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傳統飲食養生學特別強調天人相應

傳統飲食養生學特別強調天人相應

發布時間:2021-01-17 19:44:24

1、中國傳統養生學的基本理論與原則

中國傳統養生學的理論基礎和原則
養生學是研究養生活動的一門學科,是在研究人類生命規律、衰老機理的基礎上,闡述促進健康、預防疾病,以達到延年益壽、提高生命質量的理論和方法的學說。
中國傳統養生文化融各種防病、治病、健身、修煉方法於一體,它以中國哲學為理論基礎,匯集道、儒、佛、醫、武的思想精華,不僅具有健身延年的實用價值,而且映射出中華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維方式的特色。中國傳統養生,其來源范圍之廣、內容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了解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旨在表述養生對人類生命全方位的影響。它是一門學問,是一門中國的傳統學問,有理論也有方法。這門古老的學問,目前正在煥發新的活力,也越來越受到今人的重視。養生要養好,一鱗半爪地學習一些養生方法是不夠的,必須懂得養生理論,理解其思想真諦。
中國養生學以古代中國傳統生命哲學思想為基礎,是具有濃郁東方色彩及獨特效果的健身延年理論和方法。在基礎的傳統哲學思想中,包括氣一元論、太極陰陽五行學說 、形神合一、性命學說、天人相應論等思想都對養生起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氣一元論
「氣」是構成宇宙萬物最基本的物質形態,是世界的本元。為天地間的起始物質;介於有形與無形之間。世間萬事萬物均在於一氣之變化,物的產生是氣之聚,物的滅亡則是氣之散,全字宙只是一氣而已。《內經》認為,氣是萬物的本元,形態萬千的物類,均為太虛元氣一氣所化,故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氣也是組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又稱「原氣」、「元氣」、「真氣」。氣遍布全身臟腑經絡、四肢百骸,無所不到。人體與自然界皆本源於「氣」, 「人與天地同紀」、人與天地相應。《內經》雲:「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凡表裡、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所致」。
疾病治療的關鍵,即在於調整失調之氣機、氣化,使之復歸平衡。養生的目的,也在於保養精氣,使體內之氣平衡協調,順應自然界的變化。
二、太極陰陽五行說
太極。源於《周易》。太極是指宇宙的本始,指原始混渾之氣。《易•系辭上傳》雲:「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是宇宙變化的過程。太極是宇宙變化的開始。原始混沌之氣運動而分為陰陽兩種對立的力量。由陰陽而生春夏秋冬四時,產生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進一步則推衍為宇宙萬事萬物。
陰陽。萬物都有陰陽兩個對立面。陰陽的對立和統一,是萬物發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動、強壯、外向、功能性的,均屬陽;相反,凡是寧靜、寒冷、抑制、內在、物質性的,均屬陰。陰是指人體實質的物質,陽則指人體非實質的物質,即身體的機能和氣。 陰陽運動變化的規律如下:陰陽的互根(各以對方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條件;「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的消長(運動斗爭,經常會發生陰消陽長或陽消陰長的偏盛偏衰的不平衡狀態);陰陽的轉化(通過一定的條件可以互相轉化;如:水——雲——雨;人體功能與物質(氣與血);「重陰必陽,重陽必陰」;事物異常發展到極點,必然向著對立面轉化)。
養生鍛煉的目標在於協調陰陽,使軀體內環境趨於平衡,並順應外部陰陽環境的變化,保持人與天地之間的平衡。《內經》雲:「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我們平時的養生鍛煉中,應把握以下陰陽原則:
選擇鍛煉功法應順應季節陰陽;
鍛練時應順應時辰陰陽;
選擇鍛煉項目應區別體質陰陽;
辨別病情陰陽去養生;
練呼吸調和明陽;
用意念平衡陰陽;
不同的鍛煉姿勢可以協調陰陽。
又有古人語:寄語學道諸君子,不識陰陽莫亂為。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及其運動變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氣分化的構成宇宙萬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行」,指這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
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的相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如果五行相生相剋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克關系,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
三、 形神合一論
所謂形,是指形質、形體、身形而言。包括了人體的皮肉、筋骨、脈絡、臟腑及充盈其間的精血,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外殼 ,屬自然范疇的物質實體。所謂神,包括了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內在主宰。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指人體生命活動外在表現的總稱;狹義的「神」,指意識思維。
