10~30毫升),對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保護心血管有一定益處。
雨 水
每年的2月19或20日,第二個節氣;此時自然界特點是:天漸回暖,開始降雨,萬物萌芽生長。
春季的主要病邪是風邪,「風為百病之
長」,寒、熱等病邪往往藉助於風邪侵入人體;所以春季養生要注意做到「避風如避劍」;成書於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就已經提醒我們:「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驚 蟄
每年的3月5日或6日,第三個節氣;正值九九艷陽之際,春光融融,氣溫回升最快,蟄伏在地下的小動物結束冬眠。正所謂「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仍要注意氣溫的冷暖變化,尤其是「倒春寒」之類的異常天氣。
春 分
每年的3月19~22日左右,第四個節氣。 「春分」有兩方面的含義:
1. 晝夜均分,各12小時,自此之後白晝漸長,黑夜漸短;
2. 平分春季,位於春季之中,之後氣溫繼續回升。
這是一個「陰陽均而寒暑平」的時候,我們養生的重點也要從以下三方面注意保持體內的陰陽平衡:
起居有節:晚睡早起,增加戶外活動; 飲食合理:清泄肝火,忌發物,少飲酒; 情緒平穩:戒怒恚或抑鬱,心情舒暢,樂觀向上。
清 明
每年的 4月4 或 5日,第五個節氣。此時氣溫漸高,降雨增多,天氣清朗,四野明凈,生機勃勃;
清明同時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叫「踏青節」:多安排祭祀和掃墓,表達對故人的尊敬和懷念;同時也可春遊踏青,融入明媚春光,強身健體,心曠神怡。
谷 雨
每年的4月20日前後,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其實就是雨生百穀之意:雨水增多,農作物生長旺盛;
「清明無雪,穀雨無霜」:穀雨之後寒流出現的可能大為減少,氣候溫暖且衡定;
小土黃:清明的最後三天加上穀雨的15天共18天。此時空氣中濕度逐漸增加:
容易出現濕邪困脾、干擾脾胃功能的情況,所以此時的養生重點應該轉移到健脾護胃方面:
飲食定時定量;
少食油膩、辛辣刺激及生冷不潔之物; 避免勞逸失常或思慮過度。
可常食用健脾利濕之物:茯苓、薏苡仁、扁豆、山葯等;或常服:參苓健脾胃顆粒、香砂平胃散等。
立 夏
每年的 5 月 5 或 6日,24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夏季由此開始。
自然界的陽熱之氣日漸增多,氣候炎熱,各種生物生機旺盛,生長繁茂,同時也是人體的陽氣最旺的一個季節。
夏季對應人體的心臟,要時刻注意保護心臟:
「心為君主之官」:天下不可一日無君,而人體更是不可一時無君:心臟跳動一刻不能停止。
而西醫心血管專家也提出了「健康從心開始」的口號。
心主血脈,心氣推動血液在脈道里正常運行,成為血液循環的樞紐和動力;血液在脈道中循環無端,周流不息,把營養物質送達全身,維持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
保護心臟要注意以下幾點:
避免過勞而耗傷心氣:勞則氣耗; 睡好午覺:中午11點~13點為心經所主,此時一定要好好休息,不妄作勞,以護心氣。
保持情緒穩定和舒暢,避免激烈起伏;中醫認為「喜傷心」,「喜則氣緩」:過喜則心氣渙散、心神跳盪,氣血失於和順。
小 滿
每年的5月21日左右,24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夏季的第二個節氣;自然界的生物比較豐滿和茂盛,故曰「小滿」。
夏季在飲食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 少油增鹽;
2. 多吃苦味食物:苦味入心,助心氣,
清心火;
3. 注意選擇一些涼性的、具有清熱作用的食物:各種瓜類、蓮藕、西紅柿、綠豆等;但要注意避免過多的寒涼飲冷,以免損傷人體的陽氣;中醫的著名觀點之一:「春夏養陽」,即春夏之季重在養人體的陽氣,勿因各種不良行為和習慣導致陽氣的損傷。
4. 紅色、橙黃色食物有利於心血管,可以經常食用。
芒 種
每年的6月5或6日,24節氣的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芒種」之意是:麥類等有芒作物開始收割,而谷類等作物開始播種:進入了農忙時節。
夏季的主要病邪是暑邪和火邪;二者均為陽、熱之邪,傷陰耗氣,常上犯頭目,擾及心神,導致多種疾病和症狀:如口乾舌燥、咽痛、咳嗽、大汗出、煩躁不安、頭暈頭痛、尿短赤、大便難等。
起居上:晚睡早起;降低活動強度;午
後炎熱時注意躲避高溫,適當減少戶外活動;
飲食上:清淡為宜,適當進食寒涼性食物,及時補充水分;
情緒上:心靜自然涼,避免情緒的大起大落,以免火上澆油。
夏 至
每年的6月21或22日,24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季的第四個節氣;
「至者,極也」;為日長之至,即白晝最長,此後逐漸晝短夜長;也就意味著此為自然界陽氣最旺之時,同時陰氣開始生長。
夏至之後開始進入最熱的「伏天」;「伏」有兩層含義:躲避高溫,減少外出以避暑氣;此時也潛伏著陰寒之氣;
夏至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易在冬天發作或加重的疾病,在夏至之時加以調治,可取得更好的療效:藉助自然界的陽氣來補充身體所欠缺的陽氣。
小 暑
每年的7月7日或8日,第十一個節氣,
也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
「小暑」之意即:天氣炎熱,但還不是最熱。
大 暑
每年的7月23或24日,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此時正處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且濕度較大:「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長夏」 的養生
「長夏」是指每年的7月23日~9月22日,包括大暑、立秋、處暑和白露四個節氣;此時正值夏秋之交,與脾相應,而主要病邪就是濕熱之邪;
養生重點:
避免淋雨、涉水、久居陰暗潮濕之地; 忌肥甘厚膩及酒水飲料;
常服薏苡仁、茯苓、山葯、扁豆等健脾利濕之品以及綠豆、瓜類等清熱利濕之品。
避免勞逸失常;
避免思慮過度。
立 秋
每年的8月8日或9日,第十三個節氣。 暑去涼來,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但仍未進入秋天氣候。
處 暑
每年的8月23日前後,第十四個節氣。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但早晚的氣溫已開始下降,溫差逐漸增大。
白 露
每年的9月7日前後,第十五個節氣。 涼爽季節的開始,氣溫逐漸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夜來常在草木等物體上凝成白色的露珠,故曰「白露」。
是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俗語說「白露身不露」:此時需注意保暖,及時添衣,避免受涼。
開始進入典型的秋季氣候:雨水逐漸減少,空氣濕度小,秋燥逐漸顯現。
警惕秋燥傷肺,多食潤肺化痰、清熱養
陰之品;
白色食品保肺最宜:大白菜、白蘿卜、百合、山葯、大蒜、蓮藕、銀耳、杏仁、梨、白芨、魚腥草、薏苡仁、牛奶等。上述食材可自由組合,隨意加工成菜品、湯、粥、羹等等,每日堅持服用。
秋 分
每年的9月23日前後,第十六個節氣。 「秋分」有兩層含義:
1. 一天 24 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自此之後晝短夜長;
2. 位於秋季之中,平分秋季,自此之後逐漸進入深秋季節。
氣候特點:氣溫降低速度明顯加快:「一場秋雨一場寒」;
養生重點:
及時增添衣被,防止受涼;
加強體質鍛煉,增加戶外活動,登高觀景,心曠神怡;
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憂傷悲愁損傷肺氣。

