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春養生需要早睡早起嗎 盤點立春養生原則
俗話說:「立春雨水到copy,早起晚睡覺。」這概括了立春的養生內容和特點。人體氣血亦如自然界一樣,需舒展暢通。這就要求人們夜卧早起,注意室外活動,克服倦懶思眠狀態,使自己的精神情趣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
在睡眠方位上百,立春時節,頭部應朝著東方,睡前用熱水洗腳,並用雙手按摩雙足尤其是湧泉穴,能使全身暖和、舒適,睡得熟。早晨醒來時,要先使意識清醒後,再微睜雙眼,凝視屋頂、陽台。然後閉度雙目,將雙手搓燙,捂於雙眼上,手心拱起防止壓迫眼球,按照朝眉毛生長知的方向,做旋轉按摩,至血氣充盈之時,迅速打開雙眼,這樣能有效地祛除眼中的風火。
另外,立春時節,要對房間進行除塵通風。居室緊緊道地關閉了一冬,會在室內角落、夾隙里積蓄若干微塵,如果在立春進行除塵通風,可以減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2、立春時關於飲食養生的原則有哪些?
立春之後飲食忌辣。抄少吃麻辣火鍋、羊肉、燒烤、油炸:立春後要少吃過於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燒烤的食物。與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後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致上火。春季以後其實還有很多的禁忌,比如春節期間的飲食習慣要保持好,因為春節會有好多的好吃的,很多人都回家過年,自然就缺少運動,吃的還比較多,這時候脂肪就容易堆積起來,很多人都說過春節的時候都發胖了呢,所以不要暴飲暴食,要合理安排「食」間,更不能天天熬夜,等等。一年之計在於春,從立春開始,順應春季自然界萬物生機勃勃的氣象,注意調養身體,就會使自己有強健的體魄迎來新的一年。
3、立春後該如何養生?
立春後養生要來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逐漸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注意保護陽氣。因春屬木,與肝相應,所以在春季養生上主要是護肝。中醫認為肝主情致,因此護肝要從心情著手,養肝的關鍵就是要保持心情舒暢,防止「肝火上升」。春季陽氣開始生發,適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源的食物如香菜等。不宜食酸收之味,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可以多喝花茶、玫瑰花等,以幫助驅散一整個冬季聚積在人體內的寒氣和邪氣。同時芬芳的香味百和天然的營養物質,又能夠促進調節血氣和陽氣。「春捂秋凍」是有一定道理的,「春捂」是說春季氣溫剛剛轉暖,不要過早脫掉棉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度暖還寒,而且氣溫變化又大,過早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
4、立春的時候要怎麼養生
立春,是四季之首,意味著春天己來臨。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那麼,對養生而言也要有個好的開始。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一個「生」字。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意味著萬物復甦,春回大地,立春後人體內陽氣開始升發,應採取科學的養生方法,對全年的健身防病十分重要。
在飲食上應多吃甜食少吃酸食。《千金方》記載:「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春天肝陽上亢,若吃酸性食物,易導致肝氣旺盛,應多吃韭菜、百合、豌豆苗、薺菜、大蒜、苘蒿、春筍、荸薺、甘蔗、大棗等,少吃洋蔥、花椒、肉桂、茴香、羊肉、狗肉、貝類海鮮水產品等,以免增加肝臟負擔。
精神上要保持心情舒暢。春季肝陽亢盛,情緒易急躁,因此要做到心胸開闊,心情舒暢。
多運動。春季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
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預示萬物復甦的春天的開始,白晝逐漸變長,氣溫回暖。此時也是冬夏季風轉換交替的季節,於是就出現時寒時暖,乍陰乍晴,天氣變化無常的狀況。俗話說「春天孩兒臉。氣候常多變」,用來形容這個季節再恰當不過了。昨天還是艷陽高照,今天卻得裹著大衣,不少人都被這個季節折騰得不知所措。在江南各地的春季,降水時間和降水量都有顯著增加。連綿陰雨,溫度低、日照少、濕度大,對人體健康有其不利的一面。
5、立春時節的養生要訣
在春天到來之際,自然界呈現一派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此時,人的身體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開始逐漸陽氣生發,不過,伴隨而來的也許還有身體上的各種疼痛,這個時節,不妨做一下穴位按摩調節,不僅有助於修復身體、緩解疼痛,還能起到祛病防病的效果,一起來試試吧:
一、捋捋膻中穴