「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 一方面,形的存滅決定了神的存滅,神只能依形而存,決不能離形而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一方面,神的健康與否,也直接影響形體的盛衰存亡,「精神內傷,身必敗亡。」運用形、神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闡述生命活動本質的理論,即為「形神合一論」。
在形與神的對立統一關系中,神佔有主導的地位。養神為首務。 「太上養神,其次養形」。心主神明,為君主之官,為全身臟腑經脈氣血津液之主宰,「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神以形為物質基礎,又作用於形而成為「形之主」、「身之制」,主宰機體進行正常的生命運動。
無論老子或是莊子,都十分強調「神」的內在主宰作用。莊子主張:「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要形與神俱存,就應「修形」與「保神」並進。臻至「形神合一」的境界,才能收到預期的實效;否則,兩者缺一,不管缺的是哪一者,都將是蹩腳的養生,絕對收不到實效。
四、性命學說
性,指人的精神、意識活動的基礎或本原;命,指人體機能活動的基礎或本原。性與命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人體的生命,故「性命」又可理解為生命。研究性、命及性命相互關系的學說,稱為「性命學說」。
有的養生家就按性命學說將氣功分為性功、命功及性命雙修。性功注重精神的煉養,命功注重氣的煉養,性命雙修則神氣並重,身心兼練。
性與修性。性,有元性、質性之別。元性是先天固有的「天賦之性」,又稱「元神』;質性是後天獲得的「氣質之性」,又稱「識神」。性命學說中的「性」主要指「天賦之性」,因為「天賦之性」是「天質之性」的根本。古人認為,後天的氣質之性消耗元氣,成年人因「元性微,質性彰」,故日趨衰老。 性命鍛煉的原則就是恢復元性的主導地位,使「本元之性勝氣質之性」,恢復元神,是使人體精氣神充盈的先決條件。
修性以煉神為主,重在精神、意識的鍛煉。古人認為,修性的關鍵在於心靜,心靜則「神全」,神全而後「性現」。
命與修命。命,是「氣」的本原。人體功能活動是「氣」的運動狀態,而「命」則是「氣」的本原,指腎中元精所化之元氣。命常潛於臍,古人認為,胎兒在母腹中時,靠臍帶與母體相連,隨母體呼吸以為呼吸,因此臍部即為命之根蒂。下丹田在臍中,是元氣潛藏之所。
修命以煉精煉氣為主,重在身體素質的鍛煉。
性命雙修。性與命不能截然分開,性無命不立,命無性不存。佛家坐禪講究修性,修心養性;道家功法中有單以修命為主者,強調煉升腎中元氣。宋元以後的內丹術則開始主張性命雙修,成為我國傳統靜功的主流。性命雙修思想建築於形神統一、身心一體的生命觀上,認為無形則神無以化,無神則形無以生。
五、 天人相應論
天人相應是指人體與自然界存在著共同的變化規律。
運用「天人相應」的觀點闡述人體生理、病理的變化規律,指導診斷、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理論,即為天人相應論。
《內經》認為,自然界是產生生命的源泉,自然界為人類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 「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人體的氣血運行與氣候的寒熱溫涼變化相關:天熱則氣血暢通易行,天寒則氣血凝滯沉澀。
人體的生理過程與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存在同步關系。《靈樞》提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人體的與自然萬物同受陰陽五行法則的制約,並遵循同樣的運動變化規律。人與自然萬物有著共同的構成物質。人和萬物一樣,都是天地之氣合乎規律的產物。
綜上所述,無論根據氣一元論、太極陰陽五行學說 、形神合一、性命學說、天人相應論中的任一理論來養生,都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陰陽五行的作用來調節人與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靈樞》:「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
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力求「一年之內,春防風,又防寒;夏防暑熱,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長夏防濕;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風。」早晨陽氣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為了資助陽氣的發生,早晨應多開展室外活動,吐故納新,流通氣血,旺盛生機;傍晚日落,陽氣開始潛藏,於是要相應減少活動,避免風寒和霧露之氣的侵襲。 「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
《呂氏春秋•盡數》篇中有:「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 。
《黃帝內經》倡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的養生原則。
其實傳統養生即是追求人的形與神的健康、人與天地自然的和諧和人與人和諧的整體和諧狀態。

2、為什麼養生要講究天人相應?

