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功的起源與發展

養生功的起源與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22 01:05:06

1、氣功來源於那個學說

據初步的研究表明,氣功起源於原始人類的自我保健。古代的氣功叫「吐納」、「導引」、「按蹺」、「行氣」等等。「吐納」字面上的意思是吐故納新,實際上是調整呼吸的鍛煉;「導引」的定義是: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是把軀體運動與呼吸自然地融合為一體的肢體運動;「按蹺」是按摩和拍打肢體的運動,在古代,導引、按蹺常常互相包含而不分;「行氣」是以意念配合呼吸,想像「氣」沿周身經絡運行。

氣功起源的時間,至今未見直接文獻資料,目前對氣功起源的研究,是根據幾個間接文獻的互相佐證而推測的。其主要是:

根據古籍記載,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記載著,在4000多年前的唐堯時期,中國中原地區曾洪水泛濫成災。《史記》、《孟子》 都有類似的記述。而另一部史書《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

由於多雨潮濕,人們氣血淤滯,易患筋骨拘緊,或周身及關節疼痛一類疾病,於是就用舞來宣導氣血以治病。2000年前的古典醫籍《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在講述各種不同治法的來源時說,中原一帶,平坦潮濕,人們易患肢體寒冷,或關節紅腫熱痛以及四肢痿軟等骨關節病,應該用導引按蹺來治療,所以導引按蹺這種治法來源於中原地帶。這說明唐堯時期曾有「宣導」作用的「舞」,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發展成為「導引按蹺」。

《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記載;「往古人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內無眷慕之累,外無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新石器時代,我們祖先的生活條件很艱苦,居住在野獸出沒無常的大自然中,靠運動來加強新陳代謝,增加熱量以避寒;找個陰涼處安靜休息,降低代謝,減少產熱以避暑熱;內心不受七情干擾,外形不受名利趨求等奔波勞碌之苦;這是人們具有安靜愉快淡泊心態的樸素社會,所以病邪侵犯也不會深入人體內。這正是對原始氣功養生的一種描述,至今氣功仍分動靜兩大類,與古人的動靜養生是一脈相承的。

根據考古發現1975年,在青海省樂都地區柳灣三坪台,出土了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彩陶罐等文物。在彩陶罐上有一彩繪浮塑人像,二目微閉,口形近圓,微向前翻,腹部隆起,雙手張開,放在腹部兩旁,兩膝微屈,雙腳分開,略比肩寬,正是站樁吐納的練功形象。經有關專家考證,該文物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練功人像正是古人服氣吐納的一種姿勢。更有趣的是該人像為男首女身,即男性的上身,女性的下身,這雖然是古人的一種生殖崇拜,但是把男女合為一體,體現了調和陰陽,使陰陽合一的理論思維。這有力地說明了中華氣功至少有5000年的歷史。1957年,在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還發掘了一匹新石器時代的墓葬,其中有一個舞蹈紋彩陶盆,繪有黑色舞蹈人形,整個畫面人物突出,神態逼真,五人一組,手拉手,面向一致,佩戴飾物,共有三組,據考證,也屬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由原始模仿動物發展為導引,稱為仿生氣功,如五禽戲、六禽戲等。

說氣功起源於原始人的自我保健,除了古書記述和出土文物證明外,還有古代醫籍和醫家都十分重視氣功療法。從儒、釋、道、武、藝等各家對氣功的運用來看,雖然目的各不相同,但都是發揮氣功的健身養生作用,這與氣功源於人類本能的自我保健有關。

中國氣功經歷了漫長的原始萌芽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文化的發展,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由方術進入了學術的殿堂,這在諸子百家的學說中都有反應。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記載:「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莊子??在宥》記述了黃帝向廣成子求教養生之道的故事:黃帝慕名去拜見廣成子,廣成子毫不客氣地叫他回去齋戒三個月再來;黃帝果然如此做了,廣成子見他如此虔誠,於是概述了氣功養生的秘訣:「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長生。」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他是歷史上最早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的經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中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儒家「八目」,很多類似於氣功修煉,特別是提出「止於至善」的方法,即「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孟子》提倡「善養吾浩然之氣」。

在《莊子》一書中以孔子和顏回對話的形式,具體描述了「心齋」與「坐忘」。如在《莊子??人世間》中,孔子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顏回則在《莊子??大宗師》中向孔子談了坐忘的體會,謂「墮姿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道,回謂坐忘。」坐忘即為早期的靜坐,故郭沫若在《靜坐的功夫》中指出:「靜坐這項功夫,……當溯源於顏回,……顏回坐忘之說,這怕是我國靜坐的起始。」
《管子》還認為「能守一而棄萬痾」。