寒 露
每年10月8~9日交季,一年中的第十七個節氣。 露氣寒冷,快要凝結成霜,東北、西北地區甚至已開始下雪。
民間諺語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吃了重陽糕,單衣打成包」之說,亦即此時應注意加衣保暖,避免受涼。
此時也真正進入「多事之秋」:氣溫越來越低,空氣乾燥,易患各種呼吸道疾病。
養生重點:
早睡早起,避免勞累,堅持鍛煉,增強體質;
少吃辛辣刺激、香燥及肥甘之物。 霜 降
每年10月23 或 24日; 一年中的第1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的自然界天氣漸冷,常有冷空氣侵襲,氣溫下降快;當降至零度以下時,露水凝結成霜。草木黃落,蟄蟲皆俯;在這「風刀霜劍嚴相逼」之時,要注意避寒保暖,謹防呼吸
道、胃腸、心腦血管以及骨關節疾病的發生或加重。
進入所謂「土黃天」:霜降前3天開始,後延18天(亦即寒露的最後3天加上霜降的15天,共18天),適宜進補。但不能盲目補之,一定要遵循「虛則補之」的原則, 分清氣、血、陰、陽,根據自己的體質需要,有選擇地進補。
氣虛的症狀和表現: 神倦,肢軟乏力,氣短,汗多,語音低微,動則加劇,面白,舌胖邊有齒痕等;身體的能量儲備和調節、調動能力不夠。
補氣的葯物及食物:人參(各種野生或家種的紅參、高麗參、白參、西洋參等)、黨參、南、北沙參;黃芪、山葯、冬蟲夏草、扁豆、雞肉等。
血虛的症狀和表現:頭昏,乏力,心慌,飲食及睡眠差,面色、唇色及爪甲色淡,舌質淡;
補血的葯物及食物: 當歸、熟地黃、黃精、三七、制首烏、枸杞、大棗、龍眼肉、黑芝麻、雞蛋、海參、黑木耳、紫米、紅糖、
動物肝臟、牛肉等。
陰虛的症狀和表現: 乾燥失潤、伴有熱象:咽干口燥、五心煩熱、性急、易飢、體瘦、大便干、舌紅少津等;
養陰的葯物及食物:西洋參、沙參、生地黃、麥冬、玄參、山葯、百合、銀耳、燕窩、小米、牛奶等。
陽虛的症狀和表現:陽虛一般為氣虛之漸,在氣虛的基礎上加寒冷的表現:冷、淡、清、稀、潤:身寒肢冷、喜靜淡漠、乏力嗜睡、易腹瀉、尿頻、舌淡而潤;遇寒加劇,得熱則舒。
補陽的葯物及食物:鹿茸、附片、杜仲、蟲草、紅參、高麗參、紫河車(胎盤)、羊肉、狗肉、牛肉、韭菜、蔥姜、葵瓜子等。
溫馨提醒:體質及身體狀況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必要時請向專業人士請教。
立 冬
每年的11月7日或 8日;一年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冬季由此開始。(四 「立」 之一: 立:建
立、開始之意)
此時地表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剩餘,但北方的冷空氣又頻頻南襲:謹防冷暖無常的氣候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冬三月:生機潛伏、萬物蟄藏;對應人體的腎臟;與之相適應,人體也應沉潛含藏,斂陰護陽;
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日出而作;放慢節奏,不過分勞累;
情緒安寧,含而不露,自得其樂:正如《黃帝內經》所言:「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避免情緒激烈起伏和煩擾;
堅持鍛煉,增強體質和抗寒能力:「冬到懶一懶,多喝葯一碗」;但要避免晨煉,以免誘發心腦血管病。
小 雪
每年的11月22或23日,一年中的第2二十個節氣。此時北方可能會有小范圍、少量的降雪,故曰「小雪」。
養生好習慣:泡腳:溫通經脈,解乏,增加抗寒能力,調養臟腑,促眠;可配合按摩,尤其是湧泉和足三里;同時也可加入各種葯物:杜仲、寄生、獨活、紅花、(淮、土)牛膝、艾葉、雞血藤、威靈仙、姜、酒、醋等。
大 雪
每年的12月7日(個別年份的6或8日);一年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更冷,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降到0°以下。
防寒保暖,謹防強冷空氣和低溫對人體的傷害。
陰冷晦暗的天氣會影響人的心情,再加上戶外活動和光照減少,易引發或加重抑鬱症;需及時調整情緒,保持心態平和。
冬 至
每年的12月21~23日之間,一年中的第 二十二個節氣,但卻是最早制定出來的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又稱為「冬節」,古時也被定為 「子月」。
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陰極之至,
陽氣始生: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
同時也進入了最寒冷的階段:開始「進九」(數九)。
血遇寒則凝:低氣溫易誘發心腦血管病、胃腸病、慢阻肺以及骨關節病等;此時也是各種慢性病患者死亡的高峰時期。
小 寒
每年的1月5~7日之間,第二十三個節氣。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氣溫最低:「小寒大寒,冷成一團」。(「三九」恰在此節氣內:1月9~17日)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最寒冷的天氣就是陰邪最盛的時候:注意保護陽氣:避寒就溫;
多曬太陽:「負日之暄」:背日光而坐,感受太陽的溫暖,以壯人陽氣,溫通經脈;
不受涼;不居處陰冷之地;不隨意減衣; 不食生冷,多食用溫熱性質的食物:牛羊肉、韭菜、藠頭、茴香、辣椒、蔥姜蒜等;
多吃含鐵和鈣的食物有助於增加抗寒能力;含鐵多的食物:蛋黃、動物血及肝臟、
黑芝麻、黑木耳、紅棗等;含鈣多的食物:牛奶、海帶、魚蝦等。
大 寒
每年的1月20或21日;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與立春相交接,冬季即將結束,天氣漸暖,又將迎來新的節氣輪回。
仍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急於減衣;適量食用堅果類食物(每天15克):溫養全身組織,油潤去燥,補充維生素E。