我國古典醫學名著《黃帝內經》首次提出「天人相應」觀。提出:人們生活在自然界中,同時也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之一,人體的生理活動受自然的影響而不斷地調整和適應。一年四時寒熱溫涼的變化,是由一年中陰陽消長所形成的,由於四時陰陽消長的變化,所以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物發展規律。

自然界的復雜變化,也必然會影響到人體的各個方面。中醫學理論認為,天有三陰三陽六氣和五行的變化,人體也有三陰三陽六氣和五行的運動,自然氣候的變化,直接影響到陰陽六氣和五行的運動,而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取決於六經和五臟之氣的協調。

自然界陰陽五行的運動,與人體五臟六經之氣的運動是相互收受同應的。人與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人的生命活動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可見,對於大自然的各種變化,人們必須與之相適應。只有如此,才能順應自然,求得人體與大自然環境的統一而保持健康。這是養生保健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在天人相應的整體觀的指導下,祖國傳統的養生學認為,人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必須順應四時陰陽消長、二十四節氣轉換替代的客觀規律。

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屬陽,秋冬屬陰。自然節氣也隨著氣候的變遷而發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因此,人們在春夏之時,要順其自然保養陽氣;秋冬之時,亦應保養陰氣,故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這就要求人們凡精神活動、起居作息、飲食五味等都要根據四時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節。在作息時間上,也要順應四時的變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飲食上,攝取更要有規律,過飢、過飽或飲食偏嗜均能傷害臟腑,影響身體健康。

3、簡述「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城市中有哪些作用?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後被漢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

自古以來,中國的儒、釋、道三教對於天人合一都有相對不同的認識。

在儒家來看,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人心中天賦地具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不自覺的合一。但由於人類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慾望的蒙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慾望的蒙蔽,「求其放心」,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在禪宗來看,人性本來就是佛性,只緣迷於世俗的觀念、慾望而不自覺,一旦覺悟到這些觀念、慾望都不是真實的.真如本性自然顯現,也就達到最後成佛的境界,因此,他們提出「煩惱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達到覺悟後的境界是什麼呢?從某種秤諶看,仍有點象道家的一切順應自然之意。故禪宗語錄有言:「悟得來,擔柴挑水,皆是妙道。」「禪便如這老牛,渴來喝水,飢來吃草。」

在道家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於人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道德規范,使人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調。人類行的目的,便是「絕聖棄智」,打碎這些加於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歸於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總而言之,天人合一的內涵在於: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的,思維反映存在,所以思維也應當是不斷變化的,與時俱進的。物質與人以及物質之間是和諧統一的。

天人合一的思想放在城市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塑造與時俱進的正確思維導向
歷史的教訓證明,落後就會挨打。對於人如此,對於國家如此,對於一座城市同樣如此。天人合一告訴世人,物質世界在不斷變化,思維也必須跟著變化,與時俱進,才能實現人與物質的和諧統一,城市才能緊跟時代更好地發展下去。所以,愈是科學發達,愈易顯出天人合一思想對人類生存的正確影響。

二、讓和平的觀念深入人心
「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個重要命題,解釋紛紜,莫衷一是。普遍較為認可的說法認為:「天人合一論,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補充明確地說,「天人合一」就是人與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處,不要講征服與被征服,對於城市,尤其對處於當下世界、深知和平可貴的城市而言,天人合一顯然意義非凡。

三、將中華民族的傳承精神烙印於城市發展中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思想核心與精神實質。它首先指出了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關系;其次表明,人類生生不息、則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義和進取精神;第三,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世界觀、價值觀的思維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天人合一"的思想無處不在。以"仁"為核心,"禮"為外觀表現的儒學可以說是一種人學,提出"血濃於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等。這些,都將有助於城市的健康發展,有助於城市吸取民族的精髓與優秀的文化。