《戰國玉銘》又稱《行氣玉佩銘》、《行氣玉銘》、《行氣銘》,據專家考證,是公元前5世紀末至4世紀初的文物,現藏於天津博物館。這是一件珍貴的反應氣功歷史的實物,也是到目前為止最早且完整描述氣功鍛煉的實物,在這一中空未透頂的十二面體玉制飾物上,刻有四十五個銘文。文曰:「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兀舂在上,地兀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目前氣功界對銘文所描述的為何種功法雖有不同意見,但這表明在戰國時期氣功功法確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華佗則根據《呂氏春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思想和《淮南子》上提到的6個動物動作,結合自己的臨診經驗,創編了一套動功,曰:「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能「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隨葬品中,有幾件相當珍貴的氣功文物,如《導引圖》、《卻穀食氣篇》、《養生方》等,反映出當時氣功發展的情況。
《導引圖》是一張彩色帛畫,繪有男女多種姿勢,出土時有殘缺,現存44幅圖為4行排列,多有題記,但能辨認者僅28幅。據考,該墓墓主為當時長沙丞相利蒼的兒子,葬於公元前168年。整幅圖高50厘米,長約100厘米,原無總名序跋及作者,現用名為出土後依其內容而定。

《卻穀食氣篇》是以描述食氣(即呼吸鍛煉)為主的練功方法之專著,也是歷史上首部專論卻谷的著作。全書僅26行,刻在竹筒上,它對卻穀食氣的方法、適應症有明確的論述。此外,該書所述之如何掌握不同季節特點、不宜食氣的4種氣候等內容,則反映了中醫養生思想中的整體觀點在氣功鍛煉中的具體應用。

《養生方》專論養生尤其是氣功養生的原則與方法。該書《十問》篇描述的治氣方法是「吸必深而久,新氣易守,宿氣易老,新氣易壽。善治氣者,使宿氣夜散,新氣朝聚,以徹九竅,而實六腑。」強調了呼吸鍛煉吐故納新之作用。同篇論述的治氣四時注意事項,與《卻穀食氣篇》中的內容互為補充,「食氣有禁:春避濁陽,夏避湯風,秋避霜霧,東避凌陰。」

在長沙還出土了東漢前期的「仙人飲玉泉」青銅鏡,除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仙人和瑞獸外,還有三句銘文:「尚方佳境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尚方是當時為皇帝製作御用器物的官,在黃帝用的青銅鏡上,刻上神仙家修煉辟穀的方法,可見當時氣功發展的程度。這與《內經 ??素問遺篇 ??刺法論》的吞津法是一致的。

從中國古典文化關於「氣」的概念出發,我們來談談氣功的內涵。要闡明這一點,還需從對人的生命運動的看法說起。

眾說周知,人與一般動物根本區別在於他具有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動——意識活動。因此,人的生命是精神與肉體的統一。對此,古人有不少精闢的論述,例如《淮南子 ?? 道原訓》說:「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這里形指肉體,神則是特定的物質,人的意識和精神活動是其功能體現。這段話告訴我們,人的精神和肉體的活動都是靠周流於人體內的氣來充養、維持的;而各個層次上的氣化過程,則不僅以形體為基礎,而受神、意控制。
根據上述以神為主導,形、氣、神三位一體的人體生命整體觀,人有可能通過神、意的能動的鍛煉,增強神、意對形體和體內氣化過程及氣機運轉的控制,從而激發、強化人體的固有功能,並使心身臻於高度和諧。這種方法古人統稱「修身」。

先秦諸子,對於社會問題,所見各不相同,但於修身之道都是十分重視的《管子》把這類修身方法稱之為「心術」、「內業」;《莊子》認為有「純素之道」和「養形之術」的區別;孟子提倡「存心」、「養氣」,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荀子》認為人性本惡,故倡導「治氣養心之術」;而養生家.醫家則有「導引」、「行氣」、「食氣」、「養生」之方。戰國時期的文物《行氣玉銘》上刻的銘文就是「行氣」的方法;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出土文物里,有《導引圖》、《卻穀食氣篇》和《養生方》等。秦漢時期,以長生久視為目標的丹道開始流行,這又有內丹和外丹之別。東漢以後,佛教傳入,道教創立,這類修身方法和宗教修持相結合,名目就更繁多了。明清以來,武術家有內功之說。

「氣功」一詞最初見於晉??許遜的《靈劍子》,但直到宋代的《雲笈七簽》里才成為一個術語。清末《少林拳術秘訣》中有一章名曰「氣功闡微」,指出「氣功之說有二:一養氣,二練氣,」但氣功一詞並未廣泛使用。直到20世紀50年代,劉貴珍先生的《氣功療法實踐》一書問世,氣功作為傳統醫學的一種治療方法,才得以推廣。

從先秦諸子的「修身」之道,到當今流行的「氣功」,有一個歷史的演變過程。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有很大的發展,但本質上是一致的。據此,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組織國內在氣功理論、研究和實踐中有一定造詣的專家編寫的《健身氣功培訓教程(試用)》中對「氣功」的內涵,作如下概括:
氣功是基於中華傳統文化的人體生命整體觀,通過調心.調息.調身的鍛煉,改善自身的健康狀況,開發人體潛能,使心身臻於高度和諧的技能。