2、春夏秋冬共計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該怎樣合理養生保健?

其實,二十四節氣不僅關系著人們的衣食住行,還指導著我們養生!來看看中醫葯專家們總結的二十四節氣養生表吧!

節氣:小雪、大雪

平時大家都習慣熟吃蘿卜生吃梨,小雪之後不妨反過來。因為梨能潤肺清熱、養陰生津,對於剛入冬的燥咳效果很好;可用梨和蜂蜜隔水蒸熟吃。

中醫認為生吃白蘿卜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煮熟偏於益脾和胃,消食下氣。所以,從清熱生津的角度來說,生吃效果更好。但脾胃虛寒者不要生吃蘿卜。

節氣:冬至、小寒

冬至是養生的重要時間點,中醫認為「冬至一陽生」「陰極之至,陽氣始生」;陽氣開始逐漸萌發生長,如果注意養生有利於健康過冬,甚至能為來年春天的健康貯備能量。

俗話說「冬至餃子帶喝湯,不怕身上起凍瘡」。餃子最初是張仲景為治療百姓耳朵凍傷發明的,把驅寒活血的葯攪拌在肉餡里,給凍傷的百姓。

節氣:大寒、立春

大寒前後,年底應酬多、工作忙,缺乏運動,加上暖氣和室外寒冷的輪流考驗,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感冒了。預防感冒除了加強鍛煉,還可以通過食療增加抵抗力。

節氣:雨水、驚蟄

正月是新年,為趕回家過春節,火車汽車上人多溫度高,易出現上火、口渴、便秘、乾咳等症狀,建議在車上少吃辛辣及鹵製品,不妨吃些柚子、黃瓜等降火。

節氣:春分、清明

春分這個時候的香椿,香味濃郁,鮮嫩清脆,口感和營養都是很好。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涼,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功效。

傳統中醫養生認為,人類與自然界是統一的整體,與四季相應的二十四節氣與人體的養生保健有著密切的關系,順應四時以養五臟,能使人陰陽平衡,重獲健康。

3、二十四節氣各有什麼特色飲食傳統?