四、促進飲食養生習慣的形成
與西醫的「有病治病」理念不同,中醫倡導「上醫治未病」,也就是現在說的養生。那麼傳統飲食養生理論,其精髓何在呢?傳統飲食養生學特別強調天人相應、調補陰陽和審因用膳的觀點,在營養保健學方面獨具特色。 天人相應,是指人體的飲食應與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適應。例如,生活在潮濕環境中的人群適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對驅除寒濕有益;而辛辣食物並不適於生活在乾燥環境中的人群,所以說各地區的飲食習慣常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又例如,人們在冬季常喜歡吃紅炯羊肉、肥牛火鍋、涮羊肉等,有增強機體禦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飲用烏梅湯、綠豆湯等,有消暑解熱的作用。這些都是天人相應在飲食養生中的體現。如此可見,天人合一,將有助於人們養成健康養生的飲食習慣,城市中的人們壓力更大、繁瑣事務更多,往往自身的健康方面更容易被忽視,所以這一點也就顯得彌足珍貴。

天人合一的根本表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段話概括了天體運行的變化之微妙,萬物並不感到突然而適應,而仁人志士應效仿其規律,所作所為被認同而不出現異議,即為: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構成了人類社會中最根本矛盾對立統一體,在萬物諸矛盾中,又按照由內到外的順序,存在著四大層級矛盾!而人類活動的一切起點、指向與歸宿,又全在這天人合一的四大矛盾運動之中!

4、「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在脈診上是如何體現的

天人相應,按照現代的解釋就是:自然界(大宇宙、宏觀整體)和人(小宇宙、微觀個體)是互相感應、互為反應、互為映照的。
中國傳統醫學淵源
天人相應:[correspondence between man and universe] 指人體與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變化。《靈樞·邪客》∶「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其主要精神是揭示在預防疾病及診治疾病時,應注意自然環境及陰陽、四時、氣候等諸因素對健康與疾病的關系及其影響。例如在辨證論治時,必須注意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等。
天人相應最重要的體現是合於"氣"。中醫《素問·微旨大論》提出"氣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曰:何謂氣交?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 天地人三者是一氣分布到不同領域的結果。"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人與萬物,生於天地氣交之中,人氣從之則生長壯老已,萬物從之則生長化收藏。人雖有自身特殊的運動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闔辟往來,是與天地萬物相同、相通的。一個非線性動力系統隨時間演化會不斷分形進入混沌狀態,每個分形和上個層次的分形有相當的「相似性」,有點所謂「全息」的味道。人體、社會乃至宇宙都可視為非線性動力系統,系統演化不斷分形進入混沌狀態也是一定的,這么講「天人合一」、「小宇宙中藏大宇宙」的說法和中醫「唯象」理論就有其科學性和合理性。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與「天人之分」說相對立。所謂「天」,一種觀點認為包含著如下內容:1,天是可以與人發生感應關系的存在;2,天是賦予人以吉凶禍福的存在;3,天是人們敬畏、事奉的對象;4,天是主宰人、特別是主宰王朝命運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賦予人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種觀點認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二是天人相應,或天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張「天人合一」,《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人只要發揚「誠」的德性,即可與天一致。漢儒董仲舒則明確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成為二千年來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觀點。

