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語錄經典
孟子的名言
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2、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5、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6、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7、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8、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9、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10、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1、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16、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1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8、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2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2、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23、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4、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25、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6、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27、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2、孟子經典語錄100句
1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譯文】生命是我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麼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正義了。
【感悟】生命誠可貴,道義價更高,「捨身取義」傳唱千年,為了國家和民族,為了道義,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九死不悔。
2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譯文】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強權不能屈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感悟】能抵住誘惑,捱得住貧窮,不畏懼強權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這是衡量一個人品行人格的標准。
3
雖千萬人,雖往矣。《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自我反省而發現正義在我,即使面對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
【感悟】雖然有千辛萬苦、千難萬阻,哪怕我只是瑩蟲之光,結局是粉身碎骨,身敗名裂,依然在所不辭、初心不改。
4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譯文】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保持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
【感悟】不管什麼人,修身都是基本功,沒有遠大夢想,也要堅持修煉自己。
5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譯文】常懷憂患之心,才能生存下來;沉溺於安樂之中的,常常自取滅亡。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
【感悟】只有走出舒適圈,才能有所成就。
6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譯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這個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使他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使他受盡貧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用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原來沒有的才能。
【感悟】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7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譯文】人最重要的是人民,國家是將要的,而君主的地位是最輕的。
【感悟】國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換,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換的。所以,百姓最為重要。
8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地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感悟】人永遠是制勝的第一要素。不要羨慕他人的好運氣,你必須明白,強大的武裝的自己,永遠勝過好運氣。
3、孟子經典語錄
孟子語錄三篇 《孟子》 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薪〕柴火。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與於不仁之甚者也〕和很不仁的人相同了。與,同。,亦終必亡〔亦終必亡〕也終究會消失(指已經積下的一點仁德)。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五穀〔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豆五種穀物。者,種〔種(zhòng)〕播種的,這里指莊稼。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荑稗(tí bài)〕兩種類似莊稼的野草,子食也可以吃。荑,即「」。。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孳孳〕勤勉的樣子。為善者,舜之徒〔舜之徒〕舜一類的人。舜,傳說中的古代帝王,名重華,是儒家推崇的明君。徒,類。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跖〕春秋戰國之間民眾起義領袖,被誣稱為「盜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無他〕沒有別的。,利與善之間也。」(《孟子?盡心上》) ****** 孟子繼孔子之後,極力「推銷」儒家的仁愛思想,勸勉人們棄惡從善。看他在這三段話中,多會打比方,多麼能言善辯!古今社會,世殊時異,但人心善惡的道理還是亘古不變的話題,「利己」與「利他」怎樣調和,仍是現代社會中每個人所面對的問題。 有關資料 孟子和孔子一樣,在他四十多歲的時候,開始帶著學生周遊各國,宣傳他的社會理想。他發展了孔子的「仁愛」思想,極力勸勉君主實行「仁政」,認為「仁者無敵」。為了使人心向善,他特別重視「利」和「義」的分辨,認為人們在這兩者之間作出怎樣的抉擇,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重要標志。讀他的語錄,我們會明顯感到他的執著、自信和銳不可當的氣勢,令人折服。 孟子語錄三篇①選自《孟子》。
4、孟子經典語錄20段
1.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出處】《孟子離婁上》
簡析: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
簡析:用秤稱一稱,才能知道輕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長短。意謂凡事只能親身經歷,才能有更深的體會。
3.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出處】《孟子離婁上》
簡析:凡是行為有達不到預期效果的,都反過來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歸向他。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
簡析:尊敬自己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出處】《孟子公孫丑下》
簡析: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屬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會歸順他。
6.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職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出處】《孟子告子上》
簡析: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寧願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寧願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
7.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出處】《孟子離婁上》
簡析: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8.詖(bì)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
簡析:偏頗的言論,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過激的言論,知道它陷入錯誤的地方;邪曲的言論,知道它背離正道的地方;閃爍其詞的言論,知道它理屈詞窮的地方。
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
簡析:金錢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貧苦窮因、地位低下不能改變自己的志向,權勢武力不能讓自己屈服變節,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10.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出處】《孟子離婁上》
簡析:自己損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人)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11.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出處】《孟子告子下》
簡析: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先磨難他的心志,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12.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出處】《孟子離婁上》
簡析:對別人恭敬的人不會侮辱別人,自己節儉的人不會搶奪別人(東西)。
13.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出處】《孟子離婁下》
簡析:愛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的愛;尊敬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的尊敬。
14.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出處】《孟子萬章下》
簡析:不倚仗自己年紀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倚仗家裡富貴來交友。
1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出處】《孟子盡心上》
簡析: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時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這樣(保持善性)。
16.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處】《孟子公孫丑下》
簡析: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17.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出處】《孟子離婁下》
簡析: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要有個結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
18.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
簡析:我善於培養我擁有的浩然之氣。那浩然之氣,最宏大最剛強,用正義去培養它而不用邪惡去傷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滿天地之間無所不在。那浩然之氣,與仁義和道德相配合輔助,不這樣做,那麼浩然之氣就會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樣疲軟衰竭。
19.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
簡析: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開始;羞恥心就是施行義的開始;辭讓心就是施行禮的開始;是非心就是智的開始。仁、義、禮、智是四個初始,就像人本來就所具有的,人有這四種開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樣。
