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季的養生方法是什麼?
中醫專家提醒,秋季應多飲水、少說話,適合慢走、瑜伽等運動
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醫院的醫生表示,秋季的養生以「收養」為原則,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不順心或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如果沒有加入出遊大軍,可以通過飲食、起居、運動等方式進行調養,為接下來的工作、學習打下基礎。
多吃白色食物、酸性食物
四季青醫院中醫科主治醫生鄭月指出,秋季以燥邪為主,會出現皮膚乾燥、眼睛干澀、口乾,夜裡因為肺陰虛引起盜汗等症狀。因此,秋季養生應從「潤燥」開始,每天喝2升以上的水才能保證秋季身體所需的攝水量。
飲食方面,從五色而言,需要多吃白色的食物,對肺部有保護和滋養作用,比如白蘿卜、山葯、蓮藕等應該常吃,可以生吃或者做湯。從五味而言,應「少辛多酸」,盡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乾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多吃酸性食物,比如杏、橙子等,有收斂肺氣的作用。如果覺得口苦、口淡,口裡沒味道、食慾不振、腹脹、腹滿、大便黏膩等,可以用薏米、山葯、紅豆等熬粥煲湯。
不少人認為到了秋天就該「貼秋膘」,秋天應該多吃肉。鄭月指出,「貼秋膘」是針對立秋而言,立秋過後,很多在夏天裡食慾比較差的人,食慾逐漸好轉,因此主動或被動地開始貼秋膘。「秋季應少吃豬肉,尤其是那些患有胃腸道疾病、高血脂、慢性中風等疾病的人,不宜攝入太多。而牛羊肉可以幫助提升陽氣,提升人體的禦寒能力。」
起居調養
早睡早起,作息保持規律
每到節日,有些人的作息就不規律,晚睡晚起更是成為常態。鄭月提醒,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卧早起,與雞俱興」。早睡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秋季適當早起,還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對於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有一定意義。
秋季早睡,完全符合「收、藏」的養生原則。一般來說,秋季以晚上9點至10點入睡,早晨6點至8點起床比較合適。睡前可吃些養心陰的食物,如冰糖百合蓮子羹、小米紅棗粥、藕粉或桂圓肉水等,有益健康;睡前用溫水泡腳,可助睡眠。
秋季晝夜氣溫涼,俗話說的「春捂秋凍」其實並不是說秋天就要凍著,還是要根據氣溫適當增減衣物。早晚涼可以穿件外套,熱的時候再脫,避免受寒。因為秋天容易出現「乾燥」症狀,比如咳嗽、皮膚乾燥、口感、大便乾燥等,如果這時候再受外寒,就很容易發生風寒感冒症狀。
由寒濕引起的痹症(如骨關節炎等),在秋季天氣轉涼後,症狀會逐漸加重,這時首先應該保暖,家裡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自己做艾灸,哪兒疼灸哪兒。
運動調養
運動不宜太早或太晚
秋季是北京最好的季節,適宜開展各種運動鍛煉。四季青醫院慢病科執業醫生陳玉傑指出,秋季的早晨是鍛煉身體的最佳時間,可以選一個幽靜之處進行鍛煉,有益身心。但切忌過早,一般建議早7點到9點之間進行鍛煉,晚上運動的時間最好是在16點至18點之間,此時不冷不熱,氣候宜人,使人精神爽快。「很多老人習慣大清早就出門鍛煉了,有的甚至4點就出門了,秋季早晚涼,太早鍛煉反而容易出問題。」陳玉傑說。
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鄭月指出,秋天養生原則是「收、藏」,因此應盡量做一些安靜的活動,比如慢走、靜坐冥想、瑜伽之類輕松平緩的運動,運動量不宜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
2、秋季該如何養生?