具體運用:
與西醫的「有病治病」理念不同,中醫倡導「上工治未病」,也就是現在說的養生。那麼傳統飲食養生理論,其精髓何在呢?張國璽認為,傳統飲食養生學,是指在傳統醫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食物的性質,利用飲食來達到營養機體、保持或促進健康、防治疾病的一門學科。傳統飲食養生學特別強調天人相應、調補陰陽和審因用膳的觀點,在營養保健學方面獨具特色。
天人相應,是指人體的飲食應與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適應。例如,生活在潮濕環境中的人群適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對驅除寒濕有益;而辛辣食物並不適於生活在乾燥環境中的人群,所以說各地區的飲食習慣常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的飲食也要同當時的氣候條件相適應。例如,人們在冬季常喜歡吃紅炯羊肉、肥牛火鍋、涮羊肉等,有增強機體禦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飲用烏梅湯、綠豆湯等,有消暑解熱的作用。這些都是天人相應在飲食養生中的體現。
養生觀點
其一,調補陰陽,是指通過合理飲食的方法來調節人體陰陽的平衡。傳統養生學認為,人體在正常情況下應該保持在「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況,如果機體失去陰陽的平衡狀態就會產生疾病,並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陰陽以保持健康。例如,人們常用甲魚、龜肉、銀耳、燕窩等來養陰生津,滋陰潤燥以補陰虛;常用羊肉、狗肉、鹿肉、蝦仁等來溫腎壯陽,益精填髓以補陽虛。這些就是飲食調補陰陽的體現。
其二,審因用膳,是指根據個人的機體情況來合理地調配膳食。我們知道人體需要全面而均衡的各種營養成分,所以《黃帝內經》提出「谷肉果菜,食養盡之」。在保證全面營養的前提下,還應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適當地調配飲食結構。如陰虛者多進食補陰的食品;陽虛者多進食補陽的食品;氣虛者多進食補氣的食品;血虛者多進食補血的食品;體質偏於實症者多進食一些有清瀉作用的食品。

5、簡答中國傳統養生保健的原理和特點 我很急的!!!謝謝!!!

順應自然,天人相應——中國傳統養生的基本理念

在傳統醫學的理論體系中,順應自然是養生理念的重要內容,無論是養生保健,還是疾病的康復,所有的方法和機能,都體現著與自然相適應的特點,也充滿辯證的觀點。

(1)天人相應

中醫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一切生命活動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必須隨時隨地與其保持和諧一致,這就是「天人相應」的思想。在養生實踐中,必須遵循這一基本法則,才能取得良好的養生效果。而「改造自然」、「挑戰自然」、「戰天斗地」之類的思想和行為,在養生領域是不應提倡的。我們要適應季節、把握時間、順從地理、適應社會,從而順應自然,頣享天年。

(2)形神合一

形,是指人的整個形態結構,即肌肉、血脈、筋骨、臟腑經絡、四肢百骸等組織器官,和氣血津液等基本營養物質,是人的物質基礎;神,指情志、意識、思維等精神活動,又指生命活動的全部外在表現,是人體功能的反映。這二者的辯證關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神本於形而生,依附於形而存在,形為神之基,神為形之主。

形為基礎:「形」是「神」的物質基礎,中醫的「五神」(神、魂、魄、志、意)、「五志」(怒、喜、思、憂、恐),分別由五臟(心、肝、脾、肺、腎)所生成。「神」需要大量的氣血精微濡養。

神為統帥:人體起統帥和協調作用的是心神。生命活動表現出的整體特性、整體功能、整體行為、整體規律,都由神志管理、協調、統一。因此,養生時要以「養性」、「調神」為先。

形神共養:形神共養,即不僅要注意形體的保養和復健,而且還要注意精神的攝養和康復,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身體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統一的發展。

(3)動靜互涵

陽動陰靜:臟腑器官屬陰,以靜為特徵,功能活動屬陽,以動為特徵。保持動靜協調狀態,才能使各器官充滿活力,從而推遲各器官的衰老改變。

動靜相濟:大多數養生家提倡動靜結合,以達到形神共養的效果。動靜兼修,動靜適宜,是中國傳統養生的重要原則。

(4)協調平衡

協調人體自身的生理功能狀態及其與外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平衡機體各系統和組織器官間的正常功能,以及機體與外界的物質交換,也是中醫養生的重要內容。

中和是養生康復的最高准則。中醫所有理論的核心,是《內經》提出的「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即強調「中和」、協調平衡的觀念也是這一思想的體現。

人體的功能失調、對稱失衡、狀態失穩,是導致人體生理功能低下和早衰、疾病的重要原因。

祛邪是平衡協調的重要環節。中醫非常重視「祛邪」,而養生更重視體內正氣來祛除病邪,這實際上也是調節平衡思想的反映。

(5)正氣為本

現代的養生觀念,已經不再僅僅強調補充機體營養物質。真正的健康狀態,應該是人體臟腑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正氣為本,從中醫的觀念分析,就是充分發揮和加強臟腑功能,使精微生生不息,廢物排泄有序,這才是抓住了養生的根本。只有扶正祛邪,扶正固本才能延年益壽。