20.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出處】《孟子離婁下》
簡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棄一些事情不做,才能集中力量,在別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績。
5、孟子的經典名言有哪些
1、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4、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5、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8、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9、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棄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12、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1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
1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18、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19、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20、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21、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2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3、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24、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25、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26、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27、體有貴賤,有大小。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其大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
28、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9、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30、養心莫善於寡慾。
31、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32、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3、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34、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35、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36、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7、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38、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39、仁則榮,不仁則辱。
40、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41、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42、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43、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44、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45、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6、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47、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49、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50、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51、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52、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53、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
54、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55、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6、孟子語錄全部的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5)其進銳者,其退速。
【譯文】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譯文】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7)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樂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譯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群眾。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譯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10)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譯文】一國的君主如果喜愛仁德,整個天下便不會有敵手。
(11)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u)。
【譯文】減免刑罰,減輕賦稅,讓百姓能深耕細作,早除穢草。
(12)仁者無敵。
【譯文】仁德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
(1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譯文】每家給他五畝土地的住宅,四圍種植著桑樹,那麼,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有絲棉襖穿了。雞狗與豬這類家畜,都有力量去飼養繁殖,那麼,七十歲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給他一百畝土地,並且不去妨礙他的生產,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飽飽的了。辦好各級學校,反復地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大道理來開導他們,那麼,須發花白的老人便會有人代勞,不致頭頂著、背負著東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譯文】搞好耕種,減輕稅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譯文】君主仁,沒有人不仁;君主義,沒有人不義;君主正,沒有人不正。
(1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17)仁則榮,不仁則辱。
【譯文】諸侯卿相如果實行仁政,就會有榮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會遭受屈辱。
(18)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譯文】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19)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譯文】為爭奪土地而戰,殺死的人遍野;為爭奪城池而戰,殺死的人滿城,這就是帶領土地來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贖出他們的罪過。
(2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譯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馬,臣下就會把君主當成路上遇見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會把君主看作仇敵。
(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魚是我所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吃的;如果兩者不能都吃的話,我便丟掉魚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兩者不能並有,我便舍棄生命而取義。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我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譯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幫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幫助。幫助他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都反對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都歸順他。
(2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譯文】天時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25)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譯文】殺一個無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卻去取了過來,是不義。
(26)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譯文】破壞仁愛的人叫做「賊」,破壞道義的人叫做「殘」。這樣的人,我們就叫作他「獨夫」。我只聽說周武王誅殺了獨夫殷紂,沒有聽說過他是以臣弒君的。
(27)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譯文】使有德行的人居於相當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一定職務。
(28)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譯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傑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譯文】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為輕。
(30)民事不可緩也。
【譯文】關心人民是最緊迫的任務。
(31)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shu^ g()不入洿(w&)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譯文】不要在農民耕種和收獲的大忙季節徵兵和征徭役,妨礙生產,那麼生產的糧食便吃不盡了。不要用細密的魚網到大池中捕魚,那麼魚類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適的時間到山林砍伐樹木,木材也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類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樣便會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
(32)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譯文】現在你的廚房裡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馬欄里有健壯的駿馬,可是老百姓面帶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屍體,這等於是在上位的人率領著禽獸來吃人。
(33)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譯文】桀和紂的喪失天下,是由於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們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於失去了民心。獲得天下有方法:獲得了百姓的支持,便獲得天下了;獲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獲得了民心,便獲得百姓的支持了;獲得民心有方法:他們所希望的,替他們聚積起來;他們所厭惡的,不要加在他們頭上,如此罷了。
(34)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譯文】賢明的君主在規定百姓的產業時,一定要使他們上可以養父母,下
可以養妻子兒女,好年成能豐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餓死。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譯文】一切為著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這樣去統一天下,沒有人能夠阻擋。