上述關於氣功內涵的界說,說明了氣功的理論基礎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人體生命整體觀;概括了古往今來各門派氣功功法的共性是「調心、調息、調身」;指出了氣功的基本功效是健全心身,開發人的固有潛能。

應該指出,氣功不僅是強化自身生命運動的有效方法,而且是人類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生命運動規律的一條重要的途徑

2、武術與氣功的起源和發展

武術與氣功的真實名字,叫內功,內氣加武功。
武術分器械和拳法,器械的話,中國很早就有。
拳法和氣功,應該是達摩祖師所創造。
達摩祖師根據古代瑜伽術提煉精華而成。
古代瑜伽術,要比佛教還早,也為佛教所用。
達摩面壁,佛門正解: (轉自 neigong.cc 內功網)
達摩祖師,是唯一一個親臨中國傳法的佛祖。
古代社會,法治淡薄,弱肉強食,悲慘殺戮,歷盡滄桑,疾病折磨,生死離別,苦不堪言。
達摩祖師,初到中國,皇帝接見,三問達摩:佛法無邊,可防病否?可防身否?可長壽否?
達摩搖頭,轉身而去,山洞面壁,頓悟禪理,九年苦修,佛心結果,真經問世,普渡善緣。
達摩真經:防病洗髓經(醫),防身心意把(武),長壽易筋經(禪)。
達摩三經,威力無窮,為防落入歹人之手貽害眾生,定下門規:達摩真經一字無,只可師承親傳。

何為佛?即佛心,佛行,佛果,方可稱佛。
佛心即救苦救難之慈悲心;佛行即救苦救難之實際行動; 佛果即普度眾生,救苦救難取得的成果。
有心,無行,無果算不得佛。

何為善?即救心,救病,救命,方可稱善。
達摩祖師自禁於山洞,犧牲九年生命,換取救世三經,以大無量功德,現身說法,感化後人和弟子。
口善,不施,不救算不得善。

何為佛經?達摩祖師面壁以前,所傳經文,為佛經,佛經是口念的。
何為真經?達摩祖師面壁之後,所創經典,為真經,真經是修練的。

達摩真經:
是武林之絕學,是智慧的結晶,是搏擊的藝術,是養生的經典,是醫武禪的根。

武林古傳:
寧贈一錠金,不傳一句真。真,指的是達摩真經。
練拳不練把,等於瞎胡打。把,指的是古心意把。

達摩真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斷臂求法,衣缽相傳。
真經,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終老自欺。
宋元戰亂,外魔入侵,不開殺戒,只有歸隱,達摩真經,落於民間。

3、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可以吃補腎的保健品嗎

你好,可以多吃一些補腎的食物像:
蠶蛹 含有豐富的營養,能補肝腎、益精氣,壯陽治痿百,固澀止精。中老年人若有肝腎虧虛、精氣不足、陽痿遺精等症,均可食用。
雞蛋 含有八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可強精益氣,提高精液質量,增強度精子活力,同時也是性愛後恢復體力的最佳食物。
蝦--蝦味道鮮美,補益和葯用作用都較高。祖國醫學認為,其味甘、咸知,性溫,有壯陽益腎道、補精,通乳之功。凡久病體虛、氣短乏力、不思飲食者,都可將其作為滋補食品。人常食蝦,有強身壯體效果。
淡菜--淡菜又名珠菜、殼菜。含豐富蛋回白質、碘、 B族維生素、鋅、鐵、鈣、磷等。其味咸,性溫,有溫腎固精、益氣補虛功效。適用於男子性功能答障礙、遺精、陽痿、房勞、消渴等症。男子常食可強壯身體增強性功能。望採納~

4、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

5、氣功的起源?

氣功究竟起源於何時,至今未見直接的文獻資料,目前是根據幾個間接文獻的互相佐證推測的。據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記載: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堯時期,中國中原地區曾洪水泛濫成災。《呂氏春秋•古樂篇》就有用有「宣導」作用的「舞」來治療「筋骨瑟縮不達」之疾的記載。《黃帝內經》也有用導引、按蹺來治療骨關節病的記載,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發展成為「導引按蹺」。

1975年在青海樂都地區柳灣三坪台出土的馬家窯時期的文物——浮雕彩陶罐上,是一個練氣功站樁的人形,說明中華氣功至今至少有5000年的歷史。

一、殷周時期的氣功萌芽
殷商時期,我們的祖先創時歷,應用干支紀日法,製造石器、骨器,進而是青銅器。農業生產較前發展,生活和文化較前進步,人們對自然的認識也漸增進。雖然天體運動與神話相伴,周天之說已見端倪,對身體各部分結構已有觀察,對疾病的危害也已有所認識,並具有了一定的醫葯知識。這都為氣功養生法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傳說殷時活了八百歲的彭祖,得益於「常食桂芝,善導引行氣。」(《中國人名大辭典》•彭祖)又有一位容成公「自稱黃帝之師,見周穆王,能善補導之事,取精於玄牝,其要穀神不死,守生養精氣者,發白復黑,齒墜更生。」(《雲笈七簽》)說明殷時已有氣功導引養生法的存在。據《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昔陶唐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氣郁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創編「舞」用以疏通經絡,理氣導滯,以防治郁滯不通之疾,這種「舞」已類似今天的健身氣功。

