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於養生之道的葯王是孫思邈嗎?
孫思邈(581~682年),唐代著名的醫家和道家,壽101歲,行醫80多年,躬行實踐養生之道,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後人尊為「葯王」。生平好學而博採眾家之長,善言老莊,又好釋典,著述甚多,主要有《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攝養論》、《存神練氣銘》、《攝養枕中方》、《衛生歌》、《保生銘》等。
(1)養性重德、百行周備、自慎為首
孫思邈一生為醫,德、術兼備,養生重在養德,提倡養性以自慎為首。《千金要方》說:「百行周備,雖絕葯餌,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因此,他把養性修德稱為「養生之大旨」,並提出養性當以「自慎為首」,「善養性者,則治未治之病。」只有「安神、定志、無欲無求、不慕求浮桑,不患得患失」,才能達到養性的目的。
(2)食養茹淡,務求節儉
孫思邈之謂茹淡即素食淡味以養生。提倡「每學淡食」以養生。又主張飲食節儉。有「豐饒之地,人多早夭;儉嗇之地,人多高壽」之說。多食肉「喜生百病」、「常須少食肉」。指出:「人學養老之道……飲食當令節儉,若食味傷多,老人腸胃皮薄,多則不消,彭亨短氣,必致霍亂。」他的食養、食療經驗豐富,素為後人所推崇,多有實用價值。
(3)日常生活講究衛生
他對日常生活起居、衣著、飲食衛生很重視。如冬睡不蓋頭、卧取側身曲體、衣著儉朴、衣服常洗、平日常洗澡,務求「雅素凈潔」。又講究飯後漱口、散步、少飲酒、不食陳腐變質食物等等衛生。在《衛生歌》、《保生銘》中多有概括。
(4)注重鍛煉養生之術
孫思邈的著述中氣功、導引、按摩方法甚為豐富。他認為老人尤當重視鍛煉,《千金翼方》說:「非但老人須知服食將息節度,極須知調身按摩,搖動肢節,導引行氣。」除收集各種氣功、導引、按摩方法,還自創孫真人按摩法等保健鍛煉方法。
孫思邈著的《保生銘》流傳甚廣,今錄之如下,以供讀者欣賞:人若勞於形,百病不能成。飲酒忌大醉,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數將手摩肚。睡不苦高枕,唾涕不遠顧。
寅丑日剪甲,理發須百度。飽則立小便,飢乃坐旋溺。
行坐莫當風,居處無小隙。向北大小便,一生昏冪冪。
日月固然忌,水火仍畏避。每夜洗腳卧,飽食終無益。
忍辱為上乘,讒言斷親戚。思慮最傷神,喜怒傷和息。
每去鼻中毛,常習不唾地。平明欲起時,下床先左腳。
一日免災咎,去邪兼辟惡。但能七星步,令人長壽樂。
酸味傷於筋,辛味損正氣。苦則損於心,甘則傷其志。
咸多促人壽,不得偏耽嗜。春夏任宣通,秋冬固陽事。
獨卧是守真,慎靜最為貴。財帛生有分,知足將為利,
強知是大患,少欲終無累。神氣自然存,子道須終始。
書於壁戶間,將用傳君子。5.邱處機:精於養生的「神仙」
邱處機,又名丘長春,字通密,道號長春子,山東棲霞人,是著名的道教全真派創始人之一。他生於1148年,卒於1227年,死後葬於北京的白雲觀處順堂。
道教中人相信經過一定的修煉,人可以返本還原,達到長生久世的境界。邱處機19歲棄家求道,獨自進昆侖山的煙霞洞修煉,一年後拜全真教主王重陽為師,先後在今寶雞西南的溪邊、隴州的龍門山隱居修煉13年,道成後名聲大噪。在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七大弟子中,邱處機的影響最大。
邱處機既是道家,也是養生學家,其主要著作有《大丹直指》、《攝生消息論》等。121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命近臣劉仲祿奉詔聘請邱處機。第二年,他攜弟子18人啟程北行,歷時4年,與成吉思汗相會。成吉思汗問長生久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慾為要,並大講「敬天愛民以治國,慈儉清靜以修身」的養生之術,頗為成吉思汗賞識,被封為國師,賜號「神仙」。
邱處機對養生學頗有研究。他的養生學以「清心寡慾,四時調攝」為要旨,認為人體各方面的生理、病理變化及疾病的發生,無不受自然環境、季節氣候等因素的影響。要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就必須在生活方式、思想行動、操練身體等方面與外界協調,才能達到內外環境平衡,起到維護健康、延年益壽的作用。他強調必須掌握「四時調攝,養生治病大旨」,對四季調養、精神調養、飲食調整等都作了說明。
在四季調養方面,如春季「春陽初升……天氣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夏季炎熱,平居檐下,過廊、弄堂、破窗,皆不可納涼;秋季「秋氣燥……禁寒飲並穿寒濕內衣」;冬季「宜居處密室,……不可冒觸寒風」。
另外,他對老年人養生有一定研究,認為「高年之人,多有宿疾」;「人年六十,心氣衰弱,言多錯忘,目也昏昏然」,老年人更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以「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下午3至5時)後飯」等。