傳統養生的五大特點

精神養生

《黃帝內經》從醫學角度首次提出精神保養可以防病,並依據四時之氣的特點來調養精神。精神養生派認為,人的思、慮、智、志、意、魂等均由神所主。因而主張神氣清靜內守,不宜躁動妄耗;強調少私寡慾,抑目靜耳,調攝神志,順應四時,常練靜功,則可抗衰延年,促進健康。

動形養生

《呂氏春秋》率先提倡動形養生,認為經常運動身體,可強身健體。東漢名醫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創編了「五禽戲體操」,作為練身強體之功法。

調氣養生
氣乃生命之根本和動力,具有「抗邪防病」的功效。氣貴在運行不息、升降有常。調養元氣之法包括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和七情,省言語;習吐納、行導引等。

固精養生

通過固攝陰精,使之充盈內守,以達養生。強調節情慾以防陰精妄耗,倡導晚婚,通過調七情、少操勞,以保養陰精,固秘陽精,益壽延年。

食療養生

唐代名醫孫思邈為此派宗師,其主導思想是節制飲食,以食療病,延年益壽。飲食宜清、淡、軟、簡;忌膩、厚、生冷、雜。鄒鉉提出:「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此為養老之大法也。」認為食療對人體具有調和陰陽、滋養臟俯、補益氣血、調節情感等作用,為養生之本。

葯餌養生

利用葯物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以達到抗衰老的目的。其觀點是以扶持為本,制方原則在於「中和」,認為老人葯餌,只可用溫平、順氣、補虛、中和之葯,並應與食療結合,一是溫養腎氣,二是健脾理氣,即重在培養先天、後天之本。用葯要根據四季氣候和年齡階段的不同特點,因人而異,未病先防,養脾氣,填腎精。

上述養生之法各有所長,因此,養生抗衰延壽之本,應根據自身諸方面的條件,選擇綜合養生方法,方可奏效。

我也是別的地方找的 不知道可不可以

6、天人相應的養生

<

7、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在中國歷代先民在改造自然實踐中的運用有哪些?

中醫倡導「上醫治未病」,也就是養生。那麼傳統飲食養生理論,其精髓何在呢?張國璽認為,傳統飲食養生學,是指在傳統醫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食物的性質,利用飲食來達到營養機體、保持或促進健康、防治疾病的一門學科。傳統飲食養生學特別強調天人相應、調補陰陽和審因用膳的觀點,在營養保健學方面獨具特色。 天人相應,是指人體的飲食應與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適應。例如,生活在潮濕環境中的人群適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對驅除寒濕有益;而辛辣食物並不適於生活在乾燥環境中的人群,所以說各地區的飲食習慣常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的飲食也要同當時的氣候條件相適應。例如,人們在冬季常喜歡吃紅炯羊肉、肥牛火鍋、涮羊肉等,有增強機體禦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飲用烏梅湯、綠豆湯等,有消暑解熱的作用。這些都是天人相應在飲食養生中的體現。
調補陰陽,是指通過合理飲食的方法來調節人體陰陽的平衡。傳統養生學認為,人體在正常情況下應該保持在「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況,如果機體失去陰陽的平衡狀態就會產生疾病,並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陰陽以保持健康。例如,人們常用甲魚、龜肉、銀耳、燕窩等來養陰生津,滋陰潤燥以補陰虛;常用羊肉、狗肉、鹿肉、蝦仁等來溫腎壯陽,益精填髓以補陽虛。這些就是飲食調補陰陽的體現。
審因用膳,是指根據個人的機體情況來合理地調配膳食。我們知道人體需要全面而均衡的各種營養成分,所以《黃帝內經》提出「谷肉果菜,食養盡之」。在保證全面營養的前提下,還應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適當地調配飲食結構。如陰虛者多進食補陰的食品;陽虛者多進食補陽的食品;氣虛者多進食補氣的食品;血虛者多進食補血的食品;體質偏於實症者多進食一些有清瀉作用的食品。
東方陽熹對天人合一的解釋
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合一。這里所說的自然,不是人們通常所認為的高山、草原、森林、河流,因為這些是自然演化的形式,而不是自然真空純至凈的本質。自然的形式有變化、有生滅,人與形式合一,不是就會隨同自然的形式變化和生滅嗎?有變化,有生滅,人的精神不就會隨同事物的變化和生滅而痛苦嗎?
自然的形式有變化、有生有滅,自然的本質沒有變化和生滅。人的精神與自然同一性,是高於一切形式的存在。所謂的「天人合一」,也就是自心不被一切形式所迷,回歸自己的本性,達到無善無惡,無佛無魔,不生不滅的永恆境界。「歸根復性」、「返本還原」、「西方極樂」等說法不一,但其內在本質指的都是同一種精神境界,也是同一種精神成果。