(36)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譯文】諸侯的寶貝有三樣: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種以珍珠美玉為寶貝的人,禍害一定會到他身上來。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譯文】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們降生了君主,也替他們降生了師傅,這些君主和師傅的惟一責任,是幫助上帝來愛護人民。
(38)人皆可以為堯舜。
【譯文】人人都可以當堯舜這樣的好人。
(39)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譯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40)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譯文】禍害或者幸福沒有不是自己找來的。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譯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4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富貴不能亂了我的心,貧賤不能改變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節,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43)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譯文】自己損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44)養心莫善於寡慾。
【譯文】修養心性的辦法最好是減少物質慾望。
(45)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譯文】向諸侯進言,就得輕視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裡。
(46)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天將要把重要的任務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惱他的心意,勞動他的筋骨,飢餓他的腸胃,窮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為總是不如意,這樣便可以震動他的心意,堅韌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47)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譯文】對別人恭敬的人不會侮辱別人,自己節儉的人不會搶奪別人。
(48)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譯文】愛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的愛;尊敬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尊敬。
(4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譯文】交朋友時,不依仗自己年紀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們富貴。(50)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譯文】賢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還在糊塗卻硬要叫人明白。
(51)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譯文】豐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現懶惰;災荒年成,年輕人多表現強暴,並不是天生的資質有所不同,是由於環境把他們的心變壞了的結果。
(52)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譯文】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泉水的話,仍然是一個廢井。
(53)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譯文】君子有三種樂處,但是以德服天下並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沒災患,是第一種樂趣;抬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是第二種樂趣;得到天下優秀人才而對他們進行教育,是第三種樂趣。
(54)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譯文】不以趕不上別人為羞恥,怎麼能趕上別人呢?
(5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譯文】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56)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譯文】解說詩的人,不要拘於文字而誤解詞句,也不要拘於詞句而誤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這就對了。
(57)盡信《書》,不如無《書》。
【譯文】完全相信《書》,那還不如沒有《書》。
參考資料:http://.baidu.com/question/15460979.html?si=3
7、孟子名言名句100句
.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2. 出於其類,拔乎其萃。——《孟子·公孫丑上》
3. 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孟子》
4.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5.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6.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7. 士無事而食,不可也。——《孟子·滕文公下》
8. 永言孝思,思孝惟則。
9.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10. 不違農,谷不可勝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1. 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2.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3. 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
4. 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上》
5. 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孟子》
6. 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孟子·盡心下》
7.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8.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9.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孟子·盡心上》
10.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
11.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孟子·梁惠王下》
12. 保民而王,莫之能於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1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14.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粱惠王下》
15. 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孟子·離婁上》
16. 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
17. 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18.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腺文公上》
19. 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孟子·騰文公上》
1. 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2.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3.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盡心下》
4.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
5. 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孟子·藤文公下》
6.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也。——《孟子·離婁下》
7.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
8. 訑訑之聲音顏色距人於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
9.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梁惠王上》
10.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11.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孟子·滕文公下》
12.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慚愧)於地。
13.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
14. 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鸇也。——《孟子·離婁上》
15. 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孟子·離婁下》
16. 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下》
17. 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孟子·公孫丑上》
18.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9. 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孟子·離婁上》
20.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望採納,謝謝!
8、孟子十大名言
在孔子之後,最有影響力的儒家學者,就是孟子。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
一路行來,我們讀過許多孟子的經典名句,今天,隱娘要分享《孟子》最經典的、流傳最廣的十句話,影響了中國人千年,希望能啟迪你的人生。
1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譯文】生命是我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麼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正義了。
【感悟】生命誠可貴,道義價更高,「捨身取義」傳唱千年,為了國家和民族,為了道義,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九死不悔。
2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譯文】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強權不能屈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感悟】能抵住誘惑,捱得住貧窮,不畏懼強權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這是衡量一個人品行人格的標准。
3
雖千萬人,雖往矣。《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自我反省而發現正義在我,即使面對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
【感悟】雖然有千辛萬苦、千難萬阻,哪怕我只是瑩蟲之光,結局是粉身碎骨,身敗名裂,依然在所不辭、初心不改。
4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譯文】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保持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
【感悟】不管什麼人,修身都是基本功,沒有遠大夢想,也要堅持修煉自己。
5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譯文】常懷憂患之心,才能生存下來;沉溺於安樂之中的,常常自取滅亡。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
【感悟】只有走出舒適圈,才能有所成就。
6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譯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這個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使他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使他受盡貧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用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原來沒有的才能。
【感悟】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