2、如何自我保健
葯王孫思邈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活到141歲才仙逝,其長壽心得必有過人之處。但事實上幼時的孫思邈體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學醫,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葯方》和《千金翼方》。孫思邈的養生之法相信會對您有所裨益。
發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各做10次。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梳發」,可以防止頭痛、耳鳴、白發和脫發。
目常運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復3次。有助於眼睛保健,糾正近視。
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做36下。可以通上下顎經絡,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漱玉津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做12圈。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可以強健腸胃。
耳常鼓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放手,應該有「噗」的一聲。重復做10下;雙手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復。最少做50下,做夠100下更好。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揉的范圍由小到大,做36下。可以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攝穀道(即提肛)
吸氣時,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鬆。無論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相傳這動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養生功法。
膝常扭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可以強化膝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延年益壽,應由雙腿做起。
腳常搓
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腳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區,經常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
3、儒教的養生理論與養生方式是什麼樣的?
儒家之教是崇奉孔子學說的一大學派,其思想主要是以孔孟學說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成為歷代封建統治的思想支柱。儒教本不以養生為專務,然而其思想觀念及道德行為規范里也含有養生學的基本原則,同樣對中華養生學有深遠的影響。
「仁愛」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內容。一部《論語》,「仁」字的出現有百餘處,其含義之廣遠非僅僅是《說文》所謂的「仁,親也」的意思了,更深層的則是其所謂「仁者愛人」,也即「泛愛眾」。
儒家的仁愛思想也包括了孝悌、寬、信、敏、儉、恭、謙、溫、剛、毅、勇等道德行為規范,是將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修養作為自己的最高目標,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如《論語》所謂「仁愛」,要求做到「忠恕」,待人以寬,賜人以惠;對己則應「罕言利」,節儉而謙恭有禮。儒家的鼻祖孔子不僅對「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弟子顏回大加褒揚,自己也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也。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這種思想品行的修為,從養生學的角度來看,也屬於致壽之道。
所謂「仁者不憂」、「君子坦盪盪」以及「仁者壽」等,反映了「修身」與「長壽」之間的內在聯系。《春秋繁露》對此是這樣認識的:「故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凈,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其身。是且多且治。」