秋季:陽消陰長,天乾物燥要養收
「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
——《管子》
養生要點:秋屬肺金,主收。秋天由於陽光漸收,而陰氣逐漸生長起來;萬物收,是指萬物成熟,到了收獲之時。從秋季的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隨「夏長」到「秋收」,而相應改變,因此,秋季養生皆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尤其春夏傷陰耗津的人、陰虛津虧者,更要抓緊秋冬時機養陰生津,以調整、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
起居、飲食、精神、運動防疾等方面的調攝,應注意保養內守之陰氣,皆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方能安全度過「多事之秋」。秋季起居應該早睡早起,做到清靜安寧,神氣漸收,不讓意志外馳,保持肺氣清靜,以適應秋季寒涼的氣候。
秋冬季節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金秋十月是最適宜登山的季節,在做登山前的熱身運動時,特別要注意下肢肌肉和關節的活動。可以先在原地慢跑幾分鍾,然後做有針對性的伸展練習。經過休息和適當調整,讓心肺功能從發揮部分功能,轉變為發揮全部功能,再做同樣強度的運動,就能夠適應了。
登山是一項大眾體育運動,因為沒有過高的技術要求,多數人都能參與。但也有一部分人因為身體緣故並不適合登山。比如:腿部有疾病的人;冠心病患者;癲癇病患者,有眩暈症者等。其他如內臟下垂、高血壓、肺氣腫病,以及處於生理周期的女性,一般不宜登山。
秋季鍛煉有很多好處,因為入秋之後氣溫適度,氣候宜人,在這樣的季節養成鍛煉的習慣,讓身體受到良性的刺激,會更加容易適應進入冬季後氣候的變化。
有的人覺得運動量大身體才能練好,抵抗力強,其實不然。運動跟吃飯睡覺一樣,都是適度才好。從中醫理論講,秋天人體的精氣處於收斂內養的階段,所以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
由於人的肌肉和韌帶在秋季氣溫開始下降的環境中容易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關節生理活動度減小,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因此,每次運動中也要注意運動的方法。除了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外,運動的幅度強度都要重視,不要勉強自己做一些較高難度的動作。
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已經很少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了。晚上睡得晚,早上工作又多,不少人沒有時間早上鍛煉,所以有人就把鍛煉的時間定在了晚飯後。能夠堅持鍛煉是件好事,不過飯後立即進行運動,哪怕是散步也是不利於健康的。這是因為飯後消化系統的血液循環大大增加,而身體其他的部位血液循環就會相對減少,如果馬上開始運動,消化的過程受阻,胃腸容易生病。所以飯後30分鍾後再進行運動為好。
由於秋季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隨自然環境的變化,處於「收」的階段,陰精陽氣都處在收斂內養的狀態,故運動養生也要順應這一原則,即不要做運動量太大的項目。以防汗液流失,陽氣傷耗。祖國醫學主張秋季多做「靜功」鍛煉,中醫學認為,人體五臟里的肺臟與秋季相應,秋季宜注意保養肺臟,而常練六字訣里的「嘶」字功,有助於養肺氣。具體功法是:
預備功。頭頂如懸,雙目凝神,舌舐上齶,沉肩垂肘,含胸撥背,松腰坐胯,雙膝微屈,雙腳分開,周身放鬆,大腦入靜,順其自然,切忌用力。