二、先秦諸子與氣功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時期,道家、儒家、仙家、兵家、法家、雜家、陰陽家相繼出現,形成了歷史上「百家爭鳴」的時代。隨著人們對社會和自然的認識逐步加深,開始積極探索生命的生長壯老規律以及與之相應的衛生保健方法,導引、食氣(服氣)、吐納、行氣之術逐漸為人們所採用,為氣功理論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春秋戰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除了是一部經典的哲學著作外,也為探索氣功學的理論奠定了基礎,它把氣功養生的三大要素——調心、調息、調身都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守一法」也出自該書,故《道德經》對後世氣功的發展很有影響。 「守一」的「守」是指「意守」,「一」是指意念集中為「一」。所謂「守一」,即指練功時意念集中於身體的一個點,或一件自然景物,或一件其他事物,也可以說是在眾多的意念中,選擇其中一項,並對此一項意念活動保持較長時間的穩定。

孔子提倡修身(健身),以「守中」類功法傳世。所謂「守中」,即在練功時,意念集中於身體或臟腑,或自然景物之內,不前不後,不左不右,不上不下,恰處天和之中。

《莊子•刻意》中的「吹口句(xu音虛)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則說明了習練氣功的目的只是為了健康長壽而已。

孟子提倡「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強調練氣功要重視道德修養的修身方法,這與當今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新觀念:「一個人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個方面皆健康的人才算健康的理念」不謀而合。

宋、尹則把老子的「道」和「氣」統一起來,認為「道在天地之間也,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遍流萬物而不變」(《心術》)。又進一步提出了精、氣、神的概念,其「氣論」對氣功學的基礎理論有很大影響。

動靜結合的觀點則首見於《呂氏春秋》,呂氏首先指出了「靜」的重要性,「精神安乎形,而年壽得長焉」。接著又指出了「動」的重要性,「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由於靜與動對人體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宜動者靜,宜靜者動也」。呂氏這一思想對後世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

戰國時期還出現了專以養生為務的「神仙家」,其中的突出代表有被後世廣為傳揚的王喬與赤松子,他們對氣功的影響也很大,致使不少功法都冠以二者的名字。

《戰國玉銘》又稱《行氣玉佩銘》、《行氣玉銘》以及《行氣銘》,據專家考證,這是公元前5世紀末至4世紀初一件反映氣功歷史的珍貴文物,也是到迄今為止最早且完整描述氣功鍛煉的實物,在這一中空但未透頂的十二面體玉制飾物上,刻有四十五個銘文,表明在戰國時代氣功功法確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在戰國至漢初成書的第一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奠定了古老氣功的醫學基礎。《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記載:「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從氣功鍛煉的角度來看,這正是古人對遠古時期人們修煉氣功境界的描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已有了三調的雛形。《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是一種社會醫學,它所奠基的氣功學,古時稱為「黃老之學」,恰好符合當代的「社會一心理一生物」醫學模式。《素問•上古天真論》雲:「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正是氣功鍛煉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理。《素問•遺篇刺法論》更介紹了氣功治療慢性病的具體方法。後世練功的「入靜」、「氣貫丹田」、「舌抵上齶」、「叩齒吞津」、「玉液還丹」等等,也都由此而來。

先秦時期,社會上已有從事氣功研究的術士、方士。氣功養生術從休息以利於體力恢復的簡單應用,成為有理論、有實踐的預防養生、祛病健身的導引氣功。如楚國盛行導引行氣,著名的方士就有「羨門高豀 、上成鬱林、公樂聚榖」(宋玉《高唐賦》)。姜亮夫先生說:「燕齊以求仙方而延年為主,而楚南以養氣而外生死為宗,故燕齊多方士,而楚南多隱逸……而導引行氣,始於楚南。」(《屈原賦校注》)可見戰國後期社會上氣功養生術的普遍流行。《素問》即有「中央者,其地平以濕……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 之論(《異法方宜論》)。

《管子》則謂「故能正能靜,然後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聰明,四肢堅固,可以為精舍」,此乃以穩定形神立法。《荀子•修身篇第二》提出「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乘之以調和」,提倡用中和法調節精神與形體。功法已有動功、靜功等不同,並且收載在諸子的著作里流傳下來。