至於《孔子家語》中說「智士仁人,將身有節,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家乎」以及《孟子》中說:「養心莫善於寡慾」之類,則尤具有養生學的意義。
「孝悌」是儒家道德規范的又一項重要內容。諸如《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等說法,固然反映了忠孝的封建倫理觀,然而其中畢竟也有些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所尊奉的美德。
儒家所強調的「孝道」,主張對待父母尊長不僅要「養」,而且還要做到「敬」。孔子指出:「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世間皆以不孝為恥,從而在客觀上形成了尊老、養老的道德風尚。儒家影響所及,就是像張仲景、孫思邈等這樣的名醫方家也以「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為己任。壽親養老的論著更是層出不窮,養老之學蔚然大觀。唐孫思邈《千金翼方》有「養老大」「養老食療」等專論;宋元有《養老奉親書》、《壽親養老新書》等;明清有《壽世青編》、《壽養叢書》、《老老恆方》等等,對養生學的發展,尤其是對當今老年醫學的研究很有幫助。
儒家十分重視「禮儀」,包括治理國家的典章制度、各種禮節儀式等。儒家的「禮治」,是其施行德政的保證,十分繁瑣,而涉及日常生活起居、婚喪嫁娶的一些制度,同養生有較直接的關系。
如生活起居,尤其是包含衛生方面,《論語》談到了「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食不語」等等。
在睡眠方面,提出了「寢不言」以及「寢不屍,居不客」等等,這些認識是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
此外,《論語》還記載了康子饋葯而孔子以「丘未達,不敢嘗」為由拒服的故事,顯然當時對葯性不明的葯物未可輕用已有所認識。古諺有所謂「不服葯為中醫」者,也許就是從這里來的。
在婚姻嫁娶上,也有禮制。且拋開那些封建等級名分及繁文縟節的儀禮不談,孔子所說的「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交」(《禮記?哀公問》)以及「娶妻避其同姓」(《國語?晉語》)等,卻具有優生學的意義。
《論語·述而》載魯昭公娶呈國女為妻,魯、吳二國皆姬姓,昭公為飾其同姓通婚的非禮行為,將吳姬氏改姓名為吳孟子。於此可見「禮」的約束力之大,即使位居公卿者亦受其制約。
類似這種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近親婚配的陋習。在封建社會里男尊女卑,母系為了維持其家庭中的地位,時有採用中表聯姻方式,以獲得娘家的某些依靠。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又局限了「同姓不婚配」的優生意義。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行為准繩。所謂「中庸」,就是要求人們的行為和處事不偏不倚,「允執其中」;而禮則是衡量太過或不及的標准,此即「以禮節之」的意思。
《孔子家語·五儀解》所謂「勞逸過度者,疾共殺之」,便是中庸觀念在養生方面的具體表現。其影響所及,養生學中幾乎無不循為法式。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之「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淮南子·詮言訓》說「節寢處,適飲食,和喜怒,便動靜」,《抱朴子?釋帶》之「人復不可絕陰陽(指房事)……唯有得其弟子宣之和,可以不損」,乃至於明成全《養生四要》之「人食必兼味者,相因欲其和也。無放飯、無流啜者,節之禮,謹防其過也……苟不知節,心饜足而後止,則氣味之偏,其中和之氣傳之遲,斯成菀病之職」等等,莫不以其「允中」之道。
4、儒教的養生理論與養生方式分別是什麼?
儒家之教是崇奉孔子學說的一大學派,其思想主要是以孔孟學說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成為歷代封建統治的思想支柱。儒教本不以養生為專務,然而其思想觀念及道德行為規范里也含有養生學的基本原則,同樣對中華養生學有深遠的影響。
「仁愛」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內容。一部《論語》,「仁」字的出現有百餘處,其含義之廣遠非僅僅是《說文》所謂的「仁,親也」的意思了,更深層的則是其所謂「仁者愛人」,也即「泛愛眾」。