一、立春

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立春養生要防病保健。注意室內通風,加強身體鍛煉。此外,還要注意口鼻保健。

宜:辛、甘、溫、發散的食品,口味宜清淡可口。主食推薦糯米、大米、玉米。蔬菜推薦白蘿卜、韭菜、香菜、油菜、洋蔥、辣椒、苘蒿、捲心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萵苣、竹筍、冬瓜、南瓜、絲瓜、茄子等。

二、雨水

太陽到達黃經330度時為雨水。雨水時節,天氣變化不定,此時養生要注重養護脾臟,春季養脾的重點首先在於調理肝臟,保持肝氣順暢。

宜:多吃新鮮蔬菜、果汁多的水果及一些野菜。主食宜食小米等,蔬菜有胡蘿卜、山葯、韭菜、菠菜、油菜、豆苗、香椿、苘蒿、春筍、藕、荸薺、蘿卜等。水果有柑橘、蘋果、香蕉、雪梨、菠蘿等。水產類有鯽魚。其他為紅棗、蜂蜜、蓮子等。

三、驚蟄

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時節飲食起居應順應肝的屬性。此外,諸如流感、水痘、流行性出血熱等在這一節氣都易流行爆發,要注意嚴防。

宜:多吃新鮮蔬菜及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蔬菜有菠菜、水蘿卜、苦瓜、芹菜、油菜、山葯、春筍、甜椒、洋蔥。水果有梨,海鮮有螃蟹。其他為蓮子、銀耳、芝麻、蜂蜜、雞、蛋、牛奶等。梨性寒,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否則反傷脾胃,脾胃虛寒的人不宜食用生梨。

四、春分

太陽到達黃經0度時為春分。此時非感染性疾病中的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較易發,要注意防護。

宜:進食辛、甘溫偏之物。主食選擇熱量高的,並要多攝取蛋白質,宜清淡可口。推薦食物有胡蘿卜、捲心菜、菜花、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紅柿、韭菜等新鮮蔬菜,柑橘、檸檬、蘋果等水果,牛肚、芝麻、核桃、蓮子等乾果,豆漿等飲料。

五、清明

太陽黃經15度時為清明。清明後雨水增多,自然由陰轉陽,這時要注意清泄肝火,以防肝氣升發太過或肝火上炎。

宜:清涼的寒性食品,並減少甜食和熱量大的食物的攝入。吃些柔肝養肺的食物,如薺菜、菠菜、山葯等蔬菜。春天韭菜可暖身。其他有銀耳、香菇、牛蒡、鯇魚等,香蕉、橘子等性味清涼的水果也應吃些。

六、穀雨

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為穀雨。除了精神養生來調節情緒外,還可食用一些能緩解精神壓力和調節情緒的食物。

宜:食富含維生素B、鹼性、養陰潤肺、暖胃健脾及調節人體情緒的食物。豆類有黃豆、大豆。蔬菜有白蘿卜、胡蘿卜、黃豆芽、西紅柿、菠菜等。水果有葡萄、香蕉、橘子、草莓、檸檬等。其他有海帶、天然綠藻類和瘦肉等。宜食香椿,但不能食之過量。

七、立夏

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立夏以後的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而養陽重在「養心」。此時胃病較易發,要注意防範。

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多吃一些酸味食品,還要食用一些清淡平和、清熱利濕的食物,適量補充蛋白質。蔬菜有洋蔥、土豆、冬瓜、芹菜、西紅柿、黃瓜、絲瓜、山葯等。水果有山楂、香蕉、蘋果、桃、草莓、西瓜等。乾果有芝麻、核桃、花生等。水產類有海參、泥鰍、鯽魚等。其他有黑木耳、瘦肉、蛋類、奶類等。

八、小滿

太陽到達黃經60度時為小滿。此時人的生理活動處於一年當中最活躍的時期,故消耗的營養較多,需要及時進補。

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養陰作用的食物,食用一些清涼的食物,但不可過於寒涼。推薦蔬菜有黃瓜、胡蘿卜、冬瓜、絲瓜、荸薺、藕、西紅柿、山葯等。肉類有鴨肉等。水產類有鯽魚、草魚等。水果有西瓜、梨、香蕉等。

九、芒種

太陽到達黃經75度時為芒種。此時雨多且潮濕,天氣悶熱異常,極易傷脾胃。另外,由於經常生吃食物、痢疾高發,要注意防範。

宜:以清補為原則。此時要多食蔬菜、豆類、水果,適當補充鉀元素,糧食以蕎麥、玉米、紅薯、大豆等含鉀元素較高為主,水果為香蕉,蔬菜為菠菜、香菜、油菜、捲心菜、芹菜、大蔥、青蒜、萵苣、土豆、山葯等。