膻中穴(兩乳之間)有寧心神,開胸除悶等作用。按摩時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壓穴位,每次揉壓約五秒,休息三秒。生氣時可以往下捋一百下左右,可以達到順氣的作用。
二、指壓合谷穴
一隻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合谷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按摩此穴對於神經性頭痛、失眠和神經衰弱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三、輕叩百匯和風池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叩壓這個穴位能起明目醒腦的作用。只要感覺疲勞、緊張或者焦慮時可隨時輕叩。力度以感到稍微有痛感就行。
四、艾葉加醋泡腳
足底集結著五大臟腑的經絡,用艾葉加上醋泡腳可以溫通氣血,解郁疏肝。焦慮抑鬱往往是肝氣不疏、氣滯血凝所致,而腳底經絡集結,艾葉的溫通和醋的活血作用,可以使氣血暢通,經絡通暢,從而達到疏肝理氣、活血解淤的功效。每次可用溫水泡20分鍾,再做做足底按摩,特別是多按按太沖穴,即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五、按揉心包經
心包經是沿著人體手臂前緣的正中線走的一條經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條。
可以沿著心包經的穴位逐個揉按,每個穴位以痛為標准,凡是按到痛的點就要多按幾下,最好按到讓它感覺不痛了,按壓的力度不需要太重,按壓時多停留幾秒鍾。平均每個穴位按摩2~3分鍾。
如果覺得找穴位太麻煩,也可以直接拍打心包經,即沿著經絡一點一點地拍打過去。拍打心包經,對疏通氣機非常有作用。
6、立春時節如何養生最健康
冬季即將來臨, 在冬季,人體的新陳代謝作用變緩,以盡可能地保持體力,但同時也降低了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事實的確如此,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死亡率都以冬季為最高,冬季也是心腦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段。不過,人們也大可不必消極等待,通過天氣預報,可以巧妙地「破譯」疾病發生的預兆,從而採取積極的防範措施。 冬季從立冬開始,經過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冬者,天地閉藏,水冰地坼」。從自然界萬物生長規律來看,冬季是萬物閉藏的季節,自然界是陰盛陽衰,各物都潛藏陽氣,以待來春。冬季之風為北風,其性寒。「寒」是冬季氣候變化的主要特點。因此,冬季保健就顯得更為重要。 飲食調理 冬季進補有方 「冬令進補,春天打虎」,老祖宗留下的這句古訓,成了現今人們冬季保健的最大理由。於是葯補食補齊上陣,都希望能補出一個健康的體魄。中醫專家認為,進補一定要在專家指導下進行,不然盲目聽信一些傳言進補,到最後,反可能補出副作用。往年的一些例子希望能給大家一些提醒。 猛吃羊膏湯「痘痘」上臉 小林的外婆是小有名氣的烹飪高手,每年到了冬季,都要想方設法熬些湯、燉點羹什麼的給全家老小進補。小林清楚地記得,前年外婆逼她吃桂圓蓮子羹,去年又吃什麼阿膠,那味道她還真的不大喜歡。但為了老人高興,閉閉眼還是吃下去了。今年讓她感到驚訝的是,外婆的高招竟然是「羊膏湯」。 神通廣大的外婆四處託人從蘇北弄來了一隻據說從沒吃過飼料的山羊,宰殺後把部分山羊肉紅燒吃掉,剩下的骨頭和羊腿等全都溶化進羊膏湯內了。外婆在湯里加進了紅棗、桂圓、核桃仁、冰糖等,乾脆用多年沒用過的蜂窩煤爐烹制起來,說是比煤氣用文火更方便。為讓外婆高興,小林提了兩飯盒回來放到家中冰箱里。感覺餓的時候,就盛出一碗在微波爐內轉上一分種吃下去,多的時候一口氣能吃下3碗。她想反正是滋補的東西,說不定一段時間過去,自己的皮膚會越來越好呢。 讓小林怎麼也想不到的是,自己的臉上竟然莫名其妙發出了很多「痘痘」,嘴角也開始潰瘍起來。找一位研究中醫的朋友一咨詢,方恍然大悟,羊膏湯內營養相當豐富,作為一種滋補品,每天只用空腹吃一小碗即可。想吃就吃的盲目服用方法自然會進補過量,機體難以吸收如此多的營養,當然會發到外面了。 濫服保健品肝臟鈣化 張教授退休後經常四處聽一些健康講座,並把各種要點認真記錄下來。去年冬天,他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冬令進補計劃。根據平日醫生說自己缺這個缺那個的情況,他為自己買了多種補腦補鈣補微量元素的營養保健食品,僅包裝盒摞起來就有1米多高。吃了兩個月後,感到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他因「進補」太多導致肝臟鈣化,必須住院治療。 對身體的過度關注、營養知識的缺乏和一些廣告的不正確引導是各種營養補充劑在老年群體中泛濫的主要原因。其實,營養的核心是「合理」,雖然合法生產的營養品確有其相應的功效,但這些營養老人可以從食物中獲得。老人只要不挑食,就根本不會缺這缺那。即使需要補充某些營養,也需要由醫生來確定。專家為此提醒市民,進補必須適度、合理,不能盲目亂補。 以"鞭"補"鞭"未必帶來「性」福 一到冬季,長期為子孫操勞的張大爺就忙著為剛結婚的孫子買鹿茸、甲魚等傳統補腎物品,認為他吃了海狗鞭、鹿鞭等,就可以「補腎壯陽」,這似乎已成為不少長輩關心小輩的一種方式。專家認為,隨便濫吃這些物品不僅不能助性,也許反而危害健康。 