儒家的仁愛思想也包括了孝悌、寬、信、敏、儉、恭、謙、溫、剛、毅、勇等道德行為規范,是將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修養作為自己的最高目標,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如《論語》所謂「仁愛」,要求做到「忠恕」,待人以寬,賜人以惠;對己則應「罕言利」,節儉而謙恭有禮。儒家的鼻祖孔子不僅對「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弟子顏回大加褒揚,自己也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也。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這種思想品行的修為,從養生學的角度來看,也屬於致壽之道。
所謂「仁者不憂」、「君子坦盪盪」以及「仁者壽」等,反映了「修身」與「長壽」之間的內在聯系。《春秋繁露》對此是這樣認識的:「故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凈,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其身。是且多且治。」
至於《孔子家語》中說「智士仁人,將身有節,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家乎」以及《孟子》中說:「養心莫善於寡慾」之類,則尤具有養生學的意義。
「孝悌」是儒家道德規范的又一項重要內容。諸如《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等說法,固然反映了忠孝的封建倫理觀,然而其中畢竟也有些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所尊奉的美德。
儒家所強調的「孝道」,主張對待父母尊長不僅要「養」,而且還要做到「敬」。孔子指出:「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世間皆以不孝為恥,從而在客觀上形成了尊老、養老的道德風尚。儒家影響所及,就是像張仲景、孫思邈等這樣的名醫方家也以「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為己任。壽親養老的論著更是層出不窮,養老之學蔚然大觀。唐孫思邈《千金翼方》有「養老大」「養老食療」等專論;宋元有《養老奉親書》、《壽親養老新書》等;明清有《壽世青編》、《壽養叢書》、《老老恆方》等等,對養生學的發展,尤其是對當今老年醫學的研究很有幫助。
儒家十分重視「禮儀」,包括治理國家的典章制度、各種禮節儀式等。儒家的「禮治」,是其施行德政的保證,十分繁瑣,而涉及日常生活起居、婚喪嫁娶的一些制度,同養生有較直接的關系。
如生活起居,尤其是包含衛生方面,《論語》談到了「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食不語」等等。
在睡眠方面,提出了「寢不言」以及「寢不屍,居不客」等等,這些認識是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
此外,《論語》還記載了康子饋葯而孔子以「丘未達,不敢嘗」為由拒服的故事,顯然當時對葯性不明的葯物未可輕用已有所認識。古諺有所謂「不服葯為中醫」者,也許就是從這里來的。
在婚姻嫁娶上,也有禮制。且拋開那些封建等級名分及繁文縟節的儀禮不談,孔子所說的「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交」(《禮記·哀公問》)以及「娶妻避其同姓」(《國語·晉語》)等,卻具有優生學的意義。
《論語·述而》載魯昭公娶呈國女為妻,魯、吳二國皆姬姓,昭公為飾其同姓通婚的非禮行為,將吳姬氏改姓名為吳孟子。於此可見「禮」的約束力之大,即使位居公卿者亦受其制約。
類似這種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近親婚配的陋習。在封建社會里男尊女卑,母系為了維持其家庭中的地位,時有採用中表聯姻方式,以獲得娘家的某些依靠。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又局限了「同姓不婚配」的優生意義。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行為准繩。所謂「中庸」,就是要求人們的行為和處事不偏不倚,「允執其中」;而禮則是衡量太過或不及的標准,此即「以禮節之」的意思。
《孔子家語·五儀解》所謂「勞逸過度者,疾共殺之」,便是中庸觀念在養生方面的具體表現。其影響所及,養生學中幾乎無不循為法式。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之「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淮南子·詮言訓》說「節寢處,適飲食,和喜怒,便動靜」,《抱朴子·釋帶》之「人復不可絕陰陽(指房事)……唯有得其弟子宣之和,可以不損」,乃至於明成全《養生四要》之「人食必兼味者,相因欲其和也。無放飯、無流啜者,節之禮,謹防其過也……苟不知節,心饜足而後止,則氣味之偏,其中和之氣傳之遲,斯成菀病之職」等等,莫不以其「允中」之道。
5、孫思邈,字什麼,號什麼?