三、秦漢時期的氣功學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雖然秦朝持續時間不長,但在經濟文化方面做了許多統一的工作,為漢代經濟文化的發展、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秦漢在醫學方面有較大發展,氣功學也因此受到良好的影響。尤其是漢初,統治階級曾一度提倡「黃老」之術,「清靜無為」之風盛行一時。政府休養生息,人民安居樂業,客觀上對氣功的發展是一個促進。即使以後董仲舒提出「尊崇儒術,罷黜百家」,但氣功並未因儒家經學的興盛受到影響,反而在理論認識上有顯著提高。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佛家的一些修持方法,也被人們用來作為攝生養性的手段。至此,中國氣功明顯形成了儒、道、釋三家。

秦漢時期,由於科學文化的發展,論著日多。受先秦諸子的影響,秦漢論著也包羅萬象。其中以生命科學為中心的論著不少,較有代表的如:《呂氏春秋》、《淮南子》、《素書》、《春秋繁露》、《韓詩外傳》、《申鑒》、《老子指歸》、《論衡》、《老子河上公章句》、《太平經》等。除哲學、社會學、心理學、天文、地理、氣候的知識外,有的篇章直接闡發氣功養生的內容,其中尤以《呂氏春秋》對發展氣功整體論的觀點有較大的推動,將天地自然、社會人事、機體生命合為一大系統。後世氣功家觀察自然、社會與機體生命的關系,多以《呂氏春秋》十二紀為指導,足見其影響之深。另外《老子指歸》對「道」的論述,明確提出「道」即是平衡,是事物形成過程中的相對穩定狀態,較先秦諸子所述平衡問題在氣功中的應用更為具體。《淮南子》「言神仙黃白之術,亦二十萬言」。其中淑真、精神、道應、人間等篇所述(部分)內容,可以說是氣功基本理論和實踐功法的具體闡發。還有《太平經》闡述功法之多,也是其他同時著作所少見的。至東漢,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首次應用十二消息卦,說明了氣功氣化學說的數學原理。
秦漢時期,氣功實踐加強,不僅用於預防攝生,也用於治療外感內傷多種疾病。道士、醫師應用其作為防治疾病的方法,有知識之士用以作為養生法,連普通民眾也有應用氣功的記載。在攝生防病方面,社會上已流行各種不同作用的功法。如漢•荀悅的「關息法」,就重在壯陽。有側重養陰的功法,靜而生陰,多從靜功方面入手進行。養陰又多重在精、血、津液等體內物質的獲得上,如長沙出土的青銅鏡銘文:「尚方佳鏡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渴飲玉泉」即是練氣功時吞咽口中分泌出的津液。較多的氣功家,還是提倡應用「和」法。如《呂氏春秋》的「精神安乎形」、「心志欲其和」;劉安的「形神志氣,各盡其宜」;韓嬰的「君子務結心乎一」;董仲舒的「心平和而不失中正」;陸賈的「寧其心而安其性」;徐平的「疏神達思,怡情理性」。尤其是嚴君平對「和」法的論述:「其為化也(『其』指道),變於不變,動於不動;反以生復,復以生反,有以生無,無以生有,反復相因,自然是守。」(《老子指歸•卷三》)是說道在不變中變,不動中動,自身在相對穩定中產生變化的運動。明確闡發了氣功的氣化作用,從理論上對「和」法進行了深入的總結。除說明秦漢時期廣泛應用「和」法之外,還表明秦漢氣功對動靜、復反、有無等辯證關系的認識,已具較高的水平。

值得說明的是,秦漢時期健身氣功的應用已很普遍。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導引圖》上雖僅存44幅圖畫,但導引姿勢復雜多變,運動全身各部,男女老幼都有,都著平民裝束。有的註明了導引作用,並且注意了意識活動要與動作協調,而且已有仿生物的「鷂背」、「龍登」、「熊經」、「鳥伸」,較《莊子》的記載有所發展,顯然是後世「五禽戲」的起源之一。

華佗在氣功學方面的貢獻是創制五禽戲,即虎、鹿、熊、猿、鳥五戲。五禽戲為時間較早、系統全面的健身動功功法之一。《三國志•華佗傳》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頸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我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鳥,亦以除疾,並利蹄足,以當導引。體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體輕便,腹中欲食。」簡要地介紹了五禽戲的由來以及臨床上的應用。說明五禽戲較之春秋二禽戲,較之戰國末西漢初的導引法又有提高。華佗五禽戲的創制,促進了氣功的發展,是其他方法不能相比的。

四、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氣功
晉初(又謂漢末)女氣功學家魏華存的氣功學專著《黃庭內景經》、《黃庭外景經》問世。就基本理論和實踐方法而論,主要應用人天觀、臟象學說研究氣功養生法,說明腦神經及心、肝、脾、肺、腎等五臟。提高了氣功對人體結構及臟腑間聯系的認識,對後世廣有影響。

晉代醫學家、煉丹家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書,對推動古代氣功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他認為導引的作用是「療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氣」,可以延年益壽。