吃進去的動物「鞭」進入人體後,跟其它食物一樣,都必須經過消化道消化、吸收,然後成為蛋白、脂肪、糖及其他營養物質,再被人體利用,而不是吃什麼器官就補到什麼器官上。除此,動物的「鞭」本身也不比其它食物多什麼,更不含有什麼特殊的營養素,即使是動物「鞭」中本身含有的一些雄激素,經過加熱、消化後已被破壞,並不能多補給人雄激素,所以說,用它來壯陽是毫無意義的。對於補鹿茸的做法,專家認為,任何一種補品都有一定的適應症狀,一般青年男士沒有必要隨意服用。即便需要,也應在醫生指導下。 其實,我國最早的一部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就記載了大棗、芝麻、蜂蜜、葡萄、蓮子、山葯、核桃等食物具有補腎益精助陽的功能,它們具有維持和提高男性性功能的重要作用。適當的飲食調節同樣可以改善身體。 濫用人參等於圖財害命 進補的意識不少人都有,但對於如何進補,人們並沒有深刻的認識。不少人認為只要是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東西,不論食品、營養品,還是具有保健作用的葯品,都在冬季進補范圍之內。於是濫用補品現象時有發生。如清代名醫徐大椿曾針對當時一些庸醫亂給病人服用人參的情況,一針見血地指出:濫用人參等於圖財害命。徐氏認為,人參價格昂貴,有一定補養作用,但其應用前提應該是身體虛弱、氣血不足。 若給身體強壯、內有食積及痰火之人服用人參,則不僅起不到補養作用,反而還會加重病情。這樣一來,病人既花費了金錢,又有損健康,庸醫的做法與圖財害命有什麼兩樣? 服用不當也會損健康 從去年冬至開始,張先生都在嚴格服用中醫開出的補膏。但後來因為要出差兩周,他嫌補膏攜帶不方便,認為這種東西反正是滋補的,早吃晚吃都是吃,於是提前將兩周的補膏量全部吃掉。結果腸胃一下子起了反應,渾身上下不舒服,趕緊送到醫院進行治療。盲目的吃補膏最終反害了自己的健康。 我國名中醫、上海中醫葯學會會長施杞教授告訴記者,很多人認為膏方是用來進補的,什麼時候都可以吃,這種想法實在不對。膏方是一門高深學問,是醫、葯、工等綜合的結果,其加工更是相當講究。葯材要道地,細料要分開煎,入膠時要認真掌握火候,入糖時要注意是否粘鍋或燒焦……。花費如此大力氣製作出的膏方,服用時也有嚴格的規矩,所以一定要遵醫囑 專家再三提醒,補品雖好,不可濫用。人體是否需要補養,究竟應該怎樣補養,人與人之間差別很大。一般來講,體質虛弱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不同;體質特徵,有易於上火、喜暖怕涼、腎氣虛弱、脾胃欠佳之差異……如果不加分析,盲目進補,難免犯虛虛實實之戒。舉例而言,脾胃虛弱的人,濫用膏滋等滋膩之品,可使人脾胃更虛;易於上火的人,濫服鹿茸等溫補之品,會使人火氣更大。為此,若要進補,應當在有關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選用相應的滋補食品及調養葯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進補的目的。 進補之前先「底補」 冬令進補是我國人民養生保健的一項良好傳統。進補是否得法,除了取決於選擇補品是否適宜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進補之前是否做好了「底補」。 「底補」即指和胃。大凡補葯,多味甘,偏於滋膩,易壅氣,有礙胃之弊;而且,需進補的人大多脾胃虛弱,消化功能欠佳。因此,進補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調理好脾胃功能,尤其是虛不受補的人,應該在進補之前先服健脾和胃、消食理氣的葯物,使脾胃逐漸適應對補葯的吸收。 「底補」方法很多,丸散膏湯,凡有調理脾胃之功效的,均可選用。這里,特別介紹一種簡便的葯茶療法。這種葯茶療法以「和胃代茶飲」為代表,早先是清宮御醫用於病後調理的組方,後來成為清宮用葯的一大特色。我們將此法運用於進補之前的調理,改進成幾種針對不同病人的和胃茶,同樣效果顯著。 1、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的人:山葯15克,陳皮10克,茯苓10克。共置小沙鍋中,加水約300毫升,煮沸10~15分鍾後取汁。再加水約150毫升煎煮,這樣2~3次後,合並葯液,過濾,將濾液代茶頻飲。經過15~30天的和胃茶調理,食慾會增強,脾胃調和,即可開始進補。 2、經常腹脹、消化不良的人:山楂10克,陳皮10克,木香5克。共置小沙鍋中,加水約300毫升,煮沸10~15分鍾後取汁。這樣2~3次後,合並葯液,過濾,將濾液代茶頻飲。同樣,一般15~30天後,病人消化功能增強,脾胃健運,可以開始進補。 經過「底補」後的進補,不僅能避免虛不受補的情況發生,而且能使葯物最大限度地發揮補養作用。葯茶療法作用溫和、簡便有效,不失為「底補」的好辦法。
7、什麼時候立春 立春前後養生有原則
2019年立春在02月04日。立春養生的原則有:
1、防止舊病復發: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可見立春後是疾來病多發的季節自。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2、不要過早減衣:百
「春不減衣,秋不戴帽」。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度。冬季知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道,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8、今日立春,立春養生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立春吃什麼最養生