8、民族傳統養生學發展和建議

1、極富特色的理論體系 傳統養生理論,是以「天人相應」、「形神合一」的整體觀念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體生命活動及其與自然、社會的關系,特別強調人與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的協調,講究體內氣化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它通過陰陽形氣學說、臟腑經絡理論來闡述人體生老病死的規律,尤其把精、氣、神作為人體之三寶,作為養生保健的核心,進而確定了指導養生實踐種種原則,提出養生之道必須「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起居有常」,即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使生命過程的節奏隨著時間、空間的移動,和自然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 2、強調綜合、辯證的自我保健原則 人類健康長壽並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攝養就能實現的,而是要針對人體的各個方面,採取多種調養方法,持之以恆地進行審因施養,才能達到目的。因此,傳統養生學一方面強調從自然環境到衣食住行,從生活愛好到精神衛生,從葯物強身到運動保健等,進行較為全面的、綜合的防病保健,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視按照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反對千篇一律,一個模式,而針對各目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體現中醫養生的動態整體平衡和審因施養的思想。歷代中醫養生家都主張養生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全面配合。例如,因年齡而異,注意分階段養生;順其自然變化,因時養生;重視環境與健康長壽的關系,注意環境養生等。又如傳統健身術的運用原則,提倡根據各自的需要,可分別選用動功、靜功或動靜結合之功,又可配合導引、按摩等法。這樣不但可補偏求弊、導氣歸經,有益壽延年之效,又有開發潛能和智慧之功,從而收到最佳攝生保健效果。 3、適應范圍廣泛 傳統養生可與每個人的一生相始終。 人生自妊娠於母體之始,直至老年,每個年齡階段都存在著養生的內容。此外,人在未病之時,患病之際,病癒之後,都有養生的必要。不僅如此,對不同體質、不同性別、不同地區的人也都有相應的養生措施。因此,中醫養生學的適應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它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進行全面普及,提高養生保健的自覺性,把養生保健活動看作是人生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由上可知,傳統養生學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是進行健康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內容,在強調自我保健的今天,普及中醫傳統養生的知識,把其作為人們防病、治病的一個銳利武器,顯然很有必要。