南北朝的陶弘景、陸修靜對氣功的發展也有較大的貢獻。陶弘景著有《養性延命錄》、《真誥》,創制了許多具有實際作用的功法。陸修靜撰有《三洞經書目錄》,為保存南北朝前的氣功文獻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還有北齊•顏之推說的「愛養神明,調護氣息」,論述了氣功在預防醫學中的應用,後世多有效法。

晉以後,各種功法相繼出現。其中有以練氣為主的「命功」,如魏華存的「出日入月呼吸存法」和陶弘景的「六字服氣法」:「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口四,皆出氣也。」(《養性延命錄》)有調神,協調精神為主的「性功」,如魏華存的「思一法」,用以穩定腦神,其實就是補腦安神的性功。梁劉勰的「理神法」,實際上也是調節精神、穩定情緒的安神法,即所謂「靜則養神」。臨床還用於治療神形失調引起的各種內傷疾病,有調身、運動形體的「導引」。將「導引」用來預防攝生,祛邪療疾。如晉許遜所創的「補肝三勢」、「補脾三勢」、「補心臟三勢」、「補肺臟三勢」、「補腎臟三勢」,用於治療五臟疾病。方法簡明易行,有實效,至今仍用於實踐,即是經後人改動而更名為「立式八段錦」的原型。兩晉南北朝的氣功較秦漢時期又有新的發展,除有以上的功法外,還有按摩、咽津等多種輔助功法。如陶弘景的以活動形體,動搖肢節,強壯身體,增進健康的「導引按摩法」等。

6、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文化縱覽

簡介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琴棋書畫、三百六十行、四大發明、民間禁忌、精忠報國、自然養生、竹、民謠、黃土、長江、黃河、紅、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農家、農民起義;皇宮官府、宮庭文化、帝王學。

1.諸子百家

「九流十家」

(1)道家(老子、莊子、列子;思想:道德,無為、逍遙;《南華經》《道德經》 《管子》

(2)儒家(孔子、《論語》、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義、禮、智、信;四書:《中庸》《大學》《孟子》《論語》)

(3)法家(李悝,韓非、李斯、《韓非子》、思想:君主集權,以法治國)

(4)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愛、非攻、舉賢、節儉)

(5)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桓團《公孫龍子》)

(6)陰陽家(鄒衍、《鄒子》)

(7)縱橫家(鬼穀子、蘇秦、張儀、〔《戰國縱橫家書》記載〕)

(8)雜家(呂不韋、《呂氏春秋》、劉安、屍佼、《屍子》、《淮南子》)

(9)小說家(虞初、《虞初周說》)

(10)農家(許行《神農》已佚)

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時期學術派別的總稱。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2.琴棋書畫

笛子、二胡、古箏、蕭笛、鼓、古琴、琵琶。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 漁樵問答》);中國象棋、中國圍棋,棋子、棋盤;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毛筆、墨、硯台、宣紙)、木版水印、;國畫、山水畫、太極圖。

3.傳統文學

主要是指詩詞曲賦。

《詩經》、《楚辭》、;先秦詩歌、漢賦、漢樂府、民歌〔南北朝時期〕、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如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

4.傳統節日

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漢民族傳統節日近50個。如下是15個主要節日:春節、上元節(元宵節)、花朝節(百花生日)、上巳節(三月三)、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祭灶日(小年)、除夕。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5.中國戲劇

京劇、越劇、秦腔、潮劇、崑曲、湘劇、豫劇、曲劇、徽劇、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梨園戲、歌仔戲、廬劇等。

6.中國建築

亭閣牌坊、園林寺院、鍾塔廟宇、亭台樓閣、民宅

7.語言文字

漢語是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我國除漢族使用漢語外,回族、滿族、畲族也基本轉用漢語。

現代漢語有標准語〔普通話〕和方言之分。漢語方言通常分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和平話土話。 從語言系屬來看,我國56個民族使用的語言分別屬於五大語言: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

漢字是世界四大自源文字之一(另外三種是埃及聖書字、蘇美爾楔形文字、瑪雅文字),從文字類型上看漢字有表意文字、意音文字、音節文字之分。從字母體繫上看有古印度字母、回鶻字母、阿拉伯字母、方塊形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等形式。

鮮有文字的書寫能成為一門藝術,更無一能達到漢字書法藝術的高度。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黃庭堅等書法名家的作品至今讓人們嘆為觀止

8.醫葯醫學

中醫、中葯、《黃帝內經》、《針灸甲乙經》、《脈經》、《本草綱目》、《千金方》、《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等

9.宗教哲學

儒、道、釋〔佛〕、周易、陰陽、五行、八卦、占卜、風水、面相等

10.民間工藝

潮綉、剪紙、風箏、中國織綉(刺綉等)、中國結、泥人、面人、麵塑、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千層底等