十、夏至

太陽到達黃經90度為夏至日。由於夏季出汗多,體內易丟失水分,脾胃消化功能也較差,所以常進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宜:清淡,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宜多食酸味,常食鹹味以補心。適宜的食物有西紅柿、黃瓜、芹菜、冬瓜、蓮藕、綠豆、草莓、杏仁、百合、蓮子等。

十一、小暑 

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為小暑。此時剛進入伏天,「伏」是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減少外出以避暑氣。

宜:以清淡味香為主,飲食上要多注意衛生和節制。多吃蔬菜和水果。推薦食物有西紅柿、山葯、黃瓜、西瓜、蘋果、蠶豆、綠豆、牛奶、豆漿等。

十二、大暑

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為大暑。此時的人體容易被暑、濕等邪氣所侵擾,故要重點防治中暑。飲食上要多吃防暑和健脾的食物。

宜:多吃些燥濕健脾、益氣養陰的食物,及時補充水分及蛋白質。此時適宜的食物有山葯、蓮藕、土豆、西瓜、香蕉、大棗、蓮子、綠豆、豌豆、海參、甲魚、雞肉、鴨肉、瘦肉、雞蛋、牛奶、蜂蜜、豆漿、綠茶等。


十三、立秋

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視這秋天的開始。立秋會帶來「秋燥」的相關疾病,應多吃些潤肺的食物。

宜:適當多食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食物,酸味果蔬也應常食用,這些包括蘿卜、西紅柿、山葯、扁豆、藕、茭白、南瓜、豆腐、蓮子、桂圓、糯米、粳米、枇杷、菠蘿、乳品、紅棗、核桃、蜂蜜、芝麻等。

十四、處暑

太陽到達黃經150度時為處暑。此時氣候變數較大,雨前氣濕偏熱,雨後氣溫偏涼,易引發風寒或風熱感冒。

宜:吃溫補食物,飲食宜清淡,多吃些鹼性和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適宜的食物有芹菜、菠菜、黃瓜、苦瓜、冬瓜、南瓜、黃魚、干貝、海帶、海蜇、銀耳、百合、蓮子、蜂蜜、芝麻、豆類及奶類等。

十五、白露

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白露是天氣轉涼的標志。此時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

宜:多吃一些有祛痰平喘、潤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包括竹筍、蘿卜、胡蘿卜、鮮藕、梨、蘋果、紅薯、小米、鴨肉、核桃、木耳、蜂蜜等。

十六、秋分

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為秋分。此時要特別注重保養內守之陰氣,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調攝皆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宜:適宜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飲食應以溫、淡、鮮為佳,如藕、鴨肉、秋梨、柿子、甘蔗、黑木耳、百合、銀耳、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等。

十七、寒露

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為寒露。此時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注意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以免耗散精氣津液。

宜:多食些甘、淡、滋潤的食品,可健胃養肺潤腸,同時要注意補充水分。這類食物包括蘿卜、西紅柿、蓮藕、胡蘿卜、冬瓜、山葯、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鴨肉、牛肉、豆類、海帶、紫菜、芝麻、核桃、銀耳、牛奶、魚、蝦等。

十八、霜降

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此時易犯咳嗽,慢性支氣管炎也容易復發或加重。另外,要注意補氣養胃。

宜:以平補為原則。適宜的食品有洋蔥、芥菜(雪裡蕻)、山葯、蘿卜、紫菜、銀耳、豬肉、牛肉、梨、蘋果、橄欖、白果、栗子、花生等。

十九、立冬

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為立冬。民間把立冬作為冬天的開始。此時飲食應以增加熱量為主,起居養生重點重防「寒」。

宜: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特別是北方,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吃一些富含維生素、鈣和鐵的食物。適宜的食物包括大白菜、捲心菜、白蘿卜、胡蘿卜、綠豆芽、油菜、洋蔥、西紅柿、紅薯、蘋果、香蕉、棗、梨、柑橘、豆腐、木耳、蘑菇類、羊、牛、雞、魚、蝦、海帶、牛奶、豆漿、蛋類、核桃、杏仁等。

二十、小雪

太陽到達黃經240度時為小雪。此節氣前後,天氣陰暗,容易導致或復發抑鬱症,因此,要選擇性地吃一些有助於調節心情的食物。

宜:多食熱粥。熱粥不宜太燙,亦不可食用涼粥。昆時適宜溫補,如羊肉、牛肉、雞肉等;同時還要益腎,此類食物要腰果、山葯、白菜、栗子、白果、核桃等。而水果首選香蕉。

二十一、大雪

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時為大雪。本時節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同時此時也是食補的好時候,但切忌盲目亂補。

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冬季應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宜食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溫補食物有蘿卜、胡蘿卜、茄子、山葯、豬肉、羊肉、牛肉、雞肉、鯽魚、海參、核桃、桂圓、枸杞、蓮子等。