在呼吸調順後,縮身屈背,兩肘後縮下沉,上身盡量俯下,同時吸氣,再呼氣呼濁,呼氣時發「嘶」字音。此時,兩唇微向後收,上下齒相對,舌尖微出,由齒縫向外發音。意念由足大指之尖端領氣上升,兩臂循肺經之道路由中焦提出,向左右展開,如鳥之張翼,自己感覺到大氣行於脈絡中,如小蟲之爬行。由腹而胸,出肺系入上臂內廉,過肘漸入手寸口魚際穴中,直達拇指尖端之少商穴內,呼氣盡而氣到指實。當呼氣盡時,即用口用鼻吸氣,橫膈膜受到外氣之逼迫下降,則小腹因之而隆起。休息片刻,自然呼吸一次,再念「嘶」字,口型及兩臂之動作如上,這樣連續6次,即行調息。方法是:改用通常呼吸,但還要堅持鼻納口吐,兩目微閉,兩唇輕合,上下齒相互輕輕叩擊36次,若口中津生,猛力咽下,以意念送至腹部丹田。嘶氣後之所以還要調息,目的是補養肺因嘶後耗損,補益體內正氣,養生家高濂稱這一方法是修養肺臟法。
秋季若常練此功,可治痰多氣壅,口乾咽痛。早晨練功一定要到空氣新鮮、樹木茂盛的公園中練,在練功時應防止七情干擾,不恣意房事等。
吸收功:晚餐後兩小時,選擇室外空氣清新之地,先慢步走10分鍾,然後站定,面對明月,兩腳分開與肩平,兩手掌相搭,掌心向上,放於臍下3公分處,雙目平視,全身放鬆,吸氣於兩乳之間,收腹,再緩緩呼氣放鬆,持續半小時即可。
拍肺功:每晚臨睡前,坐在椅子上,身體直立,兩膝自然分開,雙手放在大腿上,頭正目閉,全身放鬆,意守丹田,吸氣於胸中,同時抬手用掌從兩側胸部由上至下輕拍,呼氣時從下向上輕拍,持續約10分鍾,最後用手背隨呼吸,輕叩背部肺俞穴數十下。
3、秋季該怎樣養生
俗語「吃腦補腦」,吃煲羊頭能輔療「頭風」等疾病。另有加「四珍」、「八珍」的補葯煲羊肉,中醫書上有輔療肺病、瘧疾的記載。栗子有「乾果之王」的譽稱。秋季蒸制栗子糕果食用,有補腎強筋,健脾養胃的功效。
栗子煮粥吃,能補中氣,單獨蒸、炒,剝殼而食,不僅口味好,而且營養價值高。
霜降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過後就是「立冬」。俗語「補冬不如補霜降」。秋補既吃羊肉也吃兔肉。
水果作為時尚食品,盡人皆知。然而,水果也可以作為補品,如秋季的梨子和柿子
老年人除了不要秋凍,核心的問題是飲食的選擇和搭配,有以下幾方面:
防寒溫里
每日的早餐,用溫熱性質的食物,如煮粥配大棗和乾薑、核桃仁、甜杏仁、葡萄等,也可以食用豆漿、胡辣湯、羊肉湯、醋熘白菜、糖蒜等。
排濕祛風
遇有風雨陰濕天氣或者體內有濕、大便稀的情況,應增加祛風排濕的飲食,如選用大米、扁豆、紅小豆、薏米、蓮子、栗子、蔥、姜、花椒、茴香、丁香、胡椒等。
潤燥滋陰在乾燥天氣或口乾舌燥、大便乾的情況下,應選擇潤燥滋陰的飲食,此類飲食品種能增強免疫力,可選用全麥面、小麥仁、豆芽、豆漿、花生、芝麻、紅薯、山葯、南瓜、蘿卜、白菜、蓮菜、百合、木耳、梨、蘋果、葡萄、枸杞、大棗、甜杏仁、甘蔗、蜂蜜、鴨蛋、蒸雞蛋羹等。
秋季如何養生?收斂陽氣
在飲食中適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醋等酸味食物可收斂陽氣,若無風寒天氣或體內沒有涼寒,應盡量少用或不用解表發汗的食品,如大蔥、生薑、辣椒、芥末等。
五味調和
這是健康的八大基石之一,應注意如下關系:辛辣味與酸味或者苦味是相互制約的;甘甜味與鹹味或者酸味是相互制約的;鹹味與苦味或者甘甜味是相互制約的等。以上歸納概括為:防寒溫里排溫氣;潤燥滋陰增正氣;降溫降暑斂陽氣;五味調和少疾病。
特別是在秋季這樣一個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是人們抵抗力相對較弱的時候,這時,如果不注意,會很容易得病。因此,在秋季應該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那麼,來看看我們為您介紹的部分秋季食物。
海藻——海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而海苔更是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藻糖酸,可以保護人體免受放射線的傷害。
姜——姜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夠鎮咳、退燒、減輕疼痛,還能有效抑制疾病。姜是一種很好的抗毒物質,能殺菌和抗黴菌,是治療風寒和流行性感冒的有效食品。
水果——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於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大蒜和洋蔥——大蒜和洋蔥能夠使人精神暢快,增強人體免疫力。大蒜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能,常吃大蒜和洋蔥會還可使人體呼吸順暢。
4、在秋季應該怎麼養生?