11.中華武術

太極拳、詠春拳、武當拳、形意拳、少林武術、南拳、劍術等

12.地域文化

中土文化、潮汕文化、江南文化、塞北嶺南、大漠風情、蒙古草原、黑土地、青藏高原、天府之國、大西北、桂林山水、天涯海角、中原文化、巴陵文化等民風民俗

禮節、婚嫁(紅娘、月老、聘禮、洞房)、喪葬(孝服、紙錢、頭七)、祭祀(天地祖先);門神、年畫、鞭炮、湯圓、餃子。

13.衣冠服飾

漢族衣冠服飾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各朝代形制不同,中國還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響而誕生的服飾。少數民族服飾種類較多,如苗族的"嘔欠"、"嘔欠嘎給希"、" 嘔欠濤"。

14.四大雅戲

15.花鳥魚蟲

16.動物植物

東北虎、金錢豹、丹頂鶴、中華草龜、大熊貓、中華鱘等;十大名花:蘭花、梅花、牡丹、荷花、菊花、月季、桂花、杜鵑花、水仙花和茶花。

龍生九子: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贔屓、狴犴、螭吻、饕餮、椒圖、蚣蝮、貔貅。

17.古玩器物

玉(玉佩、玉雕等)金銀器、瓷器、紅木傢具、景泰藍、中國漆器、彩陶、紫砂器、蠟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寶劍、十八般兵器等)、青銅器、古玩(銅錢等)、鼎、金元寶、如意、燭台、紅燈籠(宮燈、紗燈)、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銅鏡、大花轎、水煙袋、芭蕉扇、桃花扇。

18.飲食廚藝

出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道;酒文化、中國菜、八大菜系(魯、 川、 粵、 閩、 蘇、 浙、湘、徽)、餃子、湯圓、粽子、年糕、月餅、筷子;魚翅、海參、鮑魚……

19.傳說神話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嫦娥奔月、梁祝、牛郎織女等

20.神妖鬼怪

玉帝、太白金星、瑤池金母、閻羅王、黑白無常、孟婆等

21.傳統音樂

是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採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徵的音樂,不僅包括在歷史上產生、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還包括當代作品。可見,傳統音樂包括「國樂」但不包括「新音樂」,但它們都是「中國音樂」。

傳統音樂是中國民族音樂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音樂與新音樂的區別並不在於創作時音的先後,而是在於其表現形式及風格特徵。如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漁舟唱晚》雖是近代音樂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屬中華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傳統音樂。

相反,學堂樂歌、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樂形態特徵借鑒了西方音樂,故不是傳統音樂。

傳統音樂的劃分最早見於中國音樂研究所編寫的《民族音樂概論》,分為五大類: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和器樂,但大多院校在教學中把歌舞音樂並入民歌,於是就變成四大類:民歌、民族器樂、曲藝(即「說唱」)音樂、戲曲音樂。

實際上,「民族音樂」、「傳統音樂」和「民間音樂」又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民族音樂」包括傳統音樂和新音樂;而「民間音樂」只是傳統音樂的一個類別。且中國的民族音樂是非常豐富的,除了民間音樂,還包括宮廷音樂、宗教音樂和文人音樂。

杜亞雄先生則將中國傳統音樂分類如下: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其中民間音樂包括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民間歌舞、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

文人音樂包括古琴音樂、詩詞吟誦調、文人自度曲;宗教音樂包括道教音樂、釋教音樂、伊斯蘭教音樂、薩滿教及其它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包括祭祀樂、朝會樂、喜迎及巡禮樂、宴樂。

22.「戲曲」

戲曲「四大聲腔」

四聲腔,展輝煌,對戲曲,有影響;

崑山腔,經改良,藝術上,有開創。

弋陽腔,節奏強,加滾白,調高亢;

梆子腔,聲響亮,花苦音,巧用上。

皮黃腔,二合一,稱二黃,和西皮;

西皮剛,二黃抑,後發展,成京劇。

聲腔中以崑山腔、弋陽腔、梆子腔、皮黃腔為典型。

中國古典十大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23.中國對聯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對聯起源秦朝,古時稱為桃符。關於中國最早的楹聯,譚蟬雪先生在《文史知識》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國最早的楹帖出現在唐代。

時間跨度為先秦、兩漢至南北朝。在中國古詩文中,很早就出現了一些比較整齊的對偶句。流傳至今的幾篇上古歌謠已見其濫觴。如「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類。至先秦兩漢,對偶句更是屢見不鮮。

《易經》卦爻辭中已有一些對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視,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於天,後入於地。」(《明夷》卦「上六」)《易傳》中對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見,如: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系辭下傳》)、「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則各從其類也。」

律偶,格律詩中的對偶句。這種詩體又稱近體詩,正式形成於唐代,但其溯源,則始於魏晉。曹魏時,李登作《聲類》十卷,呂靜作《韻集》五卷,分出清、濁音和宮、商、角、徵、羽諸聲。另外,孫炎作《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創始人。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道教文化、禪宗文化、飲食文化、孝賢文化、慈善文化、中醫文化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

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清明節、五月初五端午節、七月初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24.名山大川