1、春筍
立春後踩挖的筍,以其筍體肥大、潔白如玉、肉質鮮嫩、美味爽口被譽為「蔬中第一品」。春筍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糖類,以及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春筍所含的蛋白質中至少有16種氨基酸,其中游離的谷氨酸和天門冬氨酸是春筍鮮味和甜味的來源。春筍纖維素含量很高,具有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清代養生學家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 「筍,甘涼、舒郁、降濁升清,開膈消痰,味冠素食。」對油膩食物吃得太多而致的食慾不振、惡心嘔吐、消化不良和腹瀉等有防治作用。
春日食春芽。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等。豆芽具有發散的功能,吃下去不但能利濕,還會幫助人體生發陽氣。立春吃豆芽的時候也不必加肉,以免加重胃腸負擔。
3、蘿卜
《明宮史·飲食好尚》記載:「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卜,名曰『咬春』。」清《燕京歲時記》載: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謂可以卻春困也。吃蘿卜不僅可以解春困,還可以增強婦女的生育機能,立春蘿卜又稱為「子孫蘿卜」。
中醫認為,春季保健,應該要特別注意對我們的肝臟進行保養,因為春季是屬於陽氣開始升發的特點。所以,根據以上特點,應多吃一些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而少食具有酸收作用的食物。這其中,蘿卜正是立春時節最佳的保健食物。
4、大棗
中醫認為,「多甘少酸」是春天的飲食原則,而在甘味食物中,以大棗是上佳食品。大棗性溫,味甜,具有補脾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可以用於改善脾虛食少、乏力便溏、氣血津液不足、婦人臟躁等症。建議將大棗劈開後再泡茶或水煮。
5、薺菜
在春天的野菜中,薺菜絕對算是耀眼的明星,初春采其嫩苗作為野菜食用,清香可口。薺菜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尤其是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和各種礦物質含量很高。傳統醫學認為,薺菜還有輔助治療痢疾、腸炎、感冒等功效。
6、蜂蜜
味道甘甜的蜂蜜水被稱為「春季第一水」。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由於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潤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7、韭菜
立春適宜吃些生發性的食物,而生發食物莫過於韭菜。韭菜又叫「起陽草」,性溫、味辛,韭汁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均有抑製作用。韭菜富含鐵、鉀和維生素A,對預防缺鐵性貧血非常有用。韭菜中還含有揮發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對促進食慾和降低血脂很有好處。另外,韭菜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能增進胃腸蠕動,可預防習慣性便秘。
8、菠菜
在眾多的蔬菜之中,適宜養肝護肝的就有菠菜。菠菜為春天應時蔬菜,具有滋陰潤燥、疏肝養血等作用。極為常見所以普通,菠菜不過是一種「菜中凡品」。作為凡品的菠菜吃法是很多的,煮粥即是普通一途。春季養生可用菠菜來煮粥。
9、櫻桃
都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眼下正是春困的時節。不過幸好,顏色紅潤的櫻桃開始大量上市,酸酸甜甜的口感,豐富的營養成分,不啻為一劑提神醒腦解春困的良葯。
10、蔥、姜、蒜
春季有多風、多寒、多濕的氣候特點,飲食里宜吃一點辛溫的食物。中醫推薦適當吃一點蔥姜蒜,它們不僅是調味佳品,還有重要的葯用價值,可增進食慾、助生陽,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在春季,蔥和蒜在一年中營養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此時食之可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
11、玫瑰花
「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吃春」的重點不僅在於「吃」,「喝」也同樣重要。春季第一茶,亦花亦茶——它就是大家熟悉的玫瑰花。玫瑰花茶涼血、養顏,有改善皮膚乾枯的作用,因其有一股濃烈的花香,也用於治療口臭。玫瑰花茶還有助消化、消脂肪的功效,因而可減肥,飯後飲用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