記得採納啊

9、天人相應,順乎自然」是中國的傳統養生的指導思想,試問你對該思想如何理解?O(∩_∩)O~

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是中醫養生學的指導思想。人體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又與外界環境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大自然是萬物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人類生命的源泉。《靈樞·歲露論》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這說明人是稟天地陰陽之氣而生的,與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界不僅給人類提供營養、水分、空氣、陽光等,以滿足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同時自然界的各種變化,不論是四時氣候,晝夜晨昏,還是日月運行,地理環境,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使人體相應地出現各種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映。如《靈樞·本臟》說:「五臟者,所以參天地,副陰陽,而連四時,化五節者也。」說明人體生長衰老整個生命過程,就是五臟功能盛衰變化的生理過程,人體五臟功能之間不僅有著相互配合的關系,還與自然界的變化保持著協調統一。  因此,根據天人相應的理論,人們必須掌握自然界的變化規律,並且順乎自然界的運動變化來進行護養調攝,與天地陰陽保持著協調平衡,這樣才能有益於身心健康。《靈樞·本神》說:「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要求人們凡精神活動、起居作息、飲食五味等,都要順應自然界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節。如一年四季有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更迭變遷,萬物隨之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人體氣血的運行也會有相應的改變。《素問·八正神明論》說:「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說明春夏天氣溫熱,陽氣發泄,氣血活動趨向於表,運行較為通暢;秋冬氣候寒涼,陽氣收藏,氣血活動趨向於里,運行較為滯澀。因此,在春和景明、風和日麗的時節,人的精神愉快,生命力較旺盛;而在寒冬臘月,陰晦的天氣,則人往往精神不振,情緒低落,或者周身有不適之感。根據這一自然規律,中醫養生學便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主張在萬物蓬勃生長的春夏季節,人們要順應陽氣發泄的趨勢,早些起床到室外活動,漫步於空氣清新之處,舒展形體,使陽氣更加充盛。秋冬氣候轉涼,風氣勁疾,陰氣收斂,人們又必須注意防寒保暖,適當調整作息時間,以避肅殺之氣,使陰精潛藏於內,陽氣不致妄泄。這種根據四時氣候而養陰養陽的道理,就是天人相應、順乎自然的養生原則的具體體現。

10、天人合一的飲食養生

與西醫的「有病治病」理念不同,中醫倡導「上醫治未病」,也就是現在說的養生。那麼傳統飲食養生理論,其精髓何在呢?張國璽認為,傳統飲食養生學,是指在傳統醫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食物的性質,利用飲食來達到營養機體、保持或促進健康、防治疾病的一門學科。傳統飲食養生學特別強調天人相應、調補陰陽和審因用膳的觀點,在營養保健學方面獨具特色。 天人相應,是指人體的飲食應與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適應。例如,生活在潮濕環境中的人群適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對驅除寒濕有益;而辛辣食物並不適於生活在乾燥環境中的人群,所以說各地區的飲食習慣常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的飲食也要同當時的氣候條件相適應。例如,人們在冬季常喜歡吃紅炯羊肉、肥牛火鍋、涮羊肉等,有增強機體禦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飲用烏梅湯、綠豆湯等,有消暑解熱的作用。這些都是天人相應在飲食養生中的體現。
調補陰陽,是指通過合理飲食的方法來調節人體陰陽的平衡。傳統養生學認為,人體在正常情況下應該保持在「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況,如果機體失去陰陽的平衡狀態就會產生疾病,並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陰陽以保持健康。例如,人們常用甲魚、龜肉、銀耳、燕窩等來養陰生津,滋陰潤燥以補陰虛;常用羊肉、狗肉、鹿肉、蝦仁等來溫腎壯陽,益精填髓以補陽虛。這些就是飲食調補陰陽的體現。
審因用膳,是指根據個人的機體情況來合理地調配膳食。我們知道人體需要全面而均衡的各種營養成分,所以《黃帝內經》提出「谷肉果菜,食養盡之」。在保證全面營養的前提下,還應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適當地調配飲食結構。如陰虛者多進食補陰的食品;陽虛者多進食補陽的食品;氣虛者多進食補氣的食品;血虛者多進食補血的食品;體質偏於實症者多進食一些有清瀉作用的食品。
東方陽熹對天人合一的解釋
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合一。這里所說的自然,不是人們通常所認為的高山、草原、森林、河流,因為這些是自然演化的形式,而不是自然真空純至凈的本質。自然的形式有變化、有生滅,人與形式合一,不是就會隨同自然的形式變化和生滅嗎?有變化,有生滅,人的精神不就會隨同事物的變化和生滅而痛苦嗎?
自然的形式有變化、有生有滅,自然的本質沒有變化和生滅。人的精神與自然同一性,是高於一切形式的存在。所謂的「天人合一」,也就是自心不被一切形式所迷,回歸自己的本性,達到無善無惡,無佛無魔,不生不滅的永恆境界。「歸根復性」、「返本還原」、「西方極樂」等說法不一,但其內在本質指的都是同一種精神境界,也是同一種精神成果。
記住:萬物的根源只有一個,人的精神本質只有一個,精神的最高境界和歸宿只有一個。如果你聽到不同的說法,不同的理論,就要用你的理智和智慧去分析判斷。

與傳統飲食養生學特別強調天人相應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