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關於古代養生詩詞

關於古代養生詩詞

發布時間:2021-01-16 05:30:35

1、關於健康的古詩句

1、不畏復不憂,是除老病葯。——白居易《自覺》

釋義:有了不畏老的思想,不擔心「死之將至」,這樣就可以延緩生理和心理上的老化,從而收到延緩衰老、益壽延年的功效。

2、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將食粥致神仙。——陸游《食粥》

釋義:學道成仙之法是簡單易行的,平時只要多多食粥便可以成仙了。

3、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專—羅天益《衛生寶鑒》

釋義:如果心神過於躁動,亂而不定,必然擾亂臟腑,耗氣傷精,容易招致疾病,甚至促人衰老、減短壽命。心靜則安神,神安則五臟六腑的氣機協調,精氣日漸充實,自可祛病強身,延年益壽。

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釋義: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屬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雲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

5、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釋義:身體漸瘦衣帶越來越要收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會自己偏斜到一邊。書卷擱置起來不再看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2、描寫養生的古詩詞有哪些?

描寫養生的古詩詞有: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視、久聽。―――《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雖常服葯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理虛元鑒》明 汪綺石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遺篇刺法論》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惜精養生

元氣實,不思食;元神會,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陸地仙。―――《養心要語》明胡文煥

人年五十者,精力將衰,大法當二十日一次施泄。―――《泰定養生主論》元王珪

縱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尊生八箋》明 高濂

酒色之類,使人志氣昏酣荒耗,傷生敗德。―――《食色紳言》明陳繼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歲二十四泄,皆得二百歲。―――《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慾,二曰節勞,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攝生三要》明 袁坤儀

男貴寡慾養精,女貴平心養血。―――《廣嗣紀要》明萬全

精神養生

戒暴怒以養其性,少思慈以養其神,省言語以養其氣,絕私念以養其心。―――《續附·養生要訣》明 胡文煥

趁取老來猶健,登臨莫放杯空。——宋·周紫芝《朝中措》

殘年所幸身猶健,閑事惟求耳不聞。——宋·陸游《獨坐閑詠》

老去身猶健,秋來日自長。——宋·陸游《小室》

3、關於「養生」的古詩句有哪些?

息精息氣養精神,精養丹田氣養身。

玉芝觀里王居士,服氣餐霞善養身。

唯余養身法,修此與天通。

知將何事酬公道,只養生靈似養身。

至死獨養身。

息精息氣養精神,精養丹田氣養身。

4、關於養生的古詩詞

養生詩詞 


養生原則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copy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經》 

養生以不傷為本百。―――《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視、久聽。―――《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度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知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道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5、穀雨時節讀詩詞,來看看古人養生怎麼養生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

同時也是播種移苗的最佳時節。「清明斷雪,穀雨斷霜」,作為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谷類農作物的生長。

穀雨三候
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
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穀雨養生
春季是最適合養生的季節,無論是早春還是現在的晚春,作為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養生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從古詩的記載中,看看古人如何在穀雨節氣養生的。
1、細心+勞模型:
活到89歲高齡的乾隆爺,絕對是歷代皇帝中的最佳勞模之一,穀雨時節不僅親自採茶,還在採茶後作詩,這詩不僅記錄了自己的活動、反應了廣大勞動群眾在穀雨時節採茶的生活經濟狀況還以一個帝王的一種情懷。原詩較長,本文章只是截取片斷,即使這四句詩,讀完之後還是讓人感嘆,乾隆爺簡直就是天生做帝王的料呀!

2、文藝才子型:
身為「揚州八卦」之一的鄭板橋,想必他的那首「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竹石》都曾激勵過無數人兒時幼小的心靈。雖然鄭板橋一生的仕途不是特別順利,可是私底下的鄭板橋絕對是打不死的小強和文藝男青年。穀雨時節,泡杯香茗茶養生,客人來了再加點松蘿,你說美不美?

清鄭板橋《七言詩》
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3、生活小資型
說起王惲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名氣既比不上乾隆爺,才氣也不如鄭板橋。可在政治上絕對是難得的臣子。他最大的特色是:直言敢諫。和《人民的名義》中的侯亮平相比,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實,這樣的人私下的生活是很小資的。穀雨時節,約上朋友賞花,何嘗不是一種養生呢?

木蘭花慢穀雨日,
王君德昂約牡丹之會,某以事奪,北來祁陽道中,偶得此詞以寄元王惲
問東城春色,正穀雨,牡丹期。想前日芳苞,近來絳艷,紅爛燈枝。劉郎為花情重,約柳邊、娃館醉吳姬。
羅襪凌波微步,玉盤承露低垂。春風百匝綉羅圍。看到彩雲飛。甚著意追歡,留連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長亭畔,漫一杯、藉草對斜暉。歸縱酴醿雪在,不堪姚魏離枝。
當下穀雨養生
以上是古代名人們的穀雨養生,那今天的我們在穀雨季節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來看看我們當下的穀雨養生吧。
穀雨時節處於季節交換之間,身體往往易受外邪侵襲,因此生活上要特別注意,其中飲食是關鍵。
因為此季節養生最重要的是健脾祛濕,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祛濕利水的食物。包括赤豆、黑豆、薏仁、山葯、冬瓜、藕、海帶、鯽魚、豆芽等,也可在早晨煮稀飯的時候,可多加一些薏仁、赤豆等。
同時,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誘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此外,在這個季節人容易缺乏維生素B2和維生素C,一些人會發生口唇糜爛、口角發炎的病症,俗稱「爛嘴角」。針對這一症狀,宜多吃些水果和蔬菜及時補充身體的維生素。