二十二、冬至

太陽到達黃經270度時為冬至。此時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作。

宜:食種類要多樣化,谷、果、肉、蔬菜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食物要溫熱熟軟,並且要清淡。宜食胡蘿卜、西紅柿、梨、獼猴桃、甘蔗、柚子等(同「大雪」)。

二十三、小寒

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為小寒。小寒節氣正處於「三九」,是一年當中氣候最冷的時段。此時人們應注意「養腎防寒」。

宜: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來防禦寒冷對人體的侵襲。這些食物有韭菜、辣椒、茴香、香菜、薺菜、南瓜、羊肉、豬肉、狗肉、雞肉、鱔魚、鰱魚、木瓜、櫻桃、栗子、核桃仁、杏仁、大棗、桂圓等。此時比較適合吃麻辣火鍋和紅燜羊肉。

二十四、大寒

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時為大寒。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所以應注意防寒。

宜: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風寒邪氣的侵襲。飲食方面應遵守保陰潛陽的原則。飲食宜減咸增苦,宜熱食,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食物的味道可適當濃一些,但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保持一定的熱量。宜食用的食材同「小寒」。適當增加生薑、大蔥、辣椒、花椒、桂皮等佐料。

4、從詩詞歌賦看二十四節氣食療養生

刺巴郡守詩
【漢】無名抄氏
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
披衣出門應,府記欲得錢。
語窮乞請期,吏怒反見尤。
旋步顧家中,家中無可為。
思往從鄰貸,鄰人言已匱。
錢錢何難得,令我獨憔悴。
白話譯文
門外的狗叫聲為什麼大而雜?原來是有官吏急凶凶來到了我家門。
我不敢襲怠慢,急忙披衣出門應酬官吏,他是郡府來的官吏,命令我把應納的錢快快繳上。
我不斷乞求:家裡無錢糧,能否寬限幾日?怎想官吏發怒,反而逼迫的更加凶狂。
我沒有辦法,只好轉身回到家中,東尋西覓,但錢糧終無所獲,實在無法可想。
想一想只好去鄰家借貸,誰想鄰家告訴我:他自己也是一貧如洗。
錢錢錢呀,怎麼如百此難得?讓我只有憔悴心傷。
《刺巴郡守詩》是漢桓帝時巴郡人民因為苦於重賦所寫的一首譏刺太守的詩。該詩採用白描的手法,沒有華麗的詞藻,點面結合,以事實說話,深刻度地反映了巴郡守橫征暴斂的兇殘和勞動人民的貧困及怨憤。
但願能幫到您!

5、24節氣養生法補鈣的食物有哪些

1.蝦皮的含鈣量很豐富,100克蝦皮中的含鈣量為991毫克,僅次於芝麻醬。蝦米營養豐富,含蛋白質是魚、蛋、奶的幾倍到幾十倍;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鹼等成分,且其肉質松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
另外蝦米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塞;老年人常食蝦皮,可預防自身因缺鈣所致的骨質疏鬆症;老年人的飯菜里放一些蝦皮,對提高食慾和增強體質都很有好處。

2.牛奶
牛奶的營養成份很高,牛奶中的礦物質種類也非常豐富,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鈣以外,磷、鐵、鋅、銅、錳、鉬的含量都很多。最難得的是,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鈣磷比例非常適當,利於鈣的吸收。種類復雜,至少有100多種,主要成份有水、脂肪、磷脂、蛋白質、乳糖、無機鹽等。
3.乳酪
奶製品是食物補鈣的最佳選擇,乳酪正是含鈣較多的奶製品,而且這些鈣很容易吸收。每100克乳酪中的鈣含量為659毫克,鈣含量豐富。
乳酪能增進人體低抗疾病的能力,促進代謝,增強活力,保護眼睛健康並保持肌膚健美; 乳酪是的乳酸菌及其代謝產物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有利於維持人體腸道內正常菌群的穩定和平衡,防治便秘和腹瀉; 乳酪中的脂肪和熱能都比較多,但是其膽固醇含量卻比較低,對心血管健康也有有利的一面。

4.芥菜
除了奶製品蝦皮這類常見的補鈣聖品外,其實蔬菜的鈣含量也是很高的。每100克芥菜的鈣含量為294毫克。另外芥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D。具體功效有提神醒腦,芥菜含有大量的抗壞血酸,是活性很強的還原物質,參與機體重要的氧化還原過程,能增加大腦中氧含量,激發大腦對氧的利用,有提神醒腦,解除疲勞的作用。
 其次還有解毒消腫之功,能抗感染和預防疾病的發生,抑制細菌毒素的毒性,促進傷口癒合,可用來輔助治療感染性疾病。還有開胃消食的作用,因為芥菜腌制後有一種特殊鮮味和香味,能促進胃、腸消化功能,增進食慾,可用來開胃,幫助消化。
5.海參
海參,人稱之為「海人參」,因補益作用類似人參而得名。海參含鈣量豐富,每100毫克海參的含鈣量為285毫克,另外其營養價值豐富。
海參的營養價值較高,每百克水發海參含蛋白質14.9克,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0.4克,鈣357毫克,磷12毫克,鐵2.4毫克,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海參含膽固醇極低,為一種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加上其肉質細嫩,易於消化,所以,非常適宜於老年人、兒童以及體質虛弱的人食用。