孫思邈,京兆東原(今陝西省耀縣孫家塬)人,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葯物學家。歷史上,被人們尊為「葯王」。
生平及其創作
孫思邈生於西魏大統七年(公元541年),卒於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一百四十一歲。葬於故里孫原村孫氏祖塋。孫思邈幼年體弱多病,湯葯之資而罄盡家產。他自幼聰明過人,日誦千言,西魏大將獨孤信贊其為「聖童」。他通曉諸子百家,博涉經史學術,兼通佛典。由於幼年多病,十八歲立志學醫,二十歲即為鄉鄰治病。他對故典醫學有深刻的研究,對民間驗方十分重視,一生致力於醫學臨床研究,對內、外、婦、兒、五官、針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項成果開創了我國醫葯學史上的先河,特別是論述醫德思想、倡導婦科、兒科、針灸穴位等都是先人未有。一生致力於葯物研究,曾上峨嵋山、終南山、下江州,隱居太白山等地,邊行醫,邊採集中葯,邊臨床試驗,他是繼張仲景之後中國第一個全面系統研究中醫葯的先驅者,為祖國的中醫發展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功德。
孫思邈醫德高尚,他認為,醫生須以解除病人痛苦為唯一職責,其它則「無欲無求」,對病人一視同仁「皆如至尊」,「華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體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畢生精力實現了自己的醫德思想,是我國醫德思想的創始人,被西方稱之為「醫學論之父」,與希波克拉底齊名的世界三大醫德名人之一,中國古代當之無愧的著名科學家和思想家。孫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卻做官召請,周宣帝時,徵召他為國子博士,唐太宗欲授於爵位,唐高宗欲拜諫議大夫,卻固辭不受,一心致力於醫學。
孫思邈一生勤於著書,晚年還隱居於陝西耀縣五台山(葯王山)專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嘗釋卷。一生著書八十多種,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響最大,兩部巨著60卷,葯方論6500首。《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稱為《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醫葯學成就的系統總結,被譽為我國最早的一部臨床醫學百科全書,對後世醫學的發展影響很深遠。
影響
孫思邈是中華醫學發展先河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星,在中外醫學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功勛,千餘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和崇拜。唐太宗李世民贊孫思邈「鑿開徑路,名魁大醫。羽翼三聖,調合四時。降龍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師」。宋徽宗敕封為「妙應真人」,被後世尊稱為「葯王」。現今我國各地都有祠堂紀念。陝西耀縣葯王故里孫原村現存有葯王孫思邈誕生遺址、幼讀遺址、葯王墓及孫氏塋園,葯王碑苑和宏偉壯觀的葯王紀念中心葯王祠堂,每年農歷二月二開展規模宏大的葯王孫思邈文化節紀念活動。平時有來自日本、台灣、香港和全國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
葯王孫思邈對我國醫葯學貢獻的「二十四個第一」:
1、 醫學巨著《千金方》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臨床醫學百科全書,被國外學者推崇為「人類 之至寶」;
2、 第一個完整論述醫德的人;
3、 第一個倡導建立婦科、兒科的人;
4、 中西醫結合工作第一人;
5、 第一個麻風病專家;
6、 第一個發明手指比量取穴法;
7、 第一個創繪彩色《明堂三人圖》;
8、 第一個將美容葯推向民間;
9、 第一個創立「阿是穴」;
10、第一個擴大奇穴,選編針灸驗方;
11、第一個提出復方治病;
12、第一個提出多樣化用葯外治牙病;
13、第一個提出用草葯喂牛,而使用其牛奶治病的人;
14、第一個提出「針灸會用,針葯兼用」和預防「保健灸法」;
15、系統、全面、具體論述葯物種植、採集、收藏的第一人;
16、第一個提出並試驗成功野生葯物變家種;
17、首創地黃炮製和巴豆去毒炮製方法;
18、首用胎盤粉治病;
19、最早使用動物肝治眼病,現在證明富含維生素甲p
20、第一個治療腳氣病並最早用彀樹皮煎湯煮粥食用預防腳氣病和腳氣病的復發,比歐洲人 早一千年,現在證明富含維生素乙;
21、首創以坤劑(雄黃等)治療瘧疾病,比英國人用砒霜製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
22、第一個提出「防重於治」的醫療思想;
23、首用羊饜(羊甲狀腺)治療甲狀腺腫。
24、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深入民間,向群眾和同行虛心學習、收集校驗秘方的醫生。
6、葯王孫思邈是唐朝人嗎?