秋季,氣候由熱轉涼,陽斂陰生,萬木日漸蕭條,故養生者必須注意保養內守之陰氣。
精神調養
秋應於肺,悲憂易傷肺。秋天氣候漸燥,氣溫漸降,草木凋零,人心中易引百起垂暮、凄涼之感,產生憂郁或煩躁等情緒。因此,秋季養生首先要保持內心寧靜,收斂神氣,忘卻一切憂愁,培養樂觀情緒。
起居調養
早卧度早起,適當增加衣服,以防秋涼。
飲食調養
以滋陰潤肺為主,預防秋燥,適當多食芝麻、糯米、核桃、蜂蜜、乳品、甘蔗、楷杷、菠蘿等柔潤食物。同時,秋季適當多食一點酸味水果,以收斂補肺;少食蔥、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及冰棒、冰淇淋、烈酒等刺激性強的飲食。
運動調養
秋高氣爽,正是開展運動鍛煉的好時期。要加強體育鍛煉,堅持晨煉回,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但應避免因過度劇烈運動造成大汁淋漓,津氣耗散。
防病保健
秋天也是腸炎、痢疾、瘧疾等病的多發季節,要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蚊蠅;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敗變質食物;做好預防接種,服預防葯;堅持用涼水洗臉、答熱水泡足,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功能;適當多服些維生素和滋陰益氣、宣肺化痰的中葯,以緩解秋燥對人體的影響。
5、秋天到了該如何養生呢?
1、合理膳食,以防燥護陰、滋陽潤肺為准則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乾燥,秋燥之氣易傷肺。因此,秋季飲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肉類可食兔肉、鴨肉、青魚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廣柑、山楂等。適當多飲水,多吃些蘿卜、蓮藕、香蕉、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盡量少食或不食蔥、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熱之品及油炸、肥膩之物。體質、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紅棗、蓮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補、平補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壽,但不能猛吃大魚大肉,瓜果也不能過食,以免傷及腸胃。另外,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潔衛生,保護脾胃,多進溫食,節製冷食、冷飲,以免引發腸炎、痢疾等疾病。
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
秋季天高氣爽,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在此季節老年人必須加強體育鍛煉,是秋季保健中最積極的方法。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後要積極參加活動健身鍛煉,可選擇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鍛煉項目。
秋季氣候乾燥,早、晚溫差較大,是一些細菌、病毒繁殖與傳播的有利條件,隨著乾燥的灰塵,一些細菌、病毒在空氣中飛揚,常會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病的高發時節,因此,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要加強保暖,做好預防工作。
3、保持樂觀情緒,靜養心神
秋季萬物成熟是收獲的美好時節;但秋天也是萬物逐漸凋謝、呈現衰敗景象的季節。在此時節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頹廢等傷感情緒,因此,要注意調養情智,學會調適自己,要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適當延長夜間睡眠時間;可經常和他人、家人談心,或到公園散步,適當看看電影、電視,或養花、垂釣,這些都有益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4、衣裝適宜,謹防著涼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較大;在此季節,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過早、過多添加衣物;在此季節只要不是過於寒冷,就要盡量讓機體保持於涼爽狀態,讓身體得以鍛煉,使其具有抗禦風寒的能力。但是金秋季節,氣候變化無常,老年人要順應氣候變化,適當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和引發呼吸道等各種疾病,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
秋燥傷肺少吃辛: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乾燥,濕度小,人易出現咽干、乾咳等症狀,這是由於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象。此時,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