6.紫菜
營養豐富,含碘量很高,可用於治療因缺碘引起的「甲狀腺腫大」。但是也不可e68a847a6431333361323564忽略它的補鈣能力,每100克紫菜鈣含量為264毫克。
紫菜還富含膽鹼和鈣、鐵、能增強記憶、治療婦幼貧血、促進骨骼、牙齒的生長和保健;含有一定量的甘露醇,可作為治療水腫的輔助食品。紫菜所含的多糖具有明顯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可促進淋巴細胞轉化,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可顯著降低進血清膽固醇的總含量。紫菜的有效成分對艾氏癌的抑制率53.2%,有助於腦腫瘤、乳腺癌、甲狀腺癌、惡性淋巴瘤等腫瘤的防治。
7.黑木耳
黑木耳是降血壓的良品,其實除了降血壓功效外,它的補鈣能力也很強,排在第八位。功效: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同時,它還有幫助消化纖維類物質功能,對無意中吃下的難以消化的頭發、谷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有溶解與烊化作用,因此,它是礦山、化工和紡織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它對膽結石、腎結石等內源性異物也有比較顯著的化解功能。黑木耳能減少血液凝塊,預防血栓等病的發生,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它含有抗腫瘤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經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6、節氣養生葯膳食譜

葯膳是中醫養生中最為常見的方法之一,通過將一些葯材和食材搭配起來製作成美味食物進食,既能享受美味,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治病養生的作用,而且副作用還小,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愛。根據不同的配方搭配,葯膳各有不同的養生功效,下面這些配方,是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搭配且效果不錯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加嘗試。
1. 韭菜炒核桃仁
食材:韭菜、核桃仁。
做法:將韭菜摘洗干凈後切成小段,核桃仁用開水浸泡去皮,國內燒熱油放入核桃仁翻炒至焦黃,撈出瀝干,將韭菜段放入油鍋中翻炒,根據自己的口味加調味料,加適量開水將韭菜煮至八成熟後,倒入炒過的核桃仁翻炒至完全熟透即可。
功效:補腎健腦。
2. 黃芪鱔魚湯
食材:黃芪、鱔魚、紅棗、蔥姜蒜等調味料。
做法:鱔魚宰殺干凈切塊備用,紅棗、黃芪洗凈、准備蒜末和姜絲,起鍋燒熱油,將魚塊和姜絲下鍋翻炒至魚半熟,放入黃芪、紅棗,加適量清水煮開後轉小火煲一個小時後即可調味食用。
功效:安神補血。
3. 木耳紅棗湯
食材:木耳、紅棗、冰糖。
做法:紅棗浸泡兩個小時後去核,木耳泡發洗凈,將兩種食材放入鍋中加清水和冰糖,放入蒸籠內蒸一個小時後即可食用。
功效:養血補虛。
4. 天麻豬腦湯
食材:天麻、豬腦。
做法:天麻提前浸泡至發軟,豬腦洗凈,兩者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隔水燉一個小時,加鹽調味食用。
功效:補腦祛風。
5. 薑糖蘇葉飲
食材:生薑、紅糖、紫蘇葉。
做法:姜切絲,魚紫蘇葉、紅糖一起放入杯中,加開水沖泡,蓋上蓋子燜十分鍾左右飲用。
功效:溫經散寒。

7、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營養食譜

順時養生是《黃帝內經》最重要的養生原則之一,在「順時養生中」,固時食養又是尤其重要的一個方面,怎樣按照四季二十四節氣調理養生食譜是普通大眾最感興趣也最想知道的,本書就是把二十四節氣養生食譜全面細致地介紹給讀者。

導論 因時食養是《黃帝內經》養生的重要原則
一、氣候因素與人體的關系
(一)四季的形成
(二)氣候與健康
二、中國傳統四季飲食養生的起源和發展
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四、要注意「五臟應五時」
五、在換季時節要特別注意養生
第一章 春季飲食養生
一、春季天地變化特徵
二、春季人體生理病理特點
三、春季飲食養生宜忌
1.春季飲食宜多食甜,少食酸
2.春季飲食宜多吃菜
3.春天適宜吃能清除里熱的食物
4.春天還應吃些能補充津液的食物
5.切忌黏硬、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
6.春餅與豆芽
四、立春營養餐
1.氣候特點與飲食原則
2.春季食俗
3.春節應該怎樣吃
4.節後吃山楂刮油
5.酒後多喝茶有助塑化劑排出
6.棗,春季最佳甘味補品
7.健脾補氣一定要吃三種米
8.元宵佳節話元宵
9.立春營養餐
五、雨水營養餐
1.氣候特點與飲食原則
2.春食荸薺有講究
3.春養肝正當時
4.常喝豆漿防脂肪肝
5.春天食大蒜好處多
6.春食蔬果之忌
7.賞春之時且吃春
8.陽春三月草莓香
9.雨水營養餐
六、驚蟄營養餐
1.氣候特點與飲食原則
2.消除春困要飲花茶
3.喝春茶的宜與忌
4.野菜不野入美食
5.驚蟄營養餐
七、春分營養餐
1.氣候特點與飲食原則
2.蜂蜜水潤春燥
3.春天怎樣進補
4.初春話春卷
5.春季老人的飲食
6.春分營養餐
八、清明營養餐
1.氣候特點與飲食原則
2.不宜吃發物
3.春筍好吃防過敏
……
第二章 夏季飲食養生
第三章 秋季飲食養生
第四章 冬季飲食養生

8、二十四節氣與飲食養生的原則是什麼?