葯王孫思邈是唐朝人。
孫思邈(581-682),京兆華原(現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葯學家,被後人稱為「葯王」。
公元581年出生於一個貧窮農民的家庭。 他從小就聰明過人,受到老師的器重,長大後開始愛好道家學說。由於當時社會動亂,孫思邈隱居陝西境內的秦嶺太白山中,並漸漸獲得了很高的聲名。當時的朝廷下令征孫思邈為國子監博士,被他拒絕了。孫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教經典,探索養生術,同時也博覽眾家醫書,研究古人醫療方劑。他選擇了"濟世活人"作為他的終生事業,為了解中草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孫思邈還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開始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葯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孫思邈無疾而終。根據史志、本草、《道藏》等文獻,以及陝西省耀縣葯王山有關碑刻,孫思邈的著作80餘種,今多亡佚。
《舊唐書》提到孫思邈「自注《老子》、《莊子》」,兩書唐宋以來史志書目皆無著錄,久已失傳,故其關於道教教義的主張不得而知,唯蒙文通先生《晉唐老子古注四十家輯存》據趙秉文《老子集解》第六章「穀神不死」句,得孫思邈注佚文一條:「穀神,虛而靈者也。
7、孫思邈都有哪些著作?
《千金要方》和《唐新本草》。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葯典《唐新本草》。
拓展資料《千金要方》又稱《備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國古代中醫學經典著作之一,被譽為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共30卷,是綜合性臨床醫著。唐朝孫思邈所著,約成書於永徽三年(652年)。該書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後世醫家影響極大。
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唐高宗詔令檢校中書令許敬宗等人會同名醫撰寫《唐新本草》。第二年,孫思邈被召至長安,住在鄱陽公主舊宅。在編寫《新本草》過程中,他不僅對陶弘景《本草》《名醫別錄》作了訂正,並增補了百多種自己曾實踐有效的葯草。
顯慶四年(公元659年)四月,圖文並茙的一部《唐新本草》撰寫完成,這是世界上首部國家葯典,共五十五卷,八百四十四種葯物。
8、什麼是環境養生?
健康是長壽的先決條件,每個人的健康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賴於他所生活的環境。
環境包括地理環境、氣候環境、社會環境和每個人居住的小環境。在環境中,有許多因素每時每刻地作用於人的機體。這些因素,可概括為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學的,不僅錯綜復雜,且處於經常不斷的變化之中,人體藉助機體內在調節和控制機制,與各種環境因素保持著相對平衡,表現出機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但是人們的這種適應能力是有限的,當有害的環境長期作用於人體,或者超過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引起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環境因素自古以來就非常受到人們重視,如《黃帝內經》里就有明確的記載:「一州之氣,生化壽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曰:高下之理,地勢使然,崇高則陰氣治之,污下則陽氣治之。陽勝者先天,陰勝者後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地之小大異也,小者小異,大者大異。」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若是居住在空氣清新。氣候寒冷的高山地區的人多長壽,居住在空氣污濁、氣候炎熱的低窪地區的人多短壽。可見,居住地方的水土、氣候環境對人體的健康長壽是非常重要的。現代研究認為,海拔1500~2000米之間的山區,陰離子密集,確實是長壽的地理環境。根據我國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百歲以上老人有3700多人。這些長壽者大都生活在森林多的山莊和少數民族地區。
眾所周知,人的死亡主要是由疾病所引起,可是從現在來看,僅僅從治病的途徑來延長人類的壽命,潛力是十分有限的。因為近百年來,人類的死亡原因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它已從以往的各種傳染性疾病為主要原因,改變為以衰老性疾病為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在現時代,死亡多是因為細胞和組織衰老為直接因素而引起的。就拿人們常見的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及心臟病來說,盡管其發病的直接原因各有不同,但都與細胞和組織的衰老和損傷密切相關。引起這些病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惡劣的環境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早在100多年前,英國醫生就發現,在英國,生活在粘土、磚土和河谷沖積土分布區的居民,癌症死亡率很高,而生活在古老、堅硬的岩層區和排水良好的地區的居民,癌症發病率則很低。美國學者也發現,美國的癌症高發區集中在東北部、五大湖周圍以及西部沿岸地區。