6、有哪些關於健康的詩句

1、齒,骨之窮也,朝朝琢齒,齒不齲。《養生要集》

解讀:「牙齒堅完」是健康長壽的象徵,叩齒術是在我國流傳的一種古老的養生方術。腎主骨,齒為腎之餘,也屬於骨頭的一部分。齲齒,是牙齒的大患,人們每天早晨口中上下牙齒相互敲啄,指上下相對應的每顆牙齒互啄,就可以減輕齲齒的危害,保持牙齒的健康。

2、飽食即卧,乃生百病。《備急千金要方》

解讀:飽食即卧,食物停聚未及消化,積而淤滯,氣滯不行,脾胃受傷,氣血痰食積聚而致百病叢生。

3、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呂氏春秋》

解讀:流動的水不會腐惡發臭,轉動的門軸不會生蟲朽爛,這是由於不斷運動的緣故。人的形體、精氣也是這樣。形體不活動,體內的精氣就不運行,精氣不運行,氣就滯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生命在於運動。

4、食畢,飲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昨非庵日纂》

解讀:古人自古講究飯後養生,這里提到用餐後要做三件事情,即飲茶、散步、揉腹,如能長期堅持做下去,必有益身體健康。

5、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解讀:四時陰陽之氣是萬物生存的根本,古人都會根據此而在春夏養陽,秋冬補陰,以便服從於其四時陰陽這個根本,才能與萬物一起生活並且生長。如果一旦違反了這個根本,就會損傷其本源,破壞其真氣,以上這些就是四時調攝的宗旨。

7、名人養生詩詞有哪些

華佗的養生之道
淡薄名利地位,動靜相濟,勞逸適度。
華佗生活於東漢末年三國初期,也是一個戰爭紛亂,災疫流行的時代,《後漢書?華佗傳》復說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說明了華佗的養生有道,名人養生詩詞,華佗是中國醫學史上極富盛名的醫生,有「神醫」之稱,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創史上最早麻醉劑劑「麻沸散」,還創立了著名的養生體操「五禽戲」,可惜死於曹操之手。
孔子的養生之道
精神豁達,知足不貪,食居慎節,愛好廣泛。
註:孔子生活在戰國時代,那個時代由於醫學落後,物質匱乏,戰亂紛爭,所以人的壽命很短,孔子的一生也充滿了坎坷,制仍以73歲高齡度過了自己的一生,名人養生詩詞,總結其養生之道,便是這十六字。
曹操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註:曹操這首《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雖然沒有指出具體的養生方法,但卻指出了養生的重要性,文中以長壽的動物為例闡述了生老病死的規律,提出了壽命的長短在養生不在天。

8、求幾首關於 養生 的詩詞

1、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步出夏門行·龜雖壽》曹操

詩中以長壽動物神龜為例,說明生老病死的規律。同時也是一曲養生之道的千古絕唱,是曹操給後世養生長壽的渡人金針!今人常用詩中「烈士暮年,壯志不已」來抒發老當益壯的胸襟。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飲酒》 陶淵明

這首典型的養生詩,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負冬日》 白居易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作中有不少是抒寫養生方法的。他的「養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煉氣功。從詩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愛好氣功,而且已修煉到很高的層次。他練功時「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4、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程顥

健身需健心,「心樂才有身樂」,樂觀曠達,內心歡樂,才能健身強體。怎樣才能「心樂」呢?北宋名家程顥他認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應當和少年人一樣豐富多彩,以愉悅身心,歡度晚年。

5、羽蟲見月爭翻翻,我亦散發虛明軒。

千梳冷快肌骨醒,見露氣人霜逢根。——《蘇沈良方》蘇軾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卻處世達觀,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還潛心研究醫葯,收集民間驗方,這首詩說的就是他在皎潔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曠的軒閣之中,梳發健身的情景。

他還經常練習氣功,「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練習氣功時清朗精神境界的寫照。

6、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

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龔廷《攝養詩》

明代名醫龔廷賢活到92歲,他寫的《攝養詩》,是根據多年從醫治病,保健養生的實踐,歸納出的一套有關「吃喝玩樂」的科學規律。

這首詩告訴人們,別輕視「吃喝玩樂」。這四個字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過歲月給每個人判的分數不同罷了。「吃喝玩樂」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證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7、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得神仙。——陸游

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共走過了85個春秋。他詩中蘊含的獨特養生之道,可以使我們參悟到這位詩人的長壽秘訣,對現代人提高健康素養無疑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陸游鍾情食養,清淡為主。在諸多食療方法中,陸游似乎對食粥有所偏好。

他認為豐盛的飲食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粗茶淡飯為宜。粥系流質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營養豐富,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應的食品或食物,如蓮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參、胡蘿卜等,還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9、詩經養生詩句 哪些古代詩詞中藏有精神養生之道

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鬱郁閼,可以養生。───《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聖人勝心,眾人勝欲,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淮南子》西漢劉安等
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養生要集》唐 張湛
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回輕內順,而生理備矣。───《蘇沈良方》宋蘇軾、沈括
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陽氣。───《抱朴子》 晉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尊生八箋》明 高濂
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不易白。───《醫先》明 王文祿
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答一少。───《養心要語》明 胡文煥

10、描寫養生的古詩詞

養生原則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經》
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視、久聽。―――《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雖常服葯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理虛元鑒》明 汪綺石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遺篇刺法論》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與關於古代養生詩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