中國五嶽:華山、恆山、衡山、嵩山、泰山。

上古道家修仙聖地: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等

道教現四大名山:青城山、龍虎山、武當山、齊雲山。

黃山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長江、黃河、珠江、黑龍江、松花江、遼河、海河……

(6)養生功的起源與發展擴展資料: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在中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系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申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

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於精神文明範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著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

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系,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後兵」,文治武功。有些還包括小吃,風俗等傳統文化。

「文化」的定義,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據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中統計,世界各地學者對文化的定義有170多種。從詞源上說,在西方,「文化」一詞源於拉丁文culture,原意為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

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復合整體,總稱為文化。

7、古代著名醫書

中國著名的醫書有《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洗冤集錄》,《醫宗金鑒》等。

1、《黃帝內經》,作者,黃帝。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中醫理論著作,對後世中醫學理論的奠定有深遠的影響。此書相傳是黃帝與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師、鬼臾區、少俞等多位大臣討論醫學的記述,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醫家類。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成書約於戰國至秦漢時期,在東漢至隋唐時期仍繼續修訂和補充。《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共18卷162篇。該書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理論基礎,也是中醫學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發展的基石

2、《神農本草經》,作者,傳說是神農氏。

《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是現存最早的中葯學專著,作者不詳,約成書於秦漢時期。書內記載的葯物凡365種,分上品、中品和下品三品。

原書早已佚失。南朝陶弘景為《神農本草經》做注,並補充《名醫別錄》,編定《本草經集注》共七卷,把葯物的品種數目增加至七百三十多種。清朝孫星衍將《神農本草經》考訂輯復,成為現在通行本。

《神農本草經》為中國現存較早的葯物學重要文獻,本書把葯分為三品:認為無毒的稱上品為君,毒性小的稱中品為臣,毒性劇烈的稱下品為佐使。

3、《傷寒雜病論》,作者,(三國)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又作《傷寒卒病論》,為東漢張仲景所著,是中國第一部理法方葯皆備、理論聯系實際的中醫臨床著作。此書被認為是漢醫學之內科學經典,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

此書總結《湯液經法》、《黃帝內經》、《難經》之思維體系,實踐於內科辨證論治上,於外感傷寒創設「六經辨證」——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並列方治。

並於雜病上,於霍亂病、百合病、陰陽毒、瘧病、虛勞、瘀血病、胸痹病、水飲病、咳嗽病、婦女雜病等皆有涉入,列方處置,堪稱漢醫學之內科學經典,相對於《內》、《難》的生理學經典角色。

4、《洗冤集錄》,作者,(宋)宋慈。

《洗冤集錄》為宋朝人宋慈所作,由其從事司法刑獄工作所積累之豐富驗屍經驗為基礎,並結合當時傳世的屍傷檢驗諸書,加以綜合、核定和提煉,完成了這部有系統的古代法醫學著作。這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醫學專書。

《洗冤集錄》成書於淳祐七年(1247年),有五卷,53條,有檢驗總論、驗屍、驗骨、驗傷、中毒、救死方六大題材。

以目錄來看,本書的主要項目包括:宋代的檢驗屍傷法令;驗屍方法和注意事項;勘察現場;屍體現象;各種機械性窒息死;各式鈍器損傷;銳器損傷;交通事故損傷;高溫致死;中毒;病死和急死;屍體發掘等項。

主要的涵蓋驗屍的檢驗方法、死因的判斷,例如對於被火燒死與死後焚屍的差別、生前溺死與死後棄屍入水,都有精闢的見解。《洗冤集錄》中所稱呼的「血墜」也就是現代法醫學中的「屍斑」。

5、《醫宗金鑒》,作者,(清)吳謙編修。

《御纂醫宗金鑒》簡稱《醫宗金鑒》,全書九十卷,清乾隆朝時政府編著的大型醫學叢書,由供奉內庭太醫、太醫院右判吳謙奉敕主編,後收入《四庫全書》之中。《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給與這套書籍相當高的評價。

本書共分15部,有《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方論》、《四診心法要訣》、《運氣要訣》、《傷寒心法要訣》、《雜病心法要訣》、《婦科心法要訣》、《幼科心法要訣》。

以及《痘疹心法要訣》、《種痘心法要旨》、《外科心法要訣》、《眼科心法要訣》、《刺灸心法要訣》及《正骨心法要旨》。

其中,《傷寒論注》中,收集了二十名醫家的註解,內容極為詳盡。口訣的部分也甚為實用,在本書刊行之後,成為當時醫學教育最重要的讀本。

本書也成為中國北方中醫界最重視的一本套書,對於北方中醫界有極深的影響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帝內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神農本草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傷寒雜病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洗冤集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醫宗金鑒

8、中國道教的起源與發展?詳細點

你可真逗,你要求還得詳細點,這是整本的道教史,你可知道沒有3,500頁是說不清的?

與養生功的起源與發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