在我國,癌症的分布在大的范圍里,具有明顯的地區差異。就是在小的范圍里,各種癌症也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分布。如肝癌的高發區集中在福建、廣東等地;食道癌高發區主要在北方,其中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處的食道癌高發區呈同心圓分布,發病率由中央區向周圍逐漸降低。
不但自然環境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社會環境同樣和人們的身體狀況緊密關聯。如《黃帝內經》里就指出:「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始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非常明確地闡明了診治疾病要注意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相傳,帝堯時代人們就鑿井汲水而飲。春秋戰國時期居民中還制訂了清潔飲水公約,不遵守者以法律處理。我國考古挖掘的古城遺址遺物證實,春秋戰國時期的城市地下已有用陶土管修建的下水道,不僅注意到飲水衛生,而且還注意到保護環境衛生。在古希臘,希波克拉底也寫過《論空氣,水和土壤》等衛生論著。
十八世紀的歐洲工業革命時,提出了許多與社會因素相聯系的醫學課題,促使醫學家們去探討社會因素與人群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關系。1766年,德國人約翰·彼得·費蘭克建議政府採取措施保護個人和公眾的健康,最先提出「醫學監督」的想法。1838年德國人捷·埃羅舒提出「社會衛生學」的概念。他指出:人類是憑借著社會才能賴以生存的一種社會動物。他還把衛生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個人衛生,它完全隸屬於個人的主動性;一類是公共或社會衛生,它需要採取法律或行政措施。
1848年法國人儒勒·蓋林第一次把「社會」這個詞同醫學問題聯系起來,提出了「社會醫學」新概念。他把社會醫學分成四個部分:社會生理學--研究人群的身心狀態與它的法律、組織、制度、風俗、習慣等的內在關系;社會病理學--研究健康和疾病的社會問題;社會衛生學--研究增進健康,預防疾病的措施;社會治療學--制訂治療措施和其他手段對付社會可能遇到的不良因素。
1848年,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德國人諾爾曼指出:「醫學科學的核心是社會科學」。
本世紀以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暴露出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較為突出,社會醫學在發達國家為醫學界廣泛接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及與之相適應的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各種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社會向醫學提出了許許多多新課題:環境污染造成生態平衡破壞所帶來的「公害病」;現代工、農業及交通運輸業所帶來的意外傷殘人的增多;人口老化以及社會現代化所引起的疾病譜的變化等等。
總之,由於人具有生物屬性和社會屬性,就必須重視社會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影響。
除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外,生物因素亦不能忽視,包括所有與人共存的生物,直接或間接對人的影響。人體的健康還與生物致病有著密切的關系,致病原及寄生蟲也影響著人的發育和衰老變化。
可引起人疾病的生物致病原,包括細菌、病毒、支原體、螺旋體、原蟲、立克次體、蠕蟲等。有些疾病是通過動物或昆蟲作為傳播媒介致人疾病的,如鼠傳播鼠疫、鉤端螺旋體病、鼠咬症等,狗傳播狂犬病,豬傳播豬肉絛蟲病,蚊子傳播瘧疫、乙型腦炎,虱傳播流行性斑疹傷寒病等,蒼蠅傳播痢疾、霍亂、傷寒等病。
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對人類的生存、生命和年齡增長都造成嚴重的威脅。在歷史上,天花、鼠疫、霍亂、瘧疾、流感等等為患,幾乎造成一個地區人口的滅絕。如鼠疫在人類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悲慘的大流行,14世紀最嚴重的一次大流行,在歐洲病死者達2500萬人,占當時歐洲人口總數的1/4。在近百年內,霍亂曾先後發生6次世界大流行,每次流行死亡人口均以數十萬至百萬計。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環境是一個極其復雜、辯證的自然綜合體,一切生物都要適應環境而生存,人類不但要適應環境,而且還要利用、支配和改造環境。
9、孫思貌是哪個朝代的?