四季氣候的變化,會影響人體的生理改變。為使人的身體在這種變化中不生病,保持健康,飲食養生應該研究四季二十四節氣的飲食養生原則,使人體能夠利用飲食來改變身體狀況,克服因氣候變化對人體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達到養生之目的。

(1)春季養生飲食:以升為主

春季為萬物生發之始,陽氣發越,氣候溫暖,人體腠理疏鬆開泄,各組織器官功能活躍,所以飲食除注意清淡外,還需補充大量的營養物質,以供機體活動、生長發育之需要。根據春季特點,應適當選一些扶助正氣、生發元氣的食品,以開發人體之陽,強壯精力。尤其是對久病剛愈、病後或年老體虛、手術後失血虧虛,或兒童體質素弱者,更為必要。

春季在養生飲食上,應該由冬季的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冬季一般蔬菜品種少,人體攝入的維生素往往不足。因此,在春季膳食調配上,應多採用一些新鮮蔬菜,如春筍及菠菜、芹菜等各種綠色蔬菜。在動物性食品中,應少食肥肉等高脂肪的食物,可以吃類似母雞、蛋、牛奶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用來調補身體。還可以吃些青殼螺螄、鯽魚等,以補中益氣。在味道上,春季應少吃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尤其是度數高的烈性白酒,應少喝或不喝。

(2)夏季飲食養生:以清為主

夏季氣候炎熱而又多雨,由於暑熱挾濕,常使脾胃受困,食慾不振。再加上氣候炎熱,使人多喜食生冷寒涼之物,往往因食之太過,又傷脾胃。故在炎暑之季,切忌過食生冷之物,更不可多食油膩厚味或不潔之品,以防痢疾、泄瀉等胃腸道疾病。此時的飲食應以甘寒清淡、利濕清暑、少油之品為宜。如西瓜、冬瓜、綠豆湯、酸梅湯、薄荷湯、綠茶等均為清熱利暑、利濕養陽之品,都是不可缺少的。

夏天氣溫高,細菌十分活躍,一些含蛋白質、脂肪等豐富營養的食物極易腐敗變質。加之,人在此季節食慾較低,因此,中醫主張「清補」。清補是以涼性食物為主,包括植物性主食及多種綠葉蔬菜、水果等。諸如火腿冬瓜湯、綠豆粥、百合紅棗湯等,也有清暑止渴,生津涼血的作用。

夏天又是多雨季節,暑濕當令,食慾不佳,可運用赤豆、薏米等既健補脾胃、化除濕邪,又性質平和、補而不膩的食品。又由於出汗多,水分和營養物質損耗很大,必須及時補充。

(3)秋季飲食養生:以平為主

秋季萬物收斂,涼風初長,燥氣當令。霜露乍降,早晚容易受涼,咳嗽氣喘等病易於復發。此季人們食慾大增,因為在夏季消耗的體力要靠此季節增加營養來補充。因此,秋季里飲食宜用甘潤平和之品,即「平補」。既不宜多食辛辣煎烤等燥熱食物,也應忌生冷寒涼之品。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果蔬豐盛,蘿卜、梨、枇杷、芝麻、白果、銀耳、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核桃等,俱是「平補」佳品。

此外,還有許多食物,如山葯、扁豆等既含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維生素,又具健補脾胃作用;燕窩、銀耳、百合之類,則既能養陰潤燥,又可益中補氣。根據身體情況進行平補,有許多適宜的食品可以選擇。

(4)冬季飲食養生:以滋為主

冬季自古以來是人們最重視的進補時節,因為冬季天寒地凍,萬物伏藏。人與天地相應,各種功能活動也處於低潮期,此時最易感受寒邪。所以冬季食補應該順應自然,選擇食物注意益氣補陽及「血肉有情」之品,可以增強機體抗禦風寒和外邪的能力。另外,嚴寒天氣,人體的代謝相應減慢,皮膚的血管收縮,散熱少了。在飲食調配上,就要增加一些厚味,如燉肉、熬魚、火鍋等。在調味品上可以選用一些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姜、蒜等。綠色蔬菜當然是不可缺少的,牛肉、羊肉、狗肉滋養臟腑、增加營養,是冬季滋補佳品。

一年四季,各有各的飲食養生原則,補要得法,補要辯證,補要因人、因時、因葯而宜,不盲目進補,才能真正達到健身祛病、益壽延年的目的。

與24節氣養生食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