隋唐時期偉大的醫葯學家。
在葯物學研究方面,孫思邈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從內葯物的採集、炮製容到性能認識,從方葯的組合配伍到臨床治療,孫思邈參考前人的醫葯文獻,並結合自已數十年的臨證心得,寫成了我國醫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在臨床實踐中,孫思邈總結出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如「阿是穴」和「以痛為腧」的取穴法,用動物的肝臟治療夜盲症,用羊的甲狀腺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
孫思邈崇尚養生,並身體力行,正由於他通曉養生之術,才能年過百歲而視聽不衰。他將儒家、道家以及外來古印度佛家的養生思想與中醫學的養生理論相結合,提出的許多切實可行的養生方法,時至今日,還在指導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如心態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飲食應有所節制,不要過於暴飲暴食;氣血應注意流通,不要懶惰呆滯不動;生活要起居有常,不要違反自然規律……
10、孫思邈的主要貢獻是什麼?
孫思邈(541或581~682)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葯學家。
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幼聰穎好學。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葯之資,罄盡家產」。及長,通老、庄及百家之說,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在今陝西郿縣)學道,煉氣、養形,究養生長壽之術。及周靜帝即位,楊堅輔政時,征為國子博士,稱疾不就。隋大業(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隱於終南山,與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師,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辭不受,再入峨眉煉「太一神精丹」。顯慶三年(658),唐高宗又徵召至京,居於鄱陽公主廢府。翌年,高宗召見,拜諫議大夫,仍固辭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隨御。上元元年(674),辭疾還山,高宗賜良馬,假鄱陽公主邑司以屬之。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追封為妙應真人。
據傳孫思邈擅長陰陽、推步,妙解數術。終身不仕,隱於山林。親自採制葯物,為人治病。他搜集民間驗方、秘方,總結臨床經驗及前代醫學理論,為醫學和葯物學作出重要貢獻。後世尊其為「葯王」。他汲取《黃帝內經》關於臟腑的學說,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臟腑寒熱虛實為中心的雜病分類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張仲景《傷寒論》後,將傷寒歸為十二論,提出傷寒禁忌十五條,頗為後世傷寒學家所重視。
他搜集了東漢至唐以前許多醫論、醫方以及用葯、針灸等經驗,兼及服餌、食療、導引、按摩等養生方法,著《千金要方》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門,已接近現代臨床醫學的分類方法。全書合方、論五千三百首,集方廣泛,內容豐富,是我國唐代醫學發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對後世醫學特別是方劑學的發展,有著明顯的影響和貢獻;並對日本、朝鮮醫學之發展也有積極的作用。《千金翼方》三十卷,屬其晚年作品,系對《千金要方》的全面補充。全書分一百八十九門,合方、論、法二千九百餘首,記載葯物八百多種,尤以治療傷寒、中風、雜病和瘡癰最見療效。
他堅持辨證施治的方法,認為人若善攝生,當可免於病。
只要「良醫導之以葯石,救之以針劑」,「體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他重視醫德,不分「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皆一視同仁。聲言「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他極為重視婦幼保健,著《婦人方》三卷,《少小嬰孺方》二卷,置於《千金要方》之首。
孫思邈將道教內修理論和醫學、衛生學相結合,把養生學也作為醫療內容。認為人到暮年,體態特徵和生理、病理都有變化。欲求長壽,須注意飲食起居等養生之道。他在《千金要方·養性序第一》中特別強調老年人「唾不至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久處,立不至疲,卧不至懻。先寒而衣,先熱而解。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並「兼之以導引、行氣」及「房中補益」之術。
他對人之衰老過程和表現,心理特徵和變化,以及老年疾病、保健、醫療等都有全面的觀察和深透的分析。
認為老年人當從事諸如調氣、按摩、導引、行氣以及散步等適合老人特點的活動,從而豐富了道教內修的內容與方法,並對煉丹服食以求長生成仙的道教方術作了探索。
認為服食金丹而成仙是「神道懸邈,雲跡疏絕,徒望青天,莫知升舉」。
但他把煉丹作為制葯的手段,其目的在於救急濟危。他煉制的「太一神精丹」,即「主客忤霍亂,腹病脹滿,屍餫e惡風,癲狂鬼語,盅毒妖魅,溫症」。
史載其著作計三十餘種,唯多亡佚。現存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我國著名醫學著作。其他如《攝養論》《太清丹經要訣》《枕中方》等數種,尚